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加里森敢死队是哪一年的导演的谁
《加里森敢死队》出品时间: 20世纪70年代
导演: 尼古拉斯·卡拉桑托
二十六集美国惊险电视系列片。虽然拍摄于六十年代末(美国播放时间为1967年9月至1968年3月),但无论从情节、音乐、摄影,还是从演员演技来看,都令人不得不佩服当时美国人的本事。一部约十亿人收看过的电视系列片,创电视史上的收视率。“加里森敢死队”从战场到屏幕,都是二战的枭雄、屏幕的英雄。
⑵ 良心推荐:15部经典好看的二战电影,你看过几个
辛德勒的名单
NO.1《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根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所着的《辛德勒名单》改编而成。是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一部电影。
红衣小女儿
被杀害的红衣小女孩
那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成为辛德勒记忆中无法抹去的痛,也是二战罪恶的见证。1958年辛德勒获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颁赠的正义勋章,并被邀请在正义大道上植树。1974年10月9日,辛德勒去世,他被以天主教方式安葬在家乡的兹维塔齐尔山上,每年都有许多许多幸存的犹太人及其后代来祭奠他的亡灵。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NO.2《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由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战争片,该片由哈·克尔瓦瓦茨执导,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留比沙·萨马季奇等主演。该片已于1972年11月30日在匈牙利上映。影片讲述了瓦尔特凭借个人出色的谋略与众多英勇的游击队员让打入内部的间谍现出了原形后,成功地挫败了敌人的阴谋的故事。
兵临城下
N0.3《兵临城下》是由让·雅克·阿诺导演执导,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电影,2001年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创作的同名纪实小说。该片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红军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与德军顶尖的神枪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场生死之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瓦西里(裘德·洛饰)是一个威震部队的神枪手。他的好枪法百发百中,令敌人闻风丧胆。为了激励士气,树立榜样,瓦西里的战友——苏军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约瑟夫·费因斯 饰)在报纸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迹,令瓦西里的形象更为高大。然而,坦妮娅(雷切尔·薇姿 饰)的出现,让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时迷恋上了这个飒爽女兵。但塔妮娅喜欢的是瓦西里,这让丹尼洛夫大为妒忌。另一方面,德军派出了他们的狙击手康尼(艾德·哈里斯 饰),让同是神枪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瓦西里和康尼开始了斗智斗勇的决斗。
钢琴家
NO.4《钢琴家》是2002年上映的一部电影,该片是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阿德里安·布洛迪、艾米丽雅·福克斯、米乔·赞布罗斯基、爱德·斯托帕德等主演 。该片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和钢琴家席皮尔曼的自传改编,描写了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生存的故事。
最漫长的一天:诺曼底登陆
NO.5《最漫长的一天:诺曼底登陆》借助大量的军用地图、战争形势图和战区示意图详细讲述了发生在各个海滩的激烈战斗以及盟军将士们的英勇事迹,生动再现了诺曼底登陆头24小时内上演的震撼人心的历史画卷。《最漫长的一天:诺曼底登陆》开篇部分,首先宏观地介绍了为准备这场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盟国方面所进行的纷繁芜杂且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期间,盟军通过破译德军“爱尼格玛”密码系统,准确掌握了德军在诺曼底地区的防御配系和兵力部署情况。随后.为了隐匿己方真正作战意图和登陆地点,使对方确信盟军预定登陆点就在诺曼底东北部的加菜海岸。
《遥远的桥》
