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老电影吉鸿昌扮演者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电影吉鸿昌扮演者

发布时间: 2022-09-07 16:35:41

① 达奇扮演郑魁是哪部电影

《边寨烽火》。

解放初期,驻西南边境地区的某连,为帮助景颇族人民改变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更快地发展生产 ,提出了兴建高山湖水闸,引水开田的计划。

景颇族人民因长期受国民党政府的欺压,对汉族人抱有很深的偏见。潜伏特务戈当便借此唆使头人梅普山官的儿子多隆阻挠这一计划的实施。

剧情介绍:

明真相的多隆纠集群众,冲进营房企图杀害李医生,阴谋未遂后竟过河投敌。李医生尽全力救活多隆之子,梅普山官十分感激,表示愿意共修水闸。

当多隆潜回家乡搞破坏时,始知其子已得救,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解放军并不捉他,只劝他痛改前非。多隆深受感动,发誓带罪立功。

② 饰演旧版封神榜中纣王的达奇的介绍现况如果可以,请找找有没有他的个人网站

达奇

达奇,原名齐福君,着名电影演员。1934年农历3月18日出生在吉林省阜丰山下怀德县的一个铁路工人的家里,他在长春市读完小学和中学。中学时代,在语文老师的诱导下,他阅读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名着,尤使他着迷的是那些情节离奇、人物颇有些传奇色彩的武侠小说。他经常将这些书中有趣的地方绘声绘色他讲给同学们听,从而锻炼了他的讲述和表演才能,为尔后走上艺术之路打下了基础。

1950年,达奇被学校保送到长春铁路业务所学报务。翌年,到长春邮电高级职业学校学习。由于他是业余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经常参加一些演出,1953年被调到列车段文艺车班工作。是年,刚刚成立的哈尔滨铁路文工团(中国铁路文工团的前身)把他选中了,十九岁的达奇从此成为专业话剧演员。在铁路文工团里,达奇接受了表演基本功的训练,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理论;参加了《四十年的愿望》、《二七风暴》、《三千里江山》、《十二次列车》、《西藏的枪声》等剧目的演出。这段时间,他随文工团沿着铁路干线巡回演出,跑过许多地方,不仅丰富了舞台实践经验,而且使他有机会在观摩其它的剧种中汲取营养,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生活。

1956年,长影着名电影导演林农执寻我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边寨烽火》,他选中了达奇饰演男主角多隆。达奇做为外请演员,虽然是第一次来到水银灯下,但他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勇猛剽悍,闪射着民族独特光彩的景颇族小伙子的艺术形象。他的表演细腻、生动,充溢着真情,比较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火辣辣的个性。当影片在第十一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放映后,受到评论家们的赞许,授予达奇以青年艺术家奖。

在沛演多隆的过程中,寻演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给了达奇以深刻的影响。他首先要求达奇深入生活,了解景颇青年的性情、了解他们的习俗,特别是景颇人民在旧社会所遭受的苦难;进而要求他能够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地表达出角色的思想感情,在刻画人物的独特性格上下功夫。林农告诉他:做一名合格的电影演员,要有多方面的生活积累和修养,一个没有理想和抱负的演员,是不会成为艺术家的。

饰演多隆的成功,使他产生了成为一名专业电影演员的愿望,并希冀自己能够塑造出各种各样性格的角色。

1961年,达奇正式从铁路文工团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从此,他成为专业电影演员,他在长影拍摄的影片《独立大队》和《景颇姑娘》中分别扮演中牯和文帅老人,很好地完成了角色任务。

正当达奇壮志在怀,要在银幕上大展宏图的时候,空前的动乱使他同广大电影工作者一样,被剥夺了创作的权利。1969年,他被下放到吉林省舒兰县农村插队落户,直到1972年才回到长影。

1975年,经过将近十年的生活磨难,他又重新登上了银幕。在尹一青导演的影片《车轮滚滚》里,他成功地饰演了支前模范耿东山。“四人帮”被粉碎后,1977年和1978年,他又先后在影片《熊迹》和《渔岛怒潮》中扮演老魏爷和王四江。

