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共有几部关于山本五十六的电影
1960年电影《The Gallant Hours》描述了山本大将与威廉·哈尔西海军中将从瓜岛战役直到山本战死之间的一连串交锋。
1970年电影《虎!虎!虎!》中对珍珠港事件交战双方人物的塑造。影片中由日本演员山村聪饰演山本五十六大将,表现了后者计划偷袭的过程。 剧中山本五十六评价珍珠港事件时说出一句着名台词:
“ 我恐怕已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他正怒不可遏。 ”
1976年电影《中途岛之战》中由着名演员三船敏郎饰演山本五十六,影片表现了山本从计划袭击中途岛到眼见所有航母损失殆尽的一系列过程。此前,1968年,三船敏郎也在东宝电影《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山本五十六》中饰演山本。
2001年的《珍珠港》。虽然影片主题是美国军人的三角恋,片中也出现了数个描写山本策划袭击珍珠港的镜头。该片中山本五十六的扮演者岩松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电影中山本的着名台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2011年12月23日上映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主要描述的是山本五十六,影片表现了山本从一开始反对组建德意日轴心国的态度,以至被右翼分子刺杀。最后又不得不接受开展的现实,承担作为军人的天职,指挥日本联合舰队发动珍珠港偷袭。影片虽有美化山本的嫌疑,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和平意愿。
好的话 求采纳~
❷ 历史罪人山本五十六飞机被击落全程是什么电影
1953年电影《太平洋之鹫》
1956年电影《军神山本元帅与联合舰队》
1960年电影《The Gallant Hours》
1968年电影《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山本五十六》
1970年电影《虎!虎!虎!》
1976年电影《中途岛之战》
2001年电影《珍珠港》
2011年电影《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
以上电影都有描述山本五十六被击落之过程。
❸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y5tTBU8V1Q-2o-p2SKti5w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
导演: 成岛出
编剧: 长谷川康夫、饭田健三郎
主演: 役所广司、玉木宏、濑户朝香、香川照之、田中丽奈、阿部宽、椎名桔平
类型: 传记、历史、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1-12-23(日本)
片长: 140分钟
又名: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山本五十六 -太平洋戦争70年目の真実-、Isoroku Yamamoto, the Commander-in-Chief of the Combined Fleet
1939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由于在中国战场上受到由美国支持的国军的牵制,日本国内上下掀起阵阵反美热潮,自陆军到普通民众,无不呼吁本国与德、意缔结三国同盟,向美利坚开展。而在这股近乎癫狂的呼声背后,只有少数人能冷静认清国际局势,这其中便包括海军大臣米内光政(柄本明 饰)、海军次官山本五十六(役所広司 饰)等人。可是他们的声音被有意无意忽视,高层最终决定对美开展,而在此命运关隘,山本五十六则被任命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山本策划了震惊世界并永载战争史册的珍珠港事件。一旦投入战争,抽身而退便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山本五十六在人生的最后时光里,见证着祖国最为惨痛的历史……
❹ 求类似2011版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的日本二战电影
1946-我对青春无悔
1956-二十四只眼睛
1960-太平洋之岚
1968-战后残酷物语
1968-山本五十六
1970-虎!虎!虎
1970-战争与人
1971-血战冲绳岛
1974-望乡
1976-逝风残梦
1977-人证
1981-联合舰队
1983-日本海大海战
1984-燃烧的零式战斗机
1992-落阳
2003-间谍佐尔格
2003-流转的王妃,最后的皇弟
