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黑白片王二小老电影视频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黑白片王二小老电影视频

发布时间: 2022-12-12 01:17:04

A. 王二小的电影 两点带你了解剧情

1、1941年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在一场场对敌斗争中,英勇的平山团让敌人闻风丧胆。驻扎在平山县一带的日寇为了削弱平山团的战斗力量、打击平山团的战斗意志,将矛头对准了平山团战士们的家园。南滚龙村的儿童团团长王二小是个倔强调皮的孩子王。一天,敌人扫荡了南滚龙村,二小的家被毁了。失去亲人的痛苦让王二小一蹶不振,他的好朋友核桃、枣花,还有其他西柏坡村的孩子想方设法安慰二小,给他鼓劲。

2、二小重新振作起来,和大家一起劳动、练兵、重建家园。进山抓八路军伤员的日本鬼子在山里迷了路,被二小和枣花发现。为了给乡亲们和八路军伤员争取时间转移,二小和枣花兵分两路,由枣花回西柏坡村报信,二小则故意暴露自己,被敌人抓住。在给敌人带路时,二小故意走陡峭山路、兜圈子,最后把敌人引进了八路军的伏击圈。日本鬼子被消灭了,二小也壮烈牺牲了。

B. 王二小的电影

《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

C. 有关王二小影片最早拍摄的是哪一部

《少年英雄王二小 》
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十二岁的放牛娃王二小,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和爸爸、妈妈,哥哥生活在一起,虽然清贫,但他们相亲相爱,生活充满了温馨。
一九四二年的一天,一声巨响,日本鬼子的炮弹落到了二小的家里。在山上放牛的二小和哥哥眼睁睁的看着刚才还温暖的家和亲爱的爹娘,顷刻间灰飞烟灭,惊恐得不知所措。
二小亲眼目睹日本鬼子残酷杀害村民,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二小的哥哥石头和乡亲们被鬼子抓去修炮楼,二小把乡亲们凑的几个黑菜饼送给工地上的哥哥吃,可恶的鬼子却一脚把菜饼踩进土里。愤怒的二小看到地上有一只蝎子,他用弹弓偷偷把蝎子甩进了鬼子的脖子里。不一会,鬼子被蜇得跳了起来。
恼羞成怒的鬼子端着刺刀刺向二小,一个乡亲举起铁镐砸死了鬼子。工地上一片混乱,乡亲们纷纷逃走,二小躲开了鬼子的追赶,却和哥哥石头跑散了。
又累又饿的王二小走了三天三夜,沿着公路,昏昏沉沉地走进了八路军伏击鬼子的埋伏圈。
八路军吴连长担心会误伤二小,放弃了这次伏击行动。但一个掉队的鬼子却抓住了二小,吴连长策马追上鬼子,救出了二小。
二小被带到根据地,和边区的女干部柳老师住在一起。柳老师是大学生,她教村里的儿童团员们学习文化。她对二小既像妈妈又像姐姐,让二小感受到了温暖。
王二小一心想着要报仇,儿童团长铁柱却瞧不起二小。二小为了让大家瞧瞧自己的本事,从村里偷了两个地雷,要去炸鬼子,却在雨夜中迷了路。
吴连长冒着大雨找回了二小,他很欣赏二小的勇敢。柳老师却生气了,她认为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不能做无畏的牺牲。
鬼子向山里扫荡,二小因为淋雨而生病了。柳老师背着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迷迷糊糊的二小躺在柳老师怀里,听柳老师流着眼泪讲要孩子们好好活下去的道理。他恍惚看到了自己的娘,也明白了柳老师一片苦心。
二小跟着柳老师和吴连长,学了许多知识。他懂得了,鬼子欠下的不仅是他一家,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血债。他还懂得了,等打走了鬼子,自己长大了,还要建设我们的国家。
鬼子的大扫荡又开始了。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设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老师带着二小和孩子们又转移到了长城边上。太阳高高地照着,柳老师要教孩子们识字。一转身,她看见悄悄逼近的鬼子钢盔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柳老师一把将孩子拉到自己身后,枪声响了,柳老师倒下了。
鬼子来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心里着急,他不能让鬼子追上了乡亲们。二小急中生智,唱着放牛歌从山坡上走了出来,他要把鬼子引到另一条道上去。
鬼子果然抓住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
二小领着鬼子走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大叫着要吴连长快开枪。此时才知道中计的鬼子气急败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了起来。
二小像一片树叶飘落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纷纷飘落下来。每一片树叶都像被二小的鲜血染红,满山遍野都是红叶。
乡亲们得救了,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把鬼子全部消灭在山沟里。

D. 电影《放牛郎王二小》介绍

歌唱二信牛郎 献给我们少年英雄王二小! 词:方冰 曲:劫夫 牛儿还山坡吃草 放牛却知哪儿去了 贪玩耍丢了牛 放牛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天早上 敌人向条山沟扫荡 山沟.