自从扮演多隆之后,他心中的理想之火一直在熊熊燃烧。即便在“四害”横行的时候,他仍然坚持读书,研究文艺理论,浏览文艺作品;学习绘画、摄影、弹钢琴、打球、游泳、滑冰、击剑……以此来丰富自己并掌握演员应具备的各种技能。

达奇实现自己夙愿的机会终于来临了。1978年,导演李光惠和齐兴家,要把部队作家陈立德的电影文学剧本《吉鸿昌》搬上银幕,达奇读过剧本后,深深地被民族英雄、抗日名将吉鸿昌的形象所打动,他景仰那悲壮的业绩,喜爱那箭一样勇往直前的性格。他多么希望能饰演吉将军!然而,尽管导演对达奇有所了解,但是对他能否塑造好吉鸿昌这个感情幅度变化较大的艺术形象,还不敢轻易下结论。当达奇把对吉鸿昌这一形象的理解写成了一叠厚厚的材料送到导演的手里时,导演仍没最后下决心。直到经过三个月的“试戏”之后,几乎把影片中的全部重场戏都试过了,导演最后决定由达奇来饰演,在一同试戏的五名演员中,导演认为:达奇不仅形似,而且接近神似

在饰演吉鸿昌这一角色的过程中,达奇使用了全身的解数来着意刻画人物的性格,既细腻地表现了吉鸿昌追求真理,忧国忧民,从善如流,疾恶如仇这些性格的本质方面;同时也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他固执粗暴、江湖义气、简单轻信等性格的另一面,准确地展示了一个国民党的军官转变为共产党人的思想性格的发展过程。

1979年8月,彩色故事片《吉鸿昌》(上、下集)摄制完成后,作为国庆三十周年的献礼片在全国上映,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在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中,被评为最佳故事片之一。

吉鸿昌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凝聚着达奇的心血和汗水。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牺牲于1934年,而这时,达奇才刚刚出生。为了了解吉鸿昌生活战斗的特定环境和他为国为民探索、奋斗的一生,达奇研究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及有关书籍,拜访了许多老前辈,访问了吉鸿昌烈士的女儿吉瑞艺以及其他家属。然而,正如达奇所说:理解并不等于表现。他在表演上,能够准确地掌握人物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情绪和心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在处理吉鸿昌出场的戏时,开始,达奇设计骑马赶到法场后,先勒马扬蹄,随即下马,迅速利落地解开披风,“刷”地甩给老周,旋即环视四周,“咔、咔、咔”地虎步登上练兵台等一连串“帅”的细节动作,来展示吉鸿昌久经戎马生涯的武将风度,可是后来他觉察到这种亮相忽略了吉鸿昌此时此刻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当时吉鸿昌奉蒋介石之命调到大别山与红军作战,他本来就想不通,加上屡吃败仗,心绪烦躁,又有士兵连连开小差和倒戈,就更加剧了他心中的矛盾。在实拍时,达奇把原来设计的动作改为表情严肃沉郁、心事重重,当吉鸿昌一出场,就让观众感到他心绪不宁、“一脑门子官司”的心境。这既表现了他久战疆场的将军风度,又展示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吉鸿昌》是一部传记片,其中吉鸿昌个人的镜头几乎占二分之一以上,达奇深深感到,如果仅靠面部表情去刻画人物的性格,是颇为困难的,必须探寻更多的表现手段。如对道具“箫”的运用,“单骑”平叛徒立于马上的强烈动作,“偷酒喝”的细节,以及就义前吉鸿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等等,他都非常用心地去思索,使得表演真切感人。

