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田成仁出演电视剧有哪些
1,《龙门村的故事》
《龙门村的故事》由北京东方圣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美丽雨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美丽雨文化宣传并发行,杨波任制片人,周小雨任监制、发行人,彭澎导演,杨波、岳红、田成仁、白雪等人领衔主演的南派乡村喜剧。
2,《葵花进城》
《葵花进城》,讲述一个朴实善良的农村女孩“葵花”,为了给进城上大学的男友麦田付学费,独自进城打工赚钱,而与此同时麦田也在城市中打工,却被富家女江闪闪疯狂追求。
而后又在大学里成为同班同学,由此而展开一段虐心的悲喜三角恋,麦田始终徘徊两个女生的情感边缘,在多次内心挣扎之后最终麦田回心转意,终究回到“葵花”身边。
3,《下南洋》
《下南洋》是中央电视台继《闯关东》、《走西口》后又一部中国反映近代史上人口大迁徙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也是央视的“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近代大移民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由沈好放执导,俞智先,廉越编剧,佟大为、黄圣依、张默、午马、元华、童蕾、隋俊波等联袂主演。
4,《欢喜亲家》
《欢喜亲家》是由陈卫东编剧、谈韦执导,田成仁、李成儒、罗海琼、戴春荣等主演的家庭伦理剧。2009年9月23日于武汉二套首播。该剧围绕鲁家儿女的婚事,讲述五个亲家之间关于男婚女嫁的故事。
5,《荷花淀、女人和枪》
《荷花淀、女人和枪》以跨越60余年的哀婉爱情为主线,以日本商人本田先生赴白洋淀投资为副线,叙述了一个起伏跌宕、曲折凄怨的爱情故事。
2. 梁同裕的电影作品
1978年《严峻的历程》饰魏宏业
1979年《苦难的心》饰小王
1979年《济南战役》饰靳参谋
1980年《情天恨海》饰朱凤阳
1981年《元帅与士兵》饰杨国光
1982年《诱捕之后》饰夏东岳
1983年《神行太保》饰马鸣
1983年《流泪的红蜡烛》饰柳新春
1984年《相会》饰冯志才
1984年《雷雨》饰鲁大海
1985年《盛夏和她的未婚夫》饰柯平
1986年《蓝色的爱》饰欧阳俊涛
1987年《男儿要远行》饰龙大海
1988年《熊猫的故事》
1989年《男人困惑,女人也困惑》章永清
1989年《怪侠》周海峰
1994年《真假幽默大师》饰钟副台长
1995年《女警神威》
1995年《跨国劫杀》
3. 梁音的演艺经历
1949年,第一次上银幕,在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中扮演工人 。1950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卫国保家》中扮演工作队员,同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赵一曼》中扮演地下党的工作人员 。
1952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六号门》中扮演普通工人 。
1955年,在抗战题材电影《扑不灭的火焰》中扮演蒋四,同年在郭振清主演红色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扮演参谋钱大有 。
1957年,在电影《暴风中的雄鹰》中扮演红军战士张大顺 。
1959年,在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片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扮演绰号“七十三行”的青年农民曹茂林,表演开始进入成熟期 。
1959年,在电影《换了人间》中扮演技术员,同年塑造了《海上神鹰》中的侦察连长。
1960年,在苏里执导的红色电影《刘三姐》中饰演刘二哥 。
1961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万木春》中扮演林业局长秦培德。
