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推荐几部超恐怖的电影,外带剧情
1.《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1978)
[影片介绍]
1963年的万圣节。小镇哈登菲尔德的一个6岁男孩麦克尔.麦尔斯用一把菜刀杀死了他的姐姐,当他的父母发现他时,他正手攥着那把血淋淋的杀人兇器直瞪瞪的望着天空。麦克尔.麦尔斯被送到了精神病院。尽管医生萨缪尔?路米斯做了最大的努力,但他还只是坐着,仍旧眼瞪着天空,这样持续了15年。
2.《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1968)
[影片介绍]
坠落的人造卫星发出的放射线让死人复活了,他们从坟墓中爬起来,寻找活人作食物。人们纷纷躲进一个农场的房子里,房子外面就是那些可怖的幽灵们—越来越近。只有击打他们的头部才能将他们彻底消灭……
现代恐怖片的转折点。虽然是60年代的低成本的黑白电影,比起现代的技术是稍嫌简陋了些,可是数目众多的死尸还是一样骇人心魄!当那些恐怖的死尸向你一步步走来,尽管他们摇摇晃晃,可是你巴不得自己可以找各地方躲起来。如果你想做噩梦,不妨看看它。
3.《阴魂不散》The Haunting(1963)
[影片介绍]
《阴魂不散》是1963年罗伯特韦兹执导的同名黑白片的翻拍之作,影片的故事蓝本为雪莉杰克逊的经典恐怖小说《山屋里的阴魂》。 已届中年的伊琳诺兰斯是一位心理相当脆弱的女子,为照顾身患重病的母亲,十多年来她一直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母亲去世后不久,她便接到了一个神秘电话,告知她已被杰弗瑞马罗博士的失眠症研究小组聘为研究对象之一,并且还可获取900美元周薪。
近来饱受失眠症析磨的伊琳诺欣然来到马罗博士指定的实验地点——一座历史已达130年之久的巨型山屋,陆续见到了马罗博士与另两位同样被博士聘请来的成员西奥多娜与卢克桑纳森。西奥多娜是一个风情万种的野性女子,她志愿参加实验小组是为了缓解一下来自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而嘴快如枪、滑稽有趣的卢克则纯粹是冲着数目不薄的酬金而加入马罗博士的课题小组的。
首先,马罗博士为二人讲述了山屋的恐怖过去:此宅是纺织业巨商休克瑞恩130年前为他的爱妻与那些未能顺利存活下来的孩子们修建的,克瑞恩夫妇后在巨宅中神秘死去,死因是自杀还是他杀至今仍有待核实。但自那以后,凡在山屋居住的房主都会死于不明之因,据说是屋中阴魂作祟,所以此屋又成了远近闻名的凶宅。
马罗博士讲完故事之后,伊琳诺三人被神秘的管家之妻带往各自房间。一方面,三人对房内豪华装璜咋舌不己,另外他们又对屋内那些恐怖的动物塑像心有余悸。休克瑞恩的巨幅画像就挂在空旷大厅里的楼梯顶端,他的目光似乎可俯视厅内一切,他的千臂似乎能伸向屋内的任何一个方向。
夜色渐浓,卢克与西奥多娜频频被从伊琳诺房间传来的尖叫声惊醒。伊琳诺告诉他们有一种恐怖的声音一直在冲撞着她的耳膜,她认为是孩童的阴魂在跟她对话,伊琳诺甚至认为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神秘力量将她召唤到山屋中来的。卢克与西奥多娜则认为她太过于神经质,如若有人在旁监护便无大碍。
接下来的几天,越来越多的恐怖事件开始接踵而来,这一切使得伊琳诺的精神已近彻底崩溃,甚至连西奥多娜也开始怀疑起屋内确有阴魂索绕。而卢克却开始怀疑起马罗博士将众人召集到此宅的真正目的来,马罗博上似乎根本就无心研究他们的失眠症状……
4.《精神病患者》Psycho(1960)
[影片介绍]
精神病患者可以说是一部空前成功的恐怖电影,技巧大胆、画面惊人,即使在数十年后谋杀与血腥的场面仍吓得观众尖嘶惊跳。
这是部最富技巧的经典名作,从没有一部关于谋杀与精神病患的影片,会使观众受到如此强烈的震撼。 故事描述一名盗取公款的女郎在逃亡期间投宿于汽车旅馆,却在浴室中遭精神分裂的狂人杀死。
她的妹妹和男友加入警方的调查,在逐步侦查下终于揭露狂人的真相。
5.《得州电锯杀人狂》The Texas Chain Saw Massacre(1974)
[影片介绍]
维莫和他疯狂的家人,一直是以杀戮、折磨人为乐。这次,珍妮和她朋友不小心陷入维莫的杀戮游戏,在这午夜森林中,他们能成功的逃出吗?
6.《科学怪人的新娘》Bride of Frankenstein(1935)
[影片介绍]
本片摄制于1935年,是着名的恐怖片《科学怪人》的续集,也是为数不多的续集不比正集逊色的续集电影之一。全片片长只有1小时13分,故事紧接上集结尾的火烧科学怪人场面,怪博士找了弗兰肯斯坦要合作造个女人,科学怪人逃生后一路险阻最终与怪博士相遇,三人在古堡中期待科学怪人的新娘诞生。
Ⅱ 早年的恐怖片
默片时代 “无声的恐怖” 《恶魔城》《科西嘉兄弟》(1896)《幽灵马车》 《化身博士》(1908),《莫洛博士之岛》、《格雷的画像》《科学怪人》。《泄密的心》所创作的《The Avenging Conscience》(1914)成为首部卖座恐怖片。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惊悚片《房客》(1927) 《暗袭》 《蜡像馆》《猫与金丝雀》(1927), 《钟楼怪人》、《剧院魅影》 泥人哥连出世记Der Golem 德国 1920 诺斯费拉图Nosferatu 德国 1922 一部具有表现主义风格的幻想恐怖片,根据爱尔兰作家布瑞姆·施托克的小说《德拉库拉》改编, 女巫们Haxan 丹麦/瑞典 1922 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美国 1925 30年代 美国怪兽引领环球热潮 。 《畸形人》(Freaks,1932)。《魔鬼玩偶》(The Devil Doll,1936)。 《隐形人》(1933),《科学怪人的新娘》(1935)。 《最危险的游戏》(1932),《失魂岛》(1932),《蜡像陈列馆的秘密》(1933),出演《黑猫》(The Black Cat,1934),并交由导演爱德卡·伍玛(Edgar G Ulmer)执导。1935年,公司转而投向狼人系列,《伦敦狼人》(The Werewolf Of London)就是那时期的作品。 《魔咒巴家》(The Hound Of Baskervilles),。 科学怪人Frankenstein 美国 1931 吸血鬼Vampyr 法国/德国 1931 畸型人Freaks 美国 1932 金刚 King Kong 美国 1933 40年代 《科学怪人大战狼人》(1943)和《德库拉之屋》(1945)。 