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恐怖抗日老电影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恐怖抗日老电影

发布时间: 2022-11-17 22:45:52

‘壹’ 中国第一部恐怖电影叫什么名字

1926的《情场怪人》

1937年导演马徐维邦拍摄了黑白电影《夜半歌声》,而之前(1926)他拍摄的《情场怪人》其实就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恐怖色彩的电影,这也为马徐维邦拍《夜半歌声》奠定了基础。这部早期的中国恐怖电影,在人物情节以及对话方面都作了改动,同时为了配合当时爱国抗日的形势,表达了反对专制、争取自由的民族感情。1995年张国荣和吴倩莲联袂演出的新《夜半歌声》,将爱国抗日的主题淡化,将爱情因素加大,成为影片的主题。影片中惟一承担恐怖角色的演员张国荣,由于外形限制,并没有骇人的效果,而整部片子弥漫着一股哀伤的悲剧色彩,大大冲淡了恐怖情绪。后来市场和观众的反应都不理想,更甚者将这部标榜恐怖的电影作为爱情、偶像片去观赏。

‘贰’ 请推荐几部90年代香港经典恐怖电影

1、《目露凶光》
2、《回魂夜》
3、《僵尸至尊》
4、《山村老尸1》
5、《倩女幽魂3》
6、《怪谈协会》
7、《新房客》
8、《新僵尸先生》

‘叁’ 一部好像是香港的恐怖片,很早了,记不得电影名,内容大体就是很久以前抗日时候一家三口逃难到一个有钱人

风流冤鬼

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红歌女阿花(邝美宝)逃亡时,遭乡村大户陶老爷奸杀,更夺去珠宝钱财;自此陶宅即经常闹鬼,

‘肆’ 找一部抗战的电影

紫日

故事发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将杨玉福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杨玉福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医侥幸逃进了林区。中途他们遇见了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他们让秋叶子带路,可是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秋叶子却一心要将他们置于死地,带着他们走进了险境……

娜佳痛恨秋叶子的行为,让杨玉福杀了她,忠厚老实的杨玉福虽然怀着杀母之仇却也不忍心杀害眼前这个年少无知的女孩,于是,为了能从茫茫林区活着走出去,三个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见战火硝烟的美丽林区里,三人一路上经历了山林大火、沼泽、猛兽等一系列磨难,患难之中渐渐产生了友情,秋叶子也被娜佳和杨玉福的善良所感染,对自己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教诲”产生了怀疑。虽然语言不通,三个年轻人却几乎忘记了战争的存在,互相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获得新生的时候,秋叶子却被疯狂的法西斯所杀害。悲忿的杨玉福和娜佳愤怒地冲向残余的日本法西斯部分,为纯真的少女秋叶子报仇雪恨……

‘伍’ 有部恐怖片,好像是鬼娃娃,中国的,抗战时期

野店

本片由三个妖异孤鬼艳谭组成.。内容一:染布坊主人每夜虐待其妻子,其妻投诉无门只好向其心爱的布娃娃倾吐。 布娃娃日久成精,向布坊主人报复,终于与布坊主人共葬身火海,其妻得以解脱。二:狐仙报恩,舍身救助被女鬼吸精蚀髓的猎户的故事。最后一节乃讲述在野店内,女主人与店小二勾搭, 谋害店主人, 但到后来却有意想不到的结局。本片所述的乃因果相报的警世故事,令人看后不禁唏嘘感慨。

‘陆’ 中国经典老恐怖电影

一个作家在打算写一本恐怖小说的时候,莫名其妙掉进一个未知的领域 ,遇上了一个老爷爷和一个小女孩,这是一个被遗弃和被遗忘的世界,世事因果循环。在恐怖的同时还有玄幻的成分。最后的结尾让人感动,结局让人惊讶.意想不到,脑洞大开的电影。

