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7年抗戰愛國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7年抗戰愛國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1-06 04:55:19

❶ 愛國主義的影片有哪些

1、《戰狼2》

《戰狼Ⅱ》是吳京執導的動作軍事電影,由吳京、弗蘭克·格里羅、吳剛、張翰、盧靖姍、淳於珊珊、丁海峰等主演。該片於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講述了脫下軍裝的冷鋒被捲入了一場非洲國家的叛亂,本來能夠安全撤離的他無法忘記軍人的職責,重回戰場展開救援的故事。

2、《紅海行動》

《紅海行動》是由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電視藝術中心等出品,林超賢執導,馮驥、陳珠珠、林明傑編劇,張譯、黃景瑜、海清、杜江、蔣璐霞等主演的動作片。

該片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同時在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

3、《中國藍盔》

《中國藍盔》是由寧海強執導,徐洪浩、一龍、彭凌、沈浩、王韜、聶遠主演的軍事片。影片講述了中國維和部隊官兵在非洲,嚴格履行聯合國賦予的使命,派出以「兵王」杜峰,王剛為首的作戰小組冒著生命危險,阻止一場一觸即發的戰爭的故事。

4、《英雄兒女》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

該片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5、《精武門》

《精武門》(Fist of Fury)是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出品的武打片,由羅維導演,李小龍、羅維、倪匡聯合編劇,李小龍、苗可秀、田俊主演,該影片於1972年3月22日在香港首映。

該影片講述了清末民初,霍元甲被日本人設計毒死,霍元甲的親傳弟子陳真趕赴上海拜祭師父,當陳真查明是日本人暗害了師父,便獨自闖入日本道館與一眾日本高手較量,最終陳真手刃了仇人,為國家與民族爭回了尊嚴。

❷ 介紹一些抗日老電影

1、《趙一曼》

1933年,哈爾濱被日寇佔領,女共產黨員趙一曼和她的愛人老曹領導了工人罷工, 罷工勝利後,老曹卻被逮捕。趙一曼到農村組織農會,支援抗聯。這年秋天,趙一曼與抗聯部隊會合,任抗聯政委。

冬季,抗聯被圍困,缺衣少糧,在這危難時刻,又傳來老曹獄中被害的消息。趙一曼化悲痛為力量,繼續同敵人作戰。

1935年冬,抗聯在舉行慶祝紅軍長征勝利的晚會時,營地被敵特發現。危急關頭,趙一曼命王團長帶人突圍,自己留下掩護,她勝利完成了任務,但自己身負重傷,被捕人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換不來她的口供,敵人怕她死去,便將她送到醫院醫治。

在醫院里,護士小韓和董看守被她的抗日精神所感動,與她一起從醫院逃出,不幸被敵人發現,抓回獄中。1936年7月1日清晨,趙一曼英勇就義。

2、《雞毛信》

抗日戰爭期間,華北某抗日民主根據地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有一天接受民兵任務給八路軍送雞毛信。

半道上遇見了日本鬼子和偽軍,海娃急中生智利用綿羊保住了雞毛信,鬼子被海娃引進山裡,被八路軍全部殲滅;根據雞毛信里報告的情況,八路軍又襲擊了一個日本鬼子的據點,活捉了貓眼司令。

3、《地雷戰》

1942年,膠東抗日根據地邊緣村莊趙家莊等村莊經常遭受日軍的突襲,為了減少損失,區武委會雷主任和趙家莊民兵隊長趙虎集合群眾的智慧,想出應對日軍的策略:他們聯合附近幾個村莊組成民兵聯防壯大武裝力量的同時,用土製地雷組成各式各樣的地雷陣,將日軍沉重打擊。

4、《地道戰》

1942年的中國冀中平原上,高家莊英勇的男女民兵,從四面八方齊集村口,准備戰斗。

為了與日軍展開斗爭,冀中根據地人民展開了群眾性挖地道的高潮,民兵隊長高傳寶被這巧妙的洞口深深吸引。各村民兵利用野外地道圍困敵人,打死民兵敗類湯丙會,活捉日寇山田,勝利的鍾聲響遍冀中平原。

5、《小兵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河北白洋淀調皮莽撞的少年張嘎目睹奶奶為掩護八路軍逃跑被日寇殺害後,隻身來到縣城要找到游擊隊排長羅金寶好讓他為奶奶報仇,哪想真遇見羅金寶時,他將對方當作了漢奸,鬧了笑話。

