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老电影抗大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电影抗大

发布时间: 2022-12-16 22:41:36

㈠ 抗大观后感作文500字

雷锋 电影 观后感:

下午我们全校观看了《雷锋》的电影。我们很高兴,又能学习到革命先辈的精神了。电影主要讲了雷锋最为突出的五件为人民利益服务的事情。片中开始雷锋还不知到要为人民利益服务。
后来是听了指导员的话就有了这个念头了,而且并送给了一套《毛泽东选集》。后来他就知到: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后来他就不断的为人民做好事,比如:牺牲假日休息时间到工地来搬运砖块;送老大娘到目的地;捐钱给灾区;帮小学生一起植树等等。但雷锋不留下姓名,就这样留下了许多动人地光辉事迹。我看完感动地都快流泪了。
这也告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是革命先辈用血肉“粘”成的!所以用来告戒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雷锋叔叔那种助人为乐、节约的好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星期天,雷锋叔叔的战友王大力把所有战士们的袜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锋叔叔正在晾衣服时,发现自己的旧袜子不见了,他就到处寻找。这时,王大力说:“雷锋,你有那么多存款,还这么舍不得买一双袜子。你瞧,你这双袜子穿在脚上不嫌得难受?”雷锋叔叔说:“只要不耽误我的工作就可以啦!”王大力又说:“那你不觉得难看吗?”“咱们军人不是把袜子穿给别人看的。”这几句话,就已经体现出了雷锋叔叔的节约精神。他区人民,可是他自己却舍不得买新袜子。雷锋是多么节约啊!
雷锋叔叔最后因公殉职了,但他的精神是永远在我们的心中。雷锋叔叔和一些无名英雄一样是我们大家的好榜样,在为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做贡献而牺牲的!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正是这种精神的化身。雷锋叔叔,我为您感到骄傲!
我还是一个学生,花起钱来却大手大脚,爸爸妈妈对我无可奈何。当学校放映电影《雷锋》时,我有幸观看了这部电影,受到了很深刻的教育。
影片《雷锋》展现了雷锋叔叔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光辉形象。其中,有这样几个镜头尤为感人。
一场篮球赛下来,战士们热的汗流浃背,许多人去买雷锋小气吗?不,该花钱的时候,他一点也不犹豫。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雷锋就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战士王大力收到了一封家信,信中说他母亲病了,家里等着用钱。雷锋知道这事后,就以王大力的名义悄悄地寄去了20元。当别人有困难时,雷锋就挺身而出,慷慨解囊,辽阳市遭受洪水灾害,雷锋就把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100元钱亲手交给了灾区的领导。他深情的说“人民公社就是我的家”
。这情景真让人感动啊!
看《雷锋》想自己,我真是羞愧万分。自己整天想的是吃好,玩好。去春游,我吵着家长给我买三、四十元的水果、饮料及糕点。在学校里,我常常溜到外面去买零食。是《雷锋》教育了我,是雷锋的精神感动了我。钱是来之不易的,我们的生活并

㈡ 葛存壮老师讲“马尾巴的功能”的电影叫什么名

《决裂。故事梗概 江南某地区党委决定创办一所“抗大”式的农业学校——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延安“抗大”毕业的垦殖场场长龙国正被派往松山分校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学校刚刚创办,斗争便十分激烈。副校长曹仲和要把学校建在城郊;教务主任孙子清为追求学生质量,拒收没有文凭的工农学生。龙国正根据地委副书记唐宁的指示,提出把学校办在山头上,主张打开考场大门,请工农学生进考场参加考试,请贫下中农参加评论。开学后,龙国正号召全体师生掀起一场“教育革命”。 学生徐牛崽首先向孙子清开了第一炮,贴出《少讲马,多讲猪和牛》的大字报,这件事遭到曹仲和的训斥,却得到了龙国正的赞扬。龙国正批评学校关门教学,脱离实际。这些触怒了专区的赵副专员,他把龙国正调去大城市参观名牌的农业院校,并开除了几名为帮助农民抢收而不参加考试的学生。 龙国正回校后,召开党委会,指出曹仲和的错误,撤销开除学生的通告,进一步动员全体师生把学校的小课堂搬到农村的大课堂去。“共大”师生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增长了才干。他们批判了“党内的资产阶级代理人”赵副专员。赵副专员下令砍掉“共大”。这时,传来毛主席肯定“共大”的消息,全校师生欢欣鼓舞,龙国正提醒大家:斗争还没有结束,号召“共大”师生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㈢ 吴京演的八路军骑兵是哪部电影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

