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老电影乳汁救伤员完整片段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电影乳汁救伤员完整片段

发布时间: 2022-12-16 05:14:44

⑴ 一位妇女为救一位将军挤乳汁给他喝是什么电影

山炮进城
又名:4 Idiots
看点: 搞笑 烂片
类型:剧情 喜剧
语言:汉语普通话
地区:大陆
时长:93分钟
导演: 崔俊杰 焦洋
演员: 程野 宋晓峰 刘小光 唐娜 文松

⑵ 沂蒙颂历史背景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这首源于真实故事改编的《沂蒙颂》,唱出了在战争年代里,每一个山东省沂蒙山区儿女的激情热血。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特别是在黄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期间,420万沂蒙人民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有120万沂蒙儿女拥军支前,20万人参军参战,10万将士血洒疆场……

从1946年开始,山东解放区通过支援鲁南、莱芜、孟良崮、济南等各大战役,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支前组织,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支援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这一经验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从下面一组数字可以直观地看到,山东人民对淮海战役的巨大贡献。战役总共动用民工543万人、担架20余万副、大小车辆88余万辆、挑子30余万副……其中山东解放区就出动民工218余万人、担架5万余副、大小车33万辆、挑子19万副……在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当中,山东仅沂蒙山地区就有17万之众。

位于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的朱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村民为战士们做军鞋,筹军粮,抬担架,救伤员,全村先后有近百人参军,共有8名村民为解放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朱村,也因此获得了“支前模范村”的称号。

近年来,临沂挖掘提升沂蒙精神,坚持艰苦奋斗,抢抓机遇,不断加大对朱村这类“红色村庄”的帮扶力度。“朱村历史悠久,山清水秀,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村庄布局混乱、基础道路设施薄弱、明清古建筑和红色历史印记缺乏专项保护。为此,临沭专门成立了朱村改造提升和柳韵田园综合体建设两个指挥部,聘请浙江大学编制《朱村村庄规划》,实行居住区、农业园区、旅游区‘三区同建’,到2022年打造出一个集居住、产业、旅游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宜居村居。”临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淑军说。

临沭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先是将原来的八路军老四团钢八连红色纪念馆升级改造,与朱村民俗展馆、烈士墓、纪念碑进行整合,打造一条红色历史文化街区;又对50间明清古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打造成“一街一巷一园七户”古村落。同时,依托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规划实施“沭河人家”精品农家乐等项目,以自助采摘、观光休闲、特色饮食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也在逐步壮大。目前,朱村已成功创建为山东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年均接待游客3万余人。

朱村村民张雪英原来在外打工,这两年看着村里的产业越来越红火,她也从外地归乡,自己做起了小生意:“一到节假日,来咱这儿旅游的人可多了。我就把柳编的草鞋、帽子、小篮子拿出来卖,来的游客可喜欢了,每人都能带几件走。今年,我准备在红色文化街区租一个摊位,把在外打工的老公也叫回家一起干。”

⑶ 被沂蒙红嫂用自己乳汁救了的小八路后来怎么样了

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里面,每天最大的烦恼可能就是为生计和前程奔波。但是在抗日战争年代,人们每天都要为生命提心吊胆!是国家与人民八路军的鲜血和奋战才换来了今日的和平生活。在那个年代,军民一家亲绝对不是说说而已,是真的可以用生命来保护对方的,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位伟大的人民群众,沂蒙红嫂明德英!

正是明德英的德行,让沂蒙妇女有了“沂蒙红嫂”之称,也带动了其他沂蒙百姓与八路军之间的互帮互助!明德英不仅自己为八路军付出巨大,连自己的孩子和孙子也都进入到革命队伍中去保家卫国。这种无私奉献的付出精神才是我们后世子孙应该学习敬仰的!

