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8年電影管理條例修改什麼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8年電影管理條例修改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1-09 23:44:27

1. 國家目前對於國產恐怖片、懸疑片、驚悚片類電影電視劇有何規定

廣電總局一再重申《電影管理條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管理規定》(2006年5月22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令第52號)中的有關法規,各部門各單位要在電影片的備案(立項)、製作、審查、公映等環節嚴格執行。其中第一條便是:國家提倡創作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統一,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有利於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優秀電影,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而有關恐怖電影類型的規則還有第二條中的第(五)款:違反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迷信的。而在第三條第(四)款中則要求以下情景必須刪剪修改:夾雜兇殺、暴力、恐怖、鬼怪、靈異等內容,顛倒真假、善惡、美醜的價值取向,混淆正義與非正義的基本性質;刻意表現違法犯罪囂張氣焰,具體展示犯罪行為細節,暴露特殊偵查手段;有強烈刺激性的兇殺、血腥、暴力、吸毒、賭博等情節;有虐待俘虜、刑訊逼供罪犯或犯罪嫌疑人等情節;有過度驚嚇恐怖的畫面、台詞、背景音樂及聲音效果。

2.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於廢止、修改和宣布失效部分規章、規范性文件的決定

一、廢止的規章
1.《赴國外租買頻道和設台管理暫行規定》(廣電總局令第12號)二、修改的規章
新聞出版方面:
1.《印刷業經營者資格條件暫行規定》(新聞出版總署令第15號)
刪去第二條中的「和復印、列印經營單位或者個人」。
刪去第八條。
將第九條改為第八條,刪去其中的「和復印、列印經營活動」、「第八條」。
此外,對其他條文順序作相應調整。
2.《音像製品出版管理規定》(新聞出版總署令第22號)
將第三十一條修改為:「復制單位接受委託復制音像製品非賣品的,應當驗證委託單位或者個人的身份證明和其出具的音像製品非賣品復制委託書,並要求委託方提供非賣品使用目的、名稱、製作單位、主要內容、發送對象、復制數量、節目長度和載體形式等信息。」
將第三十二條修改為:「委託復制音像製品非賣品的單位或者個人須在音像製品非賣品包裝和盤(帶)顯著位置標注『音像非賣品』字樣。」
3.《期刊出版管理規定》(新聞出版總署令第31號)
刪去第十八條第一款中的「登記地」。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期刊變更登記地,經主管、主辦單位同意後,由期刊出版單位到新登記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辦理登記手續。」
刪去第六十條第一項中的「登記地」。
將第三十四條第二款修改為:「期刊出版單位出版增刊,應當經其主管單位審核同意後,由主辦單位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備案。備案文件應當說明擬出增刊的出版理由、出版時間、文章編目、期數、頁碼、印數、印刷單位等;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備案後,發給備案證明文件,配發增刊備案號。」將第三款中的「增刊許可證編號」修改為「增刊備案號」。
將第五十七條第一款中的「《出版管理條例》第五十五條」修改為「《出版管理條例》第六十一條」。將第二款修改為:「期刊出版單位未履行備案手續擅自出版增刊、擅自與境外出版機構開展合作出版項目的,按前款處罰。」
將第五十八條中的「《出版管理條例》第五十六條」修改為「《出版管理條例》第六十二條」。
將第五十九條第一款中的「《出版管理條例》第六十條」修改為「《出版管理條例》第六十六條」。
將第六十條中的「《出版管理條例》第六十一條」修改為「《出版管理條例》第六十七條」。
4.《音像製品製作管理規定》(新聞出版總署令第35號)
將第二章標題修改為「申請從事音像製作業務」。
將第六條第一款中的「申請設立音像製作單位」修改為「申請從事音像製作業務」。第二款中的「審批設立音像製作單位」修改為「審批從事音像製作業務」。
將第七條修改為:「申請從事音像製作業務,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批。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並通知申請人。批準的,發給《音像製品製作許可證》;不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
將第八條中的「申請設立音像製作單位」修改為「申請從事音像製作業務」。
刪去第九條中的「並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相應的登記手續」。
將第十條修改為:「音像製作單位變更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或者終止音像製作經營活動的,應當在10日內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備案。」
將第十七條中的「依法設立的音像製作單位」修改為「依法從事音像製作業務的單位」。
刪去第二十二條第一款中的「擅自設立音像製品製作單位」。
5.《新聞出版許可證管理辦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令第4號)
將第十三條修改為:「許可證發生損壞、丟失的,持證人應向原發證機關申請補發新證。申請時須將損壞的許可證原件繳還原發證機關。發證機關應當自收到補發許可證申請後5個工作日內,注銷舊證,發放新證。」
廣播影視方面:
6.《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管理規定》(廣電總局令第31號)
將第八條修改為:「申請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除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外,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中方製片單位原則上需參與出品過兩部或者以上獲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國產電影;
(二)中外合作雙方均不在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電影管理條例》而被禁止攝制電影的處罰期內。」
將第九條第二項修改為:「(二)中方製片單位參與出品的國產電影的電影公映許可證復印件(兩部或者以上);」
7.《廣播電台電視台審批管理辦法》(廣電總局令第37號)
將第十一條中的「廣播電台、電視台申請變更台名、台標、呼號的」,修改為「廣播電台、電視台申請變更台名、呼號,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設立的廣播電台、電視台或者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設立的教育電視台申請變更台標的」。
8.《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管理規定》(廣電總局令第52號)
將第五條第一款修改為:「擬攝制電影的法人、其他組織(以下簡稱製片單位)應當在電影拍攝前,按照有關規定向相關電影主管部門申請辦理電影劇本(梗概)的備案手續。」
刪去第六條第四項。

