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经典电影1分钟解读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经典电影1分钟解读

发布时间: 2023-01-07 20:27:19

Ⅰ 解读经典电影《通缉令》之韦斯利的第一次转变

我一直觉得所谓好电影大概可以分成两种:一种能让动心,动容的,感觉很爽的,让你感受到无限的慰藉和放松,而另一种则是在里面找到与你的生活或者身边人、事、物能够契合的点,你看完之后能够思考一些有关生活,生命的问题;我自己认为的好电影不是大家都说好或者评价高分的电影,能对你的生活有启示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本次给你分享解读的是经典电影《通缉令》,经典影片《通缉令》是2008年环球影业出品的一部动作电影,改编于美国同名漫画,由俄罗斯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执导,詹姆斯·麦卡沃伊、摩根·弗里曼、特伦斯·斯坦普、托马斯·克莱舒曼、Common、安吉丽娜·朱莉、克里斯·帕拉特、大卫·欧哈拉、马克·沃伦等联袂出演。

《通缉令》描述了一个生活中极其自卑,失意落魄的青年韦斯利在一个叫福克斯的女杀手的指引下一步步发现自己的身世真相,脱胎成为一个出色的杀手,最终揭露并战胜隐藏更深的黑幕,实现自我救赎和成长的故事。

这部电影就象是一部视觉轰炸机,充斥了暴力,血腥,杀戮,残忍,冷酷,除了情节上有些荒谬,比如选择古老的纺织机弄出来的密码作为杀人的指令,那是为了营造神秘感和敬畏感,快速愈合刀伤、枪伤的神奇康复池,那是为了能够短期练习杀手格斗技能的奇迹而设置。片中激烈枪战让人眼花缭乱,疾速飙车,精准的弧线枪法,快速凌厉的打斗,闪电般的反应能力,这部电影的特效让人观看起来感觉很爽。

电影除了让人感觉很过瘾以外,我觉得这部电影另外折射的主题就是关于寻找自我的过程,影片一开始和结尾的镜头都是主角韦斯利在谷歌搜索引擎上搜索自己的名字,后来又有织布机上的破译密码拼出的名字,这两方面其实都在暗示一个主题“我是谁”,影片主角韦斯利从搜索自己是谁开始,从被折磨被逼问自己是谁到到知道自己生身父亲的真相,从粉碎过去的假象开始到真正主导和掌控自己的生活,都是关于寻找自我的历程 。

我们从影片最后射入互助会首领头颅的那发子弹开始,从被子弹打穿爆裂的头颅开始倒退,退回到子弹穿越楼群的上空,退回到一扇窗户,退回到抢膛,退回到韦斯利完成蜕变后的淡定: 他此刻完全控制了自己的生活,不再是过去那个对生活不满意的自己,不再是跟随顶级杀手父亲脚印的自己,不再是想着拯救世界的自己,而是掌控着在互助会只手遮天的首领的生死,掌控着曾经一度痛恨的营业报表和人类工程学键盘,掌控着有外遇的女友和一直喝着垃圾饮料的最好的朋友,这才是韦斯利真正找到了自我,掌控着自己的生活。

然后我们再倒退到六星期前,他是一个25岁的,文文弱弱的小个子,满脸雀斑,懦弱无为的平凡男人,严重的自卑导致了隐忍的性格,每天都要忍受肆意责骂他的苛刻的女老板,难以满足而且频频给他戴绿帽子的女友,除了侵占他的女人还要在经济上占他便宜的好朋友,这一切他只能忍受并在精神上折磨自己,不得不靠大量药物来控制他脆弱的神经。

每天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坐落在铁道旁的凌乱狭小的出租屋里,听着女友喋喋不休的抱怨,取款机也在取笑他破产了!卫斯理是完全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控制。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他已经受够了,但没有别的选择和出路,他只能一忍再忍。

直到在超市里遇到一个神秘的女人,他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经历自我意象的改变和短期内行动的加强,痛楚的极限体验,短短的六星期让这个默默无闻的韦斯利发生三次转变:

第一次转变是来自于钱的力量,当韦斯利理看到银行帐户上多出来的巨额存款后凸显的巨大勇气。有钱让韦斯利感觉不同,感觉整个人都变了,让他变得有底气。上司的辱骂,女友的背叛,朋友的欺骗和自以为是,他一直在拼命忍受着这一切,终于无须再忍,当着全体员工的面酣畅淋漓的发泄了积累多日的怒气,把一直欺压自己的女老板讥讽的哑口无言,洒脱的用键盘狂殴自己所谓最好的朋友。

此刻他所做的这一切行为根本没有考虑后果如何,也和他后来才知道的身世无关,他脑子里的念头无非就是那句“TMD!老子有钱了,老子不用再受你们的窝囊气”。这宣泄直接而带劲,对这一切进行反击那一刻,心里一定爽快之极!

这就是金钱带给他的力量,尽管那个银行卡上的巨额数字他还没有来得及动用一分钱。 但这只是表面上的那种勇气,还不是他真正控制生活的开始,因为此刻如果没有卡上的巨额金钱做后盾给他撑腰,他还是那个自卑懦弱的人,他仍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他还不是真正掌控自己的男人。

他讨厌并烦透了重复做一些无意义的,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现在面前有一个杀手的新身份,让他期待,让他神往,但并不是象他想象的那样充满神奇色彩,而是地狱般的洗礼。 

下次跟你分享后续的经典电影《通缉令》中韦斯利发生转变的解读,感谢你的阅读。

无戒学堂更文第26天

Ⅱ 介绍一本书或一部电影1分钟演讲稿

电影《雏菊》故事发生在风景如画的阿姆斯特丹。
乡村的小路,美丽的田野,大片大片盛开的雏菊。
三个人的故事。就在那个秋天。慧英,郑宇,朴义。
影片的编排极有新意。首先,慧英的自序,纯洁美丽。然后是郑宇,原来是如此的巧合。最后,是朴义。原来,如此的悲剧……
命运竟如此爱开玩笑,但此刻,我终于认识了你……
慧英有着独特的气质。那是雏菊的芳香。雏菊对慧英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正是雏菊让慧英有了成为画家的梦想
画家慧英正在为她的个人画展忙碌着,她每天都会去广场上给人画肖像画。每天的同一时间,都会有人给慧英送来一盆雏菊。他到底是谁呢?慧英很好奇,却一直没有机会看到他的样子。这让慧英心中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
郑宇是一名国际刑警,为追捕一个贩毒集团来到了这个城市。本来他是利用慧英观察罪犯,但他却渐渐爱上了纯真善良的慧英,慧英也误以为他就是那个给她送雏菊的人。有白鸽飞过的广场上,慧英一笔一笔,勾勒着爱的轮廓……
然而还有一个人,一直躲在暗处,痛苦地看着慧英和郑宇的幸福。
朴义是一个杀手。他一直隐瞒自己的身份,守护在慧英身边。他也来到广场上,让慧英帮他画画,然而慧英画到一半却无法继续。绝望的朴义发现,她画的竟是另一个男人的脸。然而这份悲伤的爱情,却不是那么容易就放弃的。故事的结尾,盛开着雏菊的画上,溅满了鲜血。

Ⅲ 电影《让子弹飞》:打鼓1分钟的戏花了几百万,你怎么看

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豆瓣得分8.8,堪称经典。良好的剧情和高的制作成本为戏剧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就像电影里的一个小桥段。费用达数百万美元。正是因为剧组邀请了日本的鬼鼓乐队。用一个真正的鼓手来解读影片的片段,让故事更真实,得到这样的高度评价并不是徒劳,这是名副其实的。

对于电影《让子弹飞》,网上众说纷纭。其中豆瓣的8.8分。但也有观众认为这是一部糟糕的电影,让人困惑、不解。不知道大家对这部电影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谈论哦!

