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电影史的地位是什么
被当时之进步舆论推崇为“插在战后中国电影发展途程上的一支指路标”。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由蔡楚生、郑君里导演并编剧,白杨、陶金、舒绣文、上官云珠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1947年在中国上映。该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家庭在中国抗日战争巨变之时发生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一江春水向东流》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V6FwTVkmGEfYXcEqcT5YpA
❷ 1956年白杨主演了什么故事片
1956年,白杨主演了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故事片《祝福》,在片中饰演主人公祥林嫂。
电影《祝福》,原着为鲁迅小说《祝福》,夏衍改编剧本,桑弧导演,白杨主演,1956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该片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电影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电影《祝福》于1957年7月第10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特别奖,1958年在墨西哥国际电影节获“银帽奖”。
(2)白杨主演的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扩展阅读:
白杨原名杨成芳,出生于北京市,1936年主演个人第一部电影《十字街头》 。1939年,出演剧情电影《中华儿女》。1946年,主演剧情电影《八千里路云和月》 。1947年,领衔主演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50年,主演剧情电影《团结起来到明天》。
1989年,白杨领衔主演传记剧《洒向人间都是爱》,她凭借该剧获得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荣誉演员奖,这是白杨一生中出演的唯一一部电视剧,也是她扮演的最后一个人物形象 。1995年,在世界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中国电影诞生九十周年到来之际,白杨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 。
1996年9月18日,白杨逝世,享年76岁 。
❸ 1956年,白杨主演了哪部电视剧的哪个人物
1956年,白杨主演了哪部《祝福》里的人物。《祝福》原着为鲁迅小说《祝福》,夏衍改编剧本,桑弧导演,白杨主演,1956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祝福》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3)白杨主演的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扩展阅读:
1936年,白杨主演个人第一部电影《十字街头》。
1939年,白杨出演剧情电影《中华儿女》。
1946年,主演剧情电影《八千里路云和月》。
1947年,领衔主演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1950年,主演剧情电影《团结起来到明天》。
1956年,白杨主演剧情电影《祝福》。
1960年,主演战争电影《冬梅》。
1989年,领衔主演传记剧《洒向人间都是爱》,她凭借该剧获得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荣誉演员奖,这是白杨一生中出演的唯一一部电视剧,也是她扮演的最后一个人物形象。
1995年,在世界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中国电影诞生九十周年到来之际,白杨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
1996年9月18日,白杨逝世,享年76岁。
❹ ,七八十年代的一部电影《一向春水向东流》的男主角是谁
男主角:张忠良
演员:陶金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部由蔡楚生、郑君里导演和编剧,白杨、陶金、上官云珠、舒绣文、吴茵主演,昆仑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47年的剧情片。该片代表了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电影工业最高水准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一部史诗般的影片。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将传统故事《铡美案》置放于抗日战争的背景之下拍摄的一部典型的家庭伦理片。共分为《八年离乱》和《天亮前后》上下两集。影片把抗战前后将近十年间的复杂社会生活,浓缩到一个家庭的遭遇之中,形成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影片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处于纷繁动乱之中,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正义呐喊。
影片将中国古典小说、诗歌、戏曲、绘画等艺术的表现技巧,融汇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中,创造了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
❺ 1956年白杨主演了什么电影
1956年,主演剧情电影《祝福》。
演艺历程:
1936年,主演个人第一部电影《十字街头》。
1939年,出演剧情电影《中华儿女》。
1946年,主演剧情电影《八千里路云和月》。
1947年,领衔主演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1950年,主演剧情电影《团结起来到明天》。
1956年,主演剧情电影《祝福》。
1960年,主演战争电影《冬梅》。
(5)白杨主演的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扩展阅读:
人物评价:
白杨的表演风格质朴、优美、自然、含蓄,擅长于表现东方女性神韵,充分显露出她的表演才华。她塑造了各种优美动人的妇女形象。她将自身具有的女性魅力与角色巧妙地结合,使观众对她所扮演的角色赋予无限同情,从而获得观众的喜爱和尊敬。
她饰演的每个人物都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并深入人心,不仅因为她深厚的表演功底,更由于她对所塑造人物的深刻揣摩。从人物的外在形象到内在心理,她都会经过深入细腻的揣摩以求达到对人物全面而透彻的把握,只有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才不会让人觉得虚假造作
