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电影武林志是以啥事为背景
故事概要
清末民初的天津,一个初秋的上午,流落到天津的东方旭一家在破庙前卖艺。神州武术馆馆长何大海带领徒弟铁柱等前来捣乱,东方旭被迫交手,并佯装败阵。在一旁观看的行医郎中神拳李,发现东方旭武艺不凡,是故卖破绽,败于何大海手下;何大海对东方旭的高深武功和一忍再忍的做法颇有所感。静海大财主赵阎王,通过警察厅向神州武术馆索人保镖。何大海向众徒严正申述了武术馆不为财主看家护院的规矩,却推荐东方旭去顶这门差使。东方旭为避此差,乃断臂自残以拒之。何大海得知后,对东方旭顿生敬佩之意。在一个集市上,神拳李与东方旭相认。原来,神拳李是东方旭岳父郜海民的师弟--沧州八卦掌名师。神拳李把东方旭全家接到自己家中居住,并把郜海民与八国联军作战时留下的宝刀,交还东方旭和郜莲芝。东方旭拜神拳李为师,请授八卦掌功夫。在名师指教下,他日夜苦练,功夫日臻成熟。一个自称周游四十六国未败一场的俄国大力士达德洛夫到天津打擂比武,绿宝石洋行的保镖牛武带领乐队,抬着大力士击败另拳师的巨幅广告画,招摇过市。何大海砸烂了广告画,痛打牛武,并宣称要上擂台与大力士较量。这一切使东方旭对何大海有了新的认识。第一次打擂,何大海大胜达德洛夫的助手毕契卡。但何大海在返回武馆的路上,被牛武暗算。东方旭得知后,赶到医院探望何大海,他们互吐敬佩之情尽释前嫌。何大海主动让贤,请东方旭担任神州武术馆馆长,东方旭慨然应允。东方旭来到武馆,劝阻了去砸洋行的众徒们,把牛武抓送警察厅。但在厅长段耀宗与买办梁守仁相互勾结之下,牛武被释放了。他再到武馆叫战,东方旭毅然应战,签订了打擂的生死文书。洋行经理图拉也夫与达德洛夫策划阴谋,抢走了东方旭的女儿玉蓉。东方旭忍爱着伤臂失女的痛苦,用八卦掌战胜了达德洛夫。图拉也夫、梁守仁企图暗害东方旭,何大海为保护东方旭遇刺身死。东方旭在富有正义感的警官宋卿掩护下,最终逃脱了虎口。 影片以朴素的结构方法,把武术作为特殊手段,着力刻画人物,揭示思想,集中反映武林之志,实质上是体现中华民族的骨与魂。影片强调武德的情节和刻苦磨砺武功的细节。它把“打”置于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中,使“打”符合人物性格塑造和内心世界的刻画,把“打”真实合理地融汇于历史的典型环境之中。主人公坎坷的命运和悲壮的武术生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光荣斗争历史和深厚的爱国精神。
⑵ 求功夫片
十一快金牌〉取材于天津韩慕侠教训洋力士康泰尔的真实故事。康泰尔自称打遍天下,曾于各国获得十一块金质奖牌,到北京后在现在的中山公园五色土搭台表演,其间招呼看客上台印证,一时无人响应。天津八卦掌名家韩慕侠十分愤慨,赴京后直奔洋人下榻的六国饭店,也就是今天的北京饭店西楼,见到洋力士后用了个八卦掌里的掖掌,就把他打得呕吐不止,连连求饶,并让出了自己的金牌。电视剧的情节与此基本相似,只是增加了些当局的阻挠和亲人的缠绵等情节,还把格斗场面大大夸张了一番。不过这部只有三集的电视剧制作得极其粗糙,估计记得它的人只有我和它的导演。
〈十一块金牌〉的光洁度虽然不足,却是当时最早出现的武打电视剧之一,与之同时的还有山东台拍摄的〈武松〉,因为〈少林寺〉在境外的成功(当时尚未在国内公映),使得制作者在演员的使用上都采取了直接选择武术行家或运动员的做法,主角李金恒是李连杰的师兄,在介绍李连杰的文章里有不少都提到他,说李连杰有忘记的动作,就到他家里去请教。李金恒的表演中规中矩,形象朴实正派,只是不知为何再没有出现在银屏上。与他配戏的还有一位大师级人物,是八卦掌的名家李子鸣。
与此同时,一部同样题材的电影正酝酿出台,那就是前文中曾提到的〈武林志〉,其作者是年轻的谢洪,导演是张华勋,二人曾是〈神秘的大佛〉的合作者。与今天伴随着影视出书的情况不同,在电影拍摄之前,同名的小说就出版了,在读者中反响不俗。
