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8年所有電影排片率和上座率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8年所有電影排片率和上座率

發布時間: 2022-06-09 06:55:04

A. 上座率對電影意味著什麼

上座率是指一部影片獲得觀眾人次的多少,即電影院中去觀看電影的人數,票數
對於一部電影意味著:
1、電影質量的好壞,一般電影質量高的上座率就高,相反就低
2、電影票房的直接數據,票數直接關系電影的收入。反映了電影的市場價值。
3、上座率是對電影的內容,深思程度的體現,也是對電影吸引人的程度,是否有獨特的意義,是否引人深思,是否能夠增加人的復看率。這些都反映出了電影的文化價值
1、從發行方面考慮:電影片的出售、出租活動稱為電影的發行,那麼一部電影的投資,在演員選擇上、道具上、拍攝上、後期製作上都需要考慮進去,這個時候電影製作出來後上座率就顯得尤為重要,上座率低很可能導致電影公司,即發行方入不敷出。而且一個好的電影的名聲對電影公司也是很重要的,反映出一個電影公司的實力。
2、從影院方面考慮:影院的分布廣度、場次和價格也和上座率息息相關,上座率高的電影電影院更願意去播放,除了會增加播放的場次還可能會增加價格和播放的電影院的數量和價格。播放高上座率的電影對電影院也是很有利的。不僅可以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人員和資金,而且可以帶動周邊商鋪的經濟發展。
3、從製作方來說,上座率高無疑是對製作方的很高的肯定,除了演員選得好以外,道具的選擇,場景的選擇,導演的水平,後期製作的水平都能體現出來。所以高上座率的電影對製作來說是積累口碑、展示水平和吸金的重要表現方式。

B. 電影院目前的上座率是多少觀影期間可以吃東西嗎

電影院目前的上座率可以達到80%左右,觀看的時候可以吃一些爆米花,這樣的食物還是非常逍遙自在的。

C. 電影《二十二》目前上座率如何

8月14日是第五個世界「慰安婦」紀念日,一部反映日軍「慰安婦」倖存者生存狀態的紀錄電影《二十二》在全國公映。中國「慰安婦」題材紀錄片第一次在院線展映,本身就是公眾支持和參與的結果,再一次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國人不忘戰爭傷痛、堅決銘記歷史的態度。

8月15日,電影《戰狼2》的導演兼主演吳京的妻子謝楠,也在微博上大方恭喜《二十二》,並為其宣傳:不要害怕這部電影,它克制又善良。而吳京則轉發了馮小剛此前發的微博表示支持。

D. 觀影限制進一步放寬了,上座率達到了多少

近期根據疫情形勢,觀影上座率的限制從30%提升到了50%。觀眾可選情侶座,以及相鄰三個的親子座。據悉,受疫情影響,電影院暫停營業長達半年。7月20日開始,全國391家影院復工,復工首日票房突破百萬。

逐漸放開以後,還會迎來一波報復性觀影嗎,拭目以待吧。很多影城也都表示,他們的電影兌換券可以有一定時間的延期。此外,在微博上可以注意到,徐崢、陳思成、蘇有朋、大鵬等電影人都發微博,對於影院的復工表示開心和祝賀。

E. 「報復性觀影」來了影院復工首日排片已破6000場

電影院開門第一天,你准備好看電影了嗎?

據貓眼專業版客戶端顯示,截至20日早9時,全國198家影院實時票房共152.3萬,約5.5萬人次觀影。

來源:貓眼專業版APP截圖

此外,全國放映總場次達6259場。其中《第一次的離別》最多,達1727場(排片較多的城市有上海、杭州、長沙、成都、寧波、南寧、無錫等),其次為《戰狼2》《誤殺》《尋夢環游記》。

根據國家電影局7月16日發布的通知,低風險地區的電影院在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目前,已有湖北、上海、北京等多地「官宣」復工,成都一影院甚至推出3.1元票價,播放的均是老片。

疫情防控方面同樣不能掉以輕心,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日前發布電影放映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指南提出,對恢復開放後的電影放映流程作出指導,如採取網路實名預約、無接觸方式售票;實行交叉隔座售票,保證陌生觀眾間距1米以上;每場上座率不得超過30%;電影放映場所減少放映場次,控制觀影時間,每場不超過兩個小時;電影放映場所原則上不售賣零食和飲料,影廳內原則上禁止飲食等。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人們確實有著很大的觀影熱情等待釋放,但這熱情能否轉化成「報復性觀影」,取決於是否有真正高質量頭部電影的帶動。「重中之重是電影行業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乃至全社會如何有效有序有力推動頭部影片盡快入市,激發觀眾的觀影熱情和熱潮。