‘柒’ 求一部中国古老的恐怖片

夜半歌声!上世纪的!据说,它的宣传片还吓死过一名小女孩。。。。中国第一部恐怖片
好像是1937年拍的1937年,上海。抗日战争的烽火已经燃遍了整个中国,这里的租界区却因为日本对欧美的忌惮而尚得偏安一隅,平日里熙熙攘攘的电影院门口依然人头攒动。这天,有一部号称“中国影坛第一部紧张刺激非常恐怖作”的电影上映了,“阴气森森”、“汗毛凛凛”等语汇充斥着影片的说明书。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又是新华影业公司老板张善琨的广告噱头,但还是忍不住去影院门口一探究竟——这一探不要紧,就闹出了人命:在闹市区的新世界与国际饭店间,悬挂了该片一幅八层楼高的巨型海报。海报画面上男女主人公互相手拉着手,四目圆睁,画面下方则是一个鸡皮鹤发的老人,弯腰驼背手持蜡烛,更恐怖的是,没过多久海报的下角就裂开了,当风吹来时,持烛的老人前后摇动,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据说当时有位路过的女孩就被吓得魂飞魄散,没过多久就一命呜呼(一说是一对母子)——这消息是真是假无从查证,但坊间的传言早已沸反盈天,当然,这也让张善琨再次节省了大笔的宣传经费(从这个事件上看,张善琨堪称邓建国、宋祖德们的祖师爷)。此片未映上红。甫一上映,更是场场爆满,成为年度最卖座国产片,创下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部电影就是华语恐怖电影的开山之作——《夜半歌声》。
马徐维邦的《夜半歌声》就是翻拍自朗·钱尼主演的《剧院魅影》,马徐维邦从不避讳这一点,但是他对影片又做了天才的二次创作,使得本片在电影史上已经被公认为是马徐维邦的“作者电影”
《夜半歌声》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首先当时国民党政府的电影审查机构对此类涉及恐怖、神怪的作品控制得很严,像当时享誉全球的一批恐怖片,如《科学怪人》(詹姆斯·威尔导演)、《蜡像馆的秘密》(迈克尔·寇蒂兹导演)和《吸血鬼》(卡尔·德莱叶导演)等都遭到了审查当局的刁难,有些片目甚至还被上呈中央后“通令全国,一律禁映”,但沉迷朗·钱尼作品的马徐维邦的创作热情显然未受影响。为了更好的适应中国的国情,这位“东方朗乃却”还曾坐着火车多次往返田汉处,以求这位剧作家更好的对剧本润饰加工。而在音乐方面,马徐维邦更是找到了后来的“人民音乐家”洗星海担纲作曲,使得本片的三首插曲《夜半歌声》、《热血》和《黄河之恋》都传唱一时,其中的歌词“人儿伴着孤灯,梆儿敲着三更,在这漫漫的黑夜里,谁同我等待着天明?只有你的眼能看破我的生命,只有你的心能理解我的衷情……”更是成为当时青年人情书中的常用语。

