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仲宫老电影院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仲宫老电影院

发布时间: 2022-03-01 03:08:57

1. 长清大学城有电影院吗如果有的话,晚上可以看吗

乘车k方8式:(5)市内0乘15、85、84路车m到仲宫下e车x,然后换乘小e公2共车v到达本园区p。(7)市内3常年联络处:泉城公0园北门w(原济南植物园)专q车z接送,凡i购买世际园车i票(成人g60元j。人o,儿a童0元l。人c)每人c均赠送世际园门h票一w张。(1)市内0联络处:经一j路延长6线大f明湖北门d对面大q明翠庭售票处。 发车e时间:周一a至周五t早2:70发车y,周六7周日6早3:00发车n(需提前订2座),下t午458:00返程。 y⊙mje〃

2. 济南那儿有汽车影院啊

103.1的汽车电影院,在南边,快到仲宫了!!还行吧!恋爱中可以过去看!贴上103.1的车标,免费看!!我去过,效果还算一般吧!!

3. 济南汽车影院

南部山区有一个龙门汽车电影院。在龙门山庄里。开车到山青世界后,继续前行大概10分钟就到了。在柳端口镇龙门村里。我去过。环境还可以。饭菜不错。

4. 仲宫镇的基本概况

仲宫镇面积256平方公里,辖区内129个行政村,人口10.5万人。全镇有206 个党支部。仲宫镇历史悠久。仲宫是终军故里、秦琼老家,镇名即因西汉时代请缨报国的少年英雄终军而得名。2005年底,原锦绣川乡、高而乡撤并到仲宫镇。
仲宫镇是省城济南后花园的第一站,省道103线、327线、518线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辖区自然资源丰富,已形成无公害蔬菜、干鲜果品、花木养殖、玉米制种、农副产品加工五大商品农业基地。 仲宫镇因西汉时代请缨报国的少年英雄终军而得名,清人董芸曾咏赞:“出关慷慨弃儒生,故里终军旧有名;毕竟戈船多汉将,少年多事请长缨。”

