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经典电影解放石家庄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经典电影解放石家庄

发布时间: 2022-10-04 03:58:24

❶ 解放石家庄电影中有胡歌吗

《解放石家庄》是八一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的一部优秀的战斗故事片,讲述的是人民解放军解放石家庄的故事。
主演:冯恩鹤 ,王立孝,赵娟娟 ,曲云 , 刘继忠

❷ 老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演们现在怎么样了

当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对里面的歌曲配乐印象十分深刻,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那么现在里面的一众主演又过得怎么样了呢?

当年《闪闪的红星》播出的时候,潘冬子和椿伢子还是个只有十岁左右的孩子,连胡汉三也只是人到中年不算太老。然而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孩子早已经成为了大叔,扮演胡汉三的演员也步入耄耋之年。

扮演潘冬子的是着名演员祝新运,他曾经出任过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在业内地位颇高。当年他靠着这个角色一举成名,成为了话剧团年龄最小的演员,年纪小小却接连演了多个角色。一直到2009年,祝新运都还有参与影视作品的制作,还曾经做过导演拍摄过自己的电影作品,不过最为知名的,还是他的处女作《闪闪的红星》。

扮演椿伢子的演员是刘继忠。他在198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和祝新运一样,他当初也加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靠着椿伢子这个角色一战成名。从《闪闪的红星》开始,刘继忠相继出演了三十多部的影视剧,也曾做过副导演和译制片的配音工作。这几年刘继忠渐渐淡出了荧屏,做得更多的是幕后的工作。

还有一位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扮演胡汉三的着名表演艺术家刘江。刘老师生于1925年,到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当年他扮演的胡汉三真的让人恨得咬牙切齿,因为他搜刮民脂民膏,欺负了很多平民百姓。在他老人家大半生的从艺生涯中,基本都是塑造的反派人物,包括《地道战》、《西游记》、《突破乌江》等等都有他的精彩演出,如今已经退休在家颐养天年了。

尽管这些人已经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是衷心感谢他们的用心演绎,带给我们这么多经典,他们是真正的表演艺术家。

1974年,一部名叫《闪闪的红星》的电影在全国上映,这部由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等人主演的电影,一上映就风靡了全国。

小英雄潘冬子的名字和他的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

这部电影里的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映山红》、《红星歌》也成了家喻户晓的歌曲,男女老少,人人会唱。

很多年过去了,影片中的各位主演现在怎样了呢?

1.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运

聪明机灵、勇敢可爱的潘冬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扮演潘冬子的祝新运在拍摄这部影片时得到的片酬就是一本影集,写着:“祝新运同志留念,八一电影制片厂,《闪闪的红星》摄制组赠,1975年9月11日。”

祝新运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现在的祝新运已经满头白发,但眉宇中还是能看出潘冬子的风采。

祝新运参演了《萨里玛珂》、《赣水苍茫》、《十天》、《明天不是梦》、《铁鹰行动》、《爱在战火纷飞时》、《山间铃响马帮来》、《八路军》等影视剧。

祝新运在生活低谷时,和妻子张玲亚相识相恋,张玲亚比祝新运大几岁,经历过一段婚姻,两人不顾世俗的偏见,1990年结婚,如今已幸福走过二十多个春秋。

张玲亚是着名化妆师,在祝新运的事业和生活上都给他很大的帮助,在祝新运事业的低谷期耐心地陪伴他、激励他。

现在的祝新运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女儿已经长大成人,一家人生活得开心快乐。

2.椿伢子的扮演者刘继忠

刘继忠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参演了《天界》、《残酷的欲望》、《无敌鸳鸯腿》、《预备警官》、《布谷催春》、《天山行》、《最后一个军礼》、《解放石家庄》、《今夜星光灿烂》、《黄河少年》等影片。

刘继忠和祝新运一起参加活动

刘继忠和祝新运演唱《红星照我去战斗》

3.胡汉三的扮演者刘江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曾经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台词,扮演胡汉三的就是着名演员刘江。

刘江是一位以反派角色着称的演员,他主演的影片《地道战》、《突破乌江》、《屠城血证》、《海鹰》、《回民支队》、《赤峰号》、《鄂尔多斯风暴》、《苦菜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看到他,观众就会想起胡汉三、汤司令等经典的反面角色,也会想起“我胡汉三又回来了”、“高,真是高”等经典台词

