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四十部经典电影魂断蓝桥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四十部经典电影魂断蓝桥

发布时间: 2022-10-04 20:57:57

㈠ 魂断蓝桥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赏析滑铁卢桥上的一段美丽而忧愁的恋爱故事,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恋爱悲剧之一。第十三届奥斯卡最佳黑白片、最佳原创音乐奖提名,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最受欢迎的恋爱电影”之一。《魂断蓝桥》文艺气味浓重,具有极高的感染力,催人泪下。该片的成功,不仅仅是向人们展示了爱的真理,更重要的是向人们昭示了和平的珍贵和战争的罪责。“拒绝战争,争取和平”,这是影片暗含的主题。

故事梗概滑铁卢桥上,英军上校罗依·克劳宁从军车上下来,在桥上独自凭栏凝视,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象牙雕的吉祥符,20年前的一段恋情如在眼前……

1917年,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空袭警报响了,街上的人们慌乱地跑向防空洞。一群年轻姑娘在滑铁卢桥上飞跑。忽然,其中一个的提包被碰掉了,东西洒了一地。她停下来捡,眼看就要被飞驰的马车撞上。年轻的上尉军官罗依·克劳宁也在滑铁卢桥上奔跑,他及时拉了姑娘一把,躲过了马车。

罗依捡起姑娘散落在地上东西,其中就有那个象牙吉祥符,是姑娘的珍爱之物。姑娘找不到同伴了,罗依拉着姑娘跑进挤满人群的地下铁道。在嘈杂喧闹的人群中,罗依定睛打量着眼前这位姿色秀丽的姑娘,只见她举止优雅,洋溢着少女的天真,但眼睛里却淡淡地流露着成年人的忧郁。姑娘名叫玛拉,是一位芭蕾舞女演员,玛拉对这个风流倜傥的年青军官一见如故,向他谈论起自己钟爱的舞蹈。罗依则告诉姑娘他是来英国度假的,假期已满,明天将赴法国前线。

警报不一会就解除了,罗依帮玛拉叫车赶往剧院演出,然后赶赴上司的一个宴会。临走时,玛拉将心爱的吉祥符送给了罗依,“愿它能给你带来运气。”罗依已深深爱上了这个端庄秀丽而天真的姑娘,望着玛拉远去,他若有所失。

罗依最终没有去赴宴,而是赶去观看玛拉演出的《天鹅湖》。散场后,他向后台递了一张条,邀请玛拉共进晚餐。纸条被剧院经理笛尔娃夫人没收了,她严厉地训斥了玛拉。玛拉背着经理来到烛光俱乐部。大厅内,罗依向玛拉倾吐爱意,两人在《一路平安》的华尔兹舞曲中翩翩起舞。随着音乐演奏完毕,蜡烛一只只熄灭,曲终,大厅沉浸在一片黑暗中。罗依与玛拉含情相望,拥抱长吻。

第二天,天空下着沥沥小雨,玛拉呆在宿舍凭窗而望,突然,她意外地发现罗依出现在雨中。原来因海上有水雷,罗依的部队推迟2天出发。罗依向玛拉求婚,玛拉幸福地答应了。出身贵族的兰特谢军团军官结婚需获得公爵的认可。罗依给玛拉买了结婚戒指之后赶到了公爵的住处。虽然玛拉出身平民,开朗的公爵还是同意了罗依的申请。罗依带着玛拉风风火火地办好其他必要的手续,赶到教堂。可是,他们来晚了,依照法律,下午3点钟后不能举行婚礼。罗依与牧师约定,明天11点准时再来。

然而这天傍晚,罗依被召回军营,即将当新娘的玛拉,还沉浸在突如其来的幸福之中。就在她准备与女友们去剧场演出时,接到罗依的电话,部队要提前开拔,20分钟后出发。玛拉不顾一切地赶到滑铁卢车站,火车已经启动。

