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经典外国老电影战地春梦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经典外国老电影战地春梦

发布时间: 2022-10-07 10:58:24

‘壹’ 谁知道海明威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现代美国着名作家,“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重要代 表。他的小说在欧美各国具有广泛的影响。�

一、 生平与创作
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市郊橡树园镇的一个医生家庭, 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对钓鱼、打猎、拳击等活动产生浓厚兴趣。1917年从橡树园中学毕业后,担任堪萨斯市《明 星报》见习记者。该报对记者提出的“用短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进行新闻报导写作的要求,为他以后简洁文体风格的形成,创立了良好的开端。1918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激 烈年月,在狂热的战争宣传煽动刺激下,年轻的海明威怀着“拯救世界民主”的宏大抱负走上战场,他志愿参加红十字会救护队,开赴意大利前线,不久因抢救伤员身负重伤。战争中的经历和体验不仅使他的身体、更使他的心灵受到摧残,海明威开始对人生感到失望、厌倦,变得迷惘消沉起来。�
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带着军功奖章和满身伤痕返回家乡。1921年底又以加拿大“多伦多明星报 ”记者的身份再次赴欧。他以巴黎为基地,先后到过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土耳其战争前线进行采访。与此同时,他在巴黎结识了旅居欧洲的美国女作家斯泰因和意象派诗人庞德,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文学创作,并成为“迷惘的一代”的重要代表作家。1923年他的第一部作 品集《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出版,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写作生涯。到20年代末,他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1925)、《没有女人的男人》(1927),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 起》(1926)、《永别了,武器》(1929)等作品 。�
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是使海明威引起文坛注意的第一部作品,小说集围绕一个 名叫尼克•亚当斯的中心人物展开情节,描写尼克在青少年及其战后各个不同时期的性格及其形成原因。尼克的形象带有作者自传色彩,是“迷惘的一代”的人物雏形。�
使海明威一举成名的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小说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宣言和代表作。它主要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群流 落巴黎的英、美青年的生活和思想情绪。小说的主人公、美国新闻记者杰克•巴恩斯是“迷惘的一代”的典型代表。在欧战中他负伤失去性生活能力,不能与自己钟情的女人勃瑞特•艾希利结合。他 感到生活中没有目标和理想,而嗜酒如命,被一种毁灭感和绝望情绪所吞食。他周围的一群青年经历和他大致相同。在战后的一片精神荒原上,他们都感到巨大的空虚和迷惘,他们厌恶战 争、怀疑社会,痛苦到了麻木程度,于是就终日酗酒跳舞,谈情说爱,游山垂钓,到斗牛场上去寻找精神刺激,企图用这种病态的畸形生活忘却内心的痛苦。表面上,他们寻欢作乐,但心头的失落感却无法消除。小说引女作家斯泰因对海明威等人说的“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的话, 作为扉页题词,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小说的实质。通过对巴恩斯等“迷惘的一代”青年的典型塑造,小说揭露了帝国主义战争和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对一代青年的摧残。�
《没有女人的男人》是海明威的第二个短篇小说集,作品塑造了一系列勇敢刚强的拳击手、斗牛士、狩猎者的形象,这就是海明威创作中有名的“硬汉性格”。�
1929年,海明威的优秀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问世,获得极大成功,使海明威一跃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着名作家。进入30年代后,海明威还发表了记述他在西班牙观看斗牛情景的《午后之死》(1932)、短篇小说集《胜者无所得》(1933)、旅行札记《非洲的青山》(1935) 以及两篇着名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勃短促的快乐生活》(1936)、《乞力马扎罗的雪》 (1936),后两篇作品的发表,使作者短篇小说的创作达到顶峰。�
总之,海明威的早期创作大都是描写厌战、反对西方文明道德和价值观念的,作品充满了痛苦的悲观主义情调。这是海明威和他的同时代人,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引起的愤世嫉俗情绪的反映,也是“迷惘的一代”青年作家创作的共同特点。�
1937年,西班牙爆发内战,海明威以战地记者身份前往西班牙,积极投身到反法西斯斗争中去, 他不仅为西班牙共和派提供资金,还深入前线报导和描写这场战争,留下了《西班牙大地》( 电影脚本,1938)、《第五纵队》(剧本,1938),《丧钟为谁而鸣》(1940)等着名佳作。另外, 海明 威还于1937年写成一部长篇小说《有钱的和没钱的》。参加西班牙战争,改变了海明威对生 活的态度。这些作品表明海明威对战争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在政治上他也旗帜鲜明,歌颂为 西班牙人民事业英勇献身的战士,声援、支持共和政府。�
《丧钟为谁而鸣》(旧译《战地钟声》),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叙述一个游击队员、美国志愿兵罗伯特•乔登在一次战役中为执行炸桥任务而英勇献身的故事。小说体现了海明威对战争和人生的新见解,在海明威全部创作中占有特殊地位。它不象《永别了,武器》 那样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而是分清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乔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想:“我为自己信仰的事业已经战斗了一年,我们如果在这里取得胜利,那么在其它各个 地方都能胜利。”表达了他对反法西斯斗争必胜的坚强信念,和甘愿为正义战争献身的决心 ,从而使作品的反战主题由消极厌战发展到支持反法西斯 的正 义战争、歌颂为异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身的英雄,标志着海明威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由于西班牙战争的失败,海明威的绝望和悲观主义情绪在小说中重又出现,使这部作品仍 然笼罩着不能自抑的悲观气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作为记者写了不少战地报道,并亲自参战,作战英勇。战争结束后,他侨居古巴,除埋头写作外,沉溺于钓鱼打猎和观看斗牛。整个战后期间,海明威只发表了长篇《过河入林》(1950)、中篇《老人与海》(1952)两部小说作品。《老人与海》为海明威赢得了巨大声誉,先后获得1952年普利策奖、1954年诺贝尔奖,标志着他一生的创作达到了最高峰。�
《老人与海》的情节十分简单,它描写一个老渔夫桑提亚哥孤身一人出海远航捕鱼的故事。这篇寓言式故事之所以获得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出色地塑造了一个超级“硬汉”—— 老渔夫桑提亚哥的形象。老人很背运,连着84天没有打到一条鱼,原先一直跟他打渔的 孩子也因父母之命不再跟他搭伙了,但老人毫不沮丧,第85天孤身再次出海。在远海上, 他终于钓到一条罕见的大马林鱼,他使出了全部力量,奋战两天两夜,终于将鱼制服。可是在 归途中,一群鲨鱼前来抢食,老人已经精疲力尽,但他忍着饥饿伤痛,又同鲨鱼展开殊死搏斗, 鱼叉丢了用刀,刀折了用桨把,桨把丢了用舵……。�
桑提亚哥并非所向无敌的英雄,他与鲨鱼搏斗的结局是拖回了一副比他小船还长两尺的鱼骨架,尽管他在与鲨鱼的这场斗争中还是失败了,但桑提亚哥在精神上却是个真正的强者,他没有失去一个硬汉子的风度,没有向命运屈服。正如老人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尽管桑提亚哥被战败了,但他准备重新投入战斗, 他最后又梦见了狮子,这正是对未来胜利的向往。在老人身上,体现了人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是永远打不败的精神力量的象征。�
《老人与海》中广泛采用了象征手法,马林鱼象征着自然的壮观与伟力,狮子象征探险精神、青春活力与勇敢,大海象征变幻无常的社会生活,鲨鱼象征所处世界中的恶势力,老人则象征着人类不屈从命运、“不可以被打败”的硬汉子精神。这则故事的寓意在于表明,现实世界 是残酷无情的,人免不了失败的命运,但人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在精神上立于不败之地。�
1954年,海明威因飞机失事而受伤,晚年健康状况很坏,使他痛苦不堪。1961年7月2 日早晨, 他用自己心爱的镶银双管猎枪自杀,遗着《海流中的岛屿》(1970),由其夫人整理出版。� 纵观海明威的一生,他的世界观基本上是悲观的,孤独感与失望感几乎是贯穿他一切作品的特色,但是他又始终保持着重压下的优雅风度,面对失败而顽强坚持人的尊严。在艺术上,海明威是个独具特色的作家。他在创作上提出着名的“冰山理论”,认为文学创作应象漂浮在 海洋中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其余在水下。创作中极力追求一种言简意赅、言有终意无 穷的效果。他那种简洁凝练而又含蓄深沉的独特风格被许多追随者奉为典范。�

二、《永别了,武器》�
《永别了, 武器》(旧译《战地春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929年,书名中的“武器”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指战争,二指“怀抱”,暗示着小说的两个主题:反战与爱情的死亡。�
小说的情节在1917年意大利—奥地利前线展开。美国中尉亨利原在意大利学建筑 ,受战争宣传机器的蛊惑,志愿参战来到意大利前线,充任救护车队的司机。一次休假归来后, 在部 队驻扎的小镇上,他结识了漂亮的英国籍战地女护士卡萨玲,他们互有好感,来往密切,但亨利 只把这当作逢场作戏而已。接着亨利负伤被接送到米兰一家医院,卡萨玲恰好也被调往那儿,两人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双双坠入爱河并秘密结婚。在米兰,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天,秋天到了,此时卡萨玲 已怀有3个月的身孕,而亨利却接到重返前线的命令,两人不得不悲痛地分手。前线战事失利,亨利随部队撤退途中被战地警察当作德国奸细抓住,准备就地枪决。他逃入河中,才免于一死。亨利决心实行单独媾和,退出战争。他找到卡萨玲 ,两人重新团聚。为逃避警察的追捕,他们逃往中立国瑞士,在那 儿过了一段宁静幸福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长,春天来了,卡萨玲却因难产而死,孩子也没有保住,亨利一个人冒雨走回旅馆。
《永别了,武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 同《太阳照常升起》一样,《永别了,武器》具有强烈的反战倾向,但它将战争由幕后移到了前台,直接反映战争本身,反战主题也明显前进了一大步。作品以大量笔墨描写人们强烈的厌战情绪。从士兵到长官,从伤员到医护人员,甚至一般平民,几乎人人都厌恶战争,痛 恨战争,诅咒战争,无不希望战争尽早结束。开救护车的司机庄重地对亨利说:“再没比战争更坏的事了”;有的士兵为了逃避战争,甚至自残肢体;那个教士甚至希望军队打败仗。这就从一代人的角度表达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强烈谴责。同时作品对帝国主义的战争宣传,也进行尖锐揭露,认为战争不过是一场以千百万人的性命为赌注的、统治阶级的大赌局而已, 正如亨利告诫他朋友的:“制造战争的人,自己用不着上前线,但却从战争中赚取钱财”。作 品通过亨利的内心独白戳穿帝国主义战争宣传的欺骗性和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我可没 看到什么神圣的,所谓光荣的事物,并没有什么光荣,所谓牺牲那就象芝加哥的屠牲场,只不过 这 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掩埋掉罢了。”小说还将亨利与卡萨玲的恋爱作为一条主 线与亨利的战争经历交织起来描写,通过描写这种美好的爱情如何一步一步被战争毁灭,谴责 战争。通过一幅幅战争生活画面的描绘:残酷的厮杀、阴雨连绵的天气、野战医院 里痛苦的 呻吟等,揭示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和罪恶,对人类物质、精神文明的摧残,以及给整整一代人 造成的无法治愈的心理创伤。 然而,不可否认,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是把战争作 为一个笼统、抽象的概念加以反对的,因而小说始终笼罩着一种悲观失望的情调。�
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塑造了一位“迷惘的一代”青年的典型——亨利的形象。亨利本是个单纯的美国青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满怀“使命感”志愿来到意大利战场,然而官兵中普遍的厌战情绪使他深受感染,渐渐地他也变得玩世不恭起来,生活没有目标,糊里糊 涂地过活,经常跟着别人去赌博、打猎、酗酒、逛妓院。负伤使他得以冷静地观察社会、军 队生活中的种种怪现象,使他渐渐认识到战争不过是一个骗局,而由厌战发展到谴责战争。 他从与卡萨玲爱情中逐渐发现人生的意义,他们期盼着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然而残酷战争却 不允许他尽情享受爱情的甜蜜,军人的“义务”促使他又走上流血的战场。作为军人,亨利曾几经生死,然而肉体伤痛并没有使他与战争决裂,而在军事撤退中差点被同盟军枪决,却使他感到死的荒唐与无聊,从而造成他精神支柱的总崩溃。亨利终于彻底看清了战争的罪恶本质,最后勇敢地“逃避”了战争,永远告别武器,成了战争的叛逆者。亨利对战争的态度从志愿参加到冷漠、厌恶直至最后诀别的发展过程,典型地反映了一代人在帝国主义战争中饱受愚弄摧残、走向觉醒的精神历程。通过这一人物形象,作者对帝国主义战争进行了谴责。�
小说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色:�象征手法的运用。小说成功地采用象征手法,给抽象的思想赋予具体的形象,以起到 突现主题的作用 。如作品用着火木头上跑的蚂蚁象征人类不可预知、难以避免的命运,以垒球赛象征资本主 义社会的残酷,而雨在作品中的出现,总是预示着厄运,几乎所有灾难的场面都伴随着雨。 如当亨利随意军撤退时“大雨倾盆直泻”;亨利被战地警察抓住,要就地枪决时“是个漆黑的 雨夜”;他和卡萨玲在夜里划船逃往瑞士时,“暴雨抽打着玻璃窗”;卡萨玲难产死在医院 时, 又是个下雨天……。雨的出现在这部小说中带来一种强烈的不祥的气息,是不幸与死亡的象征。�
残酷战争与热烈爱情的对照描写。全书共5卷,从情节发展看,前3卷主要写战争,后2 卷则以爱情为主。小说细致地描写了男女主人公爱情的朦胧诗意和缠绵之情;但甜蜜幸福的爱情却被战争的阴影笼罩,不时听到战场传来的隆隆炮声,使人总以为眼前的生活是一场行将破灭的幻梦。作品将残酷战争与热烈的爱情对照起来描写,通过爱情被战争毁灭的结局,加深了 作品的反战力量。�
简洁的文体风格。海明威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极力追求一种简洁含蓄的文体风格。在小 说结尾的最后一页,他曾修改39次,才感到满意。在叙述技巧上,作者采用短小、简洁的句子,对话和内心独白都很简短、含蓄、意味深长。刻划人物往往只是客观再现他的外部言行,不加 任何概括和渲染,但却深刻揭示出他的内心世界。如小说结尾一段写卡萨玲难产而死,亨利冒雨走回旅馆,在亨利感情悲痛之际,作者不费一字写他的内心,而读者透过人物本身的动作却可以想象到亨利当时欲哭无声的怒伤之情。这种寓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写法和简洁洗练的语言典型地体现出海明威风格。