《与僵尸同行》(1943),《第七个被害者》(1943)以及《猎尸者》(1945)。 《被俘的女野人》(Captive Wild Woman,1943) 《螺旋楼梯》(The Spiral Staircase 1946),华纳公司也在《杯弓蛇影》(The Beast With Five Fingers) 狼人 Wolf Man 美国 1941 豹人 Cat People 美国 1942 房客 The Lodger美国 1944 死亡之夜 Dead of Night 英国 1945 杯弓蛇影 The Beast with Five Fingers 美国 1947 50年代 打败怪兽、消灭异形、抵御赤潮 巨型怪物和双眼暴突的外星人,成为了50年代恐怖电影里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均是对外界威胁的隐喻,不论是核战引起的恐慌,抑或是麦卡锡主义的白色恐怖,都能在50年代的恐怖片里找到影子。另一方面,随着太空热的升温,科幻取代超自然力,成为恐怖的新主题。科学家们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一时代的英雄(或是化身恶魔)。整个世界将目光从阴暗的地下移向了广袤的天空。 雷·哈里豪森在《原子怪兽》(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1953)中投放的核弹不仅唤醒了片中的远古怪兽“rhedosaurus”,同时也释放了在银幕上兴风作浪整整十年的各类巨兽。《原子怪兽》成为各类怪兽片的模版,被一再模仿,其中青出于蓝的仿效之作是电影《哥斯拉》。这部于1954年拍摄的电影将上述模式和广岛、长崎核惨剧的警示相结合,在日本乃至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形成了一个长盛不衰的怪兽系列。“哥斯拉”也成了怪兽的代名词。 另一个分支巨型虫怪电影与此类怪兽片也是咫尺之遥。和哥斯拉们一样,巨型虫怪也是核试验的产物。例如因核爆产生的《巨蚁!》(1954)中,以及因科学而误创的巨型蜘蛛——《狼蛛》(1955)中误入歧途的创造出了。而且,这种比例失调并不仅仅限于昆虫和爬行动物。在《奇怪的收缩人》(1957)里,一片放射性雾使得一个成年男子急剧缩小成微型人;在《50英尺高的女人》(Attack Of The 50 Foot Woman,1958)中,外星光束使一个小镇妇女突变成女巨人。导演乔·丹特在1993年制作的电影《马提尼》(Matinee)中,向这些B级片致以了个人崇高的敬意,并赞许说“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几近完美的影片。” 老式的恐怖已经黯然退市,或者说,正等待以新的形式复兴。实际上,在刚才提到的庞然大物之外,真正称得上50年代标志性怪物的是环球公司的作品:《黑湖妖谭》(1954)中长腮的鱼鳞人。吉尔莫·德尔·托罗曾将本片作为其个人最钟爱的恐怖电影。这部电影有两个续篇,进一步深化了这个鱼形怪物的悲剧,它是那个时代不计一切代价追寻冰冷无情的科学知识的殉葬品。 文森特·普雷斯凭借《蜡像院魔王》(1953)为自己赢得“银幕恐怖大师”的称号,此片制作于好莱坞短暂的3D浪潮时期。而接下来的《变蝇人》(1958)更是巩固了这一地位。不久,他在《猛鬼屋》(1959)和《心惊肉跳》(1959)中又接连奉献了银幕新形象。这两部电影均由威廉·卡斯尔执导。他是无可争议的“噱头之王”。电影院里乱飞的头骨以及突然通电的座椅是他惊吓午夜场观众的常用招数。对此,卡斯尔解释说:“我既没演员阵容也没钱,所以我得做点什么来吸引观众。” 与此同时,初出茅庐的制作人罗杰·考曼携手美国国际电影公司,推出了一系列面向青少年露天电影的低成本影片。例如《血流成河》(A Bucket Of Blood,1959),讲述了一个“垮掉的一代”的艺术家使用人的尸体进行艺术创作。考曼的速度和技术把这部青少年素材的片子变成了一部小型艺术作品。1957年,美国国际电影公司甚至凭借《少年狼人》和《少年科学怪人》这两部另类的翻拍制作,给经典怪物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真正将恐怖电影彻底革新的却是一家来自英国的小公司:汉默电影公司(Hammer Films)。成功地将BBC电视系列片《夸特马斯实验》搬上大银幕后,1957年,汉默公司凭借特伦斯·费希尔制作的彩色电影《科学怪人的诅咒》大赚了一笔。这部影片由彼得·库欣(Peter Cushing)和克里斯托弗·李(Christopher Lee)首度联袂演出,成为当年最卖座的影片,没有任何一家英国影片公司能与其比肩。汉默公司随即重新召集这二人组合,并与同一位导演再度合作,斥巨资翻拍了全新的《吸血伯爵》(1958),《魔咒巴家》(1959)以及《永眠的诅咒》(The Mummy,1959)。汉默公司的经典食人片为恐怖注入了新鲜血液。” 科学家们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一时代的英雄(或是化身恶魔)。(第二页下面的红底白字) 腊像院魔王House of Wax 美国 1953 在一场纵火案中,蜡像家云逊派斯的艺术作品不幸被烧毁,而他也惨遭毁容。从此,云逊派斯变得精神失常,而当他想重开腊像馆时,却发现腊像竟是用死人来制造的。影片改编自美国着名小说家查尔斯·博登的同名小说,被誉为恐怖片史上最为娱乐的影片,2005年杰姆·塞拉翻拍了这部经典之作。华纳一区发行的此片,声画质量普通,花絮只是收录了预告片。 黑湖妖谭Creature from the Black Lagoon 美国 1954 一组科学探险队沿着亚马逊河流域寻找石油,却发现了史前生物吉尔人出没在黑礁湖附近;探险家捕捉到这个神秘生物却被它逃脱,并捉走一位探险家的未婚妻凯,抓捕行动迫在眉睫。最为擅长拍摄科幻恐怖片的杰克·阿诺德执导,影片开创1950年代立体特效电影的新纪元,“Black Lagoon”成为怪兽的经典形象之一。环球一区发行了珍藏版,花絮收录评论音轨,以及40分钟的幕后纪录片。 X放射线Them!美国 1954 在美国与墨西哥的边境上,一批科学家在研究基地研发昆虫。令人料想不到的是,研究过程中昆虫竟然变异,可怕的生物让所有科学家束手无策。影片开创了生物异变的先河,为此后的狼人等经典银幕形象提供了绝佳范本;提名当年奥斯卡最佳声效奖。一区华纳发行的该片,声画质量尚可,但花絮只是收录了预告片、演职人员介绍,以及图片库等。 