文章來源:中新經緯

F. 上坐率能不能決定電影好壞的辯論賽

一般說來,電影上座率與影片質量、票房、關注程度都呈正向相關性,高上座率是影片成功的一個重要元素。
但是細想之下發現問題還是很多的。畢竟上座率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並不能代表絕對的好壞。例如一部「大片」一天放映十場,黃金時段的上座率與非黃金時段的平均下來,上座率會被拉下來。而一部「小片」如果一天排一場,上座率則相對真實。另外,影廳的容納量也與上座率有很大關系,一個300人的廳和一個90人的廳,上座率並不能反映出絕對的觀影人次以及票房。
很多分析和報道都喜歡拿影片的上座率說事兒,但實際上上座率的權威性並不高,很多時候可能會誤導我們對影片實際表現的判斷。從上座率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上座率與每個電影院中的每個影廳的座位數有關,而當影院排片人員把一部電影排在不同影廳時,上座率的計算會更加復雜。在實際工作中,市面上有6種左右的售票系統,每一種的上座率演算法是否相同有待調查,全國近4500家影院的數據匯集到專資辦,再對所有影院的上座率取算數平均,其誤差可想而知。
舉一個簡單點的例子,一個100座的廳進50人與一個200座的廳進100人,上座率都是50%,但是產出的結果差50人的票款,所以無論用上座率去調整排片還是去判斷影片的受歡迎程度,都會產生一定的誤差。因此,上座率這個數僅供參考,最好不要以它來做判斷或決策。
排片比率也是忽悠
現在網路的力量非常強大,前幾年業內人士想了解每天的排片或者票房都很難,而如今微博微信上每天都有大號們在勤勤懇懇的發布票房和排片的數據。一般情況下,大片上映首周的排片率都能在25%以上,《小時代1》上映時達到了創紀錄的45%。然而,跟上座率存在的問題一樣,排片率只是簡單的反應了場次的佔比,並不能反應場次背後影廳座位數不同造成的影響——也就是影片理論總容量的不同。
還是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6個廳的影城,一天總計能排映31場電影。影片A排滿了3個廳,共15場,每個廳70個座位,共能賣1050張票,排片率為49%;影片B排滿2個廳,共10場,每個廳100個座位,共能賣1000張票,排片率為32%;影片C排滿1個廳,共6場,每個廳200個座位,共能賣1800張票,排片率為19%。很明顯,影片C的排片率比影片A低了29個百分點,但卻能比影片A多賣750張票。可能這個例子對於數學不好的小夥伴來說有點暈,沒關系,直接看圖表也行,不用算清裡面的數,只要明白排片率最高的影片不一定總容量最大即可。

G. 《人潮洶涌》連續3天上座率第一,憑借的是什麼

有人把牛年春節檔的7部電影比著“七雄爭霸”,這點我不是很同意。因為7部電影的預售差距太過巨大,所以導致7部電影的排片率也是“雲泥之別”,“排片率”可是決定一部電影票房的殺手鐧。雖然7部電影都是大明星,大導演,大製作,但很顯然起跑線並不一樣,並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春節檔真正讓觀眾見到了資本的力量。電影再好,主流院線不推薦不排片,這部電影就是低票房。相反,如果電影有高排片率加持,票房肯定低不了。《唐探3》雖然口碑不好,但是他排片率高,票房自然水漲船高。

《人潮洶涌》是導演饒曉志繼《無名之輩》之後的最新作品。2018年上映的《無名之輩》以7.94億的成績,成為當年的票房黑馬。這次《人潮洶涌》導演饒曉志依然選擇關注大城市裡小人物的故事,在如今商業片雲集的時代,這樣的電影很少見。

H. 排片第三但上座率第一,張子楓新片奪下日票房冠軍!你怎麼看

第十一回,我的姐姐,西遊記之再世妖王等6部新片上映,與上映一周的《哥斯拉vs金剛》爭奪每日票房冠軍。獲勝者是由張子楓和肖央主演的戲劇《我的姐姐》。首日票房高達6100萬元,票房表現完全超出預期。「我的姐姐」的排列比例在16.5%左右,不高。哥斯拉vs金剛最高,排列比例在33%左右,是「我的姐姐」的兩倍。

在今年的《唐人街探案3》中,張子楓再次扮演了斯諾,也有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再次表演邪惡的微笑真的很可怕。除了斯諾這個角色,張子楓在喜劇電影《帶我走》中也表現不錯。今年張子楓帶了「我的姐姐」,在片中扮演安然的角色,而不是扮演姐姐,扮演姐姐。

這一次張子楓的表現沒有讓觀眾失望,細膩地演繹了妹子這個角色。她的情感劇充滿了緊張。接下來張子楓有新片等待上映,懸疑片《秘密訪客》由郭福成、段奕宏、許瑋甯、榮子善等主演。在這部電影中,張子楓扮演的角色更具挑戰性。

I. 《攀登者》上映首日排片率最高,為什麼票房卻不如《中國機長》呢

但在感情線的選擇上,卻用了最不合適的愛情元素,而且一下子就鋪設了三條。這就好像為了吸引食客,在白粥上放玫瑰一樣刻意,而且讓人尷尬。

J. 排片率是什麼意思

所謂排片率,其實就是一部電影在影院享有的放映空間,其排片率越高,放映場次就越多。它就像影片的生命線,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票房成績。

排片的主要考慮因素有影院黃金時間、影片質量、影廳大小、影廳數量、影片長度、拷貝數量、跑片時間、人員安排、通道使用等。此外,還有地理位置、交通、天氣、風俗習慣、語言類別、作息規律、重大節日、重大活動、消費人群、特殊要求等。

而票房在以前指戲院、車站、碼頭等出售票券的地方——亦稱「售票處」,舊時指票友聚會練習的處所。現在指電影、戲劇等因賣票而獲得的經濟效益。


(10)2018年所有電影排片率和上座率擴展閱讀:

截至2015年,中國的銀幕總量已經超過27000塊。一般情況下,影院的營業時間是上午10點到晚上24點(午夜場等特殊場次除外),如果按平均每部影片2小時計算,扣除每場之間15-20分鍾的間隔,一塊銀幕每天可以放映5-6場,全天的放映總量則在13.5萬場至16.2萬場之間,取中間值約為15萬場。

由於基數較大,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影片如果能占據30%以上的排片,就意味著它擁有每天5萬場的放映量,絕對是大片水準;相反,如果排片率在5%以下,就意味著每天的放映量不足1萬場,只能算是中小影片。

但並非所有影片都是排片越高越好,因為如果上映之初放映場次太多,平均上座率不足,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影院經理信心下降,進而縮減第二天場次。而如果在場次有一定保證的情況下,影片上座率頗高,造成一票難求的現象,影院經理則會增加放映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