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经典电影有哪些求推荐。
中国经典电影有:《看上去很美》、《让子弹飞》、《十七岁的单车》。
1、《看上去很美》
《看上去很美》是张元导演的一部作品,改编自王朔同名小说,讲述3岁男孩方枪枪的成长故事。
2、《让子弹飞》
《让子弹飞》是2014年上映的一部电影,本片是姜文导演的第四部电影作品,马珂为制片人,主要演员有姜文、周润发、葛优、刘嘉玲和陈坤等;电影改编自着名作家马识途的长篇小说集。
这部被称为中国经典青春影片的电影,因未经有关部门审核就参加银熊奖展映而被禁止公映,原因是“拍了太多胡同,没把北京现代化的一面拍出来,有关方面认为不利于申奥”。2014年7月13日、7月14日,该片首次在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开始公映。
㈡ 经典的国产电影有哪些 10部经典国产电影
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
港片:青蛇,甜蜜蜜,东邪西毒,阿飞正传,一代宗师,无间道,旺角卡门
㈢ 十大必看国产电影分别是什么
1、《被光抓走的人》
虽然外界褒贬不一,但蓝雨星城认为这是2019年度最有创意的国产爱情片。借用了一个科幻片的外壳,探讨的就是爱情,牵扯到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甚至涉及到人性。这样的国产电影,非常难得,不仅有好的创意,而且还能引发共鸣,如果宣传得力的话,还会成为一部话题电影,引起全社会的讨论。
㈣ 十部值得看十遍的中国电影
10、《三傻大闹宝莱坞》;虽然没有参透影片的意义,但今天因为一些人与人的差别而郁闷很久的我真正因为这部影片笑起来了。电影有着印度歌舞、音乐、喜剧元素,宝莱坞的载歌载舞式体现。十多年前的电影,独特的喜剧风格,明确传递的价值观,值得国产电影学习。
㈤ 中国十佳电影是哪十部
中国大陆十佳经典电影
第一名:中文片名:《霸王别姬》 英文片名:(Farewell My concubine)
时间:1993年
导 演:陈凯歌
出 品:1993年
发 行: 北京电影制片厂 香港汤臣电影公司
领衔主演: 张国荣 张丰毅 巩 俐 葛 优
获奖情况:第46届夏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美国电影“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二名:中文片名:《红高粱》译名:Red Sorghum
原着:莫言
导演:张艺谋
编剧:陈剑雨 朱伟 莫言
主演:巩俐--我奶奶 姜文--我爷爷
摄影:顾长卫
录音:顾长宁
作曲:赵季平
美术:杨刚
获奖情况:1988年获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大奖
第三名:中文片名:《荆柯刺秦王》
领衔主演: 巩俐 张丰毅 李雪健 王志文 赵本山
导 演: 陈凯歌
上映日期: 1999-5-1
获奖情况:戛纳电影节/Cannes Film Festival 1999 金棕榈 / Golden Palm 提名 陈凯歌 戛纳电影节/Cannes Film Festival 1999 技术大奖 / Technical Grand Prize 获奖 Juhua Tu
第四名:《黄土地》
发行时间:1984年
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
编剧:张子良
导演:陈凯歌
摄影:张艺谋
美术:何群
作曲:赵季平
主演:薛白(饰翠巧)、王学昕(饰顾青)、谭托(饰翠巧爹)、刘强(饰憨憨)
获奖情况:1985 年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中心奖和摄影奖 西班牙洛迦诺电影节银豹奖
第五名:中文名称:《活着》 英文名称:To Live 别名:Lifetimes
发行时间:1994年
电影导演:张艺谋
电影演员:巩俐 葛优 牛犇 刘天池 郭涛 张璐
获奖情况:法国戛纳第47届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人道精神奖 全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六名:中文片名:《秋菊打官司》
导演:张艺谋
时间:1992年
主演:巩俐/雷恪生/戈治均/刘佩琦
获奖情况:意大利第14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第七名:中文片名:《无极》 英文片名:《The Promise》
公映日期:2005年12月15日
导 演:陈凯歌
摄 影:鲍德熹
服 装:正子公也 叶锦添
美术指导:叶锦添 武术指导:林迪安
主要演员:张东健 真田广之 张柏芝 谢霆锋 刘烨 陈红
获奖情况: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美国电影“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八名:《芙蓉镇》
出品年代:1986年
出品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
导演:谢晋
编剧:阿城、谢晋
主要演员: 刘晓庆 姜文 徐松子 张光北
获奖情况:法国第1届蒙彼利埃电影节“金熊猫奖”
第九名:《阳光灿烂的日子》
上映日期: 1994-1-1
导 演: 姜文
主 演: 夏雨 耿乐 宁静 陶红
获奖情况:第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沃尔皮杯最佳男演员奖(银狮奖)
第十名:《不见不散》
导演:冯小刚