玛拉不顾舞团纪律,执意去车站为罗依送行,耽误了当晚的演出,笛尔娃夫人大发雷霆,她不能容忍演员们有芭蕾舞以外的世界,她要开除玛拉。她的好友凯蒂也因替她仗义直言而遭同样命运。两人失业了,一起搬到了一处廉价公寓,相依为命。

罗依写信让母亲同玛拉见面以便照顾玛拉。但就在玛拉于餐厅等候其母时,无意中从报纸上看到了罗依的名字赫然登在阵亡名单中。此时罗依的母亲来到她面前,尽管这位贵夫人非常和蔼可亲,但此时的玛拉已情绪混乱、言语无礼、不知所云……

玛拉承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一病不起。凯蒂为了支付生活费和玛拉的医药费被迫当了妓女。大病初愈的玛拉发现了这个问题,她万分感激凯蒂的友情。罗依死了,对她来说,这个世界什么都不重要了,她不能让凯蒂一人负担两个人的生活。痊愈后,为了维持生活,玛拉也沦为街头应召女郎。

火车站。已沦为妓女的玛拉浓妆艳抹,闪动着媚眼,招徕着走过身边的官兵,没人理睬她。突然,她呆住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朝他走来,是罗依,他并没有死,他回来了!见到玛拉,罗依兴奋得不能自持,玛拉百感交集,嚎啕大哭。

在餐厅里,罗依兴奋地向玛拉叙述死里逃生的经过,玛拉静静地听着……当罗依问及她的生活时,玛拉无言以对,只是反反复复说:“要是我知道你还活着就好了。”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罗依不愿再离开玛拉一步,他马上打电话给母亲,告诉她自己要带玛拉回家结婚。玛拉痛苦地回绝了罗依。罗依确信玛拉并未移情别恋后,不容分说,把她带往家乡。

路上,玛拉偎依在罗依的身旁,观赏着苏格兰的田园风光,静听着罗依介绍着自己的家园和今后的打算,一种美好的愿望在心中升起。罗依的信任和钟情,给她带来一丝希望,她知道自己的心灵仍是玉洁冰清的,她想等待机会说明一切,重新开始生活。

苏格兰克劳宁家。克劳宁夫人高兴地迎接他们。晚上,舞会大厅灯火辉煌,玛拉优美的舞姿最引人注目。坐席中的贵妇人们却在窃窃私语,她们对克劳宁家将要娶一位舞蹈演员颇有微词。公爵也来参加舞会,他慈爱地邀请玛拉跳舞,交谈中,他赞扬玛拉的善良与忠诚,又告知玛拉,克劳宁家族一向重视门第,对玛拉是一个例外。刚刚平静的玛拉又陷入忐忑不安之中。

深夜,玛拉在卧室里不安地徘徊。克劳宁夫人敲门进来,她请玛拉原谅在伦敦会面时的误会,并对儿子的婚姻表示满意,她赞扬玛拉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夫人走了,玛拉意识到过去的经历是不会被上流社会的人们所谅解的,她不愿再维持假象。玛拉奔向夫人卧室,声泪俱下地说明真相,表示要永远离开罗依。夫人没有挽留她,并答应不把真相告诉罗依。从夫人屋里出来,玛拉碰见幸福得无法入睡的罗依。罗依没有注意到玛拉的反常,他充满爱意地将护身符交还给玛拉保管。玛拉凄婉地向罗依道别。

玛拉留下一封道别信,感谢他的爱,然后离开了克劳宁家。罗依追到伦敦,找到凯蒂,凯蒂向他说明了一切。罗依悲痛地说:“我要永远找她。”他们找遍了各个可能的地方,都不见玛拉。罗依忽然想到初次相见的滑铁卢桥,他拉住凯蒂不顾一切地向那里跑去。

这时,玛拉正在滑铁卢桥上。一队军用卡车隆隆开来,玛拉毫无畏惧地向一辆辆飞驰的军车走去,苍白的脸在车灯的照射下美丽而圣洁。在群众的惊叫声、卡车的刹车声中,玛拉结束了生命,手提包和一只象牙吉祥符散落在地上。

