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小女伶老电影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小女伶老电影

发布时间: 2022-11-29 14:54:01

‘壹’ 老电影明星私家相册的商品描述

中国第一位女演员
首位“电影皇后”
“明星”的“四大红粉”
宣景琳
默片时代的女星们
“当家花旦”林楚楚
男星争辉
传奇李旦旦
“胡蝶”的由来
胡蝶的世纪婚礼
“无冕影后”阮玲玉
黎灼灼
黎明晖
“黎派歌舞”
“红色女郎”黎莉莉
“南国乳燕”陈燕燕
“四大名旦”之顾兰君
“模范美人”叶秋心
“小女伶”袁美云
袁美云与王引夫妇
多才多艺的陈波儿
“小野猫”王人美
王人美与金焰
“健美影帝”金焰
“标准美人”徐来
“多情小生”白云
徐风
周璇
周璇和严华
周璇在香港
慕容婉儿的少女时代
慕容婉儿与舒适
凤凰与周璇
凤凰与舒适在片场
舒适少年时
“不受欢迎的人”
桂林婚礼
刘琼
陶金与章曼苹
影剧双栖的男星
石挥的年轻时代
“当家小生”
“烈女子”英茵
才女王莹
“中国的嘉宝”白杨
洋派十足的赵丹
初入影坛的舒绣文
李绮年
“黑眼圈女郎”谈瑛
“夜莺”李香兰
“南国美人”陈云裳
白光
“富贵美人”欧阳莎菲
“冬瓜美人”周曼华
“影坛常青树”李丽华
“束夷年”和“沙莉年”
黄宗英
王丹凤的花样年华
风流小生冯喆
上官云珠
秦怡
旧时影像
附录 中国老电影明星档案 对于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以及那些曾经在银幕上闪耀过炫目光彩的老影星们,我一直都存有一种发自肺腑的真挚隋感。不论是阮玲玉、胡蝶、周璇、金焰、刘琼、舒适、陶金,还是赵丹、白杨、上官云珠、王丹凤、秦怡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永远都矗立在一代又一代影迷的心中。
也许开发中国早期电影明星的图文资料研究并非首创,可是真的这样做下来,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也确实不少。一方面,是这些老影星们主演的电影大多没有看过,更不要说拜见故人;另一方面,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留存于世的图片文字数量极其有限,而且同一部电影还有很多不同的记载。这些无疑都给整理编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需要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仔细对照、逐一甄别。
自2001年开始,5年来我以有别于普通影迷的身份,采访了100多位健在的老艺术家。他们中不但有着名演员,还有导演和剧作家,正是通过他们的口述实录以及提供的照片,我才了解到了许多更早时期影星们鲜为人知的轶闻趣事。也许一些老演员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可是他们留存下来的宝贵资料却永远珍藏在我心中。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北京和上海是我往返穿梭最频繁的地方。在这两个城市,我与老艺术家们促膝交谈。此外,我还依据地域性的便利条件,涉足香江之畔,几经努力,先后采访了夏梦、朱虹、江汉、鲍起静、方平等着名演员,这也无形中填补了香港电影界某一重要阶段在大陆留存资料有限的空白。
伴随着不断的采访、搜集照片和资料整理,久而久之,我得以幸运地保存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的老照片竞达上千张之多。最初只打算在画册中收录十几位最广为人知的老影星,最后不知不觉,竟一下子扩充到了几十位、上百位。这里的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以及一个都不能少的清晰理念,都承载着我对中国不同时期电影人最诚挚的敬意。
刘澍
二零零六年四月