魔鬼的诅咒Night of the Demon 英国 1957 心理学博士约翰·侯登前往伦敦参加一个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座谈会,回家之后一连串离奇的事件随之发生,约翰的侄女在一场交通事故中意外生亡,而约翰的妻子凯斯威尔的行动也变得异常古怪,约翰开始怀疑是否遭到了魔鬼的诅咒。影片被誉为心理恐怖的经典之作,并没有出现任何怪物造成视觉恐怖,而是将更多笔墨放在了人的心理和氛围的营造上。至今已被翻拍了多个版本。 一区索尼发行了此片,花絮只收录了预告片和图片库。 恐怖吸血鬼Dracula 英国 1958 改拍自陶德·布朗宁于1931年执导的《德古拉》;影片无可争议是史上最经典的吸血鬼电影,英国Hammer电影公司加入了情色和血腥成分,几乎推翻了之前所有同类型题材影片的旧模式,使其成为恐怖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克里斯托弗·李首次出演此类角色,竟诠释出堪称完美的德古拉伯爵,与彼得·库欣饰演的范·海星博士并驾齐驱,两人一道成为当时恐怖电影的标志。一区华纳发行的此片,花絮收录了原版预告片,以及演职人员介绍。 60年代 请大家深呼吸:现代恐怖电影诞生于此! 众所周知,60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的头脑里充斥着性解放、大麻、反权威、无政府主义等不安定因素。而这一时代的恐怖电影就好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整个社会的景象。抛开50年代的变异巨兽和外星小绿人,恐怖电影在60年代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回归——内心恐惧再度抬头,曾经垂垂老矣的题材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一场变革得感谢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他用一场浴室惊魂为其后十年的恐怖电影指明了发展方向。1960年的《精神病患者》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内心恐惧:手执利刃的连环杀手、怪异的异性装扮、木乃伊般的干尸、疯狂的精神分裂以及当红女星珍妮特·利的美色与尖叫。希区柯克利用这些元素,将恐怖电影从50年代的苍茫宇宙中拉回现实,并加了新的恐怖元素——精神分裂和蛰伏于家中的恐怖。 于是在60年代早期的恐怖片里到处都散播着精神错乱的种子。这其中,既有类似《精神病患者》的影片(如《杀人狂》(Homicidal 1961)、《发狂》(Paranoiac,1963)、《杀人狂魔》(Maniac,1963)等),也有几位大师级导演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括:罗伯特·阿尔德里奇的《婴儿简出了什么事? 》(1962)、罗曼·波兰斯基的《冷血惊魂》(1965)以及米切尔·鲍威尔的绝唱《偷窥狂》(1960),片中露骨的性和暴力惹恼了几乎所有的影评人,整个电影界一片哗然,最终导致这位大导演不为整个电影业所容,只得提前终止了电影生涯。甚至连以古典时代为背景的古装恐怖片也染上了类似的精神疾病。在B级片大师罗杰·考曼的《厄榭府的倒塌》里(改编自爱伦·坡同名小说),文森特·普雷斯用他那蓝丝绒般的嗓音将精神失常演绎得入木三分。 随着时代的推进,银幕上的疯狂渗透入了60年代的生活。披头士、垮掉的一代这林林总总的疯狂之举无一不在表达着对强权和传统的反抗。这段时间里的恐怖电影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似乎在为下一次的喷涌而出积聚能量。1968年,压抑许久的疯狂终于在《驱魔降邪》(The Witchfinder General)一片中找到了宣泄口。年仅26岁的英国导演迈克尔·李维斯将汉默风格的古典哥特剧和现代元素相结合,用种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和折磨折射了年轻人对权威的不信任。导演本人也是吹响反抗号角的青年先锋,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人在拍摄时连老牌演员文森特·普雷斯也不放在眼里。对后者的表演指手画脚,惹得文森特恼怒地说:“我已经拍了87部电影了,你这个毛头小子做过些什么?”李维斯可一点不买老演员的帐,回敬道:“我只拍过三部,但部部都称得上是上乘之作!”这句话也一语成谶,《驱魔降邪》上映仅6个月后,李维斯就在自己的居所里自杀身亡,年仅26岁。他的死可以说是恐怖电影界的一大无一弥补的损失。 60年代的另一个特征是变化无常。在这个年代里,恐怖电影的发展也相当多样,从充满东方神秘色彩,节奏缓慢的日本鬼片《怪谈》、《鬼婆》(都是1966),到融合了性和残忍的意大利哥特式恐怖片《黑色星期天》(1960,导演马里奥·贝瓦)。恐怖电影在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在类型多样化的同时,恐怖电影也在画面营造方面越走越远,以至于电影审查官手中的剪刀都跟不上血液飞溅的速度。这一切的创始人是被称为“血之教父”的美国导演高登·刘易斯,是他一手开创了恐怖电影的新类型:血淋淋的恐怖,把恐怖这个字眼涂成了腥红色。在其代表作《血宴》(1963)中,他将一个前《花花公子》封面女郎开膛破肚。片中血淋淋的内脏遭到了影评人的“千夫指”,甚至有人尖刻的评价道:“刘易斯的影片就是一个深夜屠宰场。”然而,观众们却丝毫不理会专家们的指责。和过往那些“贫血”的片子相比,刘易斯的影片确实提供了一种新鲜的刺激方式,令60年代的观众们大呼过瘾。 不过,将血淋淋的恐怖推上巅峰的却又另有其人。如果说《精神病患者》用一个人的癫狂揭开了60年代恐怖电影的序幕,那么《活死人之夜》(198)则是用全民皆狂为60年代画上了句号。片中丧尸们从喉咙深处发出的低吼透露出一种近乎绝望的恐怖气息。导演乔治·罗梅罗用11万4千美元的低成本换回了高达3千万美元的全球票房,堪称影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恐怖片。本片也开创了丧尸片这一全新的恐怖题材,并引来了数不清的后续作品,其中包括其本人执导的《活死人黎明》、《活死人之日》和《活死人之地》,以及近年来大红大紫的《生化危机》系列等。曾有影评家把本片喻为“一场没有终点,毫无节制的丧尸嘉年华”。本片采用黑白胶片拍摄,画面颗粒感明显,颇有新闻片的真实感,弥漫着悲观主义情绪。