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罗斯电影坦克大战影评
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了解苏联与俄国差别的人评价,也有点儿想写东西了……首先要了解苏联时代的战争片电影与文学,有战壕派,主张描写战争的残酷性,对血肉横飞的场景页游描写,其次,还有一派是类似中国的委婉派,所以苏联战争电影里时常会描写一些很温馨的场景,例如电影敖德萨里经常有士兵与朋友聊天的温馨场景(然后突然一枚炸弹把士兵的位置爆炸了,没有血肉横飞,但整个叙事却比单单描写哨兵被炸死更能触动人心)、还有时不时在废墟里弹起来手风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应该算是这一派的文学电影。苏联二战题材的电影与当时的战争文学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个苏联电影里比较常见的。这是苏联战争电影不同于美国好莱坞电影的一个重要差别,就是文艺性很强,所以这部White Tiger 2012在叙事方面也继承了这种艺术气质。俄国人拍的《动乱时代》,描写古代俄罗斯与波兰的血海深仇的那部电影,也是这种拍法,很文艺,很神秘,就是线性叙事看上去都不是线性叙事的样子。
但是到了现在俄国人拍的二战电影里,看不到这种明显区别了,前些年的《斯大林格勒》的导演就是苏联时代培养的,还看得到很多苏联电影的风格,只是他的电影里多了一些新思维,还有一个描写一个女记者跟一名苏联女军官一起坚守在列宁格勒忍受饥饿的电影《列宁格勒》,也有一些新思维。这些新思维不能简单看做是俄罗斯民族主义,而是一种对苏联文化的排斥。但是随着西方近些年对俄国的压迫,俄国人好像放开了对苏联文化的刻意压制,在电影里比较明显的就是前些年俄国拍的《布列斯特要塞》在结尾明确提到了那些他们的先辈不是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所以导演安排的旁白是,他们的理想与他们所作出的贡献。这个他们就是苏联人,而非俄国人,这是很多不了解俄国与苏联差别的影迷所看不懂的一个点。
所以这部《White Tiger》2012,其实原文翻译有错,不是坦克大战,对决,而是白虎,整个对抗狩猎白虎的过程有点儿像西洋文学史上的名作《白鲸》。而这部电影实际上也很少提到俄罗斯民族主义,不算是严格的宣传片,应该是一种后叶利钦时代苏联意识的一种微弱浮起,整个片子倒是可以看成是新思维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认为战争结束了,但是苏联反法西斯者还看到了法西斯的种子还在,所以那个被很多人当成神经病的坦克车长到了电影最后,还在念叨着白色虎式百年后还会出现。
② 有没有人推荐几部关于二战坦克的电影来看看
《白色虎式》,非常给力的虎式坦克VST-34影片。
《雷霆救兵》
《战略大作战》
《坦克大决战》
《东部战线1944》
以上三部电影都出现了虎式坦克。
《撒哈拉沙漠阻击战》
③ 求美国二战电影 士兵误打误撞在战场假冒军官带领盟军取得战争的胜利。
俄罗斯的敢死连 本阿弗莱克和乔什哈耐特的珍珠港 裘德洛主演的兵临城下 前苏联的电影比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莫斯科保卫战 ”前南斯拉夫的“远征伊格曼”“ 桥” 还有加里森敢死队
十大二战经典影片——《U-571》
上榜理由:海战经典,独一无二 二战期间,德国的海上传统力量并不占优,所以德国大量发动潜艇战,用这种幽灵般神出鬼没得战术,让盟军损失惨重。因此,掌握德国潜艇的动向变得异常重要。“U571”就是一艘纳粹潜艇的代号,本来只是德国众多潜艇中的普通的一个,但是通过一次周密的策划,盟军:9人小分队冒死强行登上U571潜艇,从此开始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水下旅程。
十大二战经典影片——《细细的红线》
上榜理由:二战墓志铭:在理智与疯狂之间只有一道“细细的红线”。 与《U571》一样,《细细的红线》是一部一问世就被公认为经典的影片。《细细的红线》描述的是美国与日本在瓜达康纳尔岛的战役。整个影片都是围绕着男主角一个人展开的,士官长威尔士所在的连队负责从日本人手中夺取210号的阵地,在经过了持续数月精疲力尽的斯杀与流血后,他的连队终于攻克了210号阵地,但是这次胜利只是战争中的小小一步,无休止的战火还要继续,而威尔士也在随后的战斗中牺牲。
《细细的红线》绝对是一部值得进电影院观看的影片。很多人惊叹,原来战争片可以拍得如此美丽,在片中多次出现写意的风景尽头,展现了太平洋岛屿的蓝天、碧水、青草还有嗷嗷待哺的幼年生命,但是这美丽的大自然却全部笼罩在战争的炮火下,而人类的生命也在自己所创造出的战争中无比脆弱。影片在1999年力压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虽然很多人对《细细的红线》是否超越《拯救大兵瑞恩》表示质疑,但是《细细的红线》的经典地位却早已得到公认。