在电视剧《西游记》中,刘江饰演了阎罗王这个角色

93的刘江神采奕奕,精神矍铄,参加了喜剧电影《二师兄来了》的拍摄,图为刘江与该片的演员合影

4.母亲的扮演者李雪红

李雪红是总政话剧团着名演员,参演了《巨澜》、《太阳的女儿》、《金色的晚秋》、《他在特区》、《黑脸女婿》、《出生入死》、《周恩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五更寒》电影。

李雪红与祝新运、赵汝平(潘行义的扮演者)在一起

李雪红与刘江、祝新运、邓玉华(《闪闪的红星》插曲映山红的演唱者)在一起

这是一部红色儿童教育片,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人,对此片印象很深,影响也很大,该片讲述的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少年英雄潘冬子成长的经历。

故事发生时间在1931年——1938年。地点在江西某山区的柳溪小山村。年仅8岁的潘冬子和小伙伴椿芽子,一起盼望着当了红军的父亲,带领红军打到柳溪,除掉恶霸胡汉三,当胡汉三闻知红军要来时,他派人将潘冬子母亲捆绑在村口榕树下准备杀害,不想,红军及时赶到,救下了母子,捉住了胡汉三,父子团聚,正当要审判胡汉三时,胡汉三乘机逃跑,途中被潘冬子和小伙伴发现,他们勇敢也同胡汉三搏斗,但终被其跑掉。

后来潘冬子家乡建立了革命根椐地,全村男女老少全力支持红军的作战,潘冬子带领小伙伴给敌人设下“斗笠阵”,帮助红军围歼了一股敌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父亲随大部队北上长征,胡汉三率还乡团又回来了,潘冬子和母亲上山参加了游击队的对敌斗争,他母亲为掩护群众撤退,壮烈牺牲,冬子为给游击队送盐,想出了化盐为水的方法,躲过敌人检查,最终亲手砍死了胡汉三。1938年,游击队奉命开赴抗日前线,潘冬子和父亲重逢,戴上红五星,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军人。

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运,生于1962年,1980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妻子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化妆师张玲亚,祝新运曾当过某剧团的团长,很少接片,亨受正师待遇。

潘冬子的妈妈扮演者李雪红,1931年出生于吉林,是一位老演员,丈夫叫李维新,是 娱乐 圈演员,如今李雪红已88岁高龄。

谢谢阅读

1、《闪闪的红星》是我国唯一的军队电影制作机构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74年拍摄的儿童+战争题材的电影,四十多年来一直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成为经典电影

2、我们不能记着主演,就忘记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幕后班底。《闪闪的红星》的导演是李俊和李昴,李俊导演可是《大决战》系列的总导演,于2013年去世,享年91岁

李昴导演只拍过四部电影,《闪闪的红星》是他最后一部,他于1985年去世,去世的时候只有55岁

3 来说主演吧

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运,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只有11岁,他也成为中国银幕上最为经典的童星之一

祝新运老师现在也已经56岁了,他现在长这样,但这张脸真的没变,大家都能认出来

影片拍完了,祝新运就入伍成为八一厂的演员了,才12岁就相当于工作了呢。他16岁的时候拍了讲述马背小学故事的裕固族题材电影《萨里玛珂》,和宋晓英老师合作

快要成年的祝新运拍了八一厂的《赣水苍茫》,演一个小兵

拍惊险战争片《十天》的时候他已经成年

1980年,刚刚成年的祝新运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有点像现在部队里的战士考上了军校,学了四年系统的表演后,他继续回到八一厂。但等他演第一个真正成人角色的时候,已经是他毕业两年之后的1986年了,那年他24岁,拍了《颤动的金翅膀》

之后,祝新运一直在演戏,作品不算多,不过还是一直在出来。他后来成为八一厂演员剧团的团长。他最近还在出全新作品,上个月(2018年10月),他执导的公益电影《我是老兵》上映,《延禧》的太后宋春丽主演

潘冬子祝新运现在还活跃在各大电影活动上,这是他在第五届丝绸之路电影节

4 大家还记得潘冬子的好朋友,机智勇敢的椿伢子吧,他的扮演者叫刘继忠,他比祝新运大两岁,拍戏的时候13岁,他也是和祝新运一起,还是学生的时候,就进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

