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故事发生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斯坦族自治县。
这是一部反映我国新疆边防军民团结战斗,保卫边疆的反特惊险故事片。该片故事曲折复杂,情节扑朔迷离,真假两个古兰丹姆的出现,使影片悬念丛生、引人人胜。与此同时,还穿插了爱情故事与边疆风光,使之浑然一体,产生了迷人的魅力。影片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插曲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抒情色彩广为流传。影片在将惊险故事与抒情格调相结合上,走出了一条新路,深受观众欢迎。该片曾获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小百花奖”的最佳导演奖。
《冰山上的来客》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eWUXxeHDtDeL3pWmUXUa6w
B.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里一共有几首歌曲
有四首,分别是《冰山上的雪莲》、《高原之歌》、《怀念战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最有名的歌曲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塔吉克斯坦民歌改编而来。歌曲表现的是电影故事中,一名驻守新疆唐古拉山的解放军边防战士,同当地一名姑娘的一段爱情故事。
歌曲《怀念战友》在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举办的第一、二届“小百花奖”中获最佳作曲奖。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这几首歌曲都是由雷振邦所作。雷振邦,是我国着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音乐协会副会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2)老电影冰上的来客扩展阅读
《冰山上的来客》由赵心水执导,梁音、阿依夏木、谷毓英等人主演。影片从真假古兰丹姆与战士阿米尔的爱情悬念出发,讲述了边疆战士和杨排长一起与特务假古兰丹姆斗智斗勇,最终胜利的阿米尔和真古兰丹姆也得以重逢的故事。
《冰山上的来客》曾获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小百花奖”的最佳导演奖。
C. 《冰山上的来客》58年,杨排长和阿米尔已去世,假古兰丹姆在国外
五一档经过厮杀,已成定局,《悬崖之上》凭借高口碑夺得日票房冠军,总票房超越《你的婚礼》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口碑上,《悬崖之上》遥遥领先,豆瓣7.7分,一水好评,“国师”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悬崖之上》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算是 填补了谍战片12年的短板 ,有着特殊的意义。
说起谍战片,许多同学第一时间可能会想到《风声》,但我想到的却是《冰山上的来客》, 一部六十年代的谍战巅峰之作 。
影片从真假古兰丹姆与战士阿米尔的爱情悬念展开,讲述了边疆战士和特务们斗智斗勇的故事。
一班长被冻死在岗哨 ,杨排冲天空放枪,冰山崩裂,合唱歌声响起,这个镜头至今印象深刻。
“阿米尔,冲” ,“向天空放射三颗照明弹,让它们照亮祖国的山河!”,影片中的经典台词和 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一直流传至今。
01、拍摄过程困难重重
《冰山上的来客》其实1961年就开始拍了,但当时没拍多久就停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许多导演都不敢接这个烂摊子。
之后领导找到了当时不是很出名的青年导演赵心水,赵心水表示自己可以拍,但 一定要重新改本子,重新构思 。
领导同意之后,赵心水前去新疆体验生活,收集资料,影片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幕: 一班长冻成一尊永恒的冰雪雕像 ,就是导演根据一位牺牲的战士所创作的。
导演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戎马生涯,当过排长和连长,所以他镜头下的军人形象气质更加鲜活。
许多人曾说杨排长就是赵心水,在创作过程中, 机智多谋的杨排长 很多习惯都是导演精心设计的,比如抓头、叫阿米尔冲等。
另外杨排长用来传递消息的笛子,就是导演自己的。
《冰山上的来客》外景在新疆拍,剧组为了拍摄最精彩的冰峰,攀爬到帕米尔高原上的博格达冰峰;
据说那里从来没有人烟,连地质队也不会去, 剧组在那里拍摄了20多天,他们成了真正的冰山上的来客 。
一班长的扮演者张冲霄也曾回忆,在海拔3000多米,喘气都困难;
白天将近30度,穿背心都热, 晚上下雪,下了雪就冻,白天就化,晚上就下 ,所以形成了一个透明的冰山。
电影是反特片,现实中,他们在拍摄的时候也面临着类似的危险, 山里有空投特务,有打黑枪的 ,上去之后也很紧张。
所以他们就把道具枪拿出来,用道具枪站岗,一个小时一换。
至于内景,则是在长影制片厂拍摄,为了保证电影的真实, 演员们在拍摄的时候要吃一大块冰 ,这样才能保证嘴里冒白气,以此达到冰山的气氛。
