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世纪早期的戏曲电影有哪些比较好看的,请推荐几部。
在这个目录里慢慢找吧。
http://wenku..com/view/f19f1be8b8f67c1cfad6b871.html
其实比较好的:
京剧《铁弓缘》《杨门女将》《红梅阁》《借东风》
越剧《梁祝》《红丝错》《情探》《三看御妹》
黄梅戏是严凤英的三部电影《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
等等都是很好的。
❷ 越剧红丝错
何赛飞那个版本比较早吧:张秋人——方雪雯,章榴月——何赛飞,章榴花——颜佳,薛春林——江瑶
另外一个版本是94版貌似,拍成的电影版有真实景物……除了章榴月换成了何炯华,别的主演没有变。另外这个版本薛春林是周伟君配唱
上面两个是浙百的版本,小班貌似也演过,不是很清楚
还有一个不知道是哪个团的版本……
张秋人……竺科芳、章榴月……张璐、薛春林……金丹青、章金涛……任伟利、章母……李水华、章榴儿……王秋英、张母……周莎莎、刘半仙……郑亚萍、雁儿……邵叶琴、春燕……张鸿燕、家院……郑亚君、伴郎……王淑芬
http://www.amazon.cn/dp/zjmu355477#
饿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版本……
❸ 越剧老电影有哪些
红楼梦,碧玉簪,柳毅传书,五女拜寿
❹ 方雪雯的艺术人生
1979年进浙江台州地区越剧团学戏,工小生,师承范(瑞娟)派,成为了当时被录取的8名学员中唯一一名“试用学员”。
1980年试用期满后,先天条件不太好的方雪雯反而以唱念做打诸功均跃居8名学员之首,并以“优秀学员”毕业,成为排行首位的正式学员。并第一次扮演了《盘夫索夫》是的小生曾荣,即获成功。
1980年方雪雯第一次来到杭州观摩省青年戏曲演员会演,所见所闻所感受使她的思想与这条艺术发展规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1982年春,选送浙江艺术学校进修。
1982年10月在浙江省首届小百花会演中,方雪雯以一折《庵堂认母》(饰 徐元宰)前来参赛,名列前茅,并荣获了省“优秀小百花”奖。
1982年,方雪雯作为剧团的艺术尖子,被选入新组成的“浙江省小百花演出团”集训班。
1983年正式加入了正式成立的“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主攻范派小生。
1984年《五女拜寿》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后,获戏曲“百花奖”。
1984年赴京参加建国35周年献礼演出,与茅威涛、何英、何赛飞、董柯娣一起被誉为越剧界的“五朵金花”。
1988年在全国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获优秀演员奖。
1989年获浙江省戏曲明星奖。
1994年在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获金奖。
1995年她主演《红丝错》获“文华表演奖”。
1997年于杭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进修大专毕业。
1999年,她主演的《红丝错》由浙江省电影公司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联合摄制成越剧艺术片。《相思曲》由浙江越剧团电视部摄成电视剧。
❺ 哪位亲有《红丝错》的剧本吗需要唱词含念白的。谢谢了!
第一场·算命
(庙会)
幕后合唱:三月江南春来早,水乡庙会好热闹。
章榴花(唱):看那边红男绿女放春鹞;
章榴儿(唱):听那边敲锣打鼓响鞭炮;
章榴月(唱):出笼鸟不觉春已晓,喜看春风染红桃;
榴花(唱):我要去游城隍庙;
榴儿(唱):我要去看打虎跳;
春燕(唱):诶~你们一个往东走一个往西跑;
榴月(唱):我们私出家门总不好,若被爹爹来知晓
榴花(白):怕什么,(唱):有榴花大胆前行来开道;
(白):啊呀,说曹操 曹操就到;
榴儿(白):阿爹
章老爷(白):恩~
榴花(白):爹爹,
榴儿(白):啊爹,嘿嘿~
章老爷(白):嘿嘿,你们不在书房好好读书,到此抛头露面,成何体统。
榴花(白):爹爹,今日难得庙会,外面桃红柳绿,人山人海,
我们终年关在绣楼之中,实在闷死了,蹩死了,愁死了。
章老爷(白):住口,为父特请 张秋人先生学馆教书
你们不该心猿意马,更不该到此出乖露丑,有失体面。
还不快快回家读书,恩?
