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天沔花鼓戏老电影花墙会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天沔花鼓戏老电影花墙会

发布时间: 2022-08-18 00:27:59

‘壹’ 七八十年代的戏曲有哪些

六七十年代样板戏。其代表性的作品有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剧目。
1980 《白蛇传》(京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80 《屠夫状元》(眉户剧)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0 《花墙会》(天沔花鼓戏)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80 《盗御马》(京剧) 昆明电影制片厂
同年还拍摄了另一出裘派名剧《姚期》。
1981 《白奶奶醉酒》(河南越调)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1 《桃李梅》(吉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1 《红娘》(京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1 《杨三姐告状》(评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1 《李慧娘》(京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81 《忠烈千秋》(保定老调)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1 《智收姜维》(河南越调)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81 《包公误》(河南曲剧) 河南电影制片厂
1982 《西施泪》(婺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2 《升官记》(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湖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1982 《清宫怨》(北京曲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
1982 《洛阳桥》(豫剧)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2 《四姑娘》(川剧) 峨眉电影制片厂根据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改编。
1982 《红柳绿柳》(莱芜梆子) 山东电影制片厂
1982 《花烛泪》(越剧) 浙江电影制片厂
1983 《火焰山》(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3 《三打陶三春》(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3 《邻里风波》(评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3 《吕布与貂蝉》(京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83 《哪咤》(河北梆子) 北京电影制片厂、河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1983 《嫁不出去的姑娘》(评剧) 河北电影制片厂
1983 《樊梨花》(豫剧) 河南电影制片厂
1983 《皇亲国戚》(龙江剧) 龙江电影制片厂
1983 《莫愁女》(越剧) 南京电影制片厂
1983 《真假美猴王》(京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84 《佘赛花》(晋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4 《五女拜寿》(越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4 《三全其美》(豫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84 《岳云》(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84 《杜鹃女》(黄梅戏)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4 《风雨情缘》(豫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4 《龙女》(黄梅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84 《三关点帅》(晋剧)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5 《花枪缘》(豫剧)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6 《母老虎上轿》(黄梅戏)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6 《芙蓉女》(豫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86 《朱门玉碎》(黄梅戏)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86 《棒打薄情郎》(豫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河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1986 《孟姜女》(黄梅戏)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6 《七奶奶》(豫剧) 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马影片公司联合摄制
1987 《斩花堂》(上党梆子)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7 《千古一帝》(秦腔) 西安电影制片厂

‘贰’ 荆州花鼓戏有哪些艺术特征

荆州花鼓戏主要艺术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民间锣鼓戏曲化;二是马锣的运用;三是当地民歌的戏剧化。

俗话说:“丑花鼓、锣鼓多。”这一方面说明花鼓戏击乐丰富;另一方面说明了“击乐”是荆州花鼓戏音乐唱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民间马锣在武场的使用,是民间锣鼓戏曲化的鲜明体现。通常京、汉等皮黄大剧种的武场只用板、边鼓、大锣、钹、小锣,而荆州花鼓戏的武场则直接采用了马锣。马锣是民间锣鼓中的标志性乐器。

武场采用马锣演奏的技巧纯熟者,右手小锤击中马锣有效部位后,左手将被击中的马锣抛向高于头顶的空中,发出粗犷的“浪浪”声响,独具特色。

荆州花鼓戏的音乐唱腔,直接来源于江汉平原流行的民歌小调及丰富的田歌、劳动号子,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逐步发展形成了节奏富于变化,能够表现多种思想感情的声腔体系。

荆州花鼓戏的声腔有高腔、圻水、打锣、四平调等四大主腔和丰富的小调。主腔中除高腔是在当地薅草歌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外,而圻水、打锣腔则与鄂东花鼓戏声腔结构相近。

在诸多小调戏中,《补背裕》、《抠门闩》、《薅黄瓜》等多种曲调,是当地民歌的戏剧化。这些不同来源的声腔,在当地语言和音乐特点的基础上,演变融合,浑然一体,形成了荆州花鼓戏的独特风格。

荆州花鼓戏早期的角色行当主要有小生、小丑、小旦。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剧目的变化,行当角色有所发展,出现了小生、生角、正旦、花旦、丑角5个行当。