最后演员们拍着拍着,嘴都木了,但是却没有人叫苦,也正是他们的敬业和专业,才拍出了经典。
02、选角幕后故事
《冰山上的来客》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所以除了用长影厂的演员,还要到新疆去选角。
饰演战士阿米尔的阿木都力力提曾是新疆排球队中的“二传手”,导演赵心水在和他们打球的时候,看中了阿木都力力提,觉得 他的魁梧、帅气,非常适合阿米尔这个角色, 于是邀请他参与演出。
但阿木都力力提作为排球队的主力,教练说什么也不同意,但导演也是一再坚持,最后找到了上面的领导出面,这才解决了“阿米尔”这个角色。
其实最初“阿米尔”这个角色由王春英饰演,也就是片中的卡拉,但他毕竟不是少数民族,所以很难在外形上达到标准,于是作罢。
阿木都力力提 第一次演电影,再加上 语言上沟通有障碍 ,所以拍摄起来非常不容易。
比如在假古兰丹姆婚礼那场戏,阿米尔前去送花和跳舞,导演要求他眼神要到位,要呈现出 回忆、忧伤、不舍多种情绪 ,层层递进。
导演也知道这对阿木都力力提很困难,所以一点点启发他, 最后在拍第8遍的时候,终于达到了完美的效果。
还有一场戏,杨排长询问阿米尔是喜欢小时候的古兰丹姆,还是现在的。
我们现在觉得还是很流畅的,但当时两位演员之间需要有一个翻译在旁边,毕竟语言上面鸡同鸭讲,所以在拍摄时老费劲了。
演完《冰山上的来客》之后,阿木都力力提火遍大江南北,甚至还 收到了大约一麻袋的情书 。
但阿木都力力提没有选择继续当演员,而是又回到了排球队,并于1972年成为了教练,直到1995年退休。其中80年代客串过几部电影。
饰演真古兰丹姆的阿依夏木 当时是新疆财贸学校的一名15岁的学生,某日去医院看望一个同学,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吸引了导演赵心水,于是询问她愿不愿意拍电影。
阿依夏木在此之前都不知道电影,据说她在长影片场看《甲午风云》的时候,还发出疑问: 难道拍电影要死这么多人吗?
在导演耐心的教导下,好学和不服输的阿依夏木很快适应了拍戏,但依然不容易,其中阿米尔冲, 那个镜头拍了18遍 ,跑到跟前她就害臊,不敢抱,导演狠狠说了她,直到第18次才成功。
和阿米尔一样,电影上映之后,阿依夏木也收到了很多观众来信,被许多人熟知。
但可惜的是,因为要回去继续完成学业,再加上家庭的原因,阿依夏木没有进入影视圈,后来结婚生孩子,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直到2008年,阿不都力米提和阿依夏木才再次聚首, 联袂出演《冰山上的来客》续集——电影《红》 ,不过这部电影当年确实拍摄了,但却没有任何上映消息,令人遗憾。
2013年,阿不都力米提因病去世,享年74岁,阿依夏木发文怀念昔日搭档,称他是 “人民的好演员” 。
03、台前幕后人员现状
《冰山上的来客》58年, 导演赵心水 1989年去世、摄影张群,美术史维钧也不在了。
作曲雷振邦 1997年离世,但他创作的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高原之歌》、《冰山上的雪莲》 经典永流传。
一班长张冲霄 ,电影表演艺术家,2020年4月15日逝世,终年93岁。
二班长张辉,80年代成为一名导演,执导过《元帅与士兵》、《不该发生的故事》、《狼犬历险记》等影片,如今已有89岁。
三班长白德彰 ,知名导演,执导过《关东大侠》、《关东女侠》、《大辽太后》等影片,2019年11月23日逝世,享年88岁。
杨排长梁音 ,曾获得“国家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2015年1月26日逝世,享年89岁。
“卡拉”王春英 ,在《党的女儿》、《五朵金花》、《康庄大道》等影片都有出色的表现,2005年2月17日逝世,享年73岁。
“尼牙孜”扮演者恩和森 ,着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89年12月18日,因病去世,终年65岁。
特务“阿曼巴依”扮演者马陋夫 ,曾为200多部译制片主要角色配音,1999年去世,享年77岁。
假古兰丹姆扮演者谷毓英,曾是北京电影学院的高材生,因为多次在电影中演女特务的原因,受到迫害。
七八十年代虽然也拍过《向导》、《蓝盾保险箱》等作品,但她早已心生疲惫,于1984年移居澳大利亚,如今已有89岁。
58年过去了,感谢长影厂的老艺术家们为中国电影留下了这部经典之作!(撰文:小二)
D.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主演们近况如何
在《冰山上的来客》中饰演“杨排长”的梁音老师,已于2015年1月26日离开人世,享年89岁。梁音老师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塑造了很多经典角色,除了《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杨排长”,观众比较熟悉的还有《刘三姐》里的“刘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的“曹茂林”,还有《三进山城》中的“刘宏志”。
饰演“古兰丹姆”的阿依夏木凭借《冰山上的来客》成为了全国家喻户晓的“冰山美人古兰丹姆”。不过,拍完电影之后,阿依夏木回归了家庭生活。前几年,阿依夏木在离开大银幕近半个世纪之后,参加了电影《红》——《冰山上的来客》续集的拍摄。
在这部电影里,阿依夏木演绎了一个拥有平常人生的古兰丹姆,她认为这是“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爱情的延续。
饰演“阿米尔”的阿木都力力提,曾是排球高手,他在《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表现非常优秀,让很多人记住了他。阿木都力力提晚年患病,于2013年5月7日晚去世,享年74岁。