‘贰’ 周诗禄的相关资料

历次《红楼梦》电影重拍资料
《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巨着,中国电影自诞生以后,多次把它搬上了影幕:
《红楼梦》最早上银幕,始于我国电影业刚刚起步的二十年代。1924年秋,民新影片公司将梅兰芳演出的五出戏,拍摄剪辑成一部两本长的戏曲短片,其中就有《黛玉葬花》。此片是借了北京东四九条一所原属清朝贵族谟贝子的府第拍摄的,房主人的身份和建筑的格局、园林的布置,都与曹雪芹笔下描写的大观园的气派差不多,时代气息较接近。《黛玉葬花》放映的时间很短,就是梅兰芳本人也没有看到,生前曾一直引为遗憾。1、1927年,电影《红楼梦》上海复旦影片公司,编导任彭年、俞伯岩,主演着名喜剧明星周空空和陆剑芬 易半乔 易荫峤 文逸民。1927年,上海复旦影片公司第一次较完整地将《红楼梦》的主要情节演绎成电影故事。任彭年编导。影片长达二十本,分上、下集,以刘姥姥一角贯穿始终,扮演刘姥姥的是着名喜剧明星周空空。为了招徕观众,影片公司竟别出心裁的让大观园中的人物一律穿上时装。林黛玉足蹬高跟鞋,辫扎白绸结,不伦不类,非今非古。故在当时及以后都曾受到严厉指斥,而影片主创人员却认为:《红楼梦》一书“始终并未示明年代”,穿时装是可以允许的。他们并特地在广告上申明:“本片是近代装,非老戏式之古装。”2、1927年,电影《红楼梦》上海孔雀影片公司,编导程树仁,主演夏佩珍、殷明珠、严月娴、周晚成 周空空。1927年,上海孔雀影片公司也将《红楼梦》搬上了银幕,由程树仁编导,夏佩珍、殷明珠、严月娴主演。并针锋相对地刊出广告:“本片乃古装香艳巨片,非时装可比。”这两部影片都产生过一定影响,数年以后还分别复映过。3、1936年,有声故事片《黛玉葬花》上海大华影业公司,主演李雪芳,高飞风、冯侠魂。4、1939年,《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新华影业公司,导演岳枫,主演顾兰君、梅熹、白虹。资料:电影背景资料、顾兰君个人介绍 5、1944年,电影《红楼梦》上海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导演卜万仓,演员:林黛玉:周璇;贾宝玉:袁美云;薛宝钗:王丹凤;王熙凤:白虹。 40年代 电影《红楼梦》袁美云饰贾宝玉,周璇饰林黛玉,王丹凤饰薛宝钗 影片以宝黛的爱情为主线,并没有全景性地展示《红楼梦》。1944年,上海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摄制出品的故事片《红楼梦》,称得上是解放前众多红楼影片中的佼佼者。 该片由大名鼎鼎的卜万仓执导,演员阵容尤为壮观,几乎集中了上海滩当时的所有大红星。这些明星以往拍的大多是时装片,而演起古装戏来却毫不逊色,将剧中人物演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特别是袁美云扮演的贾宝玉,堪称“玉树临风佳公子,面如脂粉一后生”,着实令人难忘!花絮一:当时还有两位导演的太太加盟演出----卜万仓夫人郑玉如(扮晴雯)和李翰祥夫人张翠英(扮金钏)。 花絮二:影片里的插曲《葬花词》和《悲秋》由周璇演唱。这部《红楼梦》也是第一部东渡扶桑,被介绍到日本去的中国电影。 