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部老电影 战争片
屠城血证
B. 影评︱《万箭穿心》一个女扁担的悲剧人生
题记:生活很复杂,简单理解生活,会错过生活真相。
多年前,去澳门旅游,路过一宏伟建筑。我感慨那建筑造型独特。可,坐在旁边的导游阿星说,那叫万箭穿心。
哦,万箭穿心,自然穿的是赌客心了。
后来,导游带我们去赌场参观,我也是始终捂紧了口袋。
昨晚看了一部电影,也叫《万箭穿心》,看过之后,很是触动。那悲伤之箭,穿的是在生活底层打拼的女人的心。不由,为那个苦命的女人,一声叹息。
(一)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地址是在大城市武汉。讲了一个靠脚力赚钱养家的女扁担的悲惨人生。
站在公允的立场上说,这个女人不容易。在网上,也有人骂这个女人咎由自取,活该受罪。
片长104分钟,是根据武汉女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说改编。
导演是王竞,请原谅我孤陋寡闻。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导演,第一次看他执导的电影。
这种现实主义题材,拍好不容易。能让观众一直在,而,不离场。真的很考验导演功夫。
女主角李宝莉由颜丙燕饰演,这个颜丙燕有故事。
她生在北京,祖籍是山东曲阜,她又姓颜?由此,你会想到什么?让人惊掉下巴的是,她竟然是孔子特别喜欢的弟子颜回的后裔。曾经为母治病,散尽家财。
或许对生活的心酸体会深,她把这个悲剧人物塑造的非常饱满。从开始的小贩到最后的女扁担,人物性格的变化拿捏的恰到好处。也因为这个角色,颜丙燕斩获各种大奖,拿奖拿到手软。
我们还是说回电影,悲剧从他们搬家开始。李宝莉高兴的搬到了新居,以为幸福生活要开始了。可,她的丈夫因马学武出轨,提出离婚。
为了孩子,也为了家,李宝莉开始了“婚姻保卫战”。面对早出晚归的丈夫,无计可施的她,愚蠢跟踪。
果真,被抓到了,在一家宾馆。
女人的小心眼,要不得,看似害了别的女人,其实,害的是自己。
就在,她拿着灭火器准备砸门时,她心思一动。选择了报警。看似,把丈夫拉回来了,实际上推的更远了。
名声扫地的马学武,乖乖的回到了家。这个时候,马学武的老母亲,突然出现,说,没地方可去,来他们家常住。
这儿,李宝莉表现过分了。她对婆婆甩脸子,不愿和老人生活。老人,哭着走了,又被马学武和他们的孩子小宝找了回来。暂时住了下来。
马学武,看似回到了家庭。依旧和相好来往。在和相好谈话中,得知,他们在宾馆被抓,是妻子李宝莉报的警。那个时候,他可能恨死李宝莉了。
祸不单行。当马学武来到单位,又逢单位裁员,第一批,就有他。
诸多事情,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得马学武沮丧极了。他写了一封遗书,选择跳江来结束痛苦。
在丈夫的葬礼上,李宝莉一滴眼泪,都没有。其实,婚姻走到这一步,不如离婚呢。
(二)
人最大的自由,是具有选择权。
当马学武像个懦夫一样,选择跳江自杀。
马学武的痛苦,结束了。
可,李宝莉呢?
孩子小宝七八岁,婆婆两鬓如霜。全家要活着?钱呢?钱从哪里来?