〈武林志〉比〈十一块金牌〉的内容要丰富许多,水平也高出不少,但主题思想完全一致。主人公有着寓意明显的名字,叫东方旭,是义和团的后代,为生计所迫,与妻子女儿和妹妹四处卖艺,在天津地面上遭遇坐地户何大海。何大海是个开武馆的形意拳师傅,在当地很有势力,他的弟子四处向买卖人收保护费,从这一点来看好象有点黑社会的意思。东方旭不懂规矩,与何的弟子发生了冲突,从而得罪了何大海,二人争斗一番后,东方旭在占据上峰的形势下故意谦让,令何大海芥蒂更深。为了教训东方旭,何大海故意将他介绍给警察厅长当保镖,因为这是为武林所不齿的差事。东方旭宁可断臂也不接受,反倒使何大海产生了几分敬意。东方旭从此做起了卖烟卷的小生意,并在一位父亲的战友,八卦掌大师“神掌李”的教导下苦练功夫。生活本来可以就此平静地渡过,这时却来了个俄国的大力士,叫达德洛夫,是个八国联军的后代,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摧毁中国人残存的意志,他高搭擂台叫阵比武,他的公使叔叔更勾结当地流氓,意图压制可能遭遇的反抗。何大海显示出了他正义爱国的一面,毅然带领徒弟登台打擂,并在第一场里取得了胜利。俄国公使恼羞成怒,唆使流氓打伤了何大海。东方旭与何大海同仇敌忾,决心继续与洋人斗争下去,他接受何大海的请求,接管了形意武馆,并与达德洛夫签定了生死状。在上擂台之前,东方旭将妻子女儿送离天津,自己义无返顾地奔赴凶险的擂台比武场。为了要挟东方旭,流氓头子牛武带人去抓他的亲人,被恰好赶来的神掌李一掌击毙,粉碎了坏人的阴谋。而擂台上,东方旭正遭遇强大的压力,达德洛夫果然了得,力大无穷,一度将他打倒在地。关键时刻,何大海带领全场中国人齐呼:中国人,站起来!使东方旭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一跃而起,趁对手惊诧之际,用八卦掌绝技将达德洛夫击出擂台。国人志气大张,全场一片欢腾,流氓们趁乱行刺,何大海为保护东方旭,中刀身亡。最终,东方旭带领全家乘船去往太阳升起的地方。
〈武林志〉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最优秀的功夫片,以后数年无出其右,该片不仅具有北影作品一切的优点,武打场面也拍摄得十分出色。这与武术界大力的支援有着密切关系,象李天骥、李子鸣,张文广、门惠丰这样的名家都参与了出谋划策,体育学院拳击摔交专业的人也参与动作设计, 民间高手秦庆丰等参加了演出,北京与河北武术队更是有人出人,无私协助。
〈武林志〉中的武打设计完全与剧情相配合,运用的多是传统的技击真功夫,并与剧中人物性格契合,象隐忍的东方旭用主柔的八卦掌,豪放的何大海用形意拳和刚猛的通臂与戳脚,何的大弟子用狂放的少林拳,流氓牛武则以鹰爪拳表现其鹰犬本色。传统对现代搏击,拳拳到肉,力求真实,完全不同于〈少林寺〉和〈武当〉中竞技武术的风格。可以说,到现在为止,尚没有一部影片能在技击真实与动作美感的结合上超过该片。
〈武林志〉的演员阵容十分强大,为主的不是正当颠峰的冠军人马,而是与主人公有着相近阅历的武林中坚,饰演主角东方旭的是北京武术队的教练李俊峰,他的性格与角色很相似,稳重内敛,成熟练达,他所执教的北京女队成绩斐然,冠军迭出,本人是北京体育学院的高才生,功底深厚。何大海的扮演者来自辽宁,叫李德玉,生性豁达,打练俱佳。牛武的扮演者叫刘烈红,是湖南民间高手,曾是全国武术交流大会的优胜奖得主,一手鹰爪拳有形重意,凌厉凶狠,据女主角郜莲芝的饰演者戈春燕说,刘师傅的手一挨上就是一块青。这三个人当时都是四十多岁,练中国功夫正当成就之年。其他的配角也不含糊,其中何大海的大弟子叫王利平,是浙江警察学校的格斗教官,二弟子来自陕西,名叫郭良,长于腿法,日后曾在〈太极神功〉中担任第一主角。此外,露过几面的角色同样了得,北京的少林拳高手秦庆丰曾在影片中表演过鹰爪功,将乘水的坛子玩得溜溜转;河北队的主力队员则在最后出场与女主角大打出手,其中日后有名的有〈木棉袈裟〉的主角徐向东,有〈南拳王〉的第二主角散打冠军李彦龙。女主角戈春燕则是全国比赛八卦掌的冠军。