片中,丧尸们吞食着内脏(据说,由当地的屠宰场捐赠),随后被“活活”烧死;变身丧尸的女孩用铲子刺向母亲(明显是在向《精神病患者》致意);黑人主角最后因被误会成丧尸而被种族主义者爆头。这些情节虽披着丧尸片的外衣,事实上却叙说着整个60年代的故事,包括血淋淋的越战和其中葬身火海的士兵、年轻人对父辈的反抗、以及争取种族平等的民权运动。导演将整个60年代熔入96分钟的恐怖故事里,为这动荡的十年呈上了一份完美的总结报告。 罗梅罗的《活死人之夜》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恐怖片、是“一场没有终点,毫无节制的丧尸嘉年华”。 精神病患者Psycho 美国 1960 马里恩盗取公款逃亡,投宿于一间汽车旅馆,却在浴室中惨遭杀害,她的妹妹及男友加入警方进行深入调查。恐怖惊悚片的代表之作,希区柯克首次探索精神分裂杀人狂的世界;尤其是48秒的浴室谋杀段落,尽管是黑白影像,但仍凭借78个快速切换的镜头,以及灯光、音响的综合运用,拍摄出令人心惊肉跳的震撼性画面;主人公诺曼·贝茨因此成为精神分裂症的代名词。环球法国二区发行了双碟版,正片花絮收录了94分钟的制作纪录片,花絮碟收录了15分钟“向希区柯克致敬”的短片,以及33分钟“电影大师”短片。 黑色星期日black sunday 意大利 1960 一个女巫和她的情人被女巫的兄弟所杀,两百年之后,两人竟然离奇般地复活,并开始向她兄弟的后代展开复仇计划。影片故事取材于果戈里的小说,被誉为具有浓烈哥特式风格的恐怖片;凭借哥特式风格化的阴森场景,血腥的场面,影星巴巴拉·斯蒂尔的个性化出演,至今被Cult片影迷推崇备至。一区image公司发行的此片收录了一条全程评论音轨,但意大利二区发行的双碟版,花絮则更为丰富,正片花絮收录了预告片和图片库等,花絮碟收录一个小时的幕后制作纪录片,以及演职人员访谈等,还随碟附赠一本8页的小册子。
Ⅲ 六十年代电影有哪些
老电影是一种情怀一种回忆,它带着属于它的年代感见证着时代的成长。老电影就像一瓶拉菲,年代越久远越浓厚,每次的触碰都带来异样的惊喜。今天我们就开一瓶六十年的拉菲,来品尝一番它带来的味道。
1、龙门客栈

该部影片上映于1961年4月,至今在豆瓣的评分有8.9分。大概讲述的是武士三十郎来到一个小镇,看到两家恶霸在为争夺地盘精彩争斗,弄得民不聊生。三十郎决定设计造成两方拼斗坐收渔翁之利的故事。整部影片看下来,不论是摄影、配音还是表演都很棒。放到现在也是能收获大票房的影片。并且这部剧不像那个时代的日本黑白武士片那么严肃,而是带有美国西部的游侠成分和喜剧色彩。所以才会被莱昂翻拍成荒野大镖客。经典中的经典。
Ⅳ 谁有好看的恐怖片
致命弯道 (比较主流)
恐怖之源(1集1个故事,另类离奇)
恐怖大师 (1集1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不同的导演。。非常耐看)
十字架(恐怖加变态)
极度疯狂(看似小成本恐怖片,可演员很大牌阿,所以演绎的很精细 是我唯一看小成本恐片觉得很有看头的一部)
乌鸦 1 2 3(前3部不错,恐怖复仇类型)
死亡录像
针孔旅社
美国精神病人
致命id(人格分裂)
幽灵船(比较早的恐怖电影 )
小红帽(场景拍的不错的恐怖片,很哥特的感觉)
1999惊魂计 (比较新的版本的惊魂计)
断头谷(无头骑士的故事)
来自地狱(开膛手杰克。。)
鬼娃新娘(前2部不错。。)
小岛惊魂(感人的恐怖片)
猫眼
鬼作秀(1。2。3部都很部错,短篇恐怖故事集)
第三个妈妈(科幻恐怖的类型)
格雷丝(讲婴儿的。。)
血腥玛丽(还不错)
安息
夏雪(加拿大的恐怖片)
稻草人
昨日(带点喜剧的恐怖 加拿大片)
斯丹顿山
异常睡眠(一个小女孩的恐怖故事)
如果喜欢看吸血鬼的恐怖片可以看下 夜访吸血鬼 惊情四百年 德古拉 吸血女伯爵
Ⅳ 早期恐怖片
默片时代 “无声的恐怖”
《恶魔城》《科西嘉兄弟》(1896)《幽灵马车》
《化身博士》(1908),《莫洛博士之岛》、《格雷的画像》《科学怪人》。《泄密的心》所创作的《The Avenging Conscience》(1914)成为首部卖座恐怖片。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惊悚片《房客》(1927) 《暗袭》 《蜡像馆》《猫与金丝雀》(1927),
《钟楼怪人》、《剧院魅影》
泥人哥连出世记Der Golem 德国 1920
诺斯费拉图Nosferatu 德国 1922
一部具有表现主义风格的幻想恐怖片,根据爱尔兰作家布瑞姆·施托克的小说《德拉库拉》改编,
女巫们Haxan 丹麦/瑞典 1922
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美国 1925
30年代
美国怪兽引领环球热潮
。
《畸形人》(Freaks,1932)。《魔鬼玩偶》(The Devil Doll,1936)。
《隐形人》(1933),《科学怪人的新娘》(1935)。
《最危险的游戏》(1932),《失魂岛》(1932),《蜡像陈列馆的秘密》(1933),出演《黑猫》(The Black Cat,1934),并交由导演爱德卡·伍玛(Edgar G Ulmer)执导。1935年,公司转而投向狼人系列,《伦敦狼人》(The Werewolf Of London)就是那时期的作品。
《魔咒巴家》(The Hound Of Baskervilles),。
科学怪人Frankenstein 美国 1931
吸血鬼Vampyr 法国/德国 1931
畸型人Freaks 美国 1932
金刚 King Kong 美国 1933
40年代
《科学怪人大战狼人》(1943)和《德库拉之屋》(1945)。
《与僵尸同行》(1943),《第七个被害者》(1943)以及《猎尸者》(1945)。
《被俘的女野人》(Captive Wild Woman,1943) 《螺旋楼梯》(The Spiral Staircase 1946),华纳公司也在《杯弓蛇影》(The Beast With Five Fingers)
狼人 Wolf Man 美国 1941
豹人 Cat People 美国 1942
房客 The Lodger美国 1944
死亡之夜 Dead of Night 英国 1945
杯弓蛇影 The Beast with Five Fingers 美国 1947
50年代
打败怪兽、消灭异形、抵御赤潮
巨型怪物和双眼暴突的外星人,成为了50年代恐怖电影里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均是对外界威胁的隐喻,不论是核战引起的恐慌,抑或是麦卡锡主义的白色恐怖,都能在50年代的恐怖片里找到影子。另一方面,随着太空热的升温,科幻取代超自然力,成为恐怖的新主题。科学家们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一时代的英雄(或是化身恶魔)。整个世界将目光从阴暗的地下移向了广袤的天空。