1963年,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饰演边防军杨排长,凭借《冰山上的来客》获长影小百花奖优秀演员奖 。
1965年,在张凤翔执导的红色电影《三进山城》中饰演侦察英雄刘青山。
1975年,在电影《金光大道》中扮演农民周士勤。1978年,在电影《严峻的历程》中扮演火车司机郭振兴。
1979年,在电影《赣水苍茫》饰演红军教导员 。1981年,出演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药》,饰演华老栓 。
1983年,在陈鹰、邢吉田执导的故事片《你在想什么》中饰演主角党委书记马长青 。2005年,在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活动中,荣获“国家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 。
4. 推荐几部与铁路有关的纪录片或电影
1.《铁色乌蒙》:
记录了贵昆铁路水城至宣威段最后三年的时光,作为对这条已消失的老铁路的怀念之情。影片用平民化的平实视角,展现了铁路沿途壮美的风景、淳朴的民风、沿线居民独特的生活方式、一线铁路职工尽忠职守的工作态度和当年筑路大军为建设铁路做出的巨大牺牲。
2.《关口知宏之中国铁道大纪行》:
是由日本NHK制作的一个关于中国铁路的纪实节目,节目记录了艺人关口知宏在2007年以乘搭铁路的方式走遍中国的全过程。
3.《魅惑的中国铁道风景》:
影片描述行驶于中国大陆广阔雄伟之地的蒸汽火车之影像搭配上引人入胜的音乐,超完美的铁路影像集,让您一次尽收眼底。
4.《伟大的印度铁路》:
1853年起,印度的铁路就是一股统合力量,不仅在实质上联系着不同领域,并串联起语言、风俗和宗教这些构成印度的基本因素。搭乘拉杰丹、也就是所谓的玩具小火车,直上大吉岭。
5.《中东铁路》:
该片以编年体的形式,以中东铁路的修筑以及围绕这条铁路的路权斗争为主要线索,描绘了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东北地区50多年的沧桑巨变,对近现代发生在东北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详细展示。
5. 浦克的电影作品
1939年:真假姐妹
1940年;现代男儿
1941年:患难交响曲荒唐英雄胭脂镜花水月
1942年:夜未明黑痣美人一顺百顺花和尚鲁智深歌女恨雁南飞皆大欢喜迎春花
1943年:碧血艳影求婚启事银翼恋歌白马剑客劫后鸳鸯千金花子燕青与李师师绿林外史夜半钟声好孩子
1944年:晚香玉妙扫狼烟
1947年:松花江上
1948年:碧血千秋小白龙
1949年:寒山寺钟声
1950年:高歌猛进吕梁英雄内蒙人民的胜利
1952年:一贯害人道
1953年:丰收
1954年:一场风波沙家店粮站
1955年:夏天的故事
1956年:新局长到来之前马兰花开国庆十点钟
1957年:寂静的山林地下尖兵
1958年:水库上的歌声徐秋影案件古刹钟声新的一课伤疤的故事画中人
1959年:风从东方来
1960年:我们是一代人
1961年:万木春
1962年:炉火正红
1963年:冰雪金达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
1964年;英雄儿女
1973年:艳阳天
1974年:向阳院的故事创业
1975年:金光大道(上)《祭红》
1976年:山村新人金光大道(中)
1977年:熊迹风云岛
1978年:严峻的历程灯
1979年:祭红
1980年:春眠不觉晓
1982年:人到中年家务清官
1984年:谭嗣同黄山来的姑娘
1987年:中国的“小皇帝”关东大侠两宫皇太后