E. 像王二小这小英雄还有谁他们的事迹是什么

1、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2、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主角是12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

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带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3、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了望,捕捉敌情。

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

4、抗日小英雄潘东子的故事

俺小时候学习的榜样就是潘东子,最崇拜的就是潘东子这个小英雄。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帅哥。他从小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红军。

在白色恐怖的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他为党的地下工作做立下了不少功劳。在斗争中,他失去了母亲,但他没有被黑暗势力吓倒,一心向往革命,最后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小战士。

5、抗日小英雄武建华的故事

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

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

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F. 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的影片花絮

· 影片先后荣获第14届华表奖优秀动画片奖、中国动画学会“美猴王”评委会特别大奖、第28届金鸡奖最佳美术片提名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1相关资讯
2013年4月28日,由河北省委宣传部、上海市委宣传部、石家庄市委宣传部和上影集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河北西柏坡影视制作中心联合摄制的红色系列动画电影《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在北京举行首映式暨新闻发布会。这部红色动画力作将于2013年4月28日隆重上映。
动画电影《西柏坡2 英雄王二小》是由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西柏坡名誉村长袁淑梅继第一部动画电影《西柏坡》之后,发起创作的第二部以“西柏坡”为主题的红色系列动画电影。几十年来,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伴随着这一经典旋律的传唱不息,英雄王二小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那个机智忠勇、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山娃子,是众多中国人童年时心中的英雄和成长的伙伴,也是在革命历史时期为实现民族独立、自强崛起的“中国梦”而不怕牺牲的实践者。《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用动画这一更符合儿童观赏需求的艺术形式,将取材自真实历史的红色经典用与时俱进的艺术手段进行再现,让王二小的事迹再次在大江南北传颂,让西柏坡精神再次深印到每个孩子的心里。
业内专家表示,《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是为全国革命传统教育准备的一本特殊形式的“教科书”;是弘扬西柏坡精神,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实践;是活跃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红色文化感染力的有效载体。

G. 西柏村英雄王二小电影是什么时候的

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
(2013)
导演: 施屹
主演: 刘纯燕/ 李扬/ 董浩
类型/地区:剧情 动画 中国
上映日期:2013年04月28日 (内地)

H. 电影《王二小》的梗概200左右

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团长,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8)黑白片王二小老电影视频扩展阅读:

人物经历——

1、苦难童年

王二小1929年1月22日生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上庄乡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头,父亲阎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给本村大地主刘文勤扛活谋生,在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母亲阎张氏给人做针线活,全家四口挤住在本村奶奶庙中。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未收。1940年春天,正值抗日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天灾人祸,形成了“无村不戴孝,处处有哭声”的惨象。结果,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先后因病饿去世了。1940年无依无靠的王二小开始了逃荒的生涯。

1940年5月的一天,经过长途流浪的王二小因饥饿昏倒在了路边,被狼牙口村委会王主任搭救并将其收养并改名王朴,安排给刘姓大户放牛谋生。

2、参加革命

当年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独立师老一团的骑兵连就驻扎在这一带。王二小喜欢马,常到骑兵连去玩,和八路军战士混得很熟。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一年四季总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骑兵连的吴连长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常常给他讲打仗的故事,到了开饭的时间就留份饭给他吃。第二年王二小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I. 王二小是哪个电影里的啊

不知道 忘了` 不过有首歌``
是长他的`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
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
掩护着几千老乡。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
敌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
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
四下里乒乓乒乓响起了枪炮,
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
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我们那十三岁的王二小,
可怜他死得这样惨。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
他的脸上含着微笑,
他的血染红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
它把这个动人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
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J. 谁能给我个故事(战斗英雄或科学家的故事)2010.3.21前哦!