❻ 请问有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上映的由白杨主演的在线免费播放资源
《一江春水向东流》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N04eOO9bYxMi4xRw8BeNrg
《一江春水向东流》一九三零年代的上海顺和纱厂,女工素芬(白杨饰)与妇女补习学校教员张忠良(陶金饰)喜结连理。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素芬诞下一子。忠良为子取名抗生后不久,便加入救护队离开上海,并机智地在南京大屠杀中幸存下来。一九三八年,忠良母(吴茵饰)带素芬和抗生回到丹阳乡下。但是乡下也不太平,忠良弟忠民(高正饰)不肯做走狗,上山打起了游击。一九四零年,侵略者吊死了忠良父。素芬只得背子随婆回到上海,以对忠良的思念和期盼为支撑,在苦难中挣扎求生。一九四一年,被俘后成功逃脱的忠良辗转到达重庆,困苦中只得投靠故交王丽珍(舒绣文饰),并慢慢被堕落的物质生活所引诱,开始迷失自己。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忠良和丽珍先后回到上海,住进丽珍表姐何文艳(上官云珠饰)家。就在忠良与文艳厮混时,走投无路的素芬歪打正着被招入文艳家帮佣……
❼ 《一江春水向东流》讲述了什么故事
中国昆仑电影公司1947年摄制,编导蔡楚生、郑君里。是一部具有史诗风格的民族巨片。
纱厂补习学校青年教师张忠良赢得了女工素芬的爱情,在一个月圆之夜,他给她戴上了祖传的戒指。“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不久,张忠良参加的救护队不得不随部队撤出,他挥泪告别了老母、妻子与幼子抗生,辗转抗战,后被日军俘虏。逃脱后他流浪到重庆,向以前认识的交际很广的风流女子王丽珍求助。她是纱厂温经理太太何文艳的表妹,对张素有好感,便留他住下并介绍他到干爹的公司做事。受环境的熏染,张很快便消沉下去,和王丽珍鬼混在一起。抗战胜利后,他立即飞回上海搞“劫收”,侵吞了被打成汉奸的温经理的财产,何文艳也成了他“接收夫人”。而“抗战夫人”王丽珍也闻风而来,住进了温公馆。
素芬饱受生活的煎熬,望眼欲穿地盼望着丈夫归来,却不知自己的去信早被丈夫撕碎扔在了河里。为生计所迫,她不得已只好到温公馆做佣人。在舞会上,她吃惊地看到了和王丽珍在一起的张忠良,却被他无情地拒绝相认。悲愤交加的素芬在夜里跳进了黄浦江。江面上再次回荡起悲怆的歌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❽ 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具体讲的什么
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分为《八年离乱》和《天亮前后》上下两集,将抗日战争前后十多年的历史浓缩在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里,通过这个家庭破碎的生活和情感的悲欢离合细腻地刻画出当时的社会景况。该片融合了经典大片所具备的一切成功元素:宏大的历史背景,曲折的人物命运,深刻的人性洞悉,严密的叙事结构,强大的演员阵容……,影片中四大主角张忠良、素芬、王丽珍、何文艳齐聚舞会的一出戏更是被当作教学的典范,在各影视学院的课堂上一讲再讲。
1947年 第一部史诗片《一江春水向东流》
现实主义奠基人蔡楚生
柯灵曾经指出过,“郑正秋逝世表示了电影史一章的结束,而蔡楚生的崛起象征另一章的开头。”蔡楚生在中国电影史上开始了现实主义风格的创作,他的作品在关照普通人感情的同时,又能上升到民族情怀的高度,所以才会在三四十年代的旧中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观影热潮。这种对商业与艺术、理性与感性的兼顾,恐怕是最值得当代的中国影人借鉴的
电影这东西最难得的是做到令雅者见雅,俗者见俗,在中国,怕也只有蔡公一人做到过。旧中国四部票房神话,蔡公就占了3部,即《都会的早晨》、《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另外一部为其恩师郑正秋的《姊妹花》。《渔光曲》当时的赞誉是“人活80岁罕见,片映80天绝无”。《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连映3月,观众近80万人次。蔡公善于讲苦情戏,且还做到既对得起时代的真相,更能与民众的呼声相回应。这种悲情路线,在80年代末期,首部室内剧《渴望》重又将其推向高峰,只是对现实的拷问已不如蔡公那般血泪交织,并力透纸背。蔡公强调电影的人民性,电影是一群人在创作,就得为更大的一群人去服务,为他们最基本的感情和渴望服务,《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和民众患着同样极为紧迫的疼痛。蔡公的叙事从古典章回小说中得其精髓,几条线索在张忠良身上得以纠结,平仄有致地勾勒出抗日前后,上海各阶层人等的众生相。在蒙太奇运用上,又从古诗词中吸引营养,赋、比、兴手法俯拾皆是。伴着“月亮弯弯照九州”的歌声,张忠良投入王丽珍的怀抱,而素芬却在苦苦地思恋丈夫。国仇家恨,在薄幸和持守间得以抒发,怎不令人潸然泪下。现在的中国电影,已舍弃了浓墨重彩的悲欢离合,只有在电视剧里,还能依稀可见这种民俗化的景观。而电影不是成为纯个人表达的工具,就是纯而又纯的感官盛宴。鲜有电影能在关照人情的同时,又能上升到民族情怀的高度上来。
❾ 一江春水向东流完整版电影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https://pan..com/s/1M54mRauFjKHj7qlSKXNvxw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由蔡楚生、郑君里导演并编剧,白杨、陶金、舒绣文、上官云珠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1947年在中国上映。该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家庭在中国抗日战争巨变之时发生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❿ 电影《一江春水》主要是讲述主要的故事
一江春水的片名应和着武汉的河,片中好几次看水的场景,野草繁生,清水漫过石头与土地,缓慢地向下游流走。人看水,水像人。据说在拍摄期讨论片名时,曾考虑过“蓉姐”。这个名字也有着它词语上的勾连,像是许鞍华的《桃姐》。高启盛说,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格局小了”,其实是讲“一江春水”主要还是一种态度,“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不仅仅是关乎一个人的生活。
生命是自然流淌的,是绵绵不息,有着韧性和包容性。这是一种很中国古典式的对生命的理解,包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我们可以在整个文化里找到很多叙述相似概念的表达。
影片采用很自然的方式把观众插入到蓉姐的生活中,4:3的画幅,没有背景音乐,武汉方言,固定机位,只是看人生活,看人说话,看人处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在一部表现小人物的电影中,拍摄者的态度尤其重要,他们的生活也仅仅是生活而已,不高出一分,不矮一分。不以浪漫的方式将其艺术化,也不表现高高在上的怜悯。自然,宽容,温柔,不仅仅对于拍电影很重要,对于理解他人的处境也尤为关键,而但凡不能理解,但凡掺杂一点虚伪,人物就会变得扁平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