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老电影柳堡的古事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电影柳堡的古事

发布时间: 2022-12-26 10:39:29

⑴ 电影《刘堡的故事》主题曲是什么_

歌曲名字叫做《九九艳阳天》。

作曲:高如星

作词:胡石言、黄宗江

演唱:张也、阎维文

歌词如下: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

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哪,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

风车呀风车,那个依呀呀地唱哪,

小哥哥为什么呀,不开言,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想把军来参,

风车呀跟着那个东风转,哥哥惦记着呀小英莲,

风向不定那个车难转,决心没有下呀怎么开言,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告诉小英莲,

这一去翻山又过海呀,这一去三年两载呀不回还,

这一去呀枪如林弹如雨呀,这一去革命胜利呀再相见,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细听我小英莲,

哪怕你一去呀千万里呀,哪怕你十年八载不回还,

只要你不把我英莲(哥哥)忘呀,等待你(我)胸佩红花呀回家转,

只要你不把我英莲(哥哥)忘呀,等待你(我)胸佩红花呀回家转,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细听我小英莲,

哪怕你一去呀千万里呀,哪怕你十年八载不回还,

只要你不把我英莲(哥哥)忘呀,等待你(我)胸佩红花呀回家转,

只要你不把我英莲(哥哥)忘呀,等待你(我)胸佩红花呀回家转。

(1)老电影柳堡的古事扩展阅读:

《九九艳阳天》是由张也、阎维文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老情歌》中,发行于1995年1月1日。

该歌曲其它版本:

宋祖英 、吕继宏版《九九艳阳天》是由宋祖英 、吕继宏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无限感激》中,发行于2000年1月8日。

⑵ 《柳堡的故事》的女导演是谁

《柳堡的故事》的女导演是王苹。

1957年,由其执导的爱情电影《柳堡的故事》上映,该片改编自胡石言的同名小说。1958年,执导剧情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该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中共党员李侠潜伏在敌占区,为革命事业奉献出生命的故事。

人物介绍

王苹(1916年9月2日—1990年12月28日),原名王光珍,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内地导演,毕业于南京中等高中师范科。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电影女导演。

1935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无限生涯》。1937年,参加抗日救亡演剧一队,先后在重庆、上海、香港、昆明等地演出了《春寒》、《雾重庆》等剧。

1949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0年在解放军政治部文化部电影处工作。1952年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成为新中国第一位电影女导演。曾执导《河川进攻》等军教片。

⑶ 柳堡的故事拍摄于哪一年

《柳堡的故事》拍摄于1957年。

黄宗江从1950年就开始根据胡石言的小说改编电影剧本,期间黄宗江与胡石言综合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反复修改,到1956年的年底剧本才正式通过。1957年,影片确定拍摄,王苹被指定为该片导演。至于男主人公李进,王苹觉得这个人物是江南人,要秀气一点,有知识分子味道,她选择了在南京军区文工团当舞蹈演员的李进,当时他的年纪比陶玉玲还小几岁。

《柳堡的故事》的布景制作

二妹子与李进河边月下约会的戏,因为胶片感光度低,只能在摄影棚内搭景拍摄。导演要求一定要有小河,有月光,水要活,河里要有月光的倒影。然而,当时中国电影技术投备几乎是一穷二白,摄影棚里没有背景投放设备,也没有水灯。

⑷ 《柳堡的故事》演员表是什么

《柳堡的故事》演员表如下:

《柳堡的故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王苹执导,廖有梁、陶玉玲等人主演的爱情片,于1957年上映。

该片改编自胡石言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连的副班长李进与少女二妹子产生了纯洁的爱情,经过指导员的帮助教育,他们暂时搁置儿女情长,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

剧情简介

1949年,解放军某团南下,途经景色秀美的苏北柳堡村,政治部主任宋伟故地重游,忆起了一段往事。

1944年春,宋伟在新四军某部二连当指导员,他们连开到柳堡村一带练兵整训。这里是新区,由于敌人的诽谤宣传,开始时群众还躲避着部队,新四军战士马上展开爱民工作,帮助群众扫院子、担水、修房子、插秧等。