NO.6《遥远的桥》由理乍得·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执导,Anthony Hopkins、Gene Hackman等主演。影片于1977年6月15日在美国上映。
电影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同盟国军队在西欧所遭遇最大挫败代号市场花园行动为蓝本,描述1944年欧战已近尾声,各地盟军将领认为只要一番猛攻,便可打开通路提早直捣柏林结束战争。于是采取大规模的空降行动降落荷兰,不料遭遇德军的顽强抵抗,以致此行动遭到惨败的故事。
《拯救大兵瑞恩》
NO.7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梦工厂1998年出品的一部战争电影,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汤姆·塞兹摩尔和马特·达蒙等联袂出演。影片于1998年7月24日在美国上映。
电影描述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4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除了隶属101空降师的小儿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个儿子皆已于两周内陆续在各地战死。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得知此事后出于人道考量,特令前线组织一支8人小队,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 。
2014年12月17日,影片入选2014年美国“国宝影片”名单。
《中国兄弟连》
《父辈的旗帜》
NO.9《父辈的旗帜》是由美国梦工厂电影发行公司出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监制的战争电影,改编自詹姆斯·布拉得利和朗·鲍威斯撰写的同名畅销书。
影片讲述代表硫磺岛战役的知名摄影作品《美军士兵在硫磺岛竖起国旗》的背景始末。
《血染雪山堡》
NO.10《血染雪山堡》是布莱恩·G·赫顿执导,由理乍得·伯顿、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动作战争影片,于1968年12月4日在英国上映。
影片讲述1944年,由英国少校情报官领衔的七人突击队空降巴伐利亚,潜入“只有老鹰才上得去”的魔窟,营救负责欧洲第二战场总策划的美军将军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英国军官率领一支突击队去拯救被德军俘虏的美国将军。他们的目的地是阿尔卑斯山上地势凶险的城堡,六名队员穿着德军制服越过种种关卡,但其中一名成员突然神秘死亡,揭露出队伍中有内奸,于是队长策划了一个危险的计划来救人除凶。
《硫磺岛家书》
NO.11《硫磺岛家书》由梦工厂出品的历史战争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渡边谦、二宫和也、伊原刚志等人主演。
该片讲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栗林忠道中将指挥日军坚守在硫磺岛与美军进行一场没有胜算的战役。战役结束前,栗林写下了他最后的家书。
该片荣获第64届金球奖年最佳外语片奖、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奖等。
影片的故事情节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战争片,影片中战争的画面也在硫磺实地拍摄足够惨烈,而一般的战争片总会给正义与否下一个定论,可导演却意不在此,他认为战争就如人生,没有绝对的正义一方也没有绝对邪恶的一方。对于参加战争的双方来说,死去的英魂都是值得敬佩的。
加里森敢死队
NO.12《加里森敢死队》是尼古拉斯·卡拉桑托执导的二十六集美国战争电视系列片,由朗·哈柏塞、萨·达诺瓦、鲁迪·索拉里、布兰登·波恩等主演。
剧中讲述了一群来自美国的失足青年,他们行为放荡不羁,身世恶贯满盈,却不断建立功勋,成为英雄。
二战后期,战争越来越残酷,中尉加里森从监狱里找来一些杀人犯,骗子,强盗,小偷组成一支前所未有的敢死队。这些人各有所长且极具个性,抱着立功赎罪的目的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纵横于欧洲各国,深入敌后,一次次打入敌军,营救战友,轰炸雷达站,绑架德军元帅,偷取秘密情报,盗取德军物资,摧毁敌人计划,打击黑帮团伙,把德国人骗得晕头转向,打得落花流水。这些人虽然是在押的囚犯,但却骁勇善战[2] ,虽然他们常常抱怨任务艰巨,偶尔也有小偷小摸,甚至于关键时刻撒手离去,但是正是这些缺点使情节更加真实可信,也更加可爱。由于他们的英勇表现,战争形势一步步转变。
中途岛战役
NO.13《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着名战役。中途岛战役于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在此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日军在海战中大败,使美军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因此该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极地重生》
