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完整老电影李保田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完整老电影李保田

发布时间: 2022-12-30 09:35:18

⑴ 李保田都演过哪些电视剧

李保田,1946年11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电视部艺术指导,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影视名人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家辞典》荣誉主编。
李保田先于1996年第14届《宰相刘罗锅》获得最佳男主角奖,再于2000年第18届《村主任李四平》、2001年第19届《警察李酒瓶》、2003年第21届《神医喜来乐》三度获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奖,并于2020年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视艺术家奖。
李保田的演艺经历
1978年李保田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干部进修班。
1983年主演电影《闯江湖》正式开始演艺生涯。
1987年凭借电影《人鬼情》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1991年凭借影片《葛老爷子》获第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3年在影片《凤凰琴》中饰演余校长一角,获得政府奖、百花奖、金鸡奖三个奖项的最佳男主角奖。
1995年领衔主演历史题材古装剧《宰相刘罗锅》,凭借该剧获得第1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
2003年凭借主演的电视剧《神医喜来乐》获得第2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第2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表演艺术男演员奖、最具人气男演员奖、观众最喜爱的男演员奖。
2010年主演都市亲情伦理剧《丑角爸爸》。
2013年主演中法合拍家庭喜剧电影《夜莺》,凭借该片获得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首届中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等多个奖项。
2014年获得国剧盛典终身成就奖。
2020年获得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终身成就电视艺术家奖。

⑵ 寻汉计这部电影的口碑如何

《寻汉计》这部电影的口碑还是不错的,一部爱情喜剧片。

2016年伊始,大龄女青年王招(任素汐 饰)离婚后发现自己怀了前夫的孩子,然而此时非婚生子女尚不能登记户口,千方百计想留下这个孩子的她,在姥爷(李保田 饰)的热心“帮助”下,开启了一段阴差阳错的“寻汉”之旅……

《寻汉计》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pDwQ-YK5jlkiN2n7Y27JuQ

?pwd=1234

提取码:1234

⑶ 李保田个人资料 李保田有哪些作品

1、李保田,1946年11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电视部艺术指导,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影视名人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家辞典》荣誉主编。

2、1978年李保田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干部进修班。1983年主演电影《闯江湖》正式开始演艺生涯。1987年凭借电影《人鬼情》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1991年凭借影片《葛老爷子》获第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男主角奖。1993年在影片《凤凰琴》中饰演余校长一角,获得政府奖、百花奖、金鸡奖三个奖项的最佳男主角奖。1995年领衔主演历史题材古装剧《宰相刘罗锅》,凭借该剧获得第1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

3、2003年李保田凭借主演的电视剧《神医喜来乐》获得第2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第2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表演艺术男演员奖、最具人气男演员奖、观众最喜爱的男演员奖。2010年主演都市亲情伦理剧《丑角爸爸》。2013年主演中法合拍家庭喜剧电影《夜莺》,凭借该片获得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首届中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等多个奖项。2014年获得国剧盛典终身成就奖。2020年获得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终身成就电视艺术家奖。

⑷ 李保田主演的电影有哪些

电影作品
1983《闯江湖》
1985《流浪汉与天鹅》
1987《人鬼情》
1990《菊豆》
1992《过年》
1993《葛老爷子》
1993《中国人》
1994《凤凰琴》
1994《火船》
1996《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1997《离婚了,就别来找我》
1997《有话好好说》 合作演员:姜文
2004《王保长新传》
2006《马背上的法庭》合作演员:吕玉来 杨亚宁

⑸ 李保田电影有一部电影是李保田演一个极度缺水的城市的市长,最后找到水的事,不知电影名

影片叫《中国人》
导演: 穆德远
主演: 李保田 / 刘钊 / 牛士军

语言: 普通话/国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时间: 1992
剧情:断水,告急,百年不遇的大旱从天而降,一座海滨港口城市面临水源枯竭的危险。市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厂矿企业等被迫停产。为将120公里外的白龙河水引入该市,钟强临危受命,接替老市长。他立下军令状,带领全市人民,在180天内将水引来。在此过程中,他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重重困难。告状的,闹事的,阻止工程进行的纷至沓来,钟强诚心实意地对待群众,以现实的策略应付着一切。工程终于如期完成,钟强充满感情地发表陈词:我们胜利了!