饰演“假古兰丹姆”的谷毓英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据说她早已经移居澳大利亚,与女儿生活在一起。谷毓英当年曾被誉为“塔城第一美女”,他的丈夫吴琪是她在电影学院时的同学。
老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作品,有着非常鲜明的民族和地域色彩。上映时间是1963年。该片讲的是帕米尔高原边疆战士阿米尔与真古兰丹姆的爱情故事,以及边疆战士与杨排长一起与特务假古兰丹姆斗智斗勇的故事。该片曾获得1964年的“小百花奖”,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也闻名遐迩。
E. 老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演员后来怎么样了
说起《冰山上的来客》这部电影,可能很多小年轻那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这是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发行的影片,上映至今已经有55年了。在那个年代,电影的内容无非也就是那几种,主要讲述了战士阿米尔与青梅竹马古兰丹姆的爱情,以及他们在追逐爱情的同时,与特务斗智斗勇的故事。
该影片的演员较多,但主演只有几个,分别是阿米尔、古兰丹姆、杨排长、一班长、二班长、三班长、假古兰丹姆(古里巴儿)、阿曼巴依等人(排名不分先后),我们来看看他们这些演员的现状如何。
一、阿米尔——阿木都力力提
阿木都力力提当时能演戏还是偶然,据说《冰山上的来客》导演赵心水正在新疆找演员,走到球场的时候,一眼就看中了正在球场打球的阿木都力力提,那时候他才23岁,是新疆排球队的“二传手”,拍完这部电影后,阿木都力力提还收到了上百封当地姑娘们的情书。
阿木都力力提之后担任新疆排球队青年队的教练,偶尔也会出席一些新疆影视界的活动,2008年与古兰丹姆的扮演者阿依夏木共同拍摄了《冰山上的来客》的续集《红》。阿木都力力提出生于1939年,2013年5月7日因病去世,享年74岁。
二、古兰丹姆——阿依夏木
阿依夏木出生于1947年,当年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才15岁(1962年开拍),说起来赵心水导演选角还真是随缘,1962年7月,赵心水已经在大街上转了十来天了,一直没找到适合古兰丹姆的演员,直到有一天他在医院门口碰到了看望同学的阿依夏木,就这样才敲定了古兰丹姆的演员。
拍完电影后因为父母极力反对,阿依夏木错过了当专业演员的机会,回学校继续读书,之后过着平凡的人生。直到2008年,阿依夏木才重新踏入影视界,再度与阿木都力力提合作,拍摄《红》。现在阿依夏木已经71岁了,还活跃在影视圈。
三、杨排长——梁音
梁音出生于1926年9月26日,于2015年1月26日去世,享年89岁。梁音是我国影视界绝对的老戏骨了,从1949年开始拍电影,塑造了非常多的经典角色,直到2002年还参演过电视剧。晚年的生活里更是客串了不少影视作品。
梁音的前妻杜凤霞于2000年12月因脑溢血突然去世。2003年,在女儿的撮合下,梁音和俞湖结婚,并且在北京举行了婚礼,关于俞湖于梁音的爱情故事,也非常的感人,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查阅一下。
四、一班长——张冲霄
张冲霄几十年的从影生涯中,一般都是饰演大个子兵,他身高一米八七,在一群硬汉中显得非常的突出。张冲霄演的都是配角,但其演技精湛,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早期一般都是饰演战士,后期大部分饰演的是将军司令,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担任影片的制片主任。近况不详。
五、二班长——张辉
张辉出生于1932年,今年已经是86岁的高龄了,他13岁的时候进入乐亭县抗日中学学习,15岁参加解放军,曾任宣传队员、文工团演员,19岁任志愿军文工团戏剧队演员,赴朝鲜战争的前线为战士们表演。
1953年张辉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1955年又进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参演过很多电影,也执导过好几部影片。近况不详,应该是在家里安度晚年。
六、三班长——白德彰
白德彰出生于1931年,今年已经87岁了,是影视界着名的演员、导演,1949年后历任齐齐哈尔文艺工作团、东北青年文工团、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参演过《暴风中的雄鹰》、《画中人》、《昆仑铁骑》、《冰山上的来客》、《吉鸿昌》等影片。
白德彰从1975年开始执导,他的妻子徐迅行也是导演。白德彰现居北京,虽然早已经离休,但他只要一有适合的角色,他都会去参演,近些年年纪大了,就在家里安度晚年。
七、假古兰丹姆——谷毓英
谷毓英又名约拉,是中俄混血儿,长相酷似新疆人,不过她是汉族人,她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但因为在多部影片中饰演女特务,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不少磨难,后来移居澳大利亚,近况不详。
八、阿曼巴依——马陋夫
马陋夫是我国着名的配音、话剧、影视演员,他曾经给两百多部翻译过来的影视剧配音。马陋夫出生于1922年,近况不详,没有噩耗传来,应该还在世,得有96岁高龄了。
没有看过这电影。演员们的后来,不外乎两个字。就不明说了。活着,就把每一天都当最后一天来过,且过且珍惜!
