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电影战修罗经典场面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电影战修罗经典场面

发布时间: 2022-10-21 23:16:23

❶ 怎么评价电影《阿修罗》中的特效

定档暑假档上映的这部《阿修罗》,应该是这个档期斥资最大的奇幻动作片。说到这部电影的动作戏,不得不提的就是影片的导演张鹏。
此前作为对张鹏导演的电影其实印象不深,但是作为动作指导的张鹏绝对算得上是国内数一数二“见过世面”的人之一了。
翻开张鹏导演曾经参与的影片资料,我还真的小小的吃了一惊。他参与了非常多国外知名商业动作电影的制作,其中包括《王牌特工:特工学院》、《蚁人》和《暮光之城》等多部精彩的动作商业电影,并担任影片的动作指导。
还记得《王牌特工》中经典暴力的几分钟“杀戮”戏码吗,作为动作指导的张鹏为西方打斗场景中加入了非常多中国元素,为这这部影片的动作戏份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看到这真的非常期待张鹏导演的这部《阿修罗》,将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精彩的打斗桥段。
从影片刚刚发出的几个预告片来看,影片几乎全部的动作戏份中,都有这与特效相结合的“玄幻”部分。动作与特效相结合,为观众带来的视觉冲击想必一定是非常大的。

❷ 电影《阿修罗》有哪些看点

影片中吴磊饰演的角色有着双重身份,既是人界少年如意,也是阿修罗界三头阿修罗王的洞察之头。电影中人界少年如意历一场波澜壮阔修罗欲场、天界圣境之旅后,到底选择了拯救六界还是沉沦欲海?

阿修罗王的谋略之头由刘嘉玲出演,海报中谋略之头阴柔艳美气息浓烈,这个角色到底是“与天共融”还是“与天俱焚”?张艺上扮演的女主角华蕊人物概念海报,则是华蕊头部造型与电影中的花露森林相结合的设计处理,传递出“禅心蝉剑,花露之中,天心之内”的人物设定。

❸ 电影《阿修罗》中有哪些让自己值得深思的情节

这是你不比较奇幻的影视剧,主要讲述了每个人心中的善和恶。这部剧最让我喜欢的就是阿修罗王的角色了,他是三头阿修罗,一个图代表了洞察力以及各代表了欲望,一个代表了谋略。这三样也表现了一个人的真实内心,剧中本身单纯的少年在社会的磨练下,用自己的正义善良打败自己的邪恶的面孔,尤其是刘嘉玲饰演的谋略之头。将人物性格刻画的非常细腻而真实。非常值得大家观看一下。

❹ 电影《阿修罗》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阿修罗》中最大亮点就是“三头阿修罗王”的设定了。这三个头分别是吴磊饰演的洞察之头、梁家辉饰演的欲望之头,以及刘嘉玲饰演的谋略之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饰演洞察之头,吴磊还饰演人界牧羊少年如意,算是一人分饰两角。据了解,他本是阿修罗王的一个头,后因为一次战斗流落人间,刘嘉玲也透露片中最难的就是她和梁家辉要说服吴磊归位,三头一体,才能达到终极满足,从阿修罗界晋升天界。

❺ 绣春刀修罗战场(修罗战场为何如此惨烈)

路阳执导,宁浩监制,张震、张译、杨幂等人主演的古装武侠电影《绣春刀Ⅱ:修罗战场》一开始就是异常惨烈的战争现场,从死尸堆里爬出来的明军小军官沈炼(张震饰演)将被后金军俘虏即将斩首的中级军官陆文昭(张译饰演)奋力救出。侥幸逃得性命的陆文昭和沈炼向战场望去, 残阳如血,尸横遍野,几万条人命,割草一般就没了。

陆文昭是明朝大将、山海关总兵杜松麾下守备

陆文昭台词:几万条人命,割草一般就没了,要想不这么死,就要换一种活法。

要想不这么死,就要换一种活法。

陆文昭的这个感慨就是面对这个修罗战场所发,这也是他从边军守备到锦衣卫千户,从奋勇作战到玩弄权谋的变身的思想基础,这是电影桥段的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从陆文昭和沈炼的对话可知,他们都隶属于明朝大将、山海关总兵杜松麾下,电影开始,杜松已经被敌人砍掉了脑袋。

