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春二月》
《早春二月》是一部中国彩色故事片。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3年摄制。谢铁骊根据柔石的小说《二月》改编。谢铁骊导演,李文化摄影,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高博等主演。影片描写1926年前后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但影片结尾处含蓄地暗示主人公去寻找新的理想和道路,提高了原作的思想境界。影片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富有抒情诗的色彩。 谢铁骊导演曾经担任过中国电影家协会的主席,也导演过《无名岛》、《暴风骤雨》、《智取威虎山》等等几十部电影,走过新中国电影的整个发展历程。由于战乱,这位从影40多年的导演的学历只有小学五年级,谢老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电影只是看了一部被称为中国的“劳拉和哈台”的殷秀岑和韩兰根所演的电影,但是这部露天电影只放了20分钟就因放映机出故障“罢工”了。他也没想到后来竟然会走出军队进入电影界,从此走上了电影导演的漫漫坎坷路。 口述影像:投入时代的洪流 在海边看《二月》 《早春二月》是我的第三部作品了。在做过《林家铺子》的副导演之后,我有机会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无名岛》,紧接着就是《暴风骤雨》。当时这部影片是在1961年的新侨会议上放映,大家的反应都比较好,这个时候北影厂就好像奖励我似的,让我带着家属到北戴河疗养。以前我从来没有疗养过,也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看看书,所以那次去北戴河我就带着一大摞书去看,多是一些五四以来的作品。看过许多作品后,非常欣赏柔石的《二月》,觉得可以拍成电影,对《二月》小引中的那些话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那句“他仅是外来的一粒石子,所以轧了几下,发几声响,便被挤到女佛山———上海去了。他幸而还坚硬,没有变成润泽齿轮的油。” 在柔石的《二月》中主人公的情感交流、发展是通过书信来表现的,这对于电影要用形象、动作来表现其实是个难题。但是我对萧涧秋这个人物很熟悉,我虽然没有经历过主人公所处的大革命时代,但是这个人物身上有我长兄的影子,所以萧涧秋的思想和情感很能够打动我。小说中陶岚的形象,我也能从我一位远房亲戚的身上找到感觉。选择这部小说,还有另外的原因,就是那些江南水乡小镇的风土人情,常使我想起家乡淮阴,回忆起少年时代的许多时光,所以我有很强烈的愿望想拍这部影片。 不再是“低沉”的早春 对于影片中的芙蓉镇来说,萧涧秋显然是一个外来的“闯入者”,他是想回避时代社会的洪流而来到芙蓉镇的,他厌倦了喧闹变动的外边世界,像一个思家的游子一样,希望在芙蓉镇找到“家”一样安全的世外桃源。但是他发现进入“世外桃源”却是进入了是非的漩涡中。有人说《早春二月》看起来有些《小城之春》的感觉。但毕竟时代是不同的,在影片中我有意减弱了原作中过于消极低沉的成分,增添了积极、明亮的色彩,影片的结尾也把萧涧秋为摆脱矛盾而从芙蓉镇“逃跑”了,处理成现在的结尾:丢掉逃避现实的不切实际的幻想,重新投入社会的洪流之中。 另外我在影片中加入了王福生这个贫苦学生,把他和萧涧秋的关系作为另一条线,文嫂自杀后,王福生因贫困退学,这种双重打击把痛苦推向极点,也促使他觉醒。在这一点上我也是希望影片给予观众的感觉是主动、积极的,预示一种光明的前途。可以感觉到那应该是“惊蛰”的早春,唤人觉醒的。 被批小资情调过浓 这部影片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是投入非常大的精力的,影片的文学本和分镜头本经他修改了一百多处,而且非常细化,包括影片的名称最终由《二月》改为《早春二月》等非常有见地的意见。 影片完成后,最后交由上级文化部门审查,这个审查除了厂领导、夏衍、茅盾等同志,还有文化部、中宣部的领导,当时很多人认为影片拍得还不错,这时候我心里还暗暗高兴,最后主管电影文艺的周扬同志不赞成这部影片,我一下子就蒙了,他认为宣扬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人性论,是道德的自我完善。
2. 早春二月电影简介 早春二月电影介绍
1、《早春二月》讲述1926年前后,为追寻革命真理而苦闷彷徨的知识青年肖涧秋(孙道临饰),应好友小学校长陶慕侃(高博饰)邀请,来到江南小镇芙蓉镇教书。肖涧秋了解到自己的老同学李志豪牺牲在战场上,留下寡妻文嫂(上官云珠饰)和一双儿女,便主动承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不仅在经济上资助,还帮助她的小女儿上了学。同时,肖涧秋也认识了陶慕侃的妹妹陶岚(谢芳饰),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产生了爱意,也引起小镇的富家子弟、一直追求陶岚的钱正兴的嫉恨。肖涧秋帮助文嫂的行为引起了镇上的流言蜚语,肖涧秋气愤至极。后来,文嫂的儿子因病去世,使她失去了生存的欲望。出于对极度悲痛和无所依托的文嫂的同情,肖涧秋为了帮助她,决定娶她为妻,而放弃他与陶岚的爱情。然而,这件事招来了非议和攻击,文嫂因此而自杀,肖涧秋也很受刺激,痛苦地思考着究竟应该怎么办。最后,他抱着“我们会有长长的未来的”信心,毅然离开芙蓉镇,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陶岚深受感染也追他而去。
2、《早春二月》是由谢铁骊执导,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主演的剧情片,于1963年7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3. 电影,早春二月,是讲的什么地方的故事