《南拳小子》中王道的形象稳重深沉,实在难以让人联想到“小子”一词。或许该片是刘家良导演、傅声主演的《洪拳小子》的跟风作品,所以才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吧。这是一部表现年轻人增强修养完善品格的影片, 说的是乡村少年王道自幼好勇斗狠,被所寄居寺庙的老僧惩罚,一气之下远走高飞。成年后,他本性不改,自恃武力四处树敌。一日,他偶遇同乡。同乡告诉他幼时的伙伴小月目前正处在艰难的环境当中。王道赶回家乡探望,一进曾经住过的寺庙,就被老僧关进了一个堆满书籍的石屋。老僧叮嘱他要博览群书,开阔眼界,最后一定会有收获。王道最初不解,但在无奈之中按照老僧嘱咐去做后,不由得如饥似渴,全神贯注起来。而他幼时的另一位伙伴高飞此时已走火入魔,练就高超武功后横行霸道,并对小月心怀不轨。听说王道能打,高飞寻上门来,要见个高低。老僧要他两年以后再来。两年后,老僧圆寂,王道出屋,已经大有觉悟。过去的仇人寻来,他手下留情;遭遇不平之事,他有理有节;高飞挑衅,他退避三舍;小月表示爱情,他更为对方考虑。两年的修炼,使得他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品格高尚隐忍谦让的君子。高飞则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他侮辱同伴,欺压好友,还趁着小月无助的机会强奸了他。王道内心深爱着小月,得知消息后,决心不再容忍大恶横行,与高飞一番决斗,最终取胜。但当他杀死疯狂的幼年伙伴时,内心感到十分不安。
该片的制作方是台湾的片商。台湾片较香港片更注重影片的思想内容,《南拳小子》也不例外,节奏相对缓慢,情节较为复杂,人物各有其貌,倡导教化意味明显,对演员的演技要求也较高。王道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将人物前后的变化表现得流畅自然,毫无生硬。也许就因为这些,才让他改头换面,在着名文艺片《原乡人》中饰演了平民英雄的角色,从而在中国电影的正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武僧》的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派人到少林寺夺取《易筋经》,为己所用。他们采取卑劣的手段,弄瞎了方丈的双眼。方丈临终前嘱托罗锐等四名弟子将《易筋经》送往天竺暂避。方丈的师弟,被罗锐称为师叔的少林叛徒,与袁党败类随后赶来,双方展开了一场追逐厮杀。罗锐在该片中饰演的是一个和尚,却留了一头短发,与其他三名同伴大不相同。但没有人质疑这些,因为观众的目光始终被连场的激斗吸引,看得屏神静息,瞠目结舌。罗锐的形象硬朗独特,很有现代的“酷”感;肩背胸膛和两臂的肌肉非常发达,给人金刚铁骨般的感觉;其拳法迅猛,腿法出众,空翻旋子高飘轻盈,棍棒刀枪也无一不精,一看便知是既受过严格武术训练又补习过跆拳道和自由搏击的高手。他带领其他三人和一位半途加入的姑娘,一路上穿山泅水,闯过重重阻截,躲过连连追杀,终于来到边境附近,在一处义庄歇脚。这回袁党帮凶连忍者技术都用上了,一通围攻之后,少林弟子中只剩下罗锐一人完好无损。叛徒师叔在压轴的一幕出场了,和罗锐狂斗了十多分钟,最后还是得承认“拳怕少壮”的真理,被对方重拳击毙。
影片《水浒传》截取书中大闹大名府打破曾头市的章节,主要表现梁山好汉营救卢俊义,力杀史文恭,为“托塔天王”晁盖复仇的故事。邵氏群英倾巢出动,群体发挥,使得场面十分壮观。而张彻犹嫌不足,还从日本请来了两位时代剧明星加盟,其中就有他临摹过的《三匹之侍》的主演丹波哲郎,在片中扮演卢俊义,另一位扮演史文恭。影片中打斗不断,长枪大刀,拳脚相扑,单打群殴,步兵马战,比以往的规模要大花样要多,但盘肠浴血的场面却因梁山好汉的完胜而无法过多表现,悲壮的死法只能用在反派人物身上,少了以往的震撼效果。燕青是该片的第一主角,他的作用显然被夸大,不仅机敏过人,难倒了智多星吴用,而且武艺超群,连林冲都对付不了的史文恭竟然被他丢了几个跟斗。其扮演者姜大卫虽无一般意义上的英俊,相貌却颇具个性,据说他咧嘴一笑就能引得影院中的女观众尖声惊叫,饰演风流浪子实在是恰如其分。他当时已取代了王羽的位置,成为张彻的新宠, 前后主演了《新独臂刀》等大量影片。