⑹ 李保田演过的电视剧电影

电影作品
1983年《闯江湖》 1985年《流浪汉与天鹅》 1985年《老君寨奇闻》 李保田
1987年《人鬼情》 1987年《贞女》 1987年《别叫我疤痢》 1988年《荒原杀手》 1990年《菊豆》 1992年《过年》 1993年《葛老爷子》 1993年《中国人》 1994年《凤凰琴》 1994年《火船》 1996年《有话好好说》 合作演员:姜文 1996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1997年《离婚了,就别来找我》 2006年《马背上的法庭》合作演员:吕玉来杨亚宁
电视作品
1986年《葛掌柜》 1988年《师魂》 1989年《好男好女》 1991年《大路朝天》 1992年《山不转水转》 1995年《宰相刘罗锅》饰:刘墉 合作演员:张国立、王刚 1997年《鸦片战争演义》(又名《鸦片战争风云》) 合作演员:许还山、黄宗洛、陈炜 1998年《烟壶》 又名《御前双雄》 1999年《万家轶事》 1999年《村主任李四平》 1999年《生死两周半》 1999年《大清药王》 2000年《警察李酒瓶》饰:李久平 2000年《石瀑布》饰:林连长 2001年《神医喜来乐》饰:喜来乐 合作演员:沈傲君、吴军、梁丽 2002年《跃龙门》 2003年《王保长新篇》饰:王保长 合作演员:刘亚津、李朝友、王大安 李保田
2004年《御前双雄》饰:九王爷 合作演员:冯远征 2005年《巡城御史鬼难缠》合作演员:李明臣 2005年《钦差大臣》 2005年《厨子当官》合作演员:舒畅、田海蓉、李明启 2007年《王保长新篇Ⅱ死去生来》饰:王保长 合作演员:李朝友、王大安、刘亚津 2008年《南北大状》 2009年《永不回头》合作演员:姜武、闫妮、林继东 2010年《丑角爸爸》 2011年《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饰:刘锡彤 李保田
2011年《小洋楼》 2011年《喜来乐传奇

⑺ 老戏骨李保田:敢怼导演、骂编剧,一生不接广告,吃安定才能入睡

他是老戏骨,国家一级演员,他演的角色几乎都能得奖。他是李保田,一个敢怼导演、骂编剧的实力派演员。

提起李保田,想必大家马上就能联想到《宰相刘罗锅》和《神医喜来乐》这两部电视剧。

无论是刘罗锅还是喜来乐,都让人觉得李保田是个开朗活泼的人,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李保田却一点都不开朗,也不活泼。

而是一个严肃、强势、倔强的人,是一个对别人非常严格,也对自己要求非常高的人。

01

1946年11月28日,江苏徐州。

随着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传来,李氏夫妇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一名男孩,取名李保田。父母都是党员干部,父亲是解放战争接收徐州的五大老干部之一。

家世显赫,但李保田却不是一个纨绔子弟,也不调皮。只是从小不爱学习,上课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的。 不爱读书却喜欢啃书,长方形的书经常被他啃成椭圆形

李保田上小学五年级时,有一天外面飘着雪花,李保田被老师罚站。老师五点半就下班走了,李保田穿着单裤一直站到快六点,直到妈妈来学校找他。

看着孩子被老师体罚,父母一气之下写了封信给教育局投诉这名老师。 从此李保田成了学校的“异类”,彻底被老师孤立。

这让李保田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他决定逃学。从小喜欢戏剧的李保田下定决心要出去学唱戏,并且在他的日记本里写下一句话: “希望将来老李同志(父亲)能接成名的小李保田回家。”

父亲一看,气得当场就把这笔记本给撕了,甚至扬言要和李保田断绝父子关系。虽然只是一句气话,但在年少的李保田心里却当真了。于是带着三十几斤粮食离家出走了。

02

离开家的李保田来到了徐州地区梆子剧团,学习演丑角。此时是1960年,正是全国上下闹饥荒的年代, 13岁的李保田做梦也没想到等着他的将是四年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生活。

剧团里没有吃的,更没有工资,李保田每天必须忍着饥饿练习表演。 经常饿得他前胸贴后背,躺在草地上做挺尸的动作。

还有两次差点饿死,我们知道人在长期饥饿的情况下,身体会浮肿。团里的干部见李保田浮肿到不能忍受的地步了,就给了他2斤豆子,是这2斤豆子救了李保田的命。

1964年,李保田觉得自己该出人头地了,于是拼命练功,别人六点起来,他就五点半起来,别人五点半起来,他就五点起来, 永远比别人早起半小时练功

吃不饱,营养跟不上,还要高强度的体力活动,这让李保田的身体扛不住了。持续很久40度高烧不退,晚上一宿一宿地打摆子,李保田却不知道自己得了伤寒,还在坚持每天练功。

有一天去外面演出,李保田病得很厉害,好在有一个中央下放的干部发现李保田得了伤寒病,于是派他的秘书把李保田送回剧团。

高烧不退的李保田在剧团办公室的走廊里晕过去了,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病床上,睁开眼睛看见的第一个人竟然是他的妈妈。