NO.14《极地重生》是由Hardy Martins执导,Bernhard Bettermann等人主演的一部战争片。影片讲述了德国军人基文斯经过五年的非人生活后发誓要逃出这人间地狱的故事。
德国军人基文斯在二战时成了战俘,他被放逐到严寒的西伯利亚东部接受25年的劳改。经过五年的非人生活后,他发誓要逃出这人间地狱。他孤身一人展开了长达14000公里的“极地逃亡”行动。在三年多的逃亡生涯中,他经历了漫天风雪,征服了崇山峻岭,踏遍了西伯利亚、乌兹别克、白俄罗斯、 蒙古等地方,沿途得到了苏联猎人、鄂温克人、犹太人等的帮助,多次死里逃生。当他抵达伊朗以后,却又意外地成了阶下囚,入狱三年,终得以返回德国与家人团聚。基文斯自西伯利亚逃亡开始至回到德国,共历时7年。
NO.15《虎虎虎》本片忠实呈现日军攻击珍珠港的始末。 1940年,日本与德意结成军事同盟。为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美国对日实施战略物资禁运。日本决定先发制人,冒险一搏,以外交谈判为掩护,策划攻击美国太平洋舰队。美军高级将领麻痹大意,并未意识到事态严重性。1941年11月,以6艘航母为主力的日本舰队长途奔袭,于12月7日拂晓对珍珠港展开突击。美军虽然截获了日本的通讯,但却把这些重要信息压了下来,甚至对雷达屏幕上的警讯也视而不见。一系列的失误终于导致了珍珠港的灾难。
《敦刻尔克》
最后推荐一部今年上映的电影:《敦刻尔克》。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担任编剧并指导的二战题材影片,由汤姆·哈迪、肯尼思·布拉纳、马克·里朗斯、哈里·斯泰尔斯、希里安·墨菲等人联合主演,影片于2017年7月21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根据二战历史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改编,以青年士兵视角讲述了二战史上最传奇的一场战役——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英法军队面对德军所经历的的残酷战斗。
1940年5月25日至6月4日之间,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的英法联军,在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敦刻尔克,依靠英国海军和民众自发组织的“无敌舰队”,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疏散行动,成功挽救了超过33万8000名来自英国、法国、比利时军人的生命
⑶ 《加里森敢死队》播出的故事
文:赵老实
组队打怪模式是时下最火热的游戏模式,无论是lol、魔兽、守望先锋还是其他无数的页游手游都是这种模式的直接运用和变形。回溯这种组队模式,资深玩家可能要将它倒回到龙与地下城系列或者魔戒系列小说,可是国人第一次接触组队打怪这种剧情设定,应该是来自一部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
《加里森敢死队》的叙事模式堪称后来电影《十一罗汉》、《自杀小队》的鼻祖,都是社会下层人物的逆袭故事。在1980年引进中国以后,造成了轰动。新中国以来各种抗击侵略的影视剧的主角基本上都是大义凛然的正面形象,面对女色严词拒绝,遇到任务绝对服从。当时观众们哪有见过这样一组疲疲塌塌的部队,常常抱怨任务艰巨,竟然还有在关键时刻撂挑子的。也正是由于这些缺点才使得《加里森敢死队》的人物塑造更加真实可信,更加可爱。
70年代后期,中国人接触到了电视机,80年代有了彩色电视。打开电视看世界成了人们文化生活中非常时髦也越来越重要的生活习惯。可是当时的电视剧制作几乎是零,基本上靠播放外国电影为主。到了1979年,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改革,电影公司成本核算、自负盈亏、利润分成,压迫经营上的压力开始停止为中央电视台提供电影。电视台晚上3个小时的节目,原来要靠播放外国电影支撑,立刻出现“无米下炊”的情况。
在压力之下,中央电视台才终于开始自己的译制片制作。经过十几天的努力,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对口型的电视译制片——法国电影《红与黑》于1979年底播出。在剧中为于连配音的,正是将成为央视台柱子的赵忠祥。
央视译制《红与黑》现场
通过译制片解决电视节目短缺的问题,中央电视台由台长戴临风带队,组织了一个四人小组前往香港采购片子,联系了香港无线、凤凰影业,最后带回了6部香港故事片和一部美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大西洋底来的人》是一部1964年拍摄的科幻电视剧,它之所以能被引进,除了反映了人类对海洋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探索之外这样一个积极的主题之外,片子“干净”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整部剧21集男女主角感情似有似无,从头到尾连个“吻戏”都没有,和后来美剧中动不动就黄暴的妖艳贱货完全不同。
这部电视剧在大陆掀起一阵飓风,街上的年轻人模仿剧中男主角麦克·哈里斯,带着蛤蟆镜,提着sony四喇叭收音机,穿着喇叭牛仔裤,自我介绍的时候会说:“我是一根从大西洋飘来的木头”。这部剧火爆到什么程度呢?同一时期上映的电影,由着名艺术家——李双双的扮演者张瑞芳主演的《大河奔流》在北京西单首都影院只卖出6张票。