‘贰’ 有什么好看的电影由名着改编的啊

红死病的面具/阿瑟家的崩溃/邪灵复活(美国众导演根据美国作家爱伦�6�1坡的小说改编)
红字(情归何处)(德国导演文德斯根据美国作家霍桑的同名小说改编)
红字(爱尔兰导演尼尔�6�1乔丹根据美国作家霍桑的同名小说改编)
白鲸记(美国导演休斯顿根据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同名小说改编)
顽童历险记(美国导演MICHAEL CURTIZ根据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里�6�1费恩历险记》改编)
百万英磅(英国导演尼姆根据美国作家马克�6�1吐温的同名小说改编)
纯真年代(美国导演马丁�6�1斯克塞斯根据美国作家华顿的同名小说改编)
小妇人(美国导演GEORGE CUKOR根据美国作家奥尔科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小妇人(英国导演PADDY RUSSELL根据美国作家奥尔科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小妇人(澳大利亚导演阿姆斯壮根据美国作家奥尔科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乱世佳人(美国导演Victor Fleming根据美国作家米切尔的小说《飘》改编)
大地(美国导演SIDNEY FRANKLIN根据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同名小说改编)
最后的大亨(美国导演卡赞根据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尔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改编)
大亨小传(英国导演Jack Clayton根据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尔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改编)
老人与海(美国导演JUD TAYLOR根据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
战地春梦(美国导演Charles Vidor根据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改编)
鼠与人(美国导演Gary Sinise根据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改编)
愤怒的葡萄(美国导演福特根据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改编)
伊甸园之东(美国导演卡赞根据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改编)
救生艇(英国导演希区柯克根据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改编)
淑女,荡妇,情人(英国导演约翰�6�1施莱辛格根据美国作家韦斯特的《蝗灾之日》改编)
马嘴(英国导演尼姆根据美国作家Joyce Cary的同名小说改编)
马耳他之鹰(美国导演休斯顿根据美国作家哈米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杀死一只知更鸟(美国导演罗伯特�6�1马利根根据美国作家哈伯�6�1李的同名小说改编)
沉沦(邮差总按两次铃)(意大利导演维斯康蒂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6�1凯恩的同名小说改编)
邮差总按两次铃(美国导演Tay Garnett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6�1凯恩的同名小说改编)
欲望号街车(美国导演卡赞根据美国作家威廉斯的同名戏剧改编)
朱门巧妇 (美国导演RICHARD BROOKS根据美国作家威廉斯的剧本《铁皮屋顶上的猫》改编)
推稍员之死(德国导演斯隆多夫根据美国作家阿瑟�6�1米勒的同名戏剧改编)
激情年代/炼狱(美国导演NICHOLAS HYTNER根据美国作家阿瑟�6�1米勒的戏剧《熔练》改编)
国王的全班人马(一代奸雄)(美国导演ROBERT ROSSEN根据美国作家沃伦的同名小说改编)
红粉佳人(美国导演 FRED ZINNEMANN根据美国作家琼斯的小说《从这里到永远》改编 )
细红线(美国导演马利克根据美国作家琼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圣路易斯雷大桥(爱尔兰导演Mary McGuckian根据美国作家桑顿�6�1威尔德的同名小说改编)
蒂凡尼的早餐(美国导演Blake Edwards根据美国作家Truman Capote的同名小说改编)
亨利和琼(美国导演考夫曼根据美国作家阿娜伊斯�6�1宁的同名小说改编)
第二十二条军规(美国导演MIKE NICHOLS根据美国作家海勒的同名小说改编)
赤裸的午餐(加拿大导演克罗宁伯格根据美国作家巴特勒的同名小说改编)
短片集(美国导演阿尔特曼根据美国作家卡佛的短篇小说改编)
冠军的早餐(美国导演Alan Rudolph根据美国作家冯尼格的同名小说改编)
第五号屠宰场(美国导演希尔根据美国作家冯尼格的同名小说改编)
母亲之夜(美国导演KEITH GORDON根据美国作家冯尼格的同名小说改编)
紫色(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根据美国作家沃克的同名小说改编)
苏菲的抉择(美国导演ALAN J PAKULA根据美国作家威廉�6�1斯泰伦的同小说改编)
大鱼(美国导演蒂姆�6�1伯顿根据美国作家丹尼尔�6�1华莱士的小说《Big Fish: A Novel of Mythic Proportions》改编)
人性的污点(美国导演ROBERT BENTON根据美国作家罗思的同名小说改编)

‘叁’ 编导必看的十部经典战争电影

编导必看的十部经典战争电影都在这里了,一起来看看吧!

1、拯救大兵瑞恩

主演: 汤姆·汉克斯 / 爱德华·伯恩斯 / 汤姆·塞兹摩尔 / 杰瑞米·戴维斯 / 范·迪塞尔 / 亚当·戈德堡

地区:美国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当百万大军登陆诺曼底海滩时,一小队由约翰·米勒中尉率领的美军士兵却深入敌区,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一名士兵詹姆斯·瑞恩。詹姆斯·瑞恩是家中四兄弟的老幺,他的三名兄长都在这次战役中相继阵亡。美国作战总指挥部的将领为了不让这位不幸的母亲再承受丧子之痛,决定派一支特别小分队,将她仅存的儿子安全地救出战区。

2、辛德勒的名单

主演: 连姆·尼森 / 本·金斯利

地区: 美国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1939年,波兰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党卫军对犹太人进行了隔离统治。德国商人辛德勒(连姆·尼森 饰)来到德军统治下的克拉科夫,开设了一间搪瓷厂,生产军需用品。凭着出众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钱,辛德勒和德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的工厂雇用犹太人工作,大发战争财。

1943年,克拉科夫的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辛德勒目睹这一切,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贿赂军官,让自己的工厂成为集中营的附属劳役营,在那些疯狂屠杀的日子里,他的工厂也成为了犹太人的避难所。

1944年,德国战败前夕,屠杀犹太人的行动越发疯狂,辛德勒向德军军官开出了1200人的名单,倾家荡产买下了这些犹太人的生命。在那些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3、战地春梦

主演: 罗克·赫德森 / 珍妮弗·琼斯 / 维托里奥·德·西 / 奥斯卡·霍莫尔卡 / 梅赛德丝·麦坎布雷奇 / 伊莲妮·斯楚奇

地区:美国

导演: 查尔斯·维多 / 约翰·休斯顿

1917年初,一战期间,在意大利南方度假归来的弗雷德里克·亨利中尉回到前线战地救护队的所在地。外科大夫雷那蒂少校告诉弗雷德里克,附近新建了一座医院,但更重要的是,那里有一位漂亮的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第一次见面时,凯瑟琳就好奇地问弗雷德里克:他,一个美国人,为什么要参加意大利的军队?他们相爱后不久...

4、桂河大桥

主演: 威廉·霍尔登 / 亚利克·基尼斯 / 杰克·霍金斯 / 大川平八郎 / 早川雪洲 / Geoffrey Horne

地区:美国/英国

导演: 大卫·里恩

二战期间,日军占领了缅甸边境的一个战俘营。出于战略需要,日军将在缅甸与泰国交界修建一条大桥,同时希望战俘营里战俘出力,但英军战俘代表尼科森上校(亚利克·基尼斯 饰)认为这违反日内瓦公约拒不执行。想知道自己一生的财运如何,结交大师:mb2048 免费给你算命!于是尼科森等人被关了禁闭,但是没了尼科森的带领,战俘们表现消极,而且因日本设计方面的不足,建桥工作陷入了停 ...

5、猎杀U-571

主演:马修·麦康纳,比尔·派克斯顿,哈威·凯尔,托马斯·克莱舒曼

地区:美国/法国

导演:乔纳森·莫斯托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发动无限制潜艇战,他们高人一等的密码通讯能力,常常出奇制胜,这场通讯战争可说是大规模潜艇战争决胜负的致命关键,这一次,盟军侦察到在北大西洋有一艘德军的受创潜艇U- 571,正向德军发出求救信号,于是盟军迅速且秘密地将一艘军舰改装成德军的维修舰,准备以维修U-571作为掩护,强行夺取舰上的密码解码机,海军军官泰勒奉命执行这次夺舰任务,拼了命最后终于把密码机送回了基地。

6、野战排

主演: 查理·辛 / 威廉·达福 / 汤姆·贝伦杰 / 福里斯特·惠特克 / 凯文·狄龙 / 约翰尼·德普

地区:美国/英国

导演: 奥利佛·斯通

泰勒(查理·辛 饰)是越战期间的一名美国大学生,他前往越南前线去服兵役,被分到了一个步兵部队。部队里有两个人一直对他影响颇大——伊莱亚斯(威廉·达福 饰)和巴恩斯(汤姆·贝伦杰 饰)。他们两人对战争的看法截然不同,前者不忍残杀无辜,而后者却杀人如麻,泰勒心里非常迷惑,到底谁对战争的看法才是正确。

7、空中决战

主演: 伯努瓦·马吉梅 / 科洛维斯·科尔尼拉 / 杰拉丁·派拉丝 / 阿丽斯·塔格里奥妮 / 菲利普·托雷顿 / Rey Reyes

地区:法国

导演: 吉拉尔·皮雷

在英国法保罗夫航空展上,一架幻影2000在飞行表演时突然在北海上空神秘失踪。安东尼和塞巴斯蒂安上尉奉命率巡逻小队立即出发寻找失踪的飞机。很快,他们发现了幻影2000的踪迹,它躲到了一架法航波音747客机的下面。驾驶员很快发现了安东尼和塞巴斯蒂安,并且进入了战斗状态。安东尼和塞巴斯蒂安奉命立即放弃跟踪,但是已经为时过晚。幻影2000即将攻击塞巴斯蒂安。安东尼为了保护队友不得不向幻影2000发动攻击。

这次事故不过是一场巨大阴谋的序曲,恐怖分子的最终目标是法国国庆日香榭丽舍大街上空的航空演习......

8、风语者

主演: 尼古拉斯·凯奇 / 亚当·比奇 / 彼得·斯特曼 / 马克·鲁法洛 / 布莱恩·范·霍尔特 / 马丁·亨德森

地区:美国

导演: 吴宇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总能用各种方法破译美军的密电码,这令美军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1942年,几百名纳瓦霍族人被征召入伍,因为他们的语言没有外族人能够听懂,所以美军将他们训练成了专门的译电员,人称“风语者”。作为美国海军的.秘密武器,每个“风语者”都肩负着美军的至高 机密,因此,他们也受到了特别的“照顾”--每个纳瓦霍译电员都由一名海军士兵贴身保护,一方面确保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如果译电员即将被日军俘获,保护者必须杀死他以保证密码不外泄。

海军陆战队员乔·安德斯(尼古拉斯·凯奇饰)就是一名译电员保镖,他奉命保护一个名叫卡尔·亚兹(亚当·比奇饰)的纳瓦霍士兵。在残酷的塞班岛战役中,被俘的命运就在眼前,执掌他人生杀大权的乔陷入了道德与军命两难的抉择:他到底能不能、该不该在紧急关头杀死已经和自己亲如兄弟的本,以履行军人的职责、保护美军的军事秘密呢。

9、美丽人生

导演:罗伯托·贝尼尼

主演:罗伯托·贝尼尼 /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 乔治·坎塔里尼

地区:意大利

犹太青年圭多(罗伯托·贝尼尼饰)邂逅美丽的女教师多拉(尼可莱塔·布拉斯基饰),他彬彬有礼的向多拉鞠躬:“早安!公主!”。历经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后,天遂人愿,两人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一起。然而好景不长,法西斯政权下,圭多和儿子被强行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多拉虽没有犹太血统,毅然同行,与丈夫儿子分开关押在一个集中营里。聪明乐天的圭多哄骗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奖品就是一辆大坦克,儿子快乐、天真的生活在纳粹的阴霾之中。尽管集中营的生活艰苦寂寞,圭多仍然带给他人很多快乐,他还趁机在纳粹的广播里问候妻子:“早安!公主!”法西斯政权即将倾覆,纳粹的集中营很快就要接受最后的清理,圭多编给儿子的游戏该怎么结束?他们一家能否平安的度过这黑暗的年代呢?