Ⅳ 解读经典电影《通缉令》之韦斯利的最后两次转变

本次给你分享解读的是经典电影《通缉令》,经典影片《通缉令》是2008年环球影业出品的一部动作电影,改编于美国同名漫画,由俄罗斯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执导,詹姆斯·麦卡沃伊、摩根·弗里曼、特伦斯·斯坦普、托马斯·克莱舒曼、Common、安吉丽娜·朱莉、克里斯·帕拉特、大卫·欧哈拉、马克·沃伦等联袂出演。

《通缉令》描述了一个生活中极其自卑,失意落魄的青年韦斯利在一个叫福克斯的女杀手的指引下一步步发现自己的身世真相,脱胎成为一个出色的杀手,最终揭露并战胜隐藏更深的黑幕,实现自我救赎和成长的故事。

这部电影就象是一部视觉轰炸机,充斥了暴力,血腥,杀戮,残忍,冷酷,除了情节上有些荒谬,比如选择古老的纺织机弄出来的密码作为杀人的指令,那是为了营造神秘感和敬畏感,快速愈合刀伤、枪伤的神奇康复池,那是为了能够短期练习杀手格斗技能的奇迹而设置。片中激烈枪战让人眼花缭乱,疾速飙车,精准的弧线枪法,快速凌厉的打斗,闪电般的反应能力,这部电影的特效让人观看起来感觉很爽。

上次次跟你分享后续的经典电影《通缉令》中韦斯利发生第一次转变的解读,本次跟你分享的是经典电影《通缉令》中韦斯利发生最后两次转变的解读。

第二次转变,经过魔鬼般的地狱训练,成了一个出色的杀手,换句话说也只是一个被人利用的杀人武器。

互助会首领在精神上给他洗脑:“你的内心深处有一头狮子,渴望被释放,你一天之内完成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你过去的症状并不是恐慌症,你有杀手的血统和天赋,生存不能碌碌无为”, 他的格局,意识状态提升了。

而互助会的几个顶级杀手对他进行身体上的触及底限的训练,首先让他经受残酷的折磨,忍受极度的痛苦,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娘们,在多次暴打下,卫斯理摆脱了过去懦弱无能的小人物身份的身份和意象认知,完成了自我意象的重建。

无论是刀法还是格斗术,那个飞出弧线的枪法和成为出色的杀手的身份意象,都是让他在自己的头脑里预先想象到,在心里看到,最后他才终于如愿以偿,通过自我意象和行为的加强,他真的短期强化成为一个顶级杀手,在“杀一人,救千人”的谎言之下,开始了杀手之旅。

但是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听从指令,按照所谓命运织布机的指令来行事,最终杀死自己的亲生父亲,这时候他只是一个很完美的复仇武器,受控于互助会,所有的一切训练也是需要在外来的压力下完成,他还不是一个能掌控自己生活的男人。

第三次转变,当他在坠落的火车上终于杀死自己的杀父仇人时,峰回路转,剧情突然产生大逆转,一切都幻灭,他所知道的真相其实只是个阴谋,是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

通过亲生父亲的子弹专家朋友了解事情真相之后,让卫斯理痛不欲生,按照父亲的愿望,是希望他找到另一条路,不要走和他父亲相同的杀手之路,能够拥有他父亲不曾拥有的东西。

但此时的卫斯理平生第一次认识到自己,一夜之间,开始长大,明白了自己从前一直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的原因,原来自己一直生活在假象里,一生都在逃避,作为一个完美的武器,他要面对眼前的一切,彻底毁灭这个用谎言支撑着的杀手集团——互助会。

卫斯理用从互助会学到的一切东西,亲手摧毁了互助会,但狡猾的首领还是跑掉了,此刻,一切又回到原点,巨款从哪来又回哪去,ATM存款里只剩10多块钱,财务状况和六个星期前没有什么不同。

虽然银行卡里仍旧没有钱,但此时他已经很强大,很富有,他内心的狮子已经被唤醒,不需要金钱来给他底气,不需要任何人给他勇气,不需要接受任何指令时,他找到自己真正的使命,不再受控于命运通过织布机。

他自己策划了一次完美的谋杀,比起他父亲还要完美,自己亲手杀死了老奸巨猾的互助会首领。这时的卫斯理不再是过去那个对生活不满意的自己,不再是做重复无意义事情自己,不再是跟随顶级杀手父亲脚印的自己,不再是想着拯救世界的自己,这才是卫斯理真正找到了自我。他才变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能掌控自己生活的男人。

六个星期发生如此巨变,有可能吗?关于高超技能的形成,六个星期可能少一些,片子是靠那个神奇的康复池来缩短这个时间的,但是要提升一个人的自我意象或者意识格局,那六个星期就足够了。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头狮子,渴望被释放,那么你的转变如何开始呢?