与此同时,周璇的歌也通过日本歌手李香兰,被广泛传播到东瀛,影响深远,甚至惠及到歌坛上的后来者邓丽君。 林黛玉:周璇 贾宝玉:袁美云 薛宝钗:王丹凤 王熙凤:白虹 林黛玉:周璇 周璇演林黛玉,是最理想的角色。她出身贫困,父母双亡,童年是在苦水里度过的;长大以后,自己又经历了爱情悲剧,所以常自称为“林黛玉第二”。她在饰演林黛玉时,浓妆淡抹,把自己打扮得雍容华贵,楚楚动人;但卸装后,却总是第一件阴丹士林布旗袍,不施脂粉,朴实无华。 贾宝玉:袁美云 1932 年入天一影片公司,在有声纪录片《 游艺大会》中演出京剧片段;同年因 主演《小女伶》而崭露头角。1933年 后在艺华影业公司主演《中国海的怒 潮》、《逃亡》、《化身姑娘》等影 片。1942年后在中联、华影等影片公 司,主演《少奶奶的扇子》、《家》 等影片,并在《红楼梦》中反串贾宝 玉。1946年赴香港,先后在大中华、 永华、良友等影片公司主演《欲望》 、《国魂》、《蒙难夫人》等影片。 1948年因病息影,协助丈夫王引独立 制片。 薛宝钗:玉丹凤 玉丹凤原名王玉凤,在上海爱国中学读书时,就非常喜欢观看周璇、袁美云等明星的影片。有一次,她为好奇心所驱使,跟人到合众影片公司去看拍电影,不料被导演朱石麟发现,从而踏进了电影界。她演《红楼梦》时,年仅17岁,与薛宝钗年纪相仿。她在影坛上已初露头角,至此更是红透了半边天。6、 《红楼梦》1949.04.08 青华影片 导演:周诗禄;主演:张活游、小燕飞7、《黛玉葬花》 1962.07.11 凤鸣电影 导演:黄鹤声;主演:林家声、冼剑丽8、《红楼梦》 1962.08.03 邵氏兄弟 导演:袁秋枫;主演:乐蒂、任洁(黄梅配音凌波) 9、《新红楼梦》 1978.05.18 今日 导演:金汉;主演:凌波、李菁、李丽华 10、台湾华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73集 11、1984年,8集系列故事片《红楼梦》北京电影制片厂(彩色片) 改编:谢铁骊 导演:谢铁骊、陈怀皑 主要演员:夏钦、陶慧敏、刘晓庆、赵丽蓉 贾宝玉:夏钦 林黛玉:陶慧敏 薛宝钗:傅艺伟 王熙凤:刘晓庆贾母:林默予 贾元春:李秀明 刘姥姥:赵丽蓉 薛姨妈:袁玫秦可卿:何晴 妙玉:何赛飞 史湘云:马晓晴 李纨:邢红晴雯:李勇勇 平儿:倪雪华 紫鹃:陈红 尤二姐:陈虹尤三姐:李玲玉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家的艺术探索更趋多元化。这一时期,中国电影艺术家对名着的改编也在不断探索。其中的优秀之作,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电影化的再创造。值得一提的为谢铁骊导演的6部8集系列故事片《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这部巨作已被中国艺术家多次以多种形式搬上银幕,相比之下,谢铁骊的这次尝试最为成功。导演手法细腻,熔现实、虚幻于一炉,见典雅、豪放于一色,称得上是改编之作的巨制。谢铁骊由此而荣获1990年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叁’ 田方演员近况如何