终军故里位于仲宫镇仲南村。《汉书》载:“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清干隆《历城县志.古迹考》载:“历城南九十里,有终军村。古名终翁聚,即终军故里”。1942年前,仲宫南阁楼有石匾刻“终军故里”四字,阁楼旁有庙宇。此处原系终军故居,后改为家庙,四季奉祀。1950年代初,仲宫镇尚存南阁楼,刻有“终军镇”三字。
终军(前140年~前112年),西汉着名政治家、外交家,历城仲宫人。十八岁被选送为博士弟子。受汉武帝常识,封谒者给事中。参与朝政,后擢升谏大夫。曾弹劾博士徐偃鼓动地方私营盐铁,成功出使西域、匈奴、南越。汉朝建立后,南越与汉朝的关系时好时坏。终军曾请求汉武帝赐他“长缨”出使南越。如果不肯归顺,就用长缨活捉南越王。“弱冠请缨”的故事便成为历史佳话。终军到了南越,终于说服南越王赵兴和王太后答应归顺于汉,并愿向朝廷岁岁进贡。汉武帝当即向南越王颁赐印绶,令他们改用汉朝法规,令终军暂留南越镇抚。不久南越相吕嘉发 动叛乱,南越王、王太后、终军与随行人员全遭杀害。汉武帝得悉吕嘉叛乱,便分兵两路,进击南越,杀了吕嘉,在南越分置九郡,由西汉政府直接统治。《济南府志》记载:“汉终子云(终军)使南越而死,时年二十余,其后归葬济南郡”。终军墓,在今临淄牛山之西,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周围八个村庄,均以“终村”命名,如李家终村、亓家终村等。
《汉书》载有终军事迹及终军着作《终军书》,清学者马国翰《玉函山房文集》辑终军文章八篇,其余皆散失。 境内人文遗产丰厚,有齐鲁第一大佛、明代宁海王墓、普门寺石刻雕像、金黄花山石刻、南泉古寺、明清民宅、子房洞遗址、隋唐太甲山石刻像、济南战役山东兵团指挥所等。
普门寺遗址位于仲宫南部“四道沟”。在这三面环山,峻岭起伏,满目青翠的深山处,有50余亩的开阔地,便是旧时普门寺所在地。普门寺建筑年代无考,北面有一大山俗称“穆柯寨”,相传是穆桂英占山为王操练兵马之地。子房洞位于境内东沟村北幽谷中,峪北铜壁山巍然峻拔。山腰有洞,面南,洞门由青石券成,额嵌“汉留侯子房隐仙洞”八字,镌刻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洞东西两侧,各有碑碣,分别为明隆庆、崇祯和清康熙年间重修子房洞、创建五帝阁记碑。洞周围翠柏葱郁,蔚然深秀。一株千年银杏数仍傲然挺拔,枝繁叶茂。子房洞外山下,约400米处,有“子房庙”。南泉古寺位于东郭村附近深山峡谷中。着名南泉位于寺旁太甲山下。清道光年间《重修南泉寺碑》载:此处仕女喧哗,鸡犬相闻,登山远眺,南观泰岱,北瞻鹊华。大佛寺隋唐石窟造像位于锦绣川水库北面青铜山麓。石窟正中央是佛祖释加牟尼的雕像,佛像高达9.05米,躯体伟岸,造型丰满,高度居全省雕刻佛像之首,有“齐鲁第一大佛”之称。 休闲旅游业取得显着成效。依托良好的山水资源,连续举办了18届赏花会、3届滑雪节等一系列四时民俗节庆旅游活动,建成开放了红叶谷风景区、卧虎山国际滑雪场、锦阳川门牙景区、波罗峪休闲旅游度假区、八里峪农庄等一大批生态旅游项目,形成了四季旅游的新格局。
1、大小门牙景区:大小门牙景区是一组唐式的建筑群,它组合了从停车场到检票口的69级长台阶,气势恢弘的唐大门,院内古朴的广场和广场中的钟馗塑像,整组建筑造型典雅,巧妙的利用了所处的地势,特别是南面的长廊,更是观景、休憩、纳凉的好地方。
2、绚秋湖:绚秋湖是在建设过程中拦河蓄坝围合而成的约15亩的水域,岸上亭台楼阁,青山绿树,倒映水中,秋日尤为绚丽多姿,故名绚秋湖。湖中有休闲小岛以曲桥与湖岸水榭相连,岛上建有“陶亭”;湖岸有垂钓平台,可远览山色,可近观水光。
3、蔷薇园:蔷薇园遍植樱花、碧桃、美人梅、蔷薇、玫瑰等蔷薇科植物,或丛生密植为花海或星罗棋布,点缀于不同风格的南北两组建筑之间,求方寸之地,做百处美景。
4、天趣苑:天趣苑取天然成趣之意,于植被丰富的两条山谷上覆鸟网以成散养区,区中绿荫浓郁,瀑布飞泻,百鸟群舞,人行其中,耳听鸟鸣,宛若仙境。
5、朱老庵:兴教寺是山东境内较早的佛家寺院,始建于西汉,历代香火繁盛,后又有别名朱老庵,这中间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明白那段历史的内涵。庵畔有泉名曰圣水,此泉又是泉城新七十二名泉之一,水质甘洌,常年丰旱如一,颇具灵性。
6、蔓园:蔓园位于景区中最深的山峪中,其中共有山谷三道,全长800余米,谷中遍地是野葡萄、葛藤等藤蔓植物,自在枝头缠缠绕绕,寓意永不分离,故又名“情人谷”。置身其间,小桥流水,亭榭楼台,虽是人工,宛若天成,更有谷中深处的同心锁,为来谷的恋人们锁住一个美丽的承诺。
7、水趣苑:水趣苑是红叶谷新开发的精品园区水趣苑,它的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以突出山清水秀观景娱乐为主要特点。水趣苑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整个园区因形就势,因势成形,是一处与山、与水、与花鸟鱼虫和谐共存、共游、共乐的休闲场所。喜动的游客在此可攀缘跳跃,观鱼戏水;喜静的游客可品茗聊天闲敲棋子;天热可遮阴避暑;天凉可挡风避雨。当您置身水趣苑中,您会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会感到天地造物之精美绝伦,会令您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8、欧洲风情谷:红叶谷中的欧洲风情谷主要是展示荷兰郁金香为主要特色的专类园区。郁金香品种多达50余种,数量多达100万余株,花期不一,花色繁多。而且,全是荷兰郁金香市场上新培育出来的品种。洲风情谷占地近百余亩,五颜六色的郁金香花带点缀在园内富有欧洲特色的风车、雕塑与建筑之间,造化天成,美不胜收。