按照电影的设定,陆文昭和沈炼可能都是边军出身

电影开篇的这场战役就是发生在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1619)的萨尔浒战役,正如电影所表现的,此战役以明军大败而告终,而杜松率领的中路左翼军(西路军)的失败,又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胜负节点。

在战役开始之前,明朝朝廷方面根本没有想到会有这个结局。

抚顺关(今辽宁省抚顺市东10公里的前甸乡关岭村附近)遭受努尔哈赤奇袭、抚顺(今辽宁省抚顺市)被后金军夷平之后,前去驰援抚顺的明军也被击败,总兵张承荫、副将颇廷相、参将蒲世芳以下游击5员、千把总50余员,相继阵亡,将近10000余士卒被歼灭,余下尽数溃散,大获全胜的努尔哈赤继续犯边,攻克清河城(今辽宁本溪市本溪县北清河城)等。

消息传来,明朝朝野震惊,兵部尚书上奏后, 明神宗(万历帝)大怒,于万历四十六(1618)十月,授权兵部,使其推荐总兵赴辽东经略军务,务期歼灭建州女真。

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出警入跸图》描绘的是明神宗万历帝身边的警卫部队

从决策层面,明朝方面的准备不可谓不完备,一方面,有上述总体筹划战略的诏命;另一方面,下诏命令各其他有关部司,限日议定征兵转饷等各项军机事宜,为征剿工作做好准备;再次,遣专使命令叶赫、朝鲜等整顿军马,克期作为匡佐辅助部队从征。

但魔鬼就在细节中,危机已经潜伏在以人事安排、后勤保障等为代表的准备工作之中。

从万历帝的角度看来,曾经镇守辽东22年,前后奏报大捷10余次的辽东总兵、宁远伯李成梁是一个百战百胜的名将,因此特旨起复其子李如柏于废籍(在宁夏右都督任上以疾归,家居二十余年)之中,用为辽东总兵。但是兵部很清楚,李如柏父兄的旧部曲已经无复存在,而李如柏等李氏子弟一贯纵情酒色,也不再有少年英锐之气,一句话,徒有世将之名,实在不是国家的干城之选,但是 又不便要九五至尊收回成命,因而便推荐曾经担任辽东巡抚的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杨镐为辽东经略。

万历帝倒是欣然同意,允兵部所请任命杨镐为辽东经略,并赐给杨镐尚方宝剑,得以对总兵以下官先斩后奏。

但是,面对大学士、兵部尚书为首的众大臣纷纷上书,急请万历帝发内库白银,万历帝却迟迟不发,数月后,才发下10万两白银。

军队方面,除了宣化、大同、山西三镇向朝廷奏报了启程日期,其余各地军马都没有如期行动。而明军得后勤保障更是乱象丛生,衣甲武器腐败锈钝自不待言,士兵试马而稍一回旋则兵器坠地,出发祭旗而三易屠刀而牛首始断,诸如此类各种让人啼笑皆非的BUG不断,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担心。

而此时,努尔哈赤要求问罪辽将、封王赐敕的语气傲慢的书信送达明廷,万历帝更是愤怒不已。 皇帝震怒,明朝大军遂在士卒疲敝、饷粮不继的情况下仓促出发,杀奔辽东。

此时这支明军兵员定额虽然有20万,但实际只有6万出头,加上朝鲜和叶赫部的兵力,大概有8万左右, 但明廷却对外号称大军有47万,并认为杨镐汇报的数字7万有余是按照官场惯例故意减半少报,于是日发红旗催促进军,杨镐被逼无奈,遂只得以不计成败利钝的决心,将部队分成四路(刘綎率领的南路、杜松率领的中路左翼军、李如柏率领的中路右翼军和马林率领的北路军)进攻后金。

明廷号称的47万,确实吓坏了以努尔哈赤长子代善等为代表的后金诸贝勒,他们担心明朝倾天下之力,以宿将猛士来攻,后金不免岌岌可危,但是 努尔哈赤却向他们分析了明军实际可能的人数(与实际人数相差不远),并指出:

所谓“宿将”,必各不相干;所谓“猛士”,必进则争功退则委过者;福建、四川至辽东,万里馈粮,士能不饥乎?

