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老电影三滴血虎口缘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电影三滴血虎口缘

发布时间: 2022-11-18 02:37:10

‘壹’ 伴  儿

                    (三)

      文老汉拿到了还款协议书,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在撤诉之前,王律师私下里明明白白答应说是钱芳芳愿意嫁给他,为什么不名证言顺的写在协议书上?万一钱芳芳再返悔变卦,这不是又吃亏上当了。

      王律师三审五次耐心劝说文老汉,你这种要求太过份了,也不动脑子想想,怪道来容易吃亏上当受骗。钱芳芳是人,不是商品,你以为你有钱,就能买得鬼推磨,猴子上树。婚姻法规定,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如果把这件事写在纸上?那不成了旧社会的卖身契,那是违法的。

      文老汉叹口气,那官司不是白打了?现在还不是人财两空?

    “哎,文老师,话不能这么说,啥叫官司白打咧?为你这件事,我忙伙了近三四个月,腿跑细了,身上掉了十斤肉,难道你看不出来?真没良心,老牛还想吃嫩草哩。”

    文老汉听王律师不热不冷的讽刺挖苦自己,转而想一想,随风转舵,换个说话口气,笑嘻嘻的向王律师陪个人情话,并诚恳的道歉说,“王律师你我又不是外人,我一生只会唱戏,啥事也看不懂,别生气,我请你喝酒还不行。”

      两人说着谝着,看到《花好月圆》酒家四个醒目大字,金光灿灿,耀入眼帘。文老汉这次显得很主动,很大方,毫不犹豫的慷慨解囊,今天由他坐东。说实在话,你辛苦了几个月,也没请你吃顿便饭。走,咱喝两盅去,这也是他的一片心意,向你表示感谢!

      王律师和文老汉从喝酒那天之后,心里想到了一件事,那天送文老汉来住院,雷玲大夫忙伙的跑前跑后,是为了什么?是偶然?还是巧合?是小时候的同桌同学?还是青梅竹马?这几个一连串的疑问,在王律师脑海里,一件件,一幕幕,哗哗啦啦的掠过。好像前些年大街小巷里传说的那场风波又浮现在眼前,说什么文老汉被县医院的雷大夫抛弃了。

      王律师反复思考,文老汉大半辈子也是个苦命人,总是在婚姻大事上跌跤子。长的顺顺流流,白白净净的奶油小生,咋就娶不来个好媳妇。咱给人家做工作,说钱芳芳答应嫁给他,现在又批评人家说钱芳芳不能嫁给他。这话都让咱一人说完了,那咱不就是也成了骗子了吗?不行,这样不行,咱一辈子都喜欢做好人,得找文老汉商量,给人家把这件事一定要搓合成。

      夜晚,王律师睡不着觉,打开电脑,点县医院的门诊预约挂号网,挂雷玲大夫的专家号。

      第二天,王律师起个大早,准时八点钟走进县医院骨科门诊室,喊一声雷大夫早上好!

    雷玲见是王律师来看病,招呼一声:“你好!王律师,啥风把你吹来咧,你快请坐。”

    王律师坐在小方櫈子上,两人简单寒喧美言之后。雷大夫习惯性的把听诊器挂到胸部前问:“王律师来看病,最近身体哪里不适服?”

      王律师一开口,把话就说漏包了,好着哩,好着哩!没有啥大毛病。

      雷大夫内心咯噔一惊,有点纳闷?立即又恢复平静,好奇的问:“哎我说你王大律师,好着哩,你来看什么病?”

      王律师是北武县城里赫赫有名的热心人,退休后专为弱势群体打官司服务。他和雷大夫也是老熟人,因此,他就随便儿开起玩笑来,压低声音很神秘的说:“没病,就不允许来看你。”

      雷大夫这才笑着说:“正经点哦,这里是医院,我在上班,如果没啥病,别来捣乱我的工作,这样影响不好。”

      王律师打个哈哈,问啥叫影响不好?还是那么认真?来找你,就是有事儿,是来向你学习取经;向雷大夫来恭喜贺喜!你瞧,咱刚把话说个开头,人家就下逐客令,求人难呀求人难。不说咧,不说咧,后悔了你就别来找他,再见,说完出门就走了。