1974年8月27日,田方因癌症在北京去世,终年63岁。

田方(1911年1月3日—1974年8月27日),别名田兆栋,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中国内地演员,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田方的父亲是田汝霖,是地方军队中的一个二等军需员。

1928年,奉母命与高淑贞结婚。

1932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小女伶》。

1933年,高淑贞因产褥热去世。

1937年,出演动作电影《黄海大盗》。

1940年,29岁的田方与19岁的于蓝在延安喜结连理。婚后,二人育有三个儿子,其中第三个儿子是田壮壮。

人物评价:

田方在银幕上塑造的角色既有时代特征,又有生活质感,还具备一定的个性魅力的领导者形象。他孜孜以求、认真严谨,并通过一系列话剧和电影,特别是通过电影《英雄儿女》中的表演,达到了形神兼备、内外相应的艺术效果。

内外相应的表演艺术与言行相称的电影事业,跟田方端正刚直的品性相伴而生。而且,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而更可贵的是他关心每个同志的政治成长,对同志极端负责。在原则问题上,他是从来不让步的。他善于团结同志,和衷共济,克服困难,底于成功;

他善于以身作则,绝不自我标榜;他善于埋头负荷,绝不夸夸其谈;他善于能上能下,绝不计较权位;他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绝不以己之长,轻人之短;

他善于听取各种意见,形成自己的意见,从不主观武断;他善于简朴自甘,绝不铺张浪费。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当代电影》、于敏综合评)。