雷·哈里豪森在《原子怪兽》(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1953)中投放的核弹不仅唤醒了片中的远古怪兽“rhedosaurus”,同时也释放了在银幕上兴风作浪整整十年的各类巨兽。《原子怪兽》成为各类怪兽片的模版,被一再模仿,其中青出于蓝的仿效之作是电影《哥斯拉》。这部于1954年拍摄的电影将上述模式和广岛、长崎核惨剧的警示相结合,在日本乃至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形成了一个长盛不衰的怪兽系列。“哥斯拉”也成了怪兽的代名词。
另一个分支巨型虫怪电影与此类怪兽片也是咫尺之遥。和哥斯拉们一样,巨型虫怪也是核试验的产物。例如因核爆产生的《巨蚁!》(1954)中,以及因科学而误创的巨型蜘蛛——《狼蛛》(1955)中误入歧途的创造出了。而且,这种比例失调并不仅仅限于昆虫和爬行动物。在《奇怪的收缩人》(1957)里,一片放射性雾使得一个成年男子急剧缩小成微型人;在《50英尺高的女人》(Attack Of The 50 Foot Woman,1958)中,外星光束使一个小镇妇女突变成女巨人。导演乔·丹特在1993年制作的电影《马提尼》(Matinee)中,向这些B级片致以了个人崇高的敬意,并赞许说“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几近完美的影片。”
老式的恐怖已经黯然退市,或者说,正等待以新的形式复兴。实际上,在刚才提到的庞然大物之外,真正称得上50年代标志性怪物的是环球公司的作品:《黑湖妖谭》(1954)中长腮的鱼鳞人。吉尔莫·德尔·托罗曾将本片作为其个人最钟爱的恐怖电影。这部电影有两个续篇,进一步深化了这个鱼形怪物的悲剧,它是那个时代不计一切代价追寻冰冷无情的科学知识的殉葬品。
文森特·普雷斯凭借《蜡像院魔王》(1953)为自己赢得“银幕恐怖大师”的称号,此片制作于好莱坞短暂的3D浪潮时期。而接下来的《变蝇人》(1958)更是巩固了这一地位。不久,他在《猛鬼屋》(1959)和《心惊肉跳》(1959)中又接连奉献了银幕新形象。这两部电影均由威廉·卡斯尔执导。他是无可争议的“噱头之王”。电影院里乱飞的头骨以及突然通电的座椅是他惊吓午夜场观众的常用招数。对此,卡斯尔解释说:“我既没演员阵容也没钱,所以我得做点什么来吸引观众。”
与此同时,初出茅庐的制作人罗杰·考曼携手美国国际电影公司,推出了一系列面向青少年露天电影的低成本影片。例如《血流成河》(A Bucket Of Blood,1959),讲述了一个“垮掉的一代”的艺术家使用人的尸体进行艺术创作。考曼的速度和技术把这部青少年素材的片子变成了一部小型艺术作品。1957年,美国国际电影公司甚至凭借《少年狼人》和《少年科学怪人》这两部另类的翻拍制作,给经典怪物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真正将恐怖电影彻底革新的却是一家来自英国的小公司:汉默电影公司(Hammer Films)。成功地将BBC电视系列片《夸特马斯实验》搬上大银幕后,1957年,汉默公司凭借特伦斯·费希尔制作的彩色电影《科学怪人的诅咒》大赚了一笔。这部影片由彼得·库欣(Peter Cushing)和克里斯托弗·李(Christopher Lee)首度联袂演出,成为当年最卖座的影片,没有任何一家英国影片公司能与其比肩。汉默公司随即重新召集这二人组合,并与同一位导演再度合作,斥巨资翻拍了全新的《吸血伯爵》(1958),《魔咒巴家》(1959)以及《永眠的诅咒》(The Mummy,1959)。汉默公司的经典食人片为恐怖注入了新鲜血液。”
科学家们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一时代的英雄(或是化身恶魔)。(第二页下面的红底白字)
腊像院魔王House of Wax 美国 1953
在一场纵火案中,蜡像家云逊派斯的艺术作品不幸被烧毁,而他也惨遭毁容。从此,云逊派斯变得精神失常,而当他想重开腊像馆时,却发现腊像竟是用死人来制造的。影片改编自美国着名小说家查尔斯·博登的同名小说,被誉为恐怖片史上最为娱乐的影片,2005年杰姆·塞拉翻拍了这部经典之作。华纳一区发行的此片,声画质量普通,花絮只是收录了预告片。
黑湖妖谭Creature from the Black Lagoon 美国 1954
一组科学探险队沿着亚马逊河流域寻找石油,却发现了史前生物吉尔人出没在黑礁湖附近;探险家捕捉到这个神秘生物却被它逃脱,并捉走一位探险家的未婚妻凯,抓捕行动迫在眉睫。最为擅长拍摄科幻恐怖片的杰克·阿诺德执导,影片开创1950年代立体特效电影的新纪元,“Black Lagoon”成为怪兽的经典形象之一。环球一区发行了珍藏版,花絮收录评论音轨,以及40分钟的幕后纪录片。
X放射线Them!美国 1954
在美国与墨西哥的边境上,一批科学家在研究基地研发昆虫。令人料想不到的是,研究过程中昆虫竟然变异,可怕的生物让所有科学家束手无策。影片开创了生物异变的先河,为此后的狼人等经典银幕形象提供了绝佳范本;提名当年奥斯卡最佳声效奖。一区华纳发行的该片,声画质量尚可,但花絮只是收录了预告片、演职人员介绍,以及图片库等。
魔鬼的诅咒Night of the Demon 英国 1957
心理学博士约翰·侯登前往伦敦参加一个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座谈会,回家之后一连串离奇的事件随之发生,约翰的侄女在一场交通事故中意外生亡,而约翰的妻子凯斯威尔的行动也变得异常古怪,约翰开始怀疑是否遭到了魔鬼的诅咒。影片被誉为心理恐怖的经典之作,并没有出现任何怪物造成视觉恐怖,而是将更多笔墨放在了人的心理和氛围的营造上。至今已被翻拍了多个版本。
一区索尼发行了此片,花絮只收录了预告片和图片库。
恐怖吸血鬼Dracula 英国 1958
改拍自陶德·布朗宁于1931年执导的《德古拉》;影片无可争议是史上最经典的吸血鬼电影,英国Hammer电影公司加入了情色和血腥成分,几乎推翻了之前所有同类型题材影片的旧模式,使其成为恐怖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克里斯托弗·李首次出演此类角色,竟诠释出堪称完美的德古拉伯爵,与彼得·库欣饰演的范·海星博士并驾齐驱,两人一道成为当时恐怖电影的标志。一区华纳发行的此片,花絮收录了原版预告片,以及演职人员介绍。
60年代
请大家深呼吸:现代恐怖电影诞生于此!
