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和国产良家妇女剧情差不多的一部老电影叫什么名字啊
生死对抗
B. 原广电部电影局局长滕进贤逝世,他曾执导过哪些影视作品
滕进贤曾执导过《内当家》《神圣的使命》《姑娘的心愿》《海盗的女儿》等影视作品。滕进贤曾经是广电部电影局局长,是一位受人爱戴的电影界老前辈。
1、滕进贤生前曾当过峨眉厂的厂长,广电部电影局局长。

滕进贤曾经主演过话剧《枯木逢春》《霓虹灯下的哨兵》等,他在电影《内当家》中扮演张县长,在《神圣的使命》中扮演徐润成,在《姑娘的心愿》中扮演眼科主任。滕进贤的一生是勤奋的,他给后辈留下了很多,他着有《电影创新的思考》等文。滕进贤是勤勤恳恳拍戏的导演,他是无愧于心的人,他一生都在为电影事业鞠躬尽瘁,值得我们敬仰,愿老导演一路走好。
C. 有一部老电影:地主用水烟袋把一个丫环的头打破了,到老还留了一个疤,是什么
电影:内当家 1982
导演:滕进贤
主演:王玉梅 高保成 王秋颖 牟卫红 赵守凯
秋兰12岁时就失去了父母,孤苦伶仃。在一个风雪之夜,她饥寒交迫地晕倒在雪地上,被长工锁成救活。锁成央求东家收留秋兰做个丫头,并像亲哥哥一样照顾秋兰。秋兰长大后,同患难与共的锁成产生了感情,她渴望建立一个美满家庭,要锁成娶她。这件事,被地主刘金贵发觉后,便与人贩子勾结,欲卖掉秋兰。秋兰急中生智,谎称自己已和锁成同居,致使这笔买卖未能成交。恶霸刘金贵气急败坏地拿起水烟袋狠狠砸在秋兰头上,至今秋兰头上还留有伤疤。
D. 王璐瑶的演艺经历
1991年因主演电视剧《雪山飞狐》中的苗若兰而成名,引起轰动,被台湾传媒誉为“清纯玉女偶像”,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1998年6月,已经主演电视剧33部、电影8部。 其中,《尘缘梦醒》、《凤阳人士》、《乱世三美人》、《死刑与婚礼》、《中方雇员》、《帝国军妓》《漂亮女人日记》、《心网》等中国内地引起好评并有多部获奖。《周璇》、《俄罗斯姑娘在哈尔滨》等海外播映,反映强烈。《梁红玉》将面向海内外发行。 主演的四集电视连续剧《帝国军妓》,深刻地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狰狞的面目以及侵略本性,为韩国被骗的慰安妇向世人申诉,起到了宣传作用。为韩国民族赞赏,前韩国总理李寿成访华时,特别会见了王璐瑶。
1998年12月19日,在泰国曼谷国宾大酒店“沙娜泰”泰国民族大厅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的开幕式上,演奏了王璐瑶创作的歌曲《巍巍中华》,受到了来自各国(地区)与会代表的赞赏,并被定为国际华人艺术家大型活动的会歌。这首歌被大会评为国际荣誉金奖,获得了金牌和证书,开创了王璐瑶荣获国际奖项的先例。
至此,王璐瑶已经出版了个人歌唱盒带六集,MTV多部,1998年、1999年春节晚会均被邀请参加演唱,并在相聚2000 世纪演唱会《同一首歌》(中央电视台)中,独唱了“四季歌”。
1999年3月,中国邮政明信片《中国当代影星系列》,王璐瑶成了明信片的首选人物,开了明星明信片的先河。由中国作家协会出版社出版,西马撰写的《魔力与魅力——东方美女王璐瑶》,成了畅销书。
新世纪开始,王璐瑶先后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相聚一堂》、《精彩十分》、《超级访问》、《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栏目以及国内各地卫视担任嘉宾和主持人。为声援北京申办奥运老拳王霍利菲尔德、新拳王鲁伊兹一行联欢、作歌。
除了致力于文艺事业,还兴办了北京东三环十八里店外商投资的房地产实体“完美俱乐部”,参加了由加拿大LVC国际投资集团以及加中贸易理事会,投资的北京市城市绿化隔离带项目引资过程,与北京市俊明展春工贸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北京璐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01年11月,王璐瑶被湘鄂西革命老区推选为扶贫建设“爱心大使”。应澳门宋庆龄基金会的邀请,将参加澳门宋庆龄基金启动仪式,进行募捐和书画义卖活动。
