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7年國際電影節人物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7年國際電影節人物

發布時間: 2023-01-07 05:13:22

① 戛納電影節中獲獎的中國人

1993年,中國導演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獲得戛納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獎。

1994年,張藝謀導演帶著影片《活著》來到戛納,並一舉獲得評審團大獎,同時男主角葛優憑藉此片獲得戛納影帝稱號。

② 歷屆華人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記錄

歷屆華人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記錄:

一、主競賽單元

1、評審團主席

2006年(第59屆):王家衛

2、評審團成員

1997年(第50屆):鞏俐

1998年(第51屆):陳凱歌

2001年(第54屆):楊德昌

2002年(第55屆):楊紫瓊

2003年(第56屆):姜文

2004年(第57屆):徐克

2005年(第58屆):吳宇森

2006年(第59屆):章子怡

2007年(第60屆):張曼玉

2009年(第62屆):舒淇

2011年(第64屆):杜琪峰、施南生

2013年(第66屆):李安

2014年(第67屆):賈樟柯

2017年(第70屆):范冰冰

2018年(第71屆):張震

二、一種關注單元

評審團成員

2013年(第66屆):章子怡

三、短片單元

1、評審團主席

2005年(第58屆):楊德昌

2007年(第60屆):賈樟柯

2008年(第61屆):侯孝賢

2、評審團成員

2009年(第62屆):章子怡

四、電影基石單元

1、評審團主席

2007年(第60屆):賈樟柯

2008年(第61屆):侯孝賢

2、評審團成員

2009年(第62屆):章子怡

戛納電影節的創辦初期

20世紀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1936年,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會。

1938年,德國紀錄片《奧林匹亞》(Olympia)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奪下最佳外國影片「墨索里尼杯」。

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部長尚·傑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藍傑(Philippe Erlanger)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的國際電影節,全名為「國際電影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選擇戛納作為舉辦地點是因為氣候舒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電影節

③ 黃渤獲得過哪些獎項

黃渤進入影視圈後從跑龍套到今天功成名就,也經過了近20年的時間。通過他的不斷努力,在受到觀眾認可的同時,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台灣電影節、中國電影導演協會上都得到過不少獎項。

一、作為中國唯一的A類電影節,黃渤在該節上獲得獎項的含金量還是不低的。

在上海電影節上,黃渤憑借執導的喜劇微電影《特殊服務》獲得了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年度最佳網路微電影獎,憑借懸疑犯罪片《冰之下》在2017年獲得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這兩個獎項是對黃渤執導能力和演技的一個肯定。此外《特殊服務》還獲得了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創意獎 。

當然黃渤獲得的獎項並不止這些,獎項的多少也不一定是演員實力的終極體現,但對於黃渤來說,他獲得的這些獎項是對其努力的一個肯定。希望黃渤在以後的日子拿到更多、含金量更高的獎項,永遠支持他。

④ 勞模姐到底是誰呢

勞模姐是中國影迷送給美國女演員傑西卡.查斯坦的昵稱,她曾出演過《喬琳娜》、《獵殺本.拉登》等著名影片。

因為她平均一年要拍下七部電影且部部質量在線,於是粉絲們心生敬佩,便將「勞模姐」這么個極具誇獎意義的外號送給她。

這個外號還獲得了本尊的認證,傑西卡本人特別喜歡這個外號,還多次在采訪中興奮的表示太愛中國和中國粉絲了,因為終於有人這么懂她,看見她的努力,這個外號讓她既感動又滿足。

人物小傳:
傑西卡·查斯坦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上學期間就經常參加各種學生的電影和戲劇活動。她首次出現在電視電影是2004年的《暗影》。隨後她還在《急診室的故事》、《法律與秩序:陪審團》、《美眉校探》等許多美劇中出演角色。

她的首個電影角色是2008年的《喬琳娜》,為此她還獲得西雅圖國際電影獎最佳女主角。2011年她先後出現在《生命之樹》、《幫助》、《王爾德的莎樂美》、《尋求庇護》等多部影片中,也被越來越多人所關注。

傑西卡·查斯坦電影產量非常高,更難得的是,不少作品質量也不錯,既有沖奧文藝片,也有票房口碑雙豐收的商業大片,不少影片都風靡全球,比如科幻神作《星際穿越》。

《星際穿越》口碑完全能用「炸裂」兩個字來形容,憑借出彩的口碑風靡全球,票房表現堪稱驚艷,全球票房高達6.77億美元(約合46億人民幣),「勞模姐」傑西卡·查斯坦再次轟動了好萊塢!