⑷ 乳汁救伤员是什么电影

《红嫂》是由田今夫执导、金莉莉主演的一部历史剧。于1997年06月29日上映。该片讲述的是战争年代沂蒙山一个真实的故事,她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一名革命战士。后来,人们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美丽的“红嫂”。

⑸ 《红嫂》电影讲述了什么

1947年夏天,我华东野战军某团警卫排实施战略转移时,在山东蒙阴县孟良崮地区遭遇国民党王牌军74师一个团。惨烈的战斗结束后,警卫排排长彭林幸存以外,其他人员全部阵亡。从阵亡的战友堆里苏醒过来,身负重伤的彭林已经是奄奄一息。拖着受伤的身子,彭林艰难地向一个村子爬去。

此时此刻,国民党某团团长已经率部进入李家庄,受到还乡团团长李贵的老爹李老爷子的盛情款待。李贵在清扫战场时,发现有我幸存解放军战士的痕迹,随即在全村展开大规模搜查。一时间,“私藏共军伤员,格杀勿论”的叫嚣在全村响起,李家村这个在解放战争中和人民军队鱼水情深的村庄也无辜地承受着牺牲。

住在李家庄村头有一吴姓人家。男人吴二老实本分,媳妇德红曾经是村妇救会的积极分子。早几天就已经断粮的红嫂望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决定出村远一点看能不能挖着野菜。在离村子很远的山林里红嫂突然看到了新鲜的血迹,循着血迹,红嫂找到了躺在山林里生命垂危的排长彭林。

在红嫂的呼唤下,苏醒过来的彭林艰难地吐出几个字:水……水……。在四处找水又担心暴露的情况下,红嫂毅然决然地解开衣服,挤出自己甘甜的乳汁。一滴滴甘甜的乳汁滴进彭林已经干裂的嘴里,终于让彭林恢复了神志。看到这一切,热泪盈眶的彭林用沙哑的嗓音唤了一声“大嫂……”。

红嫂将彭林转移至一秘密山洞,从此瞒着胆小老实的男人给彭林养伤送饭。对红嫂的美貌,还乡团团长李贵早已是垂涎三尺。如今有国民党撑腰,李贵更是隔三差五地来骚扰红嫂。机智勇敢地红嫂巧妙地与李贵周旋,争取时间给彭林养伤。

红嫂的异常引起男人吴二的疑虑,也引起隔壁王婶的注意。男人吴二的疑虑打消后,早已经发现红嫂在暗中帮助解放军战士的王婶也秘密联络上武工队,准备择日将彭林转移。彭林的伤势渐好,转移的日子已定,李贵却又一次骚扰上门欲图不轨。李贵最终被吴二用锃头打死,王婶领着武工队接走彭林,吴二被红嫂送去参军。远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的炮声清晰可辨。

(5)老电影乳汁救伤员完整片段扩展阅读:

《红嫂》是由田今夫执导、金莉莉主演的一部历史剧。于1997年06月29日上映。该片讲述的是战争年代沂蒙山一个真实的故事,她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一名革命战士。后来,人们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美丽的“红嫂”。

红嫂的扮演者金莉莉是中戏五朵金花之一,中戏85班是一个“神话”,因为那个班上有名噪一时的“五朵金花”——巩俐、史可、陈炜、伍宇娟和金莉莉。影片全部在沂蒙山区实地拍摄,影片中“红嫂”用乳汁救治解放军伤员的一幕,是伟大“红嫂”精神的艺术体现。

⑹ 沂蒙山革命老区的故事

1、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

1941年冬,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沂南马牧池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11月4日,八路军一名小战士在反“扫荡”中负伤,冲出敌人包围圈,跑到马牧池村西河岸边,在坟茔、树木间不停地躲闪、奔跑,敌人不停地寻找、追赶。

明德英看见了小战士的处境,迎上去将他拉进自家窝棚里,按在床上,盖上破烂不堪的被子。不一会,两个日本兵追赶过来,窝棚门矮得低下头都难走进去。日本兵发现她是哑巴,就比划着战士的身高、衣着,问她见到小战士没有。明德英毫不犹豫地朝西山指了指,两个日本兵急忙朝西山追去。

日本兵走后,明德英上前揭开被子,发现小战士因伤口流血过多,已经昏迷过去。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来不及烧水做饭,毅然将乳头塞进小战士嘴里,乳汁一滴一滴滴进战士的嘴里……小战士终于得救了。