《荡寇志》是表现梁山好汉接受招安后联手征方腊故事的影片。制作班底仍是原班人马。这回的故事最适合张彻的风格,因为片中的主人公死伤大半,大可以表现一回他最热衷的悲惨壮烈,弥补上一部影片中留下的遗憾。狄龙的武松、陈观泰的史进、李修贤的张顺、王钟的石秀、郑雷的王英都在激烈的交锋中上演了盘肠大战,剖腹断肢,血花四溅。姜大卫的燕青最后全身而退,带着悲伤与遗憾离开了尸体枕籍的战场。该片给人的最主要印象就是一个字——惨!极其刺激观众的感官,对于喜好动作和关注情节的人来讲并非上佳之选。
上述两部影片中最可观的就是其明星阵容,张家班“五虎将”中就有四人出马,再加上与王羽齐名的岳华,还有资深的演员若干和日本的明星,可谓群星璀璨,相映生辉。张彻对这种奢华极其推崇,在他的《少林五祖》、《十三太保》和后期的《上海滩十三太保》中,都有类似情形。因为人物众多,这些影片多给以人纷繁杂乱之感,明星们各有篇幅,反倒模糊了故事主线,只是突出了一场接一场的打斗表演。相比之下,倒是张彻运用“双峰对峙”和“铁三角”的模式,拍出的影片更加耐看。
参考资料:光影功夫
⑶ 有关中国武术的电影有哪些
李小龙的电影
唐山大兄(1971)
精武门(1972)
猛龙过江(1972)
龙争虎斗(1973)
死亡游戏(1978
李连杰电影
《少林寺》《中南海保镖》《黄飞鸿》(第一集)《龙行天下》《霍元甲》《精武英雄》《方世玉》(两集)《冒险王》《洪熙官》《黑侠》《英雄》《倚天屠龙记-魔教教主》
成龙电影
《大小黄天霸》1962年
《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年
《秦香莲》1964年
《和我痛饮》1966年
《领悟禅宗》1968年
《精武门》1970年
《广东小老虎》1971年
《巾帼英雄》1971年
《女警察》1972年
《合气道》1972年
《金瓶双艳》1972年
《顶天立地》1973年
《小偷斗大贼》1973年
《龙争虎斗》1973年
《码头龙虎斗》1973年
《香港过客》1974年
《花飞满城春》1974年
《喜玛拉雅》1975年
《同是一家人》1975年
《降龙大师》1975年
《少林门》1975年
《新精武门》1976年
《少林木人巷》1976年
《风雨双流星》1976年
《死亡舞蹈》1976年
《剑花·烟雨·江南》1977年
《铁拳僧》1977年
《天杀星》1977年
《飞渡云山》1977年
《点只功夫▲简单》1977年
《蛇鹤八步》1978年
《一招半式闯江湖》1978年
《神拳》1978年
《拳精》1978年
《龙拳》1978年
《龙腾虎跃》1978年
《蛇形刁手》1978年
《醉拳》1978年
《笑拳怪招》1979年
《36只疯拳》1979年
《奇异双人组》1979年
《笑拳怪招2》1980年
《师弟出马》1980年
《杀手壕》1980年
《炮弹飞车》1981年
《龙少爷》1982年
《迷你特攻队》1982年
《忍者战争》1982年
《A计划》1983年
《炮弹飞车续集》1983年
《奇谋妙计五福星》1983年
《快餐车》1984年
《黑带双雄》1984年
《福星高照》1985年
《夏日福星》1985年
《砰、砰作响》1985年
《威龙猛探》1985年
《龙的心》1985年
《警察故事》1985年
《龙兄虎弟》1986年
《坏小子》1986年
《A计划续集》1987年
《对不起》1987年
《飞龙猛将》1987年
《警察故事续集》1988年
《胭脂扣》1988年
《霸王花》1988年
《霸王花2》1989年