‘肆’ 袁美云的人物简介

袁美云(1917—1999),中国着名电影女演员。
袁美云本名侯桂凤,童年学京剧,少小丧父。母亲将她过继给苏州人袁树德为养女,改名袁美云。
1928年在上海新舞台登台演出。1932年入天一影片公司,在有声纪录片《游艺大会》中演出京剧片段,并主演故事片《小女伶》。1933年后在艺华影业公司主演《飞絮》、《中国海的怒潮》、《逃亡》、《凯歌》、《化身姑娘》等影片。1942年后在“中联”、“华影”参加拍摄《燕迎春》、《何日君再来》等,并在《红楼梦》中反串贾宝玉。1946年赴香港,先后在大中华、永华等影片公司摄制的《欲望》、《国魂》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1948年后因病息影。曾组织良友影业公司,协助丈夫王引独立制片。1986年回上海定居。1999年逝世。人物简介袁美云
袁美云原名侯桂凤,1918出生于浙江杭州。幼年时因父亲早逝,母亲只好将刚满10岁的小桂凤以五百元的身价抵押给苏州人袁树德做养女学戏,押期八年,改名为袁美云。她天赋聪颖,唱做功不错,颇受观众的好评。与她姐姐袁凤云同台演出,人称“袁氏双云”,名扬江浙。袁美云的戏曲舞台表演引起了“天一”公司邵醉翁的注意,他亲自登门说服其义父让美云拍电影,虽不顺利,最终还是同意了。初上银幕便是“天一”公司的什锦影片《游艺大会》,从此她也真正从舞台走上了银幕。 1932年她主演了《小女伶》,这是一部有声片,描写的就是同袁美云同样的身世,她表演非常成功,公映后一炮打响。人们将“小女伶”的雅号与她的名字联在一起。此后她又主演了《飞絮》等影片。1933年,她到了艺华影业公司,主演了阳翰笙编剧,岳枫导演的《中国海的怒潮》一片,她饰演女主角——渔家女阿菊,表演有层次,有对比,热情洋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年,她又被推荐在梅兰芳与夏莫洛夫联合导演的音乐哑剧《琴心波光》中担任主角,以及出演与周倍芳合作的有声戏曲片《斩经堂》。由于她有扎实的戏曲功底,她的戏路很宽,她可以扮演性格各异的角色。当人们问到舞台表演与电影表演有何区别时,袁美云说:“在开莫拉(摄影机)前演戏,一定不能情感过火或不够,甚至处处都得注意态度的自然。一个电影演员的表演是不能有丝毫勉强的,一切都得和日常生活一样,否则就不堪设想了”。40年代主演几部影片后,移居香港。 走出梨园行,犹豫十字路
袁美云九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把她过继给苏州人袁澍德学戏,袁澍德为她改名“袁美云”。大家觉得学戏一定很苦,袁美云自称侥幸,从没受过鞭打,连呵斥也没听到过,她自幼对唱戏感兴趣,学戏也快。袁美云随养父四处登台,到过苏州、无锡、常州、杭州等地,在苏杭两处唱得最久。十多岁的袁美云在戏台上长大,吟唱西皮流水见惯人情冷暖。
一个偶然的机会,袁美云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常来看戏的天一电影公司老板邵醉翁注意到这个眉眼清秀的小丫头,想找她拍电影。邵老板与袁美云母亲和养父袁澍德商量,可是两位家长非但不答应,还强烈反对,他们说拍电影没出息,学戏半途而废太可惜了。当时袁美云在梨园行已小有名气,而人们对新兴的电影业知之甚少,甚至认为是儿戏。
经邵老板一再解释和劝说,父母开始有些心动,问袁美云自己如何打算。这是人生的十字路口,她狠一狠心肠,决定踏进电影圈闯一闯。
第一次拍戏,袁美云客串天一公司的《游艺大会》,片中穿插京戏和歌舞,她参加了一出《游龙戏凤》。邵老板对袁美云的银幕尝试挺满意,邀请她成为天一的正式演员,但她还没决定完全放弃唱戏,仅答应订一年的合同,并规定一年只拍三部戏。接着袁美云在《小女伶》中出任主角,这年她才15岁。编剧参照袁美云的故事创作了剧本,主人公是一个出身寒微、唱戏成名的女伶,初涉影坛的袁美云本色演出自己的命运和切肤的悲欢,自然出众。正值豆蔻年华的她,紧致的小脸,忽闪的眼睛,婉转的身段,清纯的风度,一下子迷住了观众,由此成为影迷们追捧的明星。 袁美云《化身姑娘》定型照
袁美云在艺华电影公司拍摄影片最多,她最辉煌的时期也在艺华。从天一转到艺华后,她主演了《中国海的怒潮》、《逃亡》、《凯歌》等表现反压迫反侵略的左翼影片,受到进步影人关注。但是艺华公司的“艺术正义”在干扰与打击中未能坚持,袁美云接着拍摄了《人间仙子》、《化身姑娘》等歌舞升平、谈情说爱的喜剧片,当时民族解放运动正风起云涌,抛却时代责任纯粹娱乐的电影,被左翼影人批评为“软性”影片。谈及此事,袁美云感叹说,一个演员与公司签了合同,身不由己,只能表示遗憾。不过这些影片通俗大众,而且袁美云正是青春年少,演天真活泼的角色完全胜任,票房很好。在《化身姑娘》中,高挑瘦削的袁美云以男装出境,分头短发,西装革履,让人耳目一新,大受欢迎,《化身姑娘》拍了多部续集。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在孤岛时期以及太平洋战争后成为沦陷区的上海,袁美云仍拍片不辍,有《茶花女》、《日出》、《少奶奶的扇子》、《西施》、《红楼梦》等影片问世。1938年她未能赶到重庆,而到了香港,当时是她最远一次出门,在香港逗留两个多月,她拍了一部《女少爷》。
抗战期间,袁美云最有影响的大片是《西施》和《红楼梦》。她的古装扮相很讨巧,而且有学戏的扎实功底,演古装片举手投足更见韵味。《西施》将春秋时“卧薪尝胆”的故事搬上银幕,在孤岛环境下,只能以借古喻今曲折表达抗日爱国之志。1941年春天,《西施》作为“巨片”在“大光明”和“大上海”上映,这两家影院只放映好莱坞影片为主,《西施》正是要扬国片威风。《红楼梦》中袁美云反串贾宝玉,当时评论认为剧本改编是失败的,但是袁美云的反串演出还是得到认可。

