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光線傳媒2018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光線傳媒2018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2-28 22:52:07

Ⅰ 查理九世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查理九世》(Charlie IX & Dodomo)是光線傳媒出品的一部真人電影。隨著動畫電影的發展,未來動畫和真人的結合將是電影的一大趨勢,真人奇幻電影也可能成為重要類型。定檔將於2018年7月13日在全國上映。[1]

  • 中文名

  • 查理九世

  • 外文名

  • Charlie IX & Dodomo

  • 出品公司

  • 光線影業

  • 發行公司

  • 光線影業

  • 製片地區

  • 中國大陸

  • 導演

  • 王競

  • 類型

  • 奇幻,劇情

  • 上映時間

  • 2018年7月13日

  • 對白語言

  • 普通話

  • 色彩

  • 彩色

Ⅱ 2018年電影公司眾生相:傳統五大博納第一、新興公司騰訊系登頂

​文|行者

2018年,即使整個影視行業悲觀情緒外溢,電影行業仍然實現了可貴的增長。

根據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票房首破600億元,達到60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06%,實現票房新高,同時新增銀幕9303塊,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0079塊,穩居世界首位。

尤其讓人驚喜的是,國產電影的票房出現強勁增長,貓眼電影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國產片以77.5%的數量取得了票房總量的60.3%,國產片票房佔比相比於去年增長了3.4個百分點,也是近三年來首次突破60%的心理線。

票房的增長得益於影片質量的提高。在全年票房TOP5中,有四部來自國產片,其中《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葯神》三部過30億元的電影均為國產片,票房分別達到36.5億元、34億元和31億元;且貓眼評分都超過9分,分別為9.4分、9.0分和9.6分。

這些成績取得的背後,都是中國電影人努力耕耘的回報,也是各大電影出品公司在市場巨變下堅守的成果,不論是傳統的博納、光線、還是新興的互聯網影視力量騰訊影業、貓眼電影,都在發揮各自優勢,堅守著初心:做好電影。

站在2019年的起始點上,文娛商業觀察以5億元票房為基準線,因為這個體量的電影是大片的票房起點,也是大部分影片盈利的起點,來盤點2018年新老影視公司的出品成績單。

榜單背後不僅反映了出品公司實力的變化,更反映出互聯網影視在近些年來與傳統影視的融合,就像NETFLIX正式成為美國電影協會(MPAA)一員,成為第一家加入MPAA的非電影公司、第一家加入MPAA的流媒體。打破了傳統電影公司=美國電影主流的觀念。

這件事情的標志意義在於,以什麼樣的方式做電影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出了什麼樣的影片,只要影片得到市場和觀眾的認可,出品公司同樣會得到市場的尊重和認可。

傳統五大:博納優異、華誼漸弱、光線萬達穩字當頭

2018年,中國影視產業的多事之秋。

在7天57.3億史上最貴春節檔的加持下,內地影視取得了夢幻開局。二月28天101億票房,也刷新了世界影史最快百億紀錄。萬達、光線、博納等行業傳統公司大佬出品成績,也取得「開門紅」。內地影市進入下半場後,「陰陽合同」引發 娛樂 產業大地震。傳統影視大佬的命運軌跡,開始向著不同方向演化。

2018年春節檔,擅長打造主旋律影片的博納影業,主出品的《紅海行動》以36.5億成績,榮膺檔期票房冠軍。國慶檔期間,其主出品的《無雙》,憑借觀眾正面口碑加持,最終拿下12.73億成績,問鼎檔期票房冠軍。國內三大黃金檔期的「兩冠王」身份,讓市場對博納刮目相看。

2018年華誼兄弟出品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找到你》等多部作品。其主控影片中,僅有《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最終累計票突破五億大關,達到6.06億。原計劃2018年內上映的《手機2》,在7月中旬殺青後再無相關消息傳出。不過,2018年國慶檔,華誼出品的《找到你》成為文藝片黑馬,並最終取得了2.85億成績。但一部電影的出彩,並不能掩蓋華誼整年市場表現的式微。