3. 為什麼有些電影不能在影院上映

因為根據我國的法律制度,只有取得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發給的《電影片公映許可證》之後才可以在電影院里放映。

根據《電影管理條例》第四十二條 電影片依法取得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發給的《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後,方可發行、放映。

已經取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片,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在特殊情況下可以作出停止發行、放映或者經修改後方可發行、放映的決定;對決定經修改後方可發行、放映的電影片,著作權人拒絕修改的,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決定停止發行、放映。

(3)2018年電影管理條例修改什麼擴展閱讀:

《電影管理條例》第五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擅自設立電影片的製片、發行、放映單位,或者擅自從事電影製片、進口、發行、放映活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取締;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沒收違法經營的電影片和違法所得以及進行違法經營活動的專用工具、設備;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並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4. 《遼寧省電影市場管理辦法》修正案

《遼寧省電影市場管理辦法》修正案
(1997年12月26日遼寧省人民政府令第87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經1997年11月20日遼寧省人民政府第144次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1、將第十七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按照《電影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實施處罰。
2、刪除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

5. 一部影片在取得什麼後才能上映

一部影片須在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後方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行放映。上世紀90年代,中國電影頻繁在戛納等A類電影節斬獲大獎,後來又變成了網路盛傳的「禁片」。如今,國內已經沒有「禁片」的概念了,換之以「修改建議」,關於中國電影審查制度的爭論持續了十幾年。

一部影片的主題應該宣揚正確的價值觀導向,不能跟國情脫離太遠。即便是商業電影必然涉及的正反對立元素,也絕不能有邪能勝正的主題。審片委員會成員趙葆華點名評價《氣喘吁吁》《無人駕駛》《無人區》等片有違此原則。

(5)2018年電影管理條例修改什麼擴展閱讀

電影局在審查時也會犯難,但會有一些模糊的標准,比如最好拍全景,不要有血淋淋的特寫鏡頭。馮超的《絕命島》里做了很多機關,比如地上全是高度旋轉的風扇,演員被吊在半空,但是電影本身沒有正面展示肢體的殘缺、大量的血漿等畫面。

我國的涉警作品,在電影局審查前,還需要獲得公安部的批文方可拍攝和上映。涉警戲的審查則會細致到案件在哪一個地區、哪一個時間段發生,甚至辦案手段是否符合國內情況等等。中國電影理論工作委員會委員趙寧宇曾爆:「某電影准備立項了,結果題材涉及地區的幾個人進京了,到XXX委抗議,這么拍就是侮辱我們。」

