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红灯记》的创作背景
《红灯记》,唱遍、唱红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这部戏是根据1963年沈默君和罗静两位先生创作的电影剧本《自有后来人》改编而成,它的家喻户晓的程度在中国内地无与比肩。
2004年上半年,我的朋友朱昭宾先生在珠海给我打电话,问我愿不愿做电视连续剧版的《红灯记》,我在电话里支支吾吾了半天,既不敢肯定要做,也没有否定不要做。我平常并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每临大事也算是有静气,但眼前面对的这个题目太大了,我实在没有胆量一诺千金,经过电话中四十多分钟的交谈,我终于说出了一个“那就做吧”,这一声承诺耗费了我三年的时间。
这部耳熟能详的《红灯记》,在中国,任何一个上了四十岁的人张口都能唱得出它的主要旋律;很多人对剧中的台词可以倒背如流、一字不差;对它的故事更是了然于心。真可以说每人心里都有一盏“灯”,每人都有权做审判官。改编的难度显而易见。
有胆量触碰、改编《红灯记》,真的需要很大的胆量,光创作剧本就耗费了两年多的时间,它经历四任编剧、五易其稿才勉强达到了我们的要求。
剧中的李玉和扮演者吴京安曾经说过“我是一个勇扛红字招牌的人,从《红旗渠》到《红旗谱》又到《红灯记》。这部《红灯记》差点把我压垮了,它给我的压力太大了,在我接这个角色的时候,我知道‘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地位,尽管意识到了,但在分量上还是低估了,我是在斗胆再造一个人们心中的‘神’。”他说得很对。
我深深地知道,无论把《红灯记》拍成什么样都会有人看,都会有很高的收视率,这是由于人们的怀旧情节在起作用,我们不可以滥用和亵渎观众心目中时代留存给他们的神圣的偶像,水可载舟,也可覆舟,他们每个人都有权对它作出自己的评判,以往红色经典的改编都证实了这一点,我们绝不可以做一部挨骂的作品。
虽然说改编《红灯记》困难重重,但并非没有一点有利条件,前面那么多红色经典剧作的改编,前赴后继,为我们趟出了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我们知道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最后,剧本定稿以后,我们征求了各方意见,尤其是原作沈默君和罗静先生的意见。沈默君先生对剧本的评价是:“电视连续剧《红灯记》的剧本创作。创造性地发展了原作。改编的不错,其剧情是煞费苦心的。基本上是围绕三代人护送密电码故事展开的。在故事情节调度上很见功力。悬念一个套一个,在以往电视连续剧创作上从未有过的悬念迭起。可以称得上是悬念电视剧。这可能也是一种创造、一种推陈出新吧。我向你们表示祝贺。”
② 老戏《红灯记》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楼主你好,讲得是抗日时期,铁路工人李玉和是地下党,为保护传递“密电码”而就义,其母也因此牺牲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之下。最后由其女李铁梅完成了任务。“红灯”即铁路上用的号志灯,是剧中一个重要的道具。因这一家三口实质上并没有血缘关系,而红灯的传递,则代表革命火种的延续。这部作品也是根据电影《自有后来人》改编的。
③ 《红灯记》的资料
《红灯记》的故事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它的原创作者是黄泳江。《自有后来人》是一部以东北抗日联军为背景、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电影,故事的发生地点在虎林铁路上的“辉崔”小站(黑龙江省虎林市境内)。上世纪60年代,电影在全国上映,不久,该剧便由上海沪剧团改编为沪剧,接着由哈尔滨京剧院率先搬上京剧舞台,当时名叫《革命自有后来人》。
此剧是中国京剧院的优秀保留剧目,六十年代至今,众多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高玉倩、钱浩梁、刘长瑜、李维康、冯志孝、孙岳、王晶华、杜富珍、张岚等都曾先后参加演出。近几年来,青年团排演此剧,得到老艺术家们的指导,演出取得成功。
内容提要: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敌占区,我地下党工作者李玉和接受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遭日寇杀害,李玉和的女儿铁梅继承父志,将密电码送上山,游击队歼灭了追赶铁梅的日寇。
主演:刘长瑜 钱浩梁 高玉倩 袁世海
【沈默君】
