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現在影視眾籌發展情況及前景如何
電影眾籌就是製片方通過向有一定關系的特定人群發起電影項目計劃,籌集資金完成拍攝。電影眾籌片的不確定因素太多,比如主創團隊、演員陣容、廣電審批、上映日期等都不能確定下來。因為電影眾籌的風險比較高,所以一般投資額度也比較小,風險也就比較低了。眾籌的電影如果順利上映,一般在影片結束時,所有眾籌人員的名字會展示在屏幕上,出品方以此表示感謝。
國產片整體質量持續提升符合行業的發展趨勢,順應觀眾的成熟,2019年中國熒幕總數躍居全球第一,電影票房達到全球第二,影片產量位居於全球第三。今年也將金雞獎改為一年一評選,順應時代潮流,激勵中國電影邁向新高峰!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距離財富自由,我們只差網路「中楚漢秀影視」
B. 一部電影的投資方,贊助商,片方分別是幹嘛的,三者有什麼聯系哪位大神知道求解
電影的出品方即投資方,主要是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發行方就是電影拍好了需要向市場上推廣和宣傳的,以下是出品方和發行方具體的介紹:
1.影片的投資方,又稱出品方。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這部電影的版權、相應收益、周邊權益等都歸投資方所有,最主要的是票房的分成也是歸投資方所有。
2.發行方的工作就是去做拷貝、申請密鑰、排檔期、把拷貝寄發影院、做宣傳、購買廣告、談判分帳比例、跟院線簽合同(雖然這一部分很多是中數代簽)。還有體力活,放幾十號人去全國各地的影城做活動、做宣傳、定影城的廣告位、盯排場、做監票等等。這些工作都是專業活,一邊製片公司不做(製片公司有發行業務的除外,當然大的製片公司現在都有發行業務)。發行方就做這些工作,賺票房分賬的錢,最後片子賣完了,投資方應得部分裡面,分一部分給發行方作為代理費。
3.贊助方:主要是打個知名度,推銷自己的產品。就比如說每天新聞聯播開始前,不是有句XXX為你報時嗎?就那幾秒鍾的廣告時間就是上百萬上千萬的錢,就是為了打名氣
4.聯合出品則是表示有多個出品人,出品人表示只有一個出品人。
5.出品和發行也是不一樣的,出品指的是電影的製作和投資,影片完成後,製片公司還要進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發行指的是將影片推向市場的公司。一部電影的過程大概是:策劃-劇本-籌備-拍攝-後期-發行-上映。但其中過程中有很多重疊,比如發行有時候甚至從劇本或籌備就開始了。其中的XX方很多,大概在這幾個過程中,有的只是某個過程細分的工作單位。
一部電影還有重要的一個人物——製片人
製片人是代表出品人負責具體的電影、電視劇項目策劃、生產、發行等一系列經營活動的負責人,是影片生產的主持者、投資者或其代理人,是決定一個項目成敗的關鍵人物。從尋找適合的劇本開始,之後確認導演、主要的演員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員,接著去找投資人或者電影公司哪裡尋找投資,隨後才能開始拍攝影視劇。發掘了劇本,對影視劇做了初步的構想,提供了影視劇開發和製作的環境和資源,甚至是選擇導演。因此,製片人保留有對影視劇的最後的審判權。
C. 建國大業裡面那麼多名角,那得多少錢才能拿下啊,誰是投資方啊,太牛了。
《建國大業》劇本的重要主創人員幾乎普遍生於上世紀50年代,他們從小接受的是英雄史觀教育,有濃厚的毛澤東崇拜情結。但當他們共同來拍攝一部關於新中國如何建立的電影時,他們遇上的,是以「70後」和「80後」青年人為主體構成的電影消費市場,不同於上世紀90年代末的「主旋律電影」,2009年的《建國大業》,既要承擔主流意識形態和主流歷史觀的普及,又要證實「主旋律」也是可以取得好票房的。如何讓這樣一部「主旋律」電影被市場接受,成為主創團隊必須去解決的課題,用明星來吸引觀眾成為共識,而製作費用有限無法迴避,所以才有了172位明星共聚一部電影,而且不拿片酬的現象。
不拿片酬似乎是演員們的心意,演員們說,這部電影是獻禮片,媽媽過花甲生日,做兒女的獻孝心是應該的,怎麼能拿報酬呢,采訪韓三平的時候,他叮囑記者寫上,他承諾,票房過了2億元,就給演員們補片酬。
無論片酬補與不補,中影集團在中國電影製作力量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是每個電影人都無法迴避的。《建國大業》作為國慶60周年獻禮片的位置也是毋庸置疑的。演員鄔君梅說,韓三平做到了斯皮爾伯格都無法做到的事情。她說出了一個事實:中國不是美國,北京不是好萊塢。
D. 2018中國電影發行公司TOP10,博納位列第二
三星不用的原因就是兩點。第一,我怕死,用著用著炸死自己了不好。第二,我怕死。我不想哪天三星的軍火對准我們。
E. 國慶節到來,三部愛國片同日上線,影視投資有哪些純干貨
王菲的聲音,空靈而透徹,她唱的《我和我的祖國》別有一番韻味。同名電影經過一番發酵,吸引了大量的觀眾。該影片以小人物的視角展現新中國70年來的7個歷史瞬間,7位導演以及37位明星演員共同打造。
七位導演包括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著名導演。每個導演獨立執導一個片段,七個故事選取自從建國以來70年中最有代表性的歷史瞬間。演員既有葛優、黃渤、吳京等能扛票房的男演員,也有惠英紅、宋佳、佟麗婭、任素汐等各具特色的女演員,還有杜江、朱一龍、劉昊然、張子楓等新生代。
除了《我和我的祖國》外,國慶期間,《攀登者》和《中國機長》等優質影片也都紛至沓來。
F. 電影《攀登者》票房已達8億,卻有些投資者慌了,這背後有哪些原因
因為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就已經超過10億了,上映這么多天只獲得了8億的票房,投資者們不慌才怪。今年的黃金周已經結束快一個星期了,國慶節人們除了看閱兵以外,大部分人都去電影院看了今年的國慶的,今年國慶檔有三部非常優秀的作品,其中有一部就是題目中提到的攀登者,這三部電影加起來的票房已經超過了50億,除了攀登者以外的投資人應該是都賺的挺多的。
所以說這些投資者到最後肯定是要虧的,雖然票房已經超過8億了,但是距離收回成本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如果我是投資人的話,我給一部電影投資了幾個億,但黃金時間快要過去的時候,成本價還沒收回來,我肯定也慌!