夜半歌声》的剧情在人物情节和对话上都做了相当大的改动,马徐维邦用他娴熟的东方情调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生死爱恋的人间悲剧:男主人公宋丹萍是一名话剧演员,他与身为大地主女儿的李晓霞相恋,但遭到晓霞父亲的横加阻挠以及恶霸汤俊的陷害,汤俊还指使人用硫酸烧毁了他的面容。此后宋丹萍无颜见人,只得藏匿戏院顶楼,并托人假传死讯,以此断绝晓霞的念想。但李晓霞得知后却精神失常,二人更是不得相见。但宋丹萍容颜虽毁,歌喉依旧,每到夜晚,便忍不住引吭高歌,来到戏院流连的李晓霞便每每在歌声中得到安慰。十年后,青年演员孙小鸥结识了宋丹萍,宋丹萍不仅在艺术上帮助孙小鸥,还指点他去安慰晓霞。不久汤俊在看戏时侮辱并开枪打死了剧团女演员绿蝶,宋丹萍从楼上跳下与之搏斗,汤失足摔死,而宋丹萍也在烈焰中被吞噬……
影片上映后赢得了票房大卖,但在评论界却是褒贬不一。当时有不少影评人就认为本片不仅剧情上“抄袭”了朗·钱尼的《剧院魅影》(估计这些影评人根本就没看过朗·钱尼的版本,两部电影的差异之大绝不可能有抄袭之嫌),而且在女主角晓霞的造型、动作设计上都模仿了另一部电影《古屋奇案》(两部影片中都有女人发疯,行为举止有类似之处其实并不奇怪),至于宋丹萍最后葬身火海的段落,更是直接照搬了《科学怪人》中鲍里斯·卡洛夫被愤怒的村民烧死的段落(天知道这些影评人是怎么想的,难道前面的电影中烧死过人那后来的电影角色都只能被淹死?)。但是这些批评并没有淹没影片的真正价值,马徐维邦在《夜半歌声》中始终是以一种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工作的,他并没有用那些超自然的神怪力量来简单的营造全片的恐怖氛围,而是赋予影片以更大的社会意义,通过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折射出了封建势力对自由思想的禁锢与扼杀。更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上映正在战云密布之时——其实在整个三十年代欧美电影市场上都迎来了一股巨大的恐怖片浪潮,从观众心理的角度分析,这股浪潮与时局的紧张自然密不可分——《夜半歌声》的剧情,也正好隐喻了日本侵略者的狰狞面目,而宋丹萍的英勇搏斗和孙小鸥的觉醒成长,更是暗合着民众的抗日意识,两相结合,自然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影片的主演金山也是功不可没,本来马徐维邦打算亲自出演宋丹萍这个角色,但一来老板张善琨坚决反对,二来自己试过几次镜后也始终差强人意,最后只得找来话剧演员金山出演。金山在片中的演出可谓是出神入化、炉火纯青,脸上虽然被导演捣鼓得扭曲骇人(马徐维邦用蜡烛油一点点的精心打造了这个恐怖造型),但其内心的纯洁和善良却通过肢体语言清晰的传达到了银幕上,使得观众在恐怖之外更从角色身上受到了灵魂深处的震撼。
《夜半歌声》的成功,标志着恐怖片作为一种类型电影正式登上了中国电影之林,虽然在此前国内影坛也曾有一些带有恐怖色彩的影片出现,但都很难作为完整的恐怖电影被归类,应当说,从《夜半歌声》开始,恐怖片才真正作为一个类型在中国影坛被确立了。
夜半歌声》的成功为马徐维邦带来了巨大的声誉,此后,他顶着“恐怖片大导演”的名头先后拍摄了《古屋行尸记》(1938)、《冷月诗魂》(1938)、《麻疯女》(1939)、《鸳鸯泪》(1942)与《寒山夜雨》(1942)等恐怖电影,在影坛延续着他名噪一时的“马徐风格”。特别是在1941年马徐维邦还执导了《夜半歌声续集》,将《夜半歌声》的故事以新的方式延续了下去。不过由于马徐维邦的作品很多是在上海的“孤岛”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和沦陷时期拍摄,这也成了许多人在战后指责他的口实,加上他后来拍摄的《秋海棠》等片不受欢迎,马徐维邦遂在1947年移民香港,此后虽然又导演了几部影片,但都反响平平。后来更是晚景凄凉,沦落到以领救济金维生。
但《夜半歌声》作为一个绝佳题材从未被后来者遗忘过。早在1962年和1963年香港邵氏公司就先后翻拍了《夜半歌声》和《夜半歌声续集》,导演是袁秋枫,在这两部翻拍片的主创名单中,编剧一栏就直接写着马徐维邦的名字。而大陆在1985年也由上海电影制片厂翻拍了《夜半歌声》,导演是杨延晋,宋丹萍一角由翟乃社出演,相信不少三十岁以上的朋友对此片都留下过刻骨铭心的恐怖记忆。而现今影响最大、制作最精的一部《夜半歌声》当然要算1995年由于仁泰导演,张国荣主演的版本了。于仁泰一向以鬼才着称,他拍恐怖片的功夫甚至被好莱坞看中过,导演起《夜半歌声》来更是得心应手。总的说来,这部《夜半歌声》镜头剪接流畅,用光自然和谐,特别是诸多暗景的表现,于细腻中透出一股说不出的紧张意味,幽深的场景和剧情的流动配合得相得益彰,通片看下来一气呵成,骇人时吓得你汗毛直树,动人时又让你泪流满面。可以说,在导演于仁泰的调度下,《夜半歌声》的声、光、色都达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合。
当然,哥哥的精彩表演也不可不提,除了出演主角宋丹平以外,哥哥更是亲自担任了此片的执行监制一职,足见他对此片的厚爱。而哥哥身上与生俱来的哀怨气质与宋丹平不谋而合,简直让人怀疑五十多年前田汉的本子就是为他写的。而且在现代技术的辅助下,哥哥表演起来也更加轻松自如。哥哥本就是影、视、歌多栖出击,能在一部作品里又演又唱,更是酣畅淋漓——要知道,当时哥哥已告别歌坛多年,这对那些望“耳”欲穿的歌迷来说,可是一顿难得的音乐大餐——每当宋丹萍的歌声在剧院里回响时,都好似在看哥哥的一个演唱会片断,其情、其景、其人,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而哥哥的俊美和飘逸,也从人物内心层面映合了宋丹平的气质,事实上,为求完美的效果,哥哥在表演时以国语现场录音,这在香港电影中着实不多见。而哥哥那清澈的眼神,即使在片尾镜头对着毁过容的宋丹平脸庞特写时,也让观众们在最初的恐怖之余,更深切的体会到那份来自灵魂深处的悲伤与无奈。 此外,片中扮演杜云嫣(原版中的李晓霞)吴倩莲和扮演韦青(原版中的孙小鸥)的黄磊都给观众们留下了难忘的惊艳一瞥,吴倩莲的凄美将杜云嫣的不幸展现得丝丝入扣;而学院出身的黄磊书卷气十足,正好符合新来的剧院演员韦青的身份,记得当时的黄老师正值青春年少,一头长发飘飘,站在哥哥身旁倒也不输飘逸俊俏——宋丹平选韦青做自己的代言人,自然扮演后者的演员也不能太弱势,单就这一点来说,黄老师的出演当属上乘。
1961年,生活潦倒的马徐维邦像往常一样走过一个街头,却听到一阵莫名其妙的声音,此时老导演迟疑了片刻,忽见一辆电车呼啸而来,可怜一代恐怖电影大导,就此撒手人寰。而他的死,他的幻听,是自杀还是意外,到现在还是一个难解之谜。
2003年愚人节,哥哥自楼顶纵身一跃,其真情到现在依然扑朔迷离。自此,不仅无人再可在大银幕上复现凄美俊逸的宋丹平(萍)一角,连某大导演的作品也找不到了合适的人选——想想那已经拍过的“北公爵”和正在拍摄的梅兰芳,哪个不是为哥哥度身定做的?