10、珍珠港

主演: 本·阿弗莱克 / 乔什·哈奈特 / 凯特·贝金赛尔 / 小库珀·古丁 / 汤姆·塞兹摩尔 / 强·沃特

地区:美国

导演: 迈克尔·贝

雷夫(本·阿弗莱克 饰)和丹尼(乔什·哈奈特 饰)是一对自小玩在一起的好兄弟,两人对飞行都有很大兴趣,曾一起学习过驾驶飞机,二战初期,两人又一起加入了美国空军部队。受训期间,雷夫与军中医院里的女护士伊弗琳(凯特·贝金赛尔)坠入爱河。为协助欧洲各国抵抗纳粹德国的侵略,美军决定派出精英部队前往欧洲 大陆,雷夫自告奋勇前往参战,并将伊弗琳托付给丹尼照顾,不久,噩耗传来,雷夫的飞机在空战中不幸被德军击落,生还可能几乎为零。伊弗琳与丹尼在相互勉励的伤痛中,萌生爱情。令他们没想到的是,雷夫并没死去,当三人重聚首时,尴尬顿生。日军偷袭珍珠港一事帮他们解了围,雷夫与丹尼决定不做情敌做战友。

‘肆’ 请问谁能提供80年代中国电影院放映的全部外国电影名录

中央电视台1979--2001播放或引进的外国电影或电视剧目
1979年
巧入敌后 (南斯拉夫)
我们的过去 (菲律宾)
红与黑 (Red And The Black, The /1954)(法国)
1980年
教授道路 (巴基斯坦)
联系 (巴基斯坦)
娜拉 (Nora) (挪威)
鲁宾逊漂流记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The /1954)(墨西哥)
鸽子号 (Dove,The /1974) (英国/美国)
居里夫人 (Madame Curie) (5集, 英国)
大西洋底来的人(Man From The Atlantis, The /1977-1978)(美国)
加里森敢死队 (26集, 美国)
1981年
小法岱特 (法国)
古拉杜安 (巴基斯坦)
卡斯特桥市长 (Mayor Of Casterbridge, The /1978) (7集, 英国)
大卫.科波菲尔 (David Copperfield /1974) (6集, 英国)
达尔文 (Voyage Of Charles Darwin, The /1978)(7集, 英国)
1982年
敌后金达莱 (朝鲜)
安娜.卡列尼娜 (Anna Karenina /1977) (10集, 英国)
坦凯什大尉 (12集, 匈牙利)
1983年
莱里的遭遇 (美国)
双城记 (Tale Of Two Cities, A) (4集, 英国)
1984年
亚瑟王 (King Arthur,The /1966) (8集, 英国)
爸爸 (4集, 民德)
阿信 (26集,日本)
1985年
男人和孩子 (捷克)
无边无岸 (孟加拉)
德黑兰’43年 (Tehran 43 /1980) (苏、法、瑞士)
音乐之声 (Sound Of Music, The /1965) (美国)
不走运的神枪手 (Unlucky Sharpshooter, The) (美国)
真主的花园 (Garden Of Allah, The /1936) (美国)
橄榄树公主 (Princess Of The Olive Tree) (美国)
丽贝卡/蝴蝶梦 (Rebecca /1940) (美国)
意乱情迷/爱德华大夫 (Spellbound) (美国)
不平静的村庄 (Intranquil Village, The) (美国)
汤姆.索亚历险记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The /1938)(美国)
珍妮的肖像 (Portrait Of Jenny, The) (美国)
我不能说再见 (I Can’t Say Good-bye) (美国)
死亡飞行 (Death Flight /1977) (美国)
两种爱 (Two Kinds Of Love) (美国)
陌生人之家 (Stranger’s Family, A) (美国)
小天使 (Our Little Girl /1935) (美国)
亮眼睛 (Bright Eyes /1934) (美国)
卷毛头 (Curly Top /1935) (美国)
一月上尉/小水手 (Captain January /1936) (美国)
小叛逆 (Little Rebel, The /1935) (美国)
小酒窝 (Dimples /1936) (美国)
小上校 (Little Colonel /1937) (美国)
小孤女 (Rebecca Of Sunnybrook Farm /1938) (美国)
小公主 (Little Princess, The /1939) (美国)
小歌手 (Poor Little Rich Girl /1936) (美国)
小特使 (Susannah Of The Mounties /1939) (美国)
小海蒂 (Heidi /1937) (美国)
开往慕尼黑的夜车 (Night Train To Munich /1940) (美国)
追杀刺客 (Manhunt /1941) (美国)
折断的箭/折箭为盟 (Broken Arrow /1950) (美国)
美人计/声名狼籍 (Notorious /1946) (美国)
尔虞我诈 (美国)
盗画之谜 (英国)
福尔摩斯探案集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1985)(英国)
我们共同的朋友 (7集, 英国)
死亡档案 (13集, 民德)
1986年
他们为祖国而战 (苏联)
升华 (苏联)
34次快车 (苏联)
红莓 (苏联)
共和国什基德 (苏联)
阿巴里特66 (苏联)
继承者 (苏联)
萨里达的故乡 (苏联)
柳波芙.雅洛瓦娅 (苏联)
人留在大地上 (苏联)
幼儿园 (Kindergarten /1984) (苏联)
真真假假 (印度)
埃米尔侦察小分队 (孟加拉)
爱米丽之梦 (加拿大)
红发女郎 (荷兰)
失踪的红鬃马 (美国)
选女婿 (美国)
我心中有支歌 (With The Song In My Heart /1952)(美 国)
12海里珊瑚礁下 (Beneath 12-mile Reef /1953) (美国)
欢乐今宵 (Tonight We Sing /1953) (美国)
折断的长枪 (Broken Lance /1954) (美国)
难忘的舞台生涯 (There’s No Business Like Show Business /1954)(美国)
距贝克街23步远的地方 (23 Paces To Baker Street /1956) (美国)
世上自由最可贵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 The /1956) (美国)
查无此人 (Man Who Never Was, The /1956) (美国)
斯迈里 (Smiley /1957) (美国)
斯迈里得到一枝枪 (Smiley Gets A Gun /1958) (美国)
爱情的礼物 (Gift Of Love /1983) (美国)
罗宾汉的儿子 (Robin Hood’s Son /1959) (美国)
重返故里 (Return To Peyton Place /1961) (美国)
三百个斯巴达人 (Three Hundred Spartans /1962) (美国)
冯.瑞安的快车/战俘快车 (Von Ryan’s Express /1965) (美国)
飞行器里的好小伙 (Those Magnificent Men
In Their Flying Machines /1965) (美国)
我从事危险职业 (I Deal In Danger /1966) (美国)
绑架 (Kidnapped /1938) (美国)
蓝鸟 (Blue Bird, The /1940) (美国)
怀俄明的绿草 (Green Grass Of Wyoming /1948) (美国)
好保姆 (Sitting Pretty /1948) (美国)
地球停转那天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The /1951) (美国)
复活节的许诺 (Easter Promise, The) (美国)
车站 (Station, The) (美国)
暴风雨 (Tempest, The) (英国)
家族 (Clan,The) (日本)
入冬之前 (Before The Winter) (日本)
黄玫瑰 (Yellow Roses, The) (巴基斯坦)
孩子岛 (8集, 联德)
艰难时世 (Hard Times) (4集, 英国)
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13集, 英国)
孩子啊 (40集, 日本)
茜嫂的盒饭店 (11集, 日本)
继承人 (20集, 巴基斯坦)
1987年
穿警服的匪帮 (波兰)
五人餐桌 (美国)
一个便士 (美国)
东方列车谋杀案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1974) (美国)
鱼死之日 (Day When The Fish Comes Out, The /1967) (美国)
六人一台戏 (With SixYou Get Eggroll /1968) (美国)
国王的荣誉 (King’s Honor, The) (美、保)
纽带 (巴基斯坦)
绿色的田野 (巴基斯坦)
列宁办公室一个半小时 (苏联)
白俄罗斯火车站 (苏联)
挚爱 (日本)
假如没有爱 (日本)
站在斗争前列 (民德)
冬寒情暖 (?)
帮斯舅舅 (法)
奇迹 (?)
离婚案 (?)
错觉 (?)
黑马 (?)
驼背人 (英)
窃贼大师 (?)
跳破的舞鞋 (?)
陌生人之家 (?)
蓝宝石 (英)
孤身骑车人 (英)
白鬃野马 (法)
金壳虫 (?)
爱弥丽之梦 (?)
爱的迷网 ()
海军协定 (英)
跳舞的小人 (英)
帕尔斯警长 (?)
抗争强权 (?)
两个警长 (?)
特别任务 (?)
菲茨和他的孩子们 (?)
谁也别想利用我 (?)
制造魔鬼的人 (?)
死亡陷阱 (?)
丹吉海湾 (美国)
秘密证人 (Secret Witness /1988) (美国)
爱迪生兄弟 (Edison Twins /1985) (3集,美国)
斯克鲁治/圣诞欢歌 (Scrooge /TV/1970)(美国)
小人物 (Little Big Man /1970) (美国)
小农场 (Little Farm, The) (美国)
毛笔 (Writing Brush) (美国)
男孩和女孩 (Boys And Girls) (美国)
案件终结 (Case Closed /1987) (美国)
惊天动地 (Something Big /1971) (美国)
累赘 (Shiralee, The /1957) (英国)
错误程序 (Improper Channel) (美国)
小毛驴 (Little Brown Burro) (美国)
号手 (Trumpeter) (美国)
小戴维 (Rebelling Of Young David, The) (美国)
一棵好树 (Good Tree, A) (美国)
致命信号 (Vital Signs /1986) Charles Brown, A /1970) (美国)
神秘的星期天 (That Secret Sunday /1986) (美国)
爱的三重奏 (Classified Love /1986) (美国)
小小方舟 (Little Ark, The /1972) (美国)
复仇 (Rio Lobo /1970) (美国)
谍海追杀 (Target /1952) (美国)
困难时期 (Help Wanted) (美国)
无耻之徒 (One Terrific Guy /1986) (美国)
假若明天来临 (If Tomorrow Comes /1971) (美国)
列宁的故事 (4集, 苏联)
草原小屋 (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 /1974) (多集,美国)
蓝眼睛 (6集, 法国)
奇婚记 (4集, 匈牙利)
无情的战线 (13集, 民德)
沃尔默一家 (Dans La Iourmente) (19集, 联德)
夫妇 (8集, 日本)
1988年
虎胆忠魂 (Odd Man Out /1947) (英国)
幻觉 (Shining, The /1980) (英国)
漫长炎热的夏天 (Long Hot Summer Day, A /1958) (美国)
地心游记 (Journey To The Centre Of The Earth /1959) (美国)
罗马之恋 (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1954) (美国)
安娜斯塔西娅/真假公主 (Anastasia /1956) (美国)
阳光下的小岛 (Island In The Sun /1957) (美国)
镇上来了马戏团 (When The Circus Comes To Town /1981) (美国)
大海的女儿 (Daughter Of The Sea) (美国)
海龟日记 (Dairy Of The Torture, A) (美国)
荡妇怨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 The /1946) (美国)
弗兰肯斯坦/科学怪人 (Frankenstein /1973) (美国)
飞来的横财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 (美国)
克里斯托夫案件/古宅之谜 (House On 92nd Street /1945) (美国)
项链 (Slay Ride /1972) (美国)
纯真的爱 (Innocent Love, An /1982) (美国)
维瓦.扎巴特 (Viva Zabata /1952) (美国)
黑人姑娘平妮 (Piney /1949) (美国)
乍得.哈娜 (Chad Hanna /1940) (美国)
月落 (Moon Is Down /1943) (美国)
太阳照样升起来 (Sun Also Rises, The /1957) (美国)
穿灰色法兰绒衣服的人 (Man In The Flannel Suit, The /1956)(美国)
悬赏 (Reward, The /1965) (美国)
杀人狂 (美国)
绝代佳人 (美国)
故乡 (日本)
姐妹坡 (日本)
伊豆舞女 (日本)
三个老兵 (捷克)
九年级B班 (加拿大)
帽子 (加拿大)
杰克之心 (加拿大)
交流 (加拿大)
不朽的人 (罗马尼亚)
柴科夫斯基 (Tchaikovsky /1971) (苏联)
两个人的火车站 (苏联)
无权转让的钥匙 (苏联)
小幻想家 (苏联)
红钟 (苏联)
湖畔奏鸣曲 (苏联)
达吉亚人 (罗马尼亚)
夏姆士的反击 (埃及)
纯洁 (巴基斯坦)
愿望实现的时候 (?)
秘密金库 (?)
虎口脱险 (法)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 (12集, 苏联)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4集, 民德)
市府公务员 (11集, 捷克)
1989年
葬礼 (瑞士)
上帝的礼物 (非洲)
豆蒙镇的居民和强盗 (挪威)
蜜月之行 (捷克)
希茜公主 (Sissi) (英国)
会飞的军官 (法国)
彩虹 (Rainbow) (南斯拉夫)
弗兰西丝 (Frances /1982) (美国)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1964) (美国)
黑天鹅号历险记 (Black Swan, The /1942) (美国)歌剧院的幽灵 (Phantom Of The Opera, The /1983) (美国)
哈维姑娘 (Harvey Girls, The /1946) (美国)
农家女 (Farmer’s Daughter, The /1940) (美国)
猿人世界 (Planet Of Apes /1968) (美国)
豹/豪气盖山河 (Leopard, The /1963) (美国)
男子汉 (Man From Snowy River, The /1982) (澳大利亚)
登月偷乘者(Stowaway To The Moon /1974) (美国)
钢铁工人的心 (Heart Of Steel /1983) (美国)
丹尼尔.布恩 (Daniel Boone Frontier Trail Rider)(美国)
平局(Draw) (美国)
冲刺 (Breaking Away /1979) (美国)
超级女谍 (Modesty Blaise /1966) (美国)
勇往直前 (美国)
魂游1871 (美国)
小贵族 (美国)
望子五岁 (日本)
邮政编码999 (日本)
细雪 (日本)
影子 (日本)
临时工 (南斯拉夫)
比特拉古城 (?)
退潮的时候 (?)
忠诚 (埃及)
非法入境者 (美国)
好像不认识你 (巴基斯坦)
大象音乐会 (苏联)
田园情侣 (巴基斯坦)
荷兰巨人西波尔特之谜 (?)
栗色的小天使 (日本 )
艾迪生孪生 (?)
罗特的女儿 (民主德国 )
无人认领的孩子 (?)
21岁父亲 (21集, 日本)
奇异的世界 (5集, 美国)
1990年
带路人 (Pathfinder /1987) (挪威)
威尼斯的冬天(Venice En Hiver) (法、意)
红海启示录 (法、意)
危险之至 (英、美)
老阳重现 (意、法、摩)
横冲直撞 (斯里兰卡)
生命的痕迹 (朝鲜)
魔发 (加拿大)
丈夫的家 (印度)
炽热的爱情 (南斯拉夫)
原子核基地 (冰岛)
空手道女侠 (土耳其)
击鼓少年 (西班牙)
别妨碍我 (保加利亚)
春风作伴 (阿尔巴尼亚)
反正有理 (阿尔巴尼亚)
叛逆 (巴基斯坦)
恩惠 (巴基斯坦)
蒙面复仇者 (民德)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民德)
爱情与女王 (民德)
裸露在狼群 (民德)
有生命的音乐 (匈牙利)
胆小鬼 (匈牙利)
无孔不入的魔爪 (匈牙利)
银幕背后 (波兰)
忠诚的心 (波兰)
他是谁 (波兰)
殊死搏斗 (意大利)
战争狂人 (意大利)
亡命出租 (意大利)
非洲豹行动 (意大利)
伦敦上空的鹰 (意大利)
老人之家 (罗马尼亚)
从地狱归来 (罗马尼亚)
单独行动 (罗马尼亚)
酒神的秘密 (罗马尼亚)
打击 ( 苏联)
财宝 (苏联)
红莓 (苏联)
海神节 (苏联)
英雄少年 (苏联)
1799年的秋季战役 (苏联)
动身前夕 (苏联)
舞步的力量 (苏联)
森林之歌 (苏联)
战争第四年 (苏联)
被遗忘的长笛曲 (Forghotten Tune For The Flute, A /1988)(苏联)
小薇拉 (Little Vera /1988) (苏联)
豺狼的陷阱 (苏联)
命令 (苏联)
没有证人 (苏联)
魔珠的故事 (苏联)
一个野心勃勃的小老头 (法国)
碧海情 (法国)
三个男人和一个摇篮 (Three Men And A Cradle /1985) ( 法国)
驯狮女郎 (法国)
监察大臣 (法国)
拾贝女人/故里寻梦 (Shell Seekers, The /1989) (英国)
黑骑士 (Black Knight, The /1954) (英国)
雨中泪 (Tears In The Rain /1988) (英国)
冲出敌占区 (Pied Piper, The /1972) (英国)
圣诞伴侣 (英国)
长尾巴的孩子 (英国)
我的左脚 (My Left Foot /1989) (英国)
第三个人 (Third Man, The /1949) (英国)
克莱奥帕特拉/埃及艳后 (Cleopatra /1963) (美国)
虎!虎!虎! (Tora! Tora! Tora! /1970) (美国)
X工程 (Project X /1949) (美国)
法国贩毒网 (French Connection, The /1971) (美国)
碧血黄沙 (Blood And Sand /1941) (美国)
诺玛.雷 (Norma Rae /1979) (美国)
次神的孩子 (Children Of A Lesser God /1986) (美国)
曼哈顿闹剧/曼哈顿的故事 (Manhattan Melodrama /1934)(美国)
公共汽车站 (Bus Stop /1956) (美国)
弋戈 (Gigot /1962) (美国)
心中的女儿 (Daughter Of The Mind /1969) (美国)
成功之路 (Road To Success, A) (美国)
托尼.罗姆 (Tony Rome /1967) (美国)
镜子 (Mirror, The) (美国)
母女泪 (Tears Of Mother And Daughter) (美国)
挑战者号 (Challenger, The /1968) (美国)
白羽毛 (White Feather /1955) (美国)
气球上的五星期 (Five Weeks In A Balloon /1962) (美国)
海神号历险记 (Poseidon Adventure, The /1972) (美国)
走出非洲 (Out Of Africa /1985) (美国)
最后的大篷车 (Last Wagon, The /1956) (美国)
钻石皇冠的故事 (Story Of The Jewel Crown, A)(美国)
最长的一日 (Longest Day, The /1962) (美国)
恐高症 (High Anxiety /1977) (美国)
伤感的旅程 (Sentimental Journey /1946) (美国)
三上银色快车 (Silver Streak /1976) (美国)
多里特尔大夫 (Dr. Doolittle /1967) (美国)
灰色骑士 (Gray Knight, The) (美国)
你不能回家 (You Can’t Come Home) (美国)
卡曼彻罗匪帮 (Commancheros, The /1961) (美国)
不可征服的人 (Unconquerable) (美国)
黛丝丽与拿破仑 (Desiree /1954) (美国)
难忘的时刻 (Affair To Remember, An /1957) (美国)
奔腾的河流 (River Of No Return /1954) (美国)
弱者的追求 (Like Normal People /1979) (美国)
走进现实 (From The Terrace /1960) (美国)
白人的愿望 (Great White Hope, The /1970) (美国)
绝望的使命 (Desperate Mission, The /1971) (美国)
十四小时惊魂 (Fourteen Hours /1951) (美国)
壮志凌云 (Top Gun /1955) (美国)
赝品 (Counterfeit /1936) (美国)
慧星降临之夜 (Night Of Comet) (美国)
我爱你……再见 (美国)
昨日的情人 (美国)
你嫁给我吧 (美国)
卡提娅浪漫史 (美国)
机器人的悲剧 (美国)
铁窗情话 (美国)
反恐怖别动队 (美国)
曼德拉 (美国)
夜行 (美国)
熊 (日本)
案件 (日本)
饥饿海峡 (日本)
黑雨 (日本)
贫与美 (日本)
沙屋之梦 (日本)
片山刑警在酒吧 (日本)
黄金犬 (日本)
蛇谷的诅咒 (日本)
夏日的一页 (日本)
复仇的铁拳 (日本)
拥抱太阳 (?)
珠宝奇案 (匈牙利)
逃出罪恶世界 (?)
苦难的历程 (13集,苏联)
黑蜘蛛 (Black Spider, The /1983) (瑞士)
交际花盛衰记 (Splendeurs Et Misere des Wardisane) 集,( 法国)
雾都孤儿 (Oliver Twist /1985) (6集, 英国)
女领队 (Manageress, The) (6集, 英国)
异国情天 (6集,英国)
简.爱 (Jane Eyre /1983) (10集,英国)
夜色温柔 (Tender Is The Night /1961) (3集,美国)
不该发生的事 (3集,美国)
故里 (3集, 美国)
回声 (Echoes /1983) (4集,美国)
恶魔杰克 (Jack The Evil) (4集,美国)
八十天环游地球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6集, 美国)
时间隧道 (Time Tunnel) (13集,美国)
带狗的警官 (Police Officer With The Dog, A) (22集,美国)
侠胆雄师 (Beauty And The Beast /1987) (44集,美国)
北国情 (21-24集,日本)
血的风波 (18集,日本)
赤魂 (25集, 日本)
沃尔默一家 (Dans La Iourmente) (3集,联德)
寄希望于未来 (3集,朝鲜)
被吊人的反抗 (3集, 墨西哥)
星期一午夜 (3集,澳大利亚)
两个女人的命运 (10集, 西班牙)
人在旅途 (30集,新加坡)
情谊无价 (36集, 台湾)
1991年
迷人的森林 (Charming Forest, The) (柬埔寨)
舐犊情深 (To Save Nine) (意大利)
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 (意大利)
跟踪豺狼 (Following The Jackal) (塔吉克斯坦斯坦)
寄希望于未来 (朝鲜)
生命的痕迹 (朝鲜)
树中的男人 (民德)
诱惑 (民德)
亡军还乡 (阿尔巴尼亚)
法赫丽耶姐姐 (土耳其)
布瓦尔和佩居谢 (法国)
秋天的马拉松 (Autumn Marathon /1979) (苏联)
女政委 (Commissar, The /1968) (苏联)
奥勃洛摩夫生活中的几天 (Few Days Of Oblomov’s Life, A) (苏联)
格里波夫的女演员 (Actress From Gribov, An) (苏联)
别特罗夫与瓦谢金奇遇记
(Adventures Of Petrov And Wasechkin, The) (俄罗斯)
理想丈夫 (Ideal Husband) (俄罗斯)
天堂里的冬天 (Winter In The Paradise) (俄罗斯)
白夜 (White Night) (俄罗斯)
号手 (Trumpeter, The) (加拿大)
情归何处 (Where The Spirit Lives /1989) (加拿大)
共同的荣誉/光荣岁月 (Glory Enough For All /1988) (加拿大/美国)
漫漫归乡路 (Long Way Home, A) (英国)
鬼怪的故事 (Ghost Stories) (英国)
冲出阴影 (Out Of Shadows) (英国)
魔法时刻 (Magic Moments /1989) (英国)
谍海情仇 (Impossible Spy, The /1987) (英国)
逃离索比堡 (Escape From Sobibor /1987) (英国)
梦的世界 (Shadowlands /1985) (英国)
别无选择 (Zero Option, The) (英国)
费舍尔医生 (Doctor Fischer Of Geneva /1983) (英国)
百万英镑 (Million Pound Note, The /1953) (英国)
老人与海 (Old Man And The Sea, The /1958) (美国)
战地钟声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1943) (美国)
别了,武器/战地春梦 (Farewell To Arms, A) (美国)
紧急下潜 (Crash Dive /1943) (美国)
漫长炎热的夏天 (Long Hot Summer, The /1958) (美国)
失踪之谜 (Vanishing Act /1988) (美国)
拯救落井幼儿 (Rescue Of Jessica McClure) (美国)
争夺珍妮 (Fight For Jenny, A /1990) (美国)
简和失落的城市 (Jane And The Lost City /1987) (美国)
众口一声/彗星美人 (All About Eve /1950) (美国)
胖子 (Fatso /1980) (美国)
伦敦流浪记 (Lost In London /1985) (美国)
牛仔之家 (Proud Men /1987) (美国)
热心建筑师 (Mad Housers, The) (美国)
大地儿女 (We Are The Children /1987) (美国)
碧海英雄 (Baywatch: Panic At Malibu Pier /1989) (美国)
嘉露莲的故事 (Caroline? /1990) (美国)
误闯亚瑟王宫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r’s Court, A /1989) (美国)
玩偶之谷 (Valley Of The Dolls /1967) (美国)
荣誉与死亡 (Honor And Death) (美国)
飞越时空/费城试验 (Philadelphia Experiment, the /1984) (美国)
爱情嘲笑安迪.哈迪 (Love