冥冥之中,莫非天意。

8、骑兵团属于枪骑兵。

突袭的时候战术思想主要是以速度换空间。

这种战法除了第一排,后排是绝对不能使用枪械的。会误伤战友。

连人带马,血肉之躯,冲进敌营。

战争之残酷,实在非和平年代人可以想象。

9、骑兵突袭战术中更管用的不是枪,是战刀。

电影中复刻的是新四军名将彭雪枫发明的刀。

名叫——雪枫刀。

10、马乘风毕业于抗大,而八路军各部通讯员的技术都统一学自延安的中央军委通信学校。仔细看的话,这个标记出现在马乘风的书包上。

对我个人有一点特殊的意义:中央军委通信学校就是我的母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

从瑞金到延安再到西柏坡,我的母校培养出的无数通讯员为革命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1、电影中提到的日军利用我军发报机定位地点的事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就发生在冀中大扫荡中,而八路军在最危急的时刻以通讯员发报吸引大股日军在聂帅回忆录上也有记载。

12、八路军借助特殊低凹地形以步枪打落敌机是历史真实。前几天抗日专家萨苏先生替我们印证了这点。其实我们在翻阅史料时看过很多萨苏先生的作品。感谢。致敬。

13、搜集史料时我们找到了两个故事。一大一小,都非常震撼,非常感动。

囿于篇幅,最终选择了体量小的这个。

希望在不远的未来,原班人马,有机会把那部长篇拍出来。

相信大家会喜欢。

14、这个故事最早版本叫《骑兵团》。

某天梦中竟遇见了这些戎马一生的英雄们。猛地惊醒,忽然觉得这个故事就应该叫做那两个字:

乘风。

不解释。

15、马仁兴……

马乘风……

这完全历史真实的姓名,竟然已经暗喻了这对英雄父子了不起的人生。

冥冥之中,莫非天意。

㈣ 有谁知道哪些电影或电视剧是关于张作霖的

推荐5部和张作霖有关的影视作品。

1、《直奉大战》

导演:周予/吴秋芳

主演:赫海泉/曹杰臣/王尚信/胡浩/毕彦君

上映年份:1986年

剧情简介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英、美帝国主义所支持的直系军阀,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支持的奉系军阀后,准备统治全中国。

1923年,直系军阀曹锟驱逐总统黎元洪后,用每张选票五千大洋的代价,买了个大总统,吴佩孚也在中原加紧练兵,做着总统的美梦,陆军检阅使冯玉祥对贿选怒不可遏。

2、《少帅》

导演:张黎

主演:文章/李雪健/宋佳等

首播时间:2015年12月29日

剧情简介

传奇人物张学良的人生自传,娓娓道出这位沧桑老人辉煌而又 坎坷的一生,张学良出生于军阀混战的年代,幼年丧母,是大军阀张作霖最钟爱的长子。

这位顶着父亲光环的风流公子,自进入父亲创办的陆军军校起,便踏上了一条戎马之路,从最初带兵打仗到几经战争的洗礼,遭受过挚友郭松龄举兵反奉的打击,忍受着父亲被日本人谋杀的家仇国耻,最终担负起身上的家国重任,成长为东北三省的领导者。

张学良一生风流倜傥,却情归两位奇女子,与原配于凤至、挚爱赵四相伴一生。他吸毒成瘾,最终靠外国医生打戒毒。

他有颗赤子之心,为了中国的统一,实行“东北易帜”,对蒋介石绝对服从,但也因此在九一八事变中让日本人占领了沈阳。

终于,他在三十六岁那年与杨虎城将军策划了西安事变,结束了内战,促成国共合作、一致抗日,而他自己却因此被软禁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