原来在李保田昏过去的时候,剧团和李保田的妈妈取得了联系。就这样,时隔4年,李保田终于再一次见到了妈妈。

然而,此时李保田并不知道他的爸爸也生病了,就住在里面的高干病房里。后来妈妈告诉他以后他也没有去看望爸爸,同样爸爸也没有来看儿子。

就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一天李保田打着点滴睡着了,朦胧中感觉有人摸了他一下,睁眼一看,是自己的父亲。 至此,父子之间那段隔阂烟消云散。

虽然李保田有很多话想对父亲说,也想证明自己当年的选择是对的,更想早一点尽自己的孝道。但子欲养而亲不待,没过多久李保田的父亲就病逝了。

这让李保田愧疚了一辈子,悔恨当年不该离家出走。

03

1966年,李保田转入徐州地区文工团。这一干就是十几年,期间担任过剧团的业务团长,李保田用人有一个标准,就是 不管你找什么关系,没有能力就是不用。

李保田真正做到了铁面无私,因此他常常“得罪人”,招人排挤,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有人管他叫“戏霸”。

李保田在剧团的这十几年中也曾遇到过两个贵人,这两人都是从中央下放到剧团的干部。其中一人在李保田要被开除出剧团的时候出面挽救了他。

另外一个是上面提到的发现李保田得了伤寒派秘书将他送到医院的干部。也是他介绍李保田看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书,成为了李保田的启蒙老师。

十年文化大革命后,中央戏剧学院面向全国招收学生。李保田隐约感觉到他翻身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向团里提出自己想要报考中戏的想法。

得到了全团上下一致否定, 原因是他的文化水平太低了,小学没毕业。

可是李保田哪里是这么容易服输的人?他觉得在徐州,他就是一只井底之蛙,只有到了北京进入中戏,他才算跳到了井沿上,才能看到更广阔的的天空。

为了考中戏,李保田恶补文化课,一有空就去图书馆“偷书看”。后来几乎图书馆的所有书都被他看遍了(大概图书馆也不大)。

04

1978年,李保田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踏进了中戏的考场。考试结果很快出来了, 李保田被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进修班录取。

因为李保田恶补文化课,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李保田的文学功底和艺术眼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任教了。

但是,很长时间李保田一直是“待调”的身份,所谓待调就是名义上是老师,没有正式文件的任命,和学生差不多。只有参加演出才能有工资。

李保田不仅要养孩子,还要借钱寄给徐州的老母亲。连续两年, 他每天只能吃1毛钱的方便面,吃得他长期便秘。

雪中送炭的机会终于来了。1983年,天津电影制片厂需要拍摄一部电影叫《闯江湖》。剧组找到了李保田,要他演影片中的男主角张乐天,一个正好可以发挥李保田丑角功底的角色。

参演《闯江湖》不仅解决了李保田一年的温饱问题,也开启了他的影视道路。

05

1985年,李保田主演了电影《流浪汉与天鹅》,在剧中饰演一个流浪汉。他和美术老师一块去街上选衣服,看谁选的衣服破旧。

最后李保田选了一件烂得跟渔网一样的背心, 为了演得更像流浪汉,还往背心上放了虱子和跳蚤。

剧中有一个情节是需要男主角划船的,李保田不会划船,他就花了20天时间每天在湖区学习划船。 皮肤晒得爆皮两次,三度烧伤。

20天过后皮肤彻底的黑了,穿上道具衣服,看起来就是一个真正的农村流浪汉。

虽然很辛苦,但李保田心里却是开心的,他觉得这是多年来最开心的一次。因为他的付出得到了剧组的肯定,他在影片里面是有所建树的。《流浪汉与天鹅》也是李保田第一个满意的影片。

然而,就在李保田最开心的时候,家里突然有了变故。李保田家里最小的弟弟大学毕业了,那年他才28岁,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画家。他要去新疆写生,为了省钱搭了别人的便车,结果司机开车的时候睡着了,发生了车祸。