大获成功之后,央视接下来引进的就是《加里森敢死队》。这部反映反法西斯战争的影片一播出来,果然也造成了轰动。可没想到,只播了16集就被禁播了。原因也正是因为太“火”了。
当时,大批知青返程,据统计城市待业人口2000万,是建国以来的最高点。这个数字在如今看起来就太小儿科了,可是放在当时就是非常重大的社会问题。因为没有第三产业可以吸纳这些流动回城市劳动力,人口所在地之间的自由流动也没有放开,大量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在家里无所事事,思想苦闷。不少年轻人在看了《加里森敢死队》之后,就模仿里面的桥段吸烟喝酒耍帅,练习飞刀,还有到最模仿剧中情节连环盗窃,“造成了很大的社会问题”。
1981年5月,一篇题为“《加里森敢死队》应该停映”的文章这样写道:“看一部文艺作品对人们的心灵要有好处,使人们从它反映的正面人物中,学到高尚的思想和优秀的品德。……敢死队的斗争技巧和一些对敌斗争的方法,虽有可资借鉴之处。但那应该是给专门对敌斗争的公安人员和部队作训练的参考,对广大的电视观众则没有多大好处。特别是对青少年,更是害多利少。”2003 年8月出版的《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与变迁》一书给出了当初停播《加里森敢死队》的理由:“这部26 集的连续剧播放一半时,被认为是一部打斗胡闹的纯娱乐片,没有多少艺术价值而遭停播。”《加里森敢死队》的停播,也让美剧在中国停住了前进的步伐。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剧停映不久的1983年,中国就开始了着名的“严打”运动。
从80年代至今,30多年的影视剧引进史,也是一部禁播史。“填充电视台播出时段——引入外国电影电视——造成社会意识冲击——禁播”,这是一个有趣的循环。
《加里森敢死队》在禁播之后转移到街头录像厅,人们在狭小黑暗污秽的空间里,饥不择食地吞咽着能得到的港台片和好莱坞盗版电影。1992年,《加里森敢死队》在大陆开禁,剩下的10集在各大电视台陆续播完。那时候,我正好10岁。
⑷ 《加里森敢死队》五位成员现状如何还有谁健在
《加里森敢死队》五位成员还有谁健在?这个话题比较令人唏嘘,先说说第一个去世的卡西诺。
卡西诺英文“CASINO”意为“赌场”,看字面儿这是一介江湖莽汉。
不过大概你没想到,扮演者 鲁迪·索拉里 是一名学者,他是加州大学影视表演系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1934年12月21日鲁迪出生于美国旧金山,意大利后裔。
1956年,刚从旧金山大学法律系毕业的鲁迪举家迁往洛杉矶,他在这里只用了五年时间转行成为演员,还拿到了一个人人羡慕的高薪职位——华纳影业表演老师。
没错,就是那个拍了《卡萨布兰卡》、《窈窕淑女》的华纳。
而且这一年他参演了着名影片《纽伦堡审判》,这是豆瓣罕见的9.1分老电影。
两年之后他居然拥有足够的资金收购了位于比弗利山庄的“佳能剧院”,随后这家剧院更名为 “鲁迪·索拉里剧院” 。鲁迪将这家剧院作为大本营,致力于推动本土舞台剧的发展壮大。
这种姿态无疑是在纸醉金迷的好莱坞这条污水沟里栽种一支芬芳的玫瑰!
鲁迪参演电视剧动机很简单——赚经费,养活他的剧院。
鲁迪本人跟卡西诺一模一样,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脾气火爆,为人非常讲原则——《加里森敢死队》可以演,但不许教坏小孩子、卡西诺不能是意大利人设、不许说意大利人坏话、不许说通心粉坏话等等,简直就是个道德洁癖、癌症性格。
但是在剧组里他却很听“头儿”的话。
在剧组里鲁迪跟“高尼夫”玩得最好,二人都是舞台剧演员,而另三位靠脸吃饭的都是大明星,需要应酬,晚上则一起去泡酒吧。
鲁迪一直在精心打理他的剧院,招揽了一大批明星前来演出,包括《水晶鞋与玫瑰花》男主角理乍得·张伯伦等等。
1991年4月23日,鲁迪·索拉里因肺癌去世,年仅五十七岁。
他走后,他的剧院重被佳能收购。
二、“戏子”被《罗马假日》导演坑惨了现在时髦谈论“高质量男”,遇到 西萨尔·达诺瓦 他们可以歇歇了。
单说一件事,“戏子”手上这枚戒指不是道具,是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三世送给他的。
1926年3月1日,西萨尔出生在意大利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
十五岁那年他是全国击剑冠军,十七岁成为国家橄榄球队国手,同时他还是一名业余游泳赛冠军、罗宾汉杯射箭冠军。
除此之外,他还会开飞机并拥有一架私人飞机。
他家的别墅花园里有一座小型藏书馆,馆藏三千本书籍,每一本都是用他熟悉的五种语言其中的一种写成。
就读医学院大二时,他在 旅游 途中偶然被索菲娅·罗兰老公的合伙人 迪诺·德劳伦蒂斯 挖掘,从此步入影坛。迪诺老爷子后来拍了着名的《U-571》、《天使在人间》,他也是陈冲的引路人。
西萨尔就此与索菲娅·罗兰成为终生密友。
1952年,《罗马假日》导演 威廉·惠勒 在罗马拍片期间,注意到西萨尔这个一线当红小生,力劝他参演接下来的项目《宾虚》,在其中担任第一主角。
于是西萨尔怀着激动的心情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未曾想威廉·惠勒后来改了主意,《宾虚》临阵换将,主角变成了 查尔顿·赫斯顿 。
对于生来顺风顺水的西萨尔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人生打击!