本来在市场卖袜子的李宝莉,为了养家,为了多赚钱,无奈当起了“女扁担”。和重庆的棒棒差不多。纯属体力活,非常辛苦。
十年辛苦,十年的扁担生涯。
李宝莉,养大了孩子。孩子也争气,考上了大学。
李宝莉,也从一个容貌较好的少妇,变成了一个沧桑的中年妇女。
有一个词,叫“秋后算账”,用在这里不太恰当。可,意思就那个意思。
长大的小宝,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后。正式提出和母亲李宝莉断绝关系,把房产证要了回去,把母亲赶了出去。
他唯一的理由,是母亲害死了父亲。是母亲的报警电话,导致父亲跳江。
李宝莉用扁担挑了十年货,最后,挑的是自己的两个布包袱。
一场悲剧,最苦的是女人。
(三)
想到武汉,脑海里立即会想起着名的黄鹤楼,想到武汉大学的樱花,想到武汉长江大桥,想到汉正街,想到鸭颈,想到热干面……
在这部电影中,人物就生活在武汉,以武汉为人物活动场所。比如,热干面啊,长江大桥啊,汉正街,在影片中,都有出现。
女扁担,也是武汉一个工种。
不需要资金,一根扁担,就可以干。不需要技术,有力气就行。不需要人脉,知道地方就行。是最简单的营生,勤快,跑的快,就赚的多。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篇文章,写一个重庆棒棒成功故事。那个,靠的就是吃苦耐劳,就是踏实肯干。
电影中的女主角,靠着当女扁担赚钱,也实在是生活所迫。
有些电影,悲剧,是环境或者自然造成的,比如《南极之恋》。而,这部电影中,人物悲剧,则是性格悲剧。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人物性格。
李宝莉,自小在城市长大,父母是菜贩。有几分姿色。没有文化。性格强势,得理不饶人。
马学武,在农村长大。戴着眼镜,有文化。是一家工厂小领导。性格懦弱,内向。话不多。
他们的婚姻就恰好是“城乡结合型”。门不当户不对。恋爱的激情退却之后,剩下的就是平淡,就是油盐酱醋。
两个,自小生长环境不同。生活琐屑最能磨蚀感情。渐渐的没有共同语言,再正常不过。
再加上,李宝莉自视甚高,不尊重马学武或者说她的情感没有延伸到智慧界面。婚姻中出问题,不过是迟早的事。
一个巴掌拍不响。
一段悲剧的婚姻中,女方太强势,一般都是男方过度懦弱。懦弱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性格懦弱,一个是钱包“懦弱”。
在这部电影中,男主角这两方面占全了。性格懦弱,在妻子跟前敢怒不敢言。钱包“懦弱”,就是即将到来的下岗消息。
选择跳江,本身也是一种逃避。逃避责任。扔下未成年的孩子,扔下年迈的老妈。留下遗书,说让老妈把孩子养大!老妈拿什么养?西北风吗?
一个女人,嫁给这样一个男人,太可怜。
李宝莉,固然太过强势。不尊重男人的面子。可,当马学武跳江之后,是她挑着扁担风里来雨里去,辛苦干了十年,不但,养大了儿子,也养活着婆婆。
最后,被赶出家门。笔者觉得她的儿子太无情。是马学武出轨在先,李宝莉报警在后。当,马学武自杀后,所有的错误都是李宝莉的。婆婆恨她,孩子也恨她。
她挑扁担十年的付出,被她的亲人一概忽略。她的十年流逝的青春,无人怜惜。
当她被她养大的儿子小宝赶出家门时。我想到了一句古训:负心多为读书人,仗义每多屠狗辈。
最后,收留李宝莉的是一个曾经坐过牢的混混。
结尾,想讲一个和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关的小故事。
苏格拉底有一个非常彪悍的妻子。
在冲苏格拉底大喊大叫之后,就会有一盆水无所顾忌泼过来。
这个时候,苏格拉底,没有像电影中的马学武去跳江。
他对众人说,我就知道,在电闪雷鸣之后,一定会有倾盆大雨。
这是何等格局,何等胸怀!