众所周知,60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的头脑里充斥着性解放、大麻、反权威、无政府主义等不安定因素。而这一时代的恐怖电影就好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整个社会的景象。抛开50年代的变异巨兽和外星小绿人,恐怖电影在60年代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回归——内心恐惧再度抬头,曾经垂垂老矣的题材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一场变革得感谢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他用一场浴室惊魂为其后十年的恐怖电影指明了发展方向。1960年的《精神病患者》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内心恐惧:手执利刃的连环杀手、怪异的异性装扮、木乃伊般的干尸、疯狂的精神分裂以及当红女星珍妮特·利的美色与尖叫。希区柯克利用这些元素,将恐怖电影从50年代的苍茫宇宙中拉回现实,并加了新的恐怖元素——精神分裂和蛰伏于家中的恐怖。
于是在60年代早期的恐怖片里到处都散播着精神错乱的种子。这其中,既有类似《精神病患者》的影片(如《杀人狂》(Homicidal 1961)、《发狂》(Paranoiac,1963)、《杀人狂魔》(Maniac,1963)等),也有几位大师级导演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括:罗伯特·阿尔德里奇的《婴儿简出了什么事? 》(1962)、罗曼·波兰斯基的《冷血惊魂》(1965)以及米切尔·鲍威尔的绝唱《偷窥狂》(1960),片中露骨的性和暴力惹恼了几乎所有的影评人,整个电影界一片哗然,最终导致这位大导演不为整个电影业所容,只得提前终止了电影生涯。甚至连以古典时代为背景的古装恐怖片也染上了类似的精神疾病。在B级片大师罗杰·考曼的《厄榭府的倒塌》里(改编自爱伦·坡同名小说),文森特·普雷斯用他那蓝丝绒般的嗓音将精神失常演绎得入木三分。
随着时代的推进,银幕上的疯狂渗透入了60年代的生活。披头士、垮掉的一代这林林总总的疯狂之举无一不在表达着对强权和传统的反抗。这段时间里的恐怖电影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似乎在为下一次的喷涌而出积聚能量。1968年,压抑许久的疯狂终于在《驱魔降邪》(The Witchfinder General)一片中找到了宣泄口。年仅26岁的英国导演迈克尔·李维斯将汉默风格的古典哥特剧和现代元素相结合,用种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和折磨折射了年轻人对权威的不信任。导演本人也是吹响反抗号角的青年先锋,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人在拍摄时连老牌演员文森特·普雷斯也不放在眼里。对后者的表演指手画脚,惹得文森特恼怒地说:“我已经拍了87部电影了,你这个毛头小子做过些什么?”李维斯可一点不买老演员的帐,回敬道:“我只拍过三部,但部部都称得上是上乘之作!”这句话也一语成谶,《驱魔降邪》上映仅6个月后,李维斯就在自己的居所里自杀身亡,年仅26岁。他的死可以说是恐怖电影界的一大无一弥补的损失。
60年代的另一个特征是变化无常。在这个年代里,恐怖电影的发展也相当多样,从充满东方神秘色彩,节奏缓慢的日本鬼片《怪谈》、《鬼婆》(都是1966),到融合了性和残忍的意大利哥特式恐怖片《黑色星期天》(1960,导演马里奥·贝瓦)。恐怖电影在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在类型多样化的同时,恐怖电影也在画面营造方面越走越远,以至于电影审查官手中的剪刀都跟不上血液飞溅的速度。这一切的创始人是被称为“血之教父”的美国导演高登·刘易斯,是他一手开创了恐怖电影的新类型:血淋淋的恐怖,把恐怖这个字眼涂成了腥红色。在其代表作《血宴》(1963)中,他将一个前《花花公子》封面女郎开膛破肚。片中血淋淋的内脏遭到了影评人的“千夫指”,甚至有人尖刻的评价道:“刘易斯的影片就是一个深夜屠宰场。”然而,观众们却丝毫不理会专家们的指责。和过往那些“贫血”的片子相比,刘易斯的影片确实提供了一种新鲜的刺激方式,令60年代的观众们大呼过瘾。
不过,将血淋淋的恐怖推上巅峰的却又另有其人。如果说《精神病患者》用一个人的癫狂揭开了60年代恐怖电影的序幕,那么《活死人之夜》(198)则是用全民皆狂为60年代画上了句号。片中丧尸们从喉咙深处发出的低吼透露出一种近乎绝望的恐怖气息。导演乔治·罗梅罗用11万4千美元的低成本换回了高达3千万美元的全球票房,堪称影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恐怖片。本片也开创了丧尸片这一全新的恐怖题材,并引来了数不清的后续作品,其中包括其本人执导的《活死人黎明》、《活死人之日》和《活死人之地》,以及近年来大红大紫的《生化危机》系列等。曾有影评家把本片喻为“一场没有终点,毫无节制的丧尸嘉年华”。本片采用黑白胶片拍摄,画面颗粒感明显,颇有新闻片的真实感,弥漫着悲观主义情绪。片中,丧尸们吞食着内脏(据说,由当地的屠宰场捐赠),随后被“活活”烧死;变身丧尸的女孩用铲子刺向母亲(明显是在向《精神病患者》致意);黑人主角最后因被误会成丧尸而被种族主义者爆头。这些情节虽披着丧尸片的外衣,事实上却叙说着整个60年代的故事,包括血淋淋的越战和其中葬身火海的士兵、年轻人对父辈的反抗、以及争取种族平等的民权运动。导演将整个60年代熔入96分钟的恐怖故事里,为这动荡的十年呈上了一份完美的总结报告。
罗梅罗的《活死人之夜》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恐怖片、是“一场没有终点,毫无节制的丧尸嘉年华”。
精神病患者Psycho 美国 1960
马里恩盗取公款逃亡,投宿于一间汽车旅馆,却在浴室中惨遭杀害,她的妹妹及男友加入警方进行深入调查。恐怖惊悚片的代表之作,希区柯克首次探索精神分裂杀人狂的世界;尤其是48秒的浴室谋杀段落,尽管是黑白影像,但仍凭借78个快速切换的镜头,以及灯光、音响的综合运用,拍摄出令人心惊肉跳的震撼性画面;主人公诺曼·贝茨因此成为精神分裂症的代名词。环球法国二区发行了双碟版,正片花絮收录了94分钟的制作纪录片,花絮碟收录了15分钟“向希区柯克致敬”的短片,以及33分钟“电影大师”短片。
黑色星期日black sunday 意大利 1960
一个女巫和她的情人被女巫的兄弟所杀,两百年之后,两人竟然离奇般地复活,并开始向她兄弟的后代展开复仇计划。影片故事取材于果戈里的小说,被誉为具有浓烈哥特式风格的恐怖片;凭借哥特式风格化的阴森场景,血腥的场面,影星巴巴拉·斯蒂尔的个性化出演,至今被Cult片影迷推崇备至。一区image公司发行的此片收录了一条全程评论音轨,但意大利二区发行的双碟版,花絮则更为丰富,正片花絮收录了预告片和图片库等,花絮碟收录一个小时的幕后制作纪录片,以及演职人员访谈等,还随碟附赠一本8页的小册子。
Ⅵ 日本好看的恐怖题材电影
2020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受到冠状病毒的影响,大家都在家“修行”,头哥和大家一样,迟迟不得复工。在家里无聊将以前看过的电影翻起来重新来过,有的甚至都看了好多遍了。
恐怖电影一直是我喜欢的一个类型,可惜国产恐怖电影一直不给力,香港80/90年代上映的还不错,如今也没落了,现在亚洲恐怖片突出的就数日本和韩国了,各有特色,看起来非常过瘾。今天我就为大家推荐一些高分的日本恐怖片,其中不乏一些60年代的老片。希望你们能喜欢。
1、《怪谈》(1964年)
1964年日本导演小林正树指导拍摄的恐怖片,本片是日本电影早期的一部经典佳作。故事的内容主要就是讲那些日本流传的“怪谈”(鬼故事),类似于我们国内的《聊斋志异》,如果你要吐槽影片的画质特效,请记住这是1964年的电影。
日本恐怖电影《怪谈》海报
2、《摄影机不要停!》
本片是一部超小成本的丧尸类型的恐怖片,据说只花了3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也就几十万),结果却获得了2017年日本票房前十名的好成绩,简直不要太牛。
电影一开始,一群看着不怎么专业的剧组,在废弃的厂房拍摄电影,女主角稀松的演技让导演暴跳如雷,可是这群演员完全不为所动,在助手的建议下,导演决定休息一段时间,在这休息的间隙有个人讲起了这个厂房的故事....原来这里曾经是个恐怖的地方,正说着,外边传来异响,一个浮夸的丧尸出现了,顿时剧组人员吓的四散开来,可是导演这时候却眼前一亮,这TM不正是要拍的电影吗,而且是真枪实弹,于是他大喊“摄影机不要停”......