沈默君是着名的电影剧作家,原任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创作室电影编剧。他的电影作品《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和《海魂》早已被广大观众所熟悉。1957年,沈默君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北大荒军垦农场劳改。1961年底,沈默君“摘帽”时,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将他借调去哈尔滨搞创作。这时,沈默君收集到许多反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斗争的故事。特别是一位北满抗联交通员的故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东北抗战时期,这位交通员从黑河来到哈尔滨送情报,住在道外区的一个小客栈里。到了规定的时间,接头的人却没来,他身上带的钱花光了,又不能擅自离开。于是,他装病卧床,硬饿了4天。到了第五天,接头的人才来,这位交通员几乎饿毙。北满抗联英烈的不朽业绩,在他心中涌起创作的冲动。1962年5月,组织调他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任编剧。电影导演苏里催促他写一个成本低、故事性强、人物突出的电影剧本。一天观摩话剧回来,在漫谈中尹弋青导演对沈默君说:“如果能写一个‘一家人都很亲、都不是亲’的本,那就有戏了。”一句话冲开了沈默君灵感的大门,他联系到北满抗联地下交通员英勇斗争的故事,结合看戏曲《赵氏孤儿》的启发,构思了李玉和一家三代“都很亲、都不是亲”的故事。历时9个月,《自有后来人》电影剧本才最后完成。1963年,电影《自有后来人》在全国上演,受到观众的普遍好评。
【人物表】
李玉和——铁路扳道工人。中国共产党员。
铁 梅——李玉和的女儿。
李奶奶——李玉和的母亲。
交通员——八路军松岭根据地交通员。
磨刀人——八路军柏山游击队排长。
慧 莲——李玉和家的邻居。
田大婶——慧莲的婆婆。
八路军柏山游击队队长。
游击队员若干人。
卖粥大嫂。
卖烟女孩。
劳动群众甲、乙、丙、丁、戊。
鸠 山——日寇宪兵队队长。
王连举——伪警察局巡长。原为秘密共产党员,后叛变投敌。
侯宪补——日寇宪兵队宪补。
伍 长——日寇宪兵队伍长。
假交通员——日寇宪兵队特务。
皮 匠——日寇宪兵队特务。
日寇宪兵、特务若干人。
④ 红灯记老电影故事片名字
《红灯记》是样板戏电影的名字,原来的故事片原名叫《自有后来人》
自有后来人 (1963)
导演: 于彦夫
编剧: 沈默君 / 罗国士
主演: 赵联 / 齐桂荣 / 车毅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63-11
片长: 97分钟
自有后来人的剧情简介: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侵略者的铁蹄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驰骋,而华夏儿女不甘沦为亡国奴,他们纷纷起来反抗,为了最终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家住东北的一户人家,李奶奶(车毅 饰)、儿子李玉和(赵联 饰)以及孙女小铁梅(齐桂荣 饰),历史的原因使这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成为一家。身为共产党的李玉和准备和交通员接头,负责将党的指示转给游击队。但是交通员因伤死去,李玉和承担起这项重任。狡猾凶狠的鸠山展开全城围捕,叛变革命的王巡长供出李玉和。
李家三口人面临着最大的磨难,而他们崇高的灵魂也将在黑夜中闪耀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⑤ 红灯记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
京剧艺术片《红灯记》,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八大样板戏之一,八一电影制片厂1970年摄制。 影片根据中国京剧团的现场演出拍摄,片中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
本片导演成荫,编剧阿甲,监制李燕,制作人毕建平,出品人王晓棠。中国京剧团《红灯记》剧组演出。 主要演员:浩亮饰李玉和,高玉倩饰李奶奶,刘长瑜饰李铁梅,谷春章饰磨刀人,夏美珍饰慧莲,杜福珍饰田大婶,袁世海饰鸠山,孙洪勋饰王连举。
(5)经典老电影红灯记扩展阅读:
《红灯记》的由来:
《红灯记》的原作者是沈默君,改编者是阿甲。沈默君受《赵氏孤儿》的启发,构思了李玉和一家三代“都很亲、都不是亲”的故事梗概,于1962年5月开始从事剧本创作,历时9个月的精雕细琢,创作电影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这个剧本,就是《红灯记》的原稿。
作品完成后,先取名《红灯记》,经考证与越剧《红灯记》撞车,改为《自有后来人》,又名《红灯志》。
为进一步增强剧本的现实感和历史厚重性,沈默君于1962年秋赴沈阳皇姑屯车辆厂、大连机车制造厂、哈尔滨铁路局补充收集材料,找老工人、老抗联战士座谈,读剧本给他们听,征求意见。沈默君边补充材料,边听意见,边修改,很快形成了第二稿。
⑥ 红灯记介绍