这都是当代的``` 任长霞百姓心中一座丰碑 人物简介: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在执行任务中殉职的女警官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明正彬刀尖上跳舞的人 人物简介:云南省宝山市公安局副局长,在缉毒战线的最前沿经历无数生死考验 刀尖上的舞蹈,之所以能够夺人心魄,是因为那是铁与血的交响。明正彬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的人。在毒贩子面前,他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而毒贩子在他手下,过不去、藏不住,逃不掉。因为有他和他的战友,我们才能享受阳光的灿烂。 袁隆平让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 人物简介:中国着名杂交水稻专家、久负盛名的“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徐本禹稚嫩的肩膀,扛住倾颓的教室 人物简介: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专业1999级学生,孤身到农村支教,一篇《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网文引来25万多的点击率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田世国用自己的肾延长母亲的生命 人物简介:律师,将自己的一只肾脏移植给患上尿毒症的母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梁万俊生死八分惊天一落 人物简介:空军某部特级试飞员,试飞遇险保住新型战机 鹰是天空中最娴熟的飞行家,但是他却有比鹰还要优秀的飞行技能。万米高空之上,数险并发之际,他从容镇静,瞬间的选择注定了这次飞行像彩虹一样辉煌。生死八分,惊天一落,他创造了奇迹!为你骄傲!中国军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孙必干远离故土续写使命传奇 人物简介:原驻伊拉克使馆复馆小组组长,在战火中为祖国奔波 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远离故土只为续写使命传奇。为了达成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边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004年,这个老人不知疲倦的奔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让他骄傲的祖国。 刘 翔不断超越永不言败 人物简介:跨栏运动员获得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金牌 12秒91,他就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牛玉儒让精神穿越时代而常青 人物简介: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感动了一座城市的好书记 名叫牛玉儒,人像孺子牛,背负着草原人的幸福上路,这幸福是他的给养,也是他的方向。风雨人生、利弊得失,他兢兢业业地遵循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祖训。为官一任,他给我们留下激情燃烧的背影,让精神穿越时代常青。他让活着的人肃然起敬;他让天空成为雄鹰的故乡! 桂希恩让温暖传递让爱心会聚 人物简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传染病科主任,中国艾滋病高发区的最早发现者 他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仁者的责任让他知难而上。他让温暖传递,他让爱心会聚,直到更多人向弱者张开双臂,直到角落里的人们看到春天。他不惧怕死亡,因为他对生命有更博大的爱。 “感动”震撼心灵 几个月前的金秋,《感动中国》在全国寻找感动过你我的人。2004年的11月底,以袁隆平为代表的20个候选人在众多媒体和推委团的支持中形成了2004的感动轮廓…… 2005年的正月初九,这是人们收拾起节日的心情开始忙碌的日子。这一天,中央电视台一套晚间黄金时间播出了《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评选》的颁奖盛况。与任长霞同时入选“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还有9名个人和1个集体。今年1月16日,中央电视台在北京航空航天学院体育馆对这一活动进行了录制。 两个数字的震撼 “从2005年1月3日到1月15日,仅仅12天的投票期限内,网友、观众和读者的总投票数达到90万张。如今《感动中国》单一节目广告标的金额就达到了1450万元。这两个数字说明了‘感动中国’在人民群众和企业界人士心目中的地位。”《感动中国》节目的总策划、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编朱波表示,这两个数字让他感到了一种震撼的力量。 据朱波介绍,最初搞活动时,群众投票并不像如今这样踊跃,第一年甚至主要依赖的是推委会的委员、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合作媒体。今年能有这么多群众热心于这一活动,充分说明了“感动中国”已经感动了大众。 朱波回忆起2003年第一次评选的情况。当时活动是以“《东方时空·东方之子》特别节目”的形式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黄金时间播出,没有一个贴片广告。 如今《感动中国》因为节目强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最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之一,单一节目广告标的金额就达到了1450万元。对于《感动中国》主创班底来说,他们实现了“不可能不感动”的最初设想。 一首歌曲的温暖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有爱才转动……”这首题为《感动》的歌曲是“感动中国”晚会的主题歌。这么好听的歌曲,或许大家以为是出自哪位大家之手,其实不然,词作者是3年前刚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一个实习生喻江,谱曲并演唱的是着名歌手韩红。 