6. 一部影片須在取得什麼後方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行

一部影片需要取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才能上映。影片從最初的立項到上映,在審查的環節上一般要經歷3個關卡,拿「龍標」是至關重要的一環。2018年12月,國家電影局啟用了新版「龍標」(公映許可證),龍標片頭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已經正式變更為「國家電影局」。
影片初審材料:1、數字電影送高清數位元組目帶(HDCAM)一套;膠片電影送混錄雙片一套(或BETA帶);2、《國產影片審查報批表》一式三份,須加蓋第一出品單位的公章;3、《主創人員登記表》一份;4、影片片名英文譯名的報告,請提交省級廣電部門批復同意;5、影片如需變更片名,請提交省級廣電部門批復同意;6、影片如需增加、變更出品單位的,須提前申報,並經省級廣電部門批復同意;7、影片聘請境外主創人員,請提交省級廣電部門批復;8、影片完成台本的電子文檔(附光碟);9、交回該片的《電影劇本(梗概)備案回執單》或《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
電影審查機構應當自收到報送審查的電影片之日起30日內,將審查決定書面通知送審單位。審查合格的,由廣電總局發給《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及《電影片公映許可證》證號片頭,該片頭由廣電總局統一製作。電影製片單位或者電影進口經營單位應當將《電影片公映許可證》證號片頭印製在該電影片拷貝第一本片頭處。個人未經許可擅自舉辦涉外電影節(展),或者擅自提供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參加電影節(展)的,5年內不得從事相關電影活動。
法律依據:《電影管理條例》 第五條國家對電影攝制、進口、出口、發行、放映和電影片公映.實行許可制度。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電影片的攝制、進口、發行、放映活動,不得進口、出口、發行、放映未取得許可證的電影片。依照本條例發放的許可證和批准文件,不.得出租、出借、出售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轉讓。

7. 電影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電影行業管理,發展和繁榮電影事業,滿足人民群眾文化生活需要,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專題片等電影片的製片、進口、出口、發行和放映等活動。第三條從事電影製片、進口、出口、發行和放映等活動,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第四條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主管全國電影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管理電影的行政部門,依照本條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電影管理工作。第五條全國性電影行業的社會團體按照其章程,在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指導下,實行自律管理。第六條國家對為電影事業發展做出顯著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第二章電影製片第七條電影由電影製片單位攝制。第八條設立電影製片單位,應當符合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制定的電影製片單位總量、布局、結構規劃,並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本電影製片單位的宗旨、章程;
(二)有確定的業務范圍;
(三)有與其業務相適應的資金;
(四)有符合規定的電影製片場所和設備;
(五)有適應業務范圍需要的組織機構和專業人員。第九條申請設立電影製片單位,由申請單位的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報經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電影的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電影的行政部門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審批。
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內容:
(一)電影製片單位的名稱、地址和經濟性質;
(二)電影製片單位的上級行政主管部門、主辦單位的名稱、地址和性質;
(三)電影製片單位的法定代表人的姓名、住址、資格證明文件;
(四)電影製片單位的資金來源及數額。第十條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設立電影製片單位的申請書之日起180日內,做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不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經批准設立的,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發給《攝制電影許可證》,申請人憑許可證到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領取營業執照。第十一條電影製片單位以其全部法人財產,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第十二條國家實行《攝制電影許可證》年檢制度。年檢辦法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制定。第十三條電影製片單位變更、終止,應當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批准,並依法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手續。第十四條電影製片單位可以從事下列活動:
(一)攝制電影片;
(二)製作本單位攝制的電影片的復製品;
(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全國范圍發行本單位攝制並被允許公映的電影片及其復製品;
(四)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出口本單位攝制並被允許公映的電影片及其復製品。第十五條電影製片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證電影的質量。第十六條電影製片單位對其攝制的電影,依法享有著作權。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以復制、發行、放映、播放、出版、翻譯、改編等形式使用電影作品的,應當取得電影著作權人的許可。
依照前款規定使用電影作品的,使用者應當與電影著作權人簽訂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支付報酬。第十七條國家鼓勵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團體以及公民個人以資助、投資的形式參與攝制電影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制定。第十八條電影製片單位可以與境外電影製片者在中國境內或者境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第十九條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應當由中方合作者事先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提出立項申請。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徵求有關部門的意見後,經審查符合規定的,發給申請人一次性的《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許可證》。申請人取得許可證後,應當按照規定簽訂中外合作攝制電影合同。第二十條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需要進口設備、器材、膠片、道具的,合作者應當持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的批准文件到海關辦理進口或者暫時進口手續。第二十一條境外電影製片者同中方合作者合作或者以其他形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攝制電影片,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尊重中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