冰山上的来客
都老了
王洛勇饰杨光海,于荣光饰马占江
努尔比亚饰古兰丹姆,阿拉法特饰阿米尔
帕丽扎提·艾尼饰古丽巴尔,恩斗笠饰尼牙孜
周浩东饰一班长,田征饰二班长
王挺饰三班长,阿不都克依木·吐合提饰卡拉
吐尔地木萨饰热力普,阿依努尔饰阿依娜
夏侯彬饰孙副官,唐以诺饰小解放
尼加提·吐尔逊饰江罕达尔,韩立勇饰耿中
媛可饰刘芳,阿不力米提饰库力恰克
热依汗古丽饰如仙古莉,米克拉依·吾买尔饰莱丽
居来提·瓦依提饰沙比尔,吐古鲁克·吐鲁逊饰乌力孜
魏子昕饰杜大兴,帕力塔阿吉·托合地饰它什买提
努尔买买提饰阿合买提,尤丽吐孜饰阿合买提妻
张毅勤饰丁大姐,来提帕·库尔班饰老奶妈
周波饰胡营副,艾尔肯·买买提依明饰艾木都拉
热加·库尔班饰萨文,玛丽饰米洛采娃
孙维新饰韩营长,王洪喜饰朱明
王永泉饰炊事班老姜,张荣生饰朱有顺
李文龙饰战士纪大壮,尧智巍饰胡营长
曹宇饰刘学文,哈米提·吾甫尔饰夏合曼
说起《冰山上的来客》这部电影,可能很多小年轻那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因为这是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发行的影片,该片是由赵心水执导,梁音、阿依夏木、谷毓英等主演的战争悬疑片。该片于1963年2月2日在中国上映,上映至今已经有59年了。
影片从真假古兰丹姆与战士阿米尔的爱情悬念出发,讲述了边疆战士和杨排长一起与特务假古兰丹姆斗智斗勇,最终胜利的阿米尔和真古兰丹姆也得以重逢的故事。
该片曾获得1964年的“小百花奖”:优秀故事片、优秀导演将,梁音老师获得优秀演员奖,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也闻名遐迩。
梁音——饰演杨排长
梁音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是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因饰演《冰山上的来客》获得小百花奖优秀演员奖。梁音老师一直在拍戏,是国家一级演员。2000年的时候,妻子杜凤霞去世。2003年,梁音再婚。2015年去世。
阿依夏木——饰演真古兰丹姆
阿依夏木曾被称之为“60年代的小燕子”,她在《冰山上的来客》中扮演的古兰丹姆家喻户晓。阿依夏木刚进剧组的时候,汉语还不会说几句,导演的话都很难听懂。但是阿依夏木很有表演天赋,在不断的比划中她拍完了戏,效果非常好。为了拍摄《冰山上的来客》,阿依夏木的学业中断了9个月。电影结束后,她回到了新疆学校,放弃了做演员的机会。
但是阿依夏木的母亲这时候又病了,她不得不暂时辍学回家照顾母亲。等母亲病好后返校时,文革又开始了。
文革后阿依夏木在一家粮店工作。后来又在一家油脂公司做化验员。但是阿依夏木婚姻几次破裂,自己身体也有病,带着四个儿女生活艰难。
《冰山上的来客》是阿依夏木唯一的电影作品。当初她是家中长女,父母很传统,都反对她当演员。很多年后,阿依夏木的父亲直到70年代才在一个雨天打着伞第一次看到露天放映的《冰山上的来客》。她父亲很内疚,觉得耽误了女儿的前程。阿依夏木的女儿对此也有些埋怨母亲没有从影。
半个世纪后,阿依夏木与当初的男主角阿米尔的演员出演了《冰山上的来客》续集《红》,阿依夏木对这次重新扮演古兰丹姆的机会非常热情和激动。
阿木都力力提——饰演阿米尔
阿木都力力提是塔吉克斯坦族人,他生于1939年。《冰山上的来客》上映后,阿木都力力提收到了一口袋的情信。电影拍完后,他还担任新疆青年排球队的教练。在新世纪,阿木都力力提参加过不少综艺节目,与阿依夏木合拍过《冰山上的来客》续集。2013年,阿木都力力提去世。古兰丹姆的演员阿依夏木表示心痛,称其为“人民的好演员”。
谷毓英——饰演假古兰丹姆
谷毓英是汉族人,但是因为是中俄混血儿而酷似新疆人。由于扮演过不少女特务,文革中遭了不少罪。现在她已经移居澳大利亚。但是在《冰山上的来客》40周年聚会的时候,谷毓英打通了电话,与当年的演员同事们感慨万千。
致敬老电影工作者,没有他们努力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辉煌电影成绩,向所有电影人致敬。
有的移居国外有的随着年龄大了年老多病离开了人世,现在剩下的不多了。
你还别说,你提出这个问题后,我没咋考虑演员都怎么样了,倒是把电影又看了一遍,看过之后得出结论,还是老电影看着得劲,百看不厌。
确实是一部精彩的老电影,里面的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起伏跌宕,不错的一部电影,值得一看!