这让事业上刚开始有点起色的李保田再次跌落到了谷底。好在母亲比想象中的要坚强得多。因为弟弟的事, 李保田决定要在画画上有所成就,来弥补弟弟的遗憾。

李保田做到了,他不拍戏的时候就一头扎进画室。很多专业画家看了他的画都说有很高的专业水准。如今《李保田作品》这本画册中收录了他近300幅绘画。

06

1995年,李保田领衔主演的 历史 题材古装剧《宰相刘罗锅》在全国取得空前反响,该剧在台湾同样也引起巨大轰动。

在剧中,李保田饰演了一个不畏强权、刚正不阿、幽默机智的刘墉。他在朝廷、民间,对公事、私事跟和珅发生的一系列斗智斗勇的故事。一经播出,深受观众喜爱。

凭借该剧, 李保田获得第1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他也因此名声大振。

《宰相刘罗锅》取得不错的反响以后,很多导演都来邀请他出演下一部刘罗锅的戏,但都被李保田拒绝了。他认为刘罗锅就这点事,拍不出什么新鲜玩意儿来。

他还认为一个演员总是演同一个角色,观众会不喜欢。 塑造一个成功的角色并不容易,但破坏却很容易。

李保田主演的另外一部深入人心的电视剧叫《神医喜来乐》。剧中李保田饰演了医术高明、为人耿直善良,但却很怕老婆的神医喜来乐。

李保田将喜来乐这个角色演得淋漓尽致,这部剧将李保田彻底推上了事业的高潮。

对于怕老婆这件事,李保田认为怕老婆那是爱老婆,是对老婆的宠爱。现实中李保田也确实是很爱老婆的人。

07

出名后的李保田自然吸引了不少商家的青眼。但是,我们从未见过李保田代言的广告。

他不喝酒,不知道酒好不好,所以不能拍酒的广告;他没有吃过的药不知道有没有效果,所以不能拍药的广告;他没用过的产品不知道有没有用,所以不能拍产品的广告……

再一个,他认为拍广告会影响剧中角色的形象。 所以,李保田一生不接广告。

我们知道很多明星成名以后拍了很多广告,相比拍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拍广告时间短,收入高,付出还少,收入却十分可观。

李保田不接广告必然损失数以千万的经济收入。然而,他自己却说 “做人要有所取,有所不取,我现在已经很好了,让我足够自由就行了 ”。

由此可见,电影在李保田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他认为好的电影是人类灵魂的影像,好的电影是可以一遍一遍重复看的。 例如《教父》,李保田每年都要看一遍。

因此,李保田对拍电影这件事要求非常严格。有些演员可以同一段时间拍好几部戏,这叫跨戏。李保田从不跨戏,他觉得跨戏很难把一个角色演好。

演一个角色,他就一心一意把这个角色演好。导演找他演一个十几个镜头的角色,他得看完全部剧本。首先他要看剧本值不值得他演, 如果他认为剧本不好,给多少钱他都不演。

其次,如果他发现剧本有问题的,他要修改剧本。最后拍摄完剪辑的时候他也要插一手。

当然,李保田做这些并不是瞎胡闹。而是基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多年来拍电影的经验提出的见解。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导演是乐意听取他的意见的。

但也有例外,2006年李保田受聘某影视公司,拍摄《钦差大臣》,双方合同约定,该剧为30集,如超过30集要得到李保田的书面认可。

投资方为了获取更大利益,私自把剧集扩充到33集。李保田知道后以“私下违约‘注水’”为由将该影视公司告上法庭。最终法院判李保田胜诉,影视公司赔偿李保田人民币190万元。

吃了败诉的影视公司自然不会服气,于是联合十家电视剧制作公司声讨李保田,抵制“戏霸”,称他们以后不会再请李保田来拍戏。

从此以后,我们确实很少见到李保田登上荧幕。 但他自己却表示并不后悔,即使以后不再拍戏也无所谓。

08

性格倔强的李保田在教 育儿 子方面也很强势吗?

其实李保田很少干涉儿子李彧的生活。李彧很小的时候,李保田希望他能成为一个画家,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李彧放弃了画画。李保田便不再强求。

他说只要儿子不惹是生非,心理 健康 ,能自食其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别的就不管了。 可见性格倔强的李保田在管教儿子方面却是十分放任自由的。

这大概是他自己小时候就不喜欢受父亲管束的原因吧。

1994年,李彧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三试时被刷了下来。当时父亲李保田正在中戏任教,但 他却坚决不给儿子找关系走后门。 直到6年后,李彧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才考入中戏。

这其实还不算啥,顶多算你大公无私,清正廉明。最让旁人难以理解的是儿子结婚李保田也没有参加,原因是正在拍戏,不能请假。从这一点来说,李保田还真是个“怪老头”啊。

难怪李彧被戏称为“最惨星二代”。

其实,李保田并不是不关心自己的儿子。李彧小时候生病了,父亲李保田永远是第一个知道的,摸一摸头就知道儿子有没有生病。

后来儿子当了导演,父亲李保田也出演了他剧中的角色,帮助儿子成就事业。

他只是在一些无关大是大非的事情面前,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做了他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09

性格过于强势、倔强的人,心态往往不好控制,心态控制不好,情绪就容易波动。李保田也不例外,由于他总是将目标设得太大,对自己要求又高,导致他的情绪经常发生波动。

长时间的情绪波动最终导致李保田长期失眠。 十八九岁就开始吃安定,直到五十多岁,吃了三十多年。

最严重的时候喝一种药,喝完以后倒数十位数就睡着了,两三个小时以后醒来剧烈头痛。

有过失眠经历的朋友应该知道,失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更何况长期的失眠,简直就是夜夜煎熬。

后来李保田接触了古典音乐,他发现听音乐可以治疗失眠,听着听着慢慢的心就静了。

索性他就在客厅、卧室、画室都装上了组合音响,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音乐家的音乐轮番播放。