荆州花鼓戏的小生多扮演青年男子,唱念均用大嗓。其饰演的角色有以唱见长的剧目《白扇记》剧中的胡金元,文雅书生戏《访友》剧中的梁山伯,武功戏《戏蟾》中的刘海等。

荆州花鼓戏的正旦主要饰演端庄贤淑、性格刚强的中青年女子。如《三官堂》剧中的秦香莲、《秦雪梅》剧中的秦雪梅等。

荆州花鼓戏的花旦又称“铁扁担行当”,多扮演泼辣的中年妇女和活泼伶俐的小姑娘。其表演步法轻快灵活、动作细腻、道白清脆。所饰角色如《辞店》剧中的卖膳女、《乌龙院》剧中的阎惜姣等。

荆州花鼓戏的丑角此行当戏路较宽,多饰演雇工、书童、教书匠、店家、恶少等。其所饰人物或机智敏锐、诙谐风趣,或奸诈狡猾、刁钻圆滑。如《张先生讨学钱》剧中的张先生,《阴审》剧中的判官等。

荆州花鼓戏的生角多扮演正直、豪爽、刚毅、洒脱,以及爱打抱不平的人物。如《告经承》剧中的张朝宗、《乌龙院》剧中的宋江等。

荆州花鼓戏有四大主腔和200余种小调,唱起来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抒情叙事,饱含泥土的芳香。荆州花鼓戏击乐伴奏来自江汉平原的民间锣鼓,现存文献记载的传统击乐牌子有76个。

荆州花鼓戏的主腔属于板腔体,唱词多为七字、十字句。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唱腔高亢朴实,曲调音域宽阔,旋律进行中大跳较多;男女唱腔都用本音和假嗓相结合演唱,加上唱、帮、打三者紧密配合,形成了荆州花鼓戏独有的演唱风格。

荆州花鼓戏的主腔有高腔、悲腔、圻水腔、圻水败韵、四平腔、打锣腔、还魂腔等。高腔因其唱腔高亢粗犷,又俗称骷髅腔。该唱腔男腔粗犷、豪放,女腔婉转柔和,且字句安排和行腔处理均较为灵活,可塑性也很强。

演员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和剧中人物思想感情的需要灵活安排,因而是荆州花鼓戏最有代表性的唱腔之一,一般多用于本戏中唱腔的演唱。

由于高腔善于抒发悲怨深沉的感情,在许多剧目中被用于重点唱段。如《三官堂》中秦香莲的长段唱词就用高腔转接悲腔处理,其唱腔婉转凄切、如泣如诉,较好地表现出剧中人物的情感。

荆州花鼓戏有名的小调有“摘花调”、“十枝梅”、“采莲调”等。分单篇牌子、专用曲调、插曲3类,多来自民歌和各种民间说唱音乐。其乐曲短小,旋律优美,节奏轻快,色彩丰富。

新中国成立后,荆州花鼓戏得以新生。许多新中国成立前改唱楚剧的花鼓艺人,打出了“剧种回归”的旗帜,并得到了各地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扶持。先后建立了天门、潜江、沔阳等第一批县级花鼓剧团。

1955年,荆州花鼓戏在继承与改革的道路上迈开了步伐。其重要标志是将“一唱众和,锣鼓帮腔”的传统演出模式改成了弦乐伴奏,荆州花鼓戏的舞台上出现了发展和繁荣的局面。

《双撇笋》、《斩经堂》、《三官堂》、《春姑拾斧》、《借牛》、《拦花轿》等剧目,分别在湖北省和中南区文艺会演中获奖。这些成就奠定了荆州花鼓戏与湖北汉剧、楚剧齐名的基础地位。

改革开放后,荆州花鼓戏更是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1980年,荆州花鼓戏《花墙会》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戏曲片;荆州花鼓的传统戏《王瞎子闹店》、《招郎》,由湖北电视台拍成电视戏曲艺术片;1984年,荆州花鼓现代戏《家庭公案》赴京汇报演出,轰动京城,被誉为“难得的好现代戏”。

随后,又有荆州花鼓戏《水乡情》、《向老三招婿》《海峡情》、《原野情仇》、《闹龙舟》等剧相继进京演出,是全国各剧种中,创作剧目上京演出较多的剧种之一。

荆州花鼓戏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可归纳分为3个阶段,即普及传播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创新阶段。