榴花(白):爹爹~
榴月(白):妹妹,听从爹爹吩咐。
章老爷(白):恩~哈哈~
刘半仙(白):算命来~啊呀呀~
章老爷(白):啊呀呀~刘先生
刘半仙(白):章老爷,侬是好福气呀,两个女儿,
一个叫榴花,一个叫榴月,真是如花似啊~
章老爷(白):刘先生,我为大女儿之事在此恭候已久了,
刘半仙(白):啊呀,章老爷侬又要算命哉,
章老爷(白):刘先生(唱):有道女大不中留,
刘半仙(白):是呀
章老爷(唱):家有长女年十九
刘半仙(白):哦,十九岁,
章老爷(唱):择婿独怕命相克
刘半仙(白):恩,要紧要紧格,
章老爷(唱):还望你半仙掐指定春秋
刘半仙(唱):可是那学馆先生张秋人
章老爷(唱):张先生破落门第难成偶
刘半仙(白):对对对
章老爷(唱):请他来教读儿女读春秋,本是我怜惜寒士来收留,
刘半仙(白):啊呀呀~
章老爷(唱):选中的女婿叫薛春林, 家有良田走马楼,
刘半仙(白):原来是薛公子,官宦人家,
章老爷勿晓得公子,小姐今年几岁哉?
章老爷(白):公子25,小女19。
刘半仙(白):25 19 相差6岁,六冲
章老爷(白):什么?
刘半仙(白):六六顺通,六六顺通也,
章老爷,男大六金子砌楼屋, 勿错勿错格,请问八字呢?
章老爷(白):哦,先生请看庚贴
刘半仙(白):啊呀,章老爷,
(唱):子丑寅卯算仔细,啊呀,薛公子是官宦人家好子弟。
章老爷(白):哈哈,对对,其父在京为官
刘半仙(白):我老早晓得哉,
章老爷(白):先生,不愧为刘半仙,
刘半仙(白):诶,过奖,过奖,章老爷,
(唱):掐指算来男命属兔女属鸡,金童玉女配夫妻,
啊呀,男为龙德星,女为月德星,
章老爷(白):哈哈~
刘半仙(唱):龙凤程祥是天意,到将来福星高照百无禁忌,
儿孙满堂万事如意,
章老爷(白):哈哈~
刘半仙(白):啊呀呀~章老爷,我三十年算命从来没算介好格命,
章老爷(白):哈哈~托先生金口,先谢先生十两纹银,到时再请先生吃喜酒,
刘半仙(白):哦~多谢大老爷,
榴儿(白):吃喜酒,啊呀,阿爹,我也要吃喜酒。
章老爷(白):哦,好好好~
管家(白):老爷,薛公子定亲来了~
刘半仙(白):哦~~
管家(白):满船彩礼已经吹吹打打进城来了,
刘半仙(白):啊呀,章老爷诶,这是福星降临,财运进门啊~
章老爷(白):对对对,立即回府,迎接。
榴儿(白):哦~迎接福星咯~
章老爷(白):哦~
刘半仙(白):啊呀,章老爷(再见的姿势)。
❻ 为什么像《云中落绣鞋》《红丝错》和《血染深宫》这样的老越剧电影现在已经没人唱没人演了
现在的文艺都是迎合年轻人,这个群体不喜欢,也不会,关键是国家对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重视,当地政府不保护,不发扬,就有了现在的局面
❼ 建国后我国拍摄的越剧电影都有哪些
1948年《祥林嫂》
启明公司
原着:鲁迅 改编、导演:南薇 摄影:董克毅、董绍泳
演员:袁雪芬 范瑞娟 徐天红 张桂凤 吴小楼 项彩莲 张云霞
1949年《越剧精华》
文华公司
导演:桑弧 摄影:黄绍芬
包括:
范瑞媚、傅全香的《楼台会》;
徐玉兰、王文娟的《贩马记》中的《写状》;
袁雪芬,徐玉兰、筱小招、吴小楼的 《双看相》;
竺水招、戚雅仙的《卖婆记》。
1949年《相思树》
中国电影实验工厂
导演:程述尧
编剧:钟 泯 邵慕水
袁雪芬 魏凤娟 金艳芳 陈金莲 高剑琳
1950年《石榴红》
中国电影实验工厂
导演:韩义
编剧:沈默
徐天红 戚雅仙 焦月娥 高剑琳
1953年《梁山伯与祝英台》
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徐进、桑弧 导演:桑弧、黄沙 摄影:黄绍芬
布景设计:胡倬云、张曦白
根据华东戏曲研究院舞台剧本改编
袁雪芬 范瑞娟 张桂凤
1958年《情探》
江南电影制片厂
编剧:田汉、安娥 导演:黄祖模 摄影:李生伟 美工:卢景光
演出:上海越剧院
傅全香、陆锦花
1959年 《西厢记》
香港文华电影公司
金宝花、张茵、高佩
1959年 《追鱼》
天马电影制片厂
改编:集体 导演:应云卫 摄影:马林发 美工:葛师承 副导演:丁然
演出:上海越剧院
徐玉兰、王文娟、郑忠梅、周宝奎
1960年《斗诗亭》
天马电影制片厂
编剧:胡小孩 导演:应云卫 摄影:马林发、任志新 美工:葛师承
演出:浙江越剧二团
根据浙江省越剧二团演出本改编
1961年《云中落绣鞋》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61年《王老虎抢亲》
香港长城影业公司 上海越剧院配合
导演:金庸
编剧:金庸
夏 梦 李 嫱 配 音 毕春芳 戚雅仙等
1962年《红楼梦》
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金声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徐进 艺术指导:朱石麟 导演:岑范 摄影:陈震祥美工:胡倬云、张曦白