你的生活也许不会出现一个身怀绝技的美女,来指引你,训练你,让你成就一身绝世武功,杀人绝技,那么我们如何开始自我救赎之旅?

实际上这个指导你蜕变的高手一直在你周围,也可能是一本好书,也许是一部好电影,或者只是你生活中的一个人,可以让你的生活发生改变!

不过,你只是要清楚,没有任何人,书,或电影能够改变你,只是透过这些书,电影这些媒介,由你来完成自己的救赎和蜕变,是的,也只有你才能改变你自己。

关键是当一本好书或者一部好的电影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都做了些什么?

影片最后的一句点睛之笔引发你的深思:你最近都在干什么?

到现在为止,章鱼哥关于自我救赎和改变的电影就告一段落,后面推荐的都是关于战胜自己的缺陷的主题电影,包括战胜口吃,克服手淫,戒烟,早泄方面的电影。

章鱼哥给你推荐的一部经典电影是《叫我第一名》(主人公从六岁开始患有妥瑞症,终生不能治愈),前些日子很多朋友发帖问关于口吃矫正的问题,那么这部电影你一定要好好看,虽然我没有口吃,但如果我能早些年看到这部电影,我就不会因为有类似口吃的缺点痛苦而自我挣扎那么多年。

这部电影里能学到的东西很多,对章鱼哥的影响太大了,我现在的工作模式,生活模式都来源于这部电影,我假设你也会从中获取到神奇的启示,这部经典电影,我已经解读过了,感兴趣的可以从我的历史文章的《解读》目录下查找到。

温馨提示:有一部电影和这个电影重名(也叫《叫我第一名》又名《大人物乔》),请你不要混淆。

解读经典电影《通缉令》之韦斯利的转变,完。

无戒学堂更文第2天(补更文)

Ⅳ 如何评价张艺谋导演的《一分钟》这部电影

就我个人而言,先纠正一下错误,张艺谋执导的影片不叫《一分钟》,而叫《一秒钟》,因为这部影片我看过,我觉得非常的经典,不管是故事题材还是故事情节,这部影片都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和代入感,也有着张艺谋老爷子一直以来的电影风格特色。

并没有为了拍一部电影而拍,而是为了产出一部大众喜闻乐见都爱看的电影,这是我对张艺谋所执导的《一秒钟》这部影片的内心真实评价,我想强行把这部安利给大家,这是非常有看点的一部影片。

Ⅵ 张国荣经典的"一分钟",到底是什么呢请详解一下

张国荣,我们把他尊称为哥哥,是一位在全球华人社会和亚洲地区都有影响力的着名演员,不仅是歌坛的巨星,也是影坛的巨星。在张国荣的那个年代里,他可以说是是一个神话。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叫张国荣“哥哥”,其实这个称号来自他和王祖贤一起出演的《倩女幽魂》,最经典的人鬼恋,张叔平为王祖贤设计的女鬼造型使其成为香港电影中最惊艳的女性形象之一,张国荣、午马等人的表现共同构成了这一部经典。最经典的作品就是《霸王别姬》,差一秒的程蝶衣,春光乍泄里想要重新来过的何宝荣,可是最后都成了往事。经典的无法超越。



张国荣的家境很好,但是父母不和,父亲不着家,母亲很抑郁又由于子女多,无心照顾小国荣,和他关系特别好的是他的保姆,少年去英国留学,后因父亲病重辍学回港,之后闯荡香港娱乐界,而我感觉他的沧桑感是那种家庭环境造成的,他对于婚姻的畏惧是来源于父母的感情裂痕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一代巨星就此陨落。