刘继忠在《闪闪的红星》第二年拍了《黄河少年》,是男主角

黑白片《渔岛怒潮》

刘继忠在八一厂的产量相当高,虽然大都是配角

《布谷催春》

长大后的他成了英俊小生,很帅,这部是《预备役警官》

之后刘继忠还当过多部影视剧的副导演和配音,这是他最近参与艺术家下基层和潘冬子祝新运同框,两人一起演了电影,还当了一辈子同事,也是很有缘分的事情

5 大家当年看《闪闪的红星》,冬子妈妈牺牲那段,一定哭死了吧

扮演冬子妈的李雪红老师,是总政话剧团的演员,出演过多部着名的话剧和电影

她在1980年代的时候还拍过《太阳的女儿》等片

李雪红老师出生于1930年,其实在1990年代初期就应该是退休了,之后也没有见到她的作品,应该是在颐养天年吧

演冬子爸爸的是赵汝平老师,当时是八一厂的演员剧团团长,也是他把祝新运他们招进了八一厂

赵汝平还演过《南海长城》《少年犯》等知名电影

已经87岁的赵汝平现在书法造诣非常深,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位书法家了,他有时还会出来参加一些活动

演胡汉三的刘江老师,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反派最经典的人物了,也是我们的“童年阴影”之一,“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真是经典台词

刘江老师演了非常多的反派人物啊,《地道战》的汤司令也很有名

刘江老师晚年还一直被邀请演戏,他今年已经93岁了,今年还有一部他主演的电影上映过,叫《二师兄来了》。祝刘老 健康 长寿

宋大爹也是《闪闪的红星》的着名人物

他是由八一厂的着名演员高保成扮演的

高保成之前就演过《上甘岭》《狼牙山五壮士》等名片,后来拍的电影部部都很有名

轰动全国的《人生》,演德顺爷爷,当时高保成已经快60岁,肌肉竟比着名的肌肉男周里京都要好

同样轰动全国的《红衣少女》,高保成就演了一个卖瓜的路人甲。大导演谢晋最后的作品《老人与狗》,他也是主演之一

高保成最后的作品是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依然是演卖瓜的老头。2005年,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而拍摄的一百位影人的肖像,高保成是其中之一,可惜他已在2004年去世,这张照片拍摄于2003年

闪闪红星是我们上学时代很`崇拜的一部战争片子,演员祝新运,当时很小,现在己56岁,这部片子很棒难忘。张陕峡,

“妈妈是党的人,我就是党的孩子!”难忘的经典台词,眼睛一眨,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女儿抱有怀中,挥着小手:红星闪闪发光彩……如今,女儿人到中年,而我们当年二十几岁已步入人生的暮年……回忆固然美好,而不饶人的岁月令人有些伤感啊!

演员祝新运一直在八一电影制品厂工作,演过不少电影,随着八一电影制片厂被撤销,现在可能下岗了。

偆伢子在美国加州开家俱店,前两去美国,导游对我说的。

红星照他去战斗!

❸ 抗战经典老电影战争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

电影内容:上海某纱厂女工素芬,贤淑善良,在夜校读书时结识教师张忠良,结为夫妇。婚后一年,抗战爆发,孩子呱呱坠地,取名抗生。忠良参加救护队,奉命随军转移。

❹ 电影 <<解放石家庄>> 拍摄于哪一年

电影名:《解放石家庄》
导 演:雏佳 苏凡凡 编 剧:焦延庭 李丰祝 地 区: 中国大陆
主 演:冯恩鹤 王立孝 赵娟娟 曲云 刘继忠 上 映:1981年 颜 色:彩色

❺ 解放石家庄高清完整版电影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

提取码:unbm

石家庄战役是1947年11月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杨得志、罗瑞卿兵团对石家庄国民党守军发起的攻城大战。这次战役共歼灭敌人2.4万多人,拔除了敌人在华北的一个战略要点,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为全国解放打下了基础。

❻ 华北野战军有什么电影

华北野战军的电影有(平津战役)