后来都老了
F. 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
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一)
《冰山上的来客》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是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唯美结合之作,高山雪原上盛开的雪莲是神圣而纯洁的,象征着阿米尔和古兰丹姆浪漫的爱情,人们第一次了解到原来爱情可以如此美妙,在过去政治第一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勇于冒着风险去做这样大胆尝试,对于编创人员来说确实需要一种胆量,正是这些电影人呕心沥血的奉献,才使之在中国影坛流行四十年仍不衰。
一,感人的故事扣人心弦
《冰山上的来客》讲述的是1951年夏天,新疆萨里尔山口的牧民纳乌茹孜,从外地娶回一位冒名古兰丹姆的新娘子(她是匪首热力普逃跑时潜伏下来的女特务古里巴尔),新来的边防战士阿米尔发觉新娘子是自己失散多年的恋人,从而勾起童年的一段辛酸回忆,一系列的阴谋围绕真假古兰丹姆展开,敌我双方开始了你死我活的较量,最终,我边防战士在杨排长的指挥下,将敌特分子一网打尽。
2.新战士阿米尔去哨所报道途中巧遇娶亲队伍,新娘子古兰丹姆的出现让阿米尔疑惑,阿米尔随同杨排长前去参加婚礼,阿米尔离开热闹的婚礼场地,独自陷入痛苦的回忆……原来,小时候的伙伴古兰丹姆被其叔叔卖给江罕达尔和热力普做奴仆,改名买日乌莉,从此杳无音讯,青梅竹马的恋情就此被埋藏。假古兰丹姆得知阿米尔和小古兰丹姆的童年恋情后,经常以此为借口故意到哨所来找阿米尔进行挑逗,目的是为了刺探边防军情报,虽多次遭到拒绝仍对阿米尔纠缠不休,这种异常举止引起杨排长的高度警觉。
3,热力普、江罕达尔根据“新娘子”的密电报告,率领小股特务偷越边防,被我边防哨兵歼灭,但他们仍然继续顽抗,一个代号“真神”的特务阿曼巴依伪装成热力普的奴仆,骗取了玛日乌莉(真古兰丹姆)的信任,带着她混入边防军哨所驻地,并派人将失去价值的假古兰丹姆杀害,还密谋策划在巴罗脱节的刁羊比赛时,内外接应袭击边防哨所,杨排长率领战士们将计就计布下天罗地网,最终将这伙武装特务全歼。
二,经典片断震撼心灵
1,小时候,阿米尔捧着硬币去买小古兰丹姆,钱币被其叔叔打倒地上,后来,有钱人江罕达尔和热力普将她买去当奴仆,阿米尔拿着一枝雪莲花献给小古兰丹,她被人强行拉走,她高声地说:“阿米尔,别忘了我!”同时插入了主题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花儿为什么这样枯黄,为什么这样枯黄,哎…….江罕达尔一把夺下小古兰丹姆手里的鲜花扔在地上,特写:一只大脚用力踩上去,踩烂了鲜花(歌声:什么人啊…….什么人啊把它摧残,使它成为友情破灭的象征……).
2,杨排长和阿米尔送鲜花给新娘子假古兰丹姆,可是她看到花没什么反应,听到阿米尔的歌声是走了,杨排说:顺风不顺耳。而真古兰丹姆看到战士拿来的雪莲时,古兰丹姆震惊(音乐骤然响起):我多少年没有见到它了。这时,又听到阿米尔的歌声,眼里霎时流露出的似火真情,至此真假一目了然,她随着阿米尔倾情歌唱……猛地推开窗户,深情地喊了一声:阿米尔!杨排长说:“阿米尔,冲!”一对有情人终于拥在一起。
3,夏天,冰峰上出现了少有的暴风雪,杨排长带人赶到哨所时,发现一班长和阿米尔已被冻成了冰雕,阿米尔被救了过来,而一班长却化作了永恒的冰雕,这个镜头强烈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静默之后,悲壮的音乐骤响: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啊,亲爱的战友,我再不能看到你雄伟的身影可爱的脸庞…….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就像开了闸的洪水再也止不住,终于明白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样鲜,是战士们用血与泪换来了今天的和平!