演出:上海越剧二团
徐玉兰 王文娟 金采风 吕瑞英 周宝奎 徐天红 孟莉英
1962年《碧玉簪》
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改编、导演:吴永刚 摄影:罗从周、彭恩礼 美工:张曦白 副导演:赵焕章 舞台导演:黄沙
演出:上海越剧二团
根据上海越剧院演出本改编
金采风 陈少春 周宝奎 姚水娟 钱妙花
1962年《三看御妹刘金定》
香港长城影业公司 上海越剧院配合
编剧:李萍倩
夏 梦 丁赛君 李 嫱 冯 琳 配 音 陈 琦 徐涵英
1962年《柳毅传书》
长春电影制片厂
改编:南京市越剧团创作组集体,计大为、叶至诚执笔
导演:蔡振亚 摄影:吴国疆 美工:崔永泉、陈德生
演出:南京市越剧团
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
1963年《毛子佩闯宫》
珠江电影制片厂、香港鸿图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裘凤 导演:斯蒙 摄影:李生伟 美术:葛兴萼 副导演:黄丹彤
演出:武汉市越剧团
金雅楼、筱灵凤
1963年《金枝玉叶》
香港长城影业公司 上海越剧院配合
编剧:胡小峰
夏 梦 丁赛君 李 嫱 冯 琳 配 音 陈 琦 徐涵英
1965年《烽火姻缘》
香港长城影业公司拍摄 上海越剧院配合
编剧:李萍倩
夏 梦 丁赛君 配 音 陈 琦 徐涵英
1974年《半篮花生》
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半篮花生》创作组 导演:朱文顺 摄影:常彦 美工:汪滔
演出:浙江越剧团
1978年《祥林嫂》
上海电影制片厂、香港凤凰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改编:吴琛、庄志、袁雪芬、张桂凤 导演:岑范、罗君雄
摄影:蒋锡伟 美工:胡倬云、谢棨前
袁雪芬、金采凤
1982年《花烛泪》
浙江电影制片厂
编剧:胡小孩、谢枋、天方 导演:殷子、陈蝉
摄影顾问:石凤歧 摄影:龚国良蓖、周荣震 美工:骆德灏
演出:浙江越剧一团
1983年《莫愁女》
南京电影制片厂
编剧:张弦 导演:周予、吴秋芳 摄影:冯秉镛、单兴良 美术顾问:张曦白 美术:胡荣法
竺小招、林婷婷
1984年《五女拜寿》
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顾锡东 导演:陆建华、于中效
总摄影:王启民 摄影:李俊岩 美术:徐振鹍
演出:浙江省小百花越剧演出团
董柯娣、徐爱武
1985年《绣花女传奇》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改编:包朝赞 导演:石岚
摄影:瞿金楼 美工:叶明楠
演出:浙江省杭州市桐庐越剧团
根据江南民间故事改编
1986年《桐花泪》
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包朝赞 导演:沙洁 摄影:张珥 美术:秦柏松 副导演:史凤和
演出:杭州市越剧二团
1999《红丝错》
浙江省电影公司、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联合摄制
编剧:顾颂恩 导演:徐伟杰 摄影:瞿家振、李荣圣
2001年《唐伯虎》
茅威涛、何赛飞
2002年《醉公主》
中影集团、北京今古影视策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王云根、钱勇 导演:森岛 摄影:王健
2007年越剧电影
经典版《红楼梦》
主演:郑国凤 王志萍
交响版《红楼梦》
主演:赵志刚 方亚芬
总导演:韦翔东
正要拍摄的电影
《西厢记》《梁祝》
主演:茅威涛 颜佳
❽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演出剧目
大型古装戏《五女拜寿》
【编剧:顾锡东。导演:张骏声(执行)、于爱如、王世菊。作曲:樊润河、何直伟。舞美设计:罗志摩。服装设计:余芳。化妆设计:蓝玲】
《汉宫怨》【编剧:顾锡东。导演:胡汝慧(执行)、胡其娴、金宝花、魏克玉。作曲:胡梦桥。配器:谈声贤。舞美设计:龚景充。服装、化妆设计:蓝玲、
《双玉蝉》【根据王行同名甬剧本改编。改编:魏峨、陈静。导演:陈静(执行)、汪世瑜、马佩玲。作曲:顾达昌。舞美设计:乐国庆。服装、化妆设计:蓝玲】
此外还有:《大观园》、《唐伯虎落第》(拍成电影)、《相思曲》、《陆游与唐琬》、《红丝错》(拍成电影)、《西厢记》、《胭脂》、《蓦然又回首·茅威涛表演艺术专场》、《南唐遗事》、《琵琶记》、《寒情》、《白兔记》、《汉武兴邦》等大戏及《楼台会》、《何文秀·哭牌·算命》、《王千金祭夫》、《拾玉镯》、《断桥》、《二堂放子》、《送花楼会》、《露真》等多台折子戏。 《五女拜寿》