他看电视都是戴着耳机一边听音乐一边看字幕。

如今李保田已是七旬老人了, 闲来无事时他喜欢写字、绘画、雕刻、听古典音乐。李保田的家里摆满了各种字、画、古董文玩、雕塑等作品。

走进他家仿佛置身于文化气息浓厚的私人博物馆。

10

回顾李保田饰演过的角色,从流浪汉到宰相,从知识分子到hei 社会 老大,从生产队长到市长,从江湖郎中到大清药王,从乡村教师到城市教师,从警察到丑角爸爸,可谓演什么是什么,演一个像一个,演得深入人心,演得别的演员不敢去演了。

作为演员,他敬职敬业,敢怒敢言。作为艺术家,他对艺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作为父亲,他坚信儿孙自有儿孙福,子女的生活不必过多干涉。作为老师,他为人师表,极力做到公平公正。

他做任何一件事情都用激情来对待,所以他所做之事,皆有建树。 这些年我们很少见到李保田老师的影视作品了,原因是没有他喜欢的角色。

一旦他看上某个角色了,又会付出百分百的激情去演好这个角色。祝愿李保田先生 健康 开心度过每一天。

⑻ 李保田演过的全部电影

电影作品
1983《闯江湖》
1985《流浪汉与天鹅》
1985《老君寨奇闻》
李保田1987《人鬼情》
1987《贞女》
1987《别叫我疤痢》
1988《荒原杀手》
1990《菊豆》
1992《过年》
1993《葛老爷子》
1993《中国人》
1994《凤凰琴》
1994《火船》
1996《有话好好说》 合作演员:姜文
1996《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1997《离婚了,就别来找我》
2006《马背上的法庭》合作演员:吕玉来杨亚宁
电视作品
1986《葛掌柜》
1988《师魂》
1989《好男好女》
1991《大路朝天》
1992《山不转水转》
1995《宰相刘罗锅》饰:刘墉 合作演员:张国立、王刚
1997《鸦片战争演义》(又名《鸦片战争风云》) 合作演员:许还山、黄宗洛、陈炜
1998《烟壶》 又名《御前双雄》
1999《万家轶事》
1999《村主任李四平》
1999《生死两周半》
1999《大清药王》
2000《警察李酒瓶》饰:李久平
2000《石瀑布》饰:林连长
2001《神医喜来乐》饰:喜来乐 合作演员:沈傲君、吴军、梁丽
2002《跃龙门》
2003《王保长新篇》饰:王保长 合作演员:刘亚津、李朝友、王大安
李保田2004《御前双雄》饰:九王爷 合作演员:冯远征
2005《巡城御史鬼难缠》合作演员:李明臣
2005《钦差大臣》
2005《厨子当官》合作演员:舒畅、田海蓉、李明启
2007《王保长新篇Ⅱ死去生来》饰:王保长 合作演员:李朝友、王大安、刘亚津
2008《南北大状》
2009《永不回头》合作演员:姜武、闫妮、林继东
2010《丑角爸爸》
2011《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饰:刘锡彤
李保田2011年《小洋楼》
2011年《喜来乐传奇》

⑼ 李保田电影全集(李保田十大经典影视剧)

李保田,1946年生于江苏徐州,国家一级演员。1978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干部进修班。1983年主演新凤霞参演的电影《闯江湖》正式开始演艺生涯。

1988年,凭借《人鬼情》获得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1992年,凭借《葛老爷子》获得电视剧飞天奖最佳男主角奖。1993年,凭借影片《凤凰琴》获得华表奖、百花奖、金鸡奖三个奖项的最佳男主角奖。1996年,凭借《宰相刘罗锅》获得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1998年,凭借《有话好好说》获得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2000、2002003三年获得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2003年,凭借《神医喜来乐》获得飞天奖、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2014年,凭借影片《夜莺》获得第21届“落叶时节”明斯克国际电影节儿童电影最佳成人演员奖 。

李保田喜欢尝试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他的表演功力深厚,自然真实,纯朴洒脱,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这与他平常博览群书,通晓多种艺术有着必然的联系 。

提到现今演艺界的明星,李保田是个另类,确切点说,应该把他归到艺术家一类去。“戏好人清高”,是许多人对李保田的印象,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李保田接演的影视剧并不多,但只要是有他参演的剧目,他塑造的人物总是最有看头 。

1.《宰相刘罗锅》(1996)

《宰相刘罗锅》由李保田、张国立、王刚、邓婕等主演,讲述干隆年间刘墉与和绅在朝廷、在民间,对公事、对私事发生的一系列斗智斗勇的民间传说故事。

本剧戏说历史,却不胡说历史,刘罗锅戏君上,斗贪官,扬正义,反应了老百姓心中的清官梦。贪官、清官、皇上的君臣铁三角,张国立自此成了皇帝专业户,王刚则把和珅一角私有化了。唯有李保田,还是走着多样化表演的路子。

佩服刘墉刚直不阿,为官清廉,不畏强权,为民请命。厌恶何珅,因为他玩弄权术,贪污腐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李保田、王刚等演员的高超演技,才使这些形象如此鲜明,如此深入人心。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李保田真是演技派,还有那个荔浦芋头是不是真的很好吃?