还好,米高梅公司很够意思,西萨尔在家坐冷板凳的三年里工资照发,后来安排他一个《埃及艳后》男四号,还有一部猫王的《红粉世界》。
期间西萨尔收获了一份婚姻,他的第一任妻子帕梅拉·马修斯是《音乐之声》的台词教练。
1967年《加里森敢死队》开机时,西萨尔接到导演邀请他有些犹豫,因为一旦踏入电视界,意味着自己开始走下坡。不过导演很会说话,他对西萨尔说:“您是受邀的第一位演员!”
西萨尔这才欣然应允,毕竟这一年他已经四十一岁了。
只可惜他的事业刚刚有所起色,这部剧只拍到二十六集便戛然而止。只能说,西萨尔这一生,运气实在是太差。
1992年3月19日,西萨尔·达诺瓦在出席奥斯卡外语电影委员会一次会议上,心脏病突发,一头栽倒在桌子上,再也没有醒来。
谁都没想到这位健硕的、曾经的意大利橄榄球国手竟以这种方式仓促离世,两周之前他刚刚过完六十六岁生日。
剧组为“头儿”这个角色设置了太多光环,高大帅气、正直、机智、勇敢,还特别有担当,不过这些远远不够,演员本人罗恩·哈珀会说八国语言,片中的德语对白全部由他自己来完成(戏子也是),轻松搞定。
毕竟罗恩·哈珀是普林斯顿大学的高材生!他的校友有肯尼迪、詹姆斯·史都华、波姬·小丝、《越狱》男主角温特沃斯·米勒等等。
这所学校到底有多厉害,只说一件事,爱因斯坦曾在这里供职。
而爱因斯坦正是罗恩·哈珀演艺事业的指路人。
1936年1月12日,罗恩·哈珀出生在宾西法尼亚,从小到大都是学霸!
1952年9月,成绩第一的罗恩·哈珀作为学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
彼时他已拿到普林斯顿大学法律系奖学金。
罗恩·哈珀是个多才多艺的年轻人,绘画、钢琴、橄榄球,样样精通,还是学校话剧团的骨干成员。
某次,学校上演《哈姆雷特》,他在台上注意到爱因斯坦也来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他跑下台去跟这位导师寒暄起来,说自己很苦恼,不知道将来当律师还是做演员。
爱因斯坦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 “人应该选择自己热爱的职业,这样你会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罗恩·哈珀听从恩师教诲,毕业后他来到了好莱坞,并且前期事业发展得不错,甚至成为许多影视杂志的封面人物。
《加里森敢死队》某种程度上来说成就了五个演员,同时也害了这五个人。
跟我们这边一样,一个影视作品太过火爆,小人书马上会出现在市面上——
由于角色太过深入人心,剧集停播后,罗恩·哈珀基本没戏演,一个男演员年仅三十二岁便要赋闲在家何其残忍。
直到1974年他才捞到一部比较像样的《人猿星球》(电视剧版)。
这一年,三十八岁的罗恩·哈珀娶了曾经共事的女演员莎莉·斯塔克,二人生了一个儿子,不出几年又悄然离异。
之后头儿一直蛰伏在美剧界,我曾在《斯蒂尔传奇》中看过他的身影,2000年他出演了好莱坞大片《珍珠港》。
晚年罗恩·哈珀开始周游世界,2007年,有人曾在北京某知名烤鸭店见到过老爷子的身影。
现年八十五岁的老爷子依然身板硬朗,每日在他的庄园里栽花种草,悠哉悠哉。
五、“酋长”在五位演员里收入最高、最为当红“酋长”布兰登·波恩是五人当中最小的小弟弟,却是五人里最为当红、收入最高的一个,当时他每天开着劳斯莱斯上班。
小伙子才二十九岁,个性张扬也很正常!
那时他刚刚拍完一部热门剧《进攻》,赚了不少钱,还拿了一个金球奖最佳男主角。
这使得布兰登在剧组里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比如他手上这把“意大利黑手党跳刀”,刀鞘是他自己的创意,他命令剧组设计出一个“绑在腕子上装有机关刀子随时可以滑落”的道具,道具师傅马上乖乖从命。
1938年2月26日, 布兰登·波恩 出生于密西西比州,他的父亲是一名牧师,因为这个缘故从小他不停在搬家、不停地换学校,这在某种程度上锻炼了小孩子的适应能力。
布兰登特别会为自己打算,而且打小他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布兰登迷恋车子,十四岁那年他居然自己动手制作了一部“德比肥皂盒”,还一举获得了密西西比州冠军!
接下来少年布兰登参加了全国联赛,获得了亚军,他十分不开心。
当时赛场上评委会主席是电影明星詹姆斯·史都华,他安慰布兰登:“你在你的家乡仍是冠军啊!”