2004-暴风女神
2004-赤月
2005-男人们的大和号
2006-硫磺岛家书
2006-没有出口的海
2007-吾为君亡
2008-我想成为贝壳
2008-雾之火
2008-最后的早庆战
日本视角的二战影片14部
№1:《做人的条件》(《人间的条件》;黑白片;日本):影片很长,包括第1部《纯爱篇》(104分钟)、第2部《激怒篇》(101分钟)、第3部《战云篇》(105分钟)、第4部《望乡篇》(75分钟)、第5部《死的脱出篇》(85分钟)、第6部《旷野的彷徨篇》(104分钟)。转一下网友的影评:“在日本电影史上,称此作品为反战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影片含义深刻,反映了二战时期的日本人的沉重的心情,与他们的“良心”形成了种种大问号???讲述了那个时代日本人的理想和过失,梦想与幻灭,被迫与真心的集为一身,尽可能的像个人样活下去的复杂心理。这些被迫作为军国主义的走狗,时而反抗,时而伸张人道主义,因此立场异常痛苦。与时下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片曾被选入日本名片200部,并获1959年电影旬报十佳奖第五名及第十名。”
№2:《望乡》(日本):《望乡》的故事并不发生在二战期间,它是二战的前奏曲,改编自真人真事。影片公映后在日本反响平平,在中国则引起轰动,巴金等人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作品没有像其他日本影片那样强调日本民众是战争的受害者,真正的受害者只有年老孤独的阿崎婆,而加害者不仅仅是日本政府,也有日本民众。影片通过“南洋姐”阿崎的故事,对日本社会的冷漠无情进行了批判,还借剧中的某些角色之口讽刺了日军的侵略行为。据导演所说,“南洋姐”们是日本侵略者的“索引”,她们所到之处,就是日军后来侵略过的地方!确实,在影片的最后,作家三谷圭子来到了当年“南洋姐”们的坟地前,发现这里已经破旧不堪,盟军轰炸当地的时候,日军也屠杀了当地人。此时最令人震撼的场面出现了:“南洋姐”们的墓碑,全部背对着日本……
№3:《虎!虎!虎!》(《偷袭珍珠港》;美国、日本):与前几年的那部《珍珠港》是改编自同一部小说,两部影片的区别在于,《虎》截取了当中的军事线,《珍》截取了当中的爱情线。《虎》以相当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历史事件,既非为日军“招魂”,也非为美军辩护,而是就事论事、冷眼旁观,镜头不断地在日军和美军之间来回切换。影片高度追求对历史的还原,以致于在人物塑造上显得苍白,叙事严谨、详实,扣除掉一些场面上的BUG,这部影片几乎可以当历史片来看待了。
№4:《再见萤火虫》(《萤火虫之墓》;动画片;日本):虽然这是一部“喊冤片”,但还是称得上经典,故事剧情骗走了不少中国人的眼泪,以致于当初我写文章批判本片时竟被千夫所指,其中有一个女网友还斥责我说:“难道感动也要分国界吗?批判日本人,你还不够格!”,对此,我只能无语。高畑勋导演的作品我一直很喜欢,因为富有思考性,但本片传达的内容我实在无法苟同,相比之下宫崎骏倒是曾画过短篇漫画《中国的天空》歌颂抗战时的中国空军。像本片这类强调“日本人也是战争的受害者”的作品在日本多的是,看一部就够了,否则总有一天你同情日本民众会远远大于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者。(注:本片的导演是高畑勋,不是宫崎骏)
№5:《人证》(《人性的证明》、《人间的证明》;日本):《望乡》是二战的前奏曲,《人证》则是二战的后遗证。战后不少日本女性为了过上优越的生活,主动与美军士兵发生了关系。本片的不少演员都有过和故事相似的经历,尤其是乔尼的扮演者,他正是《草帽歌》的主唱,作为日本女性与黑人生下的孩子,他处处受到歧视。影片批判了那些一旦成名就掩盖不光彩过去的人,乔尼千里迢迢到日本寻找妈妈,但妈妈却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节”,竟把他杀害了。本片没有描绘到日军的侵略史,但其实作者森村诚一是个正直的作家,他曾写过《魔窟》、《新人性的证明》等作品抨击731部队,日本右翼对他痛恨之极。相比之下导演佐藤纯弥则令人不敢恭维,别忘了他后来跑去执导“招魂片”《大和号》!(PS:主题曲《草帽歌》轰动全球,歌词是一首关于“妈妈”的诗;故事批判了美国警察腐败的一面,但美国人——包括纽约市长依然大力地协助拍摄,警方表示批判得对,他们需要改进自己)
№6:《流转的王妃,最后的皇弟》(日本):4集电视电影,改编自溥杰夫妇的自传。影片投资10亿日元,制作期历时三年,拍摄过程中获得中国政府和溥杰之女的协助。影片在反映日军对中国人的伤害上,远比所谓的“谢罪大作”《赤月》来得直接。满怀建立中日友好理想的浩远嫁到中国后,却发现中国人对待日本人竟是满腔愤恨,到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滚出去”,而日军则形同强盗,抢掠中国百姓的财物,还屠杀抗日民众。本片站在普通老百姓的立场上批判了日军,对国共两党则是述而不评,没有偏袒谁,但有赞扬周总理。本片属于想谢罪但对历史研究不深入的类型,有些观念很肤浅,这大概与日本人并不熟知二战史有很大关系。尽管有种种不足,但本片至少正视了日军的侵略史,在日本“招魂片”频出的今天已属难得。而剧组提倡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是很有意义的。