2007年6月,王璐瑶受邀担任香港佛教文化产业--佛教音乐委员会委员(演唱委员组)。
好运接连不断。有一天,珠江电影制片厂要拍摄一部电视剧,到战士歌舞团挑演员,导演一行3人经过歌舞团练功房时,碰巧从窗口看到里面有个小姑娘正在练功,几个人一下子被这个美丽的姑娘吸引住了,尤其是那双传神、黑亮的眼睛令人难忘。“她不正是我们要找的演员吗?”导演欣喜地对同行说。后来,导演便向歌舞团商借璐瑶拍戏。团领导很开明,很快便同意了。
谁知璐瑶第一次演戏后,她的美丽就在南方影视界传开了。一时间前来请璐瑶拍戏的导演络绎不绝。团里觉得这样下去势必影响工作,因此,每次璐瑶外出拍戏,领导就很慎重。这样,璐瑶要外出拍片,请假成了最大的难题。璐瑶因此失去了一次机会,她难过了好一阵子。
时任科委电影局局长的陈敬贤,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当时正筹拍一部名为《内当家》的戏,局长点名让璐瑶来演日本小女孩。试镜时,导演想考考她的即兴表演能力,对璐瑶说:“你家来信说妈妈病了……”没想到璐瑶当即哭得泪人一般。陈局长觉得这个姑娘很有演戏潜力,就向部队领导请求借人,但这次团里没有批准。机会失去了。一心想在影视上有所发展的璐瑶,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让她心动的影视事业,一边是她奋斗了多年的舞蹈事业,怎么办?做个“四平八稳”的部队舞蹈演员,还是放下“铁饭碗”当个自由艺术工作者。几经思量权衡,她最终决定去实现自己的演艺梦想。但部队几年扎实的舞蹈功底和意志的锤炼,为她日后在演艺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985年6月,璐瑶慎重地向单位打了转业报告。
转业不久,她就幸运地主演了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视剧《生活的一页》。除了能跳舞,能演戏,璐瑶的歌也唱得很好。一天,好友将她介绍给太平洋音像公司,公司领导听完璐瑶演唱的一首歌曲后,当即拍板请她加盟。结果,璐瑶所出的第一张专辑《爱我别走》,就一炮打响,居然卖到了100万盒!随后公司乘胜追击,相继推出了《天涯同舞鸟》、《顽皮少女》、《乱世三美人》等专辑。无心插柳柳成荫,璐瑶成了南方炙手可热的红歌星。
璐瑶没有忘记做一个演员的愿望。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她涉足的影视业也成绩斐然。1988年10月,璐瑶经父母的朋友介绍,接拍了根据《聊斋》改编的电视剧《凤阳人士》,璐瑶在剧中扮演能歌善舞的“小狐女”。该片在日本获了大奖。
同年,她主演的《乱世三美人》,也获得了国家文化部颁发的二等奖。
1988、1989两年,璐瑶居然接拍了十多部影片,令人啧啧称叹。要知道,在当时,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普通演员一辈子的工作纪录。
有了丰厚的积累,璐瑶终于迎来了事业的高峰。1992年3月,她参加了电视连续剧《雪山飞狐》的拍摄。剧中男主角胡斐由台湾明星孟飞扮演,香港明星汤镇宗演反一号。导演一眼就看中了璐瑶,让她扮演女主角苗若兰。苗若兰温婉轻柔的韵致被聪颖的璐瑶演绎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该剧在全国及港台、东南亚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强烈。一夜间,璐瑶成了南方家喻户晓的明星。
璐瑶成功了。但她并没有满足,为登上艺术的巅峰,她仍然坚持不邂地努力着。那时的南北演艺界交流不多,往往一个演员在南方“火”了,但在北方或全国不一定就“火”。搞艺术要搞出名堂,环境是个极重要的因素!璐瑶把事业的新起点定在了北京。那么,等待她的又会是什么呢?