與博納、華誼的起落相比,光線傳媒、萬達影視、中國電影等傳統頭部公司,表現穩扎穩打。

2018年,光線出品的8部影片以青春與動畫類型為主。其參與出品的《超時空同居》與《動物世界》,分別取得8.99億、5.09億票房。暑期檔,光線參與出品的《一出好戲》取得了13.55億累計綜合票房,表現亮眼。遺憾的是,其參與出品的動畫類型作品沒有爆款誕生。

2018年春節檔,萬達影視出品的《唐人街探案2》、《熊出沒·變形記》,分別取得33.97億、5.68億累計票房,利潤可觀。暑期檔,其主出品的兄妹喜劇《快把我哥帶走》,口碑與票房均取得不錯成績。相較而言,去年萬達影視保持了穩定發揮。

作為國字頭的行業巨頭,2018年中國電影出品了《捉妖記2》《無問西東》等,市場表現平穩,符合其一貫的風格。其中,票房成績超5億的2部作品,合計票房達到29.9億。英皇電影作為香港公司的傳統廠牌,參與出品了《紅海行動》、《無雙》、《無名之輩》三部爆款,吸金能力非同一般。

行業新貴:爆款捕手北京文化,徐崢、寧浩成最大贏家

2018年,傳統影視大佬的大考之年,也是許多行業新貴的立足之年。

北京文化繼續扮演者爆款捕手的角色,現實題材作品《我不是葯神》、《無名之輩》的火爆,讓其再次成為市場焦點。《我不是葯神》公映期間,公司股票大漲,市值最高漲幅達到40億。唯一遺憾的是,其出品的《英雄本色2018》票房慘淡。這也是北京文化2018年的最大遺憾。

《我不是葯神》的出圈,讓壞猴子影業、北京真樂道、歡喜傳媒三家公司從幕後走到了前台。徐錚、寧浩之間的投資版圖,逐漸清晰起來。通過梳理三家公司出品成績,不難發現2018年的內地影市,徐錚、寧浩成為最大贏家。

2018年,寧浩的壞猴子影業主出品了《我不是葯神》,導演文牧野正是電影計劃的首期簽約對象。這也是2018年,公司唯一出品的電影作品。徐錚的真樂道文化參與出品了《我不是葯神》、《超時空同居》等四部影片。徐錚、寧浩作為聯合創始人的歡喜傳媒,在《我不是葯神》之前,還出品了劉若英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取得13.6億票房。

除此之外,2018年暑期檔,開心麻花參與出品的《西虹市首富》取得25.47億票房,延續了麻花作品的爆款表現。國慶檔,開心麻花基於舞台劇IP打造的《李茶的姑媽》上映。在較高的映前熱度中因為口碑問題而未達預期。最終,此片取得了6.04億票房。2018年,開心麻花可謂是有喜有憂。

與開心麻花關系密切的新麗傳媒,也參與出品了《西虹市首富》和《李茶的姑媽》。賀歲檔根據義大利口碑佳片翻拍的《來電狂響》也是由其出品,當前已取得6.35億票房。新麗傳媒能否將母公司閱文集團優質文學IP,改編成更多優質影視作品更值市場期待。

互聯網影視公司:騰訊影業+企鵝影視登頂,貓眼阿里可圈可點

2018年,騰訊影業、企鵝影視、阿里影業、貓眼 娛樂 等新興互聯網影視公司,機遇與挑戰並存。四者在出品端均有良好表現,逐漸登上影視行業主舞台。

其中,騰訊系市場表現出眾。據統計,2018年票房5億以上出品公司中,騰訊影業與企鵝影視聯合拿下71.58億票房,位居排行榜冠軍,其中騰訊影業佔41.67億,企鵝影視佔29.91億。

作為新興網聯網影視公司的後來者,騰訊影業通過不斷 探索 與總結,在過去一年給出品市場留下了諸多優質作品。從春節檔6.05億的《熊出沒·變形記》,到國慶檔6.28億的《影》,再到18.7億的漫威作品《毒液:致命守護者》。其中,張藝謀導演的《影》,以12項獲獎提名領跑第55屆中國台灣金馬獎。最終,影片斬獲最佳導演、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最佳視覺效果四項大獎,成為當晚最大贏家。《毒液:致命守護者》不僅中國市場表現優異,全球累計票房突破也以10億美元,創造漫威「身價」最高單人英雄。

