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學生微電影節的口號,標語
愛上微電影 愛上生活
2. 中國有哪些電影節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 金雞百花電影節每年一屆,為期4天!在全國各大城市輪流舉辦!金雞百花電影節是我國歷史最為悠久,影響和規模最大,最專業,最具權威性的電影評獎活動!被外界譽為『中國奧斯卡』。同時金雞百花電影節也是我國唯一一個國家級的電影節!
長春國際電影節
長春國際電影節(CHANGCHU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C.I.F.F),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舉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屆,口號是「電影搭台,經貿唱戲」,內容上集電影、文化、經濟、貿易、科技、旅遊於一體,藝術上強調「弘揚時代主旋律」,追求「電影文化大普及,經貿活動大豐收」和「質量高、效益好、影響大」。自創辦以來,長春國際電影節影響力不斷擴大。目前,它與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珠海電影節並稱「中國四大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93年,是中國國內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在中國有很高的重要性。上海國際電影節是經國務院批准、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同意的中國第一個的國際A類電影節,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政府主辦,上海電影節組織委員會承辦。上海電影節始辦於1993年10月,每兩年一屆。電影節宗旨是:增進各國、各地區電影界人士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世界電影藝術的繁榮。從第5屆(2001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屆。
中國珠海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創辦於1994年,每兩年一屆,原名「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從1996年的第二屆起改為「中國珠海電影節」。1998年因中宣部整頓電影節市場而決定停辦。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攝影獎等獎項,分別頒發獎杯和獎金。
中國大學生電影節
中國大學生電影節,是個綜合性質的集合概念。具體是以高校為核心,相關機構聯合舉辦的電影文化評獎活動。目前主要以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為時間最長。此外,著名的大學生電影節還有:中國杭州大學生電影節、中國天津大學生電影節、中國上海大學生電影節、中國南京大學生電影節、中國成都大學生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香港市政局於1977年在香港大會堂創辦的綜合性國際電影節,是香港最大型的電影界盛事,每年電影節為期16天,每年一次,放映超過200部新電影及多個經典回顧節目。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製作協會聯盟成員。自1978年起獲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聯合會的承認與支持,規模日益擴大。主要目的是把香港變成國際電影中心地之一,密切本港與世界電影工作者間的聯系與交流,並使香港電影界人士及觀眾了解世界影壇的發展。
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
創辦於1989年的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是經國務院批准在中國舉辦的國際性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屆。由小朋友們自己投票選出自己最喜愛的兒童電影。
中國國際微電影節
中國(北京)國際微電影節是當前影響力最大、參與人群最多、輻射范圍最廣的針對微電影創作、投資、傳播的高端品牌活動之一。該微電影節立足於中國首都北京,為全球華人電影愛好者搭建一個前期創意創作、中期投資拍攝、後期展示傳播的產業鏈式交互平台。已辦3屆。
3. 我們學校舉辦微電影節,急需要一個劇本,大概內容是關於青春校園勵志的,時間長20分鍾左右 有這方面的
我寫過很多的這個,親可以給採納嗎,我可以給你一份的!
4. 大學生微電影都有哪些啊,怎麼參加啊,想關注這類問題,不知道從何下爪啊~