張嘎可沒將笑話當笑話看,想不通的他約上胖墩又來到縣城,要自個替奶奶報仇。在縣城,張嘎遇到鬼子龜田和胖翻譯,一番鬥智斗勇,兩人沒從張嘎身上撈得什麼好處。一系列事情經歷後,張嘎由魯莽搗蛋的少年成長為真正的八路軍小偵察員。

❸ 這幾年上映了很多抗戰題材的電影,激發了國民的愛國心,你知道有哪些嗎

《八佰》

講述了淞滬會戰後期,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名官兵(對外以聲勢為意稱共800名官兵,故稱「八百壯士」),堅守上海閘北的四行倉庫,即四行倉庫保衛戰,亦為整個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抱定為國捐軀的決心,以彈丸之地抗擊日本侵略者,激戰四晝夜,打退敵人十餘次瘋狂進攻。其戰斗事跡之英勇,愛國氣節之豪壯,振奮國人,震驚世界。

以抗美援朝為題材,通過精巧新穎的敘事角度,講述了志願軍戰士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修補堪比生命線的木橋,以血肉之身無悔許國的故事。正是無數個出身平凡,卻勇於挺身而出的英雄,換來了戰爭的勝利,打出了國威軍威,並為恢復國內建設與和平發展爭取到了時間。中國人民志願軍無畏強敵的精神,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值得書寫的光輝,同樣隨著時代發展代代傳承,感召著每一個當下的中國人繼續奮勇向前。

《明月幾時有》

取材於真實的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以香港抗日史上著名的「東江縱隊」真實事跡為藍本,講述了小學教師方蘭和她青梅竹馬的男友李錦榮、游擊隊長劉黑仔等人在被日軍佔領的香港頑強抗爭的熱血故事,展現香港、淪陷下的平凡人可歌可泣的抗爭故事。

❹ 找一部關於抗戰的電影!

不知道你找的是那部電影,給你介紹幾部參考:
大陸拍攝的國軍抗戰電影
一:《血戰台兒庄》——李宗仁、孫連仲、池峰城

簡介:這是新中國第一次將國民黨軍隊的抗戰事跡搬上銀幕。1938年春,侵華日軍為一舉打通津浦線,打算與華北方面軍南北夾攻,合圍徐州。國民革命軍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抵達徐州,布置戰略,起用了代人受過、被民眾斥為「漢奸」的張自忠,並將川軍王銘章師收編進自己麾下。津浦路北線的韓復榘集團軍為保存實力,擅自放棄重鎮濟南,日軍主力磯谷乘虛南下。日軍坂坦師團佔領青島後,沿膠濟線進迫魯南軍事重鎮臨沂,與中國守軍展開激戰,台兒庄會戰的序幕拉開。臨沂激戰,張自忠部隊增援,與龐炳勛部隊前後夾攻,打得日寇潰不成軍。3月15日,日軍磯谷師團搶先入關,直撲滕縣,與王銘章的川軍一二師展開激戰,王以身殉國。日軍向徐州進犯。李宗仁決定扼守要塞台兒庄,台兒庄一線中國守軍全線反擊,日軍陷入重圍,被全殲於台兒庄外。

(《血戰台兒庄》的經典不用多說了,在網上的投票中,這部影片的人氣居位前列,與《地道戰》、《地雷戰》、《小兵張嘎》等相當,但在國際上,只有《血戰台兒庄》是中國二戰結束六十多年以來,唯一一部能夠影響海內外的抗戰影片,從它出產以來的20年裡,只有《紫日》勉強能夠在國際上得到較高的評價)

二:《鐵血昆侖關》——杜聿明、董鹽官、田十圓

簡介:一九三九年,是中國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年頭。在日寇的鐵蹄的踐踏下,大半個中國淪陷了。這年秋冬,趁二次大戰在歐洲爆發,侵華日軍派出號稱「鋼軍」的精銳部隊——第五師團,在華南北部灣突襲登陸,攻佔南寧,長驅直入,妄圖切斷當時我唯一暢通的西南國際交通線,而威脅陪都重慶。剛剛裝備起來的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陸軍第五軍奉命南下抗敵於古戰場昆侖關下。該軍軍長杜聿明、所屬第二00師師長戴安瀾、新編第二十二師師長邱清泉及榮譽一師師長鄭洞國,皆為傑出的黃埔系青年將領。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結集各路兵馬十五萬人,發動了以昆侖關戰役為核心的桂南會戰。