㈡ 《罗马假日》、《魂断蓝桥》、《乱世佳人》、《廊桥遗梦》的主题曲分别叫什么名字

1、《罗马假日》主题曲《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Yesterday Once More)是卡朋特乐队演唱的歌曲,始创于1973年。理乍得·卡朋特和约翰·贝迪斯为回应七十年代早期的怀旧风创作了这首歌曲。

2、《魂断蓝桥》主题曲《Auld lang syne》,在中国各地普遍称为《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曾被不少经典电影引用,在由费雯丽主演的经典电影《魂断蓝桥》中,此曲被用作为主旋律。

3、《乱世佳人》主题曲《my own true love》,中文名《我之真爱》,又名《我的真爱》。由Nana Mouskouri(娜娜·穆斯库莉)演唱。

4、《廊桥遗梦》主题曲《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中文名《此情永不移》,也译成《痴心不改》。这首歌演唱版本众多(Glenn Medeiros、杜德伟等等)。原唱是黑人爵士乐手George Benson。

(2)四十部经典电影魂断蓝桥扩展阅读

歌曲获奖情况:

1.《Yesterday Once More》曾入围奥斯卡百年金曲,在美国Billboard榜单和英国流行音乐排行榜上都得亚军的成绩,名列1973年的国际公信榜单曲排行榜和美国Billboard Easy Listening第一位,现在这首歌已成为永恒畅销单曲之一。

2.《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最高爬到了全美单曲排行榜第12位,但在海外的英国,法国和德国都拿到了冠军,这首歌在台湾也是红遍大街小巷。

