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香港一些老电影老拿大陆做背景,讲60,70年代的事,又把情节拍的四不像很多都是当时大陆没有的
因为就算当时的香港还是属于英国管制 但是毕竟他就是中国的 所以电影里总是提到大陆 香港到现在都还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地方 其实现在很多香港人 大部分都是以前大陆过去的 广东 上海 浙江 等地区 不过不得不承认 大陆确实比香港落后 接受事物也不如香港早 跟香港快 其实香港很多人思想都还是很保守 只是因为他们生活在这样的化境里 慢慢的习惯了 小的时候 有现在这样么 什么国家的文化都能看到 别说别的地方了 台湾 香港的文化都很少接触 我们不去对他们接触 他们更加不会了解我们 于是拍出了 你所谓的四不像 只是因为他们不了解 不熟知 也犹豫当时中国还在发展初期 许多政治因素在里面 所以会比较敏感 怕引进国外 或是台湾香港的文化进大陆有影响
Ⅱ 80-90年代,香港电影鼎盛时期,群星荟萃。几乎没有大陆的电影,那时候大陆在干嘛
其实香港电影是自70年代开始才蓬勃发展的,这跟当年香港67暴动有关,简单来说,香港在1967年发生过暴动,社会严重动荡,然后当年殖民地政府设独立调查组,调查为何会发生这么严重的事情,结论就是年轻人缺乏发展机会,再说白一点就是精力没地方发挥,而且缺乏赚钱、向上流动的机会。
所以70年代开始,殖民地政府大力发展香港的影视娱乐事业,青少年不是很有脑筋很有活力和精力没地方发挥吗?好,就给他们做编剧,把奇谋妙计都发挥到编剧上,有活力的就分配到其他如演员啊、服装、道具等等,总之给青年人有事可做,有地方可以发挥精力,并且可以赚大钱的。而且当年TVB也在1967年开业,随后也有其他免费电视台开业,电视机也逐渐普及,演员、编剧等需求挺多的,而因为那些人长年参与电视剧制作,为电影制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吧,至少你要在电视剧里面积累台前幕后的经验,你在电影上才有好的发展吧。
当时香港电影题材比较开放五花八门,他们连英女王、美国总统都拿来恶搞,具体请参见 最佳拍档
而80-90年代其实大陆也有很多电影,题材也很丰富,不过毕竟是发展中国家,电视机90年代才开始普及,而电视台也不像现在这么多,就更谈不上拍电视剧,电视剧少,那么电影的人才也接着少,其实很多电影人一般都是从电视剧积累经验然后再到电影的。。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起飞,90年代左右也出了很多大制作脍炙人口,如甲方乙方等等。。。总之有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吧。。。
Ⅲ 抗日经典老电影,蒋经国看后对大陆态度改变,宋美龄露出久违笑容
在抗日神剧满屏泛滥的时代,难免让人怀念起20世纪那些经典抗日题材的老电影。若要列举经典,1985年由杨光远和翟俊杰联合导演的《血战台儿庄》必然榜上有名。这部具有恢宏史诗般气势的大片上映有双重意义:其一,开大陆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中,反映国民革命军正面战场之先河;其二,它为两岸关系加分。当时台湾的蒋经国看了这部影片后,不禁感叹:“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他呼吁所有国民党高层观看此片,不久后,台湾当局开放了老兵回大陆探亲的政策。据说宋美龄看完这部电影后,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电影开场没有直接进入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将时间线推前至1937年底,围绕着韩复榘弃守山东事件,让李宗仁、蒋介石、汤恩伯、白崇禧等重要角色相继登场。随着韩复榘在开封会议被捕并枪决,电影才进入了第一场战争戏——临沂救援战,张自忠与庞炳勋相继出现。
在电影中,不止一次强调了张自忠与庞炳勋在中原大战时的矛盾,大致说是两人原本同属冯玉祥的西北军,但庞炳勋被蒋介石所收买,偷袭张营,张自忠身负重伤,因卫士拼死相救才得以捡回一条命。这段往事,第一次是在李宗仁司令部由张自忠亲自道出,第二次是在临沂从庞炳勋口中说出来。但面对外敌入侵,两人放下恩怨,并肩作战,成为一段佳话。然而这段故事并不属实,多年来,张自忠与庞炳勋的老部下已不止一次澄清此事,实际上早在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张、庞二人就曾分别在喜峰口和罗文峪相互策应,并肩作战,临沂之战并不是他们在中原大战后第一次合作,他们不仅不是仇敌,还是军中老友。不过这事也实在怪不得制片方,因为它最早出自李宗仁的回忆录,这段恩怨的主角本是韩复榘与庞炳勋,却被李宗仁张冠李戴成了张自忠,以至以讹传讹多年。