3、《看见你就笑》

导演:陈洪民

主演:邓丽君

上映年份:1981年

剧情简介

天下怪事特别多,天下的女人他全要,大帅的跟班刁副官带着一支杂牌军,乌龙百出,见到女子打篮球,大帅强迫手下把女子裙子剪短,以娱自己饱眼福,坐车抛锚,刁副官即改以灵车代替,大帅也不亦乐乎,笑料百出。

大帅生性风流好色,虽有五个太太,见到美女即想占为已有,虽然妻妾争风吃醋,但也阻挡不了大帅专横、好色的本性,命令刁副官想尽办法达到目的。

有对热恋中的情侣,险遭被拆散,而逃出大帅府,五姨太与刁副官的偷情,大帅府也偶尔出现个疯女人,搞得大帅府乌烟瘴气,大帅毙了副官,也死在疯女人的手里,风流自被风流误,天下人谈天下事,天下人看天下笑。

4、《山河同在》

导演:王德庆

主演:刘金承/冯越/那刚等

首播时间:2015年9月28日

剧情简介

九一八事变之后,抗日呼声日益高涨,苏海龙和黄显声打响了沈阳城抗击日寇的第一枪,在养父和亲人的相继离去后,苏海龙走出悲情,积极组建抗日队伍,与邓铁梅一道加入东北抗日革命军。

在张婉婷的影响帮助下,苏海龙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带领部队给予日本关东军以沉痛的打击,日本关东军对苏海龙所在的部队进行了多次围剿,随着抗日斗争的形势逐渐严峻,东北抗联奉命相继进入苏联远东地区进行休整。

苏海龙奉命前往延安抗大学习,学习结束后,苏海龙被派往苏联远东第88步兵旅,苏海龙多次率领小分队进入东北,对日本关东军进行渗透和侦查,成功炸毁虎头要塞号称“亚洲第一炮”的巨型榴弹炮,为日后的总攻扫清了障碍。

5、《遍地英雄》

导演:周力

主演:刘涛/于小伟/连奕名等

首播时间:2006年08月22日

剧情简介

大兴安岭腹地大金沟镇盛产黄金,物产丰饶,当地首富杨雨田的大公子杨宗是大帅张作霖的保镖,远近闻名的快枪手,大小姐秀是一个有着进步思想的女学生,杨宗迎娶媳妇菊的这一天飞雪漫天,东北军团长朱长青为索要军饷,大闹婚礼。

杨家的长工神鞭鲁大为救杨宗受伤,生命垂危。杨宗瞒着杨雨田偷偷将鲁大送到日本人北泽豪的诊所救治,引起杨雨田的不满,因为他宁愿让一个长工死,也不让日本人来插手,鲁大的勇敢大胆赢得了秀的爱情。

但二人的私情很快被杨雨田发现,他将鲁大打得半死,扔在荒山野地里,鲁大被胡子所救,杨雨田将秀送到奉天读书,鲁大为了要娶秀,顶火盆也感动不了杨雨田,反要他的命,鲁大心死,遂上山成为胡子头子,从此与杨家结下深仇大恨。

㈤ 有部七十年代教育题材的国产电影,当年都是学校组织去 请搜索一部七十年代教育题材的国产电影,当年都是

你说的是1975年的文革片《决裂》,马尾巴的功能是电影里一个经典段落,不过这电影现在基本上找不到了
决裂的剧情简介:
文革期间,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在江西省某山区成立。“抗大”老干部龙国正(郭振清 饰)被派到松山分校任党委书记兼校长。当时,两条路线的斗争非常激烈,围绕办学姓“社”还是姓“资”展开激烈讨论,地委赵副专员(鲍烈 饰)支持副校长曹仲和(陈颖 饰)把学校建在城郊,而地委副书记唐宁( 温锡莹 饰)则站在龙国正一边,支持他们把学校建在山上。资产阶级思想严重的教务主任孙子清(葛存壮 饰),认为工农出身的青年没资格上大学,气愤的龙国正抓起江大年(李世江 饰)的手宣布:“这手上的老茧就是资格!”他聘请老贫农参予学生入学评议,坚持开门办学。肩负着社会主义使命的龙国正,面对种种困难和不满,能否当好这个校长呢.....