㈢ 魂断蓝桥剧情简介

魂断蓝桥》作为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爱情影片之一,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爱情经典之作,内容虽有些传奇化,但文艺气息浓厚,具有甚高的催泪效果。
一辆军车停在了滑铁卢桥上,英军上校罗依.克劳宁从车上走下。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象牙雕的吉祥符,独自凭栏凝视,二十年前的一段恋情如在眼前……
1917年,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空袭警报响了,街上的人们慌乱地跑向防空洞。一群年轻姑娘在滑铁卢桥上飞跑。忽然,其中一个的提包被碰掉了,东西洒了一地。她停下来捡,眼看就要被飞驰的马车撞上。年轻的上尉军官罗依.克劳宁也在滑铁卢桥上奔跑,他及时拉了姑娘一把,躲过了马车。罗依为姑娘捡起散落在地上东西,其中就有那个象牙吉祥符,是姑娘的珍爱之物。姑娘找不到同伴了,罗依拉着姑娘的手跑进挤满人群的地下铁道。在嘈杂的人群中,罗依与姑娘交谈起来。姑娘名叫玛拉,是一位芭蕾舞女演员,玛拉对这个风流倜傥的年青军官一见如故,向他谈论起自己钟爱的舞蹈。罗依则告诉姑娘他是来英国度假的,假期已满,明天将赴法国前线。警报解除,罗依为玛拉叫车赶往剧院演出,自己则去赴上司的一个无法推辞的宴会。临走时,玛拉将心爱的吉祥符送给了罗依:“愿它能给你带来运气."罗依已深深爱上了这个端庄秀丽而天真的姑娘,望着玛拉远去,他若有所失。
罗依终于没有去赴上司的宴会,他赶去观看玛拉演出的《天鹅湖》。散场后,他向后台递了一张条,邀请玛拉共进晚餐。纸条被剧院经理笛尔娃夫人没收了,她严厉地训斥了玛拉。玛拉背着经理来到烛光俱乐部。大厅内,罗依向玛拉倾吐爱意,《一路平安》的华尔兹舞曲中两人翩翩起舞。随着每一声部的演奏完毕,蜡烛一只只熄灭,曲终,大厅沉浸在一片黑暗中。罗依与玛拉含情相望,拥抱长吻。
翌日上午,窗外下着沥沥小雨,玛拉在宿舍凭窗而望,挂念着英吉利海峡上的罗依。突然,她意外地发现罗依出现在雨中。原来因海上有水雷,罗依的部队推迟两天出发。罗依向玛拉求婚,玛拉幸福地答应了。出身贵族的兰特谢军团军官结婚需获得公爵的认可。罗依给玛拉买了结婚戒指之后赶到了公爵的住处。虽然玛拉出身平民,开朗的公爵还是同意了罗依的申请。罗依带着玛拉风风火火地办好其他必要的手续,赶到教堂。可是,他们来晚了,依照法律,下午三点钟后不能举行婚礼。罗依与牧师约定,明天十一点准时再来。
当天傍晚,罗依被召回军营,即将当新娘的玛拉,沉浸在突如其来的幸福之中。就在她准备与女友们去剧场演出时,接到罗依的电话:部队要提前开拔,二十分钟后出发。玛拉不顾一切地赶到滑铁卢车站,火车已经启动。
玛拉由于执意要去车站为罗伊送行而耽误了当晚的演出,笛尔娃夫人大发雷霆,她不能容忍演员们有芭蕾舞以外的世界,她要开除玛拉。她的好友凯蒂也因替她仗义执言而遭同样命运。两人失业了,一起搬到了一处廉价公寓,相依为命。
细心的罗伊写信让母亲同玛拉见面以便照顾玛拉。但就在玛拉于餐厅等候其母时,无意中从报纸上看到了罗伊的名字赫然登在阵亡名单中。此时罗伊的母亲来到她面前,尽管这位贵夫人非常和蔼可亲,但此时的玛拉已情绪混乱,言语无礼,不知所云……
绝望的玛拉承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一病不起。凯蒂为了支付生活费和玛拉的医药费被迫当了妓女。大病初愈的玛拉发现了破绽,她万分感激凯蒂的友情。罗依死了,对她来说,这个世界什么都不重要了,她不能让凯蒂一人负担两个人的生活。痊愈后,为了维持生活,玛拉也沦为街头应召女郎。
滑铁卢车站。已沦为妓女的玛拉浓妆艳抹,闪动着媚眼,招徕着走过身边的官兵,没人理睬她,人们都在匆忙赶路,寻找着前来迎接的亲人。突然,她呆住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朝他走来,是罗伊,他并没有死,他回来了!见到玛拉,罗伊兴奋得不能自持,玛拉百感交集,嚎啕大哭。
在一家餐厅,罗依兴奋地向玛拉叙述死里逃生的经过:他受伤失去了证件,当过德国人的战俘,差点丧命但终于逃脱了。玛拉静静地听着……当罗依问及她的生活时,玛拉无言以对,只是反反复复说:“要是我知道你还活着就好了。”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罗依不愿再离开玛拉一步,他马上打电话给母亲,告诉她自己要带玛拉回家结婚。玛拉痛苦地回绝了罗依。罗依确信玛拉并未移情别恋后,不容分说,把她带往家乡。
路上,玛拉偎依在罗依的身旁,观赏着苏格兰的田园风光,静听着罗依介绍着自己的家园和今后的打算,一种美好的愿望在心中升起。罗依的信任和钟情,给她带来一丝希望,她知道自己的心灵仍是玉洁冰清的,她想候机说明一切,重新开始生活。
苏格兰克劳宁家。克劳宁夫人高兴地迎接他们。晚上,舞会大厅灯火辉煌,玛拉优美的舞姿最引人注目。坐席中的贵妇人们却在窃窃私语,她们对克劳宁家将要娶一位舞蹈演员有微辞。公爵也来参加舞会,他慈爱地邀请玛拉跳舞,交谈中,他赞扬玛拉的善良与忠诚,又告知玛拉,克劳宁家族一向重视门第,对玛拉是一个例外。刚刚平静的玛拉又陷入忐忑不安之中。
深夜,玛拉在卧室里不安地徘徊。克劳宁夫人敲门进来,她请玛拉原谅在伦敦会面时的误会,并对儿子的婚姻表示满意,她赞扬玛拉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夫人走了,玛拉意识到过去的经历是不会被上流社会的人们所谅解的,她不愿再维持假象。玛拉奔向夫人卧室,声泪俱下地说明真相,表示要永远离开罗依。 夫人没有挽留她,并答应不把真相告诉罗依。从夫人屋里出来,玛拉碰见幸福得无法入睡的罗依。罗依没有注意到玛拉的反常,他充满爱意地将护身符交还给玛拉保管。玛拉凄婉地向罗依道别。
玛拉留下一封道别信,感谢他的爱,然后离开了克劳宁家。罗依追到伦敦,找到凯蒂,凯蒂向他说明了一切。罗依悲痛地说:“我要永远找她。”他们找遍了各个可能的地方,都不见玛拉。罗依忽然想到初次相见的滑铁卢桥,他拉住凯蒂不顾一切地向那里跑去。
这时,玛拉正在滑铁卢桥上。一队军用卡车隆隆开来,玛拉毫无畏惧地向一辆辆飞驰的军车走去,苍白的脸在车灯的照射下美丽而圣洁。在群众的惊叫声、卡车的刹车声中,玛拉结束了生命,手提包和一只象牙吉祥符散落在地上。