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会告诉她,嫁人要嫁像苏格拉底这样的人。
C. 《万箭穿心》马小宝为什么对挑了10年扁担的母亲那么绝情
在电影《万箭穿心》中,李宝莉为了供养儿子马小宝读书,辛辛苦苦挑了十年的扁担,结果成为高考状元的马小宝却不知感恩,甚至对她非常绝情。其实这一切都和母子俩之间的相处有关。
所以,长大后的马小宝,才会那么痛恨母亲,对自己的母亲那么无情。
D. 看《万箭穿心》,论人物角色
男闺蜜推荐给我的每一部电影,毫不怀疑的看完,并且以一种紧张严肃的心态,他说这个电影揪心,所以我还没看就开始揪心了。
前三分钟,电影画质陈旧,估计是个老电影,人物角色打扮普通,感觉是家庭伦理剧,当然,说这电影揪心,所以肯定有故事发生。二三十分钟的样子,完了,明明剧情还平淡着,我怎么心那么疼,忍不住的唉声叹气。剧情发展到高潮的样子,整个家庭都垮了,我的心仿佛放下了,很静很静,仿佛预感到母亲接下来十年悲惨的命运。电影结束的时候,感觉有些无厘头,可她悲惨的命运也在继续。
1
李宝莉,整个电影的主角,一个有颜值,有智慧,有胆力,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母亲,妻子,儿媳。当然,我用这些词形容她毫不夸张。她学历不高,但找个一个有学历的老公,刚刚搬了新家,自己有份轻松的工作,每天接送儿子上学,我想这是每个女人都期待的幸福吧。嗯,好日子都还没开始,马学武莫名其妙的提出离婚,在她看来是莫名其妙的,可作为一个外人我知道也许他真的是被骂累了,也许他从来都没爱过李宝莉。每天以加班的理由不回家,李宝莉仿佛预感到什么,她跟踪马学武,最后得知他找小三的事实,她竟然以卖淫嫖娼的理由举报了自己的丈夫。我以为他们要离婚了,剧情并没有那么发展,马学武下岗了,并从小三那得知自己老婆举报了自己,他接受不了现实,跳江了,一封小小的遗书没有给李宝莉留一句话。宝莉没有时间悲伤,她说她要一个人扛起这个家,她辞掉轻松的工作,踏上了十年挑扁担的生涯。转眼就老了,儿子恨她害死了爸爸,更是不愿搭理,我满脑子都在想这样的生活过的有什么意义,我想宝莉肯定也这么想过,只是又不能放弃。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宝莉也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形象,凶狠,霸道,对老公儿子都是如此,外人面前不给老公留一点面子,对儿子的关心也只是作业做完了吗,要好好学习。奶奶来的时候,宝莉更是一副不懂孝顺老人的野蛮女子形象。她没有接受很高的教育,教养也不是很高,更是有一个刀子嘴,我想这也是她失去那么多的原因之一。可是越到后面越觉得活的不容易。没有闺蜜小景那么有钱,也不相信房子风水不好的说法,没有一个人心疼她,每天除了赚钱还是赚钱,一个人孤独到如此地步还能笑对生活的时候,我终于明白能让女人一再忍耐的只有爱。
2
马学武,一个有学历却没担当的懦夫,唯一让我同情他的就是宝莉对他的管教太严。有问题的时候不说清楚,逃避,冷战,天天不回家,不管不顾自己的老婆孩子,在外边找小三,失业下岗承受不住打击就跳江,把家里所有的重担交给宝莉一个人扛,我不知道宝莉的什么做法让他恨到连遗书都不愿意留一句话,但我觉得这样的男人太懦弱,以一切理由逃避现实的做法都不能被原谅。他一走了之,把困难都留给了活在世上的人,宝莉说,这样的男人不值得她伤心。
3
马小宝,整个电影里最没心肝的人,一直以为他亲妈害死了他亲爸,二十年里不愿跟她说话,却一直心安理得的用着她辛苦赚来的钱,高考结束那天竟宣布跟她正式断绝母子关系,我觉得作为一个母亲此时心也是碎的没有一块完整的地方了。作为一个外人,我不觉得宝莉有什么对不起他的地方,我也不知道他有什么脸这么对自己的母亲。
4
建建,一个街头混混,说话有点欠抽,可偏偏是这样的人却能在宝莉最无助的时候给她依靠。这大概是绝望谷底的一朵小花了吧,微弱无力却能给人一点生存的希望。
5
小景,宝莉闺蜜,家庭不是很和睦,可是她有钱,过着与宝莉截然不同的生活,开导宝莉,安慰宝莉,是宝莉伤心难过时唯一能说话的对象。她的角色完全就是一个外人,让人嫉妒的外人。
如果原文是一个系统,我是否可以说,建建兼容了李宝莉,李宝莉兼容了马学武,而马学武,一个运行程序出现BUG的主流设备。所以是不是可以说,女权意识的觉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多数男人的运行程度,而李宝莉也不存在所谓悲剧性格,只是社会整体的进化,必须这样的阵痛。
李宝莉被赶出家门,在马小宝冷漠的眼神中跟着建建走了。
这个故事结束了,但带给人的心痛程度却绵延不绝,我一遍一遍回忆,辗转反侧,本来睡不着才看的电影,现在感觉更无法入睡了。
有时候,有些说法,信不信都是命,就像万箭穿心,或许这些都是上天安排好的,你信或不信,有些事情,我们都不能改变。
E. 有个电影,是男的出轨,事业受挫,跳江自杀了,女的挑扁担供孩子上学,但是孩子跟着奶奶生活,和母亲关系