电影篇目中遗漏部分: 《甲午风云》、《春归红楼》、《李冰》、《冒名顶替》、《大禹的传人》。 浦克演过的电视剧(九十年代前) : 《圣火》、《御林军的枪声》、《风雪鄂伦春》、《金鹅啼鸣》、《千山的呼唤》、《银杏仙子》、《康梁变法》、《使命》、《经常见面的陌生人》;九十年代后:《月圆在中秋》、《匿名电话》、《洞天》、《中国寓言故事》、《法官情》、《多头告状》、《错在重逢》、《躁动的大地》、《神气奇功》、《山不在高》、《古城风流》、《马蹄莲》、《汽车人》、《中国故事》。 浦克演过的话剧:《放下你的鞭子》、《阿Q正传》、《太平天国》、《葛嫩娘》、《家》、《孔雀胆》、《升官图》、《雾重庆》、《我是一个兵为深切缅怀着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浦克同志,由吉林省电影家协会、市工人文化宫影剧院共同举办的浦克电影回顾展映活动在工人文化宫举行。《新局长到来之前》、《寂静的山林》、《国庆十点钟》等五部从浦老几十部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影片再现了浦老光辉的电影艺术生涯。国家广电总局派专人参加了本次电影回顾展映。任颐、王润身、尹升山、李瑛等长影老一代艺术家及浦老的儿子浦光昭先生亲临现场,共同回忆浦老生前对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贡献。
国家广电总局的江平处长代表国家广电总局对浦老的一生做了高度评价,并以一个电影人的身分对浦老的逝世表示了哀悼:浦老一辈子都在银幕上,一辈子都在用心去塑造形象,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从事电影工作的人不能忘记老一辈艺术家,浦老应该永远被铭记。
老艺术家任颐对自己的老战友浦克做了高度的评价:浦克的一生,我给他概括成十二个字:认认真真演戏,诚诚恳恳做人。浦克对人非常真诚,演戏时一招一式都细心雕琢。说浦克德艺双馨毫不为过。
着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李瑛回忆起浦老在弥留之际仍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细节,李瑛老师几次哽咽:浦克老师从为人到对待工作的精益求精,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楷模,称他为良师益友一点儿也不过。浦老特别平易近人,从不盛气凌人。从来都是替别人着想,对别人从来都没有任何要求。在病重的时候,也从来没听他说过哪儿痛,对待医生护士也是特别客气。当老爷子走的时候,病房里所有的护士都痛哭流涕。
浦老的儿子浦光昭先生回忆起这些更是感触颇深:我记得在我们小的时候,父亲的工作特别繁忙,我们一年能看到他两个月就是好的了。每天中午回来吃饭,父亲都是穿着戏服,带着妆,对着镜子一遍遍地说,练习着表情和台词,特别认真。那种情形现在想起来记忆犹新。
6. 41年前经典电影《杜十娘》9位演员近况
《杜十娘》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古装爱情片,该片改编自冯梦龙所着《 警世通言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
这部剧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在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摆脱戏剧的拍摄模式,但是剧中潘虹的惊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影迷。这部剧已经过去了41年,当年参演的9位演员近况如何呢?
杜十娘 曾为 青楼 女子,深受压迫却坚贞不屈,为摆脱逆境而顽强挣扎。将全部希冀寄托于绍兴府富家公子李甲身上。然而她怎么努力也逃脱不了悲惨命运的束缚,李甲背信弃义,将其卖于孙富。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怒骂孙富,痛斥李甲,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
杜十娘由潘虹饰演,潘虹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76年的时候,潘虹 在 峨眉电影制片厂 的影片《 奴隶的女儿 》担任主角。1981年,潘虹凭借杜十娘这一角色,夺得了第四届 小百花奖 最佳女主角奖和第六届 大众电影百花奖 最佳女主角提名的殊荣。潘虹曾经被日本评选的“世界十大影星之一,是获得 金鸡奖 最佳女演员奖次数最多的人。目前潘虹仍然活跃在荧幕上,虽然出演的都是妈妈这样的角色,但是潘虹确实很有气质。