‘伍’ 田壮壮是谁的儿子

田壮壮是田方的儿子。

田方(1911年1月3日—1974年8月27日),别名田兆栋,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中国内地演员,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

1928年,奉母命与高淑贞结婚。

1933年,高淑贞因产褥热去世。

1940年,29岁的田方与19岁的于蓝在延安喜结连理。婚后,二人育有三个儿子,其中第三个儿子是田壮壮。

1974年8月27日,田方因癌症在北京去世,终年63岁。



田方人物经历

1932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小女伶》。

1937年,出演动作电影《黄海大盗》。

1949年,担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的首任厂长。

1953年,担任电影演员剧团的首任团长。

1959年,在剧情电影《风从东方来》中饰演主任王德民。

1962年,主持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授奖仪式。1964年,主演战争电影《英雄儿女》。

‘陆’ 王慧娟拍过哪些电视剧

原名:王慧娟
艺 名:涓子
生日:7月21日
血型:B型
身高:1.65米
体重:51kg
籍 贯:重庆
性 格:外向
业余爱好:游泳、聊天
喜欢的颜色:红、白、黑
喜欢的食物:辣、水果
喜欢做的事:休息
最难忘的事:第一次上舞台
最尴尬的事:演出忘记台词

主要作品:

电影:
《河流》

电视剧:
《致命邂逅》
《聊斋先生》
《西游记后传》(碧游仙子)
《上错花轿嫁对郎》(昌平公主)
《离婚启示录》
《经典爱情》

广告:
《TCL王牌冰箱》
《阿尔卡特手机》 (图片广告)
《五星啤酒》

涓子给人第一眼的感觉就像公主,童话中的公主。现实里的公主,漂亮的没有几个,而童话里的公主,却永远是美丽的,必定有着大大的眼睛、甜蜜的嘴唇与鲜嫩得如花瓣般的肤色。

涓子的美,是那种很正统的,不带一点另类的因素,让人有一种怜惜的感觉。所以在为涓子做造型时,设计师为他选择了清甜的粉红色、明艳的黄色、欢快的正红色。造型的过程简单而又愉快,所有人都在愉愉地享受着工作的喜悦,仿佛回到的小时候,打扮自己洋娃娃的那段日子。涓子对造型师说:“我喜欢拍照片,因为在你的魔法下,我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一会儿,我感到自己变成了个小孩子;一会儿,又觉得自己是一个乖乖女;再一变又成了一个成熟女人,感觉怪怪的,但很有趣。”

从造型师秦怡的眼光来看,涓子是不适合另类前卫造型的,另类与前卫造型的女人眼神中一定要有沧桑,还要有一些不羁冷漠,这样的妆容读起来才有内容。涓子不同,她现在还是北京电影学院九七级表演系的学生,已经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崭露头角,沧桑与冷漠这两个词在她的身上连影子都看不到。这个年代给了我们每个人表现自我的机遇,但不能否认,上帝还是会对某些幸运儿特别着顾的,像现在红透半边天的章子怡、周迅,但愿公主般的涓子也能星运无限,对于这样的本色、可爱的女孩子,你好像根本找不到妒忌的理由,那就祝福她好了。

‘柒’ 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生父的扮演者叫什么名字

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生父的扮演者叫田方。

1962年5月22日,田方主持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授奖仪式。1964年,与刘世龙、刘尚娴联合主演战争电影《英雄儿女》 ,在片中饰演坚毅沉着、凝重温厚的军事指挥员王文清政委。1965年5月,担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代厂长。1970年2月,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五七”干校。

(7)小女伶老电影扩展阅读:

《英雄儿女》是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出品的一部战争片。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

该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捌’ 吴蔚云的人物生平

1922年,入上海美丰石印局当学徒,学习彩色版画石印工艺。
1927年入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学习摄影洗印,开始电影生涯。在此期间,没有得以学习摄影,还要当演员、跑龙套。后来,通过勤奋的自学和苦练掌握初步摄影技巧。从1927年至1933年他先后在天一、明星等影片公司拍摄了近三十部影片,比较成功地影片有《小女伶》、《飞絮》、《挣扎》等。1934年为电通公司拍摄影片《桃李劫》、《逃亡》、《暴风雨》等影片,摄影创作趋向现实主义。
1935年后,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训处电影股、中国电影制片厂、大地影业公司任摄影师,拍摄新闻片《抗战实录》,故事片《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火的洗礼》、《孤岛天堂》、《日本间谍》等。
1942年后,任中央电影摄影场、中电一厂摄影师和昆仑影业公司摄影师兼技术主任,拍摄影片《还乡日记》(与王玉如合作)、《遥远的爱》(与朱今明合作)、《关不住的春光》等,并担任《一江春水向东流》与《丽人行》的摄影顾问和技术指导。
1946年后,任“中电”一厂摄影师、昆仓影业公司摄影师兼技术主任。拍摄《还乡日记》、《关不住的春光》等影片。
1949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拍摄《赵一曼》、《白毛女》、《土地》等影片,以后又陆续拍摄了《梅兰芳舞台艺术》、《天仙配》等影片。因拍摄《白毛女》于1957年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奖个人一等奖。
后调回上海,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市电影局摄影总技师、上海电影技术研究所所长,拍摄影片《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上下集)、《搜书院》、《陈三五娘》等。并参与研制新型摄影机、光学技巧印片机、海底摄影设备及立体电影拍摄设备等,在改革开放以后仍担任《儿子、孙子和种子》、《于无声处》等影片的摄影顾问。
1956年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拍摄的影片有《一曼》、《白毛女》、《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等。