《星際穿越》票房大爆後不久,傑西卡·查斯坦又主演了《火星救援》,票房高達6.3億美金(約合43億人民幣),此外諸如《斯隆女士》、《至暴之年》、《獵殺本·拉登》等影片都收獲了不錯票房。

⑤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歷屆獲獎名單

截止至2020年8月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一共有76屆(1969年至1979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再遭波折,政治因素導致原有的影片評獎制度被廢除,改為觀摩放映的方式,直至1980年恢復評獎),主競賽單元的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屆(1932)

最佳導演:尼古拉.埃克《生路》(蘇聯)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化身博士》(美國)

最佳女演員:海倫.海斯(美國)《馬德隆.克勞德特的罪惡》

第二屆(1934)

最佳外國影片:《阿蘭島人》(英國)

最佳導演:吉.馬哈蒂 《入謎》捷克 約.羅文斯基《青年之戀》(捷克)

最佳男演員:華雷斯.皮萊 《自由萬歲》(美國)

最佳女演員:凱瑟琳.赫本 小婦人 (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泰雷薩旗手(義大利)

第三屆(1935)

最佳外國影片:安娜.卡列妮娜(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幻影 (義大利)

最佳導演:金.維多 《洞房花燭夜》 (美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布郎夏爾 《罪與罰》(法國)

最佳女演員:保拉.韋塞利 《插曲》(奧地利)

第四屆(1936)

最佳外國影片:加利福尼亞的皇帝 (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利比亞騎兵隊(義大利)

最佳導演:傑克.弗德 《弗蘭德狂歡節》 (法國)

最佳男演員:保羅.茂尼 《路易斯.巴斯德傳》(美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蓓拉 《戰斗前夜》(法國)

第五屆(1937)

最佳外國影片:《舞針的冊》(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抗擊漢尼拔》

最佳導演:羅.弗拉哈迪《伏象神童》(英國)

最佳男演員:伊密爾.詹寧斯《統治者》(德國)

最佳女演員:蓓蒂.黛維斯《紅衫淚痕》(美國)

第六屆(1938)

最佳外國影片:《奧林匹克運動會》(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空軍敢死隊》

最佳導演:卡爾.里特《士兵的假期》(德國)馬塞爾.卡內爾《霧碼頭》(法國)

最佳男演員:李思利.霍華德《賣花女》(英國)

最佳女演員:瑙瑪.希拉《絕代艷後》(美國)

第七屆(1939)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布納.梅西阿斯》

第八屆(1940)

最佳外國影片:《驛站長》(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爾卡扎爾之圍》

第九屆(1941)

最佳外國影片:《克魯格總統》(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鋼盔》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劇演員》(德國)

最佳男演員: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路易斯.烏爾里奇《安奈利》(德國)

第十屆(1942)

最佳外國影片:《偉大的國王》(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檳加西》

最佳男演員: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槍擊》(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克.蘇德鮑姆《偉大的國王》(德國)

第十一屆(1946)

最佳外國影片:《大地之光》(美國)

第十二屆(1947)

最佳外國影片:《罷工》(捷克)

最佳義大利影片:《悲慘的追逐》

最佳導演:亨利.喬治.格盧佐《巴黎警局》(法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費斯內《文森特先生》(法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瑪格納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義大利)

第十三屆(1948)

最佳外國影片:《王子復仇記》(英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在羅馬的陽光下》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審判》(奧地利)

最佳男演員:恩斯特.多伊奇《審》(奧地利)

最佳女演員:珍.西蒙斯《王子復仇記》(英國)

第十四屆(1949)

聖馬克金獅獎:《曼儂》(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沼澤的藍天》

最佳導演:阿.吉尼那《沼澤的藍天》(義大利)

最佳男演員:約瑟夫.科頓《珍妮的肖像》(美國)

最佳女演員:奧麗薇.迪.哈弗蘭《毒龍潭》(美國)

第十五屆(1950)

聖馬克金獅獎:《裁判結束》(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員:薩姆.傑夫《夜闌人未靜》(美國)

