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曲剧 拉荆笆 下载
学知网有免费500G戏曲资料下载,有您要的曲剧免费下载,不过要注册的。
www.downknow.com
/戏曲艺术/豫剧_曲剧_越调_坠子/河南曲剧/曲剧全场/张新芳《拉荆笆》/拉荆笆 A.rm [0] 106.4MB
/戏曲艺术/豫剧_曲剧_越调_坠子/河南曲剧/曲剧全场/张新芳《拉荆笆》/拉荆笆 B.rm [0] 87.9MB
/戏曲艺术/豫剧_曲剧_越调_坠子/河南曲剧/曲剧全场/张新芳《拉荆笆》续集/拉荆笆(续集)A.rm [0] 103MB
/戏曲艺术/豫剧_曲剧_越调_坠子/河南曲剧/曲剧全场/张新芳《拉荆笆》续集/拉荆笆(续集)B.rm [0] 74.6MB
/戏曲艺术/豫剧_曲剧_越调_坠子/河南坠子/坠子/河南坠子 郭永章《拉荆笆》.mp3 [0] 11.8MB
学知网的其他免费下载的曲剧资料:
├—曲剧全场
│ ├—《三娘教子》
│ │ 三娘教子.rmvb
│ │
│ ├—《惊蛰》
│ │ 惊蛰01.rmvb
│ │ 惊蛰02.rmvb
│ │
│ ├—兰文祥《包公辞朝》
│ │ 包公辞朝1.rm
│ │ 包公辞朝2.rm
│ │ 包公辞朝3.rm
│ │
│ ├—周玉珍 李振乾《千里送京娘》
│ │ 周玉珍 李振乾《千里送京娘》.rm
│ │
│ ├—周玉珍 李振乾《跑汴京》
│ │ 跑汴京(周玉珍 李振乾) A.rm
│ │ 跑汴京(周玉珍 李振乾) B.rm
│ │ 跑汴京(周玉珍 李振乾) C.rm
│ │
│ ├—周玉珍《贤良女劝赌》
│ │ 周玉珍《贤良女劝赌》.rm
│ │
│ ├—夏金亭 曹桂英《小寡妇上坟》
│ │ 夏金亭 曹桂英《小寡妇上坟》.rmvb
│ │
│ ├—张新芳《拉荆笆》
│ │ 拉荆笆 A.rm
│ │ 拉荆笆 B.rm
│ │
│ ├—张新芳《拉荆笆》续集
│ │ 拉荆笆(续集)A.rm
│ │ 拉荆笆(续集)B.rm
│ │
│ ├—张新芳《祭塔》
│ │ 张新芳《祭塔》全剧.rm
│ │
│ ├—张新芳《秦香莲后传》
│ │ 秦香莲后传 A.rm
│ │ 秦香莲后传 B.rm
│ │
│ ├—张新芳《荆钗记》
│ │ 荆钗记1.rm
│ │ 荆钗记2.rm
│ │
│ ├—张新芳《陈三两》
│ │ 陈三两01.rm
│ │ 陈三两02.rm
│ │
│ ├—张晓凤《泪洒相思地》
│ │ 泪洒相思地01.rm
│ │ 泪洒相思地02.rm
│ │
│ ├—张晓凤《花庭会》
│ │ 花庭会上.rm
│ │ 花庭会下.rm
│ │
│ ├—杨帅学 胡希华《阎家滩》
│ │ 阎家滩01.rm
│ │ 阎家滩02.rm
│ │
│ ├—杨帅学《李豁子结婚》
│ │ 李豁子结婚1.rm
│ │ 李豁子结婚2.rm
│ │
│ ├—杨帅学《草人媒》
│ │ 草人媒01.rmvb
│ │ 草人媒02.rmvb
│ │
│ ├—杨帅学《郑八怪联亲》
│ │ 郑八怪联亲01.rm
│ │ 郑八怪联亲02.rm
│ │ 郑八怪联亲03.rm
│ │ 郑八怪联亲04.rm
│ │ 郑八怪联亲05.rm
│ │ 郑八怪联亲06.rm
│ │
│ ├—杨帅学《阿Q与孔乙己》
│ │ 阿Q与孔乙己01.rm
│ │ 阿Q与孔乙己02.rm
│ │
│ ├—河南省曲剧团《五福临门》
│ │ 五福临门 (周玉珍 高桂枝 李振乾)A.rm
│ │ 五福临门 (周玉珍 高桂枝 李振乾)B.rm
│ │
│ ├—海连池《卷席筒》
│ │ 海连池 《卷席桶·上》.rm
│ │ 海连池 《卷席桶·下》.rm
│ │
│ ├—海连池《卷席筒续集》
│ │ 海连池 《续卷席桶·上》.rm
│ │ 海连池 《续卷席桶·下》.rm
│ │
│ ├—海连池《孤男寡女》
│ │ 孤男寡女01.rm
│ │ 孤男寡女02.rm
│ │
│ ├—王少坤《三子争父》
│ │ 三子争父A.rm
│ │ 三子争父B.rm
│ │ 三子争父C.rm
│ │ 三子争父(续集)A.rm
│ │ 三子争父(续集)B.rm
│ │
│ ├—王福忠《洛阳令》
│ │ 洛阳令01.rm
│ │ 洛阳令02.rm
│ │
│ ├—王秀玲 张香兰《庞酒壶坐轿》
│ │ 庞酒壶坐轿01.rmvb
│ │ 庞酒壶坐轿02.rmvb
│ │
│ ├—王秀玲《游乡》
│ │ 王秀玲《游乡》.rm
│ │
│ ├—王秀玲《风雪配》
│ │ 风雪配01.rm
│ │ 风雪配02.rm
│ │
│ ├—王荣光《刘备哭灵》
│ │ 王荣光《刘备哭灵》.rm
│ │
│ ├—白均选《桂香劝母》