后金军士,称坚甲曰铁甲,轻甲曰绵甲

杨镐的安排不能说全无道理,比如他知道李如柏怯战,但作为皇帝钦点的将门之子,不得不用为一路方面大将,不过将他放在内路,以便不至于失控;又比如杜松此人素称极有胆略、猛健绝伦,所以让他统率沈阳方面的大军作为此次进军的主力部队,但是 问题在于杜松同时又比较有勇无谋、刚愎自用(这或许也就是所谓胆勇豪健的另一说法),他此时有独立首功的想法,遂不肯听从杨镐节制,贸然先期出发。

杜松部队提前出发,时在二月二十九日晚,其士卒遂手持火炬列队而出抚顺关,此种情形,当亦为后金的谍者提供了侦察的便利。

当抵达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岸)山谷的时候,杜松取酒边喝边思考,定下了攻击界凡山(界藩山)一带建筑城堡之后金军队的计划,在杜松看来,得此胜利,可以寒奴酋之胆,遂令士兵制作木筏渡过浑河(历史上曾经是辽河最大的支流)。

杜松要士兵结筏渡河,本来就是酒后使性,当看到制成的木筏被夹杂着冰块的湍急河水冲走,已经大醉的杜松大怒之下,亲至河边,赤膊策马泅渡而去,将士见主将如此,只好纷纷策马跟随,大批士兵因为马被冰块冲倒而溺死,后继步兵涉水泅渡之时,也有不少人中途下肢抽筋摔倒溺毙。杜松的任性造成了莫名其妙的非战斗减员,而毫无章法的前进,也使得军队秩序大乱。

监军张铨见势不妙,收拢残余20000余人和无法渡河的火炮辎重据守河西大营,并用绳网维系船筏输送重武器过河接济业已渡河的杜松等10000多士兵。

已经渡河的这10000多士兵都已经冻得牙齿颤抖上下打架,杜松本人也有点后悔,但是不好改口,于是便整队拟照原计划攻打界凡山吉林崖一带之敌。

但此时, 努尔哈赤率领大约60000名八旗军队赶到,这支生力军刚一到达,即分兵以45000人的主力攻打萨尔浒大营剩下的20000明军。

万历四十七年(1619)三月一日未时(下午14时到16时),萨尔浒。

战斗甫一开始,监军张铨见大敌来犯,即命令开炮轰击,但此时忽降大雾,咫尺难辨敌我,明军只能点燃松明火把照亮战场,结果后金军队反而利用明军的火光,发挥骑射优势,用弓矢以暗击明,几乎每发必中;而反之,明军虽然有相对先进的火器,却因为敌暗我明,难寻标的,未能对八旗军造成有效杀伤。因而, 截至未时终了,明军大营各营垒相继失守,只能四处溃散。

萨尔浒之战

代善和皇太极率领剩余的15000名左右八旗士兵从侧面攻打杜松亲率的已渡河部队,吉林崖上的后金军队见大援已至,也从山上奋勇杀下。

杜松这时已经从大营方面溃散逃来的部将这里得知大营失守,河西部队已经溃败,这时,震惊不已的他酒倒是有些醒了,但已经回天乏力,待看到山下山上敌人从两个方向攻来,只好用以死相拼的决心督军分头作战。要说杜松确实不愧猛将,一时间和占有优势的敌人战得势均力敌,不过,待努尔哈赤率领其得胜的大军前来合击,杜松一军很快就陷入各自为战、短兵相接的状态, 苦战一夜之后,杜松身中数矢,力战阵亡。

史载这支明军遗尸遍野,冰雪为赤——回过头来看,《绣春刀》2电影的视觉效果尚不足以表现这一点—— 剩余的士兵退至浑河岸边,负伤不能作战者将旗帜武器全部投入河中,然后投河殉国,剩下的尽数战死无一人投降。

慷慨壮烈则慷慨壮烈矣,但残酷的事实是:明军的中路左翼军至此全军覆没。

明军的中路左翼军至此可谓全军覆没

萨尔浒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

杜松率领的中路左翼军的全军覆灭,当然并不代表萨尔浒战役的全部,之后,后金军队还需要和马林军在尚间崖、和刘綎军在阿布达里冈作战,才能逐步取得整体的胜利, 但杜松部作为此次杨镐大军的主力,被后金军首先摧折了锋芒,可以说是此战役的胜负手。