㈣ 《魂断蓝桥》和《乱世佳人》你更喜欢哪一部

魂断蓝桥,该片讲述了陆军上尉克罗宁在休假中邂逅了芭蕾舞女郎玛拉,两人坠入爱河并互订终身,然而罗宁征召令提前到来,使得这对恋人的爱情面临考验。魂断蓝桥在欧美是一部非常普通的影片,上映后的几十年里很少被人提及。但在中国,这部影片却成为影迷心目中至尊无上的爱情经典,久映不衰。而片中根据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改编的主题音乐也被堪称为典范流传至今。

乱世佳人是好莱剧照坞影史上值得骄傲的一部影片,其魅力贯穿整个20世纪,有好莱坞“第一巨片”之称。其耗资巨大,场景豪华,战争场面宏大逼真的历史巨片,以它令人称道的艺术成就成为美国电影史上一部经典作品。 这部电影真的是百看不厌!

㈤ 美国最好的爱情电影

美国最好的爱情电影:

1、罗马假日(电影)

《罗马假日》是1953年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的浪漫爱情片,故事讲述了一位欧洲某公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记者之间在意大利罗马一天之内发生的浪漫故事。该影片由威廉·惠勒执导,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联袂主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好莱坞黑白电影的经典之作。奥黛丽·赫本也因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该片获得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编剧。

㈥ 凄美《魂断蓝桥》,是战争彰显爱情真谛,还是爱情映射残酷战争

《魂断蓝桥》中他和她是如此纯粹、如此热情、如此真实、如此疯狂,飞蛾扑火般地拥抱着爱情,赢得了最好的彼此,却也因为一切太过完美而错过了彼此;爱情的浪漫和真诚,战时的爱情,好纯,在战争的残酷与现实之中,被撕扯得支离破碎,因为太过美好,以至于残酷得如此冰冷。每当响起那首魂断蓝桥依旧会两眼泪光光,也许这就是经典电影的魅力吧。又或许在这个年代,一见钟情、死亡带来忠贞真的只是存在这些老电影里面吧。

真的,为他们忠贞的爱情所感动,为他们悲剧的结局所伤感,永恒的爱情只能是这样的结局,每个人都从这里看到了那段凄美的爱情,然而除了爱情,玛拉与凯蒂的友情也一样令人心动。经典的爱情故事就是无论发生在什么年代,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文化差异下,都能够唤起大家共鸣的情愫。纯洁的爱情让人心生感慨,结局之悲哀让人无比痛心,那个年代的爱情没有复杂的剧情,但令人感动的就是一份简单的善良和单纯的牺牲。