G. 電影長城投資方是誰 電影長城成本多少
投資方:傳奇影業、亞特拉斯娛樂、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Kava Proctions。
投資成本:1.5億美元
H. 請問一部電影的「出品方」「投資方」「發行方」分別是什麼意思他們分別負責什麼
電影的出品方即投資方,主要是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發行方就是電影拍好了需要向市場上推廣和宣傳的,以下是出品方和發行方具體的介紹:
影片的投資方,又稱出品方。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這部電影的版權、相應收益、周邊權益等都歸投資方所有,最主要的是票房的分成也是歸投資方所有。
2.發行方的工作就是去做拷貝、申請密鑰、排檔期、把拷貝寄發影院、做宣傳、購買廣告、談判分帳比例、跟院線簽合同(雖然這一部分很多是中數代簽)。還有體力活,放幾十號人去全國各地的影城做活動、做宣傳、定影城的廣告位、盯排場、做監票等等。這些工作都是專業活,一邊製片公司不做(製片公司有發行業務的除外,當然大的製片公司現在都有發行業務)。發行方就做這些工作,賺票房分賬的錢,最後片子賣完了,投資方應得部分裡面,分一部分給發行方作為代理費。
聯合出品則是表示有多個出品人,出品人表示只有一個出品人。
出品和發行也是不一樣的,出品指的是電影的製作和投資,影片完成後,製片公司還要進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發行指的是將影片推向市場的公司
一部電影的過程大概是:策劃-劇本-籌備-拍攝-後期-發行-上映。但其中過程中有很多重疊,比如發行有時候甚至從劇本或籌備就開始了。其中的XX方很多,大概在這幾個過程中,有的只是某個過程細分的工作單位。
拓展資料:一部電影還有重要的一個人物——製片人
製片人是代表出品人負責具體的電影、電視劇項目策劃、生產、發行等一系列經營活動的負責人,是影片生產的主持者、投資者或其代理人,是決定一個項目成敗的關鍵人物。從尋找適合的劇本開始,之後確認導演、主要的演員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員,接著去找投資人或者電影公司哪裡尋找投資,隨後才能開始拍攝影視劇。發掘了劇本,對影視劇做了初步的構想,提供了影視劇開發和製作的環境和資源,甚至是選擇導演。因此,製片人保留有對影視劇的最後的審判權。
今天起,電影管理工作劃入中共中央宣傳部 - 中國電影網
I. 演員限薪令出台後,國慶這40多億的票房,誰才是最大的贏家
關於整治娛樂圈的一些不良現象,限薪令的推行也有一段時間了。很多地方都做出了一些相關的要求,比如「先審演員片酬,再審內容」的措施,意思就是演員片酬十分重要,如果演員的成本超過了一定比例,作品都不用再審了,直接不給播出。
這個比例是多少呢?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演員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
演員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
換句話說,比如一部電影賺了50億,而製作成本只有2億,那演員的片酬是2億乘以40%,也就是8000萬,而不是說用賺得50億來乘以40%。而男、女一號的片酬不能超過這8000萬的70%,也就是5600萬。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流量明星的高額片酬,比如某演技很爛的女星,動不動就拿了8000萬片酬,現在想都別想了。
這就會導致一個什麼結果呢?
那些有財力和實力的演員,最後都會轉型去自導自演,就像吳京、徐崢、賈玲一樣。在《你好,李煥英》大獲全勝之後,相信賈玲以後僅僅以演員這個單一身份出現的可能性很低。
她再出演的電影,也很可能是自己導演或者投資的。而對於那些還在為爭取一個小配角而討好別人的演員,他們還不具備這個實力,並非他們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