4,善良的卡拉弹着热瓦鼓唱着《冰山上的雪莲》,在送真古兰丹姆去哨所的途中,被伪装成老奴仆的特务阿米巴依从背后打了一枪(音乐骤响),这一枪预示了当时的斗争形式极其复杂,明枪好抵暗箭难防。正如卡拉所说的:我们太年轻……
5,战斗胜利后,杨排长命令:“向天空发射三颗红色信号弹,让它们照亮祖国的山河!”那神圣的光芒是战友们最灿烂的生命光环。
三,恰到好处的音乐渲染
1,用都它尔,热瓦鼓、手鼓、小提琴等奏出的新疆民间音乐,原始粗放,旋律悠扬,曲风质朴,音乐效果奇妙无比,恰如其分地营造出—种特定的气氛基调:忧伤和浪漫,让人有种流泪的冲动,只有用灵魂创造出来的歌才如此神奇吧。《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影片中三次出现,作为背景音乐自始自终贯穿于整个影片,片头展示完整,片中片尾小段音乐的强烈渲染,大大深化了视觉效果,增强了画面感染力。
B,为辨明真假古兰丹姆,杨排长让阿米尔唱歌,假古兰丹姆无动于衷继续朝冰峰上走,结果是证实了杨排的怀疑。
C,真古兰丹姆来到哨所,杨排长叫人送雪莲,让阿米尔唱歌试探,睹花思人,听歌动情,阿米尔的歌唱深情地表达了对古兰丹姆的思念之苦,真古兰丹姆激动万分地随声合唱,彻底揭开了真假古兰丹姆之谜,相爱的人儿历经波折终于抱在一起,浪漫而曲折的爱情催人泪下。
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冰山上的雪莲》《帕米尔的雄鹰》等,歌词内容简单,均带有新疆民族风味,旋律独特,曲调忧郁,可以说这种音乐美有些壮烈和哀怨。比如:卡拉和真古兰丹姆的对唱,表现出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和复杂斗争中,古兰丹姆纯真的爱情已迷失在无尽的深渊里。《冰山上的雪莲》表现了战士们在异域的高原冰峰上,肩负着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崇高的大无畏精神如同冰山上纯洁高尚的雪莲。
3,还巧妙运用“音乐蒙太奇”,把表面并无关联的镜头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让观众有种连贯的感觉,深化了电影主题。
《冰山上的来客》是一部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经典电影,故事情节的构思和艺术形式的完美融合,给世人留下了一曲辉煌的乐章。片中哨所战士们的浩然正气和英雄主义精神值得人们称颂,人们怀念那个时代所追求的崇高理想信念,《冰山上的来客》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神话。
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二)
监区组织观看了《冰山上的来客》。影片从真假古兰丹姆与战士阿米尔的爱情悬念出发,描绘了边疆地区军民惊险的反特斗争生活,惊险紧张、引人入胜。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阿米尔和古兰丹姆,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后来古兰丹姆因为家里穷而被卖到了一户地主家里,两小无猜的两个人终究还是分开了。而剧情也就从这里展开……
牧民纳乌茹孜要迎娶一个叫做古兰丹姆的女子,但是这个“古兰丹姆”并不是真正的古兰丹姆,她是一个潜入边境的特务。她训练有素、极其狡诈,在得知阿米尔与真古兰丹姆的事情之后,就假扮古兰丹姆接近阿米尔,并且充分利用了阿米尔对他的信任,窃取了大量的情报。而此时,真正的古兰丹姆早已被人改名换姓卖到了外地,音讯全无。
就在假古兰丹姆热情地接近,乃至于纠缠上阿米尔的时候,这一举动被阿米尔的领导杨排长看在眼里,假古兰丹姆的反常行为引起了杨排长的高度警觉。杨排长做了一系列的安排,让阿米尔配合,希望能分辨出这个“古兰丹姆”的真假,从她身上找到蛛丝马迹。但是到最后,虽然确定了这个古兰丹姆是假的,但是苦于没有证据,只能按兵不动。
后来杨排长利用假古兰丹姆向敌人发出了一份虚假的情报,果然敌人上当了,被我军全部歼灭。这时,一个汉族特务化装成少数民族叫做阿曼巴依的人,接近了真正的古兰丹姆(此时已经改名叫做买日乌莉),企图混入边防军哨所驻地活动。而此时,真正的古兰丹姆和阿米尔,在杨排长的精心安排下,已经相认并重修旧好,因此假的古兰丹姆的`身份已经暴露,阿曼巴依于是残忍地杀害了她。后来阿曼巴依又策划企图在巴罗脱节的刁羊比赛时里应外合,袭击边防哨所。殊不知杨排长早已洞察先机,布下天罗地网,将这伙武装特务一网打尽。阿米尔和真古兰丹姆能够再续前缘,他俩的心愿终于实现。
影片中悬念的设置及其气氛的渲染都达到了较完美的境界。从影片开始到结束,敌我双方的斗智斗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悬念总是在最后揭晓,这一切紧紧扣住观众的心铉。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饱满,个性鲜明。杨排长、阿米尔,真假古兰丹姆,侦查员……群众的质朴,战士的机智,敌人的狡猾,都给观众留下了久久难以忘怀的印象。
这个电影的主题很深刻,所表现和想传达的寓义也很多。当然,看完电影都会存在个人的感受。我认为,《冰山上的来客》所表现的也不只是反特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展现了敌我之间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过程。片中敌我双方的斗争都紧紧围绕着团结和分裂这一政治主题来展开。所以,它不仅仅是单纯的反特影片,更是一部反分裂斗争的影片。所以,此片在现在看来,也具有相当深刻的教育意义。多给青少年放放此片,让孩子们明白新疆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国土,各族人民是一家,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生活,都需要的是各族人民和睦相处!