❼ 电影<<解放石家庄>> 拍摄于哪一年

《解放石家庄》是八一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的一部优秀的战斗故事片

❽ 求有一部老电影里边一个快死的解放军想着他的班长告诉他用红旗为炮兵指挥方向然后就是万炮齐射的画面

打越南的吧!名字忘了,你可搜索有关对越自卫战方面的电影。

❾ 回想起小时候看露天电影,是什么感觉印象最深的是哪部

露天电影,童年的快乐!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文化 娱乐 生活十分单调,村民们每天忙碌在田间地头,那时候,如果晚上可以看一场露天电影,是村民盼望已久解乏最好的乐趣。放学刚回家,一听说今晚有电影,心早已插上了翅膀。我屁颠屁颠地粘着妈妈快做饭,不然抢不到好位置了。好不容易端上饭,我不知品味,狼吞虎咽,如圈中小猪吃食,弄得满脸都是饭粒。妈妈还没有来得及收拾,我抱起小板凳冲出门外,大声疾呼:“看电影去了,看电影去了……”接着其他小伙伴一唱一和,“我不去,我不去,小狗喜欢看电影。”嘴上这么说,没命地抱着板凳疾驰,嘴里还伴奏:“驾、驾、驾……”真有点小马奔腾的场面。离很远就看到有人爬树挂电影屏幕。放电影的地方有讲究,第一需要在宽敞的地方放置放映机,以方便乡亲们观看。其次,最好前方有两棵相距合适的大树,可以挂屏幕。那个时候可没有广场这个概念,更别提广场舞。我们村中央有个大池塘,虽然塘底坑坑洼洼,能装人。只要电影好看,咱不计较。电影放映员一脸严肃,默不作声地在电影箱子上倒片子。我们这些孩子们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都想伸手摸摸,如果能摇摇就更好了。片子倒好以后就开始放电影了,星空之下,放映机投射的光束播放着另一个世界的故事,至今回忆起来那种美好,都似乎只存在于梦中。在我的记忆中,看过的这些电影印象深刻:80年代,在我童年的时候最喜欢看的电影是战斗片,那时还是黑白影片《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大刀记》《鸡毛信》《上甘岭》《地雷战》等,
其中记忆深刻,刻骨铭心的影片是小时候看过的《鸡毛信》剧情内容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作品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父亲老赵是民兵中队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儿童团团长。一天,父亲得到鬼子要进山抢粮的消息,便让海娃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 不料途中遭遇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将信藏在了头羊的大尾巴下面。鬼子们抢了海娃的羊,还逼迫他带路去龙门村。 晚上,海娃乘敌人熟睡时,取信逃跑。途中,信一度失而复得,但海娃却再次被敌人抓住。机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敌人引入歧途,至此,敌人才知中计,拔枪打伤海娃的手。 千钧一发的时刻,八路军赶来搭救,全歼了敌兵。海娃完成送信任务后晕倒了,八路军根据鸡毛信里提供的情报,炸毁了敌人的炮楼,并活捉了猫眼司令。看完电影回到家已经十点多了,
妈妈催促着:“快去睡觉,明天还上学呢?”我连忙钻进被窝,却怎么也睡不着,明天又会在哪儿放电影呢,露天电影对于我们这辈人来说,是一种不可磨灭的影像,是一种难以忘怀的往事,露天电影带给我快乐和慰藉,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向往。
露天电影是我童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更是一种难以忘怀的乡愁……

“看电影啰!”“今晚在哪个寨子放电影呀?”“今晚的放的是什么电影”……孩童时期呼朋唤友去看电影的话语声,至今仿佛还在耳畔响起!

露天电影,是七八十年代小孩大人男人女人最受欢迎的一种 娱乐 方式,哪个寨子有电影都会去看,走路涉水也不让落下一场;哪个寨子有电影,那寨里就像过年一样热闹,俨然成了欢乐的海洋;电影在本寨子放的话,还要早早的搬个长板凳晒谷场去号位,占据最好佳观影位置,还热情主动帮电影师傅拉影幕和搬一些必要物件,心里想着能快点放影好一睹为快;要是电影是在别的寨子放影,放学回家看到父母做晚饭菜慢了,就草草吃点上顿剩的冷饭菜填饱小肚子,抓紧时间早早的赶去看电影,生怕错过精彩的片段而留下不完整的遗憾!