(二)拼命和敬业
1992年10月,天高云淡,秋意正浓。踌躇满志的璐瑶带着一路的风尘,从广州乘飞机来到北京。站在机场里,璐瑶一阵茫然,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啊,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北京的影视界能接纳她吗?
不出所料,到北京3个月,璐瑶便深感“闯”的不易。宣传对演员的重要如同产品需要精美的包装,这一点,璐瑶恰恰忽视了。在北京,她闭口不提自己昔日的辉煌,以至长时间没人知道她就是《雪山飞狐》的女主角。璐瑶想的是用实力证明自己。如此,她在孤独中焦虑地等候着。
1993年初,机会终于来了!一个朋友介绍璐瑶到北影《痴情女子》剧组试镜。试过戏后,导演刘国权说:“你是目前看过的最好演员,我们再看看别人,你等通知吧。”璐瑶愣住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要知道,在南方璐瑶可是知名演员,尤其是拍了《雪山飞狐》之后,她一直包围在艳羡、尊敬的目光里,上街的时候,经常会围上一群找她签名的影迷歌迷,那可是明星待遇啊!如今,她像又回到刚进影视圈的时候,仿佛一个试镜的演员,忐忑不安地等待导演的取舍。璐瑶是个直性子人,她想说不让演就算了,可冷静下来,又觉不妥,那样会给人傲慢的感觉。后来,导演安排璐瑶演了个配角。在南方,璐瑶一直做红花,这回,她踏踏实实地做了一片绿叶。她躲在自己租的小屋里,捧着剧本拼命地背台词;她找来相关录影带,细心揣摩,学习借鉴,对着镜子反复演练;她上街,会痴痴地盯着别人看上半天……通过精心准备,当她一上镜头,所塑造的角色便呼之欲出,导演满意,同行也另眼相看。璐瑶正是通过这个角色,让北京及全国的观众记住了她。
第一次在北京的拍戏经历,让璐瑶深深地明白,过去的永远过去了。她重新审视自己,决心忘掉昔日辉煌,凭借实力重新开始。她默默地在心里发誓:为了自己钟爱的影视事业,为了得到北京影视圈的认可,拼了!
