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7年農歷新年賀歲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7年農歷新年賀歲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1-06 17:11:00

㈠ 《熊出沒·重返地球》首映獲贊,這部影片的特效有多燃

一部動畫片的力量究竟有多麼強大。

做為一部優秀的動畫片,熊出沒在影片的後期製作上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可以說熊出沒之重返地球這部影片的首映禮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它的最終結果如何,還需要等到大年初一上映的那一天,有電影院的小朋友們進行評論。畢竟作為一部動畫片,對於成年人來說,這部作品並沒有過多的吸引力,倘若能夠在影院裡面獲得廣大小朋友的喜愛和歡迎,那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部電影就已經獲得了成功。我們也期待熊出沒可以領銜國內動畫各種各樣的IP繼續創造出更多出色的動畫作品。只有這樣才能夠將中國動畫的名聲打的響亮。

㈡ 成龍坐飛機旅遊沒走成是什麼電影

這部電影應該是《我是誰》。
這部電影是成龍1998年主演的,在農歷新年上映,屬於賀歲片。
影片講述了三名科學家發現了神秘礦石被追殺,成龍主演的角色與內鬼鬥智斗勇找回自己身世的故事。

㈢ 2018年農歷新年共有哪些賀歲檔電影上映

2018春節期間將會有這么多新片上映:

1、西遊記女兒國

《追捕》是由吳宇森執導,陳嘉上、陳慶嘉、阮世生擔任監制、編劇,張涵予、戚薇、福山雅治、河智苑等人主演的一部動作片。

㈣ 為什麼很多的電影,都會選擇在春節檔的時候上映

每年的春節檔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說白了誰搶到了春節檔的首發,那票房基本就穩了。

春節檔是屬於賀歲檔的一個部分,而賀歲檔一般是從元旦一直延續到春節。

因為農歷新年的緣故,一般春節檔還會緊挨著情人節檔期,這段期間觀眾們的假期是最多最長的,使得春節檔上映的電影也擁有一個超長的播放時期。

㈤ 春節檔電影你最喜歡哪一部

《長津湖之水門橋》

去年國慶期間的《長津湖》大家看了嗎?

今年新年檔的《長津湖之水門橋》算是《長津湖》的後續。

仍舊是講述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但第二部詳細講述了其中的三炸水門橋的故事。

由《長津湖》原班人馬傾情演繹,吳京、段奕宏、易烊千璽、胡軍、朱亞文等,個個都是票房保障。

作為主演之一的四字弟弟還特別演唱了電影的主題曲《雪花》,他說這也是自己要唱給五萬里的歌,期待的姐妹可以先聽起來。

但是回憶《長津湖》,前期宣傳效果直接把觀眾的期待值拉滿,最後片子的剪輯、視覺特效等都不盡如人意,造成了高開低走的局勢。

但由於電影的主旋律擺在這了,自1月21日開啟預售至26號,短短6天《長津湖之水門橋》已經拿到了預售票房9000萬+的成績,可謂勢如破竹。

無論如何都希望電影不再單純賣情懷,而是真正能夠達到觀眾的預期。

㈥ 喜劇電影《我不是酒神》即將上線,大家期待這部電影嗎

現在呢也是很快就到了我們農歷新年的時候了,那麼在這個時候呢,往往都會有很多賀歲檔的電影上線。近期就有一部即將上線的喜劇電影叫做我不是酒神,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關注到沒有?我在剛看到的時候呢,也是十分的好奇,並且也有很大的興趣。

那麼我在網上也發現,其實有很多人對這部電影都是比較關心,並且也是十分期待,上映後都會立馬去看的,那麼這部電影究竟講了些什麼內容呢?

首先他的標題和我不是葯神十分相似。

電影名和一部熱門電影,我不是葯神有幾分相似,這也是我最初注意到他的一個原因。那麼這也就會面臨著兩個問題,如果他的故事情節足夠完整,內容足夠豐富的話,大家看完之後就會覺得他可以與我不是葯神所媲美。但是相反的一旦他的內容過於蒼白單薄,大部分人在看完之後都會覺得遭受了欺騙。所以說這個名稱也算是一把雙刃劍。

㈦ 2022年春節檔電影有哪幾部

2022年春節檔電影有《狙擊手》、《四海》、《超能一家人》、《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奇跡》、《唐刀記》、《戲如人生》、《我心飛揚》、《熊出沒·重返地球》等等。

春節(Spring Festival),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歲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依據斗轉星移定歲時,「斗柄回寅」為歲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終而復始,萬象更新,新的輪回由此開啟。