最佳女演員:埃莉諾.帕克《鐵窗紅淚》(美國)

第十六屆(1951)

聖馬克金獅獎:《羅生門》(日本)

最佳義大利影片:《自由市街》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黑夜是我的王國》(法國)

最佳女演員:費雯麗《慾望號街車》(美國)

第十七屆(1952)

聖馬克金獅獎:《禁止游戲》(法國)

最佳導演:溝口健二《西鶴一代女》(日本)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一個推銷員的死》(美國)

第十八屆(1953)

聖馬克銀獅獎:《雨月物語》(日本)《紅杏出牆》(義大利、法國)

最佳導演:亞溫.李斯《四張廣告》(美國)

最佳男演員:亨利.維爾伯特《沒有懺悔的神》(法國)

最佳女演員:莉莉.帕爾默《四張廣告》(美國)

第十九屆(1954)

聖馬克金獅獎:《羅密歐與朱麗葉》(義大利、英國)

聖馬克銀獅獎:《在碼頭》(美國)《七武士》(日本)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不要碰珠寶》(法國)

第二十屆(1955)

聖馬克金獅獎:《諾言》(丹麥)

聖馬克銀獅獎:《跳來跳去的女人》(蘇聯)

最佳男演員:肯尼思.莫爾《親情深似海》(美國)

第二十一屆(1956)

最佳男演員:布爾威爾《巴黎橫斷面》(法國)

最佳女演員:瑪麗亞.雪爾《酒店》(法國)

第七十一屆(2014)

最佳影片金獅獎:羅伊·安德森《寒枝雀靜》(瑞典)

最佳影片評委會大獎:約書亞·奧本海默《沉默之像》(丹麥/挪威/芬蘭)

最佳導演銀獅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郵差的白夜》(俄羅斯)

最佳男演員:獎亞當·德利弗《飢餓的心》(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獎:阿爾芭·洛瓦赫《飢餓的心》(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卡昂·穆德西《錫瓦斯》(土耳其)

第七十二屆(2015)

最佳影片金獅獎:洛倫佐·維加斯《來自遠方》(委內瑞拉)

評審團大獎:查理·考夫曼《失常》(美國)

最佳導演銀獅獎:帕布羅·查比羅《犯罪家族》(阿根廷)

最佳編劇獎:克里斯蒂安·文森特《貂》(法國)

最佳男演員獎:法布萊斯·魯奇尼《貂》(法國)

最佳女演員獎:瓦萊莉·高利諾《為你著想》(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艾明·阿爾珀《封鎖》(土耳其)

最佳新演員獎:亞伯拉罕·阿塔哈《無境之獸》(美國)

第七十三屆(2016)

最佳影片金獅獎:拉夫·達茲《離開的女人》(菲律賓)

評審團大獎:湯姆·福特《夜行動物》(美國)

最佳劇本獎:諾亞·奧本海姆《第一夫人》(美國)

最佳導演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戰爭天堂》(俄羅斯)、阿瑪特·伊斯卡拉特《野蠻地區》(墨西哥)

最佳男演員獎:奧斯卡·馬丁內茲《傑出公民》(阿根廷)

最佳女演員獎:艾瑪·斯通《愛樂之城》(美國)

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獎:葆拉·貝爾《弗蘭茨》(德國)

評委會特別獎:安娜·莉莉·阿米普爾《劣質愛情》(美國)

第七十四屆(2017)

最佳電影金獅獎:吉爾莫·德爾·托羅《水形物語》(美國)

評審團大獎銀獅獎:薩繆爾·毛茨《狐步舞》(以色列)

最佳導演銀獅獎:澤維爾·勒格朗《傾盡所有》(法國)

最佳男演員:Kamel El Basha《羞辱》(黎巴嫩)

最佳女演員:夏洛特·蘭普琳《漢娜》(法國)

最佳劇本獎:馬丁·麥克唐納《三塊廣告牌》(美國、英國)

評審團特別獎:沃威克·桑頓《甜蜜的國度》(澳大利亞)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演員獎:查理·普拉默《賽馬皮特》(英國)

第七十五屆(2018)

金獅獎最佳影片獎:阿方索·卡隆《羅馬》

銀獅評委會大獎:歐格斯·蘭斯莫斯《寵兒》

最佳劇本獎:喬·科恩、伊桑·科恩《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銀獅最佳導演獎:雅克·歐迪亞《希斯特斯兄弟》