李甲 是富家子弟。他虽然也曾对杜十娘真心爱恋,但最后还是屈服于 社会 、家庭的礼教观念,再加上孙富的破坏,最终背叛了爱情,造成了杜十娘投江的悲剧。李甲由 佟瑞敏饰演。
佟瑞敏上世纪70年代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之后就一直留在学校任教,佟瑞敏长期从事戏剧、电影、电视艺术教育、行政管理及“编导演”的艺术实践和教学理论建设工作,曾任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佟瑞敏荧幕上形象不多,主要有《聊斋》、《刑场上的婚礼》、《落山风》等。本世纪初佟瑞敏开始辞职下海,现为上海创意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上海创意产业协会影视委员会会长、上海秦怡艺术馆馆长。
柳逢春是李甲的好友,在李甲花光钱财之后,柳逢春慷慨解囊相助,在老鸨反悔杜十娘赎身之后,柳逢春出面化解了危机。柳逢春由吴慈华饰演。吴慈华是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员,曾经出演过《少年包青天》、《封神榜》等作品。
老鸨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角色,在面对李甲有钱的时候是笑脸相迎,在李甲没钱之后就换了一副嘴脸。老鸨本想用低价吓住李甲,但是没想到在杜十娘和柳逢春的帮助下,李甲赎出杜十娘。老鸨由金雅琴饰演。金雅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离休演员,与牛星丽是夫妻,曾经出演过《我爱我家》, 2016年6月23日 金雅琴在京去世,享年91岁。
月明与杜十娘一样都有悲惨的命运,曾经替杜十娘藏起了百宝箱,在杜十娘赎身之后认为杜十娘逃出魔窟。之后月明没有出现过。月明由周丽娜饰演。周丽娜是辽宁沈阳人, 1975年,周丽娜考入长影演员剧团,初登影坛即先后在影片《希望》、《严峻的历程》、 《谁戴这朵花》、《排球之花》、《奸细》中扮演配角。1983年周丽娜辞职去了香港,之后就很少有她的消息。
郭振清在剧中饰演了一个车夫,郭振清是天津人,在《平原游击队》中郭振清因为李向阳的角色而名声大噪。2005年8月24日,郭振清因肺部感染在天津去世,享年78岁。
李父是李甲的父亲,一个旧官僚,虽然剧中没有出现一句话,但是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李父的威严。李父由浦克饰演。浦克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老演员,以擅长饰演老头和达官贵人着称,也被称为“电影四大老生”。当时金大爷抬着王芳进入冰河,是浦克先生的身体力行,没有用替身,这一点可太值得现在的演员学习了。 2004年3月17日,浦克逝世,享年88岁。
孙富是一个盐商,本来就垂涎于杜十娘的美色,但是被杜十娘所拒绝,后来假意接触李甲,后来威逼利诱让李甲将杜十娘卖给了他。
孙富由娄际成饰演。娄际成 1956年毕业于 上海戏剧学院 表演系,长期主要从事话剧演出,曾经出演过《汉武大帝》、《唐明皇》、《东周列国》等。
管事是妓院的人,在得知老鸨将杜十娘低价挂牌之后责备老鸨。管事由吴必克饰演, 1948年随东北文工一团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土地》、《 暴风中的雄鹰 》、《 平原游击队 》、《金光大道》等影片中担任主要角色,60年代曾任演员剧团支部书记、团长等职务,并参加过剧团多台话剧的演出,后调任 制片主任 等工作。 2007年12月吴必克因为车祸不幸去世。
7. 演员田成仁遗产是给保姆了吗
8. 求!!! 有一部电影叫豆汁 油条,请问主演是谁知道吗
豆汁·咖啡馆
是一部高清拍摄的电视电影。
编剧:闫毅
导演:黎途、依莉琦
主演:何劲松、刘佳巍、梁音
播出时间:1月11日 19:30
入冬的北京,一天比一天冷。一大早起来,濮藜匆忙间从爷爷的豆汁店出来,赶着去学校上班时,在豆汁店的门口被一名年轻的小伙子拍了一张照。濮藜没怎么在意,但还是嘟噜了一句走了。小伙子捡起濮藜掉在地上的发卡,推开豆汁店的玻璃门,当着天天在这里喝豆汁的关大爷、李大爷老哥几个,向濮藜的爷爷提出自己想买下豆汁店的想法。