在傳統的農耕社會,立春歲首具有重要的意義,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首節俗文化,在歷史發展中雖然使用歷法不同而歲首節慶日期不同,但是其節慶框架以及許多民俗沿承了下來。

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春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親朋團圓、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春節定為整體或者所轄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㈧ 有哪些和「過年」相關的電影值得推薦

特別推薦王寶強和徐崢演的老電影《人在囧途》,這部電影全程笑點,講述的是一個打工仔和老闆奇遇,在回家的途中發生了各種讓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們的火車停了以後在旅館的時候發生的故事,徐崢丟了錢,然後他們兩個擠在一個床上睡覺,徐崢受折磨受了一宿。

㈨ 72家過新年的每集介紹

第1集 - 情 播出日期: 2010.02.08 (一)
《72家租客》是一部充滿人情味及香港情懷的電影,以輕松搞笑手法帶出親情、友情、街坊鄰里的人情味,中國人過年是一家團聚的日子,離不開一個「情」字,三大主角曾志偉、張學友及袁詠儀又認為過新年最重要是什麼?
然後志偉與戲中演員吳家樂、梁嘉琪及袁偉豪更會跳出戲外,回到現實,走訪餅店、海味鋪及時尚服飾連鎖店等,直擊各行各業迎接虎年的熱鬧氣氛,分享箇中人情味;「施比授更有福」,王祖藍、張嘉兒和高鈞賢等一班演員,更會探訪低收入家庭,邀請他們共晉「人情味」十足的團年飯之餘,更揚言會為他們帶來驚喜,到底他們想「搞邊科」?節目內當然少不了電影的精采片段。
第2集 - 貴 播出日期: 2010.02.09 (二)
「朋友貴乎真情,禮物貴乎心思而非價值,各行各業貴乎款客之道,電影貴乎情味!」《72家租客》的兩位主角張學友及袁詠儀一致認為拍檔志偉「最寶貴」,因為他是整部電影凝聚力所在,志偉當然認為「友情」最寶貴,電影演員陣容已是最佳證明!
香港特色之一涼茶鋪,亦是「72家租客」其中一員,這個曾經是72行人氣最旺的行業,今日雖然無復舊觀,但依然不乏捧場客,志偉今集與梁嘉琪及袁偉豪帶大家走訪這位「租客」,了解老闆怎樣創新應變?體會樂觀面對逆境的可貴「香港精神」!
迎接農歷新年當然少不了辦年貨,但購買年貨亦非越貴越好,志偉以二百元為本錢上限,考考《72家租客》一班年青演員:鄭欣宜、梁靖琪、陳自瑤、洪天明及姚瑩瑩,看看他們如何精打細算辦得最多年貨?他又會帶同一班演員往街坊食堂大「擦」團年飯慰勞他們,更與異族好友交流賀年菜,所到之處均碰到老友,足證「人情味可貴」!
第3集 - 聚 播出日期: 2010.02.10 (三)
過年期間總會是一大班親朋好友聚頭的日子!為香港人而拍的賀歲電影《72家租客》匯聚本港歌、影、視紅星飾演街坊,可謂沒有茄喱啡的電影,重演香港重要大事,帶出戲中一班街坊的互助精神,反映香港人的凝聚力!
過年最開心當然是收到利是,今集梁嘉琪、袁偉豪及吳家樂,特別走訪一間百家姓氏利是封專門店,為大家介紹「至型」、「至潮」利是封,連少見的姓氏都可以特別訂造服務周到!志偉則會拜訪日本菜專家Ricky,介紹富有特色的日本賀年菜,更邀約一班好朋友吳家樂、高海寧、張國強、張嘉兒、洪天明等人吃這餐另類團年飯,不過要他們各自再帶一個朋友到來,到底這些貴賓是誰?難得「聚」首一堂,當然少不了世紀大合照,留住珍貴一刻!
第4集 - 樂 播出日期: 2010.02.11 (四)
過年是一家團聚享受天倫之樂的日子,志偉除了要與家人共度佳節,還有「第二個家」,今集他會與「第二個家」的家人一起過節!
賀歲片《72家租客》既是喜劇,自然有不少搞笑場面,占戲最重的志偉、學友及「靚靚」又認為什麼是「樂」事?志偉與兩位美女演員周家蔚及高海寧,今集會帶大家到二手手袋店,選購新款手袋過年之餘,請教一下掌舵人經營之道!
做慣「獎門人」的志偉,十多年為觀眾帶來不少歡樂,今次趁新春前夕,他特別相約他的「家人」 - 一眾新舊「獎老」:王祖藍、錢嘉樂、陳小春,以及台柱嘉賓湯盈盈、姚樂怡、鄧兆尊等,五代同堂聚首吃團年飯。《72家租客》演員繼第一集為低收入長者家庭送上驚喜後,今集喬寶寶、呂慧儀及趙希洛亦再度出擊,探訪服務基層家庭兒童的志願機構,更會邀請這些「小貴賓」一齊欣賞電影首映,並由戲中一班紅星親自招待他們,汽水爆谷「任食任裝」,希望為他們創造一個最歡樂、最難忘的晚上!