2.《神医喜来乐》(2003)

《神医喜来乐》由黄力加等导演,周振天编剧,李保田、梁丽、杜雨露、沈傲君等主演。该剧以悬壶济世的民间郎中喜来乐的跌宕人生为主线,以戊戌变法的历史、红颜知己的恋情和同行冤家的相煎为支脉,描绘了在清末社会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

这是一部很逗趣搞笑又带着生活智慧的电视剧。那时的沈傲君真的好漂亮。

喜欢里面的李保田和吴军还有杜雨露的表演,整个戏靠几个人的表演给大家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另外,这部剧的台词功底很强,里面的俏皮话和歇后语很多,看这个戏每次都有学习的感觉。还有,里面的剧情设计感觉也很好,起码剧情就可以打八分,环环相扣。

命里有时终须有,有缘始终有缘,哪怕在残破不堪的凋零岁月后,那份封存在心底的情感还是那么真切那么默契那么心有灵犀,不需言语,只要一个眼神就足以找回那熟悉的渴望的却又失去的一切。在望尽天涯路,在为伊消得人憔悴后,当那段纠结的情感从沧州到京城再回到沧州时,当人生轨迹也经历起伏从低到高再回归当初的模样时,怅然若失间,蓦然回首,眼前的红盖头恍若一梦。抑或正是因为这样坎坷的道路才得以返璞归真,才比未经生死契阔的信手拈来来得更真加实。

黄泉路上,忘川河中,三生石旁,奈何桥上,相思弦,尘缘恋,轮回换,宿命牵,只怪那,只怪前世多看了你一眼。

3.《警察李酒瓶》(2001)

《警察李酒瓶》是由安战军导演,李保田、黄宗洛、孙松、李彧等主演,是一部带有浓厚生活色彩,讲述老百姓故事的电视剧。他们汇集在一起,构成一幅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市民的风俗画。

该剧信息量巨大,情节感人,耐人寻味。不论是普通市民,还是专业民警都能体会出剧中故事的意味。艺术的塑造人物,准确的把握时代脉搏,使该剧成为当时中国的优秀电视剧之一。

李保田就是精品的保证。教科书式的教我们做一个好父亲 、儿子和警察 。结尾,亲人全都离去的李酒瓶,真的哭了。

非常棒的片子,扎心到轻易不敢看第二遍。

4.《永不回头》(2010)

《永不回头》由张辉执导,姜武、闫妮、李保田、林继东等主演的国内首部反映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现实题材电视剧。

这部剧看了很感人,直面现实、直面人心,并承载着一定的社会关怀。李保田,姜武,林继东三位主演把剧中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不愧是实力派演员。

李保田不愧是国宝级演员 ,嬉笑怒骂煽情落泪,尤其是故事结尾处,将人生至苦至恨至情至暖推向高潮。一部暖心剧,只这几个人足矣。

5.《丑角爸爸》(2012)

《丑角爸爸》是王硕执导的都市亲情剧,由李保田、王晓晨、王全有、李彧、汤加丽等人出演。

该剧以河北某京剧团改革开放后近20年的风雨历程为背景,讲述了一代“名丑”赵青山的家庭情感纠葛以及他对戏曲艺术的执着和坚持的故事。

李保田撑起一部戏,爱憎分明,真情实感。看完这部剧,深深体会到父爱如山。编剧用很多非常生活化的细节塑造出了赵青山这个接地气的父亲形象,李保田老师精湛的演技让这个虚构的角色就像身边的存在的活生生的人,你会被他的喜怒哀乐所感染。

6.《凤凰琴》(1993)

《凤凰琴》是何群执导的一部关于民办教师的电影,由李保田、王学圻等人主演。根据刘醒龙同名小说《凤凰琴》改编。

良心电影。影片着重写了几个民办教师的外貌、语言、行为、精神境界、生存状态,他们没有渊博的学识,也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成天忙忙碌碌就为了几件事:央求村里兑现拖欠的菲薄薪水、争取“民转公”的指标、动员村民送孩子上学(因入学率与薪水是挂钩的)、设法通过乡里的评估达标、筹钱修缮破漏不堪的校舍。为了这几件事,他们甚至勾心斗角、弄虚作假、请客送礼。里面的人物没有崇高之美,但观众却被深深打动了。每天简朴的升国旗仪式十分严肃庄重地例行着、教室里的读书声也未曾消失,还有那张象征着青春、爱情、美的追求和生存信念的凤凰琴。影片拍摄得很真实,可以在琐碎和混浊的视听情境中体验到影片纯净的精神气质。