小伙子叫何嘉俊,是从台湾来学摄影的,整日里挂着个照相机,在北京的胡同里拍着街坊邻居再熟悉不过的四合院、胡同墙什么的。何嘉俊想买下豆汁店的想法提出来后,关大爷、李大爷觉得是在开玩笑,濮爷爷当然更不能同意。尽管何嘉俊出价丰厚,居委会王大妈也传来街道即将拆迁这一带平房四合院的消息,但濮大爷就是不卖。
濮爷爷不卖豆汁店,但好价钱总有人会出手。就在何嘉俊悻悻然准备离去时,对面老范把自己的一间平房卖给了何嘉俊。等晚上濮藜下班回来时,何嘉俊的咖啡馆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豆汁店对面的咖啡馆在关大爷老哥几个惊诧的眼神中,开张营业。随着咖啡馆里汉堡包、三明治、卤肉饭、炸鸡腿的次第推出,胡同里开始发生着悄悄的变化。喝豆汁、听京戏的依然是关大爷、李大爷老哥几个,但年轻一点开始吃起汉堡、喝起了咖啡。最让濮大爷不能接受的是,孙女濮藜也有事没事地往何嘉俊的咖啡馆跑。
濮藜不仅往何嘉俊的咖啡馆跑,而且还在事先没有征求爷爷同意的前提下,答应了何嘉俊在四合院租住的请求。何嘉俊成了四合院的一员,一个台湾人成了四合院里的一员,引来了街坊邻居的兴趣,当然也少不了对何嘉俊的帮助。慢慢地,胡同里的街坊邻居觉得何嘉俊不是那么讨厌,相反还开始喜欢起这个年轻人。
在所有喜欢何嘉俊的人当中,濮藜的感受是甜蜜的,因为此时爱情已经在两个年轻人的心中播下了种子。而此时,何嘉俊也把自己此行来北京、要买下濮爷爷的豆汁店的原因告诉了濮藜。原来,何嘉俊是来替外婆了却心愿的,1949年外婆去台湾前,就住在这里。濮藜和何嘉俊的好,让爷爷在气头上住了一回医院。从医院回来,濮大爷的身子失去了往日的硬朗。为此,街坊邻居熟悉的豆汁店也关了门。看着关大爷老哥几个坐在豆汁店外难受的样子,濮藜放弃了聋哑学校的工作,把爷爷的豆汁店开了起来,不仅让街坊邻居有一个早上喝豆汁的地方,还引来了外国游客。
胡同要拆迁的前一天晚上,何嘉俊不辞而别,等他再次回到濮藜的面前时,何嘉俊带回了外婆的遗物:一方绣着“藜”和“老濮记”字样的丝绢。濮大爷明白这丝绢上的意思。原来,何嘉俊的外婆从小就是濮大爷、关大爷、李大爷的“发小”,只是去了台湾以后,从此没有了音讯。
街坊邻居凑在一起,准备热热闹闹聚一聚,然后开始搬走的那天,居委会王大妈传来新的精神,这一带的平房四合院受到政府的保护,暂缓拆迁。大家伙走出豆汁店,围着新贴的告示相互庆祝时,天空中飘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在何嘉俊和濮藜的脸上,融成一行欣慰、甜蜜的泪水。
精彩视点:
豆汁店是民俗而传统的,咖啡馆是现代而时尚的,当咖啡馆在北京的胡同里,开到了豆汁店的对面,一段青涩懵懂的爱情和尘封半个世纪的故事,将给观众奉上豆汁的酸甜和咖啡的苦香。
影片的男女主角何劲松、刘佳巍虽说“初出茅庐”,但清纯而毫无粉饰的表演同样给你一种另类的都市感受。主演之一的梁音,是观众所耳熟能详的老演员。从1947年考入东北文工一团、翌年随团转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至今,1949年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赵一曼》、《无形的战线》、《平原游击队》、《换了人间》、《冰山上的来客》、《三进山城》、《六号门》、《扑不灭的火焰》、《暴风雨中的雄鹰》、《刘三姐》、《金光大道》等影片中都有他精彩的表演;1959年,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因成功地饰演青年农民曹茂林的形象而让梁音蜚声影坛。“文革”后,梁音继续参加影视拍摄,先后在《残雪》、《严峻的历程》、《赣水苍茫》、《药》、《焦裕禄》,和电视连续剧《雪野》、《苍生》中,延续着自己朴实的表演风格,并赢得观众的爱戴和敬重。
参考资料:http://www.cctv.com/movie/20060108/101182.shtml
9. 田成仁主演
【演员田成仁】
姓名:田成仁
性别:男
籍贯:辽宁
生日:1926年
至今,不少人仍对他在《篱笆·女人·狗》中饰演的“茂源老汉”记忆犹新。 近几年曾参演过《金婚》、《春晖》、《春眠不觉晓》、《百年好合》、《天下粮仓》、《庄稼人是天》、《暖春》等多部影视剧。