㈩ 賀歲片的發展過程

賀歲片最早起源並流行於香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每到歲末香港演藝圈內的一些明星都會自發地湊到一起,不計片酬地拍幾部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的影片獻給觀眾。這些影片大多以「恭喜發財」、「家有喜事」、「福祿壽喜」等象徵吉祥如意的詞來命名,內容上也基本滿足以下兩點:首先是喜劇,其次有一個相對圓滿的大團圓結局.1995年成龍的《紅番區》是第一部以「賀歲片」的名義引進中國內地的影片,當年的票房收入僅次於好萊塢大片《真實的謊言》。1997年著名導演馮小剛拍出了中國內地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開啟了中國內地的賀歲片市場。該片獲得當年「百花獎」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故事片三項大獎。《甲方乙方》在票房上的成功引出此後幾年的賀歲片大戰:投拍的賀歲電影一年多過一年,越來越多的知名導演加入執導賀歲片的行列。其中影響最大、票房最高的要屬1999年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特邀馮小剛赴美拍攝的《不見不散》。
在中國,香港是最會製造娛樂神話的地方。賀歲片在香港的出現和成長不僅在意義上創造了一個中國人自己的檔期,更讓中國電影有了一個新的發展契機。現在香港賀歲片形成和發展,不少電影大腕也都是與「香港賀歲」一起成長。80年代初,是香港賀歲檔的形成時期。雖然一開始賀歲的概念還比較朦朧,但是1981年許冠文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摩登保鏢》的成功,無疑讓後來的「賀歲片」立了一個標榜,於是大家便把其賣點集中到了喜劇這一類型上。
從20世紀80年代的賀歲片演員陣容可以看出,這一時期參與演出的,基本是一些擅長演繹喜劇的本色藝人。比如 《富貴逼人》系列裡的董驃、沈殿霞,還有內地觀眾最早接觸到的由香港導演洪金寶執導的賀歲片《福星高照》里的吳耀漢、曾志偉等。這個時期的香港賀歲片賣點完全是搞笑的內容和演員的演技,而非藝人的人氣。80年代末期,開始出現由當紅人氣偶像擔綱的賀歲片。像周潤發所主演的《八星報喜》、《吉星拱照》、《花旗少林》等。張曼玉曾參與《富貴吉祥》、《家有喜事》、《東方三俠》、《東成西就》等賀歲片的演出,那幾年也正是它在香港影壇漸入佳境的時期。
到了20世紀90年代,是香港賀歲片的成熟和鼎盛時期,賀歲片幾乎成了可以一窺藝人當年人氣的試金石。賀歲片的演員陣容,不僅可預期影片的票房,甚至成為港產賀歲片運作的潛在規則。而說到90年代的香港賀歲片,不得不提兩個人,一個是無厘頭之王周星馳,另一個是動作喜劇之神成龍。20世紀90年代的香港賀歲市場是周星馳的天下。那會無厘頭喜劇迅速走紅,周星馳自然也成為賀歲片的常客,幾乎每年農歷新年期間都有作品問世。像1993年獲4000萬票房的《唐伯虎點秋香》,1995年4500萬的《大話西遊》,1996年3600萬的《大內密探零零發》,1997年4800萬的《家有喜事》,1999年3000萬的《喜劇之王》等等,都是星爺為觀眾獻上的新年賀禮,而且每部都是堪稱當年最賣座的香港影片之一。
一直是香港電影頂樑柱的成龍大哥介入賀歲檔領域的時間比星爺要晚一些,但是他的介入,卻讓賀歲片出現了一個新轉機。1995年歲末,成龍大哥的《紅番區》成為第一次被正式引進內地的「賀歲片」。8000萬元人民幣的票房收入,讓一直以來票房低迷的內地電影市場為之一振。1996年、1997年,成龍借著《紅番區》的成功,在內地接連推出了《白金龍》、《義膽廚星》等賀歲片,也頻頻得手。這都給內地電影人極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