與此同時,企鵝影視作為騰訊系另一廠牌,參與出品了《無問西東》、《捉妖記2》。在賀歲檔及春節檔,市場表現突出。其中,《無問西東》還幫助王力宏、章子怡拿下第10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男女主角。

暑期檔與國慶檔,阿里影業分別參與出品了《西虹市首富》、《無雙》等影片,市場票房表現可圈可點。其中,其聯合出品的《碟中諜6》,在大盤走勢趨冷的狀態下長線走勢穩定,最終突破12億票房。

2018年,貓眼參與了24部作品的運作。其參與出品的影片覆蓋三大黃金檔期,有《捉妖記2》、《後來的我們》、《熊出沒·變形記》、《李茶的姑媽》等。在貓眼網路票務平台的支持下,這些影片均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通過以上盤點,不難發現傳統影視巨頭,正在被行業新貴及新興互聯網影視公司逐漸趕超。影視寒冬季之下,新興互聯網影視公司的成長速度超出預期。未來整個影視產業格局,或將面臨重新洗牌。

Ⅲ 哪吒票房破億什麼情況《哪吒》上映僅1小時29分就破1億

票房突破1億元,僅用時1小時29分!7月26日,《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稱《哪吒》)正式上映,一舉打破了動畫電影最快破億紀錄。

截至7月26日下午,《哪吒》票房已達到1.43億元,遠遠高於同日上映的其他電影。

貓眼專業版預測,《哪吒》的內地票房有望達到17.95億元。在豆瓣電影上,已有超過8萬人打分,評分高達8.8分。真可謂「既有票房,豈差口碑?」

作為IMAX首部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由彩條屋影業、可可豆動畫和十月文化聯合推出。背後的上市公司是光線傳媒。

東興證券和聯訊證券分析師認為,《哪吒》點映口碑的火爆並沒有完全反應到光線傳媒股價上。聯訊證券給了《哪吒》10億元的預估票房,並建議投資者參與爆款影片《哪吒》的交易性機會。

截至7月25日收盤,光線傳媒的股價已經連續6個交易日出現上漲。但今天尾盤卻來了個大陰線,真詫異。

對於一部動畫電影而言,《哪吒》取得的成績實屬難得。

目前,內地的動畫影片票房冠軍為2016年上映的《瘋狂動物城》(15.3億元),國產動畫的冠軍則是2015年暑期檔的黑馬影片《西遊記之大聖歸來》(9.57億元)。

據藝恩數據顯示,在目前內地影史上票房超4億的動畫影片僅有21部,而國產動畫則僅有6部,大多數國產動畫仍擺脫不了低幼的限制,在票房上很難有突破。

也有人感嘆,光線傳媒終於「熬出頭」了。

從2015年成立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下稱「彩條屋」)起,光線傳媒布局動畫電影已有數年,是國內較早布局動畫電影的頭部影視公司。

據天眼查數據,彩條屋影業成立於2015年7月3日,法定代表人為王長田,是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獨資子公司。

光線傳媒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光線傳媒從發行公司進入娛樂業內容的發行、製作,先選擇了青春片、喜劇片的類型,取得成績後再拓展,同時發行和投資是主要的項目來源,現在是多種類型齊頭並進,製作變成最主要最重點的領域,投資和發行是連帶的。

年報顯示,在影片項目的運作上,光線傳媒旗下七個品牌齊頭並進,各自發力,建立自己的特色和行業優勢,公司不是只有一個光線影業,而是多支力量在共同戰斗,以保持在細分領域的競爭力,也有利於公司培養人才。其中,彩條屋專注於動畫及根據動畫題材改編的真人電影。

光線傳媒的動畫電影「生意經」背後,有著怎樣的投資邏輯?光線傳媒王長田曾向記者算過一筆賬,低成本、高收益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王長田表示,目前動畫電影的成本比真人電影低,一是因為沒有演員成本;二是投資的公司本身非常有實力,製作成本控製得比較好;三是動畫電影系列化後,成本下降,毛利率提高。動畫模型做好之後,再次使用的時候不再產生太多成本,而真人系列電影的第一部火了之後,拍到第二部時演員費用會顯著提高。

