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大陸今年賀歲欄票房最高的是哪部電影
2014年,內地票房最終沒能達到300億,預計將定格於294億,與去年同期的217.69億相比,增幅約為35%,實現了連續11年內地全年票房30%的增幅。今年,國產片票房約為160億,佔全年票房收入的54.4%,比進口片票房多了26億。其中,全年票房過億影片達到66部,國產片佔了36席。
2014全年票房虎頭蛇尾 12月連續兩年拖後腿
進入2014年,票房數字一直都在增長,最起碼到國慶檔時,眾人還對全年300億的目標抱有堅定信心。確實,今年前幾個熱門檔期的票房都刷新了紀錄。
首先便是一鳴驚人的春節檔,7天吸金14.4億,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達84%,而且每天的單日票房都在1.7億以上;7天內放映場次超過80萬,比去年高出了28萬多場;觀影人次方面,今年春節檔突破了3890萬,幾乎是去年的一倍。《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在春節檔內狂攬了6.66億票房,成為當之無愧的檔期霸主,該片的最終票房定格於10.45億,在內地影史華語片票房榜上位列第四。
今年第一季度的內地票房超過67億,實現了連續6年來的正增長;上半年票房收於134億,已經超過了2012年的全年票房總和,增幅之快令人嘆服。
2014年暑期檔,6月至8月,92天捲走了90億票房,對比2013年同期增長了一半,幾乎是一天一個億。而7月份的票房更是達到了史無前例的36.5億,這個單月票房紀錄保持至今。
再之後,經過了平淡的9月份,大盤又在國慶檔爆發了。十一7天內地票房達到了11億,大盤連續7天票房破億。寧浩執導的《心花路放》在國慶檔勁收6.4億,該片也是今年最賣座的華語片,最終票房約為11.46億。
國慶檔之後,10月和11月歷來是進口片的天下,《銀河護衛隊》、《忍者神龜:變種時代》、《星際穿越》等分賬片陸續上映,也令影市維持在一定的熱度。
但是,到了11月最後一周,內地周票房便跌破了5億大關,《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和《撒嬌女人最好命》等片的話題性雖然高,但都沒能斬獲更多的票房。進入12月之後,原本萬眾期待的賀歲檔更是偃旗息鼓。12月2日上映的《太平輪(上)》剛剛上映就遭到影迷的吐槽,最終票房難過兩億;而18日上片的《一步之遙》更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還未公映負面評價就鋪天蓋地地襲來,這部原本被寄予了厚望的大片,在2014年內只收得了4.9億票房,根本無法超過姜文的上一部作品《讓子彈飛》。而12月23日上映的《智取威虎山3D》雖然叫好又叫座,無奈上映時間過晚,只能為今年的全年票房貢獻4.2億了。這個12月,票房最高的一部影片竟然是《匆匆那年》,12月5日開畫,蟬聯兩周票房冠軍,年內吸金約5.8億。至此,2014年12月的單月票房約為25億,超過了去年同期(21億),與2012年同期持平。所以,12月的票房成績已經連續兩年沒能出現大幅增長,拖了全年票房的後腿。
《變4》刷新多項紀錄 分賬片捲走了112億
2014年的全年票房冠軍非《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莫屬,該片也是內地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6月27日上映,零點場就拿下了2100萬的票房,先聲奪人,首日1.9億,單日最高2.2億,首周三天6.3億,這一系列的數字將內地影史的零點場、首日、單日、首周等幾乎所有票房紀錄都打破了。該片的最終票房定格於19.78億,這個數字令無數國產片壓力倍增,如果2015年的春節檔無片能夠打破此紀錄,那麼就要等到《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上映之時了。
在《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的帶領下,今年的34部分賬片一共拿下了112億票房,增幅超六成。實際上,今年只上映了33部分賬片,《飢餓游戲3:嘲笑鳥(上)》佔用今年名額,卻要等到明年才能與內地觀眾見面。