1993年初,在《中方雇员》过程中,她高烧40度,头晕得分不清方向,身子软得像面条,她咬着牙挺到医院看病,医生开完药,要她静养3天。璐瑶一听犯难了,因为那几天恰巧安排拍她的戏,如果“临阵脱逃”,势必影响整个拍片进度,最关键的是,要无谓地浪费很多经费。她叹了一口气,心想,绝不能因为我一个人影响整个剧组。可她刚一起身,一阵头晕让她摔在椅子上。无奈,只好打电话向导演请假,这时,导演正和剧组人员在租来的拍摄场地等着她呢。当接到璐瑶的电话,急得导演直冒汗,一大帮子人马,耽误一天场租费不少啊!导演却安慰璐瑶好好休息。是啊,谁没个三病二痛?但璐瑶分明听出了导演的为难。1个小时后,璐瑶奇迹般地出现在大家面前。细心的导演看出,璐瑶的脸上、头发上,都渗满了汗珠。终于,璐瑶咬着牙把戏拍完。剧组对她这种顽强的敬业精神大为叹服,有人当即给她起了个“猛张飞”的绰号,还有人管她叫“大侠”。渐渐地,璐瑶拍戏敢拼命就在圈里传开了。
几个月后,璐瑶又得到了《死刑与婚礼》中的角色。该剧在大连拍摄。此时,另一部戏也找上了她,但须到吉林拍。90 年代初,演员演出收入并不可观,而她们的支出却远比一般人高,比如着装方面,就得买质地好、做工精的名牌时装等,以保持良好形象。璐瑶当时来京不久,经济并不宽裕。所以从多方考虑,这部戏她也接了。这样一来,她就得两头跑。
有一天,她在大连拍戏,吉林来电话让她赶快过去。令人烦恼的是,从大连到吉林要换几趟车,而要到的拍摄地点却是个偏远的乡村。那次,可把璐瑶折腾苦了。她下了火车赶汽车,下了汽车又追火车,甚至还坐了2小时的拖拉机,一路上,行人都用诧异的目光盯着直冒黑烟的拖拉机上的那个漂亮女人。赶到拍摄现场时,她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她顾不得休息就上了场。戏一拍完,她找张床,倒头便睡了一天一夜。璐瑶说,她一生中,那一次赶路的累和那一次睡觉的香都让她刻骨铭心,永生难忘。但是更刻骨铭心的还在几天后的惊险。
有一场戏要求她从离地面3米高的二楼跳下去,地上只垫了一层薄薄的草垫。导演并非不想保护演员,只因剧组忙得人仰马翻,给疏忽了。后来,璐瑶站在不到20公分宽的楼檐上,导演喊“开始”时,忽然发现保护措施并不保险,就感觉一股冷气直冲脑门,他想叫停,没想到璐瑶却心无杂念,纵身跳下!导演的脸都吓白了,剧组工作人员也惊得冷汗淋漓,而璐瑶居然没事。
不久后,她又在一部电视剧中扮演男主角“孙松”的表妹,其中有个剧情,要求璐瑶站在6楼阳台上跳楼自杀,阳台既无护栏,也无任何安全措施。这场戏虽不要求演员跳下去,却要求演员在阳台边缘完成十几秒的情绪表演,一般人站上去腿肚子都会发抖,璐瑶却二话没话,勇敢地按导演规定的要求,成功地完成了表演。所有人都为她捏了把汗,既而掌声四起。
(三)磨难和坚强
璐瑶拼命的声名越传越远,在影视圈里反响很大,加之她悟性好,来北京闯了不过两年,就得到很多演主角的机会。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
1994年,北影要拍一部言情片,导演决定让璐瑶演女主角,但有个条件,就是要她找到香港演员汤镇宗,如果能让汤加盟做男主角,璐瑶就能顺理成章地获得演主角的机会。这不是愚弄人吗?但她忍了,因为她喜欢剧中的角色。于是,她耐着性子联系了汤镇宗,汤几年前与璐瑶一起在《雪山飞狐》中演过对手戏,彼此结下了深厚友谊。不巧,汤手头正在拍戏,无法成行。结果,导演最终没让璐瑶演主角,只给她安排了配角,还要求她在片子拍好后,去卖拷贝。璐瑶忍无可忍,觉得导演的行为有违职业道德,断然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事情处理完了,可璐瑶心里却堵得慌,她越想越生气,就告诉了父母,说着说着,眼泪漱漱地掉下来。
1995年,璐瑶参拍一部武打片。期间,导演的儿子请她拍广告,个性爽直的她一口应承。拍之前,对方说好给辛苦费2000元,拍完后,却只发给璐瑶600元。这不是明着骗人吗?她找到导演的儿子论理,那人却不屑一顾:“就这样啦!……”璐瑶顿生悲哀。没过多久,不愉快的事再次发生。一部新片即将开拍,璐瑶顺利地通过试镜,被制片和导演确定为主角。一周后,前期工作全部就位,直等剧组开拍。正式拍摄的前一天,璐瑶被告之因剧情需要,主角另换别人,璐瑶改演配角。璐瑶如坠十里云雾,半天没缓过神来。后得知换的主角是与导演关系“倍儿铁”的女演员。弄清后,璐瑶反而平静了,她二话没说,毅然谢绝出演配角。后来,她为此赢得了影视界对其不屈品质的广泛敬重。
璐瑶本是很豪气的女孩,社会经验少,这样的事多了,她就非常看中找他拍戏的制片和导演的态度。谁的态度诚恳,就接谁的戏。比如:常有好几部电影都找到她,其中可能有一部片对她最适合,但与她的联系却不积极,另一部片也许并不特别适合她,但约片人热情、诚恳,璐瑶就会一口答应。因此她放弃和错过了很多良机。比如,《公关小姐》和《宰相刘罗锅》,她均可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却未能把握机会。
璐瑶在北京拍的戏多了,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时,在接拍电影上,她会认真冷静地选择,主要接一些导演优秀、剧本不错的片子演。她懂得了,即使再优秀出色的演员,戏接多了,势必会对角色理解不深。少而精的道理,使璐瑶学会了放弃--要拍,就要拍出精品!