‘伍’ 战地春梦(1957)A Farewell to Arms

太平洋下载地址http://dl.pconline.com.cn/html_2/1/89/id=9643&pn=0.html

‘陆’ 《永别了,武器》如何体现了海明威的“冰山风格”

莱撒,我来告诉你

海明威

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他的父亲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他的母亲喜爱文学,这一切都对海明威日后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不少的影响。中学毕业后,海明威在美国西南的堪萨斯《星报》当了6个月的实习记者。这家报馆要求新闻报道简捷明快。海明威在《星报》受到了良好的训练。

康复后的海明威作为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的记者常驻巴黎。他对创作怀着浓厚的兴趣,一面当记者,一面写小说。他的创作得到当时着名小说家的鼓励和指点。在近10年的时间里他出版了许多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太阳照常升起》。《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第一部重要的小说。写的是像海明威一样流落在法国的一群美国年轻人。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战争给他们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他们非常空虚、苦恼和忧郁。他们想有所作为,但战争使他们精神迷惘,尔虞我诈的社会又使他们非常反感,他们只能在沉沦中度日,美国作家斯坦因由此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这部小说是海明威自己生活道路和世界观的真实写照。海明威和他所代表的一个文学流派因而也被人称为“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怀着要亲临战场领略感受战争的热切愿望,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投身意大利战场。

大战结束后,海明威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获得中尉军衔。伴随荣誉的是他身上237处的伤痕和赶不走的恶魔般的战争记忆。

1929年,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和《永别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好作品。小说的主人公享利是个美国青年,他自愿来到意大利战场参战。在负伤期间,他爱上了英籍女护士凯瑟琳。享利努力工作,但在一次撤退时竟被误认为是德国间谍而险些被枪毙。他只好跳河逃跑,并决定脱离战争。为摆脱宪兵的追捕,享利和凯瑟琳逃到了中立国瑞士。在那里,他们度过了一段幸福而宁静的生活。但不久,凯瑟琳死于难产,婴儿也窒息而亡。享利一个人被孤独地留在世界上,他悲痛欲绝,欲哭无泪。小说在战争的背景下描写了享利和凯瑟琳的爱情,深刻地指出了他们的幸福和爱情是被战争推向毁灭的深渊的。

1928年,海明威离开了巴黎,居住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古巴,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他经常去狩猎、捕鱼、看斗牛。但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海明威无法再过宁静的生活了。1937年至1938年,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波于西班牙内战前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记者随军行动,并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明威立即将自己的游艇改装成巡艇,侦察德国潜艇的行动,为消灭敌人提供情报。1944年,海明威随同美军去欧洲采访,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受重伤,但痊愈后仍深入敌后采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获得一枚铜质奖章。

1940年,海明威发表了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反法西斯主义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作品描写了主人公美国青年乔顿,他志愿参加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奉命在一支山区游击队的配合下,在指定时间炸毁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梁。乔顿炸毁了桥梁,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独自狙击敌人,等待他的是死亡。乔顿有高度的正义感和责任心,他因自己能为反法西斯斗争捐躯而感到光荣和自豪。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在相当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孤独、迷惘与悲泣的情绪,把个人融入到社会中,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起初,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过了40天还没有钓到鱼,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头不会交好运。第85天,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头儿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林鱼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尽地一头栽倒在陆地上。孩子来看老头儿,他认为桑提亚哥没有被打败。那天下午,桑提亚哥在茅棚中睡着了,梦中他见到了狮子。“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老人与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通过桑提亚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孩子准备和老人再度出海,他要学会老人的一切“本领”,这象征着人类这种“打不败”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硬汉子”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他们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仍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