对于吉鸿昌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的不同笑声,达奇也赋予角色以不同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内涵。如在大别山驻地,秘书聂庆鸣心怀忐忑地对吉鸿昌说:“南京有人说你都快赤化了!”吉鸿昌笑道:“叫他们去说好了,可我还不知赤化是什么样子呢!”这笑声是豪爽的大笑,表现出吉鸿昌襟怀坦荡、无所畏惧的性格。随后,他又对秘书聂庆鸣笑说:“庆鸣,你的性情太软了,你跟我这些年,光提笔杆,可别忘了腰杆!”这笑声,是亲呢的微笑,有关怀,更有提醒,体现出吉鸿昌对小兄弟的期望;当孙梅提醒吉鸿昌,国民党可能与日本人重新勾结时,吉鸿昌一笑,说:“勾结肯定是会有的,但在军事上不可能吧!”这笑声,是十分自信的笑,表现出他性格中致命的弱点:固执;当他被捕后叛徒林万鹏摆宴劝降时,吉鸿昌冷笑着喝道:“拿你的性命担保,我活着会比死更难受!”这笑声充满了鄙夷和藐视,表现了吉鸿昌疾恶如仇的可贵品质;刑场上看到刽子手惊恐万状的样子,吉鸿昌坐在椅子上放声大笑,这笑声是共产党人的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笑,它充满着吉鸿昌对祖国和革命事业的一片赤胆忠心。

达奇十分赞同大诗人白居易所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他认为有情方能感人。他在饰演吉鸿昌时,特别注意自己的感情分寸。如周光远探狱一场戏。开始,达奇一见到周光远,便热泪夺眶而出。但他很快意识到,这种表演是不准确的,因为它没有使人看到这种感情形成的过程,缺少层次。实拍时,他做了改正,见到周光远没有立即流泪,而是紧紧握住他的双手,直到读完中央的电报,抬起头来,两行热泪潸然而下,接着倾吐了一腔肺腑之言。虽是决别,却没有悲凄的哀叹,而是充满了对胜利的祝愿和向往,准确地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和坚定的信念,达奇说:“感情澎湃的戏,不怕不激动,就怕没节制,控制着的感情,才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在饰演吉鸿昌的过程中,达奇对于如何准确地展示人物的感情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他要求自己:既要有大江东去,惊涛骇浪般的雄伟气概,又要有小桥流水,平湖如镜般的幽静典雅;有些场次得用大笔触去勾勒,浓浓地涂上几笔;有些场次需用工笔画的手法,细致入微,一声轻轻的叹息,一个深沉的微笑,一个凝思的眼神,都要做到准确、质朴、逼真。

当人攀上一个山峰,会觉得心胸开阔;极目远望,顿时还会发现新的高峰,当达奇成功地塑造了民族英雄吉鸿昌的形象,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之后,他深深懂得,艺术的峰峦是没有尽头的,要在银幕上塑造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须继续努力攀登。

1981年,达奇应邀去北影,在李文化导演的历史题材的影片《海囚》(宽银幕上、下集)中,饰演男主角华工首领唐金龙,较好地刻画了一个具有民族气节的宁死不屈的华工形象。

饰演唐金龙需要会武功,为此,他冒着酷暑学习拳术和剑术,饱尝了“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的甘苦。在练功中,他受至很大启发,把练武功的一些要领,巧妙地同塑造人物融为一体。比如南拳讲究以形为拳,以意为神,形神兼备。他觉得饰演唐金龙也应该如此。如果在表演中只注意形的美,忽略了神的真,就会徒有其表;只注意了神的真,忽略了形的美,也不能表达人物的深刻本质。在影片中唐金龙有很多武打动作,但是达奇并不是为打而打,他的一招一式都是用来刻画人物的。

达奇是一位艺术上的有心人,他所走过的道路是一条发愤图强、不断求索的道路。他的不断的成功是与他总是抱有信心,既不妄自菲薄,同时又踏踏实实地去顽强奋斗连在一起的.