1996年,璐瑶碰上了心仪已久的角色--梁红玉。剧中有一场戏叫“金山战击鼓”。剧组在道具、布景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为了使画面更加真实,在梁红玉奔向大鼓的山路上,埋了许多炸药,导演对璐瑶一再嘱咐:“你往山顶冲时,一步一个炸药,你得看准记号,但是在画面上,又绝对不能表现出看记号的样子。千万千万别走错了,走错了,就炸着你自己了……”璐瑶眉毛一挑说:“没问题!”战斗打响了,一身戎装的璐瑶拔剑而去,只见她身形矫健,拨开众敌向山顶跃去。“轰”的一声炮响,她身边的尘土炸开了;“轰轰”,左边炸开,右边炸开,璐瑶的脸由白色染成黄色;“轰轰”,后边炸开、前面炸开,她的脸又变成绿色、紫色。她毫不退却,踩着“炸药”,终于冲到了山顶巨大的战鼓旁,她抓起鼓棰奋力擂动。宋军士气大震,敌人仓皇逃窜。忽然,一只火箭飞射而来,燃着了璐瑶身上的战袍……。璐瑶忘我地沉浸在角色中,她一气呵成,演得太精彩了。她的戏感染了剧组所有的人。拍完后,大伙像迎接英雄一样围了过去。此时璐瑶的脸被炸药灰染得五颜六色,头发被火烧卷了,她的眼睛、额头还有半边脸也被火灼伤了,所幸并无大碍。后来,这事传到了广电部领导那儿,他们听后也大为赞赏,要求今后剧组要多用像璐瑶这样的好演员。《梁红玉》是璐瑶拍的所有戏中给她留的印象最深、演得最投入、拍得最好的一部。
别人吃不了的苦璐瑶能吃,别人不敢演戏璐瑶敢演。如今,她在圈里得了个雅号--“拼命美人”。她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圈内外的广泛好评,很多导演都愿意与她合作,很多演员都愿意与她配戏。后来,璐瑶陆续推出了《反贪风暴》、《千秋家国梦》、《留美房客》等多部戏,她终于在北京影视界扎下了深根。新世纪开始,璐瑶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相聚一堂》、《精彩十分》、《超级访问》、《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栏目以及国内各地卫视担任嘉宾和主持人。为声援北京申办奥运与老拳王霍利菲尔德、新拳王鲁伊兹一行联欢、作歌。璐瑶除了致力于文艺事业,还积极投身于经济实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璐瑶影视艺术学院正在南京和北京两地筹建之中,同时她还兴办了北京东三环十八里店外商投资的房地产实体“完美俱乐部”,参加了由加拿大LVC国际投资集团以及加中贸易理事会投资的北京市城市绿化隔离带项目引资过程,2005年,她和李保田主演的古装轻喜剧《厨子当官》率先在地方台播出,两人再次演夫妻,璐瑶在剧中演一个孕妇,其中有许多让观众捧腹的地方,她虽然拍戏不多,但娴熟的演技仍令观众耳目一新……
璐瑶说,她永远相信一句话:“遇到挫折从不轻言放弃!”或许,这就是她的成功之道吧!