海明威一生勤奋创作。早上起身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写作。他写作时,还有一个常人没有的习惯,就是站着写。他说:“我站着写,而且是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30、40年代,他塑造了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代表作《老人与海》1950)。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早期,他写出了《在我们的时代里》、《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和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这一时期,正值西方世界沉沦为爱略特在社会崩溃背后所看到的荒原时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就是写战后一群流落欧洲的青年的生活情景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毁掉了他的性能力。他爱上了一名英国护士勃瑞特·艾希利,后者也倾心于他,但他们无法结合。

一个美国作家罗伯特·柯恩——一个对生活颇多虚妄与浪漫幻想的人也爱上了勃瑞特,但她并不喜欢他。这一群历经沧桑的青年,战后浪迹欧洲大陆,整日无所事事,聚饮、争吵或殴斗。战争夺取了他们的亲人,给他们留下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他们对战争极度厌恶,对公理、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对人生感到厌倦、迷惘和懊丧。小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谴责了战争,具有反战色彩。小说因写了一代人的迷惘而成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

《永别了,武器》(又译《战地春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他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现的历史原因,控诉了战争毁灭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们的心灵,并使千百万无辜生因此涂炭。这篇作品显露了海明威散文风格的基本特色和“现代叙事艺术”。作品故事情节简单而意境纯一,语言朴实无华,句子短小凝练,环境描写达到情景交融。

40年代,他根据在非洲的见闻和印象写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 还发表了《法兰西斯·玛贝康短暂的幸福》。1932年发表了《午后之死》, 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炼,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提出了“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实、含蓄、耐人寻味。

二战后,海明威创作进入晚期,其代表作为《老人与海》,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着《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对于这一赞誉,海明威是当之无愧的。海明威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以自己的经历披露了当权者的伪善和现实的残酷,刻画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迷惘情绪,作品中洋溢着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在探索艺术创作的途径中使现实主义在开放性的兼容并蓄中获得了新的光采!

获奖后的海明威患有多种疾病,给他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没能再创作出很有影响的作品,这使他精神抑郁,形成了消极悲观的情绪,终于以自杀这种方式解脱了自己。这也是海明威“硬汉子精神”的一种追求吧。

美国着名的小说家埃尔内斯托�6�1 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澳亚克.帕克。1961年7月2日在维西亚小庄园自杀身亡。在他生命的最后22年,一直居住在哈瓦那郊外的维希亚小庄园里,仅和哈瓦那相距半小时的汽车行程。在那里,海明威创作了着名的小说《为谁敲丧钟》(1940年)。当他饮弹身亡永久离开这个家时,作为一名作家,他已经誉满人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于是,在那个小庄园里留下了海明威的“罗亚尔”拍手提打字机、狗坟、50只猫和他漫长人生旅途中创作的9000部不朽名着。许多年以后,拉丁美洲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着名作家加西亚�6�1 马尔克斯参观海明威的庄园后惊叹:“这是一个多么少有的图书馆”。

‘柒’ 近10年来国外都有哪些翻拍文学名着的电影,你觉得哪些拍的比较成功

英国与爱尔兰文学

威尼斯商人(英国导演MICHAEL RADJORD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仲夏夜之梦(美国导演Michael Hoffman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罗密欧与茱丽叶(意大利导演Renato Castellani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罗密欧与茱丽叶(美国导演PHILPKAUFMAN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喜剧改编)

罗蜜欧与朱丽叶(澳大利亚导演Baz Luhrmann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殉情记(意大利导演柴伐里尼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罗蜜欧与茱丽叶》改编)

哈姆雷特(意大利导演柴伐里尼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哈姆雷特(英国导演Laurence Oliver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王子复仇记(冰岛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改编)

君臣人子小命呜呼(英国导演TOM STOPPARD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改编)

德克萨斯旺(德国导演Uli Edel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改编)

乱(日本导演黑泽明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改编)

麦克白(英国导演Jeremy Freeston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麦克白(波兰导演波兰斯基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的电影)

蜘蛛巢城(日本导演黑泽明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改编)

亨利五世(英国导演Laurence Olivier根据莎士比亚同名戏剧改编)

亨利五世(英国导演Kenneth Branagh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个情人(英国导演Naomi Capon,John Glenister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亨利八世》改编)

都是男人惹的祸(英国导演Kenneth Branagh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名剧《无事生非》改编)

鲁宾逊漂流记(美国作家GEORGE MILLER根据英国作家笛福的同名小说改编)

汤姆?琼斯(英国导演Tony Richardson根据英国作家菲尔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克拉丽莎(英国导演Robert Bierma根据英国作家理查森的同名小说改编)

小人国历险记(英国导演CHARLES STURRIDGE根据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流记》改编)

傲慢与偏见(英国导演Simon Langton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傲慢与偏见(英国导演Joe Wright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傲慢与偏见(美国导演Robert Z. Leonard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理智与情感(台湾导演李安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爱玛(美国导演Douglas McGrath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劝导(英国导演ROGERMICHLL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曼斯菲尔庄园(英国导演Patricia Rozema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惊情四百年(美国导演科波拉根据英国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改编)

雾都孤儿(英国导演大卫?里恩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雾都孤儿(波兰导演波兰斯基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英国导演Stephen Whittaker根据英国作家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尼古拉斯?尼克尔贝(少爷返乡)(美国导演Douglas McGrath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新圣诞颂歌(英国导演DAVID JONES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圣诞欢歌》改编)

我们共同的朋友(英国导演Julian Farino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大卫?科波菲尔(英国导演Simon Curtis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奥利弗(英国导演卡罗尔?里德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奥利弗?退司特》改编)

双城记(英国导演Jack Conway,Robert Z. Leonard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化身博士(美国导演John S. Robertson根据英国作家斯蒂文生的同名小说改编)

名利场(印度导演奈尔根据英国作家萨克雷的同名小说改编)

巴里?林登(美国导演库布里克根据英国作家萨克雷的同名小说改编)

简爱(美国导演奥逊?威尔斯根据英国作家勃朗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简爱(美国导演Delbert Mann根据英国作家勃朗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认真的重要性(英国导演Oliver Parker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同名小说改编)

贵在真诚(英国导演Anthony Asquith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小说《认真的重要性》改编)

理想丈夫(英国导演Oliver Parker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同名小说改编)

良家妇女(英国导演Mike Barker根据王尔德的戏剧《温夫人的扇子》改编)

小王子(美国导演Stanley Donen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改编)

秘密的花园(波兰导演霍兰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改编)

莎乐美(西班牙导演绍拉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同名戏剧改编)

呼啸山庄(美国导演惠勒根据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新呼啸山庄(美国导演PETER KOSMINSKY根据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改编)

米德镇的春天(英国导演Anthony Page根据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米德尔马契》改编)

亲爱的(英国导演约翰?施莱辛格根据英国作家哈代的同名小说改编)

疯狂佳人(英国导演约翰?施莱辛格根据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远离尘嚣》改编)

苔丝(波兰导演波兰斯基根据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电影)

绝恋(英国导演迈克尔?温特伯姆根据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改编)

现代启示录(美国导演科波拉根据英国导演康拉德的《黑暗的心》改编)

动地惊天爱恋过(英国导演Mark Peploe根据英国作家康拉德的小说《胜利》改编)

一个贵妇的画像(新西兰导演坎皮恩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三颗翼动的心(英国作家Iain Softley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小说《鸽之翼》改编)

华盛顿广场(波兰导演霍兰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欧洲人(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金碗(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黛丝?米勒(美国导演博格达诺维奇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恋爱中的女人(英国导演拉塞尔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英国导演拉塞尔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法国导演Just Jaeckin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达罗威夫人(荷兰电影导演格瑞斯根据英国作家伍尔芙的同名小说改编)

美丽佳人奥兰多(英国导演萨莉?波特根据英国作家伍尔芙的小说《奥兰多》改编)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霍华德庄园(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墨里斯(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印度之行(英国导演大卫?里恩根据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一九八四(英国导演米切尔?雷德福根据英国作家奥威尔的同名小说改编)

动物庄园(英国导演JOHN STEPHENSON根据英国作家奥威尔的同名小说改编)

隐形人(英国导演James Whale根据英国作家威尔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沉默的美国人(新西兰导演PHILLIPNOYCE根据英国作家格林的同名小说改编)

恋情的终结(爱尔兰导演尼尔?乔丹根据英国作家格林的同名小说改编)

蝴蝶梦(英国导演希区柯克根据英国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吕蓓卡》改编)

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日本导演大岛渚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包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发条橙子(美国导演库布里克根据英国作家伯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浪子春潮)(英国导演赖兹根据英国作家西利托的同名小说改编)

蝇王(英国导演PETERBROOK根据英国作家戈尔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蝇王(英国导演Harry Hook根据英国作家戈尔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法国中尉的女人(英国导演赖兹根据英国作家福尔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无可救药爱上你(英国导演Neil LaBute根据英国作家拜厄特的小说《占有》改编)

魔戒三部曲(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根据英国童书作家托尔金的同名小说改编)

纳尼亚传奇(新西兰导演Andrew Adamson 根据英国作家C.S. 刘易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小飞侠彼得?潘(美国导演P.J. Hogan根据英国作家J?M?巴里的童话《彼得?潘》改编)

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美国导演克里斯-哥伦布根据英国童书作家J.K. 罗琳的同名小说改编)

哈利?波特与密室(美国导演克里斯-哥伦布根据英国童书作家J.K. 罗琳的同名小说改编)

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根据英国童书作家J.K. 罗琳的同名小说改编)

戏梦巴黎(意大利导演贝尔托鲁齐根据英国作家吉尔伯特?阿代尔的小说《梦想家》改编)

水泥花园(英国导演伯金根据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改编)

布卢姆(英国导演SEAN WALSH根据爱尔兰作家乔依斯的小说《尤利西斯》改编)

安吉拉的骨灰(英国导演帕克根据爱尔兰裔美国作家弗朗克?麦科特的同名自传改编)

美国文学

红死病的面具/阿瑟家的崩溃/邪灵复活(美国众导演根据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小说改编)

红字(情归何处)(德国导演文德斯根据美国作家霍桑的同名小说改编)

红字(爱尔兰导演尼尔?乔丹根据美国作家霍桑的同名小说改编)

白鲸记(美国导演休斯顿根据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同名小说改编)

顽童历险记(美国导演MICHAEL CURTIZ根据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改编)

百万英磅(英国导演尼姆根据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同名小说改编)

纯真年代(美国导演马丁?斯克塞斯根据美国作家华顿的同名小说改编)

小妇人(美国导演GEORGE CUKOR根据美国作家奥尔科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小妇人(英国导演PADDYRUSSELL根据美国作家奥尔科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小妇人(澳大利亚导演阿姆斯壮根据美国作家奥尔科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乱世佳人(美国导演Victor Fleming根据美国作家米切尔的小说《飘》改编)

大地(美国导演SIDNEY FRANKLIN根据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同名小说改编)

最后的大亨(美国导演卡赞根据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尔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改编)

大亨小传(英国导演Jack Clayton根据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尔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改编)

老人与海(美国导演JUD TAYLOR根据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

战地春梦(美国导演Charles Vidor根据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改编)

鼠与人(美国导演Gary Sinise根据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改编)

愤怒的葡萄(美国导演福特根据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改编)

伊甸园之东(美国导演卡赞根据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改编)

救生艇(英国导演希区柯克根据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改编)

淑女,荡妇,情人(英国导演约翰?施莱辛格根据美国作家韦斯特的《蝗灾之日》改编)

马嘴(英国导演尼姆根据美国作家Joyce Cary的同名小说改编)

马耳他之鹰(美国导演休斯顿根据美国作家哈米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杀死一只知更鸟(美国导演罗伯特?马利根根据美国作家哈伯?李的同名小说改编)

沉沦(邮差总按两次铃)(意大利导演维斯康蒂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凯恩的同名小说改编)

邮差总按两次铃(美国导演Tay Garnett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凯恩的同名小说改编)

欲望号街车(美国导演卡赞根据美国作家威廉斯的同名戏剧改编)

朱门巧妇 (美国导演RICHARD BROOKS根据美国作家威廉斯的剧本《铁皮屋顶上的猫》改编)

推稍员之死(德国导演斯隆多夫根据美国作家阿瑟?米勒的同名戏剧改编)

激情年代/炼狱(美国导演NICHOLAS HYTNER根据美国作家阿瑟?米勒的戏剧《熔练》改编)

国王的全班人马(一代奸雄)(美国导演ROBERT ROSSEN根据美国作家沃伦的同名小说改编)

红粉佳人(美国导演 FRED ZINNEMANN根据美国作家琼斯的小说《从这里到永远》改编 )

细红线(美国导演马利克根据美国作家琼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圣路易斯雷大桥(爱尔兰导演Mary McGuckian根据美国作家桑顿?威尔德的同名小说改编)

蒂凡尼的早餐(美国导演Blake Edwards根据美国作家Truman Capote的同名小说改编)

亨利和琼(美国导演考夫曼根据美国作家阿娜伊斯?宁的同名小说改编)

第二十二条军规(美国导演MIKENICHOLS根据美国作家海勒的同名小说改编)

赤裸的午餐(加拿大导演克罗宁伯格根据美国作家巴特勒的同名小说改编)

短片集(美国导演阿尔特曼根据美国作家卡佛的短篇小说改编)

冠军的早餐(美国导演Alan Rudolph根据美国作家冯尼格的同名小说改编)

第五号屠宰场(美国导演希尔根据美国作家冯尼格的同名小说改编)

母亲之夜(美国导演KEITH GORDON根据美国作家冯尼格的同名小说改编)