Ⅶ 解读《感谢你抽烟》这部经典电影,这部电影能让你戒烟

本次给你分享的是解读《感谢你抽烟》这部经典电影,《感谢你抽烟》是由贾森·雷特曼执导,艾伦·艾克哈特,玛丽亚·贝罗,大卫·科恩查内,凯蒂·霍尔姆斯主演的喜剧电影。该片讲述了烟草行业首席代言人尼克·内勒凭借着自己能言善辩的本领,与政府及公众针对抽烟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辩论的故事 。

《感谢你抽烟》这部电影是说三个顶级职业代言人每周聚会一次,他们分别是美国烟草、酒精、军火行业的首席代言人。他们称自己为MOD小组,即死亡商品小组。

他们每周聚会都在餐馆里一边吃着垃圾食品,一边交流着工作中的奇闻趣事,同时也相互出谋划策、共同商量该如何应对科研工作者、医生和媒体记者的围追堵截。有时也PK谁代言的产品最能杀人,结果,尼克代言的香烟以每年杀死四十七万五千条人命,每天导致美国1200人死亡而胜出。

片中男主角尼克是大烟草人,是烟草研究学院的院长,代表骆驼,万宝路,555的三家主要烟草公司。他并不制造任何东西,他不会生产任何社会财富,他吃饭家伙就是一张嘴。把黑的说成白的,把死的说成活的,他的儿子很崇拜他,也称他为“扭曲事实之王”。

尼克的工作内容就是不停地去说服别人吸烟,就像他所说的,“如果每次成功说服一个人吸烟,那他机票钱就赚回来了,而且是来回的。”

作为烟草研究协会的代言人,尼克要替烟草研究学院的真正赞助者——烟草业大亨们说话,去说服那些反对吸烟、试图阻断烟草业利润的各种公益团体、健康团体、政府的组织和个人,帮助烟草巨头赚取更大的利润,他所要表达的观点和坚持的立场就是:“我们要把各种利弊因素摆在人们面前,但最后觉得是否有害和是否吸烟应该是个人的选择,其他人不应干预……

抽烟一直都是很奇怪的一种社会现象:

一方面,政府郑重其事地在各类香烟盒上注明:吸烟有害健康,另一方面,政府又从烟草业上获得大量的税收,一方面大肆宣扬公共场所禁烟、戒烟,另一方面却在社会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贩卖香烟,一方面家长千方百计的阻止自己孩子抽烟,另一方面自己却在孩子面前吞云吐雾,吸烟有害健康,白痴都知道,可是为什么还有人去生产它,有人去吸它呢?

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在推行警告人们不要抽烟的健康意识的广泛宣传,却没有什么效果。国外一些叫人戒烟的公共宣传会让你可以看到很多恐怖画面:如一个健康美丽的小姐,看着镜子,忽然间变得老态龙钟;或者拍摄一些因患喉癌而喉咙声带被切割的人,以吸烟导致烂脚而截肢,因为抽烟是能够致癌杀人的;有些还拍摄出血淋淋、被抽烟所破坏的肺等等。

这些关于吸烟危害的宣传,只会提醒本来就不抽烟的人,继续相信不抽烟的理念。

已经抽烟成习的烟民若不断的遇到这种宣传,身边的朋友又不断的跟他讲抽烟的坏处,他就会开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叫烟民的选择性忽略或者叫选择性过滤。

这些铁杆烟民认为抽烟的‘坏处’不一定完全是真的。就算是真的也未必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会说:“你看毛泽东,邓小平,丘吉尔那些伟人都抽烟,而且还一天到晚不断的抽,但也都活到七八十岁才死,比那些吃素又不抽烟的和尚更长命。”

你若再灌输多一点这一类‘恐吓式’的资讯,这个烟民以后将会对这一类的资讯产生更大的免疫力。会把吸烟的理由更加合理化:“我们又不是圣人,做男人的都会有吃、喝、嫖、赌、抽的嗜好,我不嫖不赌,不坑不拐,已经是很不错了!如果甚么癖好都没有的话,活着又有甚么意义?”

这叫选择性扭曲,就像影片中的尼克一样是扭曲事实之王。

到了更高境界的大烟鬼甚至为了香烟以命相许,但就算是达到以命相许的地步的老烟枪,就真的永远戒不掉香烟吗?也不是的!