《血战台儿庄》的第二场重磅战争剧是滕县保卫战,包括川军进入第五战区获赠锦旗,王铭章讲述部队在第二战区受到歧视与驱赶的遭遇等史实都有所表现。滕县保卫战一段拍得尤为壮烈,尤其是战斗尾声,全军血战到只剩下王铭章与身边一名警卫,身负重伤的警卫对王铭章说,自己不想被日军所俘虏,请求师长送自己一程。王铭章含泪开枪打死警卫,自己独自一人攀上残缺的城垣,此时四周蜂拥而至日军高喊着“抓活的”。王铭章俯视着正在攀城的鬼子,从容地抽完最后一根烟后,拔枪自戕。这个桥段在荧屏上演绎出来,显得悲凉壮烈,但与 历史 有些出入。综合各方资料来看,王铭章并非自杀,而是在带领剩余的卫士向城垣发起冲锋时,被日军居高临下的机枪打中而牺牲,英勇程度其实丝毫不亚于电影。
不过王铭章的第122师并没有像电影中那样,打到了最后一兵一卒。师长阵亡后,该师失去指挥,遂向城外突围。据当时国军战报《陆军第122师滕县抗日保卫战战斗详报》载,第122师阵亡111人,伤166人,失踪476人,这个数据显然与长期以来宣传的全师殉城相差甚远。当然,我们不能以人员伤亡多少来判定其壮烈程度,在日方记载中,他们在滕县作战仅抓到了23名俘虏,可见第122师在师长殉国后,并非作鸟兽散式的溃退,而是有序突围,为抗战保存了有生力量。
Ⅳ 谁能告诉我中国电影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史有4个阶段。
1、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着名京剧老生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
2、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涌现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铺子》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3、九十年代初,《开国大典》、《大决战》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焦裕禄》、《凤凰琴》等现实题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4、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照实说,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提高。
(4)老电影大陆变化扩展阅读
中国第一部电影介绍
《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前门大观楼放映,该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影片于1905年12月28日在中国(清朝)上映,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
影片《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蜀魏用兵的故事。着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
Ⅳ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国产老电影
1、《黑三角》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77年,刘春霖、陈方千执导,张平、雷鸣、刘佳、凌元主演;其主要剧情为:我公安战士与国外派遣及暗藏的间谍进行斗争,最后一网打尽。
2、《海军突击队》是1977年上映的动作类电影,由张彻执导,狄龙、傅声、姜大卫、刘永、戚冠军、施思主演。《海军突击队》讲述了中国海军和日舰抗衡的故事。
3、《汪洋中的一条船》该片于1978年在中国台湾上映,于1986年10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改编自郑丰喜的同名自传,讲述了天生不能行走的残疾人郑丰喜通过努力奋斗成为一名大学生,最后成为一名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中学老师的故事。