‘捌’ 有哪些抗日民族英雄相关的电影推荐

有关抗日英雄的电影及电视剧非常,但大部分的电影都是根据原形人物改编的,从我小时候开始,至今有几部抗日电影深深影响着我,我给大家推荐一下:

高家庄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原型叫刘傻子,是个农民,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很鲁、很愣。高传宝在赵区长的教育下顿时醒悟,带领游击队员们利用黑夜的掩护悄悄地将地窖改造成地道,形成了既可以藏身又可以打击敌人的地下长城。高传宝率领队员们对黑风口展开了麻雀战、破袭战、爆竹战等战术,大败敌军走向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胶东抗日根据地边缘村庄赵家庄和附近几个村庄,经常遭日伪军的袭击和“扫荡”,损失惨重。为此,区武委会雷主任和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依靠群众,想出了对策。他们一方面把几个村庄的民兵组成联防,壮大了武装力量;一方面用土造的地雷封锁了附近的日伪据点,从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配合下,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终于解救了被俘的群众,全歼进犯之敌。

李向阳是一个神话,一个传说。我冀中抗日根据地定县(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的传奇英雄李向阳下山之后,他的魅力是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一是他的神出鬼没,二是他的口碑相传。神出鬼没,是他在影片开始时勇闯敌人封锁线而体现出来的,只见他跃马扬鞭,穿越敌人的层层包围,从一开始就给人一个神奇无比的亮相。这一情节设置,其实我们在007之类的影片中都可以看到大同小异的模式。

漫长的半个世纪,足以让人们遗忘很多。但那些反映伟大抗战的传世之作,却时刻唤醒我们的集体记忆。《铁道游击队》就是那颗“记忆树”上一段粗壮繁茂的虬枝。尽管刘洪带人“爬飞车”“搞机枪”“闯火车”“炸桥梁”的年代早已远去,但中华儿女誓将热血筑长城的铮铮铁骨,依然铭刻在人们心间。于是,一个又一个影视版本记录着那段发生在鲁南铁道线上的动人的抗日传奇,一个又一个外表性格迥异的演员塑造着刘洪这位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好汉。