│ │ 白君选《桂香劝母》(又名 小姑贤).rm
│ │
│ ├—胡希华《屠夫状元》
│ │ 屠夫状元01.rm
│ │ 屠夫状元02.rm
│ │
│ ├—马 骐 周玉珍《背靴访帅》(电影)
│ │ 马骐 - 背靴访帅 1.rm
│ │ 马骐 - 背靴访帅 2.rm
│ │ 马骐 - 背靴访帅 3.rm
│ │ 马骐 - 背靴访帅 4.rm
│ │
│ ├—马 骐 刘爱云《寇准背靴》(舞台)
│ │ 寇准背靴 A.rm
│ │ 寇准背靴 B.rm
│ │
│ ├—马遂合《刘秀还乡》
│ │ 刘秀还乡01.rm
│ │ 刘秀还乡02.rm
│ │
│ ├—马遂合《斩白袍》
│ │ 斩白袍A.rm
│ │ 斩白袍B.rm
│ │
│ └—马骐《九龄救主》
│ 九龄救主 A.rm
│ 九龄救主 B.rm
│ 九龄救主 C.rm
│
├—曲剧卡拉OK(纯伴奏)
│ 01、(伴奏)打王强.rm
│ 02、(伴奏)十二个月.rm
│ 03、(伴奏)四十八哭.rm
│ 04、(伴奏)十不该.rm
│ 05、(伴奏)编荆笆如同把娘杀.rm
│ 06、(伴奏)老天你为啥不睁眼.rm
│ 07、(伴奏)清晨起老父捡柴离庄村.rm
│ 08、(伴奏)骑毛驴离江夏洛阳不远.rm
│ 09、(伴奏)下朝来一边走一边长叹.rm
│ 10、(伴奏)杨元帅死不死还不一定.rm
│ 11、(伴奏)当初咱三人三姓曾结拜.rm
│ 12、(伴奏)接御酒我先谢皇恩高重.rm
│ 13、(伴奏)他虽然年幼性猛勇.rm
│ 14、(伴奏)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rm
│ 15、(伴奏)它好比杀人不见血的刀.rm
│ 16、(伴奏)都怪我当初吸大烟.rm
│ 17、(伴奏)八字衙门朝南开.rm
│ 18、(伴奏)有钱把亲成无钱把脸翻.rm
│ 19、(伴奏)杀猪杀到月出山.rm
│ 20、(伴奏)李豁子清晨起来去拾粪.rm
│ 21、(伴奏)李豁子我气得跺跺脚.rm
│ 22、(伴奏)打光棍不如有老婆.rm
│ 23、(伴奏)听我把豁子的来历说.rm
│ 24、(伴奏)陈三两迈步上公庭.rm
│ 25、(伴奏)陈奎家住陕西延安城.rm
│ 26、(伴奏)为陈奎操碎我一片心肠.rm
│ 27 、(伴奏)今晚上这日子实在是不好受.rm
│ 28、(伴奏)劝郡马展愁颜莫把眉皱.rm
│ 29、(伴奏)清晨起他父子去到瓜园.rm
│ 30、(伴奏)周桂英十三年眼泪成河.rm
│ 31、(伴奏)许翠莲一阵阵好羞惭.rm
│ 32、(伴奏)前日里咱的娘把药煎.rm
│ 33、(伴奏)老爹爹且息怒容儿细讲.rm
│ 34、(伴奏)俺拿个钱袋配对对.rm
│ 35、(伴奏)你看我凄凉不凄凉.rm
│ 36、(伴奏)连连恳求亲生父.rm
│ 37、(伴奏)今日是我出阁的前一晚上.rm
│ 38、(伴奏)孙二姐在房中胡思乱想.rm
│ 39、(伴奏)夜阑人静更鼓响.rm
│ 40、(伴奏)叫哥哥你不必如此介意.rm
│
└—视频
└—剧目
海莲池 《卷席桶·上》.rm
海莲池 《卷席桶·下》.rm
海莲池 《续卷席桶·上》.rm
海莲池 《续卷席桶·下》.rm
② 曲剧演员马奇现在高寿,有关生平。
马骐 1923年出生于许昌,祖籍河南封丘县。他自幼挚爱戏剧,1940年,17岁的马骐被抓到重庆当壮丁,而戏曲早已驻扎在他的内心深处,不甘屈辱于现状,就投奔到民间曲剧班,从此跟着马文采老师学《花庭会》、《梅降雪》等戏。刚开始学戏时,他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的天资不是很好,嗓子也够不上弦,他就笨鸟先飞,每天早起晚归,勤学苦练。耳闻闫逢春老师的帽翅功技艺精湛,就想拜其为师,多次拜访都吃了闭门羹,而意志坚强的马骐在冰天雪地中站立在老师的门前,淋成雪人,直到老师被他的真诚和执着所感动,愿意教他技艺。1949年,他辗转到灵宝曲剧团,23岁的他被剧团定为演老生行当,这让他感觉到原来所学的唱腔和现在所饰演角色的年龄和性格都不相符。后来进入渑池曲剧团,虚心向演老生行当的艺人学习,汲取他们的精华,借鉴其它剧种的唱法,广收博采,融会贯通,以大本嗓为主,二本嗓为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他还在表演技巧上做了很多探索。1958年,与周玉珍合作的《寇准背靴》,他饰演寇准,依据剧情人物的需要,吸取了京剧中的“踢飞枪”的技巧,将最初设计的坐在台上“脱靴”改为“踢靴”(将靴子踢出落到肩上)。