紫色(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根据美国作家沃克的同名小说改编)

苏菲的抉择(美国导演ALAN J PAKULA根据美国作家威廉?斯泰伦的同小说改编)

大鱼(美国导演蒂姆?伯顿根据美国作家丹尼尔?华莱士的小说《Big Fish: A Novel of Mythic Proportions》改编)

人性的污点(美国导演ROBERTBENTON根据美国作家罗思的同名小说改编)

冷山(加拿大导演明格拉根据美国作家查尔斯?弗雷泽的同名小说改编)

时时刻刻(英国导演Stephen Daldry根据美国作家坎宁安的同名小说改编)

冰风暴(中国台湾导演李安根据美国作家里克?穆迪的同名小说改编)

断背山(中国台湾导演李安根据美国作家安妮?普鲁克斯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

我觉得《呼啸山庄》《悲惨世界》《红高粱》等比较成功。

‘捌’ 海明威介绍

厄尼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着名小说家。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红十字会救护车司机,在意大利前线受伤。后作为《多伦多明星日报》驻外记者赴法国,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于1925年出版。40年代出版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描写战后一批流落欧洲的青年的迷惘、彷徨和幻灭感,小说被称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1927)和《胜者无所得》(193)塑造了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硬汉性格”,确立了他短篇小说大师的地位。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1929),以他在意大利战场的经历为背景,描写一对恋人的幸福被战争摧毁的悲剧;《丧钟为谁而呜》(1940)以反法西斯主义为主题,描写一名美国志愿兵在西班牙内战中的英勇牺牲精神。这两部反战小说被誉为现代世界文学名着。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2)描写一个古巴渔民面对失败时的顽强拼搏精神,此书获得普利策奖。其他作品还有《死在午后》(1932)《非洲的青山》(1935)、《有的和没有的》(1937)《过河入林》(1950)等等。
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不仅文体简洁,而且语言生动明快,对美国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1954年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

如果有必要的话,请看下面更加详细的。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后来去加拿大多伦多市星报任记者。1921年重返巴黎,结识美国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诗人庞德等。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着《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 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猎。1935年写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说。 1937年发表了描写美国与古巴之间海上走私活动的小说《有的和无的》。西班牙内战期间,他3次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他曾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斗争。1941年偕夫人玛莎访问中国,支持我国抗日战争。后又以战地记者身份重赴欧洲,并多次参加战斗。战后客居古巴,潜心写作。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处旧伤,百病缠身,精神忧郁, 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海流中的岛屿》(1970)和《伊甸园》(1986)。他那独特的风格和塑造的硬汉子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他于1899年生于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医生家庭,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担任驻欧洲记者,并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抑郁,1961年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塑造了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代表作《老人与海》1950)。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早期,他写出了《在我们的时代里》、《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和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这一时期,正值西方世界沉沦为爱略特在社会崩溃背后所看到的荒原时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就是写战后一群流落欧洲的青年的生活情景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毁掉了他的性能力。他爱上了一名英国护士勃瑞特·艾希利,后者也倾心于他,但他们无法结合。

一个美国作家罗伯特·柯恩——一个对生活颇多虚妄与浪漫幻想的人也爱上了勃瑞特,但她并不喜欢他。这一群历经沧桑的青年,战后浪迹欧洲大陆,整日无所事事,聚饮、争吵或殴斗。战争夺取了他们的亲人,给他们留下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他们对战争极度厌恶,对公理、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对人生感到厌倦、迷惘和懊丧。小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谴责了战争,具有反战色彩。小说因写了一代人的迷惘而成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

《永别了,武器》(又译《战地春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他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现的历史原因,控诉了战争毁灭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们的心灵,并使千百万无辜生因此涂炭。这篇作品显露了海明威散文风格的基本特色和“现代叙事艺术”。作品故事情节简单而意境纯一,语言朴实无华,句子短小凝练,环境描写达到情景交融。

40年代,他根据在非洲的见闻和印象写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 还发表了《法兰西斯·玛贝康短暂的幸福》。1932年发表了《午后之死》, 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炼,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提出了“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实、含蓄、耐人寻味。

1939年,海明威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创作了着名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这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它写了国际纵队的志愿人员罗伯特·乔丹为配合一支游击队的一次炸桥行动而牺牲的感人故事,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在相当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孤独、迷惘与悲泣的情绪,把个人融入到社会中,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战后,海明威创作进入晚期,其代表作为《老人与海》,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以自己的经历披露了当权者的伪善和现实的残酷,刻画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迷惘情绪,作品中洋溢着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在探索艺术创作的途径中使现实主义在开放性的兼容并蓄中获得了新的光采!

