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俄罗斯炸桥和导弹的电影什么名字
电影俄罗斯炸桥和导弹的电影是二战电影《桥》
《桥》是1969年由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战争影片。由哈·克尔瓦瓦茨执导,斯·佩洛维奇、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伊·加洛等人主演。
影片讲述的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期,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将德军撤退途中一座必经的桥梁炸毁的故事。
‘贰’ 抗美援朝炸桥什么电影
抗美援朝炸桥的电影是《长津湖之水门桥》。
长津湖战役中,我志愿军共三次炸毁水门桥。在没有任何重火力的掩护下,低于零下20摄氏度的恶劣风雪中,数千名志愿军踩着厚厚的积雪,挪动着已然冻僵的身躯。
反穿棉袄、身负炸药,用血肉之躯把大桥连同基座全部炸毁。在我们用小米加步枪,用战士的血肉之躯抗战的时候,美军则用飞机、坦克、大炮轮番轰炸,成百上千吨的炮弹在我军狙击阵地上炸响,1950年12月1日4日,我军两次炸毁水门桥,付出了巨大牺牲。
1950年12月6日,我军再次下达了炸桥任务。在零下35度的极寒天气下,七连的战士拼尽全力,用血肉之躯绑上炸药,硬生生的顶了上去,炸毁了水门桥。
之后,美军生产了每个组件重达1.1吨的钢桥组件,动用大型运输机空投到美军阵地,仅用不到两天的时间又重新架起可以承载重机械部队通过的桥梁。
最终,这场战役以我军牺牲巨大、美军艰难撤退告终。我们落后、贫穷,这场战役中,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试图弥补着我们与美军相差了一个世纪的武器装备力量。也正是这赤裸裸的差距,不断告诫着每一个国人,落后就要挨打。
‘叁’ 炸桥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炸桥的电影叫长津湖之水门桥,水门桥是一座架在长津湖水库地下引水涵洞之上的悬空单车道桥梁,跨度约8.8米。水门桥的两侧是悬崖峭壁,桥下是万丈深渊。
水门桥,是中国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境内一座桥东街道与桥西街道之间的桥梁,位于西枝江河道之上,为桥东路西段组成部分。
水门桥下面管道的作用
在水管下方,可以清晰地看到发电厂房,所以水门桥其实就是一座引水式电站。
它将长津湖的水,通过隧洞或者明渠,引流到一个落差比较高的区域,其实就是水门桥区域。
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水门桥,与山下的海拔高度差大概400米,这在当时已经是规模很大,落差很高的水电站设备了。
水被引流到这个区域后,通过这四根巨大的钢管流入山脚下的水轮发电机,通过地势造成的高度差发电。
‘肆’ 记得有个美国电影,他们最后死的还有3个人。最后把桥炸了。桥��
楼主记错了
这个其实是南斯拉夫电影《桥》
《桥》(Мост),南斯拉夫电影名(1969年),这部影片描述的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德军计划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为了能够顺利地撤退,他们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经的桥梁。与此同时,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奉命前去炸毁这座桥梁,桥又高又险,任务极其艰巨。如果能炸掉这座大桥,将阻断德军的退路,更有利于反攻。为了炸桥,游击队找到了桥的设计者。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最终工程师亲手炸掉了自己设计建造的桥。
该片是南斯拉夫经典二战影片,真实再现一场激烈的大桥争夺战、一次勇气与信仰的考验。炮弹从头上掠过,大桥在脚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见》更是让人久久难忘。
‘伍’ 一部二战时期有关于桥的电影
《桥》(其它译名《最后的桥》)
出品时间:1959年
国家:联邦德国
战争即将结束,生活在德国某小城市的七个小伙子终于长大了。他们的教师不希望这些小伙子上前线,通过与一位关系不错的军官帮助,在家乡的一座桥边站岗。负责照顾这些小伙子的是一位军士,可在一次侦察中被误认为逃兵而丧命,飞机低空扫射时一位小伙子又不幸中弹而亡,幼稚的年轻人发生了误会,经过一场流血决斗两个人幸存,可由于这是一场毫无意义的自相残杀,他们的内心世界已彻底崩溃。
‘陆’ 有一部战争片,为了阻止纳粹过桥,炸水坝冲毁大桥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拯救大兵瑞恩》最后有这个镜头
‘柒’ 为了让安塞尔莫活,罗伯托炸桥牺牲这个外国电影叫什么名字
《丧钟为谁而鸣》。
在电影《丧钟为谁而鸣》中罗伯特·乔丹作为志愿者参加了西班牙共和军,负责敌后爆破活动,他为了配合反攻,奉命和地方游击队联系,完成炸桥任务。
‘捌’ 炸坝毁桥二战什么电影
炸大坝是英国的《敌后大轰炸》,根据炸毁鲁尔区水坝的真实战例改编
炸桥有不少,着名的有,南斯拉夫的《桥》,美国的《桂河桥》
‘玖’ 炸桥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炸桥的电影叫《长津湖之水门桥》。
《长津湖之水门桥》是由吴京、易烊千玺领衔主演,段奕宏特别主演,朱亚文、李晨等人主演的战争电影,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七连战士又一次接到艰巨任务的故事。
第一次炸桥,志愿者只炸掉了桥面,没有炸掉桥基,美军迅速修复。第二次炸桥导致志愿军严重减员,前插太猛后勤保障跟不上,导致缺少武器弹药,无法再次组织正常进攻。
第三次炸桥,是一次从天而降的奇袭。第七穿插连付出了仅剩一人的代价,炸毁了水门桥。但还是被美军修复了,三炸水门桥,是一次没有完成既定目标的战斗。
作品评价:
影片讲述了七连的第一次炸桥时,战术相当微妙。他们分为四组,互相配合,互相掩护。正是士兵之间的巧妙合作,打得美军晕头转向,找不到北了。三次炸桥,除了连续九次轰炸中的那一次是通过回忆展现的,后两次侧重于不同的战术和策略。这让整部电影的叙事节奏更加流畅,战斗场面更燃、更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