电视作品〗
《百年好合》
《天下粮仓》
《庄稼人是天》
1975年《红雨》
1978年《严峻的历程》
1980年《春眠不觉晓》
1982年《春晖》
1984年《道是无情却有情》饰将军陈岩
1984年《电梯上》
1987年《同在蓝天下》
1988年《篱笆女人和狗》合作演员:杨树泉 吴玉华
1990年《辘轳女人和井》
1993年《古船女人和网》
2003年《了不起的村庄》
2004年《中华之剑》
2006年《陪读》
2007年《红梅花开》
2008年《暖春》合作演员:鲁园 齐如意
〖电影作品〗
1998年《金婚》
2002年《暖春》
2007年《我的左手/军人本色》饰胡父
〖所获奖项〗
1984年,因电视剧《道是无情却有情》获第四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1992年,获得“全国电视十佳”的称号
1999年,获金鸡奖提名。
几十年来,从话剧舞台上的教授,红军政委,到屏幕上的茂元老汉,司令员等,田成仁出演了一百多部话剧和影视剧,成功地塑造出了众多为广大观众喜爱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在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中,他以精湛质朴的表演,为广大观众奉献出了一个典型的农民角色——茂元老汉。田成仁也从此走进了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心目中。
曾经苦闷的青年,被革命推向革命的舞台
田成仁的家乡庄河,坐落在大连和丹东之间,是一个不大的小城市。日本投降后,肖华司令员的部队来到了他的家乡,刚刚中学毕业年仅十九岁的田成仁,在学校的动员下,参加了文工团。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回忆那一段走过的历程,田成仁说,如果不是共产党的队伍来到家乡,他就没有机会参加革命队伍。在日伪的统治下,他只是一个内心苦闷,对革命没有丝毫认识的青年学生,对于演戏,也是一窍不通,只不过是平常比较爱唱,爱模仿别人而已。所以他称那时的自己是被“革命的浪潮推向了革命的舞台。”
这以后的日子里,他从庄河文工团到白山艺术学校,一直到白山文工团和旅大文艺工作团,田成仁在战争中边学习边演戏。他们辗转辽南,为村民和部队演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秧歌剧《白毛女》。虽然只是一部普通的秧歌剧,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当时革命胜利的形势下,秧歌剧《白毛女》在广大村民和战士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田成仁在剧中扮演的角色是虎子,虽不是主要角色,却获得了观众的好评,这也是他在表演道路上的良好开端。所以对于当年扮演的虎子,他至今仍然存有美好的回忆。
这时,国民党在辽南已被彻底打垮,经过了战争烽火的洗礼,当年内心苦闷,对革命懵懂的青年学生,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工团团长。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的田成仁,从此更加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文艺道路。
参加中戏我国第一批导演培训班,步入正规演艺殿堂
解放初期,为了振兴我国的戏剧事业,中央戏剧学院成立了第一批导演干部训练班。当时已是辽南话剧团副团长的田成仁,也作为骨干力量,经过严格的考试,被选派来到北京,和欧阳山尊、阿甲等着名的戏剧家一起接受苏联戏剧专家的培训。