十大二战经典影片——《坦克大战》
上榜理由:二战影片库的巨型坦克
这部影片是公认的描写坦克战最经典的影片,影片该片改编自1944年秋季开始的“阿登反攻”。影片中虽然有大量的虚构情节,但在大的战略上却十分尊重史实。德国的“虎王和虎II”重型坦克是二战中威力最大的坦克,直到二战结束,盟军始终找不到有效对付它的办法。电影《坦克大战》就是讲述盟军在坦克战中陷于被动,在坦克战的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但是德军坦克耗油量巨大,而由于步步紧逼,也使得德军战线过长,补给发生困难。盟军将领虽然在坦克战中没有办法,但是却发现了德军战略上的弱点,诱敌深入,切断敌人的补给线,最后取得胜利。
该片的导演肯·安纳金很好的把握了叙事节奏,加上老牌演员罗伯特·瑞安、查理斯·布朗森的倾力表演,使得影片不管在娱乐性方面,还是在重现战争方面都成为经典。
十大二战经典影片——《地道战》
上榜理由:那条地道一直延伸到中国人的心中
这样的音乐是每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只要看过这部影片就不会忘记。不管时间过去多久,都会记住这样的曲调,记住片中无数的、大大小小的细节。关于影片的情节和内容已经无需再作过多介绍,因为这部影片甚至深入到了国人的生活当中。在全民备战的时代,这部影片甚至成为每家每户挖掘自家地道的教科书。在1966年至1970年,《地道战》成为全国只放映的三部电影之一。
但是过多的放映,并没有影响他的可欣赏性,因为即使到今天,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看起这部影片还是会津津有味。而《地道战》也创造了中国电影的一个艺术高峰,老一代电影工作者所运用的镜头语言、场面调度以及演员表演,仍然现代中国电影人的学习榜样。
十大二战经典影片——《巴顿将军》
上榜理由:看完这部影片会产生疑惑:演员和巴顿,到底谁是真的将军 对于评价这部影片,就像评价巴顿本人那样困难,因为对于巴顿这样独特的人来说,任何评价都是多余,而又无力的。还是先看通过影片来看一下巴顿,通过巴顿来感受这部影片。
男主角乔治·斯科特戏里戏外均入木三分地诠释了角色——开篇6分钟的教科书级演说,其表现简直是“暴戾军神”巴顿的附体,而凭此片获奥斯卡影帝的他,根本未去领奖,不懈地斥责好莱坞的盛宴不过是“荒唐的声色犬马”。由此来看,乔治·斯科特果然是出演巴顿的最佳人选。本片据说是尼克松最喜欢的影片——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美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肯尼迪、马丁路德·金以及其它政治行刺等,使美国人对美国政体的信念产生了动摇,而侵越战争的失败更使美国青年纷纷拒服兵役,当众烧毁兵役证。在此背景下,挖掘此弘扬牛仔精神的电影,隐藏的政治动机不言而喻。尽管如此,仍不能抹杀这部出色的历史巨片的精良品质,不管在大银幕后有多少背景,都不能抹杀着部人物传记片之集大成者。
《!虎!虎!虎》
上榜理由:唯一一部美国和日本相互妥协的二战影片《虎!虎!虎!》又叫《偷袭珍珠港》,本片由美国和日本合拍,糅合了日美双方观点,再现了珍珠港事件始末。中国观众对这次事件和这部影片都不会陌生,正是这次事件把美国彻底卷入二战,美国的参战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但是美国的参战也使得二战空前的惨烈,尤其是直接导致日本投降的两颗原子弹,更是人类文明史上永远的伤疤和警告。
在二战结束后,又经过了25年,昔日的敌对双方:美国和日本,终于可以平心静气地坐下来,用电影共同探讨触发这一场人类浩劫的原因。日方导演深作欣二,大胆地将视角锁定在侵略国一方,从日本军国主义虎视眈眈策划阴谋开始,将其锁定目标、部署具体的作战计划、外交上欺骗美国,直至最终偷袭成功的每一步有条不紊地呈现给观众,而中间穿插着美国不断通过美国军方的麻痹大意、姑息养奸的各种情节,更提醒了和平年代的人们,防范于未然的必要性。
十大二战经典影片——《莫斯科保卫战》
上榜理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对于德国纳粹是永远的噩梦 80年代的鸿篇巨制,冷战末期获得美国电影学院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苏联电影,真实、恢宏的战争场面在现代战争片中无出其右者。《莫斯科保卫战》长达300余分钟,分《侵略》、《台风战役》两部,拍摄过程历时两年,约有五千名士兵、近一万名群众、二百五十余名演员、二百零二名摄影师参与其中。本作从德至苏、从高层决策至基层部署、从后方帷幄至正面战场,全方位地展示了二战欧洲战场的首次胜利——莫斯科保卫战,讲述了德国法西斯不败的神话是如何被粉碎的。