8. 電影審查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電影審查工作,保證影片質量,保護電影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根據《電影管理條例》,修訂《電影審查暫行規定》,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國家實行電影審查制度。
未經廣播電影電視部的電影審查機構審查通過的電影片,不得發行、放映、進口、出口。第三條本規定所稱電影審查包括電影片內容審查和電影片藝術、技術質量審查。第四條本規定所稱電影片是指各種形式、不同寬度的電影片,包括:
(一)故事片(含舞台、戲劇、藝術片);
(二)紀錄片;
(三)科教片;
(四)美術片(含動畫、木偶、剪紙片等);
(五)專題片;
(六)其它電影片。第二章審查機構第五條廣播電影電視部設立電影審查委員會和電影復審委員會,負責電影片的審查和復審工作。第六條電影審查委員會的職責是:
(一)審查送審的電影片;
(二)對送審的電影片提出修改、刪剪意見;
(三)作出審查決定。第七條電影復審委員會的職責是:
(一)指導電影審查委員會的工作;
(二)受理送審單位提出的復審申請,對電影片進行復審,作出復審決定。第三章審查標准第八條國家提倡創作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深受廣大群眾歡迎,具有強烈吸引力、感染力的優秀電影片。第九條電影片禁止載有下列內容:
(一)危害國家的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二)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
(三)煽動民族分裂,破壞民族團結的;
(四)泄露國家秘密的;
(五)宣揚不正當性關系,嚴重違反道德准則,或內容淫穢,具有強烈感官剌激,誘人墮落的;
(六)宣揚封建迷信,蠱惑人心,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
(七)渲染兇殺暴力,唆使人們蔑視法律尊嚴,誘發犯罪,破壞社會治安秩序的;
(八)誹謗、侮辱他人的;
(九)有國家規定禁止的其它內容的。第十條電影片中個別情節、語言或畫面有下列內容的,應當刪剪、修改;
(一)夾雜有淫穢庸俗內容,不符合道德規范和觀眾欣賞習慣的;
1、不恰當地敘述和描寫性及與性有關的情節,正面裸露男女軀體;
2、以肯定的態度描寫婚外戀、未婚同居及其它不正當男女關系;
3、具體描寫腐化墮落,可能誘發人們仿效;
4、造成強烈感觀剌激的較長時間的接吻、愛撫鏡頭及床上、浴室內的畫面;
5、具體描寫淫亂、強奸、賣淫、嫖娼、同性戀等;
6、內容粗俗、趣味低下的對白;
7、庸俗、低級的背景音樂及動態、聲音效果。
(二)夾雜有兇殺暴力內容的:
1、美化罪犯形象,引起人們對罪犯同情和贊賞;
2、具體描述犯罪手段及細節,有可能誘發和鼓動人們模仿犯罪行為;
3、剌激性較強的兇殺、吸毒、賭博等畫面;
4、描述離奇荒誕,有悖人性的殘酷的暴力行為。
(三)夾雜有宣揚封建迷信內容的:
1、細致描寫看相算命,求神問卜,以及長時間的燒香、拜神、拜物等場面;
2、鼓吹宗教萬能、宗教至上和顯示宗教狂熱的情節。
(四)可能引起國際、民族、宗教糾紛的情節的;
(五)破壞生態環境,肆虐捕殺珍稀野生動物的畫面和情節的;
(六)其它應當刪剪、修改的內容。第十一條電影片技術質量按照國家標准審查。第十二條已經取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片,發生下列情況時,應當重新報審:
(一)情節變更;
(二)名稱變更。第四章審查程序第十三條電影製片單位應當在電影片攝制完成後,報請電影審查委員會審查。電影進口經營單位應當在辦理電影片暫時進口手續後,報請電視審查委員會審查。
送審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審查費。第十四條國產電影片(包括合拍片)的審查分為混錄雙片審查和標准拷貝審查。進口電影片的審查分為原拷貝審查和譯制拷貝審查。第十五條送審國產電影混錄雙片應當提交下列實物和材料:
(一)混錄對白雙片;
(二)審查申請書,內容包括:
1、電影片名稱、原作內容、內容提要、主創人員;
2、送審單位初審意見;
3、送審單位所在地省級電影主管部門審查意見。
(三)影片完成台本,內容包括:影片長度、內容、對白、字幕、鏡頭號;
(四)改編作品的原作者版權授權書復印件。
中外合拍電影片,還應提交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審查意見、合拍電影片合同書復印件及籌資合同書復印件。