能够进入国家级的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训练班学习,对于年轻的革命文艺战士田成仁确实非同寻常。他为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兴奋,也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因为他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导演和演员们,要用两年半的时间,学习完四年的课程。所以在导演训练班紧张而又忙碌学习的日子里,勤奋和拼搏始终伴随着年轻的话剧团副团长田成仁。在导演训练班里,由国家聘请的苏联专家亲自授课,刚刚归国不久的孙维世担任他们的班主任,同时还兼作苏联专家的翻译。还有很多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也和他们一起系统学习了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理论。毕业时,田成仁的努力和拼搏终于得到了回报。作为主演,他扮演了苏联名剧《柳葆芙·瓦拉瓦雅》中的苏联红军政委,这是作为毕业大戏的汇报演出。演出获得了成功,他的表演也受到了专家的好评,并由此留在了中央实验话剧院工作,从此步入了话剧舞台。对于当年导演干部训练班两年半正规的学习,田成仁用朴实而又直白的一句话为自己作了总结:从这开始明白了怎样演戏。
在中央实验话剧院,作为一名从战争年代走过来,又经过正规艺术殿堂学习的话剧演员,田成仁始终活跃在话剧舞台上。从五十年代开始,他和着名导演孙维世多次合作,主演了多部大型中外名
剧。其中最着名的,便是六
十年代轰动京城的话剧
《黑奴恨》。
在这部由着名戏剧家欧阳予倩改编的话剧里,田成仁凭借他深厚的表演功底,还有他那全身心投入的表演激情,把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美国老黑奴汤姆的悲惨形象表演得淋漓尽致,深深打动了观众。《黑奴恨》的成功令导演孙维世合老院长欧阳予倩都十分激动。这部话剧前前后后演出了近百场。更让田成仁不忘的是,当时的国家总理周恩来也亲自观看了《黑奴恨》的演出。
谈到当年周恩来总理观看演出,田成仁又说起了更多的话题。他说,当年周总理不仅看过他主演的《黑奴恨》,还看过他主演的很多话剧。说着,他指着家中墙上几十年前和周恩来总理合影的一幅大黑白照片说,这是他在扮演一个苏联教授时,周恩来总理特地和他拍的一张合影。照片中,当年的国家总理平易和蔼,年轻有为的话剧演员神采奕奕。让我们看到了老艺术家曾经拥有过的辉煌岁月,也更加感到了这张照片的弥足珍贵。
从《篱笆、女人和狗》到《动什么别动感情》,农村老汉变成都市里的姥爷
在田成仁的艺术生涯中,他曾多次经历了当年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毅等多位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的观看和拍照留念。在诸多的老照片中还有赵丹、田华、于蓝以及赵丽蓉等老一辈艺术家熟悉的面孔。当然,最让大家熟悉和喜爱的,还是那张《篱笆、女人和狗》的彩色剧照。
这张剧照,是田成仁扮演的茂元老汉和在剧中跟他寸步不离的狗儿花妞。花妞是乖巧,忠于主人的可爱,茂元老汉是历经沧桑,农民的朴实。
很多人都记得当年《篱笆、女人和狗》热播时的情景,田成仁也说起了创作这个角色的前前后后。也许是注定了和茂元老汉的缘分,最初导演确定的是另一位演员扮演茂元老汉。但是临开机时,演员还没有到场。当时正逢自己拍片的空当,所以一向“好脾气,好人缘”的田成仁“临时救驾”接受了这个角色。
接到剧本后,他就再也舍不得放下手。因为剧本写得太好了。他说:“茂元老汉是一个朴实的农民。我虽没有扮演过农民,但是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又经常下乡为农民演出,这些都为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除了这些,田成仁还积极向导演提出自己的观点。一开始,导演对茂元老汉的发型设计是剃光头。他根据生活经历,向导演建议“茂元老汉留寸头”。这样,一个活生生,留着花白寸头的胶东农民老汉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加之他的精湛表演,以一个近乎完美的艺术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的老百姓心目中。