国际影帝(1958年获第11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青年演员奖)

墨尔本的中国导演 如果大家看过电影“吉鸿昌” 或者电影“封神榜”,还记得剧中扮演吉鸿昌或者商纣王的角色的男主角, 就是达奇。这位从艺多年的黑龙江籍的老艺人, 早在10几年前就移民到了澳洲,开始在澳洲进行他新的演艺道路。

从70年代起,他早就开始演电影了,90年代初, 他移民到了墨尔本,开始了新的艺术生活。尤其在澳洲发展他的影视中心, 开办了一些演艺培训斑, 话剧团。

澳大利亚达奇影业有限公司现名为澳大利亚达奇影视工作室。是由侨居澳大利亚的华裔名导演兼制作人达奇先生创办的一家专门从事电视、电影制作的机构。

2004年,达奇先生作为上海澳大利亚电影节的澳方代表赴中国参加了该电影节的开幕式。此间,由达奇先生主创的电影剧本“勿忘悉尼”在电影节中脱颖而出。将成为两国首次合拍的电影作品。

在以后的洽谈中,达奇先生表示,如果想完成最好的艺术构思和创意,目前中澳双方商定的出资总额还有缺口。希望有更多的资金注入。经过了Tigerson董事局主席与达奇先生在北京的面晤后,郭先生表示愿意出资200-300万澳币,入股达奇先生将要成立的--澳大利亚达奇影业有限公司。协助达奇先生成功的完成这部具有深远意义的影视作品的拍摄及将来更有潜力的艺术创作工作。
(butterfly, 2004, “Tigerson将于2005年入股澳大利亚达奇影业公司

下面是他的个人博客

③ 达奇的人物评价

达奇是中国老一代电影演员。虽然拍片不是很多,但他特有的高大壮实的身躯、英武侠义、刚中有柔的理想东方硬汉的形象,在他饰演的角色里表现的淋漓尽致。他在电影《吉鸿昌》和《海囚》等影片里扮演的吉鸿昌和劳工首领唐金龙等曾轰动全国令国人津津乐道。 (电影文学第12期评)
吉鸿昌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凝聚着达奇的心血和汗水,了解了吉鸿昌生活战斗的特定环境和他为国为民探索、奋斗的一生。他在表演上,能够准确地掌握人物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情绪和心理。达奇非常用心地去思索,使得表演真切感人。达奇认为有情方能感人。他在饰演吉鸿昌时,特别注意自己的感情分寸,准确地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和坚定的信念。 (电影文学第12期评)
很多人都说,影视演员得有天才,得有艺术细胞,达奇就是这样一个人,除勤奋好学外,确实存在着天才的条件,在他身上,有着一种奇特的悟性,具备着很强的感受能力、丰富的想象和超群的表现力。 (电影文学第12期评)

④ 老版封神榜到底有多经典

老版封神榜,又名1990版封神榜。是中央电视台、上海台两家合拍的经典电视剧。1986年开拍,1990年十月上映。导演和老版西游记一样,也是一位女中豪杰——郭信玲导演。

老版封神榜是所有经典老剧存在感最低的一部,不管是全网,还是电视上,从来没有谁介绍过这部剧拍摄经历和投资,也没有任何人介绍本剧导演和演员的资料,本剧除了傅艺伟和汤镇宗比较火以外,大部分演员网络都查不到资料。不仅如此,这部剧低调不能再低调了,像老版西游记,赵薇版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97版天龙八部,87版红楼梦等经典电视剧经常看见他们聚会,差不多几年电视台就要给他们一次聚会的机会,平时经常采访剧中的演员。所以老版封神榜很低调,除了在0几年重播过几次,后来基本上没有重播过,以至于很多00后开始的小朋友不知道本剧。

老版封神榜到底有多经典?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要先把大家吐槽的问题解决以后再谈。很多人吐槽老版封神榜无非就是以下三点: 打戏太Low,不尊重原着,服饰问题。 下面我一条一条为大家解惑。

先说打戏,首先封神榜是神魔剧,不是武侠剧和功夫剧,其次大家知道,八九十年代大陆的很多打戏都比较Low,所以这个问题不完全怪封神榜,毕竟打戏不是这部电视剧的重点,法术和特效才是重点。何况里面的打戏虽然比较Low,但都是演员亲自上阵,没有用替身。不像最近十年的剧,打戏全是慢动作,何况很多根本没有动作,就用电脑特效,特效又Low,人和人隔很远在那比划动作,完全是假大空,30年后的打戏都那么Low,何况30年前的,所以这不是你们该吐槽的重点。