要论萨尔浒战役整体失败的责任,是比较复杂的,其中有杨镐缺乏全局战略控制的问题,有李如柏怯弱畏战贻误军机的问题,也有万历帝本人的问题,更有明朝体制整体的问题,但 局限于中路左翼军,如果杜松稍知遵守节制、协同戮力,而不是在战略尚贪功冒进、孤军轻入,在战术尚任性使酒、胡乱作为,那么努尔哈赤就很难先击破主力,则整个战局如何演变,尚且有其他的可能性。

杜松平素喜欢以身多刀枪伤痕自我矜夸,“朔风吹雪透刀瘢”,这固然是胆气豪迈,但这种豪气作为一个第一线的普通军官或许还能算是优点,而成为负责重点方面指挥工作的军事主官,这个权责对他就可以说是勉为其难,而对其部属则是如假包换的不负责任——杜松最后固然以身殉国大节无亏,但从出抚顺关后将部队体力透支到极限,到任勇轻率泅渡浑河;从不顾自身火炮等优势武器的使用,到自说自话将部队分隔成无法互相支援的两个部分,说他就是一个智力下线的酒疯子也不为过——万历帝本人当然也有领导责任,但他说的“杜松贪功轻进以致丧师,深可痛恨”倒是并没有错。

这张萨尔浒之战示意地图很能反映杜松军的重要性

萨尔浒之战时明军在火器上还占有较大优势,因此失败就显得更为可惜

最后插几句题外话,其实《绣春刀Ⅱ》将萨尔浒战役杜松所率明军的大败作为陆文昭对朝廷失望从而想要另推明主(所谓“魏忠贤丧尽天良,这天迟早要变!”)的契机其实并不是非常合情合理,此战之时,阉党横行的象征魏忠贤尚未起家,而具体到这次失败,直接责任人反而是秉性清高、不附权贵,以像读书人那样贪财怕死为耻的杜松。

作为和崇祯帝一起颠覆魏忠贤的共谋者,陆文昭反而要被处死灭口

❻ 电影《阿修罗》除了视觉惊艳还有一些什么

除开视觉的惊艳、少年故事的可看性,相信《阿修罗》众多的动作场景和设计场景有望成为影视拍摄上的蓝本或者经典桥段。

一线天似的布景,给人以对战的压力,紧张感不言而喻。跑酷动作的欣赏性与战争战术完美结合,仅是预告剪辑已经令人拍掌。

至于这个场景设计,一定能为今后的类似战争和动作片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就在于它很好的解决了动作、摄像和美学的问题。例如当初TVB拍摄《寻秦记》,原着中有一段描述项少龙战败,一线天设埋伏成功逃生的戏份,如果使用类似拍摄和动作设计,将完美还原原着的场景。

更令人佩服和极具观赏的地方在于每一场大战动作,在导演的要求下,必须一TAKE全过,如此高的要求,就像成龙大哥的影片一样,这就是一种观影保障。

❼ 影视剧中,有哪些堪称“修罗场”的名场面

在现如今的很多影视剧当中,可能在导演组为了增加观众的观影效果,都会插入一些修罗场的场面,可能很多人并不是特别的理解是什么意思,总的来说。就是场面显得极度尴尬的情景。而且有些时候这种情景会让观众产生一些厌烦的心情,因为对于很多事情上明明一步就可以跨过,但是导演却故意这样拍摄调动观众的胃口,这一点让观众也是感受到了不厌烦的感觉,其实在现如今的影视剧当中,特别是都市的情感剧,这种场面是很多的。

其实不管是任何场面,作为一部好的影视剧当然会有起起伏伏的状态,不是说一部电视剧就非常具有良好美满的结局和过程。任何作品都是由编剧所创造的,然后再由导演所呈现的,所以在这种人为的过程当中,这种场面也是经过修饰的,所以也不用去刻意的纠结他的好与坏。相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都是一种好的表现,有好才有坏,有正才有反,在任何情况下好多作品都是不会计较总的得失,但是他在细节的表现方面肯定是会做得更好的。相信在这些场面的过程当中,观众也会有新的感受。

❽ 推荐八部高分战争电影,你看过几部

寒假在家,作为军事迷的我,又把喜欢的战争电影全部看了一遍。不吐不快,今天,我想把自己最爱的,看过很多遍的十部战争电影分享给大家。下面的排名无关先后,主要看个人口味。