《通缉犯》1989年
《奇迹》1989年
《群龙谱》1989年
《艺人的反抗》1990年
《龙兄虎弟续集》(又名《飞鹰计划》)1990年
《双龙会》1991年
《火烧岛》1991年
《西藏小子》1991年
《灭火群英》1992年
《超级警察》1992年
《西域雄狮》1992年
《阮玲玉》1993年
《城市猎人》1993年
《S计划》1993年
《重案组》1994年
《大醉拳》1994年
《红番区》1994年
《霹雳火》1995年
《警察故事四之简单任务》(又名《白金龙》)1996年
《一个好人》1997年
《好莱坞烈焰》1997年
《我是谁》1998年
《玻璃樽》1999年
《尖峰时刻》1999年
《赎金之王》2000年
《特务迷城》2001年
《尖峰时刻2》2001年
《神奇燕尾服》2002年
《赎金之王2》2002年
《环游地球八十天》2003年
《飞龙再生》2003年
《新警察故事》2004年
《时空破坏者》2004 成龙最新电影《神话》
成龙最新电影《宝贝计划》
⑷ 找一部老电影,武术类的。
你好,您找得的电影是《武林志》。
参考链接:http://v..com/movie_intro/?id=20221&page=1
主演:李俊峰李德玉张云溪戈春艳爱哈提庞万林
导演: 张华勋
简介: 清末民初的天津,一个初秋的上午,流落到天津的东方旭一家在破庙前卖艺。神州武术馆馆长何大海带领徒弟铁柱等前来捣乱,东方旭被迫交手,并佯装败阵。在一旁观看的行医郎中神拳李,发现东方旭武艺不凡,是故卖破绽,败于何大海手下;何大海对东方旭的高深武功和一忍再忍的做法颇有所感。静海大财主赵阎王,通过警察厅向神州武术馆索人保镖。何大海向众徒严正申述了武术馆不为财主看家护院的规矩,却推荐东方旭去顶这门差使。东方旭为避此差,乃断臂自残以拒之。何大海得知后,对东方旭顿生敬佩之意。在一个集市上,神拳李与东方旭相认。原来,神拳李是东方旭岳父郜海民的师弟--沧州八卦掌名师。神拳李把东方旭全家接到自己家中居住,并把郜海民与八国联军作战时留下的宝刀,交还东方旭和郜莲芝。东方旭拜神拳李为师,请授八卦掌功夫。在名师指教下,他日夜苦练,功夫日臻成熟。一个自称周游四十六国未败一场的俄国大力士达德洛夫到天津打擂比武,绿宝石洋行的保镖牛武带领乐队,抬着大力士击败另拳师的巨幅广告画,招摇过市。何大海砸烂了广告画,痛打牛武,并宣称要上擂台与大力士较量。这一切使东方旭对何大海有了新的认识。第一次打擂,何大海大胜达德洛夫的助手毕契卡。但何大海在返回武馆的路上,被牛武暗算。东方旭得知后,赶到医院探望何大海,他们互吐敬佩之情尽释前嫌。何大海主动让贤,请东方旭担任神州武术馆馆长,东方旭慨然应允。东方旭来到武馆,劝阻了去砸洋行的众徒们,把牛武抓送警察厅。但在厅长段耀宗与买办梁守仁相互勾结之下,牛武被释放了。他再到武馆叫战,东方旭毅然应战,签订了打擂的生死文书。洋行经理图拉也夫与达德洛夫策划阴谋,抢走了东方旭的女儿玉蓉。东方旭忍爱着伤臂失女的痛苦,用八卦掌战胜了达德洛夫。图拉也夫、梁守仁企图暗害东方旭,何大海为保护东方旭遇刺身死。东方旭在富有正义感的警官宋卿掩护下,最终逃脱了虎口。
⑸ 老电影《少林寺》距今已经几十年,主演们如今都还好吗
说到少林寺,就不得不提这部电影的主角李连杰了,作为一个功夫巨星,他的演技和动作戏是真的让人无可挑剔。
⑹ 有关中国功夫的电影有哪些
李小龙的电影 唐山大兄(1971) 精武门(1972) 猛龙过江(1972) 龙争虎斗(1973) 死亡游戏(1978 李连杰电影 《少林寺》《中南海保镖》《黄飞鸿》(第一集)《龙行天下》《霍元甲》《精武英雄》《方世玉》(两集)《冒险王》《洪熙官》《黑侠》《英雄》《倚天屠龙记-魔教教主》 成龙电影 《大小黄天霸》1962年 《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年 《秦香莲》1964年 《和我痛饮》1966年 《领悟禅宗》1968年 《精武门》1970年 《广东小老虎》1971年 