9、万叶塔:万叶塔建筑风格采用的是传统的六角飞檐尖顶石塔,塔共分七层,根据佛教里面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建,取一个比较吉祥的数字,古人有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以说“登临万叶塔,能尽揽红叶谷风情,登上塔顶能把这里的各个景点尽收眼底”! 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工程。果品、蔬菜、三鲜、畜牧、良种等五大支柱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万亩。产业结构调整后,全镇粮经比例现为2.5∶7.5,1999年,被农业部门评为“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单位”,2000年,被山东省农业厅确定为济南市首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被评为济南市“蓝天工程”先进单位。“红荷包”、“卧虎山”等农产品商标已注册并走向省内外市场 。
【蔬菜生产】1986年,全镇蔬菜面积313公顷,品种单一,经济效益差。1987年起,引进先进的蔬菜品种和技术,由大路菜向精细菜发展,栽培方式由过去的露天双季栽培转向保护地常年栽培,成为济南市无公害蔬菜基地。1995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710公顷,保护地栽培面积达95%以上,蔬菜产量28171吨,亩产值3200多元,分别比1986年增加3358吨、 2100元。先后建成了4处蔬菜批发市场,产品远销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天津等省市。1995年,国内贸易部何吉海副部长视察了全镇的蔬菜生产,给予很高评价。
【良种基地建设】仲宫镇有三川四峪,沟多谷长,是制种的天然隔离屏障。利用这一优势, 建起了667公顷的良种基地,先后有32个行政村承担了繁种任务,繁种面积稳定在400公顷左右。 1984年,镇农技站与省农科院玉米所联合成立了“省农科院玉米所仲宫种子公司”,以繁育玉米杂交种为主,同时经营小麦、地瓜、蔬菜等良种。1990年,仲宫镇被列为省种子管理总站、市种子管理站、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的原种保纯、 亲本繁育基地。1995年,良种产量达到200多万公斤,比1986年增加150万公斤, 销往11个省、市的110多个单位。1986~1995年,累计销售良种2000多万公斤。1993年,联合国粮油开发署梁学礼博士来此视察,对制种质量给予了很高评价。同年,镇农技站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振兴农业先进单位”。 基础设施完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交通网络。S103线、S518线、S327线的贯通,使仲宫成为南部山区的交通枢纽;绕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88路公交车的开通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水力、电力、通讯设施配套齐全,镇区全面实现集中供水;110万伏的变电站通过八达的电网向全镇供电;三万程控电话直拨海内外。兴建了终军广场、西郭综合集贸市场。长2.2公里,宽45米的商业北街两侧全部建设成为欧式建筑,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引资兴资了金宫山庄,加洲花园 等一批高档别墅,居住小区开发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一个集生态、环保于一体的现代化城镇已初具规模 。
文化 1975年建立镇文化站,至1995年,全镇已陆续建立村文化活动中心32处,建起了电视转播台、广播站、电影院、书店等文化设施,并成立了文艺演唱队、篮球队、龙灯高跷队等9支群众性文体队伍。1986~1995年共举办各种文艺汇演11次,举办元宵烟火晚会6次, 32个村的龙灯、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表演队参加市、区、镇的民间艺术调演80多场次。 1986年, 筹建电视转播台,1988年元旦正式开播,覆盖160平方公里。1992年建成有线电视台,输送10套节目,1995年有用户3200多户。为促进济南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1992年3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仲宫镇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实行单列,单列内容包括工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建设、土地使用与开发、外经外贸、劳动工资、财政、信贷、物资、主要商品收购调拨分配、科技和教育等。仲宫镇实行单列后,享有县(区)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可直接向市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报告请示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议计划直接报送市计委和市直有关部门,并抄报历城区。同时,该镇党、政、群、人事、公安、司法等隶属关系仍由历城区直接领导。全镇有宜林荒山6200公顷。 1986~1991年, 大搞绿化保泉工程。1994年, 实施市长2号工程和军民共建大环境绿化工程,基本完成了绿化任务。10年间,全镇有林地面积增加995公顷,达到6021公顷。 仲宫镇的泰山小白梨、红荷包杏、鸡爪绵核桃、磨盘柿等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1986年,全镇仅有各种果树92万株。10年间,新植桃、杏、苹果、梨、石榴、山楂等果树107万株,果园面积达到1466公顷,建成3处专业批发市场。1995年,干鲜果品产量8500吨,比1986年增加1705吨,初步形成了万亩梨园、万亩桃园、万亩杏园、万亩苹果园的绿色大工场。