初创时期的《五女拜寿》,角色行当齐全,唱腔流派纷呈,演员青春靓丽,该剧已在境内外公演近500多场,并被拍摄成同名戏曲电影,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
根据同名古典编的《西厢记》是剧团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一举摘取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大奖”和各个单项奖,中国戏曲学会“金盾奖”,第三届中国戏剧节大奖等在内的多项奖项,是剧团迄今为止获奖最多、奖项最高的优秀保留演出剧目。
《陆游与唐琬》
《陆游与唐琬》是剧团演剧风格转折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该剧典雅精致,从剧本到导演、表演、舞台美术设计等充满诗情画意,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该剧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2002年初选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红丝错》
通俗喜剧《红丝错》以者百姓喜闻乐见的舞台样式,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 “文华新剧目奖”,并被拍成同名戏曲电影。
《蓦然又回首——茅威涛表演艺术专场》
在1994年举办的首届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上,以充分凸现着名青年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个人表演才华的《蓦然又回首——茅威涛表演艺术专场》引起巨大反响,它以完全不同于传统戏曲演员专场的文化品位和表现手法,第一次在舞台上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越剧女小生的“性别诗学”。从南戏佳作《琵琶记》、《白兔记》到集中展示“小百花”群体风采的《满庭芳》;从系列汉代新编历史剧《汉宫怨》、《汉武兴邦》到推陈出新的《陈三两》、《胭脂》、《唐伯虎落第》;从充满阳刚之气的《赵氏孤儿》到争奇斗艳的《精品折子戏专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剧目既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底蕴,又闪烁着现代审美情趣,体现了“寓青春靓丽于艺术创新之中,赋古典戏曲以现代舞台综合美感”的艺术风格。
《藏书之家》
2002年12月,一出以表现中国古代藏书文化为题材的新编越剧《藏书之家》问世,这部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和茅威涛戏剧工作室联袂制作的新作,再次彰显了剧团与众不同的文化品格和艺术追求,在戏曲界引起强烈反响。《藏》剧对浙江地域文化的自觉发掘和多元运用,对如何改变和提升在农业文基础上形成的越剧审美定势,如何将民族性和国际性和谐结合进行了大胆尝试,提供了宝贵经验。该剧在浙江省第九届戏剧节上荣获“新剧目大奖”,并已被列入第七届中国艺术节重点参演剧目。
《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6年10月2日,经历7年漫长编排,由郭晓男导演、茅威涛主演、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出新编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杭州进行了全国首轮公演,此后又多次演出,获得好评。
《春琴传》
2006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根据日本着名作家谷崎润一郎的中篇小说《春琴抄》改编演出《春琴传》。导演郭晓男。以开阔的国际化视野为背景,由新生代演员担纲主演,是越剧《春琴传》的一大亮点。在这部专门为新生代演员投排的新剧里,被广大观众亲切称为“小茅威涛”的蔡浙飞在剧中饰演佐助,二十岁出头的章益清饰演盲妇春琴,“小百花”其他新生代演员在该剧中亦有精彩亮相。该剧自2006年3月22日、23日在杭州大剧院首演后,小百花越剧团曾携《春琴传》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