主要演员:葛优、徐帆
㈥ 中国经典电影100部排名
国内经典电影排名前几位的有《霸王别姬》、《无间道》、《大话西游》、《活着》以及《我不是药神》等等。
陈凯歌导演的作品《霸王别姬》,绝对可以说是观众心中的经典电影之一,而且排名非常靠前。不但剧情精彩,而且演员表演的也非常写实,令人看过之后有种刻骨铭心的伤痛。
另外,除了以上经典电影,排名比较靠前的还有《茶馆》、《大闹天宫》、《天书奇谭》、《芙蓉镇》、《城南旧事》等影片,都非常不错,可以进入前一百名。
㈦ 中国电影的经典电影
1、坚持和发展革命的现实主义道路,坚决执行双百方针,题材广泛,反映生活中各类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天云山传奇》、《喜盈门》、《人到中年》 、《高山下的花环》 、《血,总是热的》、《伤逝》、《骆驼祥子》等影片。 2、尊重艺术的客观规律,创造出各种真实生动的银幕形象,塑造了各类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廖仲恺》等影片对革命领导人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对蒋介石等历史人物能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本来面目表现。
3、在风格与样式上趋于多样化。由于题材领域的扩展,使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探索自己最适宜的风格、样式,表现最完美的内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编导拍摄了一批有一定实验意义的探索性影片,如《黄土地》、《青春祭》、《良家妇女》、《黑炮事件》、《猎场札撒》、《老井》、《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别姬》等。在电影创作繁荣的同时,电影理论研究也空前活跃,并在相当多的创作人员中发生影响。 中国美术片从形式到内容都极富有民族风格和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美术片是中国影片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个片种。新闻纪录片已向纵深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料,系统地编辑一些重要的文献片,并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与重要事件进行综合报道、专题报道;还注意表现人物和人物的精神世界,抓住真人真事中丰富的细节,以情动人。科教片也有新发展。电影厂在原有的基础上陆续增建八一电影制片厂、儿童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峨嵋电影制片厂、潇湘电影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福建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青年电影制片厂、深圳影业公司、云南电影制片厂13个主要生产故事片的电影制片厂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和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
1958年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电影资料馆,1989年在该馆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并创办《当代电影》和《电影信息报》。电影工业和科研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国产电影器材已基本上可以解决放映和制片需要,还研制成功立体电影、环幕电影等 。全国放映单位已达14万之多,比1949年增长了350倍。1960年成立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1979年改组为中国电影家协会,颁发电影金鸡奖;影协下设中国电影出版社;还编辑出版《大众电影》,举办电影百花奖评选活动 。自1980年起每年由文化部(1986年起改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上年度的优秀影片颁发政府奖。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开拓新的题材和体裁,继承和发扬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借鉴外国影片的经验,创作出既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又有国际水平的影片。 1945—1955 衣钵南传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香港电影又揭开了它新的一页。由于中国内地爆发了解放战争,大批躲避战乱的内地影人相继南下,形成了第二次的移民风潮。在这一时期先后来港的有何非光、朱石麟、卜万仓、但杜宇、任彭年、舒适、周璇、胡蝶、殷明珠等着名的导演明星,内地资本和人才的涌入也为百废待兴的香港电影业注入了一股活力。战后初期,蒋伯英成立了大中华影业公司,拍摄了香港光复后的第一部影片《芦花翻白燕子飞》。李永祖同制片家张善琨合作,创办了“永华”,明星云集的大片《国魂》和《清宫秘史》等就诞生于此。