从儿童时期到少年时代看了不少电影。在儿童时期,我记得最先看的第一部电影是《渡江侦察记》,然后就相继看了《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地雷战》《解放石家庄》《南征北战》《沙家浜》等等,儿童时期所看的电影大部是战争类型的。

到了少年时代,多数是看香港的武功武打影片,比《少林寺》《自古英雄出少年》《万水千山总是情》等等,但印象最深的就是《金光大道》这部电影,记得当时在乡中学放影,从家里步行到中学要20多分钟,看完电影返回家途中遇到大雷电暴雨还伴有大风,当时还因太瘦小还被风吹下路边的小水沟,幸好没伤到自己,爬起继续跑,等到家后整个人也就成了落汤鸡。即使这样,也觉得好快乐的,也许是因为享受到“影后之雨”这个小插曲,才令我记忆深刻,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露天电影确实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看电影了,看电影了”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顾不上吃饭,拿好板凳,占好地方等着放映,天渐渐黑了下来,大人孩子们逐渐在增多,周围的小伙伴们在跑着跳着,大人们在谈论着家长里短。时间到了,放映开始,说话和嬉闹声瞬间静了下来,特别有时新电影片,两个村庄在同一晚上放映,也就需要跑片,偶尔会晚一点时间,那个等待真是急死人啊!换片时,又急忙跑到放映机跟前观看,跑到幕布后边嬉闹,那时的场景真是人员众多,议论纷纷,一晚上两部电影,真是过瘾的很。

时间的推移,一日并一日地向前航行着,从电视机的普及,到宽带网络的入户,到现在的智能手机,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看到电影,露天电影已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了。现在的时代在城镇和乡村早已不时兴放映露天电影了。

但今晚的电影注定没有几个人看,而如今也能难找回当初那种氛围,回忆是种很奇怪的东西,以前电影里的人物,画面,已深深印在脑海里,在时间的长河里也是挥之不去。即使在影院里看,我们也再难找回以前看露天电影时的那种轻松,单纯,自由,快乐的感觉了。

一阵夜风吹过,拉回思绪,夜以凉,眼看着幕布越离越远,心情起伏,但对儿时看电影那种怀念格外清晰。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社会 在不断的进步, 科技 技术力量在不断的革新,但自己内心深处对儿时露天电影的情怀越发深刻!

说起露天电影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有印象,这种独特的电影播放形式从五十年代开始直到21世纪初逐渐消失,应该说露天电影是几代农村人共有的记忆,曾经带给了人们很多美好的回忆,直到现在回想起来还带有乡愁般的怀念

在那个 娱乐 项目匮乏的年代,露天电影是农村非常重要的 娱乐 活动,是日常生活里难得的消遣方式。

放露天电影,对环境要求一点也不高,只要有一片宽敞的空地就行,看露天电影是全村人最重要的 娱乐 活动

傍晚的时候,一家几口,成群结队,每人手里拿着椅子,夹着小板凳,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电影。大家都想早点赶到,可以坐在前排离幕布近的位置,生怕去得晚了占不到好位置。那种迫不及待绝对不是现在玩手机、电脑的人所能想象和体会的

夏天天长,看露天电影必须得等天色完全暗下来,于是,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放映场的空地上又成了人们嬉戏打闹的地方。孩子们在四围乱窜,大人们互相问候,聊着家长里短,露天电影场地充满着欢乐喜庆的气氛。

终于,放映机射出一束强烈的光,一会儿,银幕上出现了光芒四射的五角星,电影开始了。全场顿时安静下来,伴着放映机轻微的沙沙声,电影中响亮的人物对白透过空旷的村野飘向远方。

在那个单调的年代,露天电影上放的片子来来回回就那几部,即使看过多遍人们依然乐此不疲,丝毫没有觉得这些反反复复播放的片子觉得单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 娱乐 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歌舞厅、酒吧、KTV等地更是成了都市人活跃的新场所。人们对电影的热情不再有从前看露天电影那种快乐的感觉,也和露天电影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似乎再也难找回。有时候做梦都想回到儿时重温一下那时的美好时光。

“看电影咯”,随着一声吆喝声,家家户户拿着小板凳结伴而行,到达指定的位置,观看一场露天电影。(不知道你们的露天电影在哪里放映,我小时候的记忆就是学校的操场)