      到了晚上,雷大夫执夜班,坐在办公室里思想可不是那么平静。王律师只要是遇到熟人,从来都是面带笑容,谦逊恭让,热情大方。今天来,咋开个天大的玩笑?这玩笑开的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啥地方不能开,偏偏预约门诊号来搅局。你听他临走时说的那几句话,还说是学习取经,倒底取的那门子经?真是莫名其妙。后悔了别来找他,到底有什么事情能让她可后悔的?还恭喜贺喜,这又是什么意思?百思不得其解,一头水雾。不过,她也不能不认真对待王律师今天来玩的这套鬼把戏。唉,不对不对,朋友还是朋友吗,背地里可不能乱猜侧人家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她也来个回马枪,开个玩笑,利用时间差,给他深夜里发条短信,弄他个猛不提防,把水搅浊,探个虚实,看王大律师到底是个啥意思。

    第二天,星期天,花好月圆酒家二楼包厢里。王律师做月下老,按规距、按年龄、按今天的事儿,他应该当仁不让,坐在上席位置上。文老汉和雷玲大夫分左右陪伴。当然演主角的王律师先来个开场白:“我今天毛遂自荐,当个红娘。从中穿针引线,成全他人之美。你们俩人郎才女貌,天作之合。虽然含羞的爱情迟到了,那还是千里姻缘一线牵,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能坐在一起,这就证明一个还是想着一个;一个还是爱着一个。雷大夫你说对不对?”

    文老汉赶忙接上话茬,抢先站起来激动的说:“对对对!”

    哎呀你个老文,咋就没长记性,缺个心眼哩,嘴快的很,谁倒是问你来,坐下,坐下听他说。文老汉感到有些自卑,正要坐下来,屁股还没挨实在椅子上,王大律师又对文老汉按排说,笨不笨,急的坐下干啥?还不把酒斟上,满上,满上。

    王律师胸中有数,满怀信心的把酒杯端起来说:“文老师,今天我把雷大夫请来,雷大夫是你的救命大恩人,你知道不?你晕过去后,如果没有雷大夫在大马路上看到你,急时拨打120救助电话,那就很危险。当时现场是个啥情况,难以预料,无法估计,害怕滴很,差点儿你就没命咧。”

    前几年,雷大夫喜欢看你唱戏演戏,一个心思的追捧着你,做你的戏迷粉丝,你咋就浑了头脑,鬼迷心窍,偷鸡不成蚀把米,还做个赔本买卖。

    还有, 你在县医院住院,多亏全是雷大夫热心帮助,才是你同死神擦肩而过,把你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出院咧,花了多少钱?你知道不?是雷大夫替你交的住院押金钱,你把钱还给人家雷大夫了没有?

      文老汉摇摇头,喃喃的说:“没人说这事儿,压根儿我就不知道么。”

      王律师听到文老汉这样解释,无可奈何,把头摇成拨朗鼓,伸出无名指,指着文老汉批评说:“看你尻子大的,把心遗咧,哈不知道是雷大夫垫的钱。雷大夫你看看这是个啥人神吗?”

    文老汉张口说是:“我⋯⋯。”

    王律师又打断文老汉的话,说是不要再找借口咧,什么我不我的,罚酒,罚酒。文老汉给雷大夫斟满酒,又给王律师斟满酒,自己端起一杯酒说:“自罚,自罚。这件事我做的很不到位,深感愧久,向雷大夫表示歉意。还请王大律师多多批评指教。”

      酒过三巡,王律师的手机呼叫了,他点开接听绿圆点,听到是老婆的声音,才显得有些严肃谨慎,急促的回答,哎,对,知道了,马上就回去。

      王律师关上手机说:“文老师,我给你把人领来咧,有什么心里话,你们俩当面谈。该道歉地方就老实道歉,一定要心诚,实话实说,不要辜负了雷大夫的一片好心。成与不成,就看你们自己的咧。”

      三年后,夏天。

    北武县新建的文化娱乐休闲广场,拥抱在绿色海洋里。新植的青春红柳,一排排、一行行,婀娜多姿,枝叶茂盛,柳技倒垂,手牵着手,心连着心,排列的田田井井,纵横交汇,在丝丝轻风里翩翩起舞,十分妖艳,喜气盈盈;美丽的柳姑娘,时而哈头弯腰,时而向来广场纳凉的男女老少,妇女儿童致意招手。