他还记得,《篱笆、女人和狗》播出后,无论走到多么偏远的山村拍戏,都会碰到热情的村民百姓,夸他戏演得好,还要热情地往家拽他吃饭,送他茶叶。村民们的朴素真情,让田成仁十分感动,也让他至今难忘。
近年来,田成仁还在多部电视剧中,扮演了各类角色。继《天下粮仓》之后,在刚刚热播过的电视剧《动什么别动感情》中,又凭借自己的扎实表演,把一个在家里没有地位,心里落差大,对现实生活不满意的城市退休老人活生生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给人的感觉是,角色真实,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但田成仁把自己的成功都归功于编剧和导演。他说,这是一部很“生活”又很超前的戏,剧本写得好,语言非常生动,所以能抓住观众。
几句诚恳而又谦虚的话语,让我们感到,在老艺术家几十年来所走过的成功道路上,既有他那扎实深厚的表演功底,也有他为了艺术创作极端认真和全身心投入的倾情奉献,这也许就是田成仁表演艺术的魅力吧。
热爱运动,豁达为人,成就健康体魄和快乐人生
生于一九二六年的田成仁今年已经整整八十岁了,但依然是精神矍铄,身板硬朗。看着他那高大挺直且保持良好的体形,听他与记者三个多小时的侃侃而谈,谁能相信,这是一个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呢?而这一切,皆源于他从小热爱运动和豁达为人的性格。
少年时期的田成仁就喜爱体育活动,他最喜欢的是跳高。从儿时小伙伴搭起长板凳简陋的跳高比赛开始,田成仁总是优胜者。而最佳成绩,则是当年他一举夺得了丹东市跳高比赛的冠军。虽是“野路子”练出来的,却成就了当时的年轻文工团长热爱运动的一生。
几十年来,田成仁坚持每天五点半准时起床,无论是快步如风的行走,还是自编的一套健身操,都是他每天必不可少的锻炼和运动。下雨天也要打着伞锻炼,他说这时空气好。他还特别喜欢骑自行车,尤其喜欢骑二八男车,如果不拍戏,每天至少要骑上一小时。他说骑二八车痛快,还可以锻炼身体,让动作更加灵敏。
除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健康体魄,田成仁谦和、豁达的为人,也为很多人所熟知。在中央实验话剧院,他的好人缘是出了名的。在剧组,年轻演员都惊叹他的台词功夫,因为每次拍片,他都是一次通过,永远都是导演对他竖起大拇指。对此,田成仁说,人家请你演戏,就是信任你,就一定要好好演,不能摆老演员的架子,更不能做对不起人的事。所以每次开拍前我一定要下工夫比别人多背几遍,这样才会一次通过。他也由此获得了剧组的尊敬。只要田成仁在,几乎每一部戏的开机仪式讲话都是“田老爷子”“一人独挑”。
几十年来,田成仁在表演道路上获得的成绩是斐然的,他曾多次获得优秀导演奖、飞天奖、十佳演员称号等等。这些,他从不张扬。因为他从不看重名利。现在,田成仁是司局级待遇的离休干部,还享受国务院的特殊津贴。他很知足,因为他的口头禅就是“知足常乐,吃亏是福”。
田成仁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当年和他共同走进文工团的夫人曹会苹,虽已是八十多岁高龄,仍然让人感到她曾经的风华正茂。几十年来他们相携相依,为了支持一心为事业的田成仁,曹会苹精心管理家务。如今他们已是儿孙满堂,大儿子田芒曾是一名优秀的芭蕾舞演员,小儿子田二喜也是一名优秀的话剧演员,他们都在兢兢业业从事着自己的事业。
10. 老电影《刘三姐》中的主演们后来怎样了
饰演刘二哥的梁音是我国着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他塑造过很多电影角色,比如他在《冰山上的来客》中饰演的杨排长,还获得了百花奖优秀演员奖。在拍摄完这部影片后,梁音并没有受到影响,接着拍摄了很多电影,比如1961年的《万木春》、1965年的《三进山城》、1975年的《金光大道》、1978年的《严峻的历程》等。随后在2005年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活动中,梁音荣获“国家突出贡献电影艺术节”称号。88岁的梁音在2015年1月26日在北京去世。
无论怎么样,这些老艺术家们都给我们带来了非常精彩的影片,都是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