为了练踢靴,他不知被近一斤多重的厚靴砸了多少回,甚至肩头都被砸肿、出血都是咬紧牙关,一直练到随心所欲的程度。而正是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才使他在曲剧的事业上迎来了辉煌的时期,他饰演的寇准风趣幽默、诙谐洒脱;表演技巧上,帽翅功和鬓口功娴熟、台步亦诙亦谐,尤其是独创的“踢靴”,至今都被戏迷津津乐道、赞不绝口。受到省内外观众的热情欢迎,应邀到西安连演一个多月。1983年晋京在长安剧院演出,得到了首都文艺界的青睐和好评。1982年,由马骐主演的《寇准背靴》搬上了银幕,轰动全国。从艺六十多年来,马骐先后先后在100多出戏中饰演不同类型的老生,在传统戏《寇准背靴》中的寇准、《背靴访帅》中的寇准、《十五贯》中的况钟、《九龄救主》中的张九龄、《四进士》中的宋士杰、《搜书院》中的谢宝、《孙安东本》中的孙安、《赵氏孤儿》中的程婴,现代戏《白毛女》中的杨白劳、《柜台内外》中的郑大伯、《霜晨花》中的程连系香等,在观众之中是有口皆碑。曾获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二等奖;他主演的现代戏《柜台内外》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戏曲调演,深受好评;主演的《寇准背靴》誉满省内外,获全国戏曲电影一等奖,由此被誉为“活寇准”,是曲剧界灌制唱片的第一位男演员。2006年,在首届河南曲剧艺术节上,被授予河南曲剧艺术家“终身荣誉奖”殊荣;他的名字和艺术成就已被载入《中国艺术家词典》、《当代名人大辞典》和《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名人录》等书中。
③ 讲述河南戏曲的电影有多少 顺便说下电影名 谢谢、
《花木兰》 豫剧, 河南豫剧院演出 , 常香玉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拍摄。
《下乡与赶脚》 曲剧两个小戏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 海燕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
《穆桂英挂帅》 豫剧 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马金凤主演 江南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
《穆桂英挂帅》 豫剧 河北省邯郸专区东风剧团演出 胡小凤主演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9年拍摄
《陈三两》 曲剧 开封市曲剧团演出 张新芳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拍摄
《寇准背靴》 豫剧 淮北梆子(属豫剧沙河调)88岁老艺人顾锡轩主演 安徽电影制片厂1961年拍摄
《朝阳沟》 豫剧 河南省豫剧院三团演出 魏云、王善朴、高洁、杨华瑞、马琳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拍摄
《传枪记》 京剧 河南省京剧团演出 根据豫剧《传家宝》改编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买牛、扒瓜园》 由曲剧《买牛》和越调《扒瓜园》两个小戏组成河南省曲剧团、河南省周口专区越调剧团演出,北京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山村新曲》 越调 由《夫妻俩》和《卖萝筐》两个小戏组成 河南省许昌专区越调剧团演出 毛爱莲主演珠江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人欢马叫》 豫剧 许昌地区豫剧二团演出 常香玉、任宏恩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游乡》 曲剧 河南省曲剧团演出 珠江电影制片厂1966年拍摄
《七品芝麻官 》 豫剧 河南省豫剧院二团、鹤壁市豫剧团联合演出 牛得草、吴碧波主演 北京电影制片厂1979年拍摄
《卷席筒》 曲剧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 海连池、董秀娟、吴自力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79年拍摄