最佳男演員獎:威廉·達福《永恆之門》

最佳女演員獎:奧莉薇婭·柯爾曼《寵兒》

評審團特別獎:詹妮弗·肯特《夜鶯》

新晉演員獎:巴凱里·甘納巴《夜鶯》

第七十六屆(2019)

金獅獎最佳影片:《小丑》導演:托德·菲利普斯

評審團大獎:《我控訴》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最佳劇本獎:楊凡《繼園台七號》

最佳導演獎:羅伊·安德森《關於無盡》

最佳男演員:盧卡·馬里內利《馬丁·伊登》

最佳女演員:阿麗亞娜·阿斯卡里德《世界的勝利》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獎(最佳新人獎):托比·華萊士《乳牙》

評委會特別獎:《黑手黨不再是曾經》導演:弗蘭科·馬雷斯科

⑥ 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即將開幕,哪些明星會出席現場

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即將開幕,有很多的明星都會出席現場,比如說李知恩、湯唯等。

最後,小編個人是很喜歡湯唯以及李知恩的,期待兩個人在戛納國際電影節上的表現。

⑦ 朴贊郁獲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他有哪些經典作品

今年的戛納電影節中,韓國電影在這一個電影節中可謂是收獲頗豐,有網友都戲稱:“今年韓國電影在戛納電影節贏麻了!”

第七十五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在2022年5月17日至2022年5月28日的法國戛納舉行,本次主競賽單元中韓國導演朴贊郁憑借著執導的《分手的決心》 ,獲得了最佳導演這一獎項。除了這一個獎項,還有韓國演員宋康昊憑借著電影《掮客》獲得了最佳男演員一獎項。

導演朴贊郁知名度很高,經常會產出佳作。比如說:電影《老男孩》就獲得了第五十七屆戛納電影節評委團大獎,2017年憑借著電影《小姐》,獲得了第53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獎項;憑借電影《老男孩》,獲得了第40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最佳導演獎;20096年憑借著電影《蝙蝠》,獲得了第6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等等。

⑧ 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哪些演員獲得了影帝、視後

在剛剛結束的東京國際電影節中,演員黃軒和袁泉獲得了最佳男女演員獎,賈玲獲得了最佳導演獎。

三、袁泉,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1977年出生於湖北,中國女演員,在1996年就出演人生的第一部電影《春天的狂想》,並且憑借著這部電影獲得了當年的金雞獎最佳女配角榮譽稱號,在2009年出演電影《如夢》並且被提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袁泉一直都是演技派的代表,同時她也是非常用心的演員之一,即使在片場沒有她的戲份,只要有排練她都會到達現場,即使她不演,她也會在旁邊看著別人演,我認為她是一名非常純粹的演員,也恭喜這兩位演員獲得影帝影後稱號。

⑨ 第十一屆北京電影節,都有哪些明星蒞臨現場

北京國際電影節邀請了200多位紅毯嘉賓,多位明星身穿著華麗的服裝驚艷亮相。在眾多的紅彩嘉賓中,陳坤,鞏俐和佟麗婭十分亮眼。

一般情況下,大部分電影工作人員都會和電影團隊一起參加電影紅毯。一方面是因為劇組工作人員一起參加紅毯走秀,可以增加電影的宣傳力度,從而保證電影上線之後的熱度不減。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多人共同參加紅毯走秀,反而會營造出一種純群星璀璨的狀態。無論是單人走紅毯,還是多人走紅毯,粉絲和網友更加關心的是明星的狀態和明星的造型。

總的來說,國內的電影市場正在進一步的擴大,國內外的明星更加看重國內市場。我國電影的製作水平和故事講述的方式正在逐步提升,爛片數量越來越少。國際電影節中的多位明星嘉賓的造型比較合適,不僅可以突出明星對國際電影節的重視,而且國際電影節邀請的明星都擁有著比較正能量的形象和優質的個人作品。

⑩ 北京國際電影節閉幕,84歲的她成為最佳女主角!吳彥姝的一生有多傳奇

她的一生就是一個傳奇奶奶,她出名的比較晚,但是她的一生都在兢兢業業的努力著,雖然現在已經是高齡了,但還是出演了不少電影電視劇,成為國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