作曲家雷振邦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配乐非常优美,而且浓郁的民族风格打破了电影音乐所贯用的旋律和章法,使人耳目一新。剧中最美的那段男女对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曲调高亢激昂,歌颂了美好的爱情,令人终生难忘!
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三)
《冰山上的来客》是1962年拍的一部黑白故事片,那一幕幕有趣又动人的故事情节,以及演员们出神入化的表情,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地烙印。
这个故事讲得是:新战士阿米尔在去解放军住地的路上,碰到了一个冒名为古兰丹姆的新娘子。新娘子勾起了阿米尔童年的回忆。这个新娘子不分白天、黑夜地到解放军住地转来转去,千方百计想得到边防军的情报,但阿米尔却毫无察觉。聪明机智的杨排长总觉得这事有些蹊跷,怀疑这个古兰丹姆并不是阿米尔心爱的古兰丹姆。后来杨排长知道了真相:原来这人是匪首热力普潜伏下的女特务古里巴尔,她并不知道阿米尔小时候唱给她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一个下着暴雪的夜晚,女特务古里巴尔给匪首热力普发电报,让他攻击毫无戒备的1号岗哨。1号岗哨只有几人,一班长也被冻死了。而在山的那边,又来了两个不速之客,男的叫阿曼巴依,女的叫古兰丹姆。这才是阿米尔所爱的古兰丹姆。她带来了共产党侦查员卡拉的冬不拉琴。琴中有一份情报,写着阿曼巴依是国民党特务,(卡拉已经死了)。在杨排长的精心安排下,古兰丹姆和阿米尔在童年的歌声中相逢。古兰丹姆和阿米尔自小青梅竹马、情深意笃。后因古兰丹姆被卖给热力普做女仆,改名为买日乌莉,从此便杳无音讯。杨排长还告诉国民党特务阿曼巴依:古兰丹姆和阿米尔结婚那天解放军放假。阿曼巴依信以为真,让热力普在那天偷偷攻打解放军。谁知杨排长早已安排好,将土匪一网打尽,并把国民党特务押进了监狱。大家都明白了,卡拉是阿曼巴依打死的。
看了这个故事片,我明白了遇事要沉着、冷静,不要着急、生气,因为愤怒会吹灭智慧之灯,着急也会使人失去理智,杨排长就做到了这一点。当他知道阿曼巴依是国民党特务时,他还是那么沉着、冷静,最后包围了土匪,并把阿曼巴依押进了监狱。我很喜欢故事里的卡拉。他非常勇敢,为侦查敌情,独自一人到土匪所占领的地盘放羊。他多才多艺,带着一把冬不拉,随时随地都都可以弹唱。卡拉非常聪明、机智,早已感到阿曼把依来者不善,并把情报及早地藏在琴中,让古兰丹姆带给了杨排长,而狡诈的国民党特派员竟然没有发现。
为了革命,许多人现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付出了一切代价。一班长和卡拉就是这样的人。他们虽然死了,但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G. 老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是反映什么的
《冰山上的来客》于1963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 制作发行,由赵心水执导,梁音、阿依夏木、谷毓英等人主演。影片从真假古兰丹姆与战士阿米尔的爱情悬念出发,讲述了边疆战士和杨排长一起与特务假古兰丹姆斗智斗勇,最终胜利的阿米尔和真古兰丹...