早春二月是由谢铁骊执导,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主演的剧情片,于1963年7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讲述了对革命感到失望的知识青年肖涧秋应好友陶慕侃之邀来芙蓉镇教书,后因北伐愤然离去的故事。
4. 电影芙蓉镇里的芙蓉镇,和电影早春二月里的芙蓉镇是一个地儿吗
不是。
电影芙蓉镇里的芙蓉镇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拍摄地湖南省永顺县王村后来更名为芙蓉镇。
早春二月里的芙蓉镇是浙东小镇
5. 我国五六十年代拍的电影有哪些
《白毛女》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摄制 编剧:水华、王滨、杨润身导演:王滨、水华 主演:田华、张守维、赵路、李百万、胡朋、陈强、李壬林
《南征北战》上海电影制片厂1952年摄制 编剧: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 导演:成荫、汤晓丹 主演:陈戈、冯喆、张瑞芳、项堃、汤化达、王力
《董存瑞》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出品 编剧:丁洪、赵寰、董晓华导演:郭维 主演:张良、杨启天、张莹、周凋、任颐
《祝福》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编剧:夏衍 导演:桑弧 主演:白杨 、魏鹤龄、李景波、管宗祥、邸力
《上甘岭》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编剧:林杉、曹欣、沙蒙、肖予 导演:沙蒙、林杉 主演: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
《铁道游击队》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6年出品 编剧:刘知侠 导演:赵明 主演:曹会渠、秦怡、冯喆、冯奇、冯笑、邓楠、仲星火、陈述
《柳堡的故事》 八一电影制片厂1957年出品 编剧:石言、黄宗江 导演:王苹 主演:陶玉玲、廖有梁、徐林格、张璋、康天申、陈东岗
《永不消逝的电波》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58年出品 编剧:林金 导演:王苹 主演:孙道临、袁霞、王心刚、陆丽珠
《青春之歌》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杨沫 导演:崔嵬、陈怀皑 主演:谢芳、于洋、康泰、于是之
《林则徐》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吕宕、叶元导演:郑君里、岑范 主演:赵丹、韩非、秦怡、蓝谷、钱千里
《林家铺子》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夏衍 导演:水华 主演:谢添、张亮、林彬、马薇、韩韬、于蓝
《五朵金花》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赵季康、王公浦 导演:王家乙 主演:杨丽坤、莫梓江、王苏娅
《今天我休息》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 1959年出品 编剧:李天济 导演:鲁韧主演:仲星火、上官云珠、马骥、李保罗
《战火中的青春》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 编剧:陆柱国 导演:王炎 主演:王苏娅、庞学勤、林农
《红旗谱》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 编剧:胡苏、凌子风、海默、吴坚 导演:凌子风 主演:崔嵬、蔡松龄、鲁非、赵联
《刘三姐》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 编剧:乔羽 导演:苏里主演:黄婉秋、刘世龙、梁音、张巨克、贺汝瑜
《红色娘子军》 天马电影制片厂1961年出品 编剧:梁信 导演:谢晋 主演:祝希娟、陈强、王心刚、向梅、金乃华
《革命家庭》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1年出品 编剧:夏衍、水华 导演:水华 主演:于蓝、孙道临、于洋、田方、秦汉
《甲午风云》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2年出品 编剧:希侬、叶楠、陈颖、李雄飞、杜梨 导演:林农 主演:李默然、浦克、王秋颖、李颉、庞学勤
《冰山上的来客》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乌·白辛导演:赵心水 主演:梁音、阿不都力密提、谷毓英、恩和森
《小兵张嘎》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徐光耀 导演:崔嵬、欧阳红樱 主演:安吉斯、吴克勤、李小燕、李健、张平
《红日》 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瞿白音 导演:汤晓丹 主演:张伐、高博、中叔皇、李农、里坡、杨在葆、舒适
《早春二月》北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谢铁骊 导演:谢铁骊 主演: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高博