9. 電影管理條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印刷業管理條例,音像製品管理條例,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

應該是國務院決定,廣電是國務院的下轄機構

10. 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和改進電影劇本(梗概)備案和電影片管理制度,提高電影質量,繁榮電影創作,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電影業健康發展,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國家實行電影劇本(梗概)備案和電影片審查制度。未經備案的電影劇本(梗概)不得拍攝,未經審查通過的電影片不得發行、放映、進口、出口。第三條本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公映的各類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動畫片、專題片(含以上各類型的中外合拍片)等的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審查和進口片審查。第四條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負責電影劇本(梗概)備案和電影片審查的管理工作。
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和電影復審委員會負責電影片的審查。
省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以下簡稱省級廣電部門),經申請可以受廣電總局委託,成立電影審查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持有《攝制電影許可證》的製片單位攝制的部分電影片的審查工作(以下簡稱屬地審查)。第二章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第五條持有《攝制電影許可證》的電影製片單位和在地市級以上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各類影視文化單位(以下簡稱影視文化單位)攝制電影片,應在拍攝前將電影劇本(梗概)送廣電總局或相應的實行屬地審查的省級廣電部門備案。
聯合攝制電影片的,應當由其中的一個單位提前辦理備案手續。第六條辦理電影劇本(梗概)備案手續,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一)擬拍攝影片的備案報告;
(二)不少於一千字的電影劇情梗概一份。凡影片主要人物和情節涉及外交、民族、宗教、軍事、公安、司法、歷史名人和文化名人等方面內容的(以下簡稱特殊題材影片),需提供電影文學劇本一式三份,並要徵求省級或中央、國家機關相關主管部門的意見;
(三)電影劇本(梗概)版權的協議(授權)書;
(四)影視文化單位申請領取《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需向廣電總局提供本單位營業執照副本及填報《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申請書。第七條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的程序:
(一)製片單位向廣電總局或實行屬地審查的省級廣電部門提出備案;
(二)廣電總局或實行屬地審查的省級廣電部門按照《行政許可法》規定的期限,發給《電影劇本(梗概)備案回執單》(式樣附後)。
如在二十個工作日內沒有提出意見的,製片單位可按備案的電影劇本(梗概)進行拍攝;
如對備案的電影劇本(梗概)有修改意見或不同意拍攝的,應在二十個工作日內書面通知製片單位;
如電影劇本需另請相關主管部門和專家評審的,需延長二十個工作日,並書面告知製片單位。第八條實行屬地審查的省級廣電部門,應將電影劇本(梗概)備案情況抄報廣電總局;廣電總局將定期在相關媒體公布電影劇本(梗概)備案情況。第九條拍攝重大革命和重大歷史題材影片,需報送劇本立項審查,按照廣電總局關於重大革命和重大歷史題材電影劇本立項及完成片的管理規定辦理。第十條拍攝重大文獻紀錄影片,需報送劇本立項審查,按照廣電總局關於重大文獻紀錄影片的管理規定辦理。第十一條中外合作攝制影片,需報送劇本立項審查,按照廣電總局關於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的管理規定辦理。第三章電影片審查第十二條國家提倡創作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統一,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有利於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優秀電影。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第十三條電影片禁止載有下列內容:
(一)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違背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危害社會公德,詆毀民族優秀文化的;
(十)有國家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