李保田、王学圻演得真好。怀念那时的良心国产主旋律电影——每个角色都是鲜活有血有肉的,有性格缺点和为一己私利的无奈,也有为了孩子学校不是做样子的大爱。“烂泥垒个灶,只能用个十年八年,你教孩子认个字,可以受用世世代代。”如此教师,让人泪目。

7.《人鬼情》(1987)

《人·鬼·情》由黄蜀芹执导,李保田、徐守莉、姬麒麟主演,河北梆子演员裴艳玲特邀演出。这部影片是以裴艳玲的真实经历为蓝本创作,并由本人出演,塑造了秋芸这样一个艺术上的成功女性,也揭示出现代女性所面临的艰难困境。

《人·鬼·情》是中国最具女性意识的一部电影,一个女人借助戏剧舞台,借助男儿身,获得身份的认同、性别的补充。更深刻的是,这是现代女性历史命运的一个隐喻。一个拒绝并试图逃脱女性命运的女人,一个成功的女人——因扮演男人而成功,却终作为一个女人而未能获救。这既是女性意识的觉醒:不再匍匐于男权主义之下,也是女性主体身份地位的缺失:在屡次得不到男人的保护之下,自己创造一个钟馗,自己保护自己,弥补现实世界中的缺失。

李保田在剧中扮演女艺人秋芸的父亲,这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长期精神压抑而形成倔强,固执但又争强好胜的性格特色。虽然是配角,李保田却演得丝丝入扣,非常精彩。

8.《菊豆》(1990)

《菊豆》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中国电影。改编自刘恒小说《伏羲伏羲》,由张艺谋、杨凤良导演,巩俐、李保田主演。讲述的是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某小镇上的染坊主杨金山续弦娶了年轻姑娘菊豆为妻为传宗接代但其性无能,后侄子杨天青与菊豆爱慕生子天白。杨金山死后,渐已成人的天白后怒杀与母“通奸”的生父杨天青。菊豆万念俱灰,纵火烧掉杨家世代相传的祖业“杨家染坊”。

李保田在片中饰演一个饱受压抑与婶子偷情的男人杨天青。杨天青与菊豆之间的爱情,像是禁止自由恋爱的传统封建思想的一道破晓,充满了曙光,带给人们对爱情的无限憧憬。可惜虽然他们相爱,却仍旧不敢突破封建礼教对人的禁锢,这片可怕的青灰色的雾气又笼罩着人心。天青对杨金山的收养充满了感激之情,即使内心痛恨着他,也不忍心对其下手。报答杨金山成了他的信仰和心灵的枷锁,亦使得悲剧不断延续。这样复杂的角色,李保田也表演得十分出色。

9.《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由张艺谋执导,巩俐、李保田、孙淳、李雪健等主演。该片改编自李晓的小说《门规》,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乡村少年水生来到上海滩投奔六叔,被安排伺候歌舞皇后小金宝所引出的黑帮悲情故事。

李保田在剧中饰演三十年代上海滩黑社会头目唐老大一角,这是李保田从事电影表演以来第一次饰演反面角色。老戏骨真的是老戏骨,李雪健,李保田,巩俐,演得太好了。

这是水生从未见过的世界,没吃过的冰激凌,没睡过的女人。熏人的暖风里,一个少年看得见白花花的大腿,也看得见跫跫留门的夜。听得见靡靡的花好月圆,也听得见摇到外婆桥的乡谣。日后或许会梦到披着村妇衣裳的小金宝,在牌桌前笑啊笑,笑着笑着滑下了泪。七天一觉噩梦,听那鼙鼓遍地擂来,惊溃了少年。

10.《夜莺》(2014)

《夜莺》是由费利普·弥勒执导,李保田,秦昊,李小冉,杨心仪等主演的一部中法合拍家庭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老人和孩子的故事。这位老人为了兑现多年前的承诺,准备带着他的鸟结伴远行,从北京赶赴老家广西,因为儿子和儿媳忙于工作无暇兼顾,使得他不得不带上年仅8岁的孙女一同出行。伴随一只鸟,一位老人和一个都市的小女孩,就这样开始了一场注定不平静的心灵之旅。

热闹喧嚣中得一份安静,实属难得体验。没看过蝴蝶,甚至看完之前也不知道电影名,古风电影的魅力,唯有静静的感动。

广西的美景不错。国外的导演比较看中中国的传统以及民俗的东西,显得过于刻意了。但是能拍成这样不容易。

有些地方很生硬,但是很喜欢李保田老师的表演,小姑娘演得也很自然可爱,看完还是感觉蛮温暖的,喜欢电影里的广西美景。

⑽ 1991年的电影《过年》

前两天看了一部老片,1991年的电影《过年》内容大概如下:

一年一度的农历春节来临,生活在东北农村的程家老两口(李保田 & 赵丽蓉 饰)满心欢喜地等待儿女回家过年。去年的团圆饭不欢而散,因此母亲更加盼望这次能过个愉快的团圆年。

不久,子女们陆续回来:长子(六小龄童 饰)木讷老实,大媳妇(丁嘉丽 饰)泼辣刁蛮;干部大姐夫(葛优 饰)不走正道,在外拈花惹草,还强逼妻子堕胎;小儿子(梁天 饰)不务正业,贪图享乐,只知道伸手要钱;父亲最疼爱的二女儿当初忤逆父命嫁给架子工(申军谊 饰),如今自食其力干出事业的小两口也再次归来。

看似喜庆祥和的兄弟妯娌们却各有各的小九九,不知今年的年夜饭该如何收场……

赵丽蓉籍此片获1990年第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最佳女主角大奖。

一个镜头还原了一整个中国的家庭,电影写的就是我们身边每一个家庭,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个小家都有自己的故事,没有圣人,大家都是怀小心思的普通市民。按照他们回家的顺序说吧:

    李保田和赵丽蓉扮演的老头子夫妻俩是上一辈的中国人,媳妇持家勤劳能干,节省着过日子,一年为丈夫存下十瓶人参酒,生活虽苦却很满足;老头子辛苦大半年攒了800块钱,也就想着回家把钱给媳妇。他有家长的威严,也有家长的架子,面对家里的大事,皱眉抽烟甚至微微故作姿态的神情,和我爷爷一模一样。年三十孩子们都没有回家,只留老夫妻俩孤独放烟花的背影。

  大年初一孩子们陆续到家了,二儿子是那个年代的研究生,年轻帅气,找了高干女朋友,想找老爸要1000块作社会调查的食宿费,放在现在大概就是“凤凰男和城市女”的故事了,那个年代这还不是什么凸出矛盾,可是放到现在……

    六小龄童演的大儿子是迂腐懦弱的中学教师,似乎沉浸在书里的世界,在这个复杂的世俗社会并不吃香;大媳妇是某一种典型中国女人的缩影,泼辣要强斤斤计较贪财好利,加上有个恨铁不成钢的丈夫,使她愈加想证明自己过的不比别人差;甚至连他们家儿子都演的很好,是那种被大人略骄纵的小男孩,正处在七八岁有点讨人嫌的年龄,但不失可爱善良。

    大女儿的性格如同大儿子,隐忍卑怯,葛优扮演的丈夫在外拈花惹草她也顺着,丈夫要她堕胎她也顺着,反抗唯一的结果是被丈夫打了;葛优的角色让我想用“油腻”这个词来形容,不仅是圆滑了,是发腻,是恶心,在厂里当个小干部顺手调戏小女生,和别的女人纠缠不清,嫉妒二女婿挣钱多在老头子面前说坏话,为了显摆借朋友的外国车回家过年……

    小儿子是有点小聪明却不踏实的小青年,追随各种流行的元素还要享安逸,女友和他是一类人,两人准备结婚却没有工作,年夜饭上想出“募捐”的歪主意让大家出钱帮他们结婚,那时候还没有“裸婚”这个词呢。

最幸福的大概是二女儿了,嫁了诚恳踏实的丈夫,努力挣钱现在生活富足。但是,几年前二女儿是偷了户口本自己跑去领证,大概那时候大川还是个没文化也没钱的傻小子,即便是在现在传出去也是不是什么风光事,何况是20多年前的东北农村,闲言碎语定是少不了。老头子一直耿耿于怀不准夫妻俩进家门,但是看到夫妻俩现在幸福,父母也就原谅了当年那个不懂事二丫头。

一家人的矛盾终于在大年初一的饭桌上爆发,留下一屋子残破,和赵丽蓉那句“别扫,别把财气扫走了”。影片的最后,年过完了,老夫妻两最终离开了这座老房子,家也就没了。

    简单,写实。写实到我能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亲友的身影。中国式的亲友关系非常微妙,或亲或疏,生活的智慧处处皆是,调和好一大家子并不简单。现在的团圆饭桌上,大家和和气气热热闹闹,貌合神离的并不少。上一辈宽厚的性情在似乎很少被下一辈继承,因为一个“钱”字就能翻脸,在老人们看来不可理喻的表现如今是常态了。我不是要发“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感叹,而是想说,这就是现在的乡土中国,我们身处其中,不用改变也无力改变,但我们平静接纳它的的同时,不要忘了上一辈人生活的姿态。再过20年,这部电影也许老了,但它写出来的人和人性是不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