㈦ 想要找几部好莱坞上个世纪40-60年代的经典电影。

《魂断蓝桥》 费雯丽,罗伯特·泰勒《蝴蝶梦》劳伦斯·奥利弗,琼方登《北非谍影(卡萨布兰卡)》英格丽·褒曼,亨弗莱·鲍嘉《爱德华大夫》英格丽·鲍曼,格利高里·派克《美人计》英格丽·鲍曼,加里·格兰特《罗马假日》格利高里·派克,奥黛丽·赫本这是我比较喜欢的几部,如果楼大也喜欢、也想看的话可以去 迅雷上看,那个狗狗搜搜上面都有的

㈧ 《魂断蓝桥》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魂断蓝桥》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在《魂断蓝桥》这部影片上映的七十五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赏析不一,但都殊途同归,其所谈无不论及该部影片冥冥之中的悲剧魅力。下面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魂断蓝桥》的社会语言学分析,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摘要: 作为一部百年经典影片,《魂断蓝桥》一搬上荧屏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凄美哀婉让西方人感慨万千,更让情感细腻的东方人扼腕叹息。这不仅缘于该部影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更缘于其借用了东方的审美视角,调用丰富的艺术氛围,将男女主人公坠入爱河后的美好憧憬与残酷战争之间的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就该剧的悲剧魅力展开探析,旨在为运用社会语言学知识提高人们对影视文学的鉴赏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魂断蓝桥》;社会语言学;东方审美视角;悲剧魅力

1.文献综述

在《魂断蓝桥》这部影片上映的七十五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赏析不一,但都殊途同归,其所谈无不论及该部影片冥冥之中的悲剧魅力,“电影《魂断蓝桥》通过一个大舞台―故事背景:战争、滑铁卢大桥、传统且庸俗的社会道德观念,向世人演绎了一段凄美的爱情,重要的是向人们诉说着和平的珍贵,揭示着战争的罪恶。

如果没有破坏一切的战争,那么‘友谊地久天长’将会成为现实,而不再以电影中那凄婉的格调反复回响”。又如紧抓台词话语特点的学者所言,“世界经典名片《魂断蓝桥》讲述了一个令人扼腕的`爱情悲剧故事,长期以来,一直备受观众的关注与喜爱。《魂断蓝桥》的爱情悲剧不仅让观众随之肝肠寸断,而且那经典绝伦的台词也为主题增色不少” 。

除此之外,国内有些学者从影片故事情节入手,反映其唯真、艺术的一面,正如“卢卡契曾说过,每一种伟大艺术,它的目标都是要提供一幅现实的画面。的确如此,《魂断蓝桥》正是围绕着男女主角的悲剧爱情这一轴心,展示了一幅战争的、经济的、世俗的多方面生活的画卷” 。

2.社会语言学在《魂断蓝桥》中的巧妙运用

2.1社会语言学在《魂断蓝桥》译名中的运用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各大影院引进放映大量好莱坞电影,为了影片的推广,片名翻译就显得十分重要。就Waterloo Bridge的片名翻译而言,最初被直译为滑铁卢桥,这显然不妥,容易让人误以为是跟拿破仑有关的电影,经过一番商榷,不久被改译为《断桥残梦》,后来编译组在全国范围内征名,有一位女士寄去了“魂断蓝桥”这四个字,蕴意悠远,立被采纳,成为最终的中文影片名。

经查阅,滑铁卢桥位于英国泰晤士河上,建于1817年,以纪念威灵顿公爵指挥英国军队打败拿破仑,取得滑铁卢战役的胜利,而此片译名中的“蓝桥”在中国古代又有何蕴意呢?苏轼的《南歌子》写道:“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传说战国时鲁人尾生与女子约会于桥下,女子未来,河水上涨,尾生抱柱淹死。据《西安府志》记载,这座桥在陕西蓝田县的兰峪水上,称为“蓝桥”。因此,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蓝桥”在中国观众的社会语言意识里便有殉情之意。

