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7大電影市場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7大電影市場

發布時間: 2023-01-12 14:55:16

『壹』 登頂2017年內地電影市場票房冠軍的電影是

《戰狼2》

戰狼2。(中國內地)票房56億,中國年度票房總冠軍,世界單一市場電影票房總冠軍,中國票房破億速度最快電影(上映4小時後破億),好萊塢電影100強,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鶴獎最佳影片。

『貳』 2017年現實主義題材電影開始受到關注了嗎

據報道,2017年國內電影市場明顯回暖,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2017年,現實主義題材影片比比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存在的問題。

《嘉年華》將題材鎖定為兒童性侵事件,卻出人意料地將鏡頭移開,甚至都沒有出現核心人物實施性侵者的臉。而是用「門外」「復述」等第三者的模糊視角展現。這部影片堪比中國版的《熔爐》,對比當下中國不斷爆發的種種社會事件,極具現實意義。

希望更多題材的電影可以受到觀眾的認可!

『叄』 2017年美國電影在全球影響力的排行佔比多少

北美電影票房市場經歷時間長,市場已非常成熟,票房表現穩定。2016年北美票房為114億美元,增長2%,漲幅較小,近10年來的復合增長僅為1.6%。盡管票房有所增長,但是觀影人次在逐漸下降,2015年的觀影人次為13.2億,相較於2009年1.42億人次,下降了1億,人均觀影次數從2009年的4.2次下降到2015年的3.7次。整個北美電影市場進入了增長瓶頸期,電影產業格局已定,「五大經紀公司+六大製片廠+三大院線」的產業格局較穩定。

『肆』 快電影|2017年Q2影視市場數據報告

近日,快電影依據2017年Q2國內各省市多項影視數據,基於中潤普達集團行業大數據實時採集挖掘分析處理技術,以及平台運營綜合數據,對外發布《2017年Q2影視市場數據報告》。

快電影為影視金融生態圈提供行業發展趨勢數據,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准確的行業分析報表,提供參考、助力決策。

快電影認為,全球觀眾越來越本土化,越來越互聯網化,這對中國電影人來說是獨特的發展機遇,也讓影視行業的格局充滿變數,未來影視產品的出口和收益將會更加多元。中國雖然有華誼、光線等市值在200億-300億元的公司存在,市場仍有很大空間,最後的格局還尚未形成。在「一帶一路」和各路資本的雙輪驅動下,影視產業將會迎來新的春天。

『伍』 全球十大電影市場

全球十大電影市場:

NO1: 北美
NO2:日本
NO3:英國{大不列顛+愛爾蘭+馬爾他}
NO4: 法國
NO5: 韓國
NO6: 德國
NO7: 義大利
NO8: 西班牙
NO9: 俄羅斯
NO10:中國內地

『陸』 2017年國慶檔電影票房突破20億了嗎

據CBO數據初步統計,2017國慶檔9天狂攬綜合票房29.31億,分賬票房約27.3億,8天長假分賬票房為24.48億,如果僅計算10月1日-7日的分賬票房也有22.3億。