例如,如果有一天老烟枪咳嗽咳出了黑血,然后医生告诉他他得了肺癌,他会立刻扔掉手中的香烟。因为他一直选择性忽略的事情终于发生在自己身上了,这是他一直回避和不愿意承认的事情。

尽管后悔已晚矣,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的抛弃跟随他几十年的香烟,此时的老烟枪才真正发自内心认识香烟的危害,这时候他们说的话大都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慨,没有一个人能像当初一样的豪言壮语。

这就叫做在自己的当初的选择面前低头。

实际上你选择抽烟并不都是你的错,因为整个社会都是这样一种风气,并且烟草公司经常花费大笔资金,汇集一大堆专家和策划者在吞云吐雾的会议室里研究消费者心理,在基于人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概念营销,诱惑营销,恐吓营销,偶像营销。

这对成人来讲都是很难招架的,对于青少年来说更是难逃香烟的诱惑,有父母做榜样示范,有电影偶像在银屏上吞云吐雾,比如影片中看到导演给烟草公司设计的好莱坞当红巨星吸烟的镜头:布拉德·皮特、凯瑟琳·泽塔·琼斯,他们刚完成第一次,陶醉在对方的身体中,他们裸躺着,在太中悬浮着,皮特点燃了香烟,他开始向周围吹烟圈,(吐这个烟圈就要付费两千五百万美金)。

这样的偶像例子不胜枚举,包括周润发在《上海滩》中吸烟的“酷”的形象现在还是满天飞,尽管万宝路的狂野牛仔已经都患癌症陆续离世,但他们“酷”的男人味,男人形象已经在青少年心目中深深扎根,如果这些青少年的父母抽烟,又或者周围的朋友抽烟,那么这个少年日后抽烟的可能性就几乎成定局了。

但他们抽烟的前提是并不知道吸烟的巨大危害,知道一点也只是一些皮毛,因为全社会都间接的提倡吸烟的风气,所以那些关于吸烟的危害基本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就像影片最后尼克在最高法院讲述的,先生们:有一种东西叫做教育这不是来自一个香烟盒子上的警告,而是来自我们的老师,更重要的是父母,教育是各位作父母的工作,警告孩子们这个世界上所有有危险的东西,包括香烟。这样直到有一天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们会为自己做出选择。

这也反映了一种应该提倡的价值观念: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危险和陷阱、你必须自己明白你的选择的后果、政府不可能包办你的一切、所以如果你落入了陷阱只能怪你自己。

尊重知情权是走向自由选择的第一步,一味地攻击烟草公司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尽管看起来最有效),真正的解决方法是每个父母都负责任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清楚的知道吸烟的危害。

烟草公司并不希望肺癌患者死去,因为这样他们等于失去了一个消费者,他们都希望这些瘾君子能够活着并继续吸烟;烟草公司当然希望人们健康,这样它才能盈利。因此尼克代表烟草公司不惜重金去贿赂曾经为万宝路香烟做广告的牛仔,昔日风光无限,充满野性的男人味的牛仔如今因吸烟已经肺癌晚期,挺身而出大声呼吁烟草的毒害,这是烟草公司不希望看到的。

尼克选择做这份“谋财害命”的工作,一方面是因为他擅长辩论,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和其他被困于工作的人一样,都有“贷款”要还,每天从事或协助贩卖死亡的工作,并不是这些人的本意。

但最后尼克拒绝了在烟草公司继续任职,尼克放弃这个烟草业更高职位目的是在教育自己的儿子,凡是无绝对,你要有自己的选择,不要做别人替你选择的奴隶。

“如果你的孩子到了18岁,你会给他烟抽吗?”州议员问。

尼克回答说:“如果他真的想抽烟,我会给他买第一包烟”。

但前提是这个孩子真正的享有知情权,剩下的就是他自己的选择权。当然尼克的目的是希望儿子18岁之后选择“不抽烟”。

烟草,枪支,酒精,性的诱惑无处不在;我们能全部将之赶尽杀绝么。假如一架飞机因为驾驶员失误而坠毁了,你能怪到波音公司头上吗?如果某个人酒后开车把人给撞了,你会跑去找汽车制造商算账吗?