而张善琨随后脱离“永华”成立的“旧长城”也出品了《荡妇心》、《血染海棠红》、《一代妖姬》等影片。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香港国语电影界形成了“左派”和“右派”两股势力,以“长城”、“凤凰”、“新联”为代表的左派电影公司在与右派的角逐中一方面延续着中国主流进步电影的传统,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香港国语片市场的良性竞争。战后,由于海外市场的需求,为香港制片业吸引到了大量的投资,但同时也助长了香港影坛粗制滥造的歪风邪气。“七日鲜”和“云吞面导演”之风对香港电影的发展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因而也就诞生了香港电影史上着名的“清洁运动”。吴楚帆、黄曼梨、白燕、关文清等164位影人联合签名,发表了“尽一己之责,期对国家民族有所贡献,不负社会之期望,停止拍摄违背国家民族利益,危害社会,毒化人心的影片”的宣言。而这一时期拍摄的粤语片和国语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着浓郁的旧上海电影特征。
1955—1966东方好莱坞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港英政府“积极不干预政策”的鼓励和“左右”政治势力影响减弱,香港电影迎来了它自由发展的黄金时期。光艺、电懋、邵氏等大型制片企业在港登陆,标志着香港电影工业由独立制片向“垂直整合”的流水线生产方式转型的完成。同时,香港电影也挣脱了旧上海电影的束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和商业特色。从此,有人开始将香港这块弹丸之地冠之以“东方好莱坞”的头衔。在这一时期,“电懋”和“邵氏兄弟”在争夺市场方面进行着激烈的竞争。“电懋”以拍摄时装片为主,如《四千金》、《曼波女郎》、《空中小姐》、《香车美人》等;而“邵氏”则延续了前身“天一”公司的创作传统,提出了“大中华文化圈”的发展战略,积极制作《貂蝉》、《杨贵妃》、《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古装片,并且在香港掀起了一股持续了十年之久的“黄梅调电影热潮”。凭借这股热潮,“邵氏”也在两强之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为了逆转不利的局势,“电懋”的掌门人陆运涛亲自上阵,先是花重金从“邵氏”挖走了林黛、乐蒂的当红明星,又说服李丽华和严俊自组公司,最后策反李翰祥带着凌波等一批“邵氏”的演职人员远走台湾,组建了“国联”。同时,两公司大闹“双胞胎案”,争拍同一题材的影片抢占市场。这种恶性竞争直到1964年双方签订“君子协定”才宣告结束。不久之后,陆运涛意外辞世,“电懋”也无力再和“邵氏”抗争,香港电影的格局就此从“楚汉相争”变成了“邵氏”的一家独大。
㈧ 中国十大经典电影是哪几部
一,《少林寺》,中国武侠电影的扛鼎之作,中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影片,它影响的已经不只一代人,天下武功出少林,我想大多是从那时开始的吧。
二,《霸王别姬》,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世界级电影,但它绝对是在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产影片。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看到过可以将堕落演绎的这样华丽,用艺术舞出如此悲情的影片了。
三,《红高梁》,这是一个很特别的片子,在这个商业凌驾于艺术之上的时代,或许已经没有多少人有耐性去读懂它的内涵与风格,但是这并不影响它对于中国电影的价值,现在的老谋子已经成为中国最赚钱的导演,但在我看来,只有这一部才是属于他的经典。
四,《东邪西毒》,它是典型的武侠片,却又被称为香港艺术电影的代表作,就像王家卫掩在墨镜后的双眼,读不透,却总是好奇的想要去探索。它开创了电影的另一个时代,同时也造就了香港电影另类的主流文化。
五,《英雄本色》,周润发票房毒药的翻身之作,吴宇森落魄十几年后名扬天下,从此世界电影多了一个名词,叫做暴力美学。它不止开创了一个时代,还让我们明白,白鸽满天才叫美,风衣持枪才叫帅。
六,《精武门》,如果说少林寺是中国武侠电影的开山之作,那精武门就是让中国的侠义道真正的走向世界,从此英文世界有了第一个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单词,它叫做功夫,而成就它的,就是中国最伟大的演员,李小龙。
七,《甲方乙方》,把这部电影放在这里似乎不太恰当,即使在冯小刚的电影中它也算不得最出色的。之所以把它排在这里,是因为它的意义非凡,从此以后,中国电影又有了新的名词,叫作贺岁。
八,《卧虎藏龙》,从来不知道原来血腥的侠义恩仇也可以拍的这么美的,中国几千年的武道侠情,经典无数,直到这一刻,才在大银幕上缔造出了真正的江湖,同时也第一次在好莱坞留下了华语影片的足迹。
九,《阳光灿烂的日子》,人们所追求的是成功,慨叹的便是无法回头的青春,曾经的荒唐年少,曾经的羞涩朦胧,这部当年的世界十大佳片,就像我们的青葱岁月,只能追忆,不可复制。
十,《妈妈再爱我一次》,如果论影响力,或许它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我一直不喜欢台湾的影视剧,脂粉气太重,要么声嘶力竭,要么肉麻滥情,唯独这一部,二十年后依然无法割舍。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看电影也能让人哭的。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而且纯属个人观点。