在今年上映進口片票房總和中,分賬片的票房佔了大約84%,而且,科幻片處於絕對的統治地位。票房前十名的分賬片,有九部都是科幻片,只有第十名《極品飛車》是單純的動作片。分賬大片的票房實力有目共睹,不過單片之間的票房差距也是非常之大。以7月18日上映的《曼德拉》為例,最終票房只有70萬,還不如《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熱映時一個小時的收入多,可見該片所受的冷待。
全年66部影片票房過億 國產片再勝進口片
2014年新上映的影片中,共有66部票房破億。其中,國產片有36部,回顧2010年,全年票房破億的國產片僅有17部,今年已經是四年前的兩倍。而進口片在今年有30部票房過億,略低於國產片。
經歷過2012年分賬大片的強勢襲擊、十年來國產片票房首次低於進口片後,2013年,國產片全面反擊,最終以全年127.67億的成績,贏過進口片大約37億。到了今年,國產片與進口片之間的對壘此起彼伏、平分秋色。
第一季度,國產片以42.42億的票房完勝25.44億的進口片;前六個月,國產片敗下陣來,比進口片的票房少了5億;前三季度,國產片反超進口片,優勢不足6億。今年最後三個月,好萊塢大片雖然源源不斷與觀眾見面,可終究抵不過國產片在檔期上的優勢,最終,這場中外大戰以國產片的勝利告終,最終票房約為160億。
9月30日上片的《心花路放》以11.46億的成績奪走了今年華語片票房冠軍寶座,排在第二至五名的華語片及票房分別是:《西遊記之大鬧天宮》10.45億、《爸爸去哪兒》6.96億、《分手大師》6.66億和《後會無期》6.29億。值得一提的是,《分手大師》和《後會無期》的導演鄧超和韓寒都是首次做導演,電影處女作便收獲了超過6億的票房,無論口碑怎樣,至少都獲得了市場上的成功。
❷ 金毛繼承300億電影叫什麼
靈犬萊西-- 新靈犬萊西 這是一隻蘇格蘭牧羊犬, 不是金毛, 給採納吧
❸ 2021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突破300億,前十名的影片你都看過嗎
前十的影片有不少人都看過,其中《你好,李煥英》頗受到觀眾的喜愛。
該片根據2016年的同名小品及賈玲親身經歷改編,講述了剛考上大學的女孩賈曉玲經歷了一次人生的大起大落後情緒失控,隨後意外穿越回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與20年前正值青春的母親李煥英相遇的故事。
劇情簡介
2001年的某一天,剛剛考上大學的賈曉玲(賈玲飾)經歷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大落。一心想要成為母親驕傲的她卻因母親突遭嚴重意外而悲痛萬分。在賈曉玲情緒崩潰的狀態下,竟意外的回到了1981年,並與年輕的母親李煥英(張小斐飾)相遇,二人形影不離,宛如閨蜜。
與此同時,賈曉玲也結識了一群天真善良的好朋友。賈曉玲以為來到了這片「廣闊天地」,她可以憑借自己超前的思維,讓母親「大有作為」,但結果卻讓賈曉玲感到意外。
❹ 電影首日票房過億的有哪幾部
速度與激情7、變形金剛4、小時代3和4、復2、侏羅紀世界、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等
❺ 2013 國產電影發展狀況
2013年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狀況報告
一、中國電影市場發展趨勢:2015年票房或將破300億二、萬達電影2010年度10億票房與中國電影共成長三、漢鼎咨詢細分市場資料庫:電影發行行業細分市場發現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四、淺談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中國電影院市場發展趨勢五、2010年院線排行2008年度電影院線與影院經營分析一、放映市場比拼品牌,院線格局凸顯「馬太效應」2008年中國「五大院線」初步形成了具有不同影響力的品牌二、2008年院線變革中的亮點:資本與重組三、二級市場院線的新軍四、中小院線突破「瓶頸」2008年全國主要電影院線經營與發展分析五、數字電影:新技術為引擎的發展勢力六、國內電影院線特點與發展趨勢七、國內電影院線特點與發展趨勢-0-一、中國電影市場發展趨勢:2015年票房或將破300億2010年10月14日中國新聞網中國電影論壇昨日開幕,中國電影家協會產業研究中心發布了《「十二五」期間中國電影產業黃金五年發展研究報告》,對2011年至2015年中國電影市場發展趨勢作出預測,認為屆時全國票房將突破300億元,沖擊400億,到「十二五」末期,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騰訊娛樂訊第19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主題電影論壇開幕。