(本片為《血戰台兒庄》的姐妹篇,同樣為楊光遠導演。本片以兩個視角來展開故事,一為杜聿明、鄭洞國等將領與日軍的鬥智鬥智,一為普通士兵們的浴血奮戰和愛國情懷。相比起《血戰》,本片多了些煽情色彩,總體水平也不如《血戰》,但放在國內所有的抗戰影片中,它依然是較為出色的)

三:《血戰南寧》——杜聿明、戴安瀾

簡介:從1939年夏天開始,日本侵略軍在我南海地區調動頻繁,正集結兵力,准備開辟華南戰場,企圖截斷我西南國際交通線,同年11月15日,日本侵略軍在防城、北海登陸,進占欽州。19日由欽州進擊南寧。杜聿明率領的第五軍奉桂林行營電令向南寧附近集中,准備進擊由欽州、防城登陸北進之敵。杜聿明奉命後,即令第200師戴安瀾部以步兵兩團先遣部隊,向南寧前進。該師第600團先出發。11月23日桂南日軍過鬱江,24日南寧失陷。我第600團23日始抵二塘附近。24日該團即與敵人遭遇,激戰兩日。此時,第200師主力,亦用汽車輸送逐次到達。為防敵北犯,乃於七、八塘附近與北犯之敵激戰一周,斃敵甚重,迄12月3日晚,第200師血戰旬日,傷亡頗大,急待整編補充,遂奉命向賓陽以北地區轉移陣地。12月4日,日軍進占桂南戰略要地昆侖關……

(這是《鐵血》的另外一部分內容,網路上流傳的只有昆侖關部分,本片在網上難以查找得到,倒是一些網路商業有出售,但刪減了不少內容,只有一個多小時……楊導說他還想拍一部遠征軍的抗戰電影,以湊成自己的抗戰影片三部曲,十分期待)

四:《七七事變》——宋哲元、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何基灃

簡介:1931年9·18事變後,日軍侵戰了東三省,進而虎視華北各省。宛平縣是當時的華北要道,駐守在這里的29軍在軍長宋哲元的領導下,對日軍日益加劇的軍事挑釁毫不畏懼。為了避免和日軍正面沖突,宋哲元主張從豐台撤出,日軍軟硬兼施,企圖讓29軍交出防區。中國軍人識破這一陰謀後。日軍向宛平城蘆溝城進逼,29軍各戰士做好了迎戰准備。

(比起《鐵血》遭禁十年的命運,本片幸運了許多,播出時引起較大反響。不過本片的製作水平顯得不及《血戰》和《鐵血》,在劇情上詳略不當,吉星文於瀘溝橋上奉勇作戰一事沒有得到明顯表現,趙登禹犧牲的場景略顯做作,居然要旋轉兩圈後倚著石像再仰天望一下,佟麒閣家人哭喪的場景簡直是台灣偶像劇式的……但片中的戰斗場景還是能夠讓人為之振奮,面對這些熱血的愛國戰士,我們不能不表示敬佩)

五:《兵臨絕境》——梁皖育、白雲森、李蘭、周浩

簡介:抗日戰爭中期,國民黨新編22軍被日寇重兵圍困在陵城。軍長梁夢征決心守住城池,等待援兵抗戰到底。孰料,增援的部隊一部叛變,一部被阻無法增援。為了保住全城百姓和全軍將士的生命,他違心地簽署了投降日軍的命令,並委託副軍長執行,而後飲彈自盡。圍繞軍長一紙手令的真偽,構成了一個迭宕曲折、大起大落、引人入勝的故事。

(本片與其說是抗戰片,不如說是分解人性的影片,只不過以抗戰為背景罷,當中並沒有多少中日軍隊交戰的場面。不過片子本身的水平製作還行,一些劇情很生動,正義感強的白雲森和欺世盜名的梁皖育形象都刻畫得惟妙惟肖。主角梁皖育在小說版里是姓「楊」)

六:《雄魂》——郭威、大鵬

簡介: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軍侵佔沈陽,以東北軍三零五團團長郭威為首的全體官兵,決心抗戰到底。被迫淪為草寇的大鵬,在救國會成員周校長和老同學、地下黨員許文娟的啟發、撮合下帶領兄弟下山,與三零五國聯合抗日。由於叛徒的出賣,致使這支隊伍還是失敗了,郭威戰死沙場,大鵬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投江自盡。

(七七事件和九一八事件都是抗戰史上的重要事件,本片以九一八事件以背景,我沒有看過這片子,不好評論)