在这3个阶段中,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剧种发展的要求,在1954年定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名为“荆州花鼓戏”。

乡村剧团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甚至有的村都组成了剧团。这一时期,农村剧团为传播和普及花鼓戏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在这一阶段,由于剧种的发展和行政区划的调整,使得天沔花鼓戏也随之改名。1981年,荆州地区将天沔花鼓戏改为“荆州花鼓戏”。

荆门市将剧团经过调查研究,又考虑到荆门的市情团情,从1990年起,他们创作演出的重点调整到编演现代戏,特别是农村题材的现代戏上来。

荆门市花鼓戏剧团先后创作演出了现代戏《高玉莲》、《翁与媳》、《桃林深处》、《九二六壮歌》、《荷花洲头》、《闹龙周》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现代戏剧目。

这一时期,荆门市的花鼓戏在专业剧团的带领下,民间剧团迅速发展,形成了专业团体努力开拓花鼓戏发展的局面,使这一地方剧种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

在花鼓戏进入了全盛时期之后,花鼓戏艺人为了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荆门市一方面加大力度鼓励和扶持农村业余剧团,在创办剧团、聘请教练、演员签约、设备添置、信息提供等方面给予了优惠和方便,以利于花鼓戏的健康发展和广泛普及。

荆门市从2002年开始策划、创作大型现代花鼓戏《十二月等郎》。该剧创作的初衷就是想跳出传统曲目的模式,创作出一台全新式样的花鼓戏,一方面继承花鼓戏的传统,使其具有民族性;另一方面注入时尚的、现代的气息,使其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十二月等郎》也在声腔设计上大胆创新。在保留花鼓戏唱腔的悠扬、甜美、悦耳等音乐元素的前提下,融入民歌、山歌等民间音乐的素材,使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十二月等郎》的主题曲《等郎调》,就取材于江汉平原的“三棒鼓”,无伴奏合唱就沿用了原生态花鼓戏的无伴奏唱法等。正因为音乐注入了有特色的元素,所以当代观众感到亲切动听,能产生共鸣。

在舞台美术方面,《十二月等郎》既吸纳了话剧的写实手法,又保留了戏曲的写意手法,运用了大量的真实布景和道具,但又不是全实景,既有实又有虚。

另外,花鼓戏艺人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使舞台空间转换自如,增强了舞台的表现力。在《十二月等郎》剧中,活动台板、电脑灯光和环绕立体声都使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电脑设计投射的丰富图案及色彩变化,使江汉平原乡村景色跃然眼前。

《十二月等郎》为湖北花鼓戏这一地方剧种在全国争得了一席之地,使湖北花鼓戏在荆门具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步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叁’ 天沔花鼓戏的现状

90年代以来,花鼓戏进入了迷茫期,文化多元化对花鼓戏剧产生了巨大影响,天门市花鼓剧团等剧团陷入了生存危机。进入21世纪后,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剧团的发展出现转机。
2000 年以来,沔阳花鼓剧团先后推出《十三款》、《双玉蝉》、《赶子放羊》、《莫愁女》、《三娘教子》、《站花墙》、《假洞房》、《何业保写状》、《济公下山》、《清风亭》、《访友》、《斩金堂》、《贾氏吵嫁》等光盘,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2006年,配合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申报荆州花鼓戏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天门剧团的经典选段整理排演,录制了首张“天门花鼓戏精品唱段集锦”大碟。
2008年,剧团招收31名学生送入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实行5年制花鼓戏大专班学习,剧团派指导老师跟班教学,这一举措解决了。
2009年剧团将<<;花墙会>>;、<<;断臂姻缘>>;(上、下本)、<<;状元与乞丐>>;、<<;香魂恨>>;、<<;秦雪梅>>;拍摄成光盘,并出版发行。
“创作改编的大型现代戏《黑色惊叹号》,在全省巡演,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全省禁毒及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重点剧目;移植改编的大型现代戏《江姐》成为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项目……”2010年7月7日,沔阳花鼓剧团团长陈光谈起文艺作品时说,作为一个文艺团体,要发挥团体工作的特殊性,用文艺的形式,通过系列讴歌党的大型戏曲节目鼓舞人、引导人、感召人。
近年来,沔阳剧团先后自编自导自演了大量的歌颂党和祖国的精彩节目。《老邻居》反映党员“双建双带”的农村利民活动,《两推一选》反映换届选举时拉选票的现象,《送礼》、《连局长的婚事》倡导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严禁党员干部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夸七歌》……音乐小品、歌曲、花鼓戏等不同类型的节目深刻鲜活地歌颂着党的好政策,赞美着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积极正面地引导了一批又一批观众。
今年以来,该团下乡演出采取了“戏曲打头炮,歌舞来收尾”的演出形式,让广大农民既领略到了花鼓戏的醉人神韵,又感受到了现代歌舞青春时尚的诱人芳香,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肆’ 仙桃的传统戏曲是什么