《包青天》 豫剧 商丘地区豫剧团、安阳市豫剧一团、开封市豫剧团联合演出 张宝英、吴清平主演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马影业公司1980年联合拍摄
《李天保娶亲》 越调 根据越调《李天保吊孝》改编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马兰、陈静、何全志主演北京电影制片厂1980年拍摄
《诸葛亮吊孝》 越调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申凤梅主演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0年拍摄
《白奶奶醉酒》 越调 许昌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毛爱莲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
《包公误》 豫剧 河南省新郑县豫剧团、开封地区豫剧团联合演出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
《智收姜维》 越调 舞台剧名《收姜维》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申凤梅主演 珠江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
《背靴访帅》 曲剧 舞台剧名《寇准背靴》 洛阳地区曲剧团演出 马琪、周玉珍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风雪配》 曲剧 河南省曲剧团演出 王秀玲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洛阳桥》 豫剧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曾广兰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桃园喜》 豫剧 舞台剧名《小白鞋说媒》 商丘地区豫剧团演出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程咬金照镜子》 豫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1983年拍摄
《樊梨花》 豫剧 开封市豫剧团、开封市实验剧院联合演出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3年拍摄
《风雨情缘》 豫剧 舞台剧名《大祭桩》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王清芬、修正宇主演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84年拍摄
《三全其美》 豫剧 舞台剧名《金鸡引凤》 洛阳地区豫剧二团演出 李金枝主演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4年拍摄
《花枪缘》 豫剧 舞台剧名《对花枪》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马金凤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卷席筒续集》 曲剧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 海连池、董秀娟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巧配鸳鸯》 豫剧 郑州市豫剧团演出 王希玲主演 湖北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倔公公犟媳妇》 豫剧 河南省豫剧三团演出 长春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文帝杀舅》 豫剧 湖北省老河口市豫剧团演出 天山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棒打薄情郎》 豫剧 河北省邯郸地区东风剧团演出 北京电影制片厂、河北电影制片厂1986年联合拍摄