㈥ 《烽火抗大》你喜欢剧中人物的穿搭吗

《烽火抗大》剧中人物的穿搭是跟人物相搭配的,虽然体现不了那个年代的艰苦条件但是人物表演的是最重要。

虽然是一部抗战片,但是关于演员的服装其实也是观众比较喜欢的。虽然身上的服装总是一尘不染的,从来都不会看到这些服装上面有污点,这个显然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在拍摄情况中其实也有衣服脏的情况,但是为了拍摄好看都会经过清洗或者擦拭


革命题材的电视剧,在那个非常困难时期,肯定都是衣裳破烂,然而靠有实力的演员,把剧情表现出来,最后赢得大部分观众喜欢。

经典电影《英雄儿女》幕后的故事

最近看到一些消息称,近期将有一批“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密集播映。

欣喜、期待之余,笔者“杞人忧天”,不免有些莫名其妙的担忧。

“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相信许多朋友都看过电影《英雄儿女》,许多年间,这部电影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一首《英雄赞歌》唱遍大江南北,在几代人的心灵上都烙下了深深的烙印。

如今的影视剧创作者还能再创奇迹,拍出《英雄儿女》那样的传世之作吗?

电影《英雄儿女》经典画面

《英雄儿女》拍摄于1963年,期间曾经发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剧本是怎么“炼成”的

剧本乃“一剧之本”,《英雄儿女》剧本改编自中国当代大文豪巴金先生的小说《团圆》。

抗美援朝炮声隆隆,1952年、1958年,巴金曾经两赴朝鲜慰问、采访。

在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团六连的事迹最令他难以忘怀,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支部队,他曾在这个部队生活过两个月。

“开城保卫战”打到最激烈的时候,志愿军阵地最后只剩下了六连副指导员赵先友和通信员刘顺武。

当大批美国兵冲上阵地时,赵先友果断地举起手里的步话机,大声向上级报告:“敌人i冲上来了,不要管我们,快向我们开炮!向我们开炮!开炮! ”

六连所在团的团长叫张振川,后来曾任河北省军区司令员。

在望远镜中,张振川清楚地看到两位勇士在火海中与敌人拼杀的身影。

“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

张振川再次听到步话机里赵先友嘶哑的声音。

张振川一咬牙,眼含热泪,发出了开炮的命令。

阵地夺回了,可赵先友和刘顺武都已壮烈牺牲。

回到上海后,巴金始终忘不了六连的壮烈故事,一直有依据这个题材进行创作的想法。

但是,巴金先生始终下不了笔,他想重新演绎六连的故事,让六连的故事更丰满、更感人。

经过六七年的酝酿,巴金先生终于写成了一部篇幅不太长,却带有传奇色彩的小说-《团圆》。

电影《英雄儿女》剧照

《团圆》描述的是志愿军王文清政委与女儿王芳在上海失联、在朝鲜战场意外重逢的故事。

长影把任务交给了刚拍完《平原游击队》的着名导演武兆堤。

把小说改编成剧本,这个任务由谁来担当?

武兆堤马上想起了抗大同学毛峰。

毛峰当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将军的秘书。

他担任过志愿军政治部秘书,在朝鲜呆了五年多,熟悉朝鲜,熟悉志愿军官兵,文字功夫也很是了得。

可是,毛峰在电话那头一口回绝了武兆堤的邀请:“你让我写个报告什么的还行,可是我哪里会编电影剧本啊?”

武兆堤说:“我还就认定你了,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我明天就来北京,咱们当面谈。”

说完,武兆堤不由分说挂了电话。

第二天,武兆堤果然从长春连夜赶到了北京。

看完巴金的小说《团圆》后,毛峰不再推辞,在傅钟将军支持下,他接受了改编剧本这个陌生而艰巨的任务。

经过反复商讨,毛峰决定将“王成”这个角色的戏份加大,使他成为贯穿全剧的一个重要角色。

在巴金的小说《团圆》中,“王成”在战斗中牺牲了,至于他是怎么牺牲的,小说着墨不多。

武兆堤和毛峰绞尽脑汁,最后与巴金先生取得了联系,希望巴金先生能够给予点拨。

巴金先生一下子就想起了六连的故事,想起了赵先友、刘顺武。

电影《英雄儿女》经典画面

于是,“王成”成为赵先友、刘顺武的化身,在电影中喊出了那句感动了无数中国人的悲壮口号-“向我开炮!”

