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推荐的台湾电影
谢邀!感谢关注奥斯卡,与你一起揭晓心中的谜底。
5、《卧虎藏龙》
豆瓣8.0分,将近20万人标记。李安导演带领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比起表面的刀光剑影,人心的情感和欲望才是李安要表现的江湖。再大的力量也无法化解的内心挣扎,李安却表达得风度翩翩、意境圆融。最好的武侠片之一。
台词: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刀剑里藏凶,人情里何尝不是?
2. 香港为什么能拍出那么多经典的影视作品
自打香港电影出现之后,就诞生出了无数经典之作。影响了几代无数的人,被称为东方好莱坞也不为过。曾经在整个国际社会上独树一帜,大放异彩!但是近几年来,香港的电影业没有了以前的锋芒,很明显这几年的香港影视业在走下坡路。那么为什么香港电影能出现这么多经典之作呢?当然,经典电影的拍摄也是有套路可循的。
虽然现在的香港电影业没有了以前的辉煌,但是谁又能断定它不能再一次崛起呢?让我们一起期待“东方好莱坞”的再次崛起。
3. 台湾电影彻底绝迹的原因没有任何台湾电影的消息,怎么回事台湾人不拍电影了
之所以说彻底的绝技的原因,是因为这个电影不怎么好看,而且的话,拍起来也没多少人,所以说才会电影不好看
4. 台湾的音乐为什么这么强可是电影一塌糊涂
资金是最大的问题
台湾环境都可以培养出李安了
老实说台湾真的不是太注重电影产业.....
你去看台湾电影院就知道根本没几家愿意上国片
而且台湾又是一个把资本主益发挥到最极致的国家
有些戏院他不上国片就是不上...
政府根本不能干预这种事情
如果像韩国那样子 每戏院每年播的国片数量要超过40%
我想这样也会逼的去看国片 不过基本上不会这样作.....
5. 80-90年代港片为什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指的是拍摄时间)拍出那么好的片子
首先了解片子为什么慢,先从剧本开始,剧本5-15w字左右,首先按照网络写手的速度十天就能搞定,但是哪咤的剧本写了好几年。
其中原因是因为一个逻辑完整的故事是有套路的,三段式,冲突,合适的台词设计。当一个电影完全不考虑逻辑漏洞,不考虑台词深度的时候剧本的速度能加快几倍到几十倍。
香港电影的优势是用强烈的冲突和紧张的情节会让观众忽略片子本身的漏洞,这叫以瑕掩瑜。
从演员来说摄影来说,一个严格的片子是要出分镜,严格控制演员走位表演深度,严格控制摄像机运动构图,一个认真的片子一般一天只能拍几个镜头。
香港电影因为不是过于注重走位摄影机运动,只把大故事讲清楚自然拍摄速度快。
从后期来说,后期特效是特别占用时间的,一个电影级别的人物模型制作周期至少两三个月,三维场景也是,外加后期渲染,和特效。时间成本一下就上来了。
香港电影基本没有运用特效拍摄的,后期调色校色都很少。
从演员来说,香港有成熟的产业链,摄影师演员,道具服装,等。都很快能就位。
前期中期后期下来,其他电影几年的时间,香港电影只要几周就能出来一部。
6. 为什么韩国日本台湾剧情很一般的电影都能拍得很文艺小
😨
7. 为什么香港电影拍摄速度这么快,根本不需要编剧一样!
那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留下的习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邵氏电影多年积累的人才在这个时代大放异彩,吴宇森、徐克、王家卫……类型各异、才华横溢的电影人纷纷横空出世。
那时,香港电影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香港本土,向北延伸到大陆和台湾地区,向南延伸到整个东南亚。当时大陆才刚刚开放,录像厅如雨后春笋般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香港电影一时间就成了录像厅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片源。在幽暗肮脏的录像厅看港片,也成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电影每年的产量为200多部,好的年份甚至突破300部。电影从业者都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有开不完的工。像周润发、成龙、张曼玉等大腕明星更是片约不断,时常要在拍一个戏的间歇拍另外一个。当时,周润发创下了一年拍片11部的纪录,但很快就被张曼玉打破。张曼玉因为一年拍12部电影,在业内有了“张一打”的外号。
黄金年代的香港电影,不仅产量多,质量也相当上乘。张彻的徒弟吴宇森拍出了后来让他蜚声国际的《英雄本色》系列;林岭东拍出的现实题材的代表作《监狱风云》两部;而徐克与李连杰合作的《黄飞鸿》系列也风靡一时;刚从编剧转型导演的王家卫也找到了合作拍档杜可风,凭借《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逐步奠定自己艺术片大师的地位……
8. 《血观音》是近几年来台湾拍的最好电影吗
影片中呈现的社会真实样貌,无论炒地皮、政治斗争、官员失踪、收贿买卖等,都是当今政治常见手段。导演特别选用女性角度去凸显白手套这个复杂又充满争议的角色,同时也带出庞大利益交换,让贩卖古董的棠家,游走政商名流间,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但却暗藏心机盘算。
最初的片名是《血色青花瓷》,主要剧情以一份贵重艺术品流转在官员、商人、警察之间串起,尽管青花瓷是真正值钱之物。
但从影像叙事角度而论,瓷器并无太大可观、可指涉之处,改用神像作为贿赂工具,能够制造更大的反差;既然要刻划官商勾结,又以白手套为主角,电影一度改名《血手套》,但意象比较迂回,不易聚焦。到了拍摄阶段曾更名《修罗花》,修罗是佛教六道轮回之一,含义更加隐晦。但最后选择最直白的《血观音》,现在看来是更加贴切。“世界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罚,而是那无爱的未来。”
怎么样?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请给我留言点赞哦~
9. 小齐是台湾人,为什么拍的电影大多数都是香港电影
因为台湾电影的局限性有目共睹,虽然这几年特色型的电影很多,但题材方面不可能找年过四十的他当主演。
他目前参演的片子除了一些搞笑喜剧外,大部分是杜琪峰的作品。质量上还是又保证的,对他自己日后的发展也有好处。
10. 中国老电影是如何拍摄的
摄影术同样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1839 年,法国人达盖尔根据文艺复兴以后在绘画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并使用化学方法,将形象永久地固定下来,“达盖尔照相法”产生。1872 年,最先将“照相法”运用于连续拍摄的,是摄影师爱德华·幕布里奇。他曾在 5年的时间里,多次运用多架照相机给一匹正在奔跑的马进行连续拍摄的实验,并于1878年获得成功。 1882年,法国人马莱利用左轮手枪的间歇原理,研制了一种可以进行连续拍摄的“摄影枪”。此后他又发明了“软片式连续摄影机”。终于以一架摄影机开始取代了幕布里奇用一组照相机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在欧洲,许多国家中的科学家、发明家们也都研制了不同类型的摄影机。其中,美国的托马斯·爱迪生和他的机械师狄克为了使胶片在摄影机中以同样间隔进行移动,而发明了在胶片两边打上孔洞的牵引方法,解决了机械传动的技术问题。“活动照相”的“摄影术”得以完成。 目前国内第一本引进讲解电影拍摄的图书为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大师镜头:低成本拍大片的100个高级技巧》,第一次将电影拍摄技术介绍给非专业人群。内容涵盖拍摄打斗镜头、追逐镜头、恐怖镜头、出场与退场、车内场景、对话场景、争吵冲突场景、爱情激情场景等各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