政委王文清战友王复标的儿子,和王芳是兄妹,在一场战斗中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语句后壮烈牺牲,全军开展了学习他的运动。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部师政委王文清到前线视察,在战场上遇到了老战友王复标之子王成。王成告诉王文清自己的妹妹王芳也在军中。后来在一次战役中,王成英勇牺牲,全军开展了学王成的运动。

1941年的秋天,日本侵略军对冀察晋边区的一带进行大扫荡。实行恐怖的三光政策。为了保证广大老百姓的安全以及让他们能够有充足的时间离开这块危险地带。

八路军某部班长马宝玉和战士葛振林、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接受上级下发的命令,也就是阻击日本侵略者的任务,登上狼牙山棋盘陀主峰,日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三千兵力猛扑狼牙山,马宝玉等五位战士,凭借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与拥有飞机和大炮的日军展开了顽强的战斗。

每一部电影中的英雄人物都书写着不同地点发生抗日的故事!我们要牢牢的记住这段 历史 ,记住 历史 不是让我们的仇恨延续,而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紫日》- 抗日战争末期(中国) :

《紫日》是由冯小宁执导,富大龙、前田知惠等主演的战争剧情片,2001年5月17日中国上映。

该片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为背景,讲述三个不同国籍的青年,在经历了重大的生死考验后,如何从敌对变成朋友的故事。

该片获得2001年第2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冯小宁)

2、《黄石的孩子》-抗日战争(中国):

《黄石的孩子》是由罗杰·斯波蒂伍德执导,乔纳森·莱斯·梅耶斯、周润发等主演的战争片,于2008年4月3日在中国上映 。

影片讲述了一个英国人乔治带领60个孤儿踏上不平凡的征程的故事。

3、《 红河谷》-抗争 (中国) :

《红河谷》是1996年拍摄的一部中国大陆电影,由冯小宁执导拍摄,宁静、邵兵等主演,反映了1904年英国侵藏战争中江孜战役等 历史 事件。该作品获得了华表奖、金鸡奖和百花奖等奖项。

影片以20世纪初的西藏为背景,演绎了一段汉藏儿女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和并肩抗战的英雄传奇。题材厚重,涉及民族政策、宗教信仰、国际关系和藏地人文等诸多元素,气势恢宏,大气磅礴。

4、《集结号》-抗日战争(中国):

《集结号》是一部由冯小刚执导,张涵予、王宝强、廖凡等主演的传记、 历史 、剧情类型的电影,于2007年12月20日在中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探明当年集结号的真相,为九连牺牲的战友们争取荣誉的故事。

《喋血孤城》:74军57师师长余程万将军率8000虎贲大战30000日寇,死守常德。

《血战台儿庄》:李宗仁将军率滇军、川军、西北军、桂军等“杂牌军”大战日寇,歼敌两万,取得台儿庄大捷。

《百团大战》:彭德怀元帅指挥八路军主动出击,打破敌人的“囚笼战略”,破袭敌人交通线。

《铁血昆仑关》:杜聿明将军率邻邱清泉、郑洞国、戴安澜等将军大战日寇第五师团,击毙敌少将中村正雄,收复昆仑关。

《步入辉煌》:真实记录杨靖宇将军生命里的最后8天,展现杨靖宇将军威武不屈的精神。

《回民支队》:民族英雄马本斋和他领导下的回民支队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不用我介绍,故事内容大家都知道。

《夜袭》,又名《战地潜龙》:讲述八路军129师陈锡联部夜袭日寇阳明堡机场,炸掉日寇24架飞机的故事。

《诱狼》:八路军115师杨成武部击毙日寇“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的故事。

《大战雪峰山》:雪峰山会战,又称湘西会战,芷江会战,王耀武将军率领国军第四方面军大战日寇,取得雪峰山大捷。

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五更寒,守猎者,雁翎队,地道战,地雷战,夜袭阳明堡,黄土岭伏击战,平型关伏击战,黄桥决战,鸡毛信,小兵张嘎,特高课在行动,川岛芳子,魔窟731,草原雄鹰,51号兵站,地下尖兵,平原游击队,八女投江,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狼牙山五壮士,新儿女英雄传,东进序曲,三进山城,自有后来人,芦荡火种,烈火金刚,民兵的儿子,火车司机的儿子,两个小八路,战斗里成长,吕梁英雄传,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野火春风斗古城,海狼,末代皇帝,台儿庄大战,屠城血泪,……暂时记得这些了,都是我看过的。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就下来推荐几部抗日英雄题材的电影。