布兰登转悲为喜,从此也动了做演员的念头。
长大之后,当他在《加里森敢死队》里开着豪车进进出出时,再没遇到詹姆斯·史都华这样豁达的人物。当时导演十分生气,认为这样会影响其它演员入戏,于是派“头儿”去说服布兰登。
罗恩·哈珀说话的切入点就比较巧妙了,他对布兰登说:“这个劳斯莱斯嘛,得雇司机开,哪有自己开的?”
布兰登当下会意,之后剧组再也没见到过这部豪车。
剧集热播后,酋长这个角色非常受欢迎,布兰登走在街上经常被人拦下,塞他手里一把刀子让他表演飞刀。
布兰登只得以“刀子不太合手”为由笑着拒绝。
《加里森敢死队》的停播对少年得志的布兰登打击很大,彼时他已身心俱疲,加上之前的《进攻》两部剧他都在扮演印第安人,一头栗色卷发要染成黑色,这样的情况整整持续了四年。
恰巧这一年他的好兄弟经纪人意外出车祸死掉,布兰登伤心之余暂退影坛周游世界,一年之后,当他归来时,发现这个行业已经没有他的位置。
之后他短暂地出演了《飞狼》、《霹雳游侠》、《鹰冠庄园》等美剧。
好在布兰登是个精明的人,他早已在好莱坞附近的黄金海岸马里布购置了一片农场,饲养良种赛马和赛狗,生活依然十分富有。
现年八十三岁的布兰登和他的妻儿一起生活在那里,他经常将一群粉丝请到家中喝酒烤肉,还不时跟他的好哥们儿“头儿”罗恩·哈珀团聚,一起把酒言欢,抚往追昔。
这样欢乐的晚年生活,对于所有《加里森敢死队》影迷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欣慰。
(全文完)
酋长和头儿还活着
当年我9岁,每个星期一就开始盼,周六傍黑跟几个小伙伴跑5里路到邯郸县砖厂工人宿舍大院去看《加里森敢死队》,方圆十几里只有那儿有台进口大彩电,人太多我们小看不着,就顺着墙头爬到树上看,片头音乐想起的时候,激动的浑身血脉贲张,光想从树上掉下来,回去磨个刀片学酋长扔飞刀,再也回不去的青葱岁月啊,老了,都老了。[流泪]
二战神剧,可惜没有放完[捂脸]
如果《加里森敢死队》全部成员都算上的话,应该不止五人,还有第一集出场执行任务就掉链子的那个自生自灭的家伙,灰勒
头儿和酋长都已老了,另三位也不在人世了,好经典的一部电视连续剧,一会儿在网上在重温一下经典,也感谢上译厂童自荣,乔榛,杨成纯,尚华,施融还有上译厂的各位配音老艺术家们给我们带来经典的声音魅力
我的儿时偶像,每每新闻联播后准时凝望,可怜兮兮的没有播完就停了,其他
当年正值小学,家里刚买了九寸电视机,最开心的事就是和邻居小伙伴们收看巜加里森敢死队》。特别喜欢大佬"头儿"的镇定潇洒,"高尼夫"的古灵精怪 搞笑 性格,当然最崇拜的就是"酉长”的飞刀技术了,和小伙伴们人手一把自制小飞刀,到处训练,木门上伤痕累累。
《加里森敢死队》五位成员现状如何?还有谁健在?
头儿,加里森,还活着哦,19年去年还到朝鲜做过节目。
卡西诺,演员鲁迪·索拉里,1991年4月23日在加州印第欧市因癌症去世,留有一子二女。
“戏子“”,演员恺撒.丹诺瓦,1992年3月19日在洛杉矶因心脏病去逝。
高尼夫,演员,克里斯托弗·卡里,于2000年4月1日因癌症去世。
酋长,演员布兰顿·波尼,1938年2月26日生于密西西比州,1991年出演最后一部影片。
以上就是 《《加里森敢死队》五位成员现状如何?还有谁健在?》 全部回答了。
我 是 娱乐 蜀 ,明星八卦电影电视一网打尽,做有态度有观点的吃瓜群众~
绝对是童年时代最火爆的电视剧,每次都追着看。那年代,整个农场只有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几百人搬着小板凳,每周六晚挤在一起看,几乎小孩子们都想玩飞刀。童年的美好回忆啊!