《芙蓉女》 豫剧 舞台剧名《宇宙锋》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演出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
《七奶奶》豫剧 舞台剧名《花打朝》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马金凤主演 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马影业公司联合拍摄
《抬花轿》 豫剧 舞台剧又名《香囊记》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王清芬主演 浙江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
《武当仙袍》 豫剧 湖北省十堰市豫剧团演出 峨眉电影制片厂、河南电影制片厂1986年联合拍摄
《丫环传奇》 豫剧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演出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
《倒霉大叔的婚事》 豫剧 许昌市豫剧团演出 任宏恩、艾立、汤玉英主演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河南电影制片厂1987年联合拍摄
《鸳鸯戏水》 豫剧 郑州市豫剧一团、二团演出 王希玲、小香玉主演 深圳影业公司1988年拍摄
《阎家滩》 曲剧 南阳市曲剧团演出 河南省电影公司、南阳市文化局1998年联合摄制
《乡村警官》 豫剧 李树建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2002年拍摄
《幸运十点钟》 豫剧 河南电影制片厂2003年拍摄
《我爱我爹》 豫剧 舞台剧名《老子儿子和弦子》 任宏恩 、王希玲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摄
《我爱我孙》 豫剧、东北二人转 任宏恩、高秀敏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摄
《村官李天成》豫剧,贾文龙、汪荃珍主演,河南豫剧三团演出
《五世请缨》豫剧,王惠主演、河南省豫剧一团演出
《程婴救孤》豫剧 根据《赵氏孤儿》改编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李树建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2010年拍摄
《三哭殿》豫剧,贾廷聚主演
《桃花庵》 豫剧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演出 苗文花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河北电影制片厂2010年联合拍摄
《清风亭》 豫剧 舞台剧又名《清风亭上》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李树建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2011年拍摄
希望你满意
④ 豫剧寇准背靴电影中的柴郡主叫什么名字
你问的是柴郡主的真名还是演员名?
柴清云,是令公杨业第六子杨延昭妻子。其父亲为五代后周世宗柴荣,其兄为周恭帝柴宗训。生有二子,杨宗保,杨宗勉。
豫剧豫剧寇准背靴电影中的柴郡主的饰演者名为张福兰
⑤ 哪里有曲剧《寇准背靴》全场mp3下载地址
#迅雷下载分享#
我以424.17
KB/s的速度已下载[河南曲剧寇准背靴选段刘艳丽.mp3][7.04
MB]
http://convurl.com/cloud_share/zc1nGE_1
求采纳
⑥ 河南曲剧电影《寇准背靴》、豫剧《人欢马叫》的下载地址!!迅雷!!
尊敬的迅雷用户,您好:
您可以先在迅雷看看:www.kankan.com 上面下找下资源,如果没有找到也可以在迅雷快传中:http://kuai.xunlei.com/upload 搜索下里面是否有相关资源。
更多疑问,欢迎您向迅雷网络平台提问。
⑦ 马琪的不老“活寇准”