随后,她又和丈夫杀了家中仅有的两只鸡,做成鸡汤,一口一口地喂给小战士。她还天天用盐水为他清洗感染流脓的伤口。半个多月后,小战士伤愈归队。

2、沂蒙六姐妹

在1947年的莱芜战役中、淮海战役中,特别是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六姐妹不分昼夜,在村干部和民兵都上了前线的军支前重担,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为部队纳军鞋、护理伤病员等。

战役期间,六姐妹和她们的乡亲们一天只吃一顿饭,整天忙碌着,操劳着,每天来回20多里山路。据不完全统计,在孟良崮战役期间,她们带领全村为部队纳军鞋500多双,她们还经常在村子,前线搞宣传,鼓舞士气。沂蒙六姐妹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1947年6月10日,当时的《鲁中大众》发表了题为《妇女支前拥军样样好》的革命献身精神,称她们为“沂蒙六姐妹”。

3、为了中国革命奉献了无私无畏之爱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祖秀莲

1947年孟良崮战役前夕,沂蒙山的烟庄举办了一个特殊婚礼,嫂子春英抱着公鸡替当兵的小叔子拜堂娶了月芬。妇救会长兰花带领村里仅有的妇女和老人忙着一项艰巨的支前任务,两、三天内摊五千斤煎饼,收五千斤马草和二百双军鞋。

春英一家为摊煎饼熬了两个通宵;童养媳黑燕为做军鞋挨了婆婆的打;秀秀在六纵当兵的哥哥大壮请假回来探望生病的娘,结果中了爹的计被锁在地窖。黑燕召集小鹤、秀秀、月芬要点燃自家的场院屋,用“调虎离山”计救大壮。

战事又紧,新的支前任务派了下来,可是公粮一时半会运不到,于是乡亲们四处筹粮。月芬赶了几十里山路回娘家借粮,恰与正在奔赴前线又素未谋面的丈夫擦肩而过,成了终身的遗憾。

孟良崮战役打响了,兰花带领姐妹们组成的支前队伍奔赴前线。她们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她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火线桥”,使部队及时奔赴战场。沂蒙红嫂们用她们的勇敢、坚毅、无私奉献,诠释了感动中国的沂蒙精神。

4、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

抗战期间,渊子崖村群众坚决抵制日伪军敲诈掠夺。1941年12月19日,盘踞在小梁家的伪军约156人包围渊子崖,被自卫队用土炮打跑。20日上午10时许,日伪军1000余人扑向渊子崖,自卫队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拼死抵抗,直到太阳偏西敌军才拥进围子。

村民誓死不降,用原始的武器与日伪军展开逐屋逐户的巷战。傍晚,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五团一个连及县、区武装赶来支援渊子崖,敌人被迫撤退。

此战役中渊子崖自卫队员共歼灭日伪军100余人,但也有147名自卫队员和男女村民在战斗中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渊子崖民众英勇抗敌的事迹,在莒南党史和山东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辉煌的一页,被当时的滨海专署授予“抗日模范村”称号,其事迹载入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1995年被拍成电视片在中央台播放 。

5、厉家寨

1951年,厉月坤任厉家寨乡党总支书记,同时兼任厉家寨村党支部书记,领导着厉家寨人改造家园。1954年冬至1955年春,他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发起了治山治水的攻坚战,凿平了11个岭头,填平了70多个大汪和300多条大沟,凿通了三道大岭,迫使13条山河改了道,把1180块小地整成了“三合一”标准梯田。

在新时期,沂蒙精神仍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展现出越来越耀眼夺目的伟大光辉,令无数后人敬仰。

沂蒙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伴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行,沂蒙精神必将折射出愈加璀璨夺目的光芒,影响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后人,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脊梁。

⑺ 有部电影讲的是中国抗战,在一个山洞里一个刚生完孩子的女人用自己的乳汁救了一个士兵,这部影片叫什么

《红嫂》是战争年代沂蒙山一个真实的故事,她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一名革命战士。1997年电影

⑻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暑期实践报告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暑期实践报告