⑸ 加里森敢死队在中国是什么时候上影的
在台湾,本片于1968年2月9日~7月26日晚间21:30~22:30于台视首播,以原音播出。1980年代中视以《敌后突击队》为名改配中文配音,于周六午间“霹雳剧场”电视系列剧时段播出。
1979年,此片在中国大陆播出,由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译制。1980年10月起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译制片时段播放。但在播完第15集《利用磨擦》后,便停止了后10集的播出,同一时段则改播朝鲜电影连续剧《无名英雄》。后来中央电视台对当时停播所提出的理由是:“这部26集的连续剧播放一半时,被认为是一部打斗胡闹的纯娱乐片,没有多少艺术价值而停播。”[1]《游击英雄》也促成了中国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的拍摄。本片剩下的这10集之后零星在各地的录像厅地下播放,直到1992年才陆续地在中国的各大电视台播完。
⑹ 铁路少年初长成7——《加里森敢死队》带来的苦与乐
刚上初中,功课不多,学校对学习抓的也不紧,其实我那时也不爱学习,就喜欢在外面玩,平时放了学,胡乱应付完作业,就和小伙伴们各种瞎玩,穷乐呵。
那时刚兴起一项时髦活动,看电视。这项活动让人上瘾,一到晚上,就想看。由于我家没电视,跑到邻居家看。每天晚上胡乱吃几口饭,就着急忙慌提着小板凳去朱叔叔家,坐在他家的黑白电视机前,迫不及待等着看电视剧,去晚了没地方了,当时看过很多好片子,至今难忘。
有一部美国电视剧我印象特别深刻,名叫《加里森敢死队》,轰动一时,它深深影响了当时年轻人的行为方式,倍受男孩子们追捧,奉若神明。那几个性格各异、忠诚勇敢的敢死队员形象成了许多青少年心中的偶像。
这部美剧共二十六集,1981年10月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每周一集,每集一小时,周六晚20:00播出。但这部26集的美剧只播完第16集,就通知观众:本剧播放完毕。人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很多人纷纷给中央电视台写信询问,关注什么时候播放后十集。这次停播还成了CCTV历史上的大事件。
闲话少说,接着聊这个电视剧吧。
那时周六还是工作日,不管学校还是工厂,星期天才休息,因周六是周末,可以放心的看电视,也不怕睡的晚。
这部拍摄于美国六十年代末期的26集电视剧,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五位男主角,他们性格突出、有个性,魅力十足——“头儿”加里森做事果决、料事如神;“戏子”风流倜傥,招蜂引蝶;“黄毛”高尼夫小偷小摸、爱占小便宜;“酋长”飞刀在手、杀气腾腾;卡西诺满腹牢骚……该电视剧故事情节奇巧,紧张刺激,引人如胜,里面有各种冲突、各种任务、各种历险,各种本领,还描述了他们在战斗中不断加深的友情。
该剧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引进的美国连续剧,八十年代初,此片在中国首播就引起巨大的震撼,万人空巷,实不为过。
该剧风行一时,不仅因为拍的好,而且翻译制作也精良,尤其是中文配音特棒,那磁性生动的声音,不用看电视,光听声音都是种享受。八十年代上海译制片厂正值鼎盛时期,该剧配音动用了上译厂最强大的阵容,厂里几乎所有名家都参与了此片的配音工作(加里森由童自荣配音,“戏子”由乔榛配音,“酋长”由施融配音,“黄毛”高尼夫由尚华配音,卡西诺由杨成纯配音,全是大牌儿),他们的配音,台词幽默、语句不绝与耳,真是部经典之作!
而且电视剧翻译时,结合国情,把队员对加里森的称呼“yes sir”翻译成了“头儿”,这样的亲切称呼顿时风靡全国,经久不衰,成了对大小领导的统称。
其实《加里森敢死队》在美国也大受欢迎。该剧在1968年第25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活动中,获得最佳电视剧奖;饰演“酋长”的布兰登·波恩获得最佳男演员提名。牛吧!