    雷玲抱着快满一周岁的儿子,文老汉手里撑一顶太阳伞,俩人肩并肩,迈着幸福的歩履,带儿子来文化娱乐广场纳凉散步。雷玲坐在树荫下的椅子上,准备休息的时候,被路过的三五个大娘大婶,或是大妈看到了,因为彼此认识,人家就热情的围胧过来,问候几句,打声招呼,表示个精神文明。舜间,叽叽喳喳,高谈阔论,高喉咙大嗓门说话的声,是近些年来,大娘们跳广场舞养成的一种新时尚,说话随心所欲,一点儿不顾及别人。你瞧这位大娘一开口说话,如雷灌耳,铜钟洪声:“哟,雷大夫,儿子长的心疼哩很!”还有位大娘扯起四川乡音:“你看这小龟儿子,身体长的胖嘟嘟儿栽,一双眼睛亮晶晶儿栽,惹人喜欢哟,惹人爱的很栽。”就这么你一言她一语,一惊一乍,把孩子吓的哇哇直哭。雷大夫站起来,抱着儿子抖抖摇摇,边摇边说:“乖乖,别哭了,奶奶,大妈都在咵你哩。”

      文老汉看到眼前这情景,心里很生气,只是说不出口。雷玲看到老文的面部表情,心里十分明白,就对老文说:“老文,你带儿子去那边坐摇摇车,让儿子玩一会儿就不哭了。”

      夜晚,儿子吃饱奶乳,在摇篮里睡了。雷玲上床紧紧的相依在老文的肩膀头上,温馨的享受着阳光生活。老文,小声唱两段《三滴血》中的《虎口缘》吗,人家就爱听你唱戏。

    文老汉百依百顺,骄傲的说:“我文盼喜,一生什么本事都没有,就会唱戏,你喜欢听戏,我就给你唱;恭敬不如从命,那就唱上一段来。”

      道白:你不要把我叫哥哥了,我把你叫个姐姐。

    起板:你把我哭得,我也心软了……

  你二老刹时无去向,我的父不知在哪乡。

  她在一旁哭声放,  我在一旁痛肝伤

    孤儿幼女相依膀,  同病相怜两情伤。

    猿啼鹤唳山谷叫,  我也觉得心惊慌。

    文老汉轻轻的小声在哼唱着;雷玲甜甜的在品尝着;听着,听的就沉浸在幸福之中。秦腔那优美动听的音韵旋律,酷是一首催眠曲。雷玲悄悄地、不知不觉的游荡在梦乡里,睡的那么安静而香甜;睡的那么舒服又安心。文老汉把自己的头捎微偏了偏,看了看,几次伸手想把雷玲的头挪下来,好放在枕头上,让雷玲睡个囫囵觉。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怕挪一挪,打扰了她,惊醒了她。

    文老汉自和雷玲走到一起来,有了这个家,才懂得了有家的真正意义。从日常生活里,他变的持重、勤快、热情大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活出了质量。他学会了关心雷玲,爱护雷玲,处处体贴雷玲。他看到雷玲每天忙里忙外带儿子,打扫卫生做饭,总是顾着这个家。他就不忍心再去烦扰她,就让她靠着他的肩膀头睡觉,好好的睡,放心的睡。男人吗就要做女人的靠山,做一辈子女人的坚强靠山,哪才是叫有责任心、才是叫有敢于担当的真正男子汉。

     

                  写于2019.11.28.

   

   

     

‘贰’ 陈妙华的履历

1949年进入易俗社学艺,师承凌光民、杨令俗、封至模、宋上华等名家。
20世纪50年代初以饰《白蛇传》之许仙而一炮走红。
1956年荣获陕西省戏曲观摩大赛演员二等奖。
1958年随陕西省电影艺术团赴长春拍摄秦腔艺术片《火焰驹》。
1960年又参加电影《三滴血》的拍摄,均担任主演,以其英俊的扮相和高亢圆润的唱腔闻名西北,蜚声全国。
七十年代后,陈妙华身体和精神状况急转直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遂而退出戏曲舞台。
1988年,易俗社在礼泉剧院里演出秦腔《虎口缘》,精神状况好转后的陈妙华作为主演登台亮相,剧院里人山人海,戏迷们慕名前来看戏,为自己心仪的名家捧场。
90年代,陈妙华再次出演新编古典戏《节妇吟》,并且连演20余场,轰动西安。但之后,陈妙华再次走出人们的视野。
2004年3月陈妙华又出现在舞台上,参加陕西本土戏曲节目《秦之声》特别节目《咱们的陈妙华》的录制,与她一起被人们称为秦腔四姐妹肖玉玲、全巧民、李爱琴一一上台,和陈妙华“戏说”人生。她门下的陈派弟子们也纷纷亮相,唱起了陈派艺术的经典唱段,现场观众更和台上艺术家们同声合唱秦腔中最具号召力的唱段——“祖籍陕西韩城县”。
2010年2月1日凌晨3时,这位深受喜爱的秦腔名家由于严重的肺部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病逝于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享年70岁。

‘叁’ 秦腔三滴血是由谁演的

《三滴血》是1960年上映的中国戏曲电影,由孙敬、郭阳庭执导,刘毓中、陈妙华等主演。讲述了山西五台陕西韩城县周人瑞与其贪心弟弟周人祥的兄弟之争以及周人瑞的一对孪生子双双成才的故事。
附加:
希望能让你满意哦!