5. 济南是不是有个东镇那里有个做黄面窝窝的很有名气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4-11

6. 济南的南部山区,仲宫一代,哪里吃饭不错,比较像样子。

有星级酒店泰瀛,另外一些老牌子,福美,甘雨坊。鑫老家老菜,水库南岸农家饭,门牙附近农家乐,并渡口回民区吃烤串,涮羊肉···········

7. 济南仲宫的由来

从济南沿着新建宽阔的一级公路南行约17公里许,即抵达着名的小城镇——仲宫。沿途丘陵起伏,庄稼葱茏茂盛,漫山的柿树、苹果、山楂,凝红吐翠,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景。尤其令人神往的是这里蕴藏着许多古文化遗迹,有汉武帝攀登过的号称小泰山的玉函山,有相传穆桂英奋勇抗敌的月牙桥,以及山势挺拔的穆柯寨。来到仲宫,古文化的遗存和民间传说就更丰富了,仲宫古镇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地处九山附近断头处,原称终宫。俗语称:“九山断头,出王侯”,她的来历与名称和少年英雄终军有着密切联系,古代秦汉时期,“宫”系指房屋、住宅,终宫之意为终军府第之所在地。关于终军的生卒年月与籍贯,众说纷纭,史载多有出入,经笔者考证,据《二十四史·汉书》载: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终军年十八,被选为博士弟子。由此推算其生年为公元前140年,被害于元鼎五年,应为公元前112年。关于他的故里,《汉书》仅载:“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并无确切地址。据清干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历城县志·古迹考》载:“又历城南九十里,有终军村,地沃民勤……或日古名终翁聚,即军故里”。经实地考查,了解到50年代初尚存的仲官古镇南阁楼,即刻有“终军镇”三字,在1942年前,仲官南阁楼有石匾刻“终军故里”四字,此匾长约80厘米。据当地老人回忆,阁楼旁尚有庙宇。经查此处原系终军故居,后改为家庙,四季奉祀。据此,终军故里应在济南市仲宫镇仲南村无疑。建国后建终宫区,后撤区建终宫镇。60年代后,因“终”字笔划较多,“终”简化为“仲”。
终军(公元前140年—前112年)字子云,西汉武帝时期青年外交家,故人们又称之为“终童”。为了寄托家乡人民对他的景仰,仲宫大街上树立高大的牌坊,上书“终军故里”四字。系着名书法家蒋维崧题写,安作璋、林言顺撰写铭文的这位少年英雄的高大雕塑,巍然屹立在仲宫镇的街心。
终军自幼聪慧好学,他能言善辩,学识渊博,又能写一手好文章;邻里有纠纷,几句话便说的大家心服口服,在郡中颇有名气。汉武帝为了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便广开仕途,招揽人才,在全国实行“察举制度”,采取了“举贤良方正”的措施,由太常选择18岁以上的博学青年补博士弟子,通过考试,合格者便可成为官吏。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终军18岁时便被选为博士弟子,由地方政府推荐到京城长安受业。在他离家赴京的路上,有一段慷慨弃繻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终军怀着为国家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辞别了父母与亲友,毅然踏上了征程。经过长途跋涉,到了京城要隘函谷关口,守关士卒见是一位劳累困顿的年轻书生要求过关,便冷冷地交给他一帛制的“繻”,告诉他这是出入关的凭证,要好好保存,回来时再经过此关,仍要凭此帛符交验出关。