《巾帼英雄》1971年 《女警察》1972年 《合气道》1972年 《金瓶双艳》1972年 《顶天立地》1973年 《小偷斗大贼》1973年 《龙争虎斗》1973年 《码头龙虎斗》1973年 《香港过客》1974年 《花飞满城春》1974年 《喜玛拉雅》1975年 《同是一家人》1975年 《降龙大师》1975年 《少林门》1975年 《新精武门》1976年 《少林木人巷》1976年 《风雨双流星》1976年 《死亡舞蹈》1976年 《剑花·烟雨·江南》1977年 《铁拳僧》1977年 《天杀星》1977年 《飞渡云山》1977年 《点只功夫▲简单》1977年 《蛇鹤八步》1978年 《一招半式闯江湖》1978年 《神拳》1978年 《拳精》1978年 《龙拳》1978年 《龙腾虎跃》1978年 《蛇形刁手》1978年 《醉拳》1978年 《笑拳怪招》1979年 《36只疯拳》1979年 《奇异双人组》1979年 《笑拳怪招2》1980年 《师弟出马》1980年 《杀手壕》1980年 《炮弹飞车》1981年 《龙少爷》1982年 《迷你特攻队》1982年 《忍者战争》1982年 《A计划》1983年 《炮弹飞车续集》1983年 《奇谋妙计五福星》1983年 《快餐车》1984年 《黑带双雄》1984年 《福星高照》1985年 《夏日福星》1985年 《砰、砰作响》1985年 《威龙猛探》1985年 《龙的心》1985年 《警察故事》1985年 《龙兄虎弟》1986年 《坏小子》1986年 《A计划续集》1987年 《对不起》1987年 《飞龙猛将》1987年 《警察故事续集》1988年 《胭脂扣》1988年 《霸王花》1988年 《霸王花2》1989年 《通缉犯》1989年 《奇迹》1989年 《群龙谱》1989年 《艺人的反抗》1990年 《龙兄虎弟续集》(又名《飞鹰计划》)1990年 《双龙会》1991年 《火烧岛》1991年 《西藏小子》1991年 《灭火群英》1992年 《超级警察》1992年 《西域雄狮》1992年 《阮玲玉》1993年 《城市猎人》1993年 《S计划》1993年 《重案组》1994年 《大醉拳》1994年 《红番区》1994年 《霹雳火》1995年 《警察故事四之简单任务》(又名《白金龙》)1996年 《一个好人》1997年 《好莱坞烈焰》1997年 《我是谁》1998年 《玻璃樽》1999年 《尖峰时刻》1999年 《赎金之王》2000年 《特务迷城》2001年 《尖峰时刻2》2001年 《神奇燕尾服》2002年 《赎金之王2》2002年 《环游地球八十天》2003年 《飞龙再生》2003年 《新警察故事》2004年 《时空破坏者》2004 成龙最新电影《神话》 成龙最新电影《宝贝计划》
⑺ 如何评价电影《师父》
能吸引我看这部电影的也只有影帝廖凡,结果整部电影看下来感觉还不错,至少比一些评分很高但是空洞没有任何实在意义天价演员饰演的配音大电影有趣多了。
⑻ 电影:师父
《师父》的导演是徐皓峰,他还导过《倭寇的踪迹》;《一代宗师》是他的剧本;电影《道士下山》是改编自他的同名小说(陈凯歌确实烂的无底线了,《霸王别姬》真的是他导的么?)徐皓锋有本书叫《逝去的武林》,更能凸显他对传统武术的痴迷和专研。
《师父》讲的故事,是广东咏春武师陈先生,想要在中国的武术之都天津开武馆,弘扬本门名声。不过封闭的天津武林不会容许外乡人扬名,所以他只能培养个徒弟出来,只要这个徒弟能够成功打赢天津八家武馆,他的门派就可以在天津开武馆。
但是,身为外乡人的陈师父不能踢馆,因为会驳了天津武行的面子。
而且,徒弟得是天津人——也是为了面子。
最后,徒弟踢馆成功后,天津武行会联名请出本地最大高手打败徒弟,该徒弟必须远离天津,不得回来——也是为了面子的规矩。
这些规矩,都是天津武行泰斗郑老先生告诉陈师父的,如果他的徒弟连踢八馆后,天津武行最后请出来挽回面子的,就是郑老先生。因此,郑老先生说了,你要想开武馆,可以,就按上面的方法办:"你教你徒弟的,我也得会!"
