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沒有廣電總局之類的機構嗎為什麼他們的限制級電影不受約束
有啊
就是「日本映畫倫理管理委員會」
日本映畫倫理管理委員會,簡稱「映倫」,是日本電影審查的權威機構。在1949年初建時隸屬於日本影像製作者聯盟(政府承認的公益法人組織,相當於美國的MPAA)。1957年之後改組獨立。獨立後的映倫吸收了電影界以外的人士參加影片的審查,主要任務是審查電影腳本、影片,除了故事片外紀錄片、新聞片、廣告片均在審查之列,並且在當時提出了「以電影界以外的第三者的眼睛去審查電影」的宗旨。映倫的審查費為85日圓每米,與美國MAPP評級審查不同的是:在日本所有的影片必須經過映倫的審查之後方可上映。審查過的影片標有「映倫」字樣,未經審查的影片不得在「日本全國演出、放映環境衛生同業工會聯合會」所屬影院放映。
所以當然受約束啦~但是有很多小影院會放映限制級,不讓小孩子進罷了
⑵ 電影R級是什麼意思
這是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度,R級是其中一個級別:
R級:(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 alt guardian.) 限制級,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陪伴才能觀看.限制級,17歲以下觀眾要求有父母或承認陪同觀看——該級別的影片包含成人內容,裡面有較多的性愛、暴力、吸毒等場面和臟話。
⑶ 為什麼電影限制級是NC-17。而不是18歲
外國人說的年齡都是周歲。假設你過了今天就滿18周歲,那麼今天還是17歲,所以不能看。明天你18歲了,所以就能看。
⑷ 關於限制級電影對中國內地來說,怎樣
中國目前電影沒有分級制度,所以任何年紀都可以入場看電影,所以廣電局會要求先行剪掉不合適的段落,再予以審核通過,可以上戲院播映。。。
⑸ 請大家告訴我,外國片分為什麼B級片,什麼R級片,C級片等等,是什麼意思,越詳細分越多哦!
是為了滿足各年齡段的觀眾觀看。
以美國電影分級為例:
G級:大眾級,任何人都可以觀看。
PG級:輔導級,該級別電影中的一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
PG-13:特別輔導級,建議13歲後兒童觀看。
R:限制級,建議17歲以上觀看。
NC-17:17歲以下(包括17歲)禁止觀看。
分級制度的由來:
負責組織的由家長們組成的委員會,根據電影的主題、語言、暴力程度、裸體程度、性愛場面和毒品使用場面等,代表大部分家長可能給予的觀點對電影進行的評價。
其目的是提前給家長提供電影的相關信息,幫助父母們判斷哪些電影適合特定年齡階段的孩子們觀看。評級與電影內容的好壞並無關聯。
⑹ 美國電影分級里r級是多少歲以下禁止觀看
G級 大眾級;
PG級 普通輔導級;
PG-13級 特別輔導級 不適於13歲以下兒童;
R級 限制級 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陪伴才能觀看;
NC-17級(即X級 17歲或者以下不可觀看;
B級 Cult電影 黑色荒誕變態 在電影院都難覓其蹤影。
⑺ 限制級電影是什麼
限制級電影的分類是中國台灣電影的分級體系,限制級(簡稱「限」級)指的是未滿18歲之人不得觀賞。
中國台灣的其他電影分級為:
普遍級(簡稱「普」級):一般觀眾皆可觀賞。
保護級(簡稱「護」級):未滿6歲之兒童不得觀賞,6歲以上12歲未滿之兒童須父母、師長或成年親友陪伴輔導觀賞。
輔導十二級(簡稱「輔十二」級):未滿12歲之兒童不得觀賞。
輔導十五級(簡稱「輔十五」級):未滿15歲之兒童不得觀賞。
(7)民電影院2018限制級擴展閱讀:
中國內地電影分級現狀
在2010年8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文化體制改革發布會上,廣電總局的領導鄭重表態:關於分級制的討論「可以停止了」,中國「不適宜推進電影分級制」,原因是「管理跟不上」、「不適合國情」等等。
廣電副局長趙實說,「從理論上講,電影的分級可以保證不同年齡、不同層次觀眾的需求。但在實踐中還沒有看到非常成功的經驗,包括國外一些電影發達的國家,在管理的過程中,市場還存在很多難以有效控制青少年觀眾等進入市場、進入影院、進入網路、進入網吧看電影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