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王为一的电影生涯
1931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研究所学习,并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及美专剧团。因擅长拉二胡,被挑选为王人美演唱的影片插曲《渔光曲》配乐,这是其第一次接触电影。
1934年后任艺华影片公司场记,新华影片公司演员、副导演。青年时期的王为一有着广泛的艺术爱好。1932 年,他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从事油画创作同时领导美专剧团。这期间,他和剧团的赵丹、徐韬等成为密友。
1932年秋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积极参加剧联的演出和政治活动,因此被校方开除。他擅长拉二胡,曾为王人美演唱的《渔光曲》配乐。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电影工作。
1933年,王为一加入以聂耳为队长的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队当演奏员,与
聂耳一同参加中国左翼音乐家联盟。聂耳本想利用“百代”乐队进行民族音乐改革,灌录唱片和对外演出。但半年后,资方却要他们改学西洋乐器,灌录舞会乐曲,聂耳愤而辞职,王为一也因支持聂耳而毅然离队。王为一的父亲喜欢电影、戏剧,并且结识郑正秋、史东山等着名导演。
王为一失业之后,父亲恳请史东山对他加以培养,史东山欣然答应,介绍他加入艺华影业公司,担任场记。1934 年 10 月,由于王为一多年从事进步运动,国民党反动派准备将其逮捕。王为一在其妹妹举行的结婚宴会上,巧妙地摆脱了国民党特务的盯梢乘船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到全球影片公司工作。
1935年底,王为一因感到在香港无所作为而回到上海,参加了上海业余剧人协会。1936 年,经史东山介绍,加入新华影业公司,在《狂欢之夜》《夜半歌声》等影片中担任角色。史东山很欣赏这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年轻人,在自己导演《青年进行曲》时提拔他为副导演。后因中共地下党组织决定抽调一批艺术骨干成立中国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剧团——业余实验剧团,王为一中断了《青年进行曲》的拍摄而重返舞台,参加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月亮上升》、《太平天国》等剧的演出。
1937年抗战爆发后,王为一积极参加了救亡演剧队第三队(后改为抗敌演剧队一队),辗转跋涉,经由南京和长江各端口,到达武汉。在此期间,他编导了具有电影手法的大型活报剧《为自由和平而战》,激励广大军民的抗日意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武汉失陷后,他转赴重庆,在中国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导。
王为一和赵丹、徐韬、朱今明等深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论的影响向往着到莫斯科艺术剧院去学习。1939年夏,他们赴新疆开拓话剧工作,准备从新疆前往苏联学习,以期在抗战后回到上海建立中国戏剧表演体系。不料,他们在新疆竟遭到军阀盛世才逮捕,过了五年铁窗生活。在中共地下党和进步人士的营救下,直到抗战胜利前夕他们才被释放,回到重庆,继续从事进步电影和戏剧活动。
抗战胜利后,阳翰笙、蔡楚生、史东山等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于1946年初回到上海,建立了党所领导的进步电影基地——联华影艺社(后合并为昆仑影业公司)。1947年初,王为一作为副导演,协助史东山完成了该公司的第一部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为了表彰王为一的劳绩,史东山特意在片头字幕中将王为一的名字与自己的名字一起用同一号字并列在同一画面上。影片以抗战开始到抗战胜利初期为背景,歌颂了以女大学生江玲玉、青年音乐家高礼彬为代表的救亡演剧队员为祖国抗战而出生入死的崇高精神,表现了他们在抗战胜利后所经受的痛苦遭遇,揭露了以“接收大员”周家荣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利用抗战大发“国难财”、“劫收财”的丑恶面目,及时提出了战后人们最为关切的问题:八年的苦白吃了吗?影片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尖锐的现实性而轰动了当时的中国影坛,受到观众和舆论界的热烈赞扬,为战后进步电影的创作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他和徐韬合作,导演了反映知识妇女反抗束缚,渴望自由——寓意人民要求解放的《关不住的春光》(欧阳予倩编剧)。评论界对影片的两位新导演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整部影片的拍摄达到了“相当程度的浑成自然”。
1948年冬,解放战争迅速发展,白色恐怖日益严重。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昆仑影业公司的主要创作领导者阳翰笙、蔡楚生、史东山等撤离上海,南下香港,筹建“南国”等影业公司,以便为“昆仑”准备后撤之路。不久,王为一也离开上海前往南国影业公司工作。