想必沂蒙红嫂大家都有所耳闻,7月24至26日我们一行人来到位于山东临沂马牧池乡的红嫂故居“沂蒙红色影视基地”,马牧池乡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山东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数十万军民在此浴血奋战抗击日寇侵略;解放战争时期更是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而纪念馆所在的常山庄村,不仅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而且至今仍保持着战争年代历史风貌。尤其随着电影《沂蒙六姐妹》、电视剧《沂蒙》等多部影视剧的播出,让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偏僻小山村摇身变为沂蒙山的“好莱坞”。自2010年,沂南县又以整个常山村为展示场地,以沂蒙红嫂这一群体为展示主题,整合沂蒙红色资源,开辟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红色革命影视馆,基地里面就包括了红嫂故居、仿古城楼等等,给新一辈人们以熏陶。

司机停车后,第一眼看到了印有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再加配有沂蒙英雄事迹雕刻的纪念碑,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人的团结,他们以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激励着我们。

考虑到我们是为期三天的纪录短片拍摄,首先要到景区里面踩一下场景,落实各个场景的拍摄,景区里面的道路、房子都是战争年代的,有的房子上面牌子上还有谁谁谁故居,屋里则是关于她的故事。以“沂蒙红嫂”明德英故居为例,当我们走进一座农家小院,一尊年轻妇女一手搀着伤员,一手掀开衣角用乳汁救护伤员的铜像,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来访者。这就是“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真实故事的在现。明德英一名普普通通的沂蒙女性,1941年冬,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沂南马牧池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一名小战士在突围中身负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当搜捕的敌军走后,小伤员因失血过多,已处于缺水休克状态,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伤员。随后,她和丈夫精心照料十数天,最终使其康复归队。这一英雄事迹被后人传作佳话,视作榜样。1961年山东着名作家刘知侠,根据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真实故事,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后被改编成现代京剧《红嫂》搬上了首都舞台,此后“沂蒙红嫂”作为一个具有地理标志性特征的名称便闻名天下。明德英作为“沂蒙红嫂”的生活原型,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爱戴。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上将在探望她时,题词“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

《斗牛》、《红高粱》等电影、电视剧的取景地,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激发着我们当代青年的爱国热情。其间蕴藏的“沂蒙精神”也在每一个沂蒙人中有所体现,他们艰苦奋斗,他们热情洋溢,他们待人真诚。景区中的一处草棚下,每天都会有一些老爷爷奶奶唱红歌,即使天气很炎热,也抵挡不住他们对红歌的热爱,我们也积极的参与其中,围坐在草棚旁,跟着爷爷奶奶一块传诵经典红歌。

一座印字雕刻后面是铭记着个个将帅的人民英雄纪念馆,战争年代的文武功臣,照片下面的各种英雄事迹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那个年代多亏了有这么一群人,才换的我们现在和平安定的美好生活,他们每个人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

接下来,我们来到一处“军事基地”,里面放有空军战机、坦克、雷达、高射炮等等,无疑为整个景区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更好的感染了我们到场参观队员的豪情壮志。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了知恩感恩的意识,培养了艰苦奋斗的品质,进一步强化了新时代大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本次实践活动的圆满完成,不仅发扬了“沂蒙精神”、爱国主义,更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展现个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

最后,我们相互传诵《我爱你中国》来感谢我们有一个伟岸的依靠,强大的祖国。

报告人:

成都文理学院传媒学院

卢德林

2018.08.30

������������&

⑼ 跪求红云岗(1976)张春秋和刘玉铭等人联合主演的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百度云资源

《红云岗》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NL2iTci0KQjwfzFbhze7dg

提取码:t7q3

该片讲述了一九四七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垂死挣扎,重点进攻我山东解放区。我主力部队转移外线歼敌。解放军某部排长方铁军在狙击战中英勇负伤,追赶部队时,昏倒在山路上。地方党组织受部队委托,派人寻找未遇。敌人进入沂蒙山区后,为获取我军情报,命还乡团搜捕我伤员。贫农出身的英嫂,上山挖菜,发现方铁军,用乳汁将他救醒,掩藏在红云岗,对他加以精心护理。英嫂和方铁军机智地与还乡团进行斗争,英嫂还说服胆小怕事的丈夫去东山送信。危机关头,村支书带领地方武装赶到,将还乡团全部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