电影播放前,绝对是人声鼎沸,“哭闹的婴孩”“瓜子西瓜要吗?”“因设备新奇观摩的孩童”......但是一旦电影播放,那些奇奇怪怪走动的身影和莫名其妙嗦嗦的声音都消失了,大家一同沉浸在了电影的情节中,要不是不约而同的大笑和同仇敌忾的愤恨,都快忘却了置身人海的环境。

那时的一部电影仿若一桌大餐硬菜,人们怀着“敬畏”之心来欣赏一部电影。那时电影行业的从业者也以“文化倡导者”“精神粮食播种者”的形象约束要求自己,打造了一系列高本质的电影题材,例如《地道战》、《地雷战》、《少林寺》、《自古英雄出少年》、《万水千山总是情》等等,给幕布前的观众留下了茶余饭后傲人的谈资。

播放电影《地道战》时,给我儿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人民用智慧,用地道战来曲线应对敌人的疯狂,就连剧中的小朋友都那样的睿智勇敢。敌人的丑态和无知以及种种拙劣的伎俩都被人民用智慧化解。那时常幻想自己是其中一员,在脑海中与敌人英勇作战。(我估计自己超强的幻想能力就是那个时候被锻炼出来的)

如今的电影市场,内容题材丰富,上到宇宙星辰与外星人叫板,下到探秘深海鱼怪,左去穿越古代统一天下,右去未来留下灿烂色彩。虽然题材丰富了,但是对电影的‘’敬畏感”也慢慢淡去,也造成了良莠不齐的影视市场畸形发展。

现在也有一些老人偶尔坐在街边,看着商铺为吸引流量,在LED上播放的电影,没了儿时的快乐,没了年代的题材,盯着索然无味的题材。偶尔路过的年轻人还会不时露出鄙夷的目光。

其实他们不知道,这些人哪是在看电影,他们是在“忆童年”。

要说看露天电影70后、80后的朋友一定印象最深刻吧?因为那是那个年代人的美好记忆。现在回想起来让我感慨万千,因为那种刻骨铭心的往事再也回不去了!

“全体村民注意了,今晚村部放电影:地雷战、地道战,吃过晚饭抓紧时间过来观看”。村部的大喇叭里反复传来老村长那熟悉的声音。孩子们听到今晚村部要放电影都高兴的跳了起来,饭都顾不上吃了约上一起玩的小伙伴一起向村部跑去,都想提前去占好位置和看下放映员是如何布置放影设备。

那时候村里放露天电影的场地,都选在村小学的操场上,一块洁白的荧幕布用绳子绑在两棵树上,两个超大号的喇叭也固定在树上这就完成了。最后一步是放映员开启放影机,一道刺眼的白光直射到白色的荧幕上,神奇的是这道光很快就放大、放大再放大直到铺满整个荧幕布。此时有几个调皮的小伙伴站直身子挡住投射的白光,银幕上马上就出现了他们手舞足蹈的影子!搞得大家嬉笑连连…

这时候天已经开始变暗了,操场上也已经坐了不少来看电影的乡亲们,且路上还有不少乡亲还在陆陆续续赶来。此时操场上已经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了,孩子的叫喊声哭声、大人们的交谈声说笑声、大喇叭播放的音乐声、场外小商贩们的叫卖声…汇集成露天电影放映前的交响乐!

让我印象最深的电影名字叫:《地道战》,“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千万…”伴随着这强有力的曲子让我们好像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时代,听着这首歌让我们这些孩子都感觉特别振奋!电影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这部电影有两个地方让我记忆深刻:

1.一群丧尽天良的鬼子在冀中平原上频繁进行大规模的扫荡,狼烟四起。面对鬼子疯狂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下冀中人民没有丝毫畏惧,他们利用智慧、勇气与力量团结一心利用地道一次又一次地击退日寇。

2.条条地道,场场战斗,时而紧张万分,时而让人拍手称快。印象最深刻的是战士们用墙上的小眼左打一枪,右放一炮。让鬼子摸不着头脑,在村子里东奔西跑,抱头鼠窜。神秘的地道埋伏着神出鬼没的游记队战士,他们虽然没有先进的武器,但有最聪明的土办法—地道战,有最强大的后备军—老百姓。他们之所以赢得胜利,靠的是正义的力量,靠的是智慧的头脑,靠的是人民坚定的支持!