大學生微電影指以大學生為主題或者為主體,切合大學生的生活的微電影,有商業性和非商業之分。大學生微電影網致力於為廣大用戶(大學生)提供最快速,最專業,最有效的微電影資訊,為專業從事微電影行業的人士提供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為廣大微電影愛好者提供學習,分享,參與的機會。旨在推動中國微電影行業朝著專業化發展。目前,大學生微電影網主要提供微電影資訊,微劇本交流,微電影合作,微電影教程,微電影劇本,就業欄目。即將同行業內專業機構合作,舉辦專業性的微電影,微劇本比賽,以及各種活動。 面向海內外高校學子的2012首屆華語大學生微電影節於2012年2月28日拉開帷幕,開始面向海內外高校學生徵集微電影作品。 歷時數月籌備的該屆華語大學生微電影節,將通過近一年的宣傳、徵集、評選和巡演展映,倡導積極向上的新媒體文化。此次微電影節作品徵集范圍包括所有以華語為創作語言的大學生原創作品,設置有視頻單元和微電影劇本評選單元,包括了劇情類、紀實類、動畫類和廣告創意類等多個獎項,並將結合公眾投票評出網路人氣大獎、最佳指導教師獎等。參賽作品可通過電視、網路、手機、紙媒等廣泛傳播,並通過與視頻網站、各類媒體深度合作,在音像、影視、出版等多方面開掘巨大的衍生空間,對涌現出的有潛質的創意及製作團隊,將通過媒體合作及二次包裝進行持續傳播。 在傳媒精神、影像藝術和信息技術激越張揚的時代,一台攝像機、一個夢想、一點創意架構出的微電影,就可以表現你所有的憧憬、智慧與感動。 參與及支持首屆華語大學生微電影節的評委及專家不僅包括海內外知名藝術家、國內主流媒體總編輯及著名傳媒人,還包括各大院校著名學者和著名創意與廣告人。2012年5月12日將舉辦該屆微電影節的頒獎典禮,獲獎大學生與學者名流將共走紅地毯,摘取華語大學生微電影節的首批桂冠。 據微電影節組委會介紹,微電影具有微時(一般在3分鍾以內)、微媒(媒體屬性)、微眾(易於草根參與)等特點。其對傳媒精神、電影藝術與商業情懷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展現了大學生的創新激情與獨特視角。本屆微電影節還特別強調微電影的媒體屬性,它蘊含的平民表達、草根傳播和反思精神,以及對傳統媒體轉型的觸動與影響,都值得我們探索和思考。 本屆微電影節正值南京大學110周年華誕慶典之際舉辦,由南京大學主辦,騰訊網和央視電影頻道電影網聯合主辦,中國網路傳播學會專業委員會協辦、揚子晚報獨家融合媒體合辦,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承辦,南方周末、江蘇電視台等多家主流媒體傾力支持,並與海內外各大高校共同參與,是2012年一次難得的思想、文化與創意盛宴,也是迄今規格最高、影響最大的華語高校微電影比賽及展映活動。大學校園微電影的現狀,我們不得不先了解大環境下微電影的現狀及發展趨勢。中國第一部被稱為微電影的作品是吳彥祖主演的《一觸即發》,2010年年底面世,無論是從演員陣容還是技術團隊來看,其付出了較大的努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近幾年,諸如微博、微信、微小說、微支付、微公益、微基金等微文化不斷被消費大眾所接受,而微電影作為一種藝術文化,也加入到微文化的行列,國內微電影的起步雖然晚,但發展迅速,並很快適應了當下微時代的主流環境。 針對時下電視劇插播廣告現象嚴重,廣電總局明文規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在每集電視劇之間不得以任何形式插播廣告,然而廣告事業發展已久,一紙限播令對其的發展似乎並無致命性打擊,於是,其必定要從其他領域尋求發展空間與活力,便出現了在影視作品中大量植入廣告的現象,恰逢其時,微電影的傳入與發展無疑給廣告事業帶來了旺盛生命力,微電影的發展為廣告帶來了賴以生存的新鮮血液,廣告的發展又為微電影提供進一步發展的動力,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前進,微電影與廣告事業相結合的趨勢也是日漸清晰。 其次,在之前我們對「草根」文化的概念已有所了解,對微電影也做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和闡述。首先,微文化是一種大眾所能接受、理解的,在消費大眾中廣為流傳的文化,其與「草根」文化有許多相似之處,而目前社會各階層也在不斷宣傳、推廣大眾文化,又不令其過於通俗化,腐朽化。所以,綜合目前形勢看,微電影在未來走的將會是一條精品化的大眾路線,而在微電影精品化的道路上,就勢必會淘汰一些缺乏競爭力和發展活力的「微影」家們,這就要求每個「微影」家不斷增強自身競爭實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爭先創優。 在了解了大環境下微電影的現狀和發展後,我們再來看特定環境下微電影的現狀和發展——校園微電影的現狀和發展。5月12日晚,2012首屆華語大學生微電影節頒獎典禮在南京大學舉行,這是微電影界的一大盛事,也標志著大學校園開啟微電影時代。在當今校園內,大學生拍攝以自己及身邊發生的故事為題材的微電影已成為一種時尚,大學生慢慢地走進微世界,並逐漸形成微電影界的新生力量,也為微電影界帶去了無限活力。