摄影机不要停 海报
3、《世界奇妙物语 电影特别篇》
四个导演,四个短片,制作而成的一个电影,短片虽短但非常好看,四个短片分别是《雪山凶灵》《手机将军》《棋幻人生》《模拟结婚》,只有第一个是恐怖类型的,第二个喜剧,第三个悬疑片,第四个还是带点喜剧的剧情短片。
小编看那个《雪山凶灵》的时候是半夜,也觉的怕怕的,幸亏有后面几部缓解气氛,要不晚上都睡不着了。
这个影片同系列还有很多《世界奇妙物语 2019秋之特别篇》《2018年春季特别篇》《2019雨之特别篇》《2017年春季特别篇》《25周年秋季特别篇 电影导演篇 》《2012年秋之特别篇》《2016年春之特别篇》《2010秋之特别篇》《2007秋之特别篇》《10周年特别篇》《06秋之特别篇》《2018年秋季特别篇》
世界奇妙物语 海报
4、X圣治 又名 CURE
日本导演黑泽清1997年指导拍摄的影片,看完该片后思考其中的情节让人怕怕。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日本的一宗连环杀人事件,每个被害者身体上都被刻上了“X”标志。是宗教的某种仪式?还是精神变态杀手的刻意为之?这一切都为案件蒙上上了恐怖神秘的面纱......
电影《X圣治》海报
5、《鬼婆》(1964年)
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日本南北朝内战事情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对婆媳,她们所处的地方正直战乱,婆婆的儿子也出去参战了,两个妇孺为了生计干起了截杀的勾当,她们隐藏在浓密的芦苇丛中,伺机杀害路过的战士,完事后拔下盔甲变卖换取食物。这天从战场归来的八告诉婆婆她的儿子已经战死了,并且开始不断的挑逗这个媳妇,得知丈夫已死的媳妇终于在一天晚上被欲望支配着和八滚了床单。婆婆害怕媳妇因此离开自己,便想办法阻止......
Ⅶ 60年代十大电影
《天云山传奇》
谢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中国电影导演的No.1。他最大的特点就是顺应潮流。这部反映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悲剧电影也是紧跟时代的步伐,轻松地捧走了金鸡和百花奖。
《神秘的大佛》
在那个年代,这部电影多少可归为恐怖片的范畴。气氛阴森,情节紧张,有很多让一般人难以接受的血腥镜头。影片还巧妙地将川剧中的瑰宝———变脸艺术融入到故事当中,新鲜又刺激。
影片中明星荟萃,刘晓庆扮演的女侠梦婕巾帼不让须眉,葛存壮演的沙舵爷阴险毒辣。管仲祥则饰演“双眼可挖,佛财难得”的忠心护宝的老方丈。
《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这可能是继《永不消逝的电波》之后,最出色的一部表现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地下工作者的影片。郭允泰和朱曼芳两位老影人在处理与女儿咫尺相对却不能相认的激情段落时,自然生动,功力不凡。
《苗苗》
学生时代,最难忘的就是学校包场看电影!小不点们戴着红领巾,整齐地排成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走进电影院。电影没开始,一片小鸟般的唧唧喳喳。电影开始,小鸟们的唧喳依然会随时响起。美妙的童年!
《小花》
“妹妹找哥泪花流/不见哥哥心忧愁……”李谷一的经典之一。
这部中国影史着名的电影一下子捧红了三位大明星。陈冲因为该片一举摘取百花奖影后,并很快借此东风漂洋海外。英俊的唐国强也奠定了头牌小生的地位,他最后也毁在了这个头牌上。另一位则是刘晓庆。
《黑三角》
这是惊险样式的反特题材电影的代表作。《黑三角》除了故事情节更富有传奇色彩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凌元老奶奶塑造的卖冰棍的女特务实在是太有特色,太让人难忘了!
《戴手铐的旅客》
仅凭贡献出一首《送战友》,该片就足以名垂史册啦!
于洋好像一辈子没演过反面人物,都是智勇双全、英雄虎胆的好汉。这部电影他自导自演,又是位悲壮的人民英雄。
里面有位演员值得一说,那就是小蔡明。女扮男装了一路,最后出场是一身傣族服装,含苞待放。
《保密局的枪声》
黑白故事片,长影拍摄。第一次看,心突突跳个不停,震撼巨大!刘啸尘机智英勇,周旋于恶魔中间而挥洒自如,纤尘不染,每一个小孩子都会点燃对他无限的崇拜和敬仰!而且这家伙穿美式军装的样子倍儿帅,英气逼人!演员陈少泽,来得猛,去得快。还有女主角向梅,气度雍容,华丽大方。
《小街》
这是当时最被寄予厚望的银幕情侣为我们奉献的最优秀作品,也是绝唱。
影片最大的特色就是它开放式的结局。三个结尾,三种意义。在当时很有开创性,非常新颖。
《庐山恋》
现在看这部电影,会发现它是一部意识先行的电影,演来演去还是为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作宣传,某些地方看着稍显生硬和说教味儿重了点,艺术上也没什么特色。但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当美丽的张瑜和秀丽无伦的庐山美景结合在一起,呈现于当年被革命电影的单调弄木了的观众面前时,观众们不由得心醉神迷。
Ⅷ 20世纪60年代美国哪些恐怖电影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问题 具体谈一谈 最好能介绍介绍书籍 要写这方面的论文
我就知道有个《精神病患者》是希区柯克的 他的作品比较反应社会
请大家深呼吸:现代恐怖电影诞生于此!