海明威的生平

欧纳斯特·密勒·海明威生于一八九九年七月二十一日,一家六个孩子,他是第二个。他母亲让他练习拉大提琴;他父亲教他钓鱼和射击。童年似乎没有创伤。中学是一九一七届的,他是一个热情的、好竞争的标准美国男孩;学习成绩好,体育运动全面发展(游泳、足球、射击,还偷偷地到当地体育馆去学拳击),参加辩论团,学校乐队里拉大提琴,编辑学校报纸《吊架》,还给文学杂志《书板》投稿,写短篇小说(已经初具日后成熟的风格的苗头),写诗。他有时中途搭别人的车,出去旅行。有一次在禁猎区打鹭鸟,事后躲藏起来,免受法律制裁。某些批评家认为,海明威离家出游说明他童年过的是正常的生活;但在别外一些批评家看来,则象征他早年反判像树园的生活方式,反映他家庭生活中关系紧张。
他父亲与母亲的兴趣一定截然相反,所以引起他身上相克的反应和某种敌对性。姐姐玛茜琳尼·山福德大他两年,但同海明威一起长大,说他父母亲“互相笃爱”,但承认他们“常常相互感到厌烦”。他母亲格雷丝·霍尔·海明威是公理教会信徒,宗教观念强(她给四个女儿取了圣徒的名字),但也是一位有艺术修养的女人,她把家庭环境布置得如同教堂组织的文化沙龙。他父亲克拉伦斯·艾德家兹·海明威是一个杰出的医生,热心的、有训练的运动员,又是一个专业的研究自然界的人,他引起他儿子对于户外活动的爱好。夏天,他们居住在密执安北部近彼托斯基湖畔的房子里,海明威医生有时候带他儿子一起出诊,横过华隆湖到奥杰布华族印第安人居住地去;他们经常一起钓鱼和打猎。他们关系密切,虽然他父亲严于律己,甚至比海明威太太更严格,更具有清教精神。
他双亲各自对他的影响至少粗粗看去是清楚的。他对户外活动的爱好,作为运动员的训练和勇敢,从来没有减退过。他喜欢音乐(虽然讨厌学大提琴)和美术,也一如既往。他珍爱巴哈和莫扎尔特,说他从“研究和声学与对位法”之中学到写作方法;又说“我从画家身上学到的东西同从作家身上学到的东西一样”。从海明威在像树园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现有的材料看来,没有一点能说明他日后不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然而,我们看一看这位自传性异常突出的作家的创作,就发现那些以涅克·阿丹姆斯为主人公的、关于那一段时间的故事(《印第安帐篷》、《医生与医生妻子》、《某件事情的结束》、《三天大风》、《战斗者》与《杀人者》),写的却是暴力与恐惧、混乱与失望的主题——还有孤独;他的同学指了,孤独与多才多艺是海明威当年最突出之点。
他毕业前两个月,美国参战。卡洛斯·倍克尔写道:“他面临的几条路是上大学、打仗和工作,”海明威选择工作。他左眼有毛病,不适宜去打仗。一九一七年十月,他开始进堪萨斯市的《星报》当见习记者,这家报纸是美国当时最好的报纸之一。六个月之中,他采访医院和警察局,也从《星报》优秀的编者G·G·威灵顿那里学到了出色的业务知识。海明威在《星报》头一次知道,文体象生活一样必须经过训练。《星报》有名的风格要求单上印道:“用短句”,“头一段要短。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下面说,不要反面说。”海明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学会把写新闻的规则化成文学的原则。
但是,战争的吸引力对海明威越来越大,他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后半月开始这场探险。头两个月,他志愿在意大利当红十字会车队的司机,在前线只呆了一个星期。在这个星期最后一在的下半夜,海明威在意大利东北部皮亚维河边的福萨尔达村,为意大利士兵分发巧克力的时候,被奥地利迫击炮弹片击中。他旁边的一个士兵打死了,就在他前面的另一个士兵受了重伤。他拖着伤兵到后面去的时候,又被机关枪打中了膝部;他们到达掩护所的时候,伤兵已经死去。海明威腿上身上中了两百多片碎弹片,他在米兰的医院里住了三个月,动了十几次手术,大多数弹片都取了出来。他受伤的时候,离他十九岁生日还差两上星期。
五十年代早期,海明威说过:“对于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但这种经验太多了,却有危害。”摧残海明威身体的那次炸裂也渗透他脑子里去了,而且影响更长、更深远。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失眠,黑夜里整夜睡不着觉。五年之后,海明威和他妻子住在巴黎,他不开灯仍然睡不着。在他的作品中,失眼的人处处出现。《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柏尼斯,《永别了,武器》中的弗瑞德里克·亨利,涅克·阿丹姆斯,《赌徒、修女和无线电》中的弗莱才先生,《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哈利和《清洁、明亮的地方》中的老年待者,都患失眠症,害怕黑夜。
那个年老的待者说:“这毕竟只是失眠。有这病的人一定不少。”失眠是那种痛苦的并发症的症状,海明威、他的主人公和(“有这病的人一定不少”)他的同胞都受到折磨。菲利普·扬对海明威的个性作了出色的、合乎情理的心理学分析,提出一个论点,说他这次创伤民引起的情绪,非他理性所能控制。海明威晚年反复地、着了魔似地搜索这类似的经验,来驱除那种精神创伤;如果办不到,他就不断地通过创作而浊思考来再现这个事件,为的是控制它所激起的忧虑。
扬明智地指出,海明威最终关心的是艺术,而不是创伤。然而,在局部范围内,扬的个性学说可以把海明威的为人与他的作品统一起来。而且,对于海明威观察战争,对于这位艺术家,这种学说赋予特殊的意义。《永别了,武器》和一些短篇小说出色地描述了战争在社会、感情和道德方面的含义,然而,使他的战争经验“难能可贵”的不止是这番描述:它在他心灵上锻铸出他对人的命运的看法,这几乎影响他所有的作品。迫击炮的碎弹片成了残酷世界破坏力量的比喻,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成了寻求生存道路、受伤的人类的象征。他已经差不多准备好,可以把那种生活感受转化为文学作品了。
他取得红色英勇勋章之后的五年内,缓慢地却是目的地为写作生涯而努力。橡树园热情欢迎它的英雄归来,但是海明威的父母亲——尤其是他的母亲——感到厌烦,因为这个年轻的除了写作别无雄心,又极为乐意接受家庭的供养。有一度他为多伦多《每日星报》和《星报周刊》写特写。他姐姐玛茜琳尼写道,他刚过完二十一岁生日,他母亲提出最后通牒:要么找一个固定的工作,要么搬出去。海明威搬了出去,到芝加哥当了一年《合作福利》的编辑,这是一份宣传合作投资的机关报。那年冬天,他认识了他在文学界头一位重要的朋友舍伍德·安徒森,并且通过安徒森,认识了“芝加哥派”的其他成员。同时他认识并爱上了哈德莱·理查孙,她是一位漂亮的红发女郎,比他大八岁。1921年九月,海明威与哈德莱结婚,在家里的乡间别墅度蜜月,接着去多伦多,当了几个月的特写记者。
但是,他真心需要的是欧洲,是有空间的时间进行写作。海明威夫妇决心接受一个驻国外兼职记者的工作。此后两年,海明威成了《星报》驻欧洲的流动记者,人住在巴黎,兼写关于日内瓦与洛桑国际会议的报道,包括希士战争的简练的戏剧性电讯。他偶尔写一点轻松的、但观察锐利的印象记,内容是瑞士滑雪、西班牙斗牛和德国战后生活。他早期新闻工作的训练,加上天生爱好简洁,已经成了一种风格,他现在写的电报——浓缩、紧凑——使这种风格更为有力。
在此同时,他写小说,写诗,想找一个出版商发表他一篇东西,但(自一九一八年以来)一直没有找到。一九二二年迅速地发生一连串事件,加速了他的希望,接着他又感到失望。他凭舍伍德·安徒森的一封介绍信,带着他的作品去见葛屈露德·斯泰因,她在弗勒吕斯路的沙龙是依兹拉·庞德、詹姆斯·乔衰斯和福德.麦多克斯·福德等侨居国外的人的艺术中心。斯泰因喜欢这个年轻人,他派头简直象大陆上的人,一双眼睛“好奇得有感情”,她鼓励他当作家,不过劝他应该完全放弃新闻记者的工作,把散文修改得更加精练一些:“这里描写很多,又写得不十分好。从头来起,写得集中一些。”庞德也喜欢这位新到的作家,同他一起散步,拳击,鼓励他继续写诗。五月份和六月份,海明威头一次公开发表作品——一篇只有两页的讽剌性寓言《神妙的姿势》和一首只有四行的诗《最后》,这首诗是补白,填补威廉·福克纳六节诗留下的空白。一家新奥尔良的杂志《两面派》把这两篇作品都发表了,他这番运气,又是靠舍伍德·安徒森帮的忙。
灾难发生在一九二二年末他参加洛桑和平会议的时候。他约定叫哈德莱带一只手提箱去迎他,哈德莱几乎把他所有的手稿都装在这只箱里(少部分邮寄)。在巴黎的里昂车站,她把手提箱放在车箱里,未加提防,过了一会儿回来,发现箱子不见了。几年以后,海明威给卡洛斯·倍克尔的信中说道:这件事使他痛苦万分,他“恨不得去做外科手术,免得去想它。”海明威没有办法,只好重起炉灶,这回获得惊人的成功。一九二三年,他几篇作品被刊物采用。哈丽特·蒙罗在《诗歌》(一九二四年一月号)上发表他站首短诗;玛格瑞特·安德生和琴·希普在《小评论》(一九二三年四月)上发表了他六个短篇(共十八个短篇,原拟于次年一月发表,总题为《在我们的时代里》;一九二三年夏天,罗伯特·麦卡门发表海明威第一部作品《三篇故事和十首诗》(三篇故事是《在密执安》、《我的老头子》和《不合时宜》)。
虽然前途好象有把握,路上却有现实的障碍。哈德莱怀孕了,两夫妇几乎没有钱。他们同意回多伦多住两年,挣够了钱再到巴黎来,到那时候他可以致力于写作。他们在一九二三年八月离开巴黎。约翰·哈德莱(“勃姆比”)·海明威生在十月,但到了一九二四年一月,海明威夫妇已经回到巴黎和蒙巴那斯,安居在戴尚圣母院的一套公寓房子里。海明威走向成功的步子又耽误了,因为他得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干活养家。他不去过蒙马特尔区的游堕生活,吃不饱肚子,这在《流动宴会》里都有记载,但他坚持写作。正如斯泰因所观察的,“他十分认真地写作,想当作家。”突破是在一九二五年——也许是靠两位有影响的支持者帮忙。司各特·菲兹杰拉德还没有认识海明威的时候,艾德蒙·威尔逊已经给他看过海明威的作品,菲兹杰拉德印象很深,并催促斯克利布纳公司的麦克斯威尔·珀金斯去约稿。珀金斯写了信,但因为误和邮递方面的错误晚到了十天,海明威已经接受了安徒森的出版者波尼和利夫赖特公司二百元的预支稿酬,出版他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其中包括同名集子中发表的早期的速写,还接受出版公司对于他下两本书的权限。
从经济收入上说,《在我们的时候里》是失败的,下一本书,即讽刺模拟安徒森作品的《春潮》,也是失败的,但是海明威引起艾伦·泰特、保尔·罗孙匪尔德和路易斯·克罗纳伯格等美国重要评论家的注意,他们都认为海明威是美国文坛新出现的声音。然而,又是菲兹杰拉德对海明威的才能讲得最有说服力。菲兹杰拉德在《如何浪费材料——评我的同代人》一文中,攻击那些已取得稳固地位的作家——尤其是亨·路·门肯和安徒森——认为他们“强调发掘美国的‘意义’”,是“不真诚的,因为他们自己身上并没有这种需要。”菲兹杰拉德说,侨居国外的人倒是有这份好处,能够为自己形成一种“不会败坏的风格”,表现净化了的热烈感情。菲兹杰拉德以海明威和《在我们时代里》为主要的例子,说明这位作家“具有新的气质”,而且具有上述两个方面的特点。菲兹杰拉德的文章发表在五月,五个月以后,海明威证实了菲兹杰拉德的赞扬是很有道理的。
一九二六年十月斯克利布纳公司出版了《太阳照样升起》,不到三十岁的海明威成了有定评的文学家。作为一位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销路不错,也博得了好评。海明威晚年在《流动宴会》这部书回忆一九二一至一九二六年间的生活情景时,追忆当时的梦想,刻苦的训练和灾难。梦想是牧歌式的:对哈德莱纯洁的爱,巴黎和伏拉尔勃等美好的去处,友人的情谊。刻苦的训练——把自己写为一个挨饿的人,渴望成功心切,无情地律己,同时也为了形成自己的文学风格。灾难是随成功接踵而至的梦魔般的现实,它粉碎了梦想,破坏了训练,只剩下了欲望,放纵和失望。海明威写这本书的时候,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病痛可能加剧老年人怀旧的甜蜜和痉。然而,在某个意义讲,也说明海明威终于明白他早年在巴黎的时代,正是他作为一个人与作为一个艺术家最为融合的年代。他发表了《在我们的时代里》、《太阳照样升起》,尤其是一九二九年发表了《永别了,武器》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足够的经历,形成他对人类命运的看法和极能表现这种看法的文体风格。虽然他艺术上的发展还没有结束,但是他后来写的东西至多是技巧更为精致,更有光彩,把他已经写过的主题加以变化罢了。
他此后二、三十年的戏所以能够唱得下去——除了一系列近乎传奇的轶事之外——在某种程度上讲,是由于海明威相当灵活地使自己在群众中的形象适应时热变化的要求。他个人在群众中有魅力,正是这个原因——不管是叫“爸爸”这个慈祥的绰号,也不管是叫“冠军”这个好斗的称呼。然而,更吸引人是内心的戏剧性变化。当他的名声由细流汇成潮流的时候,他的感觉能力好象在水槽里打滚。在早期作品中,恐惧与美感密切得难解难分:他们只能通过极为含蓄的感觉传达出来。艺术家驾驭了人的形象。在后期作品中,受压抑感情的细微之处常常写得过火,几乎成了感情的嘲弄。内心戏剧性的力量正在于此。因为,海明威仿佛要想称补艺术上的失败,在生活上作出过度的反应。他在现实世界中的行动仍然反映出他关心悲剧性的经验,迫切需要对抗含有敌意的世界,肯定他的自我形象。但是,由于英雄的气概太显眼、太坚决,人物的行动写得过分明显。因此落到滑稽、令人窘迫、甚至常常令人厌烦的地步。如果说他在二十年代是在艺术上探险,那么到了三、四十年代这个艺术家本人成了冒险家。他对人生的看法没有改变,只是艺术的工夫松驰了。
在《太阳照样升起》出版、《永别了,武器》未出版之间,海明威同洽德莱离了婚,与当过《时尚》时装式样编辑的保琳·帕发费结婚,他们回到美国,定居在基维斯岛,一九二七年海明威完成并发表了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一九二八年,他写《永别了,武器》初稿的时候,保琳生下他们第一个孩子(她一共生了两个儿子);他修改初稿时,得知消息:他父亲得了糖尿病,又因经济困难自杀,用的是他自己父亲内战时用过的手枪。二十年以后,海明威在插图本《永别了,武器》的序言中回忆道:“那一年有好地时光和坏的时光,”但又说他当时“生活在书里”,“比我任何时候都愉快。”三十年代早期,他经济富裕,婚姻美满,到处冒险。这些年里,他到怀俄明和蒙大拿打野鸭,打麋子,到非洲猎大动物,登上定制的“皮拉尔”号游艇到基维斯岛和别米尼岛外捕鱼。这些年头正值大萧条时期。国家因经济危机弄得情绪低落,但海明威却更象一个狂热的童子军。一九三四至一九三六年间,他给《老爷》杂志写了二十三篇生动但没有多大价值的文章,描写狩猎和捕鱼,这给大萧条期间城市中的受害者提供了一个精神避难所。他们在海明威粗狂妄的面容和强壮的身躯上看到背运时期一位英雄的面貌;他含蓄的散文、精练的对话表现了典型的“重压下的优美风度”。他这些年来发表的两部非小说的作品加强了这个形象。一部是《午后之死》(1932),称颂斗牛的仪式,一部是《非洲的青山》(1935),描写一次狩猎旅行,预演人与野兽的悲剧,但几乎声嘶力竭地歌颂人类勇气的尊严。
三十年代早期,海明威小说相对地说写得比较少。二十年代,海明威发表了两部小说,三十五个短篇,一部谐模作品,一些诗,外加相当数量的通讯报道。他三十年代前半期产生的主要作品是《胜者无所得》(1933),一个短篇小说集,收入十四个短篇小说。一九三六年,他发表了他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乞力马扎罗的雪》,主人公是一个作家,因写不出“他该写”的作品而奚落自己。
从一九三七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艺术家海明威还是当他的冒险家,只是改变了装束。从《有的和没有的》(1937)中亨·利·摩根的话——“一个人不行……他好的干不出事”——开始,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牺牲了他们的私事,转向世界危机所引起的集体的责任。至少从表面上看来,大萧条与西班牙内战粉碎了海明威的信念:他长期以来认为作家的主要任务是“直接地真诚地写人”,“谁要是把政治当作出路,谁就在骗人。”左翼批评家一向嘲笑他们心目中的海明威耽乐的孤立主义,现在欢迎他的转变。其实,海明威在他的小说创作里并没有向左转,他的人物走的是老路——冒险,孤独,结果是死胡同。他们重新进入世界,因为民主可能比法西斯好些,但他们虽然同人民混在一起,但不是人民的一员。海明威也是如此。不管他参加什么战争,统统成了他的战争,他打仗一如既往,有他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理由。
一九三七初海明威去到西班牙。官方名义是北极美报业联盟记者,他却不是不篇不倚的旁观者。他借债为忠于共和政府的部队买救护军,在美国第二届全国作家会议上发言攻击法西斯主义,协助拍摄亲共和政府的影片《西班牙大地》(1938),发表了他唯一的一出长戏《第五纵队》,描写这场冲突。一九三九年他在哈瓦那郊区“了望农场”购买了一份地产,就在地产山顶的房子里,创作关于法西斯主义、民主和个人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小说出版几天后,保琳·帕发弗以“遗弃”为理由同他离婚。一个星期之内,海明威娶第三个妻子玛瑟·盖尔荷恩,她是圣路易市人,小说家、记者,他们共同生活了五年,婚后头两年,他们去中国当战地记者,海明威为现已停刊的纽约报纸《下午报》撰写报道。海明威在这些报道中认为:日本、英国与美国之间不大会爆发战争,但不是不可能发生。他有预见,指出如果日本进攻美国在太平洋或东南亚的基地,那么战争不可避免。
从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四年他被《柯里厄》杂志作为没有军籍记者派往巴顿将写的第三军为止这段时间内,海明威驾驭“皮拉尔号”——由政府出钱配上通讯与爆破设施——巡逻海上,成了一艘伪装的反潜艇的兵舰。虽然“皮拉尔号”没有遇上潜水艇(如果遇上,海明威准备命令自己在指挥塔上扔手榴弹和燃烧弹),海明威的报告可能帮助了海军侦察到一些潜水艇的方位并把它们炸沉,海明威因这些功绩得到表彰。一九四四年海明威在英国同皇家空军协作,几次坐飞机参加战斗,没有受伤,但在伦敦一次灯火管制时汽车失事,他头部与膝部受伤。几家报纸登出他的讣告,但不久,在联军登陆那一天,在诺曼底的福克斯·格林海滩上海明威观看了几分钟战斗才回到船上。
他虽然名义上属于巴顿将军的军队,却同第一军第四步兵师一起行动,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和凸地战役?/ca>

‘玖’ 求世界名着被翻拍成的电影 有越多越好要高清 满意再+50分

威尼斯商人(英国导演MICHAEL RADJORD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仲夏夜之梦(美国导演Michael Hoffman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罗密欧与茱丽叶(意大利导演Renato Castellani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罗密欧与茱丽叶(美国导演PHILPKAUFMAN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喜剧改编)

罗蜜欧与朱丽叶(澳大利亚导演Baz Luhrmann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殉情记(意大利导演柴伐里尼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罗蜜欧与茱丽叶》改编)

哈姆雷特(意大利导演柴伐里尼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哈姆雷特(英国导演Laurence Oliver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王子复仇记(冰岛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改编)

君臣人子小命呜呼(英国导演TOM STOPPARD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改编)

德克萨斯旺(德国导演Uli Edel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改编)

乱(日本导演黑泽明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改编)

麦克白(英国导演Jeremy Freeston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麦克白(波兰导演波兰斯基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的电影)

蜘蛛巢城(日本导演黑泽明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改编)

亨利五世(英国导演Laurence Olivier根据莎士比亚同名戏剧改编)

亨利五世(英国导演Kenneth Branagh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个情人(英国导演Naomi Capon,John Glenister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亨利八世》改编)

都是男人惹的祸(英国导演Kenneth Branagh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名剧《无事生非》改编)

鲁宾逊漂流记(美国作家GEORGE MILLER根据英国作家笛福的同名小说改编)

汤姆?琼斯(英国导演Tony Richardson根据英国作家菲尔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克拉丽莎(英国导演Robert Bierma根据英国作家理查森的同名小说改编)

小人国历险记(英国导演CHARLES STURRIDGE根据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流记》改编)

傲慢与偏见(英国导演Simon Langton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傲慢与偏见(英国导演Joe Wright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傲慢与偏见(美国导演Robert Z. Leonard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理智与情感(台湾导演李安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爱玛(美国导演Douglas McGrath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劝导(英国导演ROGERMICHLL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曼斯菲尔庄园(英国导演Patricia Rozema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惊情四百年(美国导演科波拉根据英国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改编)

雾都孤儿(英国导演大卫?里恩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雾都孤儿(波兰导演波兰斯基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英国导演Stephen Whittaker根据英国作家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尼古拉斯?尼克尔贝(少爷返乡)(美国导演Douglas McGrath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新圣诞颂歌(英国导演DAVID JONES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圣诞欢歌》改编)

我们共同的朋友(英国导演Julian Farino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大卫?科波菲尔(英国导演Simon Curtis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奥利弗(英国导演卡罗尔?里德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奥利弗?退司特》改编)

双城记(英国导演Jack Conway,Robert Z. Leonard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化身博士(美国导演John S. Robertson根据英国作家斯蒂文生的同名小说改编)

名利场(印度导演奈尔根据英国作家萨克雷的同名小说改编)

巴里?林登(美国导演库布里克根据英国作家萨克雷的同名小说改编)

简爱(美国导演奥逊?威尔斯根据英国作家勃朗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简爱(美国导演Delbert Mann根据英国作家勃朗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认真的重要性(英国导演Oliver Parker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同名小说改编)