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是1982年上映的,我看《少林寺》那会儿,应该是90年前后,这样算下来,这个影片从上映到我看的时候应该差不多有10年了,当时应该是夏天的时候,镇上的 体育 场集中露天放映,邻居一大帮孩子每天晚上去 体育 场玩,我大概跟着看了3、4场,加上后来CCTV-6和别的频道看过的,不下10遍。

这是中国影史上的一个神话!据统计,这部影片以0.1-0.3元/张的票价,取得1.4亿的票房,观影达5亿人次。很多人会质疑这个数据,觉得太假了。老实说,我也觉得假,因为观影人次5亿这绝对少报了。

《少林寺》这部影片的放映,对当时的群众来说,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万人空巷的事情。那时的电影院很少,一部分人去影院看,更多的人是单位在大礼堂集中放映或者干脆像我小时候那样集中露天放映,蹭票看的观众们不计其数,更别提有的人岂止是一遍两遍地看,根本是十遍八遍地看!

那会的中国,可能大半的人都看过这部电影,这放在今天完全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想起我们小时候,我认为印象最深的电影是《三打白骨精》电影,记得是半夜里爬起来去看的,因为一部电影机器一个晚上要演几个村,所以睡醒一觉去看,那时感到无比的幸福,小时候看到打日本鬼子的吓得心里砰砰跳,真是迷迷糊糊的童年,每当上学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听着知聊声声叫着夏天,回忆起来多么遐逸的感觉,可童年只能在记忆里!

村里露天电影

提到电影,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安静的坐在电影院观看,或者是利用电脑、电视机以及其他设备观看

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让很多人觉得除非有什么新电影,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注意,否则对于看电影这样的文化消费或者 娱乐 消遣,已经不足为奇。

但是,我在这里所要讲的是乡村露天电影。这种电影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那可是个新鲜事。首先,需要找一块空旷的地面,搭起架子或者借着墙体,布置一块帆布做银幕;

其次,各家出力,七拼八凑几排板凳,就是最简单的露天电影院。然后,附近几个村里的男女老幼坐在一起,像庙会一样热闹,他们一边看着电影,一边聊着家常、嗑瓜子、喝茶。小孩子已经早早到了,坐在最前排,满满的挤在一处。

回想这样的场景,即使在现如今的农村也变得不易见到。 前不久,在这个春光明媚,蛙声此起彼伏的季节,我回到老家。到了傍晚的时分,就能隐约听到外面小孩子的欢叫声,估计他们比较兴奋,说是今晚在村前面又要放电影了!小孩子们也都是图个热闹,也算是找到个好机会,聚一聚似的。现如今看电影也不是什么奢侈的事情,但是,能够大家有机会聚在一起,这件事足以让他们变得欢欣鼓舞! 记得我自己小的时候,也看过这样用帆布做银幕的电影,头一次看见便觉得挺新鲜。至于电影的内容早就忘得一干二净。那时候,我还是一名小学生,懵懵懂懂的,什么也都感到好奇。老师说,学校要准备放电影给大家看,于是欢天喜地的去搬桌子和凳子。由于半天功夫不用上课,片刻的偷欢,这内心的快活也是不言而喻的,正如古人说的,“偷得浮生半日闲”。

那时候,乡村小学的设备还是很简陋的,看一场电影,

还需要找来布幔将教室的窗户遮起来,防止阳光进入,从而影响电影的播放效果。于是,我们在高年级的同学指挥下,各自坐在布置好的教室里,等着观看电影。当时,我们可认真了,不仅要求每个人回家准备2元钱,作为上交学校的电影费,而且还需要我们写一篇观后感。这让我们简直是如临大敌。一上午的时光,我们都非常认真的坐在那里,试图记住电影里的每一个细节,然后认认真真地写作文……

现在回想起来,时间过得真快,现在的我们早已都不是当年的小学生,进入学校多多少少都有些陌生感以及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而昔日看电影的热情,现在也不知从哪里能找得到!? 在老家的那一场露天电影,本来我是不打算去村前看的,现如今家家都有网络,一般什么电影都能看到,大晚上走到村前看电影,不免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但是,看到村里老人小孩的那股兴奋劲,我也就凑过去,看个热闹了。