1、电影(八百壮士)于1975年上映,豆瓣7.5分,讲述1937年日寇侵略上海,中国88师524团长谢晋元率480名青年军官(号称八百壮士)坚守四号仓库三个月之久,军士奋勇杀敌,很不错的一部电影,十万青年十万兵,值得一看

2、电影(金陵十三钗)于2011年上映,豆瓣8.1分,数十人组成的德国机械小股部队断后在南京城内,从日军手中救出一批学生,就此错过了出城的机会,途中遇到一名美国人与14名风尘女子,从此她们的一群将面临生与死的选择。

3、电影:( 捍卫者 )上映于2017年6月22日,豆瓣7.6分,1937年8月31日淞沪会战中,日军对宝山进行了疯狂的攻击,装备落后的姚子青率500人誓死守卫宝山县城,500人先后战死沙场,最后姚子青与余下20几人展开激烈的巷战,最终壮烈殉国!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军人用生命换来的,勿忘国耻!勿忘烈士,致敬。

以上个人观点与看法,希望能帮到你,不喜勿喷哈。

小时候在农村,最高兴的事就是看电影,尤其是打仗的影片,只要方圆十几里的村庄放电影,就是翻山越岭、爬沟过河,也从不错过。抗日题材的影片《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嗄》《狼牙山五壮士》《吉鸿昌》《平原游击队》等等,百看不厌,有的经典话语至今都记忆犹新,如《平原游击队》片尾中,游击队大获全胜,日军被游击队全部消灭,日酋松井躲在破屋内正准备剖腹自尽时,游击队长李向阳与游击队员们破门而入,李向阳对松井义正言辞地说:“放下你的武器,中国的地面上决不能让你们横行霸道”,松井还想负隅顽抗,“呯、呯”两枪,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看的带劲、解气。

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抗日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抗战影片、抗日英雄教育和影响了我们,也是最好、最生动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题材,电影《太行山上》就是其中的一部。

《太行山上》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韦廉、沈东、陈健执导,王伍福、宗利群、李树生等主演,影片主要反映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国共两党再度携手,枪口对外,一致抗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辖三个师,115师师长林彪,120师师长贺龙,129师师长刘伯承,三军将士,浴血奋战。平型关,115师在师长林彪的带领下,设伏截击,成功击败板垣师团,首战告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129师先遣团夜袭日军阳明堡机场,摧毁日本战机24架,极大削弱了日军的空军优势。黄士岭战役,不可一世的日本名将阿部规秀一命呜呼,葬身在太行山上。

一个个片断,一幕幕画卷,展现了八路军英勇抗战的英雄气概,真实感人,影响深远。这部影片虽然是几年前看的,但朱德总司令的“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这首诗,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SB悟空我来回答你,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回民支队,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鸡毛信,还有国军中国远征军,血战台儿庄,长沙会战,

《血战台儿庄》!

‘玖’ 抗日战争的电影有哪些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中国和日本的渊源由来已久。我们和日本这个老邻居的相处模式也一直在变化。关于抗日战争,中国有多相关的经典影视作品。

1.《举起手来》,一部用喜剧的手法诠释抗日战争的电影,很多人都看过,电影里的日本人非常滑稽,喜剧上,它是成功的,但对历史剖析过于浅薄,有一点低级趣味。这局电影虽然过于夸张,甚至透露出一点抗日神剧早期的影子,好在其中的抗日情怀和民族精神还是值得一看的。

3.《鬼子来了》,姜文作品,很有内涵的抗日电影。在许多主流的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中,我们很难深刻的理解战争,很难深刻地理解战争中的日本人和中国人。人类学着作《菊与刀》探讨了日本人性格中的“矛盾性”,标题“菊”与“刀”是最好的概括,一方面优雅,一方面残酷。而姜文的《鬼子来了》不仅讲述抗日战争,也探讨了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差异,探讨了日军残暴的本质。电影用荒诞的讲故事方法配合姜文独特的镜头表达,传递了一种悲愤的民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