目前,青春、愛情、職場等題材越來越被微電影界所追捧,而青春正是當今大學生的生活主旋律,在這其中也穿插著許多或唯美,或凄楚,或感動,或殘敗的愛情故事,職場又是所有大學生走向社會的必經之路,職場對每個大學生而言,既是挑戰,又是對大學生活的檢驗。而時下大學校園內微電影的現狀則是呈現出一派雨後春筍的跡象。 順應大環境下微電影的發展趨勢,校園微電影也將不斷向著總體發展趨勢靠近的同時,依然保持其自身原有色彩,大學生既在消費群體中占據較大比例,又在微電影生產中占據較大比例,另外,近幾年,大學生的生活現狀在熒屏上出現頻率越來越大,更多的生產者選擇把大學生原滋原味的生活故事作為題材,以大眾所能接受的形式即影視展現出來。不管是針對影視題材還是消費者愛好而言,大學校園將成為影視,特別是微電影界中具有較大發展空間的陣地。種種跡象表明,微電影在大學校園內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你可以去大學生微電影網了解
5. 中國國際微電影節的第二屆中國國際微電影節頒獎典禮在津舉行
2015年11月29日,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天津國際微電影節在津灣大劇院舉行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王賀勝出席並致辭。
本屆國際微電影節共徵集23個國家(地區)和國內25個省市的3212部參評作品,通過海選、初評、復評等環節,經過多名「金雞」「百花」獎評委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嚴格評審,52部作品最終獲獎,其中《那片海》《誰的青春不熱血》《判若雲泥》等分別摘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攝影等獎項。
本屆國際微電影節以「一帶一路中國夢 美麗天津光影情」為主題,聚焦「一帶一路」大戰略、聚焦同心共築中國夢、聚焦美麗天津新成就,堅持把正確的價值導向貫穿活動策劃、創作徵集、作品評選等各個環節。活動著眼唱響網路主旋律、壯大網路正能量,推出了一批有道德有筋骨有溫度、思想性觀賞性藝術性俱佳的優秀作品,有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眼傳播天津聲音、展示天津形象,創作徵集了一批講述天津故事的微電影作品,展示美麗天津建設新成就。經過兩年多的打造,微電影節已成為天津城市文化新名片。
6. 第六屆中國國際微電影節頒獎晚會,吳牧野用舒密爾鋼琴彈奏的樂曲是
2017年4月23日晚,第六屆中國國際微電影節頒獎晚會在北京電影學院舉行。G20鋼琴家吳牧野攜 舒密爾 在頒獎現場演奏電影《海上鋼琴師》選曲《playing love》和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
7. 中韓微電影節舉辦的意義是什麼
中韓微電影節是為熱愛電影,擁有電影夢的中韓青年文化交流的平台,中韓兩國的青年影人通過電影的方式增進對彼此理念的了解,探討不同的觀察世界的視角。最重要的是,通過希望通過微電影節的平台,吸引更多優秀的微電影作品,優秀的微電影劇本,為優秀的劇本投資,扶植更多年輕電影人達成他們的電影夢想。
8. 大學生微電影大賽有哪些
2019年5月-6月23日徵集的「Real新青年」是比較適合大學生參與的。雖然之前一季有的作品甚至入圍戛納電影節,雖然不乏有入行多年的大Shen,但有的幕後的創作人還是未畢業的影視小白,也有入行多年的大神。大賽也設置了一二三等獎的現金大獎,作品最後會在不同的平台進行展映,無論從哪方面來說對大學生來說都是比較合適的。
9. 中國國際微電影節什麼時候閉目
一、2012年4月20日,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微電影節開幕 ;
二、4月20日到11月3日,金羽翼單元作品徵集;4月20日到9月2日,金手指單元 作品徵集;4月20日到11月3日一分鍾單元作品徵集;
三、2012年5月-11月,微電影光影藝術系列講座;
四、2012年7月15日-2012年7月20日,中國新銳導演「羽翼的夢想」微電影創作交流會;
五、2012年5月-6月 9月-11月,中國高校微電影巡映;
六、2012年9月上旬,橫店之翼「金手指獎」頒獎,在橫店影視城舉辦;
七、2012年11月3日-2012年11月9日,組委會集中評獎;
八、2012年11月10日,中國微電影投融資會暨產業高峰論壇;
九、2012年11月10日,閉幕式頒獎典禮暨精品微電影展。
10. 有哪些適合大學生參加的微電影比賽
大學生適合參加的微電影比賽有很多,做比如real新青年,這就是一個含金量比較高的大學生電影大賽,而且,如果說在國內具有廣泛知名度的比賽,可以去嘗試一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這個電影節已經舉辦了很多屆了,在國內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而且還有中國傳媒大學主辦的大學生微電影節之類的。都可以嘗試去參加。非常適合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