㈨ 推荐几部中国经典电影,最好还可以进行赏析,评论的
看你喜欢什么类型的。
武打片: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徐克大胆起用李连杰饰演黄飞鸿,一改原来由关德兴塑造的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形象,令人耳目一新。本片保留了原故事中的许多人物,如:十三姨,梁宽,林世荣,并加入了黄飞鸿与十三姨的爱情这一线索。 影片将黄飞鸿这一人物摆在中国与西方的政治冲突与文化冲突的背景下,摆在新与旧,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冲突中。从而改变了旧作黄飞鸿中的正与邪,即侠义与罪恶的冲突主题,使新的《黄飞鸿》电影及黄飞鸿这个人物有了新的审美意义。
《笑傲江湖之东方》电影是由程小东导演,由李连杰、林青霞、李嘉欣、关之琳等主演的中国动作奇幻片,上映于1992年。由金庸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取材,遵照原着中人物的性格、背景加以改编,虽有多处不符合原着之处,却独具一格,在香港、台湾、内地甚至全亚洲和全世界都造成了轰动,堪称香港电影的经典乃至巅峰之作,至今同类题材仍然难以超越。
《方世玉1,2》等等,
枪战片:吴宇森的《喋血双雄》是吴宇森平生最完美的作品,他可能毕生都无法超越这部电影的成就。在当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中,《喋血双雄》获得最佳导演、最佳剪接(樊恭荣)两项奖。在刚刚推出的时候,这部电影被视为完美的商业暴力片,此后十年中,人们对它的评价不断改变,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它列为本世纪亚洲十大影片之一。
《英雄本色1,2》此片成为当年度最卖座的的电影,周润发在此片中充分展现了他优秀的表演魅力。影片成功地将江湖兄弟情与亲生兄弟情的矛盾集结在一起,体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挫折、失败、忏悔和报复,通过这些人际关系的冲突,影片通过成功的煽情手法使影片更具观赏性。该片掀起了一股"英雄片狂潮",对香港电影的发展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此片获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奖,获第2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等多项奖。并被评为香港80年代十大名片之一。
其他《纵横四海》等等。
冯小刚的贺岁片:《大碗》《甲方乙方》《手机》。
无厘头类:周星驰的《大话西游1,2》是一部香港无厘头搞笑片,成就了大话的经典传奇。《大话西游》把周星驰推到了后现代主义喜剧大师的位置,进而推动了无厘头文化在中国的流行。电影“大话西游”分为《月光宝盒》和《仙履奇缘》这两部。《功夫》《喜剧之王》等等。
带点文艺类: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改编自香港女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导演,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本片由汤臣电影公司和西安电影制片厂共同投资拍摄完成。全片影像华丽,兼具史诗格局与深刻的文化内涵,讲述了两个伶人的悲喜人生,并掺合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本片曾于1993年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这也是我国唯一一部获此殊荣的影片。除此之外,本片还获得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多项国际电影奖项。这部作品也曾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是一部享有世界级荣誉的电影。
姜文的《太阳再次升起》《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等。
其他类型的:王晶的《赌神1,2》,徐克的《倩女幽魂1,2》等等。
就不都一一介绍了。
㈩ 十大必看的经典华语电影
十大必看的经典华语电影有:《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大话西游》、《无间道》、《红高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英雄本色》、《倩女幽魂》、《让子弹飞》、《新龙门客栈》。
1、《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这部电影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是由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巩俐、张丰毅等人人主演的一部文艺片,电影自1993年上映起,先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还获得了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