一开始,的确很热闹!村里的男女老幼都来了,像是点卯一样,大家聚在一起。尤其是小孩子最认真,带着小板凳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不是安安稳稳坐在一起,而偏偏是挤在一起,挤出个一身汗,出点力才高兴。大人们自然闲聊的多,具体也不是十分关心电影的内容,聊聊一会儿,许多人也就各自散了。最后只剩下,一些精力旺盛的小孩,还有一些悠闲的老人安安稳稳地坐在那里。这倒让我有些担心,担心这场电影,还没有结束,人都各自回家休息了,那么放电影的人岂不是很尴尬!?

现在回过头试想那些看电影的老人和小孩,也像今天的乡村一样,不复有昔日的热闹、繁盛,并随着这个时代的步伐在走远、凋零!回首看到那电影的银幕渐渐破烂,对于看电影的心境也不复当年!

小时候,奶奶住的对面有个空场,那是我们老街的露天电影院。在那个精神文明匮乏的年代,电影对于我们小孩子而言简直是一场盛宴,我们对它的期盼不亚于对过年的期盼,曾经带给了我们太多的美好回忆。如果得知要放电影了,我们一天的心都是激动不安的。当夕阳的余辉还挂在后山,我们晚饭也顾不上吃几口,就端一个小板凳一路小跑来到现场,有蹲着的,坐着的,站着的,还有像猴子一般在场院跑来跑去的,没有片刻老实。为了占一个绝佳的看电影角度,调皮的男孩子各显十八般武艺,有的爬上了树,有的甚至爬上了房顶。《地道战》《上甘岭》《智取华山》《归心似箭》《渡江侦察记》等等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电影一开场,屏幕上五角星闪闪发光,尽管当时“八一电影制片厂”几个字我还不认识,但我知道这片是打仗的电影,特兴奋。而引以自豪的是,街上所有的长辈都喜欢我的是,在闲暇时,他们会捉弄我,让我把看过的电影用自己稚嫩的语言演绎出来,讲给他们听,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很认真地,站得笔直,一五一十地、绘声绘色地讲,然后他们笑成一团,不过很好地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

说起来有点不可思议,我人生第一首会唱的歌竟不是儿歌,不是童谣,而是露天电影《归心似箭》的插曲《雁南飞》(当然只是哼哼旋律而已)那时约五六岁吧,从此旋律伴随一生,是我当时最喜欢的影片。那个年代的人们纯情,歌曲也纯情,一首首旋律流畅,感情优美,曲调婉转,特别抒情,很好地表达整个 社会 的人们被唤醒的美感意识的纯情朦胧期。每每唱起,男女主角依依不舍的场景,天空秋雁南飞的画面跃然脑海,歌曲与电影的浑然整体,相互映衬,相得益彰。那时早期歌曲与现今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流行歌曲的创作手法和词曲的相比,其含蓄抒情,语境幽美的诗词,旋律悠扬,千转百回的音韵,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在此,代表那个年代所有看过露天电影的小伙伴,向这些经典致敬!

如今的中国电影表面上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但大量的 社会 精英,特别是知识阶层已经不进电影院了,这和当年经典电影出来之后万人空巷形成鲜明对比。现在的电影丧失了对中年以上观众的吸引力,所以现在去电影院,更多的是寻找逝去的情怀。

❿ 哪位大神有《解放石家庄(1981)》百度网盘高清无删减版在线观看,张维佳导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QfOwsb1YsWIPoh2krOQCNw

提取码: ehg7
导演: 张维佳 / 苏凡
编剧: 焦延廷 / 李丰祝
主演: 冯恩鹤 / 王立孝 / 赵娟娟 / 曲云 / 刘继忠
类型: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91分钟
又名: Liberation of Shijiazhuang

导演: 张维佳 / 苏凡
编剧: 焦延廷 / 李丰祝
主演: 冯恩鹤 / 王立孝 / 赵娟娟 / 曲云 / 刘继忠
类型: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91分钟
又名: Liberation of Shijiazhuang

《解放石家庄》是八一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的一部优秀的战斗故事片,由雏佳、苏凡执导。该片讲述的是人民解放军解放石家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