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的一个小城市里,铁路扳道工人、中共地下党员李玉和与六十多岁的母亲、十七岁的女儿李铁梅,祖孙三人在一起生活。他们虽是一家人,却不是一个姓。原来他们是在十七年前,一次大罢工的流血斗争中,组成一个革命的家庭。革命先烈传给他们一盏红灯,这是他们的传家宝,是战斗的信号,是革命胜利的象征。一次,李玉和接到上级党组织派人送来的一份密电码,要他通过组织转交给柏山游击队。由于叛徒的出卖,密电码还没有转交出去,李玉和就被捕了。坚强的李奶奶,为了鼓励后人继续战斗,将他们三人的身世,告诉了铁梅。阶级仇,民族恨,将铁梅心中的革命火种燃烧起来,她立志继承革命事业。阴险毒辣的日本宪兵队长鸠山,把李奶奶和铁梅也抓走了。他为将密电码搞到手,对李玉和母女说尽了甜言蜜语,用尽了酷刑,还妄想以骨肉分离杀害亲人的残忍行为和陪绑的办法,威逼铁梅。但这一切丝毫没有动摇铁梅的斗志。革命的三代人,坚贞不屈,表现了工人阶级崇高的革命品质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李玉和、李奶奶牺牲以后,鸠山故意放了铁梅,妄想用放长线钓大鱼的诡计,从铁梅手里得到密电码。早在铁梅和李奶奶被捕前,李奶奶已经告诉铁梅和党组织的联络地点。铁梅得到邻居刘大娘和桂兰姐的帮助,安全地找到了地下党员周师傅,把密电码送到根据地柏山。柏山的游击队全歼了追赶铁梅的鸠山等日伪军。
⑦ 红灯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该剧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在父亲和奶奶牺牲后女儿李铁梅接过红色任务,勇敢坚强的开启革命新征程的英雄故事。
1938年冬,东北小镇龙潭被日军所占,成为了日军输出资源的重要地点。滨江宪兵司令部特高课课长鸠山上尉带部下摧毁了我党北满省委位于龙潭镇的地下电台,上级又派交通员送来新的密电码;
地下党员李玉和与王连举前去接应,王连举为掩护李玉和背走受伤的交通员,开枪打伤了自己的胳膊,但被狡猾的鸠山识破,王连举招架不住,出卖了李玉和及地下组织。
(7)经典老电影红灯记扩展阅读
该剧是赵恒煊何雨虹继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后再度合作,也是赵恒煊继电视剧《当你老了》后再次与习辛导演的“铁军”剧组合作。赵恒煊向习辛导演推荐何雨虹在《最美的青春》中的表演片段,促成了习辛导演对何雨虹的选定。
李玉和:铁路板道工,意志坚定的中共地下党员,充满劳动人民的智慧。作为父亲他慈爱女儿,作为儿子他孝顺母亲,一家人虽然没有血缘芙系却紧密相连。
他躲在黑暗中深藏着自己的秘密,却无时无刻不在为了光明而执着奋斗。他是那个年代干千万万地下党员的化身,燃烧自己的生命为革命事业点亮一蓥红灯。
⑧ 问。京剧电影红灯记。是几几年拍摄的.
演出单位:中国京剧院
拍摄单位:八一电影制片厂
出品时间:1970年
继《智取威虎山》之后,第二部投拍的样板戏影片是京剧《红灯记》,这部片子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来完成的。
《红灯记》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的东北,铁路工人李玉和在一次完成传递“密电码”的任务时,由于叛徒王连举的出卖,与母亲李奶奶、女儿李铁梅先后被捕,他们与日本宪兵队长鸠山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李玉和、李奶奶英勇牺牲,李铁梅在群众帮助下,将“密电码”送到了游击队手中。
这个故事最初与观众见面,是196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自有后来人》。影片公映后,观众如潮,并且很多戏剧工作者也感兴趣。很快这个故事就被改编成多种戏曲形式搬上了舞台,主要有京剧《革命自有后来人》、话剧《红灯志》、昆剧《红灯传》、沪剧《红灯记》等。
⑨ 《红灯记》经典句子有哪些
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她。
里里外外一把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
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千杯万盏会应酬。
时令不好风雪来得骤,妈要把冷暖时刻记心头。
小铁梅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
困倦时留神门户防野狗,烦闷时等候喜鹊唱枝头。
家中的事儿你奔走,要与奶奶分忧愁。
一路上多保重山高水险,沿小巷过短桥僻静安全。
为革命同献出忠心赤胆,烈火中迎考验重任在肩。
决不辜负党的期望我力量无限,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员
党教儿做一个刚强铁汉,不屈不挠斗敌顽。
儿受刑不怕浑身的筋骨断,儿坐牢不怕把牢底来坐穿。
山河破碎儿的心肝碎,人民受难儿的怒火燃。
革命的道路再艰险,前赴后继走向前。
孩儿虽死无遗憾,只是那笔“账目” 未还儿的心不安。
恨不得变雄鹰冲霄汉,乘风直上飞舞到关山。
要使那几万万同胞脱苦难,为革命粉身碎骨也心甘。
贼鸠山要密件毒刑用遍,筋骨断体肤裂心如铁坚。
赴刑场气昂昂抬头远看:我看到革命的红旗高举起,
抗日的烽火已燎原,日寇,看你横行霸道能有几天!
百花吐艳,新中国如朝阳光照人间。
那时候全中国红旗插遍,想到此信心增斗志更坚!
我为党做工作很少贡献,最关心密电码未到柏山。
王连举他和我单线联系,因此上不怕他乱咬乱攀。
我母亲我女儿和我一样肝胆。
贼鸠山,要密件,任你搜,任你查,
你就是上天入地搜查遍,也到不了你手边;
革命者顶天立地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