有人说,好莱坞电影和欧洲电影以及苏联电影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好莱坞电影的镜头剪接刺激,使用眼睛观赏的;而欧洲和苏联电影相对缓慢,使用来感受的。《莫斯科保卫战》虽然是一部场面宏大的战争影片,但是仍然可以让人感受到很多东西。比如该片最经典的台词: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因为身后就是莫斯科!短短的一句台词,我们却可以从中感受到苏联战士无比的民族自豪感,和以死抗战的决心。从这句话中也不难理解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为什么会在此遭受了二战以来的第一次惨败。
大二战经典影片——《拯救大兵瑞恩》
上榜理由:《拯救大兵瑞恩》未必是最经典的二战影片,但绝对是目前再现战争场面最真实的影片 很少有哪部电影一上映,就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经典的影片,而《拯救大兵瑞恩》就是这样一部影片。其实,在《拯救大兵瑞恩》公映以前,就有很多媒体猜测,这部影片会如何经典。一般来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但是这样的事情完全没有发生在《拯救大兵瑞恩》身上,而且在公映后,这部影片很快就被公认为最真实的再现战争场面的影片。这个称号,并不是媒体凭空炒作的,而是一些参加过诺曼底登陆的老兵们的评价。
当然,这部影片并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真实的层面上,影片更引起了人们对于战争中,对于人类生命的价值的思考。影片的剧本来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百万大军登陆诺曼底时,米勒中尉率领一支8人的小分队深入敌后,去寻找空降部队的一名士兵詹姆斯·瑞恩。因为他是家中四兄弟中的老小,他的三个哥哥都已相继阵亡,马歇尔将军尽快把这名士兵带回家乡,以免这位英雄母亲受到再一次的打击。其实,这几乎就是用8条人命去换取1条人命的命令,因为在广阔的的战场上,寻找一个普通士兵,就好像大海捞针一样,执行此命令的士兵也对此大为不满,但是他们还是遵守士兵的准则,服从了命令。在影片中,并没有对着八个换一个的问题作太多的纠缠,但是这个关于人的生命价值的问号,却深深地打入了人们心中
十大二战经典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上榜理由: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在静悄悄的黎明面前
又是一部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电影,不过中国人民认识她的时候,她身上却没有经典电影的光环,而是被打上了宣扬战争恐怖轮的标签。国人走入电影院,去观看这部影片是为了批判她而去的,但当人们走出电影院,全都被她深深地感动。这部影片是苏联电影艺术的代表,影片像散文诗一样,婉婉道来,却又扣人心弦;节奏不紧不慢,却比快节奏剪辑更加让观众喘不过气来。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三个小时,等影片结束,观众已经深深地融入到电影中的世界。
这部影片是公认的,反映战争残酷得经典影片,但是纵观整个片子,几乎没子弹射入人体,没有残臂断肢,但是却把战争的残酷性刻画的淋漓尽致。和那些靠大量血腥场面换取人们感官刺激满足的影片这部片子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它又比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显得高明。
十大二战经典影片——《辛德勒名单》上榜理由:犹太名言:救人一命就等于救助全人类 科幻题材和二战题材是斯皮尔伯格的两大情结,他拍摄的影片大都与这两个题材有关。而《辛德勒的名单》则是斯皮尔伯格集大成的二战巨作。《辛德勒的名单》也是由真实的事件改编而来,影片讲述了德国投机商人辛德勒在目睹纳粹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后,由一个好女色、会享受的剥削资本家,变成了一个不惜代价去尽可能保护更多犹太人的勇士。在二战结束的时候,辛德勒为了营救犹太人已经散尽家财,可是在于他救助的犹太人告别的时候他却泪流满面,为自己没有救助更多的犹太人深深自责。