H. 老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演员后来怎么样了
太想念这些冰山上的来客啦
I. 冰山上的来客电影观后感
冰山上的来客电影观后感
范文一
《冰山上的来客》是1962年拍的一部黑白故事片,那一幕幕有趣又动人的故事情节,以及演员们出神入化的表情,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地烙印。
这个故事讲得是:新战士阿米尔在去解放军住地的路上,碰到了一个冒名为古兰丹姆的新娘子。新娘子勾起了阿米尔童年的回忆。这个新娘子不分白天、黑夜地到解放军住地转来转去,千方百计想得到边防军的情报,但阿米尔却毫无察觉。聪明机智的杨排长总觉得这事有些蹊跷,怀疑这个古兰丹姆并不是阿米尔心爱的古兰丹姆。后来杨排长知道了真相:原来这人是匪首热力普潜伏下的女特务古里巴尔,她并不知道阿米尔小时候唱给她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一个下着暴雪的夜晚,女特务古里巴尔给匪首热力普发电报,让他攻击毫无戒备的1号岗哨。1号岗哨只有几人,一班长也被冻死了。而在山的那边,又来了两个不速之客,男的叫阿曼巴依,女的叫古兰丹姆。这才是阿米尔所爱的古兰丹姆。她带来了共产党侦查员卡拉的冬不拉琴。琴中有一份情报,写着阿曼巴依是国民党特务,(卡拉已经死了)。在杨排长的精心安排下,古兰丹姆和阿米尔在童年的歌声中相逢。古兰丹姆和阿米尔自小青梅竹马、情深意笃。后因古兰丹姆被卖给热力普做女仆,改名为买日乌莉,从此便杳无音讯。杨排长还告诉国民党特务阿曼巴依:古兰丹姆和阿米尔结婚那天解放军放假。阿曼巴依信以为真,让热力普在那天偷偷攻打解放军。谁知杨排长早已安排好,将土匪一网打尽,并把国民党特务押进了监狱。大家都明白了,卡拉是阿曼巴依打死的。
看了这个故事片,我明白了遇事要沉着、冷静,不要着急、生气,因为愤怒会吹灭智慧之灯,着急也会使人失去理智,杨排长就做到了这一点。当他知道阿曼巴依是国民党特务时,他还是那么沉着、冷静,最后包围了土匪,并把阿曼巴依押进了监狱。我很喜欢故事里的卡拉。他非常勇敢,为侦查敌情,独自一人到土匪所占领的地盘放羊。他多才多艺,带着一把冬不拉,随时随地都都可以弹唱。卡拉非常聪明、机智,早已感到阿曼把依来者不善,并把情报及早地藏在琴中,让古兰丹姆带给了杨排长,而狡诈的国民党特派员竟然没有发现。
为了革命,许多人现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付出了一切代价。一班长和卡拉就是这样的人。他们虽然死了,但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范文二
1951年的夏天,我边防军某边卡得到一群匪特潜入金沙川的情报。一日,新疆萨里尔山口牧民纳乌茹孜从外地娶来一个冒名古兰丹姆的新娘子,她实为匪首热力普逃跑时潜伏下来的女特务古里巴儿。新娘子的.来到,勾起解放军哨所新战士阿米尔的一段辛酸回忆。他和古兰丹姆自小青梅竹马,情深意笃,后因古兰丹姆被她的叔叔卖给江罕达尔和热力普为奴仆,改名买日乌莉,从此杳无音讯。
晚上,阿米尔随同杨排长前去参加婚礼。假冒古兰丹姆的古里巴儿知道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的童年往事,便对阿米尔显得分外亲昵。此后,为了刺探边防军情报,假古兰丹姆不分白天黑夜,多次到哨所寻找阿米尔,要求与他重温旧情。阿米尔虽再三以解放军纪律相拒,但仍摆脱不了她的纠缠。这一现象引起杨排长的高度警觉,并且很快发现她并不是阿米尔所爱的古兰丹姆。
不久,热力普、江罕达尔根据“新娘子”的密电报告,率领小股特务偷越边防,被解放军冰峰哨所全歼。当假古兰丹姆的身份已暴露时,即派人将她杀害,并策划在巴罗脱节的刁羊比赛时,乘抢夺制高点的机会,以枪声和火把为号,里应外合,接应热力普冲过边防线,实现他们的美梦。岂知杨排长早已将计就计,为他们布下了天罗地网,将敌人一网打尽。阿米尔和真古兰丹姆也得以重逢,他俩的心愿终于实现。
小火观后感:这部影片,不单单只有爱情,还着力刻画了我们英勇机智的边防战士;影片中还展现了许多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小火觉得还有民族团结的主题蕴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的配乐如《怀念战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成为了流传甚广的金曲,足见这部电影的经典程度,值得一看哦
J. 请问老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是什么意思呀
这个“来客”,指的是真假新娘古兰丹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