1949年夏,王为一独立导演了“南国”公司的第一部粤语片——反映华南农民血泪生活及其觉醒和抗争的《珠江泪》(蔡楚生监制、陈残云编剧)。以抗日战争胜利后广东珠江岸边的农村为背景,通过恶霸地主官仔贵的胡作非为,及大牛一家的遭遇,愤怒地控诉了封建势力残害农民的滔天罪行,揭露了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在当时处于一片混乱的香港电影界,特别是在粤语片创作相当落后的情况下,《珠江泪》以其严肃的创作态度、鲜明的思想性和可贵的艺术成就而博得香港和内地观众的热烈欢迎,被誉为“现实主义的粤语片的一个正确的、坚实的、全新的起点”,是“粤语片里面的一个革命性的代表作”,“已替粤语电影的创作铺开一条道路”。
在 1949—1955年全国优秀影片评奖大会上,该片获得了荣誉奖。南国影业公司停办后,王为一参加了司马文森、洪遒、齐闻韶等人主持的、以合作社形式组成的五十年代影业公司。1950年他导演了这个公司的第一部影片——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火凤凰》。影片借凤凰经过火的锻炼,变成羽毛丰满、光彩夺目的再生凤凰的含义,表达了进步电影工作者迎接翻天覆地的新时代的喜悦心情。全国解放后不久,五十年代影业公司中的人员纷纷北上,留港的部分电影工作者改组机构,即成立了以此取名的凤凰影业公司。
1951年,王为一回广州参加珠江电影制片厂的筹建领导工作,兼任华南文艺学院戏剧部主任。1952年,珠影因故停止筹建,他先后调至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导演。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他导演了《山间铃响马帮来》、《椰林曲》、《铁窗烈火》等影片。《铁窗烈火》取材于解放前上海工人革命斗争的真实史料,根据王孝和烈士的事迹,塑造了年轻的工人领袖——共产党员张少华的英雄形象。影片真实地再现了1947年的时代气氛,歌颂了以张少华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人民而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揭露了以敌伪社会局长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崩溃前疯狂镇压人民的丑恶面目。对比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获得了1958年颁发的全国优秀影片奖。
1958年,他回到再次进行筹建的珠江电影制片厂。次年,投入了与蔡楚生联合导演《南海潮》的工作。他和蔡楚生一起,满腔热情地到富有斗争历史的渔港去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到海南岛走访,选择外景。按照创作计划,这部影片分为《渔乡儿女斗争史》和《天涯海角恩仇记》两集。1963年,影片上集完成上映,它通过金喜、阿彩等人的悲欢离合,反映了从大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广东沿海渔民的苦难、觉醒和斗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
1963年,王为一还导演了粤语喜剧片《七十二家房客》(珠江电影制片厂与香港鸿图影业公司联合摄制)。影片以一座破旧大楼中的七十二家房客的遭遇反映了旧社会的种种不公,讽刺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歌颂了下层人民之间的互相同情和互相帮助。影片不乏喜剧笑料,同时也具有比较严肃的写实风格。1965年,他又导演了两部喜剧——根据湖南花鼓戏拍摄的《打铜锣》和《补锅》。
1966年,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王为一和其他正直的艺术家一样横遭迫害。粉碎“四人帮”以后,王为一以充沛的精力投入新的创作,导演了故事影片《蓝天防线》和《一个美国飞行员》。前者以七十年代初尖锐复杂的国内外阶级斗争为背景,描写东南沿海某城市军民在国庆前夕粉碎敌人派遣军用飞机低空潜入进行搔扰破坏的阴谋,歌颂了以指导员杨平为首的解放军指战员、民兵英勇抢救台湾渔民的崇高行为。后者表现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来华助战的美国飞行员不幸机毁人落,受到日寇和伪军的追捕,新四军游击战士和群众舍生忘死救出飞行员;飞行员的思想也因此而发生变化,分辨了真假朋友,同新四军战士和群众建立了真挚的友谊。影片情节曲折惊险而又富于生活的情趣,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1981年,王为一导演了根据欧阳山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三家巷》。
2012年9月29日,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在绍兴举行,王为一获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B. 《七十二家房客》的演员谁去世了
导演王为一去世了。
他被喻为“中国电影史上活化石”、首开南国电影流派的我国电影艺术家、曾执导过《八千里路云和月》《珠江泪》《七十二家房客》《南海潮》《三家巷》等多部着名电影,因病于2013年10月8日在广州逝世,享年102岁。
《七十二家房客》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CFbeVU4K5I4UGByQ_7LM4A
C. 有一个老电影叫什么七十二房
《七十二家房客》73版楚原导演,岳华、井莉、田青、胡锦、何守信和刘一帆主演的电影。
《七十二家房客》1963年上映的剧情电影,由王为一执导,文觉非、谭玉真等主演。
D. 求《七十二家房客(1963)》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在线观看,王为一导演的
链接:
导演:王为一
编剧:黄谷柳/王为一
主演:文觉非/谭玉真/谢国华/李艳玲/吴慧贞/更多...