‘玖’ 演员于蓝的丈夫是谁

演员于蓝的丈夫是田方。

田方的父亲是田汝霖,是地方军队中的一个二等军需员。

1928年,奉母命与高淑贞结婚。

1933年,高淑贞因产褥热去世。

1940年,29岁的田方与19岁的于蓝在延安喜结连理。婚后,二人育有三个儿子,其中第三个儿子是田壮壮。

1974年8月27日,田方因癌症在北京去世,终年63岁。



田方的人物经历

1925年,田方在北平私立励志中学读书 。

1927年,在北平私立辅仁高中读书 。

1930年,在北平辅仁大学读书 。

1932年8月,在上海考入天一影片公司,并担任了语音教员兼场记和演员 ;同年,与袁美云、王慧娟联合主演剧情电影《小女伶》。

1933年,主演剧情电影《飞絮》;同年,与陈玉梅、张振铎联合出演剧情电影《吉他》。

1934年,与叶秋心等共同出演无声黑白电影《春宵曲》。

1935年,与徐琴芳、童月娟联袂主演武侠电影《红羊豪侠传》;同年,与魏鹏飞等共同主演剧情电影《海葬》;随后,与王苹、周彦联袂主演剧情电影《无限生涯》。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田方

‘拾’ 请问电影版《红楼梦》(周旋版)拍摄于哪年

1944年,电影《红楼梦》上海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导演卜万仓,演员:林黛玉:周璇;贾宝玉:袁美云;薛宝钗:王丹凤;王熙凤:白虹。

40年代电影《红楼梦》袁美云饰贾宝玉,周璇饰林黛玉,王丹凤饰薛宝钗影片以宝黛的爱情为主线,并没有全景性地展示《红楼梦》。1944年,上海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摄制出品的故事片《红楼梦》,称得上是解放前众多红楼影片中的佼佼者。

该片由大名鼎鼎的卜万仓执导,演员阵容尤为壮观,几乎集中了上海滩当时的所有大红星。这些明星以往拍的大多是时装片,

然而演起古装戏来却毫不逊色,将剧中人物演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特别是袁美云扮演的贾宝玉,堪称“玉树临风佳公子,面如脂粉一后生”,着实令人难忘!

花絮一:当时还有两位导演的太太加盟演出----卜万仓夫人郑玉如(扮晴雯)和李翰祥夫人张翠英(扮金钏)。

花絮二:影片里的插曲《葬花词》和《悲秋》由周璇演唱。这部《红楼梦》也是第一部东渡扶桑,被介绍到日本去的中国电影。

与此同时,周璇的歌也通过日本歌手李香兰,被广泛传播到东瀛,影响深远,甚至惠及到歌坛上的后来者邓丽君。

林黛玉:周璇

贾宝玉:袁美云

薛宝钗:王丹凤

王熙凤:白虹

林黛玉:周璇

周璇演林黛玉,是最理想的角色。她出身贫困,父母双亡,童年是在苦水里度过的;长大以后,自己又经历了爱情悲剧,所以常自称为“林黛玉第二”。她在饰演林黛玉时,浓妆淡抹,把自己打扮得雍容华贵,楚楚动人;但卸装后,却总是第一件阴丹士林布旗袍,不施脂粉,朴实无华。

贾宝玉:袁美云

1932年入天一影片公司,在有声纪录片《游艺大会》中演出京剧片段;同年因主演《小女伶》而崭露头角。1933年后在艺华影业公司主演《中国海的怒潮》、《逃亡》、《化身姑娘》等影片。1942年后在中联、华影等影片公司,主演《少奶奶的扇子》、《家》等影片,并在《红楼梦》中反串贾宝玉。1946年赴香港,先后在大中华、永华、良友等影片公司主演《欲望》、《国魂》、《蒙难夫人》等影片。 1948年因病息影,协助丈夫王引独立制片。

薛宝钗:玉丹凤

玉丹凤原名王玉凤,在上海爱国中学读书时,就非常喜欢观看周璇、袁美云等名星的影片。有一次,她为好奇心所驱使,跟人到合众影片公司去看拍电影,不料被导演朱石麟发现,从而踏进了电影界。她演《红楼梦》时,年仅17岁,与薛宝钗年纪相仿。她在影坛上已初露头角,至此更是红透了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