№7:《广岛之恋》(黑白片;法国、日本):观看本片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相关历史,不然很难理解当中的一些剧情。在日本从来不缺乏关于原子弹题材的作品,但大多会沦为论证日本人也是受害者的“喊冤片”,不过这部与法国合作拍摄于1959年的影片却是例外,当年就能够有如此深刻的反思很不容易。在二战时期的欧洲,曾与德国军人发生过性关系的女性会被剪掉头发,所以女主角的前任丈夫正是一个德国人。影片剧情的不少台词是以诗歌的方式呈现的,这种类型恐怕很容易引来两面极端的评价。
№8:《逝风残梦》(《风雪黄昏》;日本):山口百惠的代表作之一。其实影片只是以二战为时代背景讲述一个爱情悲剧而已,对战争本身没有直接的描绘或批判,当然片子对战争还是持否定态度的,多少也有些反思,故事开头就有一段对话说道:“我们和敌人无怨无仇,但却要杀死他们,可他们不也有父母和孩子吗?……这场战争是错误的”。PS:影片的音乐很不错~
№9:《二十四只眼睛(1954版)》(黑白片;日本):注意,这里提到的是1954年的黑白影片,而不是2005年翻拍的彩色版(2005版的简直拍成了偶像剧,而且在反思上也不痛不痒)。转一下网友的影评:“娇小玲珑的女教师大石拥有“大石”这样大气甚至宏伟的姓。大石老师认真教学,关爱她的十二位学生。大石老师面对班上看着她的二十四只眼睛,发誓要让它们“永远闪亮”,但这一誓言被日本侵略亚洲的罪恶战争彻底断送。渔村小学男生被征召入伍,大部分死于战争,活着的也成了瞎眼残疾者。大石老师的丈夫也命丧战场。该片改编自日本左翼女作家荣井壶同名长篇小说,人道主义倾向非常鲜明。”
№10:《我对青春无悔》(《无愧于我的青春》;黑白片;日本):黑泽明的作品,拍摄于二战结束后不久,改编自左翼作家久板荣二郎的同名小说。故事以京都大学教授龙川事件和德国红色间谍佐尔格事件为原型,讲述女主角幸枝嫁给反战作家野毛后的种种遭遇,野毛因发表反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言论被检察官逮捕结果屈死狱中,幸枝和野毛的家人从此被视为“卖国贼”,不但成天遭受众人的白眼,几经辛苦种植的田地也被“爱国人士”糟蹋得面目全非……终于熬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面对曾经受到的种种不白之冤,幸枝并不感到后悔,因为附近的坟墓里躺着野毛……
№11:《动荡的昭和史·军阀》(日本):东京英机的漂亮话与战场的惨烈形成强烈的对比,新井记者决意告诉国民战争的真相,正当人们为新井的义举所感动时,却有人跑出来这样斥责他:“新闻记者,战争初期你们讲过些什么?!什么‘皇军无敌’啊,什么‘圣战’啊、‘万岁’啊,什么消灭美英鬼子……说这些话的是哪些家伙?促使日本好战正是你们这帮家伙!打了胜仗,你们就歌颂东条,又吹又捧;打了败仗,就把罪责都往东条身上推,难道你们就没有责任吗?!你们在报上写:‘打不胜的仗就应该停下来’,看你们说得多好听哪!那么,打得胜的仗,就应该打吗?你们号召‘圣战,圣战……’把日本搞得支离破碎……所有认为战争该打的人,全都该处以死刑!死刑!!”(中文版由上译配音)
№12:《没有出口的海》(日本):影片本身不带明显的政治倾向,属于“述而不评”的类型,导演只不过用平静的镜头说明了那个时代发生了那些事,而没去论辩论其中的是非,对日军的行为既不鼓吹,也不辩护,正如主人公父亲所问的:“国家是什么?”。士兵们出征前常唱为国效力的歌曲,出征后却常唱想念故乡的歌曲,而热爱打棒球的主人公在最后所说的那段话富有反思色彩:“你见到过敌人的样子吗?我们老说‘敌人、敌人’,可是,就算是美国的水兵也是喜欢打棒球的,有家庭和恋人的人,也大有人在。撞沉敌舰,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啊……”主人公临终前想到的,不再是所谓的“为国尽忠”,而是大自然的美丽……
№13:《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中国、日本):中国对日本总是要比对国民党来得宽容,80年代初,正当中国许多影视作品对国民党的塑造还停留在戴歪帽的小丑形象上时,对日本人则已经开始日趋客观化。这部由中日合拍的作品称得上是一部两国人民的“历史教科书”,双方都可以用它来自我反思。本片导演佐藤纯弥还执导过宣传中国文化的《敦煌》、高仓健主演的《追捕》、以及日本反战作家森村诚一的作品《人证》等,但左藤也曾跑去执导过“招魂片”《大和号》,日本有不少导演和演员既参与过反思片,同时也参与过招魂片,而反思片和招魂片在日本都有叫好又叫座的机会,原因究竟是为什么呢?