这部电影名字叫《万箭穿心》。故事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
电影《万箭穿心》,根据武汉籍着名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说改编。该片由北京今典影业出品,《无形杀》、《我是植物人》的导演王竞执导、颜丙燕领衔主演,着名导演谢飞监制,入围第2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北京国际电影节首届“天坛奖”主竞赛单元。《万箭穿心》于2012年11月16日全国公映。
剧情简介:
上世纪90年代,武汉,年近不惑之年的售货员李宝莉,住进了新房,新房子面对辐射状的多条街道,按风水的说法这叫“万箭穿心”,是最不好的房子。李宝莉的新房正好是个死角,也许这就预兆了她悲惨的命运:自搬进新房后,丈夫有外遇,后因李宝莉跟踪并报警而跳水自杀身亡;为了维持生计,供养儿子上大学,她毅然决然去市场做了“女扁担”,可当长大成人的儿子金榜题名时却将李宝莉赶出了新房。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F. 电影《饺子》最后的一个场景:一个人挑着扁担走路,是什么意思
那个挑着扁担走路的人就是白灵啊,她因为帮人接生死了人,警察查她,她就逃回内地了,最后落魄到乞丐的地步,挑着扁担走在大街上
G. 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的主要演员们近况如何
1958年上映的老电影《狼牙山五壮士》根据1941年发生的 历史 上的真实英雄事迹改编,讲述了五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百姓和部队转移,与数倍于己的日本侵略者激战一天,最后全体纵身跳崖的壮阔故事。“狼牙山五壮士”耳熟能详,甚至登上小学语文课本。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
该片拍摄的时候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剧组人员经常饿肚子拍摄,当地民众还为剧组送来馒头。剧组每天挑着扁担,往返30多里山路艰苦拍摄,终于完成了这部英雄壮歌。
李长华——饰演马宝玉
李长华1938年入党,次年参加八路军,是八路军留守兵团烽火剧社演员,主要从事文工团工作。李长华因饰演《狼牙山五壮士》的班长马宝玉而家喻户晓,在这之前,他因出演《人民的战士》受到注意,从而被导演相中出演马宝玉。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深深感动李长华,五壮士跳崖事迹在《解放日报》发表后,李长华千方百计地搜集有关五壮士的生平材料。他和剧组演员拜访了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宋学义,还去了狼牙山实地考察。据了解五壮士之一的马宝玉生前很腼腆,虽是班长,但是从没高人一等的感觉,牺牲时只有21岁。
《狼牙山五壮士》露天放映的时候还发生一件事,李长华的母亲在荧幕上看到儿子扮演的马宝玉挑了崖,以为儿子真的死了,当时还大哭起来。
现在的李长华已经离休,甚至学会了电脑,经常给报社写稿子,日子很平静。
高保成——饰演葛振林
高保成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曾在《上甘岭》《暴风骤雨》《闪闪的红星》《渡江侦查记》《狼牙山五壮士》等着名红色电影中有过精彩演绎。无论是扮演农民还是军人,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高保成都能投入极大地热情,凭着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其塑造的形象真实感人,自然逼真。
高保成夫妻年轻时同在总政歌舞团,后来妻子转业到了地方,他们的孩子没有从事演艺工作。
2004年78岁的高保成因病逝世。
“狼牙山五壮士”葛振林幸存后参加了诸多战役,他的有4个儿子,1个在部队,3个当工人,因效益不好下岗在家,但葛老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也不为儿子的就业找关系。他的孙子上军校也没有动用祖父的盛名牟利。葛振林三子葛拥宪曾偷了父亲的红旗勋章换毒品,葛振林亲自把儿子送进戒毒所。长孙葛蒙现在葛振林曾经战斗过的野战部队服役。
李力——饰演宋学义
李力是军旅电影表演艺术家,他先后拍摄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五更寒《英雄虎胆》、《永不消逝的电波》《狼牙山五壮士》《林海雪原》《秘密图纸》《苦菜花》等影片。他1992年去世。