不料终军听后哈哈大笑,声称“大丈夫志在四方,此次人关不干出一番事业决不回来”,说罢将“繻”丢在一旁,扬长而去,守关人员见此情景,不禁目瞪口呆,暗自称奇。终军到长安后,以其出众才华,得到汉武帝的赏识,遂拜他为谒者给事中。这一官职是给事殿中专备顾问应对,议论政事的,亦有利于充分发挥终军雄辩之才,施展远大的政治抱负。两年后,终军以朝廷使臣的身份奉命出使郡国,路过函关谷,他身佩长剑,手持皇帝特赐的旌旗,威风凛凛地骑在高头大马上,前呼后拥地出关东去。守关人员认出为首的这位大员正是当年过关时弃缟而去的英俊青年,莫不惊叹,并夸赞这位青年人果然有出息。
终军的博学与辩才充分表现在对博士徐偃的诘问。当时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于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下令解除郡国铸钱的权利,并严禁商人把持盐铁,投机倒把,大发横财,却又“不佐国之急”,下令垄断盐铁业,把盐铁业收归国家专营。这些有利的措施却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一次博士徐偃在外地巡视时,违抗朝廷盐铁官营的政策,公然假借君主名义,鼓动胶东、鲁国等郡国煮盐、冶铁,对于徐偃违抗国家法令的行为,御史大夫张汤对他提出弹劾,要求依法处死,但徐偃却引《春秋》的规定,大夫到诸侯国去,只要有利于国家安定和百姓生存,可以不请示国君而擅自作出决定,因此其作法是无罪的。这种狡辩竟使张汤一时无言以对,这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于是下诏召来终军,他听到徐偃的解释,便针锋相对地批驳说,“古代诸侯国之间,风俗各异,百里不通,经常有会盟之事,国家安危之势,呼吸成变”,因而大臣在外可以不授君命,见机而作,而现在“天下为一,万里同风”,情况与古代已大不相同,你在国内巡视,何以称为“出疆”?你又假借君命,鼓励郡国煮盐、冶铁,这是为什么?况且胶东、鲁国的盐铁都有“余藏”,两郡的煮盐、治铁的权利本该废除,你却不考虑国家的财政利益,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借口,目无国法,独断专行,这又是为什么?接着又诘问徐偃:“胶东南近琅邪,北接北海、鲁国,西枕泰山,东有东海”这四郡完全可以供应盐铁,你所说为解决春耕使用的农具而让那两郡冶铁完全是谎言,最后又斥责徐偃曾三次上奏要求准许郡国煮盐、冶铁,皇上皆未允准,说明这种意见是根本行不通的,你却仍一意孤行,沽名钓誉,收买人心,岂非罪该当死。终军的层层驳斥,使徐偃理屈词穷,被迫低头服罪当死,于是终军上奏:“徐偃假传圣旨,丧失了作奉使大臣的体统,请下诏命御史治罪,汉武帝当即准其所奏。

8. 仲宫镇有抗日英雄吗

西老泉村坐落在仲宫镇仲宫大桥西南几公里处,村里有两间山石盖成的石屋,密封极差,用了几十年的门窗根本挡不住风。77岁的郭德发在这个石头屋里住了几十年。现在他和83岁的哥哥都有病,但还是得在冰冷的石头屋里过冬。“老人知道我们过得也不好,不愿跟我们同住,就是有时下来吃口饭。”郭德发的儿媳说。相比起哥哥还有女儿在家照顾,只有一个儿子的郭德发显得很孤单。

9. 仲宫电影院在哪理

济南市历城区仲宫电影院音像店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仲北村
是这个吧 不知道对不对啊

10. 我老公在济南仲宫看守所,还没有判刑,可以探视吗

只要在看守所只有律师和办案人员,办案人员主要是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等办案机关,其它人员都是没法探视,所以你也是无法探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