《辛德勒的名单》曾获得第66届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等六项大奖,但是甚至可以说,在《辛德勒的名单》的面前,奥斯卡也显得不够分量,因为人们甚至无法给他一个准确的定位。说他是商业片,他身上圣洁无比,找不到一丝商业片的铜臭味;说他是艺术片,他又没有艺术片孤芳自赏的娇柔做作。但是这部影片却在商业上和艺术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实我们也不需要在给这部影片什么定位,因为他应经成为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供所有电影工作者欣赏学习。
1。《西线平魔》1949年出品,描写二战末期德军与美军在比利时的巴斯托涅镇发生遭遇战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员,全片外景在欧洲西部高原拍摄,白雪覆盖的天然美景和严寒气候,通过杰出的摄影加强了电影的张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讲述德军将领“沙漠之狐”隆美尔,本片敢于将德军主帅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国老兵争议。
3。《桂河大桥》1957年出品,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等7项大奖。
4。《最长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国电影史上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战争片,手法平实,场面逼真。演员阵容空前,有约翰·韦恩、亨利·方达、肖恩·康纳利等。
5。《坦克大决战》1965年出品,叙事手法流畅,加上亨利方达等演员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当的娱乐性。
6。《大布列颠之战》1969年出品,由英国精英群起出动拍摄而成,片中战机遮天蔽日的空袭场面拍得壮观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顿将军》1970年出品,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7项大奖。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国与日本合拍,以近似个案检讨的方式交代日军偷袭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来龙去脉,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特别效果奖。
9。《中途岛》1976年出品,二战影片多以西线为背景,这部是极少以东线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阵容强大,海战场面真实,使本片维持了相当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情有独钟,此前曾拍过《1941》、《太阳帝国》、《辛德勒名单》等。本片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许多二战老兵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它为“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尤其是长达26分钟的重现诺曼底登陆的壮观场面。
④ 关于坦克的电影有哪些
1、《狂怒》豆瓣7.9分
《狂怒》是由大卫·阿耶执导,布拉德·皮特、希亚·拉博夫、罗根·勒曼、乔·博恩瑟等主演的二战题材电影。
影片一开始即是苏军坦克炮轰阿富汗村庄屠杀平民,连牧民的羊也没放过,把反抗者压死在坦克车之下。甚至还在当地的池塘,水井里投毒,到处埋地雷。
⑤ 求几部二战坦克的电影
《狂怒》、《T-34坦克》、《沙漠坦克决战》、《战略大作战》、《突出部之役》等。
1、《狂怒》
剧情简介:1945年4月,德国纳粹已成强弩之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落下帷幕,战火正转向德国本土。绰号“战争老爹”的坦克小队队长唐·柯利尔刚刚与战友经历了一场殊死之战,疲惫和愤怒早已胜过了对战争的恐惧。
休整期间,从没有过战场经验的打字员诺曼被分到唐的坦克“狂怒”上。诺曼对自己的遭遇愤愤不平,也无法坦然接受新战友粗鲁暴虐的一面。接到新的任务后,唐带领坦克小队前往下一个城镇作志愿,然而一路上却遭到德军顽强的抵抗...