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当初获救后因腰伤严重便被批准回了老家,回家后发现父母双亡兄弟姐妹离散。从此他在村里做了个默默无闻的农民。周围人只知道他是个有过功勋的残疾八路军,但都不清楚他是大名鼎鼎的狼牙山五壮士。后来地方领导获悉宋学义的情况,邀请他进城,表示随便他挑一份好工作过清闲日子,但宋学义坚辞不受,不肯因自己的盛名得到额外特殊的照顾。他只想在老家默默无闻直到终老。
1971年宋学义去世,遗体安葬在沁阳市烈士陵园。
近年来葛振林和宋学义之子控告损害父辈名誉的关于“狼牙山五壮士”抹黑言论的微博博主,胜诉。
张怀志——饰演胡德林
张怀志原来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后来调入珠江电影制片厂。他是导演张前的父亲。
张怀志1947年加入解放军。他在影视作品中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塑造得恰到好处。张怀志1987年去世。
胡德林烈士是胡德才烈士的侄子,两人不同辈,但是年纪相仿,牺牲时都二十上下。
霍德集——饰演胡福才
霍德集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演员,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在多部八一厂经典老电影里客串。近几年来他担任一些电影电视剧的导演工作。
云绯 历史 号:故纸堆间
云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H. 《万箭穿心》影评——病态婚姻下潜藏的悲剧
电影从搬家开始,男人和孩子在地上走,女人坐在车上兴高采烈地说话。
女人性子急,爱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男人敦厚老实,对女人逆来顺受。似乎女人在这场婚姻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男人始终被动。女人除了这些缺点,其实算得上是个贤惠的人,而贤惠似乎也只是旧时代女人的共性,毫无性格的闪光点,她的强势始终是丈夫心中难以拔出的一根刺。
这是一个容易受诱惑的男人,也是一个懦弱无能的男人。搬家工人嘬了一口烟,抬头看向男人,“兄弟,我们虽然卖力气,干粗活,但是家里老婆都挺贤惠的,那过的比你舒服多了。”
男人低头木讷着,内心浮动着不为人知的心思。夜里入睡,男人提出了离婚,在看似融洽的氛围里,女人只做说笑,拒绝离婚这样荒谬的说法。这场婚姻终于因两个人的摩擦而开始摇摇欲坠。
强势的老婆,窝囊的婚姻生活,欣欣向荣的工作前景,美丽温柔的工厂女同事,这一桩桩诱因,使这个男人背弃了婚姻生活,也背弃了这个家庭。马上,东窗事发,开房被警察抓导致德行有亏,男人从厂办主任沦为下岗工人,情人悄无声息地消失,老婆是举报人,无望的婚姻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吗,在一连串的打击下,男人投河自尽,只留下给儿子的只言片语。
不得不说,男人不仅懦弱,而且毫无担当。他丝毫未考虑家中的幼子和年迈的老母亲。他的纵身一跳,使这个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一个女人身上。还能怎样呢,家中还有一老一小等待喂养,她换掉了卖袜子这样轻松的工作,开始挑扁担,这一挑,就是十几年。
女人要强,闺蜜说要帮她,她拒绝了。此后,她与闺蜜也渐行渐远。毕竟一个可以肆无忌惮地和小姐妹逛街打牌的人又如何和一个风里雨里挑着扁担的人相处呢?或许在某个午夜梦回的时候,她会忍不住泪沾满襟,回想过去年轻漂亮时骄横的日子。但醒来后,她依旧是那个满面风霜的妇人,甚至于,和她儿子大小的学生在看见她时也会叫上一声“婆婆”。
女人的儿子其实对女人是充满怨恨的,他认为是这个女人从小到大掌控他的生活,也是她害死了他的爸爸。他一直无视女人,即使女人越来越小心翼翼地对他,越来越。
在那个烟花璀璨的夜晚,那群和自己儿子般大的学生脸上尽是无忧无虑的笑容,是她从未在自己儿子脸上见过的笑容。她是否回想起回家例行的那句“今天你作业做完了吗”,她读书少,文化程度不高,刀子嘴豆腐心,对儿子的关心却只因她不恰当的言语而平添儿子对自己的厌恶。
男人死的时候,闺蜜说这房子风水不好,是“万箭穿心”,她只作“万丈光芒”,而今十几年过去,她守着儿子,守着这个家,却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属于这个家了。这个家不再接纳她,也不再欢迎她,她终究还是离开了这座房子,这座让她万箭穿心的房子。
年轻时的好友建建开着小面包车停在她楼下,她走上了这个小面包车,走向了这个或许能给予她最后一点温暖的地方。即使她很清楚,离开了便不再归来,而建建也只是一个中年混混,开着会半路抛锚的小面包车,住着狭窄的出租屋,生活依旧会艰难下去。
现实磨平了她的骄傲,她不停在妥协,不停在后退,即使退无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