作為金雞百花電影節的常設學術單元,本屆論壇以「十二五中國電影產業願景」為主題,談論了中國電影市場發展、影院建設、電影生產與製片企業以及投融資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與會的各路專家和學者紛紛就自己領域內的研究成果諫言十二五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
百餘名專家學者就中國電影展開了交流。專家們樂觀預測,今年全年電影票房有望實現百億,全國銀幕總數達5105塊,數量超過德國位居世界第三。但在大好的發展形勢之下,中國電影依舊存在票房虛報、濫用3D等問題。
發展機遇:中國票房突升,地方院線猛漲中國票房有望沖世界第五在昨天的論壇中,專家們一致認為,中國電影市場的百億票房大關可能在今年實現。國內市場分析專家劉嘉等肯定了中國電影市場良好的發展態勢,他們認為今年中國電影票房在全球市場排位上,有望從排名第九上升至第五。
江蘇院線兩年翻一番中國電影市場發展趨勢:2015年票房或將破300億記者在論壇現場見到了省文聯創研部副主任付少武,他表示,江蘇的票房增長勢頭極快,2009年江蘇票房已經達到4.5個億,超過浙江,升到了全國第四位。今年上半年,江蘇票房已經達到3.5億,其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南京、蘇錫常地區貢獻的。付少武覺得,隨著這樣的勢頭,會有更多院線進駐江蘇,為江蘇觀眾奉上更多好電影:「2007年,江蘇有7條院線,2009年增加至14條院線,現在還將有20條進駐江蘇。」越來越多院線進駐,必將相互競爭、沖擊市場,給老百姓觀影帶來更多方便與實惠。
存在問題:虛假票房仍有,「豆腐渣」不斷票房虛報,沒有監督中國電影發展猛進的同時,存在不少問題。專家們最關注的是票房虛報問題。他們認為到現在為止,中國沒有一個票房的官方統計信息發布平台,票房還不能做到公開透明。據悉,目前國內較為權威的票房數據公布平台只有兩個,一個是每周出版的《中國電影報》,一個是影協每年編纂的年鑒。但《中國電影報》並不普及,而「年鑒」周期太長。專家批評道,「沒有權威的統計,我們的電影不像產業像作坊,直接導致了製作公司和發行公司虛報票房的情況。」國產片「豆腐渣」太多雖然票房一片大好,但真正賺錢的國產電影並不多。中國傳媒大學的學者指出,觀眾對國產大片的評價大都比較低,而更熱衷觀看好萊塢影片,「好萊塢泰山壓頂,香港製作釜底抽薪,內地電影腹背受敵。」學者們希望,一方面內地電影別再重復「豆腐渣工程」,辜負如潮觀眾的期望。另一方面,內地電影還需要多保護。
此外,專家們對現在火熱的3D技術頗有微詞,他們發現,《阿凡達》之後,觀眾對3D電影熱情高漲,但國產的3D電影往往讓人失望。一位北京電影學院的專家批評道,現在內地拍3D電影的都是些什麼人?要麼是沒拍過電影的,要麼就是拍了也沒有人看的。那些大導演有幾個人拍3D的?都很謹慎。所以啊,我們還是先把普通電影拍好,不要拿3D瞎燒錢。
實現突破:植入廣告主流媒體的振興和推動植入廣告帶來建設性探討在互動環節上,各方代表踴躍發言。電影院線負責人提出了有關農村電影的發展問題,立即有一位電影業的嘉賓給予了他詳細的解答。一位學者提出的「植入式廣告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讓與會專家、學者顯然對此頗感興趣。與會專家和學者認為,這次會議是一次對中國電影、影院文化發展方向極富建設性的探討,搭建了一個電影業工作者和研究學者的平台,對促進學術和電影產業運作的良性互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主流電影才能振興中國電影專家認為而是主流電影的振興啟示中國當代電影的發展道路,能夠自覺地將時代精神與創新理念融入到影片創作中,就能夠獲得良好的成效。與會專家還以《建國大業》為例,分析這部影片受到如此強烈的歡迎的原因。大家一致認為,《建國大業》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敏銳地捕捉到了人民群眾的情感訴求。共和國60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人們撫今追昔,有種對歷史追根溯源的願望,想要通過某種方式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幸福生活的珍惜,進而形成了一種普遍的社會心態。《建國大業》恰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這種心態,使得群眾的共同心聲有了抒發的渠道。