28天后,武兆堤和毛峰完成了题名为《英雄儿女》的剧本。

物色演员之-王芳,你在那里?

剧本“大功告成”,武兆堤开始物色“王芳”的扮演者。

毛峰轻车熟路,带着武兆堤走遍总政、空政、海政、铁道兵、工程兵等歌舞团,就是没有挑选到合适扮演“王芳”的女演员。

就在武兆堤着急上火之际,他的好朋友谢晋突然来了消息。

谢晋兴奋地告诉武兆堤:我找到“王芳”了!

原来,那一天中午,谢晋去电影学院办事,出学院门时,与一位长相酷似田华的年轻姑娘打了个照面,擦肩而过。

就这一个照面,把谢晋给乐坏了:这姑娘不正是“王芳”吗?

当天下午,谢晋拉着武兆堤和毛峰再度去了电影学院。

谢晋当时一高兴,居然忘了问那位姑娘的名字,于是,他们三个人只能挨个屋子找“王芳”。

三个人终于找到那位姑娘,武兆堤和毛峰都一致认定:她就是大家心目中的“王芳”。

这位姑娘名叫刘尚娴,老家在上海,刚从电影学院毕业。

因为长得酷似着名演员田华,所以,着名导演金山选中了刘尚娴,让她当田华的替身。

电影《英雄儿女》经典画面

武兆堤他们找到刘尚娴时,她正在曹禺的话剧《北京人》中演一个小角色。

武兆堤、毛峰和谢晋接连四天去观看演出,对刘尚娴的演出功力、气质、外形都表示了满意。

就这样,“王芳”找到了,武兆堤稍稍松了口气。

接下来,武兆堤开始对刘尚娴进行了密集的“培训、锤炼”。

电影中有一个精彩片段,剧中人物“王芳”在前沿慰问炊事班,她给战士们唱了一段京韵大鼓。

武兆堤特意请来着名京韵大鼓艺术家魏喜奎,请她亲自教刘尚娴。

一段曲子,几个打鼓动作,刘尚娴整整学了一个多月,直到魏喜奎大师叫“好”为止。

武兆堤还请来舞蹈家专门教刘尚娴跳朝鲜舞,几天后,刘尚娴就学会了朝鲜舞,跳得有模有样。

刘尚娴最终没有让武兆堤、毛峰和谢晋失望,在电影《英雄儿女》中,她出色地演绎了“王芳”的形象。

不过,因为扮演了“王芳”,刘尚娴就成了“永远的王芳”,后来,不管她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很难突破“王芳”这个角色……

即便如此,一个演员,出演了一个让人回味无穷、堪称完美的角色,此生足矣。

电影《英雄儿女》经典画面

物色演员之-谁来演“王成”

“王成”的扮演者由武兆堤直接选定,他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青年演员刘世龙。

包括毛峰、谢晋在内的许多人都表示反对,大家都认为,刘世龙与印象中的英雄“王成”对不上号。

确实,刘世龙个头不高,身材不够魁梧,长相也不出众。

可是,武兆堤看上了刘世龙的经历,他在抗战时期就参加了新四军,上过战场,经历过枪林弹雨。

他脸膛黑红,四肢粗壮,腰杆笔挺,一身的“兵味儿”。

武兆堤还看上了他的性格坚毅、不知疲倦。

最后,武兆堤力排众议,坚持让刘世龙饰演了“王成”。

刘世龙也没有辜负导演的期待,在拍摄王成在战火中牺牲的那场戏时,刘世龙的眉毛和鬓发都被大火烧着了,胳膊也被烧伤。

但是,刘世龙一声不吭,硬是咬着牙完成了拍摄。

牌桌上诞生的《英雄赞歌》

《英雄赞歌》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歌,“作曲”是冼星海的高徒,人民音乐家刘炽,他曾经创作了《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作词”是公木,他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和《东方红》词作者。