‘肆’ 陈妙华的“陈派”唱腔风格

陈妙华嗓音条件优越,高、厚、宽、亮兼而有之。唱腔精雕细琢,跌宕别致;表演朴实自然,真实贴切,文武皆能,功底全面;音色既宽广嘹亮,又纯净圆润,特别是共鸣腔的运用令人叹服。她很讲究声腔的润饰,能从人物内心活动出发,自然地把刚劲与轻柔、婉转与流畅、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使唱腔显得精雕细琢,跌宕别致,变化多姿,耐人寻味。《三滴血》的“虎口缘”一折中,“你二老霎时无去向”这一段唱,是表现孤儿幼女同病相怜,但又心境各异的情景,陈妙华对这段唱腔的处理颇为细致,在“相依傍”的“傍”字和“心惊慌”的“惊”字上加进了一个婉转的拖腔,既露出光彩,又显得深沉,很准确地表达了周天佑当时惋惜、同情而又不知所措的心情。
在参加两部电影的拍摄和巡回十三省的观摩演出过程中,她不仅开阔了眼界,还从秦腔前辈和外省的许多着名艺术家身上吸取了很多宝贵的艺术营养。例如她吸取了川剧中小生的台步、气质和扇子功等技艺;她酷爱京剧,在她的唱腔道白中,吸取了京剧韵白中的一些特点。
陈妙华的表演朴实自然,真实贴切,大方得体,潇洒利落,文武皆能,功底全面。在电影《三滴血》中,陈妙华同时扮演一文一武两个孪生兄弟,由于她比较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注意区别他们精神气质,因而使人感到形象生动、性格鲜明。还有属于武生行当的吕布,也被她演得潇洒英武、骄横恣意。在小宴这场戏中,她紧紧把握住剧中人的年龄、个性特点,充分发挥自己唱腔高亢挺拔的特色,一字字一句句如火焰般喷口而出,同时展示出自己高超的翎子功,把吕布得意忘形,狂妄之极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秦腔“小生泰斗”,影响颇广。 张宝炜、张涛、吕秋娟、李东锋、陈超武、张锦屏等。

‘伍’ 虎口缘思想内涵

摘要 秦腔《虎口缘》事出清代纪购《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演述山西周仁瑞在陕经商折本,带其子天佑归山西老家。周仁瑞之弟周仁祥霸占家产,不认侄儿天佑。仁瑞诉之官府,五台县令晋信书以滴血之法断天佑非仁瑞亲生,父子失散。天佑到处寻父,于山冈遇一猛虎正向一女子扑去,天佑急中生智,使猛虎跌入深谷,救得女子。天佑问明情由,方知女子名叫贾莲香,乃随父母进香走失至此。适莲香父母贾连成、甄氏赶到,遂将二人婚配。

‘陆’ 黄梅戏选段 你不救我,谁救我,二老爹娘无下落--曲名叫什么

不是黄梅戏,是秦腔《三滴血·虎口缘》唱段。

‘柒’ 前妻回家彩梦饰演者李梅的更多信息在哪里找到

是这个人吗?

李梅,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共青团十四大代表,陕西省政协委员、青联委员,被文化部授予优秀专家称号,96年被评为陕西十大新闻人物,现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副团长。

李梅1980年考入本院演员训练班,学习戏曲表演,坐科7年,毕业后留院青年团任演员,主工正、小旦。多年来,先后在《杨七娘》、《鬼怨杀生》、《隔门贤》、《留下真情》、《蔡伦》、《迟开的玫瑰》中担任主演,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她谙熟秦腔、眉户、碗碗腔,人称"三门抱"。戏路宽绰,能文能武。既擅长演古装戏,又在现代戏的表演中具有突出才能。嗓音甜润,声情并茂,表演细腻,艺术感觉好,善于通过内心刻画人物。《西湖遗恨》的唱做、《杨七娘》的唱打,都颇显功力,尤其在《留下真情》一剧中塑造的现代妇女刘姐的形象,深得专家和观众的赞赏,一举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参加过省内外以及全国性的许多重大艺术活动和赛事,如第一、二、三、四届中国戏剧节,亚洲传统戏剧国际研讨会的演出,香港后的首届戏剧艺术节,陕西省第一、二、三届艺术节,以及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春节戏曲晚会,为众人所瞩目。赴香港以及欧洲各国演出《鬼怨杀生》时,李梅扮演的李慧娘,以委婉动听的唱腔和吹火绝技,成功的塑造了身虽死、情未了的复仇女神的形象,名噪香江,享誉欧洲,被誉为"美丽的东方复仇女神"、"世界人民的飞天"。