2.2社会语言学在《魂断蓝桥》对话中的运用

在影片发行上映的那个年代,许多社会语言学因素影响着《魂断蓝桥》的台词剧本,为了迎合当时社会背景下大众的观影品味,该部影片在对话设置中无不深谙其道。例如,在影片的末尾,罗伊第二天早晨发现玛拉已然不见踪影,焦急地四处寻找,来到凯蒂的住所发生的对话中充分体现出罗伊的困惑愤懑与凯蒂的故作遮掩却又无可奈何。为了保守住玛拉难以启齿的隐情,凯蒂欲言又止,最后不得不委婉地向罗伊表达出难言之隐。

3.总结

总之,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魂断蓝桥》的悲剧魅力不仅在于悲情镜头的巧妙切换、蒙太奇手法的大胆运用以及完美的背景配乐,更在于其融合了东方的审美需求,用艺术化的手段牢牢抓住观众的心理和眼睛。本片采用倒叙的方式,影片开头已是二战前夕,男主人公站在滑铁卢桥上,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象牙雕的吉祥符,陷入久久的沉思,将观众的思绪一下子带到二十年前一战时所邂逅的那段哀婉动人的爱情往事中,一幕幕精心设置的场景如泣如诉般调动着观众的情绪,徐徐浸润着观众的眼眶,让观众产生共鸣,这也正是《魂断蓝桥》之所以能历久不衰的原因。

参考文献:

[1]李春兰.电影台词中的语言艺术──评《魂断蓝桥》中的台词话语特点[J].电影评介,2008,(7):68,72.DOI:10.3969/j.issn.1002-6916.2008.07.045.

[2]倪来成.评《魂断蓝桥》的悲剧美学[J].文学与艺术,2010,2(1):44-45.

[3]孙晶蕊.从悲剧的净化角度看《魂断蓝桥》[J].海外英语(上),2015,(3):206-207,209.

[4]王海芬.电影《魂断蓝桥》中的故事背景分析[J].电影文学,2014,(14):113-114.DOI:10.3969/j.issn.0495-5692.2014.14.055.

[5]张春艳,耿泽泓.重温《魂断蓝桥》[J].电影文学,2010,(21):131-132.DOI:10.3969/j.issn.0495-5692.2010.21.056.

[6]张祖群.在东方与西方之间:《魂断蓝桥》的文化符号学诠释[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1):88-94.DOI:10.3969/j.issn.1009-2447.2012.01.018.

;

㈨ 《魂断蓝桥》女主角是谁

《魂断蓝桥》女主角是费雯·丽;1940 年上映的经典电影《魂断蓝桥》,电影中友谊地久天长这首配乐,还有费雯·丽和罗伯特·泰勒这对俊男美女凄美的爱情故事都是让人难以忘怀。

“有如此美貌,又何须如此演技;有如此演技,又何须如此美貌。”这是1941年的《纽约时报》对费雯丽做出的评价,那一年的费雯丽27岁,刚凭借《乱世佳人》中的出色演出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费雯丽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

用绝代风华这个词来形容费雯丽,再合适不过。她的五官立体深邃,依稀可捕获到类似东方面孔的神秘气息,而这种气质却焕发于一张,标准的西方古典美人脸。在成就艺术的同时,她也赔上了自己的灵魂,体力,甚至爱情。

《乱世佳人》中斯佳丽·郝思嘉狡黠的眼神、《魂断蓝桥》中玛拉纯真无邪的笑脸、《欲望号街车》中迟暮美人的无奈与疯狂……无一不被她诠释的淋漓尽致,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费雯丽凭借极具特色的美貌、精湛的演技演活了一个又一个人物。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费雯丽

㈩ 想要找几部好莱坞上个世纪40-60年代的经典电影。

《魂断蓝桥》
费雯丽,罗伯特·泰勒
《蝴蝶梦》劳伦斯·奥利弗,琼方登
《北非谍影(卡萨布兰卡)》英格丽·褒曼,亨弗莱·鲍嘉
《爱德华大夫》英格丽·鲍曼,格利高里·派克
《美人计》英格丽·鲍曼,加里·格兰特
《罗马假日》格利高里·派克,奥黛丽·赫本
这是我比较喜欢的几部,如果楼大也喜欢、也想看的话可以去
迅雷上看,那个狗狗搜搜上面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