№14:《硫磺岛家书》(《硫磺岛来信》;美国、日本):很多人认为《父辈的旗帜》不如本片来得“好看”,对此我不以为然,论反思性,《家书》不如《旗帜》。正如导演所说,他拍《家书》并非为了讨好日本人,而是尝试着从日军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导演始终不是日本人,看待问题多少有些片面、甚至是一厢情愿。我很反感影片为了突出日军的“人性化”,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一些事实,栗林忠道曾在中国进行扫荡,坏事干尽,但影片只是展现了栗林作为军人“英勇”的一面。《家书》终究只是一部视野狭隘的商业片而已,要说没有一点反思倒也冤枉,但远远不如同一类型的《决战斯大林格勒》和《血战阿拉曼》,也不如姐妹篇《父辈的旗帜》,更不如《细细的红线》。
❺ 《山本五十六》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山本五十六》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WG2adDNT819kk0ujwvbGLg
《山本五十六》
导演: 丸山诚治
编剧: 须崎胜弥、丸山诚治、桥本忍
主演: 三船敏郎、加山雄三、司叶子
类型: 剧情、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1968-08-14
片长: 131 分钟、Japan: 128 分钟
又名: Reng? kantai shirei ch?kan: Yamamoto Isoroku、海空生死战、Admiral Yamamoto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成立同盟。山本五十六被任命为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并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接受命令对美、英、荷等国开战。1941后12月8日零时,山本五十六亲自下达了“1280”密码命令,并亲自率领部队偷袭美国珍珠港,从而对美军太平洋舰队造成重创,大胜而归。随后山本五十六建议与美国讲和,但意见未被采纳。在指挥中途岛战役时,由于战略上的重大失误,日本海军遭受惨重损失。形势陡然逆转,美军攻势如虹,日军兵败如山倒。瓜达康纳岛上有三万多名日本陆军,他们遭到了美军飞机的昼夜轰炸,陷于绝境。山本五十六派出舰队炮击美军基地,协助尚存的陆军安全撤退。1943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为了鼓动前线部队的士气,乘坐一架轰炸机到前线视察。没想到日军的密码被美军窃取,美军派出空军机队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击落,一代军人山本五十六就此碎尸于太平洋上空。
❻ 有一部电影最后是山本五十六的飞机坠毁了,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什么《虎虎虎》啊,那是珍珠港,山本出任日本海军总司令的第一战,也是他的成名战,应该是《山本五十六》。
中文名:山本五十六
英文名:AdmiraloftheGrandFleet:IsorokuYamamoto
发行日期:1968年08月14日
导演:丸山诚治
主演:三船敏郎
加山雄三
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时长:125分钟
电影简介:
1939年,日本国际局势动荡,海军上将山本五十六极力反对国家与德国及意大利签定的反共产国际协议,但最终仍被委任为国家舰队的总司令,参与欧洲战役。山本勒令偷袭珍珠港,促使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山本决心让日本取得快速的胜利,在中途岛与美军展开连场激斗…本片描述山本上将的英勇战绩,为大导演丸山诚治最经典作品;而三船敏郎亦演活了山本上将一角。