二、萬達電影2010年度10億票房與中國電影共成長2010年9月26日,萬達電影院線傳來消息,自2010年1月1日始,至2010年9月,已經成功突破10億元票房大關,這是中國電影院線有史以來第一次突破這個數字。據悉,今年還將有多條院線成長為10億元量級院線,而今年一直以來的呼聲都是把全國年終票房的總目標鎖定在100億。此次萬達電影院線全年票房突破10億將是一次標志性事件,這標志著今年在國產重量級影片不斷誕生的同時,中國電影的終端院線也在迅猛成長,未來的中國電影市場,必將在電影終端、電影產品齊頭並進的格局下,高質高量的快速成長。
文化產業是中國產業發展中的朝陽產業,也是萬達集團的支柱產業之一。2004年,萬達集團開始投資影院終端建設,在全國的萬達商業廣場項目和其他實力雄厚的商業廣場建設符合國際標準的萬達國際電影城。2005年萬達集團全資組建了自己的電影院線公司。五年來,萬達電影院線已經在全國建設了52家高端連鎖電影城,全國超過400塊銀幕,並取得了非凡的票房業績。萬達國際電影城以其一流的設計和施工、最先進的放映設備配合國際化的服務理念,使廣大觀眾得到超一流的娛樂體驗,並成為大型商業MALL的重要明星業態。
隨著萬達電影的不斷發展壯大,萬達院線打造民族電影品牌核心競爭力的目標已經日益明確,「一切以觀眾的觀影價值觀影體驗為核心驅動」,是全體萬達電影人的核心理念與價值觀。萬達院線現階段的目標是到2010年底建成70家以上的多廳影城,銀幕總數超過600塊,到2012年將擁有120家以上的影城,超過1100塊銀幕,年收入預計將超過30億元。
萬達院線自成立以來,一直以打造中國本土民族電影院線品牌為己任,始終不渝的堅持把放映好國產電影,作為自己責無旁貸的責任,只有中國民族電影工業的興盛繁榮,才能保證整個中國電影產業格局的良性穩健長久的繁榮。
在萬達電影經營運作的6年多時間中,無論是小型區域放映的國產電影,還是國際知名的華語大製作影片,都會給予充分的重視,進行精耕細作。全國萬達影城每年配合舉辦的國產電影明星見面會均不少於200場次,而各種國產電影的推介互動活動,不下千餘場,無論是《建國大業》、《唐山大地震》、《三槍拍案驚奇》,還是《杜拉拉升職記》、《大兵小將》、《喜洋洋與灰太狼》,萬達院線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票房成績。萬達電影還通過影院終端建立起來的自有媒體平台,10萬發行量的《萬達電影》會員刊、近100萬發行量《影民》DM雜志、萬達電影官網、官方微博等重要手段工具,均會對國產電影進行深度挖掘互動,對國產電影的終端推廣,起到了關鍵作用。
三、漢鼎咨詢細分市場資料庫:電影發行行業細分市場發現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一、我國電影發行行業現狀1、電影發行市場不容樂觀目前全國的電影市場不容樂觀,全國現有5000家電影院,設施設備與技術手段能達到20世紀90年代國外電影院水平的不足1%。除大中城市電影院尚有一些經濟效益,眾多縣市級電影院幾乎沒有效益可言。據統計,2002年全國電影總票房僅10億元人民幣。如果電影市場運作良好,我國電影票房有100億元的發展空間外資正是看中這個票房數字。但是,即便是票房最好的上海,2002年收入也僅有1.59億元,平均每人電影消費不足10元,而國際影業幾乎一致看好中國市場。
2、電影發行市場新格局正在形成到目前為止,全國已經組建了35條院線,其中14條實現了跨省經營。北京、上海、浙江等10個省市都已經擁有2條以上的院線。江蘇省的院線更是多達7條。
院線,就是由一家電影發行機構和多家電影院所組成的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的電影發行放映系統。我國的電影發行傳統上是由中國電影發行公司按照行政區劃逐級下發。去年,我國開始推行院線制改革,經過7個多月的運營,中國電影發行市場由一家公司壟斷經營的局面已經被徹底打破,新的競爭格局正在形成。