七:《血誓》——余崇文、馬慕援

簡介:影片描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原前線張自忠將軍部820團團長馬慕援以抗日為重,不循私情,在嚴整軍紀中大義滅親,毅然將犯罪的養子與養女嚴加處決,殺一儆百,使軍心大振,以血的誓言和行動同瘋狂進攻的日寇血戰到底的英雄故事。

(自從1986年《血戰台兒庄》出爐後,和國軍有關的抗戰影片也隨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本片出產於90年代期間)

八:《大捷》——段仁義、方向公

簡介:在日軍和偽軍的屢屢進攻下,國民黨23路軍總司令韓培戈下令,把缺乏作戰經驗的新編第三團提前結束編練,調往前沿參戰,而讓他的嫡系1761團駐守下崗子村。戰鬥打響後,新三團傷亡慘重。團長段仁義、參謀長方向公請求增援。但司令部不讓1761團增援,也不讓新三團後撤。於是方向公下令血戰,副團長霍傑克編了新三團團歌鼓舞士氣。在民族義憤的激勵下,取得小勝。但在當時敵強我弱的總形勢面前,在日軍與1761團的夾擊下,新三團終於全軍覆滅。最後,在「阻擊日軍有功」的授勛儀式上,新三團的倖存者段仁義、霍傑克和鐵匠出身的士兵歐陽貴,義憤填膺,拔槍向韓培戈射去。

(影片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而作,情懷較為精彩,作品對國民黨存在的內部斗爭作了批評,而對下層官兵則進行歌頌,故事的結尾充滿了悲劇色彩)

九:《浴血疆城》——鳳丫、嚴思鵬

簡介:1936年秋,侵華日軍向國民黨駐守在馬家鋪一帶大舉進攻,傅作義調撥軍火支持陶城,途中遭到土匪黃老漂的劫持。駐守陶城的國民黨團長嚴思鵬知道後,想要收編這股力量共同抗日。共產黨游擊隊政委老張也力勸黃將軍火送回。而嚴怕黃歸順共產黨,派人親自拜訪黃,並轉告將黃劫持的軍火作為黃部的裝備,黃高興地同意收編。不料,嚴卻將黃部剿滅,並將黃抓獲。游擊隊派人救出了黃。黃老漂認清是非,毅然帶隊加入游擊隊,並捐軀沙場。

(故事的最後就是,日軍瘋狂地向陶城大舉進攻,黃老漂、紅果子隨同游擊隊前去增援困守在陶城的國民黨軍隊。槍林彈雨中,黃老漂、紅果子都犧牲了。英勇壯烈的場面使身負重傷的國民黨團長嚴思鵬愧疚萬分,不禁熱淚盈眶)

十:《喋血黑谷》——王朝宗、宋克森

簡介:1939年夏,國民黨中原前線的84軍第1師被日寇重兵包圍,軍情險惡,軍長王朝宗請求增援,蔣介石只給了他一紙密令,指使他「曲線救國」。王對此無比憤慨,他雖奉命與日軍談判,但決不準備妥協。談判消息被報界披露,蔣介石為逃避聯日反共的罪責,忙令中統與軍統特務向王朝宗收繳密令……

(這是第一部涉及到國民黨抗戰的影片,出產於1984年,講述了共產黨鼓勵國民黨中的愛國將領與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頑固派斗爭的故事。雖然有些內容值得商榷,但總體上情節處理得還算不錯)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❺ 抗戰片排名前十電影

有《大逃亡》、《約克軍曹》、《兵臨城下》、《光榮戰役》、《硫磺島家書》、《孤獨的生還者》、《全金屬外殼》、《我們曾是戰士》、《黑鷹墜落》、《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是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戰爭片,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影片於1998年7月24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描述了諾曼底登陸後,瑞恩家4名於前線參戰的兒子中,除了隸屬101空降師的小兒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個兒子皆已於兩周內陸續在各地戰死。

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出於人道考量,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

❻ 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上映了哪些電影名

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上映的電影有《少年楊靖宇》。

《少年楊靖宇》是2015年出品的勵志電影,由張文藝執導,栗思涵、康帆、杜旭東、高翔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少年時期刻苦學習,與地主惡霸李二鳥不屈不撓作斗爭,以及上小學後在進步教師領導下,參加反帝愛國活動、抵制日貨、焚燒日貨等英勇事跡。影片於2015年9月3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6)2017年抗戰愛國電影擴展閱讀