本片是日本最着名的军国主义分子之一的传记电影,他的一生给人类带来了恐惧,而他本人的下场绝对是他应得的。提起珍珠港,人们自然会想到山本五十六——这个太平洋战争的策划者。山本五十六是一个狂热的军国主义者,一个军事指挥家,更是一个赌徒。他是历史上第二个因赌技太高而被着名的摩洛哥赌场谢绝进场的人。他的赌博信条是,不是大赢,就是大输。而偷袭珍珠港就是他一生中所下的最大一个赌注。山本五十六1884年生于日本本州岛的一个没落封建武士家庭。山本自幼受到了武士道和军事熏陶,成年以后进入日本的军事学院接受了正规的军事训练。1919-1921年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英语。1925年任日本驻美国大使馆武官。1940年晋升为海军大将。当日本最后确认了与英美开战的方针之后,山本就开始全面策划作战计划,在开战的初期一举全歼或者重创美国海军的有生力量。这战略的第一步就是一场赌博——偷袭珍珠港,结果大赢。但是风水轮流转,赌徒山本并不能总交好运。1942年5月,山本又组织和指挥了企图诱歼美舰队主力的中途岛海战,结果惨败。随后,又在所罗门群岛争夺战中一败涂地。由于日本军方的密电码被美军截获并破译,当山本的座机于1943年4月18日飞临布乾维尔岛上空时,被美机群击落,山本葬身于荆棘丛中。
❼ 山本五十六日语读音
日本人取名字也比较麻烦的。
一般按笔画取了名字后,至于怎么念,可以自己决定的。
人名的时候,姓的读法是固定的,但名字就算同样汉字,人不同就可能不一样的读法
❽ 山本五十六(名字最好加日语)。
山本五十六 やまもといそろく yamamoto isoroku
❾ 山本五十六的资料
日本帝国海军军官,第26及27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策划了偷袭珍珠港的着名战役,发动太平洋战争。战死时为海军大将军衔,死后被追赠元帅称号。后有多部影片描写他的经历。 中文名:山本五十六外文名:やまもといそろく国籍:日本出生地:日本 长冈市出生日期:1884年4月4日逝世日期:1943年4月18日毕业院校:江田岛海军学校英文名::yamamoto isoroku目录[隐藏]早期海外生涯 航空兵鼓吹者 珍珠港的胜利 中途岛之失败 残酷的消耗战 荒唐い号作战 飞向地狱之鹫 名将还是愚将 山本的情人们 给千代子的情书 为正子学卓别林走路电影《山本五十六》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早期海外生涯航空兵鼓吹者珍珠港的胜利中途岛之失败残酷的消耗战荒唐い号作战飞向地狱之鹫名将还是愚将山本的情人们 给千代子的情书 为正子学卓别林走路电影《山本五十六》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太平洋战争的标志性人物,日本海军中最着名的提督,号称太平洋之鹫 ,优秀的行政官僚,大胆的赌徒。航空制胜论的过渡性人物。 [编辑本段]早期海外生涯新潟县长冈市 武士高野家的第六个儿子。因为这一年高野贞吉56岁,所以给儿子取名为“高野五十六”。他自幼受到了武士道和军事熏陶,具有坚强的意志和争强好胜的进取精神。当五十六10岁时,其父用武士刀划伤他的双腿12次,代表他正式元服。1901年17岁那年他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江田岛海军学校32期,1904年以第7名毕业后任“日进”号装甲巡洋舰上的少尉见习枪炮官,参加了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在日、俄海军对马海战中,他负了重伤,左手的食指、中指被炸飞,留下了终身残疾。由于他只剩下了八个手指,同僚们给他起了个“八毛钱”的绰号。1908年,进入海军炮术学校学习,1914年,以上尉军衔进入海军大学深造,1915年晋升为少佐。 1916年,他从江田岛海军兵学校毕业后,经牧野忠笃子爵介绍,过继到旧长冈藩家老山本家,成为山本带刀的义子,由“高野五十六”改名为“山本五十六”。同年,山本五十六毕业于日本海军大学校(第14期)。他是一个孝子,当军官后还常常回乡为高野、山本两家的祖坟扫墓,大部分薪水都寄给了母亲,接济哥哥、姐姐,有时还为亲戚和老师的子弟缴纳学费。据说这是他迟迟不成家的一个重要原因。1918年8月,山本和故乡一位挤牛奶姑娘礼子在东京举行了婚礼。婚后他们生有两男两女。1919年4月,山本奉命到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同年12月在美国波士顿被晋升为海军中佐。首次赴美对山本五十六的文化冲击实在太大,美国的女孩子都能受到大学教育而且能够工作自立,使得除了欢乐街的女子之外几乎不知道还有其他女性的山本少佐目瞪口呆,美国的砂糖居然不要配给更是教会了山本少佐什么是“国力的差异”,后来底特律的汽车工厂和德克萨斯的油田才真正告诉了山本少佐美国的真正力量。,1921年5月回国后,任海军大学教官。1923年欧洲出差,同年12月晋升大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