『柒』 2.美國電影在中國的影視市場發展現況以及趨向

過去20年,美國電影市場發生了什麼?
研究中國電影票房市場未來的趨勢和變化,我們不得不說說美國市場,畢竟那才是全球最大的電影生產和消費市場。我們分析了1995年到2018年的電影票房數據,得出了一些簡單的結論。
1、通脹調整後的電影票房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我們的第一個結論讓人感覺有些震驚,1995到2018年經過通脹調整後的電影票房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1995年全美電影票房總收入是53.15億美元,經過通脹調整後折算到今天大約是108.74億美元。
2017年全美電影票房總收入為109.72億美元,和22年之前幾乎一樣。我們從電影票銷售數量的角度能夠更加清楚看到這個特徵。1995年全美總共消費了12.2億張電影票。
而2017年全美消費的電影票數量居然也是12.2億張,幾乎完全一致!不同的是,電影票的價格伴隨著通脹水平而上漲。1995年看一場電影的均價是4.35美元,2017年看一場電影的均價是8.97美元。所以,進入成熟期的美國電影市場並沒有出現量價齊升,而是依靠通脹帶動了電影票價格的上漲。
2、市場集中度是分散的。這一點也和我們的常識完全不同。我們僅僅從電影發行的數據來看,全美六大電影公司(華納兄弟,迪士尼,福克斯,派拉蒙,索尼,環球影業)在1995年發行了110部電影,非六大電影公司的產品在1995年的發行量是28部。到了2017年,六大電影公司當年發行了79部電影,非六大的發行數量為46部。雖然電影製作的成本越來越高,但是更多的獨立第三方製作方起來,包括著名導演George Lucas成立的盧卡斯影業。
3、什麼類型的電影最賣座?我們按照不同的風格做了劃分。冒險類(Adventure)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27.26%,排名第一;動作類(Action)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9.20%,排名第二;劇情類(Drama)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6.36%排名第三;喜劇類(Comedy)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5.3%,排名第四。之後是驚悚(Thriller)、恐怖(Horror)和浪漫喜劇(Romantic comedy)。
4、市場份額最高的電影製作公司。迪士尼是1995到2018年(截止春節前)票房份額最高的公司,總計票房330億美元,製作了543部電影,平均票房6087萬,累計市場份額15.65%。關於迪士尼的高票房,和其對超級英雄系列的商業化分不開,我們今天都知道漫威IP的商業化,對迪士尼整體票房的提升非常大。緊隨其後的是老牌製作公司華納兄弟,總計票房321億美元,製作了707部電影,平均票房4543萬,累計市場份額15.21%。其實華納兄弟在多年前一直是行業老大,但最近幾年被迪士尼超越。
之後是索尼和福克斯,分別擁有12.31%和11.59%的累計市場份額。不過索尼單片平均票房3850萬美元,低於福克斯的4997萬美元。
5、賣座的超級大IP。最後我們羅列了過去10年美國票房最高的電影,從中也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他們分別是:2007年的蜘蛛俠3(全美票房3.36億),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全美票房5.31億),2009年的變形金剛(全美票房4.02億),2010年的玩具總動員3(全美票房4.14億),2011年的哈里波特大結局(全美票房3.81億),2012年的復仇者聯盟(全美票房6.23億),2013年的鋼鐵俠3(全美票房4.08億),2014年的銀河護衛隊(全美票房3.33億),2015年的星球大戰前傳(全美票房7.42億),2016年的尋找多利(全美票房4.86億),2017年的星球大戰前傳2(全美票房5.17億)。
我們發現每年票房最高的電影無一例外都是超級大IP,而且都是系列電影。
未來中國電影市場:票房靠內容推動
看了美國過去20年的電影票房發展趨勢,我們大致能得出一個結論:從總量的角度看,中國電影市場逐漸進入飽和階段。高增長肯定是過去了,未來電影票房的波動更多依靠當年的優質內容。我們發現1995到2017年,美國電影票消費的數量是沒有增長,票房的增長源於票價提高,所以通過通脹調整後的電影市場基本上飽和不增長了。某些年份的增長主要依靠這一年的一大批超級電影。所以逐漸的電影市場不再是一個趨勢增長的模式,而是看單獨每個年份的產品。
中國電影過去10年的高速增長主要依靠兩個因素:渠道下沉和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性。
春節我們看到三四五線的人都在看電影,因為渠道已經完成了下沉,這些地方也都有設備精良的電影院,能看到最新的電影。渠道下沉也離不開互聯網的發展,因為移動互聯網打破了信息鴻溝。
現在三四五線城市的人口,通過互聯網也知道一二線城市人口的生活方式,在關注些什麼,再看哪些電影。我們再看看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現在互聯網成為了電影票購買最主要的渠道,這一點已經超越了美國人民。我們可以提前購買好電影票,然後算好時間來到電影院。不再需要排隊購票,只需掃描二維碼就能列印電影票。這讓電影觀看的便捷度大大提高。這些,都推動了電影在國內的高速發展。
過去幾年電影屏幕數的增長是超過了觀影人次的增長,未來幾年電影屏幕的更新換代也接近尾聲,更多是存量的增長了。那麼整個國內電影票房也逐漸會進入相對成熟階段,作為一個整體,票房高速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未來還是需要看電影本身的質量。
好消息是,過去幾年的高速發展,讓中國電影製作能力上了一個大台階。包括這次火爆的幾部國產電影,製作能力已經相比過去出現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三四五線城市的生活方式開始向一二線城市靠攏,這也是受益於過去10年的城鎮化和移動互聯網發展。以前去三四五線城市,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一二線差異比較大。現在這些三四五線的人也上網買東西,也去看電影,也逛大商場,也買車。
基本上和一二線的人消費差異不大。所以過去一年我們看到微博,阿里,京東,甚至美團和快手的增長都是來自這些三四五線城市,背後也體現了這種消費結構越來越接近的趨勢。
總結:比票房更重要的是背後的趨勢
我們不應該因為此次春節電影票房的爆發,就對2018年整體中國電影票房市場過於樂觀。畢竟沒有太多基本面的因素,行業發展最快的那一段也過去了。此次主要是一些優秀的電影集中在春節檔期上映。對比美國,我們看到其實行業進入飽和階段,電影票數量就不太增長了,票價的提高還是要和通脹掛鉤。
比電影票房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三四五線城市人口的生活發生出現了一二線化的特徵。這也符合城鎮化的規律,越來越多人被同化。消費品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輸出,高緯度打低緯度。這幾年消費最大的變化就是移動互聯網帶來廣義的渠道下層,不僅僅是物理渠道,還有線上的信息渠道下層,加速了生活方式的同質化。