父母负责完成最基本教育,而不是那些华而不实的烟盒上的香烟警告,未成年人选择吸烟第一支香烟和已经抽烟的成年人选择放弃最后一支香烟,这是自由选择的体现,凡是无绝对,只要知道自己选择及其后果并能为此后果负责任,那么这种选择就是值得尊重的。

章鱼哥整理戒烟语录 :

“戒是不能解决成瘾问题的”。“戒烟与意志力无关,与年龄无关,打破这个神话”。“吸烟与戒烟的思想内耗是自己左手和右手的战争,就像是和自己在掰手腕一样,是注定没有输赢的战争”。

“跟尼古丁斗,你有这个实力吗?是注定要失败的战争,因为你不只是和尼古丁斗,还有文化,习俗,广告,环境作战,你的力量太渺小了”。

“你每天体内细胞与烟草中几百种致癌物的斗争不亚于好莱坞大片,但是烟草中致癌物的攻击点太广泛,你体内的健康细胞每天都在疲于应战,终有一天会精疲力尽的”。“为了大脑尼古丁瘾的满足,对身体其他部位的摧残,早晚要遭到那些器官的报复”。

“和自己身体赌吸烟是否会得病是一个不公平的赌局,你掷出的骰子,六面中只有一面代表健康,其余五面都是疾病和癌症”。

“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争的环境来证明自己在严刑拷打和诱惑面前是否叛变,但戒烟可以算是向别人证明自己不是叛徒的一个途径之一”。“如果一个男人可以戒烟成功,那么他几乎做什么都可以成功”。“戒烟无需意志力,只要注意力”。

“常有瘾君子潇洒的说自己不想活的太长久,但到了病危一刻,无一例外比任何时候都惜命,为多活些时日不惜倾其所有”。“对瘾君子而言,尼古丁是老大,你是奴隶,干掉老大你就是老大”。“贩卖香烟者,就是和贩卖枪支的人一样,每一盒烟都是二十发子弹”。

“烟草生产商就是大规模杀伤武器的制造者,并且还有政府支持”。“烟草公司的配套服务应提供类似于抽油烟机的产品,用来给肺壁抽出焦油和颗粒”。“给自己所爱的人买烟就是分期付款雇佣买凶杀死他,只是永远没有人为此负刑事责任”。

“如果一剂慢性毒药,三十年后才能致人死亡,那么几乎就不会有人因谋杀而被判罪,香烟就是合法的慢性杀人毒药”。“香烟是当今世界唯一合法的自杀或谋杀武器”。“香烟是软刀杀人,还要让人临终前体验很长一段生不如死的时期”。

“漂浮在空气中的烟味在非吸烟者看来和臭屁味一样唯恐避之不及”。“与吸烟者接吻就如亲吻一个烟灰缸”。“吸烟超过二十年,香烟和伟哥会成为一对黄金搭档”。“表面上是你在吸烟实际上是尼古丁在吸你,会像你体内的蛔虫一样吸干你的生命养分”。“尼古丁瘾枪打不死,水淹不死,火烧不死,只能饿死它”。

“吸烟习惯的养成和运动习惯的养成是一样的,都要经历一开始的难受,适应后然后开始成瘾,但后果却天壤之别”。“吸烟如果真的是很享受的事情,应该卖到100元一支烟,那样每吸一支烟时你才真的会好好享受它”。“只要一个人重病时能不吸烟,睡觉时能不吸烟,就证明吸烟只是一个心瘾”。

“吸烟,你伤的是你最亲的人”。“吸烟者是现身说法,以身试法,潜移默化示范自己孩子模仿自己的最佳教育方式”。“吸烟是隐藏在你生活中的巨额债务”。“有人烟瘾大到甚至以命相许的程度,但是连死都不怕的人,还怕戒烟吗”。“少年壮志不言愁,少年壮志不抽烟”。

“无烟一身轻,何乐而不为”。“恨他就让他吸烟,但爱他就不能强迫他戒烟,难言之瘾,不用戒的”。“无论烟瘾多大的老烟枪,香烟是今生早晚要戒的,你可以选择是现在还是将来躺在病床上时戒掉”。“没有人在临死前说:要是我早几年学会吸烟,多享受一些香烟该多好”。“吸毒都是先从吸烟开始的,五个吸毒者中有四个是吸烟者”。

“吸烟是给自己的身体各器官制造了一个监狱,除了大脑之外所有的器官都企图越狱,其中你的肺是越狱的领头羊”。

本次的分享的是解读《感谢你抽烟》这部经典电影已经全部结束,感谢你的阅读!