接下来说不尊重原着这方面,影视剧本来就是二次创作。有几部电视剧真正尊重原着了?老版三国演义基本上照搬原着 也还有很多吐槽,新三国不仅魔改和大量删减原着,还有大量的逻辑错误和低级错误,依然有很多人喜欢,毕竟识货的人和聪明人很少,傻子遍地走。

也有人说张纪中的西游记尊重原着,我就想问哪里尊重原着了?唐僧成了武僧,沙僧成了话唠不说,依然还和老版西游记一样,沙僧挑担,女儿国国王被舒畅演成了Zz,问一大堆小朋友才会问的话,满屏的抠图和假景,镇元大仙不是唐僧的紧箍咒差点被孙悟空灭了,里面一大堆婆婆妈妈的废话,三打白骨精成了山神的功劳。本剧错误跌出,除了某些地方机械的用了原着的台词,大部分都是胡扯, 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说张纪中版西游记尊重原着。西游记原着是一部 社会 小说,里面很黑暗,吃人的场景也很多,而且孙悟空那个外貌也不是演员能符合的,就算照原着拍下来,也过不了审,为什么要机械的照搬原着。老版西游记,老版红楼梦,97版天龙八部也不是很尊重原着的,但不影响他成为经典,98版水浒砍掉了原着那么多内容,也不影响它成为经典,何况原着和影视是两码事,影视要涉及投资和大部分观众喜欢与否,原着的作者又没有挣一分钱,也不涉及多少投资,所以他可以尽最大的能力写到极致,所以老版封神榜虽然不是很符合原着,但原着的大致路线基本上不变,也没有像现在的影视剧掺合一大堆狗血的三角恋和感情戏。

最后再说服饰问题,自从老版封神榜拍完到今天,一直源源不断有人吐槽服饰,首先老版封神榜背景是商周时期,纯粹的奴隶 社会 ,由于离现在太远,那时候也没有多少古籍、古物供今天的人参考。何况作者是明朝的人,很多台词和背景描述又是明朝的感觉。再加上这又是神话剧,为什么一定要符合商周时期的 历史 ,为什么你们一口咬定那是古希腊服饰,夏商周和古希腊同时代,服饰相同也很正常,你们怎么不说是古希腊抄袭我们的服饰,为什么一定是我们照搬人家的服饰。何况这种服饰,除了老版封神榜以外,我就从来没有看见一部电视剧是这种服饰,不得不说是一种创新和另辟蹊径,不像现在的电视剧千偏一律的汉唐风格。

老版封神榜跟新白娘子传奇一样,一个开创了一种“古希腊服饰”,一个开创了电视剧“说唱风格,”这就是本剧的成功。三条大家认为不好的地方说完了,我们再说它优秀的地方,总共四条: 选角成功、台词经典、特效经典、演技高超。 下面我也是一条一条为大家分析。

先说选角成功,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选角是成功的重中之重。角色选好了,这部剧就成功了一大半。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本剧的经典角色。


苏妲己在原着里不仅是倾国倾城,妖艳无比,迷倒一大片,残忍狠毒,心机深重。最早导演郭信玲想用大名鼎鼎的林青霞、张曼玉之流来演,后来导演反复考虑,请这些大牌不一定请的动,请动了在拍摄期间耍大牌也不好办,还有他们的演技适合电影,演妲己不够妩媚和狠毒,最后导演放弃了这些大牌,启用了刚出道的新人傅艺伟,刚开始傅艺伟也很抗拒,直接坦言:我像狐狸精吗?在那个比较保守的年代,演妖精和反派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后来导演反复给她分析,这部戏有可能你会成功,也只有你有这股潜力,后来终于被导演说动,加上不断的练习,演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苏妲己。有人说温碧霞,范冰冰的妲己也很经典,告诉你们经典不是某个角色,而是电视剧整体,何况范冰冰和温碧霞的妲己缺失的东西太多。