『捌』 2017年主旋律電影市場的表現如何

日前有媒體評論稱,2017年,對於中國電影市場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主旋律電影市場表現亮眼,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績。

分析人士表示,事實上,以好萊塢和世界上其他電影發達地區為觀察對象,主旋律電影一直都是商業電影中的佼佼者。觀眾渴望看到國家歷史、民族英雄被生動展現,也渴望看到國家形象、英雄人物被用心抒寫,而我們的主旋律電影在這方面的探索還應繼續大步向前。

希望中國的電影事業可以持續發展!

『玖』 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了多少億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12月31日晚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6.2億,同比增長18.08%。

電影局負責人稱,2017年,電影產業促進法順利實施,「放管服」改革為市場帶來更多活力;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的地位更加鞏固,成為全球電影市場增長的主引擎;「電影市場規范年」活動深入開展,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電影走出去」呈現出新的亮點和特徵,我國已與20個國家簽署了電影合拍協議,金磚國家電影節等活動順利舉辦,為推動中外人文交流積累了重要經驗。

『拾』 電影市場前景如何,怎麼投資啊

隨著時代的發展,影視市場越來越火熱,電影票房持續走高,國家對於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節節高升,國家經濟快速的發展,使人們現在的經濟水平日益提高,簡單的物質生活已然滿足不了現今社會人們的要求,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所帶來的美妙,電影也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

影視行業發展現狀

01 票房直線飆升,數據說明趨勢;

電影選擇可拆分電影和公司倆部分。

先講公司部分,出品公司決定製作一部電影,有一個預算,會拿出部分股權給社會投資,然而出品公司不是直接對接社會股民,而是授權給其他影業公司,體現在授權書上。影業公司是負責將這部分股權給社會消化,版權簽約是直接和出品公司簽約,認購金額不會經過影業公司,錢也是打到出品公司的對公賬號,流水都是透明的,電影還需要有備案,需要有拍攝許可證,這個倆個缺一不可。

電影的選擇上,可以從導演、演員、劇本三方面選擇。對不熟悉的導演、演員都可以通過網路查詢到,了解他的歷史拍過哪些,口碑如何。對於演員,沒有演技的小鮮肉要慎重選擇,雖然有一定的流量,吸引一定的粉絲票房,但考慮倆個因素,小鮮肉的片酬和票房的上限。劇本上,如果有IP、關注度票房一般不會太差,比如戰狼,戰狼2票房如此好就有戰狼1的因素,另外,國人偏愛魔幻、喜劇、能反映社會的電影。電影的選擇上主要是靠自己的判斷,其他人意見可以參考。

了解合同。就我之前簽約的合同大概講幾點,首先明確一點,簽約是和出品方簽約,也就是甲方是出品方。然後進一步了解合同。電影有哪些收益、收益如何分配、何時分配都有明確寫明,電影沒有上映,違約賠款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