李梅荣获过国家及省级十多项大奖,如90年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优秀奖,9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春兰杯"三等奖、全国梆子戏新剧目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陕西省"新百名秦腔演员优秀唱段"评选活动特等奖,中国戏剧"金三角"表演一等奖,陕西省第一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主演《迟开的玫瑰》荣获第九届文华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等等。

对于她的艺术成就,《人民日报》、《中国戏剧》、《中国文化报》、《中国演员报》和上海《新民晚报》、香港《文汇报》以及欧洲的一些报刊都有评价,认为她既有影视演员的逼真,又有歌唱演员的声乐素质,更有戏曲演员的表演才能,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被誉为"秦腔一枝梅"。1997年被陕西省文化厅、省文联、省剧协授予"青年表演艺术家"称号。

活动年表

2001年1月23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廿九日:2001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序曲:《世纪第一春》(李东桥、李梅、田敏、冷明宇、吴亚玲、余顺、孙静、萧雅、阎学晶、董宝贵、李欣、李胜素)

2004年12月22日,农历甲申年十一月十一日,晚:第1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揭晓。李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户戏《迟开的玫瑰》,秦腔《西湖遗恨》中乔雪梅、李慧娘扮演者)获得戏曲主角奖。

2005年2月23日,农历乙酉年正月十五日,晚:秦腔四大名旦、四小名旦评选揭晓

西北数家主流媒体共同主办的“中国秦腔四大名旦、四小名旦评选活动”在西安新城剧场落下帷幕。本次“中国秦腔四大名旦、四小名旦评选活动”历时数月,在西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十家主流媒体的组织下,数百秦腔爱好者及在职演员参加了评选,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有32人参加了最后的复赛和决赛。当晚,最后剩下的16名选手(8名四大名旦选手和8名四小名旦选手)进行了最后的角逐。经过来自专家、媒体、观众等共同组成的评委团现场打分,李梅、李娟、齐爱云、柳萍最终获得“四大名旦”称号,各获得5万元现金;李军梅、袁丫丫、刘颖、梁少琴获得“四小名旦”称号,各获得奖金2万元。

获得“四大名旦”和“四小名旦”称号的演员日后不久巡演大西北。

2005年2月27日,农历乙酉年正月十九日,下午:秦腔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参加甘肃戏迷联谊会及“2005秦腔盛典”专题晚会

刚刚荣膺中国秦腔“四大名旦”称号的李梅、李娟、齐爱云、柳萍及“四小名旦”称号的李君梅、袁丫丫、刘颖、梁少勤首次集中亮相金城兰州甘的肃省广电中心大厅,向观众们零距离展示她们独特的魅力和风采。

在下午举行的“好戏连台迎春纳福”新春戏曲演出活动现场,8名秦腔名旦展才献艺,参加了甘肃戏迷联谊会,并在随后举行的“2005秦腔盛典”专题晚会上一展才艺,共同演绎秦腔经典唱段,给广大观众及戏迷朋友们送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秦腔表演。

2005年3月16日,农历乙酉年二月初六日:秦腔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参加“演唱大西北”巡回演出活动

本年新评选出的秦腔四大名旦: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副团长李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艺术指导李娟、西安市五一剧团青衣演员齐爱云、银川市秦腔剧团团长柳萍以及秦腔四小名旦:毕业于陕西省艺术学校的青年团演员李军梅、天水市秦剧团演员袁丫丫、青海省西宁市秦剧团演员刘颖、兰州市秦剧团演员梁少琴参加西北五省(自治区)联办的“演唱大西北”巡回展演活动,于3月16日、3月17日在宁夏人民会堂举行专场演出。

2005年4月23日,农历乙酉年三月十五日:“大秦之声——‘秦腔四大名旦’晋京汇报演出”举行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文化厅等举办的“大秦之声——‘秦腔四大名旦’晋京汇报演出”在中国政协礼堂正式拉开帷幕。这也是秦腔1958年进京和13省巡演之后47年的又一次出征。