四班住在勤劳善良而又胆小怕事的田老头家里。田老头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儿二妹子和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儿子小牛。这个普通的农民和中国广大农民一样在三座大山的压榨下生活着,有一肚子辛酸泪。

⑸ 《柳堡的故事》原型地点是什么

《柳堡的故事》的故事发生地柳堡镇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据电影的原着作者胡正言介绍,柳堡原名叫“刘坝”,后来在写小说的时候,觉得这里属于水乡,柳树较为常见,所以取了一个“柳”字,而“堡”则寓含着“战斗堡垒”之意。

所以电影公映后,该地地名便改成了“柳堡”,笔者查了一下资料,1959年成立了柳堡人民公社,这应该是“柳堡”正式从电影里的虚构地名走向了实体。它与沙家浜从一个不存在的虚构地名,走向实际地名几乎是走了一条同样的演变路径。

《柳堡的故事》是一部首开革命抒情诗风格先河的清丽之作,艺术上十分成熟,有质感、有女人味,陶玉玲的纯情气质和质朴的表演契合了整部影片的基调。

该片选材角度新颖独特,突破了以往战争题材只表现血与火的常规内容,而在严酷的战争背景上的找到一片温馨的爱情绿洲,不仅没有影响战士的英雄本色,而且更加丰富了战士的性格。

⑹ 柳堡的故事什么时候拍的

《柳堡的故事》拍摄于1957年。

《柳堡的故事》对于老一辈电影观众来说,是一部非常令人回味的影片。这部描写男女爱情的军事题材作品在那个时代不多见,也很难得。

《柳堡的故事》是军旅作家石言创作的小说。写的是:抗战时期,新四军进驻一个名叫柳堡的村子,村里有一位漂亮的女孩子叫二妹子。一位名叫李进的新四军副班长住进她家后与二妹子产生了感情,两人的事后来被领导发现了。

按照部队纪律战士是不允许谈恋爱的,李进在指导员的开导下只好服从命令,暂时中断了与二妹子的联系。不久,部队上前线,李进与二妹子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忍痛分手。

几年后李进所在部队又经此地,已经升为连长的他去找二妹子,得知二妹子自部队走后参加了游击队,还入了党,成为一名干部,并且一直在等着他。两人在当年约会的地方又重逢了。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⑺ 《柳堡的故事》女导演是谁

柳堡的故事导演:王苹。

王苹(1916年9月2日—1990年12月28日),原名王光珍,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内地导演,毕业于南京中等高中师范科。

1935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无限生涯》。1947年,参演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56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66年,执导舞台艺术片《青春红似火》。1968年,担任武侠电影《笑面侠》的助理导演。

《柳堡的故事》简介:

《柳堡的故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王苹执导,廖有梁、陶玉玲等人主演的爱情片,于1957年上映。

田学英(二妹子)演员陶玉玲淳朴、能干、有一双水汪汪大眼睛的美丽姑娘,对借住在她家的李进充满纯真的感情。多年来,她和父亲受尽了恶霸地主的欺压,恶霸刘胡子不但把她姐姐活活折磨死,还要霸占她。为了能摆脱厄运,她大胆地向李进求助,希望能解救她们一家。

⑻ 柳堡的故事时间处理特点

柳堡的故事时间处理特点是顺应思维逻辑来叙述电影故事。时间点清晰,每个特定的时间表述了不同的情感变化。电影《柳堡的故事》是借助电影中人物的命运反映再现抗日战争背景下的军人,农民和地主的生活,刻画了单纯勇敢的柳堡女孩二妹子,恪守纪律的军人副班长,鱼肉百姓的地主,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柳堡驻军的战士与百姓互帮互助,共同抗击敌人,饱含了对纯洁爱情的期待和军民一家亲的歌颂。

⑼ 老电影《柳堡的故事》观后感

杨柳依依,小桥流水,豆花飘香,麦苗青青。多么美的一幅北国江南的如诗画卷,又恰似一首清丽柔婉的散文。 这部拍摄于50年代的电影《柳堡的故事》,是我所看到的最美丽的中国爱情电影。 朴素真挚,柔美动人,即借鉴了苏联电影革命现实主义的传统,又蕴涵着中国古典文学的道德与抒情色彩,有除暴安。以下关于《柳堡的故事》的观后感,请欣赏!