北京世紀環球院線公司成立於4個月以前,是我國目前惟一一條由電影系統以外的資金運作的院線。成立之初,它就從北京殺到了上海,並從上海最大的院線公司--聯合院線的旗下一舉挖走了8家電影院。現在,世紀環球已經打入了3個省市,旗下擁有影院16家。但是他們的胃口還遠遠沒有滿足。世紀環球院線公司副總經理李國新告訴記者:「我們計劃在3年內再投10億元,建200家影院,進入10個省市。」另外一家由民營資本參股名為中影星美的院線,在完成了最初的跑馬圈地之後,又拿起了資本運作的利器。該公司即將設立一家投資公司以完成並購的計劃。並購目標直指上海和廣州最大的院線公司。中影星美院線副總經理告訴記者:「如果這些都完成的話,中影星美將來會是一個非常大的旗艦。」其他院線也都紛紛擴大勢力范圍。最近一段時間,新建影院數量明顯增多,僅上海一地,春節前後開業的電影院就有近10家。
統計顯示,去年全年我國電影市場票房收入8億元,而在美國,這個數字高達89億美元。漢鼎咨詢認為認為,我國電影市場潛力巨大,而院線制改革又引進了市場化操作機制,因此電影發行市場的投資熱情還將繼續升溫。
三、漢鼎咨詢細分市場資料庫:電影發行行業細分市場發現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二、我國電影發行行業發展趨勢1、民營資本異軍突起《無極》、《神話》、《七劍》……在這些票房收入處於第一陣營的電影背後,你總能看到一個個民營電影發行公司的名字。事實上,自民營發行公司2004年進入市場以來由於機制靈活與市場結合緊密,他們爆發出來的旺盛生命力引起業界的高度關注。
2003年3月,國產電影發行權全面放開。
2003年8月8日,進口影片發行的「第二家公司」華影掛牌,打破中影獨家壟斷進口片發行的局面。
2004年1月7日,七家民營企業日前第一批獲得國產電影的國內發行資格,使長期以來由國有企業控制的我國國產電影發行格局發生變化。這七家公司是博納文化、新畫面、金棕櫚、大和影業、成都峨影、聯盟娛樂、華藝音像。此前,民營公司只有代理發行資格。
在電影製作和發行領域,民營資本的進入早已水漲船高。在電影製作方面,國有資本、合資製作和民營資本各佔三分之一的局面已經形成。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一誕生便迅速地成長為中國影視投資、製作行業中最具實力的民營企業之一,其出品的影片如《沒完沒了》、《一生嘆息》、《尋槍》、《卡拉是條狗》等電影都在票房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03年底的新片《手機》更是出手不凡。而另一家北京新畫面公司憑借《英雄》一片創造了中國電影上的一個奇跡。另有媒體報道,除了電視台、電影集團下屬正規電視劇製作公司,90的電視劇製作中或多或少都摻入了民間資本。
2、外資分切中國電影發行「大蛋糕」2004年1月1日,《外商投資電影院暫行規定》正式實施。根據規定,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武漢、南京7大試點城市的中外合資電影院中,合營外方在注冊資本中的投資比例最高可達75%,但是不能設立獨資影院。這對外資投資中國電影市場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漢鼎咨詢分析,新規定的出台將進一步鼓勵外資投資到中國的電影市場。
經中國政府批准,時代華納在中國的首家合資影院上海永華電影城2003年7月12日正式開業。而當天恰逢他的57歲生日。這標志著好萊塢主流電影公司正式進入中國影院市場。
2003年10月14日美國華納兄弟國際影院公司和上海電影集團宣布將在中國合資興建10座多廳電影院,而華納至少已經獲得其中2座影院51%的控股股權。這意味著外資進入中國影院市場獲得了實質性突破。
三、漢鼎咨詢細分市場資料庫:電影發行行業細分市場發現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包括美國哥倫比亞和迪斯尼在內的多家國外電影公司巨頭都對中國電影市場興趣濃厚,華納顯然已經獲得了領跑地位。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此公司為「華納兄弟國際影院公司」的子公司)國際部中國區總裁艾秋興此前透露,華納將從投資影院、製作影片和開辟發行渠道「三管齊下」拓展中國業務。
早在2000年,政府就開始鼓勵外資進入中國電影市場,但規定外資在控股方面不得超過49%,以保證中資的控股地位,雖然有這樣的限制,但也阻擋不了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決心,全國各地的合資影院相繼建立。