此次演出汇集了西北5省区的12家院团200多名演员,以及52人的管弦乐队。演出以“秦腔四大名旦”的表演为主体,为观众展现秦腔独有的风采。“秦腔四大名旦”是当年元宵节由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联合评选出的秦腔艺术领军人物。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李梅、李鹃,西安五一剧团的齐爱云,宁夏银川市秦剧团的柳萍,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四大名旦”称号。四人曾分别获得过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5年8月25日,农历乙酉年七月廿一日,晚: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开幕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省文化厅、省文联、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在兰州开幕。

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开幕式在近水广场举行,李东桥、李梅、周桦、朱衡等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在开幕式上各展绝活。

本届秦腔艺术节参演剧目以秦腔为主,同时兼顾西北五省区的优秀地方戏曲剧种。

2006年5月6日,农历丙戌年四月初九日,下午:神农杯纪念越剧百年毕派专场第一场

神农杯纪念越剧百年毕派专场在谦祥益文苑开演。

举办这次专场是津门越坛推出的第一个流派专场。开演前,主持人简要地介绍了毕春芳的艺术人生和毕派特色。然后由天津市尖山百花越剧团、谦祥益青年越剧团、天津越友会、大港石化公司越剧团、马场街天马越剧团、河西文化馆越剧艺术研究会的越友们,分别演出毕派精彩折子戏《三笑·点秋香》、《玉蜻蜓·认子》、《血手印·法场祭夫》、《王老虎抢亲·寄闺》和清唱毕派经典唱段《卖油郎·叹五更》、《王老虎抢亲·寄闺》、《城隍庙》、《血手印·三杯酒》。

当演出折子戏《王老虎抢亲·寄闺》时,这次毕派专场的赞助人、宁波神农戏剧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惠春突然坐到台口,手举手机,把毕派演员李梅的演唱传给在上海的毕派创始人毕春芳。毕春芳在家里举着电话听后高兴地对张惠春说:“唱得很像,说白也好,乐队也好。”然后似乎有点疑惑地问:“她是天津人?”回答:“是天津人。”毕春芳赞叹说:“真不容易。”演出结束时,张惠春把这个情况向观众作了介绍,观众这才明白刚才她的举动,顿时爆发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喜出望外地互相庆贺,为天津越友的表现得到越剧表演艺术家毕春芳的首肯而感到无比的欢乐。

演出结束后,谦祥益文苑向张惠春赠送了特为毕派专场订做的纪念品——景德镇瓷盘,瓷盘正中是毕春芳大幅彩色剧照,上方字样是:神农杯纪念越剧百年毕派专场;下方字样是:天津越友演出于谦祥益文苑。张惠春向谦祥益文苑赠送了毕春芳签名的大型画册《毕春芳舞台人生》。

2006年5月16日,农历丙戌年四月十九日,下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赴港演出第一场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应邀来港演出,共有四十名成员,包括李梅、李娟、任小蕾等共七位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四位。他们下午在大会堂剧院示范了各项绝技如飞剑入鞘、水袖、髯口、长绸、枪花及转手绢等。

2006年5月17日,农历丙戌年四月二十日,19时30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赴港演出第二场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应邀来港演出,共有四十名成员,包括李梅、李娟、任小蕾等共七位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四位。

演出剧目

眉户戏《五更鸟》

眉户戏《放饭》

秦腔《合钵》

秦腔《烙碗记》

碗碗腔《借水》

2006年5月18日,农历丙戌年四月廿一日,19时30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赴港演出第三场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应邀来港演出,共有四十名成员,包括李梅、李娟、任小蕾等共七位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四位。

演出剧目

眉户戏《订亲》

秦腔《鬼怨》

秦腔《杀庙》

秦腔《活捉三郎》

秦腔《断桥》

2006年8月29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初六日,晚: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直播秦腔传统折子戏专场

“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的一场重头戏——秦腔传统折子戏专场于在西安人民剧院上演,本场演出由有“西北戏曲最高学府”之称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中青年秦腔表演佼佼者担纲主演,而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也对这场颇具专业水准的秦腔演出进行了现场直播。

“梅花奖”得主云集,李娟、李东桥、李小锋、李梅这四朵“梅花”,在任小蕾、王新仓、丁良生、穆小朋、张蓓等人的“烘云托月”下,依次绽放。剧情扣人心弦,观众掌声如潮,众“梅花”大秀秦腔传统绝技,令人拍案叫绝。