所以,咏春传人陈识陈师父必须得做几件事情:
一、招个资质不错的天津本地徒弟,花个几年时间培训成才;
二、娶个本地媳妇,找个低收入的工作养家,这样,留在天津带徒弟就有合理的借口。
媳妇好解决,陈师父(廖凡演的)看上了着名的起士林西餐厅的女招待(小宋佳演的,后面简称师娘吧,片子里就没叫过师娘的名字。话说这是廖凡第二次跟宋佳合作,上次是《好奇害死猫》)因为这个师娘的出身不好,嫁给师父算是好选择,俩人约好在一起结婚三年,三年后再自由选择,陈师傅付出担保金八百大洋。
徒弟,郑老先生最初给挑了一个,可后来有个脚行混混耿良辰(叫什么不好叫良辰)让陈师父觉得是武学奇才,就选了良辰了。其实良辰最初是垂涎师娘的美色才找上门来的。陈师父觉得这样也好,这小流氓最后被赶出天津他也不会良心不安。
就这么着,良辰的功夫也学了一年,居然比陈师父预料得还要好,那就踢馆吧。连踢七家都赢了。这第八家武馆的馆长邹女士(蒋雯丽饰),是天津武行的第二号人物,可却是天津武行玩政治玩的最好的一位。邹馆长杀气腾腾地去找陈师父的麻烦,陈师父一年前的布局很好地掩护了他的目的,邹馆长失望而归。耿良辰踢馆第八家也成功了。
可就在郑老先生赶跑耿良辰的比武开始前夕,发生的新变化使事态没法按老剧本来唱了。郑先生的徒弟是本地军阀的副官,姓林;军阀们垂涎武馆的高收入,想要插手武行,那就得先挣面子后抢里子。林副官使了个诡计打伤了师父,按武行的规矩,获得了武行最高地位的话语权。为了让天津武行买面子,又指使手下高手围殴耿良辰,又刺了良辰两刀,这其实也是坏了江湖规矩了——本来,打跑了踢馆者就行了。
虽然良辰是死了,可陈师父还是可以在天津开武馆。照理说,陈师父原本就打算抛弃那个混混徒弟的,他只需要继续按剧本开武馆就好了。可陈师父落下了心病——武人的"义"字哪里去了?因此,在武馆开张当日,在邹馆长的配合下,陈师父一刀了解了林副官。最后,与天津武林痛痛快快地逐一过招,成功逃出了天津卫。
这故事挺复杂,写影评不剧透几乎没法开讲。
为什么说这片子好呢,首先是剧本真好,这回的故事讲圆了;再就是细节好,徐皓峰的进步非常让人惊喜,全片无尿点,这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导演了。
这故事充满了黑色寓言意味:原本的武林是为了振兴国术、行侠仗义,可现实中的武馆只是个捞钱的工具,郑老先生也说了:"武馆不教真东西,迟早让洋人把你赢了去。"
可是以邹馆长为首的武行们觉得,即便出不了人才,有钱赚那就过一天是一天。
陈识陈师父,本意是要弘扬咏春,可要想开武馆,就不得不向世俗的江湖规矩低头。空有一身好武艺的他,却不能跟武林同道痛快切磋一场。因此,在杀死林副官的那个晚上,坐在他最终的武馆里他叹息:"我一心想着开武馆,却是处心积虑地算计我的徒弟,我这不是师父,我是个算计的生意人"(大意,原句不记得了)
整部片子里,还真是充满了算计:
郑老先生要陈识教他刀法,最后一次对决郑已经占了上风,还是一刀刺向陈师父要害,目的就是逼陈师父使出真功夫来,判断陈师父的传授是否有所保留。
林副官先算计师父后算计良辰,每次出手都是阴谋加强权,毫不在意江湖规矩。
邹馆长是这个片子里算计心术的大赢家:
先是帮林副官拿掉了郑老先生的地位;为了维护武行的利益又设套借陈师父的`刀杀了林副官。
开馆当日,邹先是要林副官换掉官服出席,不动声色地解除了林副官的护卫;
再播放林副官欺瞒郑老先生的电影片段坐实他欺师灭祖的恶性争取了武行的道义支持;
继而安排打手假意困住陈识,却暗地里递了刀子让陈识刺杀成功;