它的剧情大概是:二战中后期,欧洲战场形势越来越危急,美国陆军情报部加里森中尉接手了一支由杀人犯、骗子、大盗和小偷组成的前所未有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敢死队(后来成了大名鼎鼎的加里森敢死队),深入敌后执行各种特殊任务。
这支敢死队的队员们各有所长且极具个性,他们抱着立功赎罪、重获自由的目的,在英勇善战的加里森中尉带领下纵横于欧洲战场,辗转在敌战区,一次次打入敌军内部,完成了一系列看上去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任务失败,他们就会被拉去枪毙,所以绝不能有任何闪失,为了保命必须胜利,故事就在矛盾冲突中展开……
他们营救被俘战友、绑架德军元帅、智取秘密情报、摧毁敌人计划、打击黑帮团伙……与敌人斗智斗勇,屡建奇功,在二战的功劳簿上涂抹了浓重的一笔!这些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囚犯们,在加里森中尉不顾生死、顽强奋战的军人作风感召下,在经历生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战场上逐渐转变了观念,对正义、人生、友情都重新有了认识;生活中他们诙谐幽默、说笑有趣,是几个生动可爱的男人,战场上他们团结一心、有情有义、彼此信任,紧密配合,最终成为真正的英雄。
该剧打破了我们以前看惯的戏剧人物脸谱化,这里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在正义感召下,监狱中的囚犯也能变成好人和英雄。这支由囚犯组成的敢死队,在打击德国法 西 师的一次次任务中却显现出了正义的魅力。
对待这些恶人队员时,记得加里森对他们有段对白:“你们给我听好了,别再打错了算盘。我决不会像这样,对待一个士兵。可你们不是兵。你们来是将功赎罪的。你们都是一帮强盗土匪贼。好啊,用你们的话来说吧,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要是哪个再捣蛋,不服从命令——”,说着,加里森把从奎勒手里夺来的“酋长”的飞刀一甩,正扎在“酋长”手边。这个镜头帅呆了。就这样,把这帮坏蛋收服了。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要想让坏蛋服你怕你,前提要有本事,自身要有正义感。用一句时髦话:打铁还须自身硬。
《加里森敢死队》为人们带来一场思想冲击、视觉盛宴、声音享受,给当时人们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但随着《加里森敢死队》的热播,也带来了一些坏的影响。
也许是酋长的飞刀惹得祸。看完电视剧,大街小巷中出现很多年轻人模仿《加里森敢死队》练习飞刀。那时候我们学校里,很多男孩非常崇拜酋长,喜欢他的飞刀神技。那时候我们男孩子几乎每人手里都有飞刀,铁路孩子有办法:我们把大长铁钉放在铁轨上,火车过后就轧成小飞刀,只有再打磨锋利,就可以使用。我们在学校的门上、桌子上、椅子上、树上练习飞刀技术,结果到处都是刀疤,还发生很多次飞刀误伤人的事,学校还整治这事,没收了好多飞刀。
该剧对社会秩序也带来了影响,当年正处于社会调整时期,在家待业的青年很多,据说有200万?这些年轻人无技能、无文凭、无出路,思想苦闷,悲观失望,部分青年由于没有经济来源,生存困难,又整天无所事事,在社会上游荡。《加里森敢死队》中队员吊儿郎当的样子,乐观风趣的言谈举止,自由野性的行为方式,都成了叛逆学习教程,这些苦闷的待业青年,似乎找到了救世之路。
据当时有媒体报道,很多青年模仿电视剧里练习飞刀,有模仿盗贼连环盗窃,有模仿吸烟,喝酒模豪气,都是受了这部电视剧的影响。这些无事可做的年轻人惹事生非,成立了自称敢死队的流氓组织,大街小巷忽然冒出很多玩弹簧刀的愣头青,街头暴力现象陡增,犯罪活动频繁,社会风气败坏,社会治安也变坏,与这部电视剧有一定的关系。
那两年街上敢死称勇的帮派队伍不少,比如唐山的菜刀队和湖南的斧头帮。这一切,直接导致了1983年‘’严打‘’运动的开始。
鉴于当时特殊情况,这部26集的美剧只播到第16集,就在片尾打出字幕:“本剧播放完毕。”
为了消除《加里森敢死队》的不良影响,央视1981年2月5日紧急开播了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这部电视剧成为了当时的神剧,影响深远。那首主题歌:‘’啊战友,你乔装打扮深入敌后去战斗……‘’,那旋律、那歌词至今还记得。
无巧不成书,《加里森敢死队》在美国也遭遇了相似的命运,它只拍了一季就停止了。因为当时美国社会反战情绪高涨,《加里森敢死队》因表现战争而被某议员在国会上批评,不得不中止拍摄。
《加里森敢死队》剩下的10集,后来在各地的录像厅偷偷播放,直到1992年,才陆续在中国各地电视台播完。
停播的20多年后,2003年8月出版的《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与变迁》一书,给出了当初终止播放的答案:“这部26集连续剧播放一半时,被认为是一部打斗胡闹的纯娱乐片,没有多少艺术价值而停播。"
⑺ 找一部二战题材的敢死队电影
通过你第五和第六的描述 和第七前半段的描述 我感觉像是高度爆破
但因为是很早前看的了 对你前面描述的几个没印象 但第一条不太一样 高度爆破是去摧毁机场的 并且跳伞后装备还没有了 是总部又派出一架飞机空运过来的 你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