01《拯救大兵瑞恩》——真实与完美的集合


《猎鹿人》通过不同场景的切换,制造出一种和平与战争之间的强烈落差。前半段近40分钟都在描绘一场喧闹的俄式婚礼。然后在一个短短的过场戏后,迈克尔等三人就成了越南前线的战俘,成为越军施暴的对象。片中,迈克尔的两次行动无疑是“正义”的:一次是从越军的魔掌中救出自己的同伴,一次是履行诺言,从美国返回越南救出挚友。

电影中战争的真实和俄罗斯轮盘的残酷,呈现出一种直接的,强烈的情感撞击,刻画出了美国青年由和平环境进入战争之后的内心挣扎与变化,值得一看。

以上,是我挑选出来的八部个人比较喜欢的战争电影,如果你还有其他的,可以在评论区补充一下,大家一起交流~

❾ 如何评价电影《绣春刀 II:修罗战

好坏参半 差的不是故事而是态度
文/梦里诗书
《绣春刀II:修罗战场》是一部绝非狗尾续貂的作品,电影不仅在制作水准和打斗场面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剧情上也有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式的悬疑格局,但也正是为了完成这场由小人物牵连大事件的构思,其在一定程度上也牺牲了不少逻辑性,使最终显得只是差强人意。

准确的说《绣春刀II:修罗战场》并不是《绣春刀》的续作,而是电影的前传,其以明亡清兴最为关键的萨尔浒之战为展开,从一个小人物沈炼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行将崩殂时代的最后挣扎,在电影所呈现的这场官场政治斗争中,每个人其实都只是成为了一颗被人利用的棋子,而每个人都又自以为自己是站在最后的黄雀。

电影里自以为侦破了案件的裴纶是如此,自以为知晓了全局的陆文昭是如此,自以为拥戴了新皇的魏忠贤也是如此,甚至于电影中看似最大的赢家,预想肃清阉党,重振大明的朱由检,在最后真实的历史上何尝不也是成为了一群自诩清流,实则只顾私利的东林党人他们的棋子呢?

在这样一个俨然环环相扣的阴谋下,电影一面对每个人物情感的营造上都有着颇为不错的处理,这种情感的看点是沈炼对画师北斋从伊始时的欣赏到不忍被迫害,再到爱意萌生的自然,也是裴纶这个配角人物,他的重情重义与机灵,不仅推动着整个剧情的合理发展,也调和了这个故事沉重的基色。另一面一场场接重而至,比之前作更为激烈的功夫打斗,也使电影有了比前作更好的视觉享受。

可遗憾的是作为一部有着很好的构思,有着人物情感沉底,在制作上也全面升级的续作,电影的问题在于非但没能很好的去衔接《绣春刀》,自身的逻辑也满是诟病,这种诟病既在于同为锦衣卫的殷澄怎么可能在大庭广众下如此口无遮拦,也在于最后为了决战而决战的刻意,明明有着充分的时间可以斩断木桥阻挡追路,却非要上前去你死我活枉做悲壮,而电影的结局也尤为突兀,既然沈炼与北斋爱的如此动情,为何《绣春刀》里沈炼又对刘诗诗饰演的周妙彤又有着如此的深爱?!

从整体来看,固然《绣春刀II:修罗战场》在剧情格局上远远超越了前者,但实则在剧情完成度上很多细节地方的处理是经不起推敲的,好坏参半的结果,唯令人觉得电影差的不是故事而是态度。

❿ 如何评价电影《绣春刀·修罗战场》

路阳导演的《绣春刀2:修罗战场》上映了,还记得三年前《绣春刀》带给我们的惊喜:张震、王千源、李东学三人饰演的锦衣卫,刻画三个小人物在明末时期为命运挣扎的故事。

阉党横行暗无天日的世道,有血有肉的人物,一出出精彩帅气的打斗,让人重归武侠时代。

当然,张震也再次圈了不少迷妹。

精美的服化道,各种有趣的武器,对于日式漫画的借鉴和参考,外景和打斗戏视觉上让人更多享受,给新时代的武侠片注入了新鲜元素,又让人觉得很有意思。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在一片续作口碑下滑的局面里,《绣春刀2》还能保持原来的口碑,甚至还有上扬,也说明观众对于这种尊重观众认真拍电影态度的认可。

毕竟,观众都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