《少年楊靖宇》劇本從楊靖宇1905年2月出生,寫到1923年7月他為尋求救國救民真理離開家鄉到開封省《少年楊靖宇》以楊靖宇少年時期的真實經歷為素材,經藝術創作而成。

故事從楊靖宇1905年2月出生講起,到1923年7月他為尋求救國救民真理離開家鄉到開封省立第一工業學校求學結束,其中的智斗反動學監和假洋鬼子,組織帶領進步青年學生張貼抗日宣傳標語、上街遊行示威、火車站焚燒漢奸商人的大批日貨等壯舉,顯示了主人公倔強不屈、堅韌不拔的剛毅品格。

❼ 中國抗日戰爭電影大全

《血戰台兒庄》
中國大陸首部正面描寫國民黨抗戰的戰爭巨片,製作非常精良,公正客觀,在海外的影響力很大。影片高度還原了當時的軍服和武器,其嚴謹的程度是國內其他抗戰片遠遠不能及的(即使官方政策片《大決戰》也免不了有搞錯軍服和武器之處)。
《鐵血昆侖關》

是《血戰台兒庄》的姐妹篇,感覺遠不如《血戰》。本片曾在西班牙電影節上獲獎,並被破例連映兩場。
《梅花》
台灣四大抗戰片之一。講述八年抗戰期間百姓們的生活,帶有些詩情畫意,更難得的地方在於片子中對愛國人士的刻畫有著更深的層次,就連敗家子也有愛國的一面,可惜的是本片的日軍沒有使用日語,稍顯遺憾。ps:主題曲很經典。
《英烈千秋》

台灣四大抗戰片之一。張自忠的個人傳記,拍得有些意識形態,片尾處還對共產黨進行了貶低。
《八百壯士》
台灣四大抗戰片之一。林青霞的成名作,片中她扮演的是楊惠敏(林青霞和她本人見過面)。影片中搞錯了一些武器裝備,引起了抗戰老兵的不滿。
《七七事變》
雖然意識形態很濃,日軍也說著一口漢語,但片子拍得還比較嚴謹,主要人物包括在盧溝橋上第一個以身殉國的排長,都有確切可查的事跡,現在中國的片子很少拍得如此認真了。
《大捷》
很多人認為《集結號》是第一部表現士兵怯懦一面的國產影片,但其實早在90年代的《大捷》就已經突出了這一點。雖然是個好題材,但其實影片的拍攝水平很一般。
《三毛從軍記》
《三毛流浪記》的抗戰版,上世紀的經典搞笑巨作,片子對國民黨進行了醜化。
《天若有情ⅲ烽火佳人

天若有情系列的第三部,劉德華主演。

❽ 有關中國抗日戰爭的電影電視劇有哪些

1、楊靖宇——愛國英雄

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

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❾ 抗戰經典老電影戰爭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

❿ 愛國主義紅色經典影片有哪些

愛國主義紅色影片有哪些,《十月圍城》,《建國大業》,《建黨偉業》,《辛亥革命》,《建軍大業》等。

1,《十月圍城》

《十月圍城》由陳德森導演,陳可辛監制,甄子丹、謝霆鋒、王學圻、梁家輝、李宇春、范冰冰、黎明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環,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夫、學生、賭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雙重高壓下,浴血拚搏、保護孫中山的故事。影片於2009年12月18日上映。

2,《建國大業》

《建國大業》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國歷史電影,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作品。本片由黃建新執導,韓三平擔任製片人,雲集了華語影壇百餘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影片。

影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線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籌備,突出了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

3,《建黨偉業》

《建黨偉業》(Beginning of the Great Revival)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該片由韓三平、黃建新執導(海外部分由李少紅執導,五四時期部分由陸川執導,戰爭場面由沈東執導),由劉燁、陳坤、張嘉譯、馮遠征等108位明星出演。

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該片於2011年6月15日在中國大陸正式公映。

4,《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由張黎和成龍執導,趙文瑄、李冰冰、陳沖、孫淳、房祖名、胡歌、余少群、杜宇航等主演的革命戰爭片。該片講述了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

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的故事。該片於2011年9月23日在中國內地公映。

5,《建軍大業》

《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由劉偉強執導,韓三平擔任總策劃及藝術總監,黃建新監制,劉燁、朱亞文、黃志忠、王景春、歐豪、劉昊然、馬天宇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影片於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大陸上映,8月3日在中國香港及澳門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