如今喻江已经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编辑,而韩红在2005年新出版的个人专辑中收录了这首歌曲,并以此作为专辑的题目:“用第一抹光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首歌曲;用所有春天的消息,为你写下传奇;用初次看见你时我的眼睛,流下幸福的泪滴。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据活动组委会的边巍说,在为《感动中国》而彻夜难眠的日子里,他们的工作人员中很多人都会唱这首歌,以至于在很多时候边录制边唱了起来,弄得导演不断叫停,否则就成了同期声的噪音了。 两位名嘴的真诚 这次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现场,观众又一次领略到央视名嘴白岩松的智慧。颁奖台上有10个展示入选者肖像的旋转道具,突然一个道具不转了,使得音乐停止后有近1分钟的时间大家盯着道具发愣。这时白岩松说:“这是入选人物的事迹竟然感动了道具,也许它是沉浸其中一时不能自拔了,请后台的工作人员尽快上台帮它醒醒神,转一下看看下一个入选人物怎么个感动法?” 在活动进行的始终,工作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朋友挥之不去———泪水。他们往往成为首批被感动的对象。敬一丹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主持人,主持过大大小小、各种形式的晚会,在舞台上为无数人颁过奖。然而据央视的工作人员讲,在连续两年主持《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中,她经常是声音哽咽,泪光闪闪,“我相信能感动我们工作人员,就一定能够感动我们的观众,感动大多数的中国人。只有感动了我们自己,才能感动观众。” 感动集体———女排 集体简介:获得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金牌 中国女排,曾经沸腾了一代人的热血,也在中国人的心里留下了长达20年的期待。2004年的一天,于无声处,绝地反击。是她们,让最后的希望攀援着意志的臂膀上升,直到最后一记重扣敲开欢庆的锣鼓。金牌唤回曾经的光荣,胜利开启崭新的梦想! “感动”源自灵魂 2003年的《感动中国》节目尽管仅仅以“《东方时空·东方之子》特别节目”的身份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没有一个贴片广告,但节目却获得了上至中央领导下至黎民百姓的热情回应,人们丝毫没有吝惜自己的情感和泪水。《感动中国》总制片人梁建增这样回忆,“如何与众不同而具有自己的特色实在不容易,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们大家对此有一个共识:‘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这应该是当初创办《感动中国》的一个基本理念。” “感动”没有标准 今天的很多人也许会问:三年前,《感动中国》是怎么诞生的?它为什么要叫《感动中国》? 节目创办之初,人们还曾有过许多的疑虑:以媒体价值标准为核心的“感动”是否能够感动中国?这种“感动”和社会主流认知以及中国人对“感动”的深沉理解是否相一致?对此,评论部主任、《感动中国》的总制片人梁建增则说过这样一段话来表述:2002年的《感动》让我们无法忘记那些无畏前行、努力抗争的人们,而2003年的《感动》则见证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舟共济的奋斗历史,2004年的《感动》在表述刚刚过去的一年时,它一定会展示这个社会刚刚发生的显着变化,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时代特色。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感动中国》节目,其实它已经不单单是一期节目了,它已然成为了一个时期一个阶段一种民族精神的高度凝聚,一段难忘历史的精彩浓缩,媒体的价值标准已经融入到了整个民族的价值标准之中了。在很多人的眼里,感动与否,只有权威,没有标准。 “感动”是种满足 在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的行列中,一位普通的北京老人的事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佘幼枝祖上因敬重明代袁崇焕大将军的英雄行为,世代为其守墓,到佘幼枝老人已是第17代人。佘幼枝守墓几十年,并曾因为守墓而痛失爱子,但她始终忠心不改。在她的不断努力下,守墓义举得到了延续。袁崇焕毕竟是封建社会的英雄人物,佘家这种家族式的行为与现代社会是否存在较大的距离? 但是许多观众则更多地从自己的切身感受中来理解这个特殊的人物,“快让佘幼枝感动中国吧,在缺少诚信的社会中,还有什么比如此坚定的遵守承诺更令人动容?”节目组的一位编导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曾经深有感触的说:“在一个信息渠道多样化、价值形态多元化的社会里,一个英雄样板的树立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所有的精神要求。尽管人们越来越多地学会独立思考,也越来越多的拒绝被动接受,但是那些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情,能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之外留下一些空间来关照自己的精神和灵魂,这也许就是《感动中国》的魅力所在。” “感动”记录真实 《感动中国》总策划朱波说,我们推选出来的人物之所以能够感动那么多人,并且让这种感动凝固下来,化为一种力量,融入人们的记忆,是因为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的事迹不是我们包装出来的,更不是我们杜撰出来的,我们只是把它们实实在在的摆在观众面前。 程序上的严格筛选保证了人物事迹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这一点毋庸置疑。《东方时空·东方之子》的编导王伟达在前往贵州贫困山区拍摄候选人物许本禹的支教生活时,真实的记录了这样一个事实:看到许本禹所在山区学校的简陋,记者留下了自己的1000元钱出差费。结束采访的几天以后,王伟达收到了许本禹一条短信息:“891元我给学生们订了报纸,剩下的给他们买了文具,发票过几天寄给你。”王伟达到现在都无法用任何语言来评价这件事情,在他的印象中,面对艰苦环境的许本禹在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总会露出一脸憨厚的笑容。 200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http://..com/question/45819261.html?fr=q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