4、《风云岛》是由张辛实、薛彦东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在1977年执导的中国大陆电影,苗壮、李江参与演出。《风云岛》讲述了蒋介石匪帮不甘心失败,派出水鬼从海底窜犯我风云岛,海军某部派潜水小分队进驻风云岛,执行擒敌任务的故事。
5、《中华丈夫》是由刘家良执导,倪匡编剧,刘家辉、水野结花、仓田保昭、加藤直三、原田力、角友司郎主演的一部中国香港电影。影片于1978年12月30日上映。影片讲述何滔打败日本武术界各派高手的故事。
Ⅵ 寻找大陆九十年代的老电影
是《毒吻》。
【演员名单】
阎青饰林囡
高明饰林非
徐雷饰张兰
师小红饰胡礼
吴博饰三三(幼年)
李兢饰三三(童年)
杨帆饰三三(青年)
谢衍饰康大豹
张力饰青儿
孙新强饰牛娃
【故事梗概】
某化工厂一对青年夫妇喜得贵子,不料小孩生下来他母亲吻了他一下就死了,小孩就由父亲养着。一次父亲喂他喝完奶,自己也喝了一口,结果父亲也死了。市长一家收养了他,结果市长家中养的虎皮鹦鹉和猫喝了孩子喝剩下的牛奶后全死了。随后小孩就被隔离起来研究。研究发现这个小孩不但口水中有剧毒,而且患有巨人症,只要一逢雷电交加就迅速长大,而导致这一怪胎的罪魁祸首就是环境污染。经过几次打雷闪电后,他从婴儿一下子变成幼儿,又变成儿童,最后变成青年,长大的过程很恐怖。更可怕的是随着他的长大其毒性越来越强,连体表也有剧毒了,触人畜皆死,草木皆枯,对此国内外专家们都束手无策,而无辜的孩子也因此失去了一切平常人应有的幸福,他的性情也随着他的长大变得越来越古怪。后来有一天他逃了出来,逃到山里一个女孩家,她家人看他挺可怜,就让他住下了。他把自己的事情告诉了女孩后,女孩问他有没有把自己身上的毒用水洗掉,他说自己在水缸里洗,但怎么也洗不掉。女孩把他带到河边,告诉他在河里洗就能洗掉。他下去河里后,天气突然又打雷闪电了,河里的水滚了起来,河里的鱼全部都死了。他上岸后,和那个女孩接吻,结果女孩也死了。这时全副武装的军警在到处找他了,他抱起女孩的尸体上了山,最终他在绝望的怒吼声中被闪电击中,无影无踪……
观看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8-8QqQTrMKA/
Ⅶ 论香港电影近10年来对大陆的影响
用一句夸张一点的话说,是影响了我们一代人。
我是80后的,我和我身边的朋友可以说都是看香港的电影长大的,对与“电影”的一些东西,最初几乎都是从香港电影里了解来的。
97之前,我们能看的到多是娱乐片,这也是香港电影的主流。而随着97以后,合拍片,似乎成了众势所趋,而很多香港电影的理念,也随之一起带到了大陆。虽然这样的结果是香港电影的很多妥协,可是也让我们的电影内容越来越丰富,不再是我们一味的模仿香港电影,而且模仿的怪怪的。
以《大话西游》来说,这部电影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很多人的想象。周星驰的很多电影,颠覆了一些传统的理念,也让很多人的价值观,多少有些改变。
王家卫的电影,让我们开始学会小资。《花样年华》让100年来被埋没的旗袍的美,重新绽放。
另一方面,在小时候的印象里,电影并不是娱乐,似乎更像是一种宣传工具,或者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教育”而香港电影的到来,让电影开始变的娱乐华了。
而电影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影视城,比如电影周边。
Ⅷ 70到80年代经典老电影
70到80年代经典老电影如下:
1、《少林寺》
80年代十大经典武打片,南拳王不幸离世,李连杰在世界成名的前夜1979年4月,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创始人宗道臣访问嵩山少林寺,并与时任香港长城影业公司董事长的廖一原接触。宗道臣表示希望长城影业能够拍摄一部少林寺题材电影,让他能够拿到日本去放映,以推广少林文化,弘扬少林精神。
Ⅸ 大陆电影是要经历一次变革
兄弟的话有道理
大陆的电影不如美国,台湾,香港,韩国....很多原因:大家的思想应该换一种思维模式,还有一点:不能受到太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什么言论啊 什么社会影响啊 什么政府啊 要是真有不对的地方 人家能做出来 就不许别人说出来 台湾的《全民大闷锅》为什么火,他什么都能说 说的就是市民大众的话 他能把台湾政府的话题拿出来评论 大陆你敢吗 大陆的宗艺节目都是需要一级级批准的 不利与政府的不能说 即使是事实也不能说 等等因素
因此 大陆的影视要想发展 还有个关键是看:言论与自由什么时候才能放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