面對巨大的市場,外資當然不滿足於僅有49%的股份控制權,他們期望更大的發展空間,好麗友的有關人士說,「我們希望絕對控股,就是希望掌握經營權和運營權,這樣才能更好的把技術和理念運用於中國市場。」漢鼎咨詢指出,如今將控股比例提高到75%,外資將有機會占據絕對控股地位,這使得外資更加大膽、放心地進入中國市場。新規定的出台,將大大提高外商投資的積極性,外資與中資合資建電影院將成為一種趨勢。
四、淺談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中國電影院市場發展趨勢文中從影院對購物中心的作用與功能、新電影生活方式、影院及電影票房的歷史數據、觀眾看電影的心情調節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近來出現的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明顯地讓我們看到一些個別商業地產的項目進展的緩慢,但對於電影院市場的擴張與運營,我們依然有著很強的樂觀心態。
電影院業態對於商業地產的項目購物中心的功能與作用大家是不言而喻的。電影院除了可以提高這個商業項目的人氣、增加客流的滯留時間和項目的時尚周期外,還對人流的導向性、顧客消費的引導性、顧客心理都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同時影院與購物、餐飲、娛樂、休閑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商業配套。
最近幾年,是中國電影院市場發展的黃金時期。截至2007年底,全國34條院線共有1427家影院,3527塊銀幕。2007年全年城市院線市場新增影院102家,新增銀幕493塊,平均每天誕生1.35塊銀幕,其發展速度位居世界之首。
說明:以上影院和銀幕數量僅限於加入院線制的數字。全國的影院和銀幕數字將高於以上數字。
2006年中國電影院票房為26.2億元,2007年達到33.27億元,2008年有望突破40億元。其中,2007年,影院票房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年票房過4000萬元的影院6家,比上年增加了2家。年票房超過1000萬元的影城78家,與2006年的59家相比增長了32.2。
數據統計結果表明,現代化多廳影院的經濟效益日漸凸顯。為此,部分傳統國有院線斥巨資投入到影院基礎設施建設中,社會資本繼萬達之後,金逸、時代今典、保利集團等又加入到投資影院建設的熱潮中,以及韓國希傑CGV影院這樣的國際品牌也加大資本投資力度,加快了影院建設的速度。
有一組數據如下:在美國每8600人擁有一塊銀幕;在韓國每4萬人擁有一塊銀幕;在中國大陸每12萬人擁有一塊銀幕。中國的電影院投資領域處於剛進入發展階段,市場遠遠沒有飽和,還有著很大的市場終端缺口。以上數據摘自《2006年中國電影產業年度報告》。
所以,無論商業地產處於什麼樣的經濟時期,無論是復甦階段、繁榮階段,還是衰退階段、蕭條階段,只要這個商業項目有一個足夠大的體量8萬或10萬平方米以上,並處於一定的消費能力、交通便利的商圈或大型成熟社區內,那麼它都應會有電影院的規劃,也就是說,電影院是在新的經濟危機時期零售連鎖業當中沒有下降的業態之一。
另外,按照歷史規律,經濟越蕭條,電影業反而越繁盛。在上個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電影業受沖擊很小。一方面,在這個時期電影投資商會放緩製片速度,對投資更為謹慎,同時對其投資進行層層把關,這樣在經濟蕭條時期催生了許多高質量的精品影片。另一方面,心理學家認為,在經濟條件不好的時期,人們更願意頻繁地走進電影院,藉助於看電影來緩解與渲泄內心的壓力。看電影是人們最物美價廉和便利的排除與減緩內心郁悶、壓力和尋求快樂的方式,讓人們在電影里品味另一種人生。在那個特定時期,人們即使排隊領取救濟,也會擠出幾枚硬幣到電影院買票觀看瘋狂喜劇、熱鬧的歌舞片等。
現代的電影院不是那種傳統的獨立的大禮堂,而是設置在購物中心內的現代時尚的多廳影院,它將人們的購物、餐飲、娛樂、交際、休閑、約會、體驗、心情釋放等結合起來,使人們到電影院里看電影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成為一種全新的電影生活方式,使電影院成為這種全新的電影生活文化空間。