《野火春风斗古城》 八一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李英儒、李天、严寄洲 导演:严寄洲 主演:王晓棠、王心刚、陈立中
《阿诗玛》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64年出品 编剧:葛炎、刘琼导演:刘琼 主演:杨丽坤、包斯尔、韩非、崔超明、黄琼英、柳杰、冯奇
《英雄儿女》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4年出品 编剧:毛烽、武兆堤导演:武兆堤 主演:刘世龙、刘尚娴、田方、周文彬
《烈火中永生》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5年出品 编剧:周皓 导演:水华 主演:赵丹、于蓝、张平、项堃、蔡松龄、方舒
《舞台姐妹》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5年出品 编剧:林谷、徐进、谢晋 导演:谢晋 主演:谢芳、曹银娣、李纬、冯奇、上官云珠
6. 请介绍下电影“早春二月”,谢谢
20年代中期,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离开学校后,在崎岖的世途上飘泊了六 年,后应朋友陶慕侃之邀,来到浙东芙蓉镇中学任教。他在这想象的世外桃源中所见到的,依然是凄凉、苦难和凡庸。他对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老 同学李先生的寡妻文嫂十分同情,常 给予资助,还让她的女孩采莲去学校 读书,并且每天亲自到桥头接送。不料诬蔑非议也随之而来,使他困惑苦恼。陶慕侃的妹妹陶岚敬重萧涧秋的为人,两人逐渐产生爱情。为此萧涧 秋又遭到单恋陶岚的钱正兴老师的攻击。爱情虽然给他带来一些温暖,却仍然无法充实他空虚的心灵。不久, 文嫂的小儿子阿宝不幸病死,因文嫂极度悲痛,萧涧秋出于同情,决定娶她为妻,而牺牲自己与陶岚的爱情。 这件事在镇上传开后,招来了更多的非议和攻击。文嫂因无法忍受舆论的压力而投河自杀。受到很大刺激的萧涧秋,也毅然离开芙蓉镇,决心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陶岚读完萧涧秋留给她的信,深受感染,决意追随他而去。
7. 电视剧早春二月在哪里拍的
老电影早春二月是在苏州城外拍的
8. 请问有什么以苏州或者杭州为背景的电影吗
苏州
《小小得月楼》是一部拍摄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部吴语电影,通篇采用苏州话拍摄,在江浙一带乃至全国都受到欢迎。故事讲述了改革开放初发生在苏州的一系列故事:苏州是旅游胜地,可午餐时间游客总是排了很长队却没有饭吃。得月楼饭店的团支部书记毛头看到这种情况,与乔乔等年轻人们商量在旅游点开办“小小得月楼”。老杨想着儿子提出的意见,看着这群年轻人,有的毛手毛脚,有的常迟到早退,有的粗心、忙着谈恋爱,不相信他们能把事情做好。但杨毛头立下军令状,老杨勉强答应。开始,年轻人们还真有点不适应,但时间久了,他们不仅把饭菜及时送到游客手上,还把失传的苏州名菜“甫里鸭”烧了出来,受到了游客的赞扬。
根据陆文夫写的《美食家》改编的一部老电影,也是苏州为背景的。
1963年香港陈思思出演的《三笑》
滑稽戏的电影改编
《满意不满意》
《小小得月楼》
《三十层楼上》
苏州真人真事与电影创作
郑正秋编导《血泪黄花》
谢铁骊编导《清水湾,淡水湾》
其实在苏州拍摄 影片还很多 像《包氏父子》、电影《红楼梦》、《早春二月》等
杭州
完全土生土长的杭州影片《来世有缘还叫你爸爸》
电影《非诚勿扰》
上世纪90年代的《新白娘子传奇》
着名的琼瑶剧《梅花三弄之水云间》也是在西湖边拍摄的
2007年贺岁喜剧片《棒子老虎鸡》几乎所有镜头都是在杭州拍摄完成的
央视2009年的重点推荐剧目之一——电视连续剧《最后的较量》,也在钱塘江取景拍摄。
1986年,香港女导演许鞍华与内地合作拍摄根据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改编的电影《江南书剑情,戈壁恩仇录》。影片中一外景是在六和塔实地拍摄的
被称为“杭州版《庐山恋》”的电影《桂花雨》主要拍摄地在梅家坞,男主角郭凯敏当年也是《庐山恋》的男主角
《梅花三弄之水云间》:1992年拍摄,沈怡导演,马景涛、陈红、陈德容等主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西湖
;《太阳不落山》:2000年拍摄,导演萧风,孙红雷、江珊、何赛飞主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西湖
《梁祝》:2002年拍摄,杭州主要取景地为万松书院。
《杀证》:2004年拍摄,梦继导演,佟大为、苗圃等主演。主要拍摄地为后市街于谦故居
《魔域天使》:2004年拍摄,杨佩佩监制,董洁、孙耀威等主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西湖天地
《红顶商人——胡雪岩》:2004年拍摄,巍子、吕良伟、曹颖等主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胡雪岩故居
《天若有情2》:2005年拍摄,董洁、孙耀威、方中信等人主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西湖天地、断桥、柳浪闻莺、索菲特大酒店露天屋顶餐厅等
《少林寺》:1982年拍摄,张鑫炎导演,李连杰等主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花港观鱼”。
《婚礼2008》:2007年拍摄,《疯狂的石头》的原班人马打造,张承导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太子湾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