纣王的扮演者是达奇,在经典电影《吉鸿昌》里演过吉鸿昌,后来被导演选中演纣王,看上他的高大威猛,不怒自威,又有点荒淫的神情。达奇主要是话剧演员,在话剧有一定的名气 也演过几部电影,封神榜是他演的第一部电视剧。他演的纣王在我看来,除了年龄偏老以外,没有任何问题,如果再年轻十岁去演,效果更好。他不仅演出了手格猛兽,力大无穷的纣王,也演出了荒淫无度,愚蠢透顶,刚愎自用,残暴狠毒的纣王。尤其是他的那个笑声,不知道是原音,还是配音,完全是霸气的王者之笑。


姜子牙的扮演者是蓝天野 ,老艺术家,画家,还是优秀的地下党员,今年获得了国家颁布的“七一勋章”,蓝天野感觉不是在演姜子牙 ,他就是姜子牙本尊。一身仙风道骨加上中气十足的声音,完全就是姜子牙重生。他是话剧团优秀的演员,还演过家喻户晓的电视剧《渴望》和电影《茶馆》。

哪咤的扮演者是何威,是哪咤的饰演者少有的男演员,何威的哪咤一身正气,机智勇敢,阳光活波,完全就符合原着的哪咤,也可以说是最经典的哪咤。

申公豹的扮演者是雷长喜,他演的申公豹和蓝天野的姜子牙完全是本剧的“双绝”,感觉不是在演申公豹,他就是申公豹,另外他在配音界也很有名,为动画片《变形金刚》和《擎天柱》配过音。可惜他命运不好 遇到了庸医,封神榜拍完没有多久,就过世了。

里面还有最经典的闻太师,姬昌,崇候虎。还有一大堆小鲜肉黄天化,杨战、金咤、木咤、哪咤、殷郊、殷洪等。姬发的扮演者张晓林也是一个大帅哥,其余的如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南极仙翁、太乙真人等一身仙风道骨 ,其余如胡喜媚,琵琶精,火灵圣母,龟灵圣母,三霄,商青君都是一等一的古装天然美女。

接下来说本剧的台词有多经典,虽然老版封神榜改动原着比较多,但很多精华的台词都重现了,比如姜子牙初见纣王的那一番台词,神仙会里面的台词,闻太师的十戒台词等等,完全符合原着,而且声音抑扬顿挫,台词半文半白。颇具有经典古装剧的潜质,这点是很难得的。


接下来说特效,很多人以为八九十年代的特效是五毛特效,那现在的特效就是一毛钱都不到的特效。这里面的特效我比较欣赏的是闻太师的三只眼,狐狸精附身妲己那个段落,天空都变成了绿色的,感觉很有诡异和神魔剧的色彩,还有雷震子和辛环的空战,还有各大阵法,姜子牙火烧琵琶精,申公豹砍头和杨戬人身分离等,无不展示了本剧特效的魅力,感觉特效方面已经超过老版西游记了,不愧是央视和上海台联合的大手笔。

最后说到本剧的演技高超,那自然不消多说,每个角色都活灵活现,非常投入,观众看的也精彩。

最后在附加一条音乐,本剧的音乐也是很经典的,尤其是片头曲是谭校长和毛阿敏唱的,片尾曲是屠洪刚唱的,另外里面的音乐也很多 还有十几首插曲,首首应景,另外本剧的配乐也颇具有仙风道骨和神魔的色彩。本剧还还原了酒池肉林,这是其他版本没有的

我详细为大家介绍了老版封神榜到底有多经典,不知道各位认同不?本剧我从小到现在看了十几遍,依然喜欢。

⑤ 喜欢看封神榜的进来>>>

艺伟版封神时,纣王曰达奇。
达奇是中国老一代着名电影演员。虽然拍片不是很多,但他特有的高大壮实的身躯,英武侠义、刚中有柔的理想东方硬汉的形象,在他饰演的角色里表现的淋漓尽致。他在电影<<吉鸿昌>>和<<海囚>>等影片里扮演的吉鸿昌和劳工首领唐金龙等曾轰动全国令国人津津乐道。八十年代中后期,达奇任福建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并转做导演等幕后工作,后移居澳洲,但仍然坚持艺术创作,在澳洲有自己的影视公司。