2、《T-34坦克》
剧情简介:讲述1944年,一群英勇的俄罗斯士兵用一辆半损坏的传奇T-34坦克从德国人手中成功逃脱,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充满勇敢、激烈的战斗、牢不可破的爱情和不可思议的奇迹的时代。
3、《沙漠坦克决战》
剧情简介: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与德军的一场坦克大战,德军由罗伯特.萧饰演的希斯将军率领,企图在圣诞前夕对盟军作全面反击,但计划功败垂成,被亨利.方达饰演的凯晨将军发现,因而双方发生殊死战...
4、《战略大作战》
剧情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名德军上校被美军俘虏,就在质询德国上校前,美军营地遭到火炮的攻击。然而,美国士兵凯利乘机接近上校,灌醉他并套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任务——德军上校将开着坦克运送一批黄金前往法国。知道此事后,凯利同其他士兵偷偷潜入敌军阵地,准备一次与坦克之间的较量...
5、《突出部之役》
剧情简介:从德军屠杀战俘的枪口下逃生的四位美军士兵,被困在了德军阵地的后方。他们在树林中艰难的行走着,以求能找到藏身的地方。会讲德语的迪肯(科宾·艾瑞特 饰)在德军相互对话中听到了英军飞机被击落的消息,于是他们救下了英军侦察机飞行员温利(科比·黑伯恩),后遇到了一辆报废的坦克,几人开始修复这辆坦克,准备驾驶这辆坦克突出敌人的重围...
⑥ 德国二战时坦克大战是那部电影和苏联的,在苏联境内的
为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Битва за Москву)由尤里·奥泽洛夫执导,扬科夫·特里波尔斯基、米哈伊尔·尤里亚诺夫、亚历山大·戈洛博罗德科、布鲁诺·弗雷因德利赫主演的战争电影 。影片分为《侵略》和《台风战役》两部,每部共四集。于1998年8月6日在阿根廷上映。
该片讲述了1941年6月,法西斯德国集中了一百九十个师的兵力,以闪电战术入侵苏联,苏联因准备不足,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德军直趋莫斯科城下,双方在莫斯科展开了殊死决战的故事。
(6)电影坦克大战经典版扩展阅读:
莫斯科保卫战的相关情况:
1、1941年-1942年的冬季就算以俄国人的标准来看都异常地严寒。德军因战线过长,补给不足,战役中消耗过大,既没有设防御阵地和战役预备队,又无在冬季条件下作战的准备。
2、1941年12月6日,西方面军在南北两个方向上对德军发动反击,德军部队在气候和苏军的双重夹击下,被从莫斯科附近击退。
3、1942年1月7日苏联红军重夺了莫斯科以北的加里宁。1月初,西部战略方向的反攻乃告完成。精疲力竭的德军已经撤退到100至250公里外。
4、德军38个师,内15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遭重创。进攻莫斯科的突击集团被击溃,使德军惊慌失措,希特勒要求死守每一个居民地,一步也不后退,直到最后一兵一卒。
⑦ 有没有二战坦克大战的电影
这个电影真有。最好看还属于前苏联电影《解放》。这个电影一共分六集,全长七八个小时。是苏联史诗电影知名导演的作品。里面什么样的坦克、什么样的飞机、大炮都有。太好看啦!
⑧ 二战关于坦克战的电影
强烈推荐狂怒!!