E. 王小颖的工作经历
父子同饰一角
1981年与父亲、辽艺着名演员王秋颖在电影《内当家》中同饰一角之后,王小颖就开始把事业的重心放在制片和导演这些幕后工作中。
先后在海政文工团、沈阳话剧团和沈空文工团当了20多年的话剧演员,在与父亲惟一一次合作后,他走进幕后,在《西游记》、《雪野》、《袁崇焕》、《紫丁香校园》和《背叛》等300多部影视剧中出任制片和导演工作,其作品获过多项全国大奖。
重出“江湖”
在30集电视连续剧《大唐歌妃》里,有一个在众多角色中特别亮眼的反派人物高力士,扮演者是辽宁电视台导演、制片人、现任大连艺术学院影视学院院长的王小颖。
阔别荧屏20年后,重出“江湖”的第一部戏就演了个重量级的大反派———大太监高力士,好友唐国强劝他重新规划人生方向:“今后你就别当制片了,多演几部好戏,没准就成中国影视圈的第一大反派了呢

F. 原峨影厂长、电影局原局长滕进贤今日病逝,是否娱乐界一大憾事
滕进贤的去世确实是娱乐界的一大憾事
滕进贤同志一生为我国电影繁荣发展精勤不倦,是我国电影事业的积极推动者,是人民电影艺术的优秀践行者。他曾任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局长、峨眉电影制片厂厂长等职,联合和独立执导了《神圣的使命》《姑娘的心愿》《内当家》等影片,创作了《末代皇帝》《塔格莱丽赛》等电影剧本。他提出电影创作应“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为推动我国主旋律电影创作、实现电影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G. 卖蟹的作者简介
王润滋(1946-2002)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曾任烟台文联主席兼威海文联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王润滋1946年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考入文登师范,那时的他就非常喜欢文学。他偷偷地阅读课外文学书籍,还节衣缩食与一位同学合订了一本《人民文学》。1966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过诗歌、报告文学。1967年,从文登师范学校毕业后数年间,他做过小学教师、县委宣传部干事。
1970年,他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除去“文革”中的长篇小说《使命》之外,其余二十篇左右的中短篇小说均发表在“文革”之后。以1977年公开发表的短篇小说《党小组长》为正式创作标志,随后相继发表《卖蟹》、《内当家》等作品,获得全国性的文学大奖,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中声名鹊起,获得很高的声誉。他的作品内容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社会意义,带有鲜明的新时期文学色彩,反映出“文革”结束之后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堪称是那个时代的典范之作。
同时,因为他的小说艺术上的先锋性连续几年引起当时中国文坛的轰动与论争,堪称是“新时期”文坛上的弄潮儿和艺术实验先锋,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因此王润滋的小说作品虽然在数量上不是很多,但是艺术质量却比较高,迄今为止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文学史意义和价值。
王润滋在小说、诗歌、戏剧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短篇小说《卖蟹》,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后被编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短篇小说《内当家》,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在全国引起极大轰动,后被改编拍摄成同名电影故事片。1983年发表的《鲁班的子孙》较早地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问题。198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三个渔人》,被评论界誉为“我国魔幻现实主义的扛鼎之作。”
王润滋在文学领域里的确功成名就。但是,他也同时开始一种新的反思,尤其在他重病期间,他一直都在思考。他实在是有点累了,他想回到大山中,去安安静静地养好伤口。他还写了一首诗:
我本山路草,根自石间生。
结得几粒籽,还落此山中。
他顽强地与疾病斗争了8年,8年来,他的夫人戚芙蓉提前退休,回家照顾他的生活,恩爱之情,成为典范。王润滋56岁时英年早逝,中国文坛损失了一位优秀作家。

H. 内当家娘子关是谁
是王润滋创作的短篇小说《内当家》中塑造的女主人公李秋兰。
小说首发于1981年《人民文学》第三期,曾获得1981年全国短篇小说奖。