浩民版封神时,纣王曰郑子诚,妲己曰温碧霞。
郑子诚,DJ出身,是基督教徒,上得银幕却是“奸”字当头,横竖奸到出汁,看到他出场,你立马判定又是大坏蛋一个。可算是优秀的反派角色之一。

⑥ 电影 吉鸿昌 主演

《吉鸿昌》达奇(饰演吉鸿昌)、白德彰、张冲霄、左夫、李瑛、孙敖、伊波主演,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79年拍摄的故事片。

⑦ 吉鸿昌的电影名:吉鸿昌

影片颜色:彩色片
影片类型:故事片
编剧:陈立德
导演:李光惠、齐兴家
该片获得第三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最佳编剧奖。
【演员表】
达奇(饰演吉鸿昌) 白德彰 张冲霄 左夫 李瑛 孙敖 伊波

⑧ 这个男演员是谁

达奇,原名齐福君,1934年3月18日出生在吉林省阜丰山下怀德县,电影演员、制片人,导演。
1953年,达奇进入哈尔滨铁路文工团(中国铁路文工团的前身)成为专业话剧演员。1956年达奇凭借出演《边寨烽火》获第十一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青年艺术家奖。[1] 1961年,达奇正式从铁路文工团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成为了专业电影演员。1979年,达奇主演的彩色故事片《吉鸿昌》(上、下集)在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中,被评为最佳故事片之一。[2] 1990年,因在古装剧《封神榜》中饰演纣王一角而获得关注。
1990年以后,达奇定居澳洲,并为大洋洲文联副主席。

⑨ 电视剧《封神榜》老版纣王是谁演的

  • 达奇饰纣王

  • 简介商朝末代君主,死后被封为天喜星

  • 达奇,原名齐福君,1934年3月18日出生在吉林省阜丰山下怀德县,电影演员、制片人,导演。

  • 中文名

  • 达奇

  • 别名

  • 齐福君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出生地

  • 吉林省阜丰山怀德县

  • 出生日期

  • 1934年3月18日

  • 职业

  • 演员

  • 代表作品

  • 三千里江山、封神榜

  • 主要成就

  • 1956年第十一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青年艺术家奖
    1979年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吉鸿昌》,饰吉鸿昌

⑩ 达奇的演艺经历

1956年,达奇出演长影电影导演林农执导的国内第一部彩色故事片《边寨烽火》,饰演男主角多隆。作为外请演员,塑造了一位勇猛剽悍,闪射着民族独特光彩的景颇族小伙子的艺术形象,并由此获得第十一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青年艺术家奖。
1961年,达奇正式从铁路文工团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成为了专业电影演员,他出演《独立大队》扮演牛牯和《景颇姑娘》扮演文帅老人。
1969年,他被下放到吉林省舒兰县农村插队落户,直到1972年才回到长影。
1975年,经过将近十年的生活磨难,他又重新登上了银幕。出演尹一青导演的影片《车轮滚滚》饰演了支前模范耿东山。
“四人帮”被粉碎后,1977年到1978年,他出演《熊迹》扮演老魏爷和《渔岛怒潮》扮演王四江。
1979年8月,达奇出演导演李光惠和齐兴家执导的《吉鸿昌》,饰演了吉鸿昌这一角色。彩色故事片《吉鸿昌》(上、下集)摄制完成后,作为国庆三十周年的献礼片在全国上映,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在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中,被评为最佳故事片之一。
1981年,达奇应邀去北影,出演李文化导演的历史题材的影片《海囚》(宽银幕上、下集)饰演男主角华工首领唐金龙。
1982年,达奇调到福建电影制片厂工作,担任副厂长,导演并主演了电影《倔强的女人》,导演了电视剧《桥隆飙》。
1990年,达奇在电视剧《封神榜》中塑造了“纣王”这个形象。
1990年以后,达奇移民到澳大利亚悉尼,继续自己的演艺事业。 2005年六月中旬,达奇曾从澳洲回国,先后到福州、西安、上海等地,为他自己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勿忘悉尼》拍摄做筹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