贵在真诚(英国导演Anthony Asquith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小说《认真的重要性》改编)

理想丈夫(英国导演Oliver Parker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同名小说改编)

良家妇女(英国导演Mike Barker根据王尔德的戏剧《温夫人的扇子》改编)

小王子(美国导演Stanley Donen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改编)

秘密的花园(波兰导演霍兰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改编)

莎乐美(西班牙导演绍拉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同名戏剧改编)

呼啸山庄(美国导演惠勒根据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新呼啸山庄(美国导演PETER KOSMINSKY根据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改编)

米德镇的春天(英国导演Anthony Page根据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米德尔马契》改编)

亲爱的(英国导演约翰?施莱辛格根据英国作家哈代的同名小说改编)

疯狂佳人(英国导演约翰?施莱辛格根据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远离尘嚣》改编)

苔丝(波兰导演波兰斯基根据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电影)

绝恋(英国导演迈克尔?温特伯姆根据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改编)

现代启示录(美国导演科波拉根据英国导演康拉德的《黑暗的心》改编)

动地惊天爱恋过(英国导演Mark Peploe根据英国作家康拉德的小说《胜利》改编)

一个贵妇的画像(新西兰导演坎皮恩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三颗翼动的心(英国作家Iain Softley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小说《鸽之翼》改编)

华盛顿广场(波兰导演霍兰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欧洲人(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金碗(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黛丝?米勒(美国导演博格达诺维奇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恋爱中的女人(英国导演拉塞尔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英国导演拉塞尔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法国导演Just Jaeckin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达罗威夫人(荷兰电影导演格瑞斯根据英国作家伍尔芙的同名小说改编)

美丽佳人奥兰多(英国导演萨莉?波特根据英国作家伍尔芙的小说《奥兰多》改编)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霍华德庄园(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墨里斯(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印度之行(英国导演大卫?里恩根据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一九八四(英国导演米切尔?雷德福根据英国作家奥威尔的同名小说改编)

动物庄园(英国导演JOHN STEPHENSON根据英国作家奥威尔的同名小说改编)

隐形人(英国导演James Whale根据英国作家威尔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沉默的美国人(新西兰导演PHILLIPNOYCE根据英国作家格林的同名小说改编)

恋情的终结(爱尔兰导演尼尔?乔丹根据英国作家格林的同名小说改编)

蝴蝶梦(英国导演希区柯克根据英国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吕蓓卡》改编)

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日本导演大岛渚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包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发条橙子(美国导演库布里克根据英国作家伯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浪子春潮)(英国导演赖兹根据英国作家西利托的同名小说改编)

蝇王(英国导演PETERBROOK根据英国作家戈尔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蝇王(英国导演Harry Hook根据英国作家戈尔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法国中尉的女人(英国导演赖兹根据英国作家福尔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无可救药爱上你(英国导演Neil LaBute根据英国作家拜厄特的小说《占有》改编)

魔戒三部曲(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根据英国童书作家托尔金的同名小说改编)

纳尼亚传奇(新西兰导演Andrew Adamson 根据英国作家C.S. 刘易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小飞侠彼得?潘(美国导演P.J. Hogan根据英国作家J?M?巴里的童话《彼得?潘》改编)

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美国导演克里斯-哥伦布根据英国童书作家J.K. 罗琳的同名小说改编)

哈利?波特与密室(美国导演克里斯-哥伦布根据英国童书作家J.K. 罗琳的同名小说改编)

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根据英国童书作家J.K. 罗琳的同名小说改编)

戏梦巴黎(意大利导演贝尔托鲁齐根据英国作家吉尔伯特?阿代尔的小说《梦想家》改编)

水泥花园(英国导演伯金根据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改编)

布卢姆(英国导演SEAN WALSH根据爱尔兰作家乔依斯的小说《尤利西斯》改编)

安吉拉的骨灰(英国导演帕克根据爱尔兰裔美国作家弗朗克?麦科特的同名自传改编)

美国文学

红死病的面具/阿瑟家的崩溃/邪灵复活(美国众导演根据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小说改编)

红字(情归何处)(德国导演文德斯根据美国作家霍桑的同名小说改编)

红字(爱尔兰导演尼尔?乔丹根据美国作家霍桑的同名小说改编)

白鲸记(美国导演休斯顿根据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同名小说改编)

顽童历险记(美国导演MICHAEL CURTIZ根据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改编)

百万英磅(英国导演尼姆根据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同名小说改编)

纯真年代(美国导演马丁?斯克塞斯根据美国作家华顿的同名小说改编)

小妇人(美国导演GEORGE CUKOR根据美国作家奥尔科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小妇人(英国导演PADDYRUSSELL根据美国作家奥尔科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小妇人(澳大利亚导演阿姆斯壮根据美国作家奥尔科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乱世佳人(美国导演Victor Fleming根据美国作家米切尔的小说《飘》改编)

大地(美国导演SIDNEY FRANKLIN根据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同名小说改编)

最后的大亨(美国导演卡赞根据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尔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改编)

大亨小传(英国导演Jack Clayton根据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尔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改编)

老人与海(美国导演JUD TAYLOR根据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

战地春梦(美国导演Charles Vidor根据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改编)

鼠与人(美国导演Gary Sinise根据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改编)

愤怒的葡萄(美国导演福特根据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改编)

伊甸园之东(美国导演卡赞根据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改编)

救生艇(英国导演希区柯克根据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改编)

淑女,荡妇,情人(英国导演约翰?施莱辛格根据美国作家韦斯特的《蝗灾之日》改编)

马嘴(英国导演尼姆根据美国作家Joyce Cary的同名小说改编)

马耳他之鹰(美国导演休斯顿根据美国作家哈米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杀死一只知更鸟(美国导演罗伯特?马利根根据美国作家哈伯?李的同名小说改编)

沉沦(邮差总按两次铃)(意大利导演维斯康蒂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凯恩的同名小说改编)

邮差总按两次铃(美国导演Tay Garnett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凯恩的同名小说改编)

欲望号街车(美国导演卡赞根据美国作家威廉斯的同名戏剧改编)

朱门巧妇 (美国导演RICHARD BROOKS根据美国作家威廉斯的剧本《铁皮屋顶上的猫》改编)

推稍员之死(德国导演斯隆多夫根据美国作家阿瑟?米勒的同名戏剧改编)

激情年代/炼狱(美国导演NICHOLAS HYTNER根据美国作家阿瑟?米勒的戏剧《熔练》改编)

国王的全班人马(一代奸雄)(美国导演ROBERT ROSSEN根据美国作家沃伦的同名小说改编)

红粉佳人(美国导演 FRED ZINNEMANN根据美国作家琼斯的小说《从这里到永远》改编 )

细红线(美国导演马利克根据美国作家琼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圣路易斯雷大桥(爱尔兰导演Mary McGuckian根据美国作家桑顿?威尔德的同名小说改编)

蒂凡尼的早餐(美国导演Blake Edwards根据美国作家Truman Capote的同名小说改编)

亨利和琼(美国导演考夫曼根据美国作家阿娜伊斯?宁的同名小说改编)

第二十二条军规(美国导演MIKENICHOLS根据美国作家海勒的同名小说改编)

赤裸的午餐(加拿大导演克罗宁伯格根据美国作家巴特勒的同名小说改编)

短片集(美国导演阿尔特曼根据美国作家卡佛的短篇小说改编)

冠军的早餐(美国导演Alan Rudolph根据美国作家冯尼格的同名小说改编)

第五号屠宰场(美国导演希尔根据美国作家冯尼格的同名小说改编)

母亲之夜(美国导演KEITH GORDON根据美国作家冯尼格的同名小说改编)

紫色(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根据美国作家沃克的同名小说改编)

苏菲的抉择(美国导演ALAN J PAKULA根据美国作家威廉?斯泰伦的同小说改编)

大鱼(美国导演蒂姆?伯顿根据美国作家丹尼尔?华莱士的小说《Big Fish: A Novel of Mythic Proportions》改编)

人性的污点(美国导演ROBERTBENTON根据美国作家罗思的同名小说改编)

冷山(加拿大导演明格拉根据美国作家查尔斯?弗雷泽的同名小说改编)

时时刻刻(英国导演Stephen Daldry根据美国作家坎宁安的同名小说改编)

冰风暴(中国台湾导演李安根据美国作家里克?穆迪的同名小说改编)

断背山(中国台湾导演李安根据美国作家安妮?普鲁克斯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

‘拾’ 海明威简介

海明威
海明威

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他的父亲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他的母亲喜爱文学,这一切都对海明威日后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不少的影响。中学毕业后,海明威在美国西南的堪萨斯《星报》当了6个月的实习记者。这家报馆要求新闻报道简捷明快。海明威在《星报》受到了良好的训练。

康复后的海明威作为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的记者常驻巴黎。他对创作怀着浓厚的兴趣,一面当记者,一面写小说。他的创作得到当时着名小说家的鼓励和指点。在近10年的时间里他出版了许多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太阳照常升起》。《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第一部重要的小说。写的是像海明威一样流落在法国的一群美国年轻人。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战争给他们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他们非常空虚、苦恼和忧郁。他们想有所作为,但战争使他们精神迷惘,尔虞我诈的社会又使他们非常反感,他们只能在沉沦中度日,美国作家斯坦因由此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这部小说是海明威自己生活道路和世界观的真实写照。海明威和他所代表的一个文学流派因而也被人称为“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怀着要亲临战场领略感受战争的热切愿望,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投身意大利战场。

大战结束后,海明威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获得中尉军衔。伴随荣誉的是他身上237处的伤痕和赶不走的恶魔般的战争记忆。

1929年,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和《永别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好作品。小说的主人公享利是个美国青年,他自愿来到意大利战场参战。在负伤期间,他爱上了英籍女护士凯瑟琳。享利努力工作,但在一次撤退时竟被误认为是德国间谍而险些被枪毙。他只好跳河逃跑,并决定脱离战争。为摆脱宪兵的追捕,享利和凯瑟琳逃到了中立国瑞士。在那里,他们度过了一段幸福而宁静的生活。但不久,凯瑟琳死于难产,婴儿也窒息而亡。享利一个人被孤独地留在世界上,他悲痛欲绝,欲哭无泪。小说在战争的背景下描写了享利和凯瑟琳的爱情,深刻地指出了他们的幸福和爱情是被战争推向毁灭的深渊的。

1928年,海明威离开了巴黎,居住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古巴,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他经常去狩猎、捕鱼、看斗牛。但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海明威无法再过宁静的生活了。1937年至1938年,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波于西班牙内战前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记者随军行动,并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明威立即将自己的游艇改装成巡艇,侦察德国潜艇的行动,为消灭敌人提供情报。1944年,海明威随同美军去欧洲采访,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受重伤,但痊愈后仍深入敌后采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获得一枚铜质奖章。

1940年,海明威发表了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反法西斯主义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作品描写了主人公美国青年乔顿,他志愿参加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奉命在一支山区游击队的配合下,在指定时间炸毁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梁。乔顿炸毁了桥梁,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独自狙击敌人,等待他的是死亡。乔顿有高度的正义感和责任心,他因自己能为反法西斯斗争捐躯而感到光荣和自豪。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在相当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孤独、迷惘与悲泣的情绪,把个人融入到社会中,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起初,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过了40天还没有钓到鱼,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头不会交好运。第85天,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头儿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林鱼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尽地一头栽倒在陆地上。孩子来看老头儿,他认为桑提亚哥没有被打败。那天下午,桑提亚哥在茅棚中睡着了,梦中他见到了狮子。“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老人与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通过桑提亚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孩子准备和老人再度出海,他要学会老人的一切“本领”,这象征着人类这种“打不败”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硬汉子”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他们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仍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

海明威一生勤奋创作。早上起身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写作。他写作时,还有一个常人没有的习惯,就是站着写。他说:“我站着写,而且是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30、40年代,他塑造了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代表作《老人与海》1950)。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早期,他写出了《在我们的时代里》、《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和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这一时期,正值西方世界沉沦为爱略特在社会崩溃背后所看到的荒原时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就是写战后一群流落欧洲的青年的生活情景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毁掉了他的性能力。他爱上了一名英国护士勃瑞特·艾希利,后者也倾心于他,但他们无法结合。

一个美国作家罗伯特·柯恩——一个对生活颇多虚妄与浪漫幻想的人也爱上了勃瑞特,但她并不喜欢他。这一群历经沧桑的青年,战后浪迹欧洲大陆,整日无所事事,聚饮、争吵或殴斗。战争夺取了他们的亲人,给他们留下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他们对战争极度厌恶,对公理、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对人生感到厌倦、迷惘和懊丧。小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谴责了战争,具有反战色彩。小说因写了一代人的迷惘而成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

《永别了,武器》(又译《战地春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他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现的历史原因,控诉了战争毁灭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们的心灵,并使千百万无辜生因此涂炭。这篇作品显露了海明威散文风格的基本特色和“现代叙事艺术”。作品故事情节简单而意境纯一,语言朴实无华,句子短小凝练,环境描写达到情景交融。

40年代,他根据在非洲的见闻和印象写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 还发表了《法兰西斯·玛贝康短暂的幸福》。1932年发表了《午后之死》, 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炼,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提出了“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实、含蓄、耐人寻味。

二战后,海明威创作进入晚期,其代表作为《老人与海》,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着《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对于这一赞誉,海明威是当之无愧的。海明威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以自己的经历披露了当权者的伪善和现实的残酷,刻画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迷惘情绪,作品中洋溢着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在探索艺术创作的途径中使现实主义在开放性的兼容并蓄中获得了新的光采!

获奖后的海明威患有多种疾病,给他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没能再创作出很有影响的作品,这使他精神抑郁,形成了消极悲观的情绪,终于以自杀这种方式解脱了自己。这也是海明威“硬汉子精神”的一种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