再以雷霆手段收服林副官的护卫替武行洗白
最后杀人灭口想做掉陈识给军方一个交代。
这连环计步步精准,巾帼不让须眉。
比较讽刺的就是,武行的人最终让算计占了立身之本,武艺就真不行。结果给陈师父杀出一条血路,闯关的最后一刀还削掉邹馆长半个耳环——耍诡计你行,讲功夫你不行。片子看到这里,前面一个多小时的郁闷总算得以抒发。
片子好看的地方还很多,武打设计既漂亮又有讲究,咏春的十三点半棍法,隐隐然有河北大枪的风范,闯关对决的刀战也比《倭寇的踪迹》进步很多,既有武术的攻防判断真功夫,又有动作的舒展美丽。
片中美女不少,小宋佳演绎的俏师娘及其性感,俄裔舞娘贡献了美丽的大长腿芭蕾舞,耿良辰做生意还勾搭上一个冲茶汤的新疆美女(话说徐皓峰喜欢用异族美女上瘾,《倭寇的踪迹》里面还硬插了个胡姬舞女进来)
廖凡一边用竹竿痛打小混混,一边坐长凳跟宋佳聊天的那场戏,是全片最美的片段。
看后我跟太太交流,都觉得徐皓峰做编剧,王家卫做导演那片子就美极了。而徐皓峰自己的这部《师父》拍出了不同的风格。如果说《一代宗师》是探讨武学的阳春白雪,《师父》就是接地气的下里巴人,各有各的美好。
片子中的各种民国服饰也是美翻,哪怕军阀的军服也不是库存老道具,细节实在用心。
⑼ 电影《师傅》里的陈识 历史上真的有吗或者有没有人物原型
历史上确有其人,原型是陈汝棉。是陈华顺的儿子而陈华顺是叶问的师傅,也就是说陈汝棉是叶问的师兄。
陈汝棉,广东顺德人,1884年出生于佛山。八岁时始随父亲陈华顺习咏春拳,由于自幼耳濡目染,加上数载勤学苦练,陈汝棉很快便有相当根底。
1932年后,陈汝棉到广西(陈识在天津跑路后,经广东去了广西)开馆:“佛镇陈馆”,后又在贵县广收门徒,其拳法拳技为人犯法道,时人称“两广陈汝棉”。
《师父》是由北京世纪伙伴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千和影业(北京)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动作片,由徐浩峰执导,廖凡、宋佳、蒋雯丽、黄觉、宋洋、金士杰等领衔出演。
该片讲述了南派宗师陈识北上开武馆,由此触发一段民国武林传奇的故事。该片于2015年12月1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9)中国武术天津老电影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民国年间师父陈识(廖凡饰)为完成“咏春北上,弘扬武学”的使命,来到天津。初来乍到的师父在一次因缘际会下,于一家西餐厅邂逅了师娘(宋佳饰)并一见钟情,后经人说亲二人喜结连理。
为了在天津开武馆立足,师父陈识收当地青年耿良辰(宋洋饰)为徒,徒弟需按照江湖规矩代替师父踢馆,二人由此被卷入一场江湖巨变。最初二者各怀心事,却在经历了一番“生死劫难”后,生出难以割舍的情义。
影片评价
这是一部“动作电影”,更是一部呈现动作内在欲望的“身体电影”,通过“师父”,徐浩峰已然开创了一个电影的神秘门派。
《师父》中的角色不是粗糙武人,而是绅士武者,是精致的传统绅士阶层,是传统社会的代言人,徐浩峰不具备香港武打片中日渐重复的缠斗模式,而是代以传统绅士的有理有节,输赢风范。
该片整个故事线条清晰、节奏明快,剧中人物性格简洁明朗,武打动作精炼,是一部良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