剧情简介
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盟军越是深入德国腹地,纳粹德军的抵抗就越加凶狠。盟军新兵诺曼初上战场,即奉命与以“战爸”为首的5人坦克小队驱战车“狂怒”开赴前线,冒着敌人强大火力为大军㓥开纳粹防线。4位经验老到的战狼阵上果断杀敌毫不犹豫,惟新兵诺曼难抵恐惧压力,他的迟疑与懦弱某次竟将战友置于生死边缘。经过炮火洗礼和多次的血腥教训,诺曼有所成长,坦克“狂怒”亦顺利向前推进。谁料即将完成任务之际,坦克"狂怒"不幸遇到纳粹军团结群出动,5人毅然决定奋起抵抗,誓死守住阵地。面对敌人殊死围剿,“狂怒”5位兄弟手足能否全身而退。
⑨ 求几部关于坦克战的电影
1、坦克大决战
《坦克大决战》是1965年12月16日上映的,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发行的,由肯·安纳金执导的,亨利·方达、罗伯特·肖、罗伯特.瑞安等领衔出演得战争片。
该片讲述了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与德军的一场坦克大战。
2、蛇谷奇兵
《蛇谷奇兵》是由于业华执导的战争片,郑晓宁等参演。
内容讲述了我军某坦克穿插营从蛇谷潜入越军敌后要道—班岗。对欲逃之敌实施阻击,为我后续部队发起全面进攻奠定了基础。
3、解放
《解放》是1972年上的苏联剧情电影,由Yuri Ozerov执导,扬·恩格莱特等主演。影片讲述了苏联红军转入反攻的库尓斯克战役开始,红军强渡第聂伯河,解放基辅,收复白俄罗斯,东欧,解放波兰等东欧国家,直至最后攻克柏林。
4、《入侵阿富汗》
苏联大举入侵阿富汗,一坦克车队歼灭某部落,并将其首领辗死轮下,英勇的阿富汗勇士为报父兄之仇,率领该族勇士穷追坦克,并诱使陷入迷径,直至油粮枯竭。坦克兵柯佛奇克不满长官残酷冷血,而被弃于荒漠中,最后却协助阿富汗勇士围攻坦克,掳获苏俄兵。
1980年阿富汗战争,俄军和阿富汗反抗军两边打了好多年,双方军力之悬殊自是不在话下,但最后强龙难压地头蛇,苏军从阿富汗撤军。
本片只有描写整个战争的一小部分,一个苏联T62战车因故走失,阿富汗游击队则伺机解决这部战车,其中一人甚至还投靠了游击队,战车被游击队追得无路可走,车长十分坚决的不放弃战车,游击队差那么一点就可以毁掉,还好,一群复仇心强烈的女人完成了最关键的任务。
5、英雄坦克手
《英雄坦克手》是一部剧情片,由李昴导演,王仁、高保成、赵汝平、里坡、张可方主演。主要讲的是1952年,朝鲜战场某次战斗中,美帝国主义侵略军在大批坦克的掩护下,向中国志愿军350高地猛攻。中国志愿军坦克部队,在排长张勇率领下被派去350高地配合步兵作战的故事。
⑩ 中央6台电影电影坦克大战剧情
《坦克大决战》由肯·安纳金Ken Annakin执导,罗伯特.瑞安,查理斯.布朗森等老牌演员出演的战争电影。
该片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与德军的一场坦克大战,德军由罗伯特.萧饰演的海斯勒将军率领,企图在圣诞前夕,利用不利于盟军空军发挥作用的阴雨天气对盟军发动反击。因为计划的突然性和盟军的大意,在战役开始尽管盟军士兵英勇抵抗仍然被德军突破防线。盟军马上组织反击,但是德军的破坏行动使得反击受阻。战局急转早先曾经做出正确判断的盟军凯利中校发现了德军突击装甲部队缺少燃料的弱点,司令官于是火速编成坦克集团与德军展开激战,意图消耗瘫痪对手的机械化部队。但是德军一部却占领了盟军的一个油料库,就在海斯勒带领的德军坦克前来抢油时,坦克手葛菲上士带领一帮伤兵抢回了油料库并发动火攻,烧毁了海斯勒的坦克大队。德军缺少油料的装甲兵团被迫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