“月黑风冷星黯淡”,大漠关塞间,李娟饰演的杨七娘,身披靠旗,英姿飒爽,一杆杆花枪合围掷来之时,她或用靠旗灵巧挑回,或双脚跃起同时踢出,雉尾拂动,全场掌声雷动。而当她将城楼上所挂红灯射灭之后,双方短兵相接,一通好战。“狂风吹动了长江浪”,随着一声唱腔,李东桥登场,将那位雄姿英发、少年得志的江东周郎演绎得是惟妙惟肖,他怒发冲冠,翎子缓缓竖起,把借荆州的“刘皇叔”逼得涕泪交流,言语间英气十足,一段道白念来更是气势轩昂。《烙碗计》里,“文武小生”李小锋扮演14岁的小定生,冰天雪地间,一句“小定生前院里泪如泉涌”便迎来了个碰头彩,一段“滚堂甩发”绝技,使人眼花缭乱。就在参加展播周之前,李小锋还四易其稿重排了《劈山救母》,自己“一赶三”,扮演小生、老生、武生,可谓是文武双全、昆乱不挡。压轴戏是李梅的一折《鬼怨·杀生》,使全场演出达到了高潮,所吐出的那一团团火焰,有幽怨,有愤怒,有希冀。

2006年8月30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初七日,晚: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第三天

“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第三天,播出秦腔《游西湖》,由李梅、齐爱云、柳萍、任小蕾等主演。另外,今日下午播出的《杜甫》,曾经获得第三届秦腔节头奖的剧目,李东桥饰演杜甫。

2007年2月11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廿四日,15时:慰问在京陕西乡党大型戏曲专场演出举行

陕西省市20多位秦腔名家赴京,在首都民族文化宫举行慰问在京陕西乡党大型戏曲专场演出。

此次活动由陕西省政府驻京办主办,中国剧协和省秦腔艺术协会协办。为了让在京工作的陕西乡党感受到家乡父老的深情厚谊,让他们在新年到来之际听到渴盼已久的秦腔,20多位秦腔名家赶排了精彩节目。参加演出的有马友仙、李东桥、侯红琴、张涛、齐爱云、丁良生、张保卫、王新仓、李淑芳、刘随社、胡林焕、李梅、李娟、李小锋等,他们除清唱拿手唱段外,还演出折子戏《打柴劝弟》、《表花》、《虎口缘》、《藏舟》、《三滴血》等。

2007年2月21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四日:梅花映湖城·首届贺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举行

由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主办的“梅花映湖城·首届贺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活动于2月21日至2月27日在宁夏人民会堂举办。

此次活动演出6台本戏,1台折子戏。特邀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秦腔四大名旦李梅、李娟、齐爱云、柳萍、戏剧梅花奖得主谭建勋、李小锋、陕西省秦腔名家刘随社、胡林焕等,与市秦腔剧团演员联袂上演传统戏《周仁回府》、《金沙滩》、《六月雪》、《秦香莲》、《游西湖》,现代戏《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折子戏《鬼怨》、《武松杀嫂》、《打神告庙》、《杀狗劝妻》等。

2007年2月27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十日,14时:梅花映湖城·首届贺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第七天,在宁夏人民会堂举行。

演出剧目《鬼怨》(李梅)

2007年4月9日,农历丁亥年二月廿二日:第13期“金城之春”秦腔演出周举行

第13期“金城之春”秦腔演出周举行,由兰州歌舞剧院主办。本日以清唱专场开场,李小锋、李娟、李梅、孙存蝶、任小蕾等参加演出。

2007年7月28日,农历丁亥年六月十五日,晚:“2007和谐发展·军民共建新陕西”戏曲综合演唱会举行

为庆祝建军80周年,一台名为“2007和谐发展·军民共建新陕西”的戏曲综合演唱会在易俗大剧院举行。演唱会由陈爱美、张晓斌主持,马友仙、李东桥、李梅、李小锋、米东风、张新尚、刘随社等登台献艺,演出秦腔清唱《洪湖赤卫队》、《智取威虎山》等选段、眉户清唱《迟开的玫瑰》选段、独唱《我和我的祖国》、《当你需要的时候》,以及独角戏、喜剧小品等。