众所周知,60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的头脑里充斥着性解放、大麻、反权威、无政府主义等不安定因素。而这一时代的恐怖电影就好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整个社会的景象。抛开50年代的变异巨兽和外星小绿人,恐怖电影在60年代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回归——内心恐惧再度抬头,曾经垂垂老矣的题材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一场变革得感谢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他用一场浴室惊魂为其后十年的恐怖电影指明了发展方向。1960年的《精神病患者》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内心恐惧:手执利刃的连环杀手、怪异的异性装扮、木乃伊般的干尸、疯狂的精神分裂以及当红女星珍妮特·利的美色与尖叫。希区柯克利用这些元素,将恐怖电影从50年代的苍茫宇宙中拉回现实,并加了新的恐怖元素——精神分裂和蛰伏于家中的恐怖。
于是在60年代早期的恐怖片里到处都散播着精神错乱的种子。这其中,既有类似《精神病患者》的影片(如《杀人狂》(Homicidal 1961)、《发狂》(Paranoiac,1963)、《杀人狂魔》(Maniac,1963)等),也有几位大师级导演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括:罗伯特·阿尔德里奇的《婴儿简出了什么事? 》(1962)、罗曼·波兰斯基的《冷血惊魂》(1965)以及米切尔·鲍威尔的绝唱《偷窥狂》(1960),片中露骨的性和暴力惹恼了几乎所有的影评人,整个电影界一片哗然,最终导致这位大导演不为整个电影业所容,只得提前终止了电影生涯。甚至连以古典时代为背景的古装恐怖片也染上了类似的精神疾病。在B级片大师罗杰·考曼的《厄榭府的倒塌》里(改编自爱伦·坡同名小说),文森特·普雷斯用他那蓝丝绒般的嗓音将精神失常演绎得入木三分。
随着时代的推进,银幕上的疯狂渗透入了60年代的生活。披头士、垮掉的一代这林林总总的疯狂之举无一不在表达着对强权和传统的反抗。这段时间里的恐怖电影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似乎在为下一次的喷涌而出积聚能量。1968年,压抑许久的疯狂终于在《驱魔降邪》(The Witchfinder General)一片中找到了宣泄口。年仅26岁的英国导演迈克尔·李维斯将汉默风格的古典哥特剧和现代元素相结合,用种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和折磨折射了年轻人对权威的不信任。导演本人也是吹响反抗号角的青年先锋,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人在拍摄时连老牌演员文森特·普雷斯也不放在眼里。对后者的表演指手画脚,惹得文森特恼怒地说:“我已经拍了87部电影了,你这个毛头小子做过些什么?”李维斯可一点不买老演员的帐,回敬道:“我只拍过三部,但部部都称得上是上乘之作!”这句话也一语成谶,《驱魔降邪》上映仅6个月后,李维斯就在自己的居所里自杀身亡,年仅26岁。他的死可以说是恐怖电影界的一大无一弥补的损失。
60年代的另一个特征是变化无常。在这个年代里,恐怖电影的发展也相当多样,从充满东方神秘色彩,节奏缓慢的日本鬼片《怪谈》、《鬼婆》(都是1966),到融合了性和残忍的意大利哥特式恐怖片《黑色星期天》(1960,导演马里奥·贝瓦)。恐怖电影在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在类型多样化的同时,恐怖电影也在画面营造方面越走越远,以至于电影审查官手中的剪刀都跟不上血液飞溅的速度。这一切的创始人是被称为“血之教父”的美国导演高登·刘易斯,是他一手开创了恐怖电影的新类型:血淋淋的恐怖,把恐怖这个字眼涂成了腥红色。在其代表作《血宴》(1963)中,他将一个前《花花公子》封面女郎开膛破肚。片中血淋淋的内脏遭到了影评人的“千夫指”,甚至有人尖刻的评价道:“刘易斯的影片就是一个深夜屠宰场。”然而,观众们却丝毫不理会专家们的指责。和过往那些“贫血”的片子相比,刘易斯的影片确实提供了一种新鲜的刺激方式,令60年代的观众们大呼过瘾。
不过,将血淋淋的恐怖推上巅峰的却又另有其人。如果说《精神病患者》用一个人的癫狂揭开了60年代恐怖电影的序幕,那么《活死人之夜》(198)则是用全民皆狂为60年代画上了句号。片中丧尸们从喉咙深处发出的低吼透露出一种近乎绝望的恐怖气息。导演乔治·罗梅罗用11万4千美元的低成本换回了高达3千万美元的全球票房,堪称影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恐怖片。本片也开创了丧尸片这一全新的恐怖题材,并引来了数不清的后续作品,其中包括其本人执导的《活死人黎明》、《活死人之日》和《活死人之地》,以及近年来大红大紫的《生化危机》系列等。曾有影评家把本片喻为“一场没有终点,毫无节制的丧尸嘉年华”。本片采用黑白胶片拍摄,画面颗粒感明显,颇有新闻片的真实感,弥漫着悲观主义情绪。片中,丧尸们吞食着内脏(据说,由当地的屠宰场捐赠),随后被“活活”烧死;变身丧尸的女孩用铲子刺向母亲(明显是在向《精神病患者》致意);黑人主角最后因被误会成丧尸而被种族主义者爆头。这些情节虽披着丧尸片的外衣,事实上却叙说着整个60年代的故事,包括血淋淋的越战和其中葬身火海的士兵、年轻人对父辈的反抗、以及争取种族平等的民权运动。导演将整个60年代熔入96分钟的恐怖故事里,为这动荡的十年呈上了一份完美的总结报告。
罗梅罗的《活死人之夜》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恐怖片、是“一场没有终点,毫无节制的丧尸嘉年华”。
精神病患者Psycho 美国 1960
马里恩盗取公款逃亡,投宿于一间汽车旅馆,却在浴室中惨遭杀害,她的妹妹及男友加入警方进行深入调查。恐怖惊悚片的代表之作,希区柯克首次探索精神分裂杀人狂的世界;尤其是48秒的浴室谋杀段落,尽管是黑白影像,但仍凭借78个快速切换的镜头,以及灯光、音响的综合运用,拍摄出令人心惊肉跳的震撼性画面;主人公诺曼·贝茨因此成为精神分裂症的代名词。环球法国二区发行了双碟版,正片花絮收录了94分钟的制作纪录片,花絮碟收录了15分钟“向希区柯克致敬”的短片,以及33分钟“电影大师”短片。
Ⅸ 推荐一下恐怖的恐怖电影吧
no.1 怪谈新耳袋(经典啊)
no.2 恶魔的艺术-邪降2(强大)
no.3 鬼影(泰国版)
no.4 鬼营(让你感觉很不舒服)
no.5 吓死鬼 (视觉ok)
no.6 活死人之夜(世界影坛公认的僵尸片鼻祖)
no.7 阴魂不散(1963年的闹鬼影片)
no.8 月光光心慌慌(60年代的低成本的黑白电影 可是数目众多的死尸还是一样骇人心魄)
no.9 德州电锯杀人狂(这个挺出名了没啥好说了)
no.10 午夜凶铃(贞姐大家都认识了)
no.11 咒怨(伽椰子姐姐~)
no.12 鬼娃系列 美国(个人比较喜欢后面两部有鬼娃他老婆的两部,增添了喜剧情结~)
no.13 电锯惊魂(老头子也是很出名的了)
no.14 沉默的羔羊(经典不说了)
no.15 恐怖蜡像馆(依旧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