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秉性喜好都是各有差别的,所以才说泰山难移,秉性难改,生命是愿力伸展的旅程,不同的人生经历塑造了不同的性情倾向,所以我说每个人独特的秉性来自记忆的烙痕,轮回的印记。

莫名的喜欢革命斗士,莫名的喜欢革命英雄,每每听到那气势磅礴的军号声,斗志昂扬的革命歌曲我就特别的兴奋,甚至有时候都能体会到那种身临其境的浩气凛然!这就是我的独特的性格倾向。

记忆中有过一段特别清晰的片段,那就是在一片枪林弹雨中,我与一位革命战士彼此掩护与敌人周旋奋战在一个村子里,只记得最后那位战士胳膊受伤了,然后自己扶着他来到一家农户,为他伤口敷药。

最后一个镜头那位战士牺牲了,我看到自己趴在那个战士身上嚎啕大哭。

今天看了“柳堡的故事”,总结一句话很纯,很干净也很感人,看的过程不由得引人置身其境,感同身受中体会当年的热血青年那种纯纯的情以及那一腔赤诚的革命热忱!一次一次的热泪盈眶!就觉得那时候的演员眸子里闪现出来光芒是那样的清澈,那样的纯净,同样的表现爱,那种体现在目光交融,心灵交汇中的.惺惺相惜胜过千言万语的爱情表白!这应该就是灵魂的碰撞带给人的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震撼力吧!

看完故事也同时了解了当年革命战士的那种革命信仰的崇高与伟大,多少战士为了革命成功放弃了个人情感的选择,听说这个故事是有生活原型的,而剧中真正的男主角最后并没有与心爱的姑娘团圆,他是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很显然,作者为他的故事续了一个圆满的结尾,那是在寄托自己心中期望的革命大圆满!

看完这部影片,更加理解了共产党员的本色,只觉得共产主义信仰何尝不是一场修行?一位合格的共产党员他具备的素质与佛家修行要求的那种圆满智慧“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有何不同?都说菩萨可以舍身饲虎,为了实现救国与危难,救民与水火这种宏图大志,多少英雄前仆后继,视死如归,身先士卒!

难道您敢说他们行的不是菩萨行么?小隐于野,大隐于朝啊!别以为清心寡欲,整天为了圆满青灯木鱼,皓首穷经,不闻尘事就是多高境界的修为,我说您只要心里还有一个圆满放不下您就没资格谈什么高境界!因为您的心还有个私我的圆满!所以才说小隐于野!

这种境界的修为不过是选择了一种别与红尘的生活方式,充其量就是一个喜欢清净的人!而真正的大菩萨行那就是忧国忧民,内圣外王守经达权的无为无不为!这种人心中想的没有自己,完全是替天行道的当仁不让!所以才说大隐于朝!

⑽ 《柳堡的故事》女导演是谁

《柳堡的故事》女导演王苹。

王苹原名王光珍,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35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无限生涯》。1947年,参演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53年,执导军教纪录片《河川进攻》。1956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57年,由其执导的爱情电影《柳堡的故事》上映。

人物评价:

王苹的创作量很大,她的作品显示出一 种内外融汇贯通的立场,一种特定文化氛围的规范,一种社会理想的风格表征。如果说在谢铁骊或谢晋的影片中还可以发觉心理和意识的动机,那么王苹的电影则主要是热情的颂扬和温柔的呼唤。

与其说她深刻,不如说她是执着,在她的艺术世界中,难以找寻繁复的痕迹,而更多的是简单和明快。她依赖那种切实可感的隐喻唤起观众的想象,并在直白的镜语中揉进温馨而舒缓的色彩,她把政治信仰和个人艺术品味巧妙地熔于一炉,铸就出某种坦诚而直率、流畅而晓白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