天波府中,新寡的柴郡主红衣红裙,提篮潜行,守灵的寇天官撩袍缄口,紧紧跟踪。路滑靴重,只见他轻轻抬足,一只朝靴飞起,恰恰落在肩头;另一只飞得更高,又准确地落在手上……
这是曲剧《寇准背靴》中最精彩的一幕。
剧中寇准的扮演者是曲剧艺术传承人马琪。从1956年《寇准背靴》上演至今,他已演出了3400多场。因独创“踢靴功”,把寇准塑造得活灵活现,马琪被誉为“活寇准”。
60多年的演艺生涯,马琪主演了150多出戏,代表剧目《寇准背靴》、《四进士》、《九龄救主》等多次被录制成磁带。1982年,《寇准背靴》被拍成电影,易名《背靴访帅》,风靡全国。2006年首届“河南曲剧艺术节”上,他获得“河南曲剧艺术家终身荣誉奖”。
马琪广泛吸取豫剧、蒲剧、越调等剧种的精华,融入曲剧表演。他的唱腔以本嗓为主,中音结实宏亮,低音浑厚有力,高音有时采用脑后摘筋的唱法,有时则采用高音轻过的唱法,这在曲剧老生行当中独树一帜。
“帽翅功”和“踢靴功”是马琪最为人称道的两个“绝活儿”。
1953年冬天,马琪率团到山西临汾演出,蒲剧演员阎逢春在《周仁回府》中表演的帽翅功让他惊叹不已。他冒着鹅毛大雪上门求教,不巧阎逢春正在午休,他就在阎家门外等了3个钟头,站成了雪人。马琪的诚意感动了阎逢春,他破例传授帽翅功。此后,马琪用心苦练,不仅熟练掌握,还自创了耍相纱翅(帽翅加长的宰相帽)的绝技。
1956年,马琪着手把豫剧传统戏《寇准背靴》移植到曲剧中。他从京剧《虹桥赠珠》的武打动作“踢飞枪”中受到启发,设计了“踢靴子”的动作。但真正踢好谈何容易,最初半年时间,朝靴不是踢到远处,就是砸在头上。马琪并不气馁,他将草帽绑在头上,用布条把肩膀勒住继续练,终于将朝靴“驯服”。2008年4月18日晚,省人民会堂的舞台上,85岁高龄的马琪宝刀不老,在《寇准背靴》中再度表演起“踢靴功”,令观众叹为观止。
观众通过“弹髯口、闪帽翅、踢靴子”等绝技记住了马琪,然后很少有人知道,《寇准背靴》中扮演柴郡主的正是马琪的妻子马凤琴。他们在舞台上互相学习,在生活中相依相伴,携手度过了大半生美好时光。
洛阳市曲剧团家属院那套简朴的两居室里,最显眼的是两人演出的剧照。
马琪说这个幸福的家正是他永葆艺术活力的秘诀。多年来,妻子马凤琴在保证演出的同时,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两人如今每天一起散步,一起练功、吊嗓,有演出的时候照样登台,且乐此不疲。
马琪收了很多弟子,最大的李润杰已经60多岁了。今年年初,他又收了一个20岁的徒弟。当上非遗传承人后,马琪觉得肩上的责任很大,“我希望多教一些有艺德又勤奋的学生,和他们一起学习进步。曲剧的未来就在于不断吸纳新生力量,走创新之路。”

⑧ 沙河调的沙河调的名家及代表剧目
顾锡轩(1875-1966)乳名顾群。出生在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县吴台乡(今属郸城县吴台镇)大顾寨村。 幼年随父母乞讨流落到界沟(属安徽界首县),13岁入阜阳土坡集科班学艺,拜张蛮子、乔正华、刘虎为师,主学红脸(文武须生),19岁始出台演出,不久便扬名豫东、皖北广大地区。顾锡轩唱腔高亢激昂,念白铿锵有致。在《寇准背靴》中,跌跤甩靴、背靴快跑等一系列动作,干净利落,唱腔刚烈豪迈,甚为同行折服。其拿手好戏有:《火烧纪信》、《辕门斩子》、《过五关》、《杨老将碰碑》等。1920年顾锡轩在安徽界首南20里殷庙办起科班。人称顾家班。1928年返回故里,办起第二班。1944年河南鹿邑任集一带匪乱,顾锡轩被抓,顾家班一度溃散,幸赖其长女顾秀荣支撑。除顾秀荣(人称“顾大妞”)之外,顾锡轩还收养了五个义女,皆培养成戏曲演员,故当地俗谚“顾家戏,顾家箱,还有顾家六姑娘”之说。1950年顾家班被安徽界首政府收留,和中洲新舞台剧团合并为新舞台剧团。1952年他调入阜阳地区戏校,旋入地区梆剧团工作。1956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和安徽省政协委员。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1961年安徽电影制片厂将其代表作《寇准背靴》拍摄成舞台艺术片。
女演员中,有很多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只举两个我个人熟悉,资料比较真实的人物。 女,许昌禹县人,有胆有识的沙河调名家,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敢于跟日本鬼子玩心眼的女艺人,也是为数不多敢闯开封的演员,开创了沙河调与祥符调交流的先河,(时年戏价与常香玉同)被誉为“艺坛怪杰”。解放后,上海音像社为其灌制了唱片。