类型:剧情/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
语言:粤语
上映日期:1963-12-04(中国香港)
片长:83分钟
又名:TheHouseof72Tenants一间住有众多房客的旧大院的屋主,借警察局长的势力想把房客赶走,改办嫖赌玩乐的场所,从而引发了一场逼迁与反逼迁的斗争。照片揭示了解放前统治阶级与黑势力的勾结和欺诈,歌颂劳动人民的阶级友爱与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E. 跪求《七十二家房客1963》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在线观看,王为一导演的
链接:
《七十二家房客》
导演: 王为一
编剧: 黄谷柳、王为一
主演: 文觉非、谭玉真、谢国华、李艳玲、吴慧贞、束夷 Yi Shu、潘潜、方文献
类型: 剧情、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1963-12-04(中国香港)
片长: 83分钟
又名: The House of 72 Tenants
一间住有众多房客的旧大院的屋主,借警察局长的势力想把房客赶走,改办嫖赌玩乐的场所,从而引发了一场逼迁与反逼迁的斗争。照片揭示了解放前统治阶级与黑势力的勾结和欺诈,歌颂劳动人民的阶级友爱与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F. 王为一的介绍
王为一(1912年-2013年10月),中国电影导演。1912年生于江苏吴县。历任中国影协第一届委员、第二至四届理事、影协广东分会副主席、珠影艺委会主任等职。他导演的影片风格自然、流畅。执导的电影有《珠江泪》(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荣誉奖)、《火凤凰、《椰林曲》、《铁窗烈火》(1958年优秀影片奖)、《南海潮》(与蔡楚生合作)、《打铜锣》、《补锅》、 《蓝天防线》 、《一个美国飞行员》、《三家巷》、《阿混新传》(获金鸡奖特别奖)、纪录片《齐白石》、纪录片《关山月的画与话》等。2013年10月8日下午5时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逝世,享年102岁。
G. 求椰林曲(1957)王为一导演的百度云资源哪位好心人免费分享一下
《椰林曲》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Bp3CAgdouwS-MXpAODKBYA
《椰林曲》是一部王为一执导,陈残云、李英敏编剧的电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57年。
讲述了抗战时期,海南岛的人民武装部队参谋潭真和班长张陵,奉命去雷州半岛取电台,以取得与党中央失掉的联系。先后两次都未成功;第三次,张陵的妻子林秀梅在老船公的协助下到达了雷州半岛。秀梅与死里逃生的张陵意外相遇了,他们找到了组织。晚上,林、张及组织上派来的王先生踏上归途。在途中,老船工为保护电台牺牲。潭真与林妈在预定地点接应,后来知道敌人已从叛徒那儿得到消息,他们改变了地点使敌人计划落空,将电台护送到根据地。这时才知这位党中央派来的指挥员王先生,就是秀梅的爸爸林海。
H. 想求山间铃响马帮来(1954)王为一导演,于洋,孙景路等主演的免费百度云高清资源链接
《山间铃响马帮来(1954)》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导演:王为一
编剧:白桦
主演:于洋/孙景路/冯奇/刘琼/仲星火/牛犇/程之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1954
片长:86min
解放初期的云南苗寨,人们翘首盼望着政府的马帮早点来,他们给边民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张连长(吴漾饰)接到指示,要他们保护马帮的安全。匪队长毕根(程之饰)化装成瑶人混入村寨和小店主李三(梁山饰)接头,把马帮要来的消息转告匪司令(方伯饰),匪兵们欲抢劫马帮,被边防军击溃。匪徒们又在策划新的阴谋,一天,哈尼寨收到一张匪徒开列的单子,要他们准备粮食送给过路匪军,区委书记(冯奇饰)和张连长分析这是敌人声东击西的诡计,真正意图是抢劫货物,边防军和民兵们布下口袋阵等敌上钩。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他们打败了敌人,救出了被俘的蓝蒡(孙景璐饰)。各村寨边民欢欣鼓舞,感谢政府派来的马帮.
I. 程之主演的老电影
一、《两个巡逻兵》
《山间铃响马帮来》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剧情片,由王为一执导,于洋、孙景璐主演,于1954年3月3日上映。
该片讲述了解放初期,为保证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正常物质供应,云南边防部队和少数民族群众一起与国民党残匪进行激烈战斗的故事。
三、《太阳照亮了红石沟》
电影《太阳照亮了红石沟》摄制于1953年,其主要剧情为:解放前,西北某地红石沟村回族农民马外保的大儿子马克里木,被当地恶霸马锡仁勾结马步芳的军队残酷地杀害了,小儿子又被拉去当兵;大西北解放后,马依卜拉配合人民解放军活捉了恶霸马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