‘捌’ 谁告诉我戏曲《三滴血》的戏词

一、《三滴血》
——虎口缘贾莲香唱段
相公请听
家住在五台县城南五里
田舍具在周家堤
随父母进香到此地
从早直到日偏西
谁料猛虎出崖底
爹娘和奴两失迷
穿林越涧自逃避
不辨南北与东西
生死关头幸遇你
虎口得生奴甚感激

二、故事梗概
周人瑞是山西五台县人,在陕西韩城县经商。其妻在生下一对孪生儿子后死去。周人瑞无力抚养,便请邻居王妈妈将次子卖给李三娘为嗣,取名李遇春。留下长子托王妈妈乳育,取名周天佑。周人瑞因生意倒闭,携天佑回乡。
周人瑞的弟弟周人祥夫妇为独霸家产,不认天佑是周人瑞的亲子,涉讼公堂。县令晋信书偏是一个死啃书本的腐儒,见汝南先贤传有“陈业滴血认亲”的记载,便用此法断案。见周人瑞父子滴血入水不融,即错断其并非骨肉,勒令押解天佑出境自行归宗。
遇春在李三娘的抚养下长大成人,与李三娘亲生女儿晚春姐弟相称,感情甚为融洽。李三娘有意要遇春继承门户,与王妈妈商定,假称女儿晚春是自己的养女,欲与遇春婚配,但尚未成婚,李三娘病逝。土豪阮自用垂涎晚春已久,捏造庚帖,借吊唁之机,前来诈婚,挑起讼端。晋信书仍用滴血认亲之法,见二人血液融合,误断二人乃一母同胞不能成婚,将晚春判与阮家成亲。
洞房之夜,晚春施计灌醉阮自用,乘机逃走。周天佑被解出境,寻父不见,一日往五台山进香求签,途中见一猛虎追踪少女贾莲香,便舍命相救。二人情投意合,由贾莲香父母许婚,二人成婚。李遇春得知晚春逃出阮家,离家寻找。与周天佑相遇,二人相貌一样,同感惊异。交谈之后,二人结为金兰之好。时值瓦剌犯境,攻破边关,二人同去从军,因功得官。王妈妈离家追寻李遇春、晚春踪迹,途中与穷途潦倒的周人瑞相遇,得知彼此都遭到滴血认亲拆散亲人的命运。商定同作人证,前往五台县质问晋信书。晋信书为证明滴血认亲无误,又传周人祥父子到堂试验,不料血液不融,晋信书无言以对,又谬说周人祥之妻有外遇。正在此时,旗牌官报告大帅接受周、李二人请求,以晋信书错判官司提到大营问罪。晚春与莲香先后到达,父子、夫妻终于团聚。晋信书因断案荒谬被罢官。

‘玖’ 三滴血的故事简介

山西商人周人瑞在陕西经商时,娶妻一胎生下二子后病故。周自己抚养长子天佑,次子则卖给李三娘。后来周经商亏本,带天佑回老家,其弟周人祥为夺家产而不承认侄儿天佑。仁瑞告至官府,县官晋信书以滴血之法将父子断散。李三娘为养子更名李遇春,与己女晚春订婚。后,三娘病故,恶少阮自用假造婚书逼晚春与其成婚。晋信书又以滴血之法断晚春和遇春为亲兄妹。在与阮自用的花烛之夜,晚春逃出。周人瑞寻找天佑,遇晚春奶娘,奶娘随周仁瑞往县衙对质,晋信书竟然还以滴血断定周人祥与其子牛娃非血缘关系……天佑和遇春投军立功并得官,平反冤案,全家团聚。
此剧故事生动,情节曲折,人物鲜活,形象地反映了封建时代商人家庭的矛盾和不幸,揭露了封建官僚的迂腐。
1958年,杨公愚、姜炳泰、谢迈千再次改编该剧,删去了周人瑞卖子,贾莲香偷房,天佑和遇春边关立功等情节。导演杨公愚,主演是刘毓中、樊新民、肖若兰、陈妙华、孟遏云、郭明霞、全巧民、曹海棠、雷振中等众多名家。该剧的演出引起巨大轰动,受到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陈毅、贺龙等国家领导人的盛赞,田汉、曹禺、梅兰芳、欧阳予倩、荀慧生、程小云、马少波等文化界名人对该剧的创作给予很高的评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戏剧报》等纷纷发表文章盛赞此剧,曹禺更是声称此剧的情节和编剧“简直可以同莎士比亚的剧作媲美”。这出双线条发展的戏构思巧妙,剧情发展波澜壮阔,情节离奇曲折,富于传奇和浪漫色彩。
1960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将此剧摄制为戏曲艺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