此外,沙河调还有其他分支没有的现象,也很有名气,略作介绍。 除此之外,沙河调的代表人物还有明净 李顺,名须生王清云,名花旦,王桂英,名旦,安金凤,戚桂枝等。……
沙河调最有特色的代表剧目是《白莲花》、《困黄鹤楼》、《雷音寺》《打媒婆》,《二龙山》(王红丽演出的《五凤岭》脚本就是沙河调的该剧)、《收陈朋》、《鞭打翠花宫》、《对缍猡》等。

⑨ 我要戏剧电影的全集目录。。。。。不管是京剧还是什么别的剧种,只要拍成老电影就算。
早起默片(就是无声电影)《定军山》《长坂坡》《青石山》《艳阳楼》《金钱豹》等,均为京剧短片,是由任庆泰的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分别由当时的“伶界大王”谭鑫培和京剧俞派创始人俞菊生主演,后期梅兰芳大师也曾主演一些如京剧《天女散花》《黛玉葬花》《木兰从军》《西施》“羽舞”、《霸王别姬》“剑舞”、《上元夫人》“拂尘舞”等和昆曲《春香闹学》等等。
到了1930年出现第一部有声电影后的拍摄的戏曲电影就是有声的了。主要有京剧《四郎探母》《周瑜归天》《霸王别姬》《林冲夜奔》《斩经堂》《三娘教子》,费穆导演的京剧电影《古中国之歌》包括有《水淹七军》《朱仙镇》和《王宝钏》等戏,比较着名的还有费穆导演梅兰芳主演的京剧电影《生死恨》。
1949建国年只有一部越剧电影《越剧精华》包含有《楼台会》《贩马记》《双看相》《卖婆记》等折子戏。
1954年的有汉剧《宇宙锋》、桂剧《拾玉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锡剧《双推磨》、淮剧《蓝桥会》和京剧《盖叫天的舞台艺术》(含《白水滩》《七雄聚义》《茂州庙》《劈山救母》《英雄义》《武松》)
1955-1959年的有评剧《秦香莲》《三勘蝴蝶梦》、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曲剧《陈三两》、川剧《杜十娘》、晋剧《打金枝》、锡剧《庵堂相会》《庵堂认母》,蒲剧《窦娥冤》、扬剧《上金山》《百岁挂帅》、闽剧《炼印》、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和京剧《洛神》《荒山泪》《群英会》《借东风》《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含昆曲《断桥》和京剧《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
1960-1969年有昆曲《游园惊梦》、淮北梆子《寇准背靴》、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昆曲《墙头马上》、京剧《杨门女将》《穆桂英大战洪湖》《野猪林》《尤三姐》《武松》《铡美案》《传枪记》《周信芳的舞台艺术》(含《徐策跑城》《下书杀惜》)《尚小云舞台艺术》(含《昭君出塞》《失子惊疯》)、越剧《红楼梦》《碧玉簪》《毛子佩闯官》《柳毅传书》,汉剧《齐王求将》,评剧《花为媒》,楚剧《双教子》,锡剧《双珠凤》等,还有一些现代新戏。
1970-1975年,均为新戏、样板戏
1976年公开发行的戏曲电影有河北梆子《宝莲灯》京剧《打孟良》《打焦赞》《打韩昌》等,还有一些拍摄但未公开发行的如京剧《闹天宫》《二堂舍子》《长坂坡》《斩黄袍》《盗魂铃》《三岔口》《辕门斩子》《红娘》《空城计》《白蟒台》《孔明吊孝》《罗成叫关》《武松打店》等
1977年有京剧《苗岭风雷》,1979年吉剧《燕青卖线》《包公赔情》,京剧《铁弓缘》,豫剧《七品芝麻官》,昆曲《西园记》。1980年京剧《白蛇传》《盗御马》,豫剧《包青天》、越调剧《诸葛亮吊孝》。1981年有河南越调《包公误》《智收姜维》,京剧《红娘》《李慧娘》,秦腔《三娘教子》等。1982年有豫剧《背靴访帅》,曲剧《风雪配》《清官怨》,京剧《升官记》等。1983年豫剧《程咬金照镜子》《樊梨花》,京剧《白蛇传》《吕布与貂蝉》《真假美猴王》等。1984年豫剧《风雨情缘》,越剧《五女拜寿》,黄梅戏《龙女》,晋剧《三关点帅》等。直到近年,均不断有传统戏或者现代戏搬上荧幕。近期还有戏曲《清风亭》《桃花庵》上演,也取得了很大的反响。
这些还只是大概,还有很多,如果你想了解戏曲电影史的话,建议你买一本高小健的《中国戏曲电影史》,一定对你有很大帮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