刘炽为《英雄赞歌》谱曲还有一个小趣事。

拿到公木写好的歌词后,刘炽一时找不到创作灵感,于是,他叫来几个朋友打扑克牌,换换脑子。

打着打着,刘炽突然站了起来,把牌往桌上一扔,飞也似地跑回房间。

“牌友们”不知所以,只好悻悻而回。

刘炽则锁上房门,挂上“免打扰”牌,一气呵成写出了《英雄赞歌》的曲谱。

歌曲激情澎湃、热情奔放,催人奋进,这首歌曲的原唱是空政着名歌唱家张映哲。

电影《英雄儿女》经典画面

解放军抽出一个团“协拍”电影,趣事、笑话“一箩筐”。

武兆堤选中了辽宁本溪的山区为外景点。

驻守在这里的沈阳军区190师某团有幸接受了协助长影拍片的任务。

电影里所有的武器装备、车辆人员全部由这支机械化师的英雄部队提供。

穆大法团长亲自带领部队参加拍摄任务。

战士们都是第一次充当“群众演员”,他们既开心又紧张,更因为不懂“演戏”而闹出了不少笑话。

《英雄儿女》中,“王成”独自迎战敌人,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片段最为惊天动地。

所以,在拍摄这个片段时,武兆堤特别用心,开拍前,他对“群众演员”进行了严格的培训。

但是,实拍时,由解放军战士扮演的美国兵仍然洋相百出,把武兆堤气得够呛。

武兆堤这样对扮演美国兵的战士们说:王成开枪后,你们该倒下的倒下,该后退的就后退,该“死”的“死”,不要搞乱了!

可是,到了实拍时,王成刚打了一枪,“美国兵”们就成片倒了下去。

武兆堤只能大喊:“停!王成的枪没这么厉害!”

重拍时,又有了新问题。

一名“美国兵”明明已经被击毙,可他的肚子还在那里一起一伏;

一位“负伤”的“美国兵”更离谱,看着前者起起伏伏的肚子,在那里憋不住地发笑。

武兆堤只能再次“停拍”。

整个拍摄过程中,解放军“群众演员”虽然没那么专业,但是他们守纪律、听指挥,武兆堤对此非常满意。

另外,因为电影中有大量战斗场面,所以,解放军“群众演员”的专业优势就充分显现出来了。

经过三个月紧张拍摄,电影《英雄儿女》终于封镜。

《英雄儿女》在全国放映后,立即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日理万机的周总理也几次抽出时间,观看了这部影片。

电影《英雄儿女》经典画面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但愿当今的艺人们能够尊重 历史 ,创作出更多像《英雄儿女》这样优秀的文艺作品,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期望!

最后,让我们向英雄们致敬!

㈧ 老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的扮演者是谁

《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的扮演者是于蓝。

于蓝,原名于佩文,1921年6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1949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白衣战士》。1952年,主演剧情电影《龙须沟》。1959年,在剧情电影《林家铺子》中饰演张寡妇 。1961年,凭借剧情电影《革命家庭》获得第2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1965年,主演剧情电影《烈火中永生》。

(8)老电影抗大扩展阅读:

人物经历

1938年,同窗好友赵书凤的母亲将于蓝原名“于佩文”改名“于蓝”,寓意“希望你们走在万里无云的蓝天下” ;随后,经同学介绍,在中共平西抗日根据地做地方工作的负责人黄秋萍的帮助下,跟同学赵路徒步爬越妙峰山,到达平西抗日根据地斋堂,参加抗日工作。

1959年,与谢添、马薇联合主演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林家铺子》,在片中饰演与儿子阿毛相依为命的穷苦张寡妇。

1965年,与赵丹合作主演剧情电影《烈火中永生》,在片中饰演银行高级职员,实为重庆地下党的江竹筠。

1991年5月,在北京召开国际儿童少年影视中心年会,于蓝当选国际儿童少年影视中心新的执委会成员。

1995年,获得中国文化部、广电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世纪奖”优秀女演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