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塔山阻击战有老电影吗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塔山阻击战有老电影吗

发布时间: 2022-09-25 06:25:11

⑴ 电影 大决战 观后感

思路:根据电影《大决战》系列的内容展开,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解放战争胜利70周年。关于三大战役的记录,我认为最为经典的当属1991年拍摄的《大决战》系列,我用了一周的时间陆续重温了一遍。《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其中我认为最震撼的要属《淮海战役》。

60万对80万,延伸来说,为什么人民解放军能够战胜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国民党军队。以前只在历史书中划过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但具体来说,决定解放战争胜利的有很多,我认为关键一点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并进行了彻底的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在主观上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用户,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和支持,客观上使得原本束缚在土地上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出来。这样就是数以万计的农民在主、客观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能够奔赴前线,支援解放军在广阔的华中平原上“中原逐鹿”。

土地革命,一是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二是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正是如此,土地革命成功了,解放战争成功了。至于其他类似“战争艺术”种。

只不过是缩短了战争的时间的“把戏”罢了,当然也不能完全否认,但过分强调军事指挥的重要性,特别是将国民党部队失败的原因全部归结于蒋介石的失败指挥上,这难道不就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嘛

⑵ 求 电影《大决战》读后感一篇

《大决战I——辽沈战役》观后感2010-02-21 14:06
为了更好了解祖国的艰苦奋斗史,我在寒假专门观看了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大决战I——辽沈战役》,其中最令我震撼的就是这场战役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塔山阻击战。

塔山并不是山,只是锦州与锦西之间一个仅有着百多户人家的村庄,称塔山堡。1948年辽沈战役在锦州打响了第一枪,塔山是锦西至锦州的必经之路,是国民党军西进兵团支援锦州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东北军堵住国民党援军的必争之地。敌我双方在这里进行了生死搏斗。当时的东北野战军第4、第11纵队为保障主力夺取锦州,曾在这里对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阻击防御作战。这次战斗,从1948年10月10日开始,至10月15日结束,战斗打得异常激烈,解放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成功地阻截了增援锦州的国民党救兵,为辽沈战役的关键——锦州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先机。战斗共进行了六天六夜,塔山一片炮灰,山也被炸的矮了一截,歼灭国民党军数千人,从而保障了我军主力攻克锦州作战的胜利。

锦州攻克之后,长春的国民党守军起义,卫立煌逃走后,沈阳的守军投降,紧接着我军又攻克了营口。辽沈战役自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此战最终取得胜利。这一战后,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上升至300万人,国共双方的正负位置,已经颠倒过来了。毛泽东主席信心十足地说:“这样,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现在看来,只需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辽沈战役结束后,又经过了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中国人民解放军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辽沈地区那朵鲜花下没有为国捐躯的尸骨?花依然开得分外妖娆。这是以战士们的血肉为养料所生长起来的啊!这鲜花警示着后人:我们英雄的鲜血不会白流,历史不会忘记,人们更不会忘记!

⑶ 红色电影有哪些,内容是什么

1.《闪闪的红星》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2.《小兵张嘎》讲述了河北省保定市张 嘎子在 老钟叔, 罗金保, 钱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 八路军战士的过程。3.《上甘岭》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 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4.《红色娘子军》该片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和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战斗故事。

⑷ 重温电影《大决战》,剧情唯辽沈,场面看淮海,文戏选平津,还有什么

电视剧版《大决战》已经向我们走来,围绕着电视剧《大决战》的选角网友们也是各抒己见,还有一部分网友认为电视剧版《大决战》完全没必要拍,因为电影版《大决战》已经足够经典,拍摄电视剧没有太大意义。

当然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电影《大决战》在拍摄时是有所缺憾的,拍摄剧版也有发挥空间。此外,还有一部分年轻的网友压根没看过电影版。

该部在战争场面上也有一个经典长镜头,那就是攻占天津金汤桥的航拍,配上《大决战》特有的背景音乐,这段画面至今看来仍让人为之激动。这段镜头据说是在天津实地拍摄,确实难得。

在人物塑造上,《平津战役》将重心放在了傅作义上,演员李定保有两个影视形象比较深入人心,一个是《雍正王朝》里的邬先生,另一个就是《平津战役》里的傅作义。该片将傅作义在整个和平谈判中的挣扎、无奈和忍辱负重刻画得很到位,没有刻意拔高也没有刻意黑化。

总结起来就是,看《大决战》一定不能只抱着看战争场面的想法,其实严格说来,《大决战》应该首先归属于历史题材而不是军事题材,该片是融合了历史、军事和人物等各方面的史诗巨作,称之为“国片”当之无愧。

⑸ 有没有一部叫阻击边缘的电影

你好

边缘阻击这是一部书,前段时间看过的。电影没有看过你叙述的那个吖。
阻击生死线, 生死阻击。 塔山阻击战 。这三部或许你想表达的意思吧。

感谢使用网络知道!

⑹ 高三,希望有关国内战争的电影,我对那段历史很不清楚

多了去了,我家里收藏的相关电影就有50多本。
如果想了解历史还是多看书,多看记录片、多看当年的战略地图、多看军事将领的传记。
我推荐几部电影吧,《巍巍昆仑》、《大转折之鏖战鲁西南》、《大转折之挺进大别山》、《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大决战之淮海战役》、《大决战之平津战役》、《大进军——解放大西北》、《大进军——席卷大西南》、《大进军——南线大追歼》、《大进军——大战宁沪杭》《孟良崮战役》、《塔山阻击战》、《黑山阻击战》等等太多了、

⑺ 电影塔山阻击战为什么看不到在哪里能看到不要电视剧和新拍的

有过电影,拍的非常好,战斗异常惨烈,真实。只是为什么网上找不到?之前中央六套放过

⑻ 高希希的大决战为什么拍得这么烂

高希希的结构太不同了,如果你说想把这部剧聚焦在小人物身上,用新的视角再次再现大决战,不是那么刻意和完全虚构,这部剧多是老戏,演技没问题,但在配音方面往往不如和老电影的大决战,特别是在人物复原方面。 而且,这部剧把国民党官员恢复原状太愚蠢了,不准确。

毕竟在过去的30年里,由于电影技术的进步,战斗场面变得有些漂亮了,但是每次战斗的拍摄质量也没有统一。 特别是塔山阻击战。 这样重要的战斗,拍摄的战斗场面特别混乱,没有拍摄到我军防御的整个体系。火炮纵向支援也很好,整体火力不输国民党。 我军顽强的战斗意志是胜利的重要原因,而高级军事部署科学的打击也是胜利的基础,这是国民党独95师毁灭性杀伤的原因。

与30年前的旧版相比,电影技术有所提高,战斗场面有所提高,但翻山越海,如旧版无论编剧在整体台词制作方面,都没有旧版大决战那样的艺术性,所以不知道现在的导演和编剧都不读书。 这部剧还没结束,我刚看了辽沈战役,想说我不能和伟和林彪共演,但他不像! 好的历史剧,首先要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利用新的电影技术,把场面拍摄得更宏伟,但高希希一个也做不到,而是有着整体的意图。 其实只要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