主要内容围绕成锁老汉家打机井、接待回国探亲的老东家等事件,讲述农村妇女李秋兰以国家利益为重,抛弃个人恩怨,以主人翁的姿态,不卑不亢地接待仇人的故事,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信心和宽广的胸怀。
I. 赵福余的电影
1974年,赵福余在根据抗美援朝题材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激战无名川》中饰演角色。
1976年,赵福余在王心刚、刘晓庆主演的电影《南海长城》和唐国强主演的《南海风云》中担任了角色。
1978年参演了《我们是八路军》、《蒙根花》等影片。
1978年,在谢铁骊导演、唐国强、李秀明主演的反映淮海战役中普通军人和百姓故事的军事题材影片中饰演男二号指导员陶俊生。
1980年与里坡、李世玺等联合主演对越自卫反击战题材的故事片《铁甲008》,当时年仅十岁的许晴在片中扮演小田静。
1980-1985年,在根据陈建功小说改编的电影《丹凤眼》中,扮演辛小亮;
在电影《折墙记》中,扮演春辉;
在《蓝鲸紧急行动》中饰演于泽亮;
在《小城轶事》饰演成子;
在《爱的选择》中饰演鲁成;
在《流泪的红蜡烛》和倪萍联合主演,扮演李麦收;
1982年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犟小子》中,主演潘大凯;
1983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请把信留下》中,与现空政演员洪剑涛联合担当主演;
1983年在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农村题材影片《内当家》中,赵福余虽然戏份不多却演得十分投入,颇受主演王玉梅的好评;
1985年,主演了抗战题材电影《野菊花》。
1987年,和郭凯敏、宋春丽、肖雄、赵静等在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作品电影《鸳鸯楼》中担任联合主演,饰演沙龙男主人。
1990年,主演长春电影制片厂影片《死亡内幕》。
1997年-1998年,主演了电影《白骆驼》和《无言的界碑》。《无言的界碑》取材于深圳沙头角执勤哨兵的故事,赵福余在片中饰演一位解放军军官。
2003年,主演的《初三初四看月亮》、《许世友出拳》两部电影,在央视电影频道黄金时段播出。为了演好英勇而耿直的虎将许世友,赵福余苦练武术数个月,使影片中的武打动作精彩而有新意。
2007年,与宋春丽等主演以江苏的兵妈妈庄印芳数十年拥军的故事为原型的影片《此生此爱》。(该片与《八月一日》、《隐形的翅膀》等影片一起作为党的十七大献礼片)
2009年在国庆60周年献礼片《谁主沉浮》中首次扮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J. 辛苦啦辛苦啦,感谢你一路默默的付出[抱拳][抱拳][抱拳]下句怎么回复
高职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和普通院校的本科生相比,理论知识明显欠缺,成才信心不足,自律意识较差,思想无科学的源泉,行动无向上的动力。高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这个群体的先进代表,就总体而言,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对祖国的前途十分关心,拥护改革开放,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能够深刻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他们都比较早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有朝气、有活力、思维活跃,富于创新精神。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各种思想文化潮流相互激荡,高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这一群体也不可避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理想信念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政治理论知识和党的基本知识缺乏,影响高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一般来说,高职学生普遍在高中阶段学习基础较差,政治理论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经典理论没有进行过比较深入地学习,对党的基本知识也缺乏系统的学习和了解,有的同学甚至对党的生日、党的最终目标等常识性问题都不清楚,入党积极分子虽然有入党的热情,法学论文发表但他们无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回答“为什么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选择”等问题。缺乏理论支持的信仰是不牢固,不坚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