无戒学堂更文第16天

Ⅷ 世界十大经典电影简介

1. 9.2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 肖申 克的救赎 (1994) 609,123 2. 9.2 The Godfather (1972) 教父 (1972) 468,25 7 3. 9.0 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 教父2 (1974 ) 286,922 4. 8.9 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1966) 黄金三 镖客 (1966) 192,277 5. 8.9 Pulp Fiction (1994) 低俗小说 (1994) 482, 869 6. 8.9 12 Angry Men (1957) 十二怒汉 (1957) 14 5,655 7. 8.9 Schindler's List (1993) 辛德勒的名单 (19 93) 321,031 8. 8.8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飞越疯人院 (1975) 251,732 9. 8.8 Inception (2010) 盗梦空间 (2010) 371,21 2 10. 8.8 The Dark Knight (2008) 蝙蝠侠前传2: 黑暗骑士 (2008) 544,767 以上是根据IMDB评分最高的十部电影。

Ⅸ 微电影给我一分钟讲的什么

《个人见解》 这是讲现在的人,给一分钟,这里的一分钟就是泛指,指的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用时间来形容,一分钟很短,压力体现的更大,和后面的成功形成对比,因为这一分钟红衣女很紧张,之后镜子里很从容。这么紧张为的就是后面的小照片上《那照片上红衣女有包包,这就是泛指上层生活》 的生活,那只是好生活的一个缩影,如果换成其她人,虽然也可以,我觉得效果就不好了,这一分钟不成功,将会被社会“杀掉”即淘汰,中间的与黑衣人搏斗就是奋斗过程中的艰辛,黑衣人泛指重重困难,在你成功道路上始终缠着你,当成功后,包包,高跟鞋,这些泛指美好生活的你将得到,也证明了你把困难击败了,这时候,镜头给了回放,高跟鞋,乒乓球,这些都是代指,很有意义,而且美妙的音乐也响了,我觉得配的很好,和前面紧张气氛形成对比。不成功的话,你美好幻想《包包,鞋子》会和那些困难一样化为尘土,烟消云散,这也就很好解释红衣女招镜子里的那个红衣女,应为人在奋斗过程中,即在社会中与人相处都是把自己“隐藏”起来的,不愿暴露自己真是一面,应为人都有缺陷,怕别人看到自己不好一面,那前面的一分钟也证明了这一点,应为你隐藏了自己,自己活的就更累了,当你成功后,就不用隐藏自己什么了,身份证就是证明自己身份不同一般了,给镜子里的红衣女《即隐藏的一面》证明,告诉自己,现在你成功了,可以享受生活了,所以开始打扮自己《这里打扮即指的是开始过上追求到了的生活了》,之后离开,微笑,呵呵,为自己成功开心,为自己过成为上层人微笑 片子里的两双高跟鞋不一样,后面的肯定是好的,不然她怎么不回去捡回来,而只是换了后一双,两双高跟鞋形成了对比(此处给了特写及回放) 黑衣人滴水,应为人在克服困难,困难就一点一点减少,最后红衣女成功了,因为她克服了重重困难,黑一袍下是干土,与滴水行成反差,这也就证明了这一点。黑一袍下有包包和高跟鞋,那肯定不是不是黑一袍人穿的。有的人说是黑一袍追杀红衣女的,请问,谁追杀人的时候穿高跟鞋,手里拿着包包去追杀人吗?《我有点不明白的是,黑衣人上楼梯追红衣女的时候,跑过头了,就是超过了他用钥匙开门的个房间,后来又下来,这儿怎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