四、淺談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中國電影院市場發展趨勢新電影生活方式圖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在黑暗的電影院里,如果專心安靜的看一部電影,用100的注意力投入其中,就可以完全忽略到周圍的變化,也許偶爾會有設身處地的聯想,但那也是游離於理智思考之外的情感渲泄。同時,好的電影的音樂,可以給人營造出不同的精神感受,讓人更容易投入電影所營造的特殊的氣氛當中,可以讓你暫時脫離外面的現實世界,全情投入別人的故事,與片中人物同喜同悲,可以讓人的心中的情感在這里得到釋放、緩解、放鬆、共鳴以及提高情趣、窺視社會、發現驚奇和認識自我!
再者,電影院里還會有導演、明星的見面會和電影首映式等活動,這樣可以讓觀眾與導演、明星們進行零距離的接觸與交流,這種高漲情緒的心理渲泄與心理滿足增加了人們到電影院里看電影的熱愛和執著。
經濟危機影響著人的一切活動,包括理想的實現。同時,經濟危機也蘊含著巨大的機會。我們有著一個13億潛在觀眾的市場,我們也是一個越來越成為好萊塢大片合拍方的市場,我們也是一個「院線制」電影發行放映的市場,我們也有著越來越多的現代時尚的連鎖多廳影院被不斷興建的市場。我們相信,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中國電影院市場一定依然是一個明媚的春天!
五、2010年院線排行五、2010年院線排行-10-2008年度電影院線與影院經營分析據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度全國電影綜合收入84.33億元,其中國產電影海外收入25.28億元,電影頻道及廣告收入15.64億元,全國電影市場票.
❻ 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多少億
年度票房收入:440億人民幣
❼ 我拿300億出來跟你玩是什麼電影
美人魚
導演: 周星馳
編劇: 周星馳
主演: 鄧超、張雨綺
類型: 劇情
地區: 中 國
語言: 國 語
上映: 2016-02-08
片長: 93分鍾
❽ 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是哪些
《澳門風雲2》《天將雄師》《狼圖騰》《戰狼》《左耳》《奔跑吧兄弟》《鍾馗伏魔》《重返二十歲》《何以笙簫默》《咱們結婚吧》
❾ 吳京主演電影票房
沖破220億。
21年10月7日,隨著勢如破竹的《長津湖》票房一路飆到39億,已經成為影史第七名,吳京的個人主演電影累計票房不僅突破200億,更迅速沖破220億,朝著必將在不久的將來出現的300億票房第一人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值得關注的是,國慶檔票房「二八現象」明顯,《長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輩》兩騎絕塵,領跑國內票房。吳京也憑借新作《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加持,個人主演的作品票房累計已達217.44億元,排名NO.1。
演藝
2012年,在軍旅劇《我是特種兵之利刃出鞘》中首度飾演軍人。
2015年,自編自導自演軍事戰爭片《戰狼》,並憑借該片獲得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提名、第2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第20屆華鼎獎最佳新銳導演獎。
2017年,自導自演動作片《戰狼Ⅱ》,該片創下國產電影歷史最高票房紀錄及全球單一市場單片最高票房紀錄,而其個人則憑借該片先後獲得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第1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
2019年,擔任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出品人,並特別出演「劉培強」一角。
2020年02月,演唱文藝界抗擊疫情主題MV《堅信愛會贏》。
2020年7月,奧斯卡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今年「招新」名單出爐,吳京在列。
2020年8月27日,吳京名列2020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2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