沔阳花鼓戏
沔阳花鼓戏是仙桃唯一的地方戏曲,它是流行于江汉丹原的民间小戏,一百多年来,经过两代艺人从内容到形式的不断开拓与创新,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天沔花鼓戏也叫荆州花鼓戏,诞生在湖北中部的天门、沔阳一带,这一带平原辽阔 ,湖港交织,歌乐一起千人应和,是古楚文化的腹地。
天沔与其他地区一样,鼓乐先与民俗节日,民间礼仪活动联系在一起,到后来才又渗透 到俳优百戏活动中,所谓“妆演故事俳优百戏,箫鼓喧天。”(《荆州府志》)。最早与 天沔花鼓戏有直接关系的就是花灯锣鼓,这是指它的源头,其实从歌舞到戏曲,则不能不说薅草 歌 。“每夏耘时,择善讴者一人击鼓而歌,锣钹应之,谓之薅草歌。”(转引刘正维编着 《湖北省民间音乐概论》)除了薅草歌、栽秧、扯草都有歌,统称田歌。天沔民间常说:“打工 喊号子,下田打锣鼓,上山唱山歌,逃荒也有三棒鼓。”

传说明朝万历年间,天门的周天官奏请圣上批准,堵死了汉水上游的九条支流,以致造 成鄂中的天门、沔阳、潜江、监利等湖沼地区水涝灾害猖獗。此说不可信。鄂中湖沼地区 水患不绝,是因为当时官府捞钱,不管治水修堤的结果。民谣有:“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 ”一遇水灾,穷苦百姓只好“背起三棒鼓,逃荒到四方。”清末天门《逃水荒》唱道:“ 正月是新春(哪),宣统把位登(哪),指望今年好收成(哪),谁知啊荒得很(哪)。”“二 月凉嗖嗖,人人带忧愁,采把野菜把生度,实在难下喉。”“五月是端阳,落种来插秧, 大小淹得精精光。”“堤溃无人管,穷人饿肚肠,眼望洪水泪汪汪,携儿带女逃水荒。”

相传清道光年间,天沔有张洪显、皮思金、皮思银兄弟和刘泡被称为沔阳渔鼓名角。其 中皮氏兄弟将渔鼓腔用于皮影演出,促使渔鼓腔由叙述体向代言体发展。

天沔花鼓戏的唱腔曲牌约有80余种,多为民间小调,像〔思凡〕、〔绣荷包〕、〔放 风筝 〕、〔芦花调〕、〔双撇笋〕、〔站花墙〕之类。唱腔优美质朴,乡土味足,生活气 息浓烈。

��传统剧目《站花墙》写湖广应山杨玉春,自幼与燕山天官王洪的女儿王美蓉订亲。玉春后因父母双亡,前往王家投亲,王父嫌玉春家贫,不认这门亲,并将玉春责打40大板逐 出门外。美蓉丫环春香不满王父所为,暗将美蓉引至花墙与玉春相会。杨王二人互诉衷情,交换 信物,订下再结同心之好。〔站花墙〕就是该剧主要曲牌。其他还有〔摘花调〕、〔西腔 〕 之类。

��天沔花鼓戏除民歌小调外,主腔有〔高腔〕、〔圻水〕、〔四平〕、〔悲腔〕、〔打锣 腔 〕等,大都男女同腔同调。着名演员有沈三、陈尧山、赛云霞、杨笃清、黄楚香等。剧 目过去多为民间生活小戏,解放后从楚剧、汉剧移植了一些剧目。70年代末以来,新编的大型 历史剧《十三款》,小型现代戏《小坚决》、《买摇窝》、《家庭公案》等均已拍成电影 播映。传统剧《站花墙》(《花墙会》)1980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