目前,光線傳媒的動漫業務板塊主要包括動畫影視及動漫題材的真人影視等,是公司在橫向領域內優勢最明顯的業務板塊,也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業務板塊之一。

今年4月,光線傳媒接受機構調研時曾表示,今年開始有望迎來動畫大年,有望上映三部國產動畫片,分別為《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和《妙先生》。

製作中的動畫片有《深海》《鳳凰》《星游記》《魁拔》《西遊記之大聖鬧天宮》《大魚海棠2》等超過10部,公司每一年都可能有幾部大的動畫片上映。

光線的目標是建立自己的彩條屋宇宙,對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公司目前已經投資了20多家動畫公司,其中包括幾家動畫電影製作公司,希望解決中國二維動畫製作能力不足的問題。

在投資業務方面,2018年到2019年一季度,光線傳媒投資了12家公司,其中6家是影視公司,6家是動畫公司。

最後,大家猜猜看,《哪吒》這波能賺多少票房?能否超越《大聖歸來》?能否超越《瘋狂動物城》?

不管過不過,有句話不會錯,偉大是熬出來的。

Ⅳ 光線傳媒拍過哪些電影和電視劇

電影:

光線影業2006年底推出第一部作品《傷城》就取得了超高票房,之後上映的《導火線》和《鐵三角》均榮登上映期間國產電影票房冠軍寶座。光線影業2008年投資和發行的電影超過6部,其中包括徐克《深海尋人》、杜琪峰《蝴蝶飛》、劉鎮偉《出水芙蓉》、麥兆輝《大搜查》、林超賢《證人》等作品。2009至2011年,光線影業每年投資和發行15部以上的主流電影。2011年光線影業躋身全國前三名,2012、13年投資製作發行影片20部,總票房超過40億,穩居華語電影前兩位。

2012年賀歲檔里,光線影業投資的小成本喜劇《人再囧途之泰囧》(簡稱「泰囧」)成為最大的「黑馬」,根據新浪微博里「@電影票房貼吧」的數據顯示:「泰囧」自2012年12月12日上映以來,不斷刷新國產電影的各項紀錄,截至2013年1月1日,票房已成功過10億元,觀影人次達3000萬,令業界人士為之瞠目。[6]在電影投資方面,光線影業堅持三個原則:只做商業類型片、參與國際合作、介入推廣發行,目標是成為「中國第一原創電影公司」。

2014年,光線影業以《爸爸去哪兒大電影》《同桌的你》開局,票房近12億,接下來《分手大師》《秦時明月》《四大名捕大結局》《我就是我》《親愛的》《我的情敵是超人》《我叫MT》即將上映。

同時,新項目《港囧》《鍾馗伏魔》《鬼吹燈尋龍訣》《左耳》《古劍奇譚》《改頭換面》《全民危機》《大魚海棠》《水果大逃亡》《誰的青春不迷茫》《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致我們突如其來的愛情》等影片即將開機或已進入後期階段。

發行的電影《泰囧》[1](12.66億)《致青春》(7.26億)成為現象級影片,2012、2013年投資製作發行影片20部,總票房超過40億。自有品牌手游《分手大師》已於2014年6月上線。《美人魚》影片票房突破30億刷新華語電影票房紀錄。

電視劇:

2006年以來,光線傳媒投資的電視劇近20部。作為首都廣播電視製作業協會副會長單位,光線傳媒推出了包括《暴雨梨花》、《房前屋後》、《新上海灘》、《中國兄弟連》、《落地請開手機》、《鷹與梟》、《A 計劃》、《張禮紅的現代生活》、《都是愛情惹的禍》、《好好過日子》、《福禍相依》等一批熱播電視劇,總數已達600多集,成功躋身中國電視劇製作業前十強之列。

光線傳媒旗下的《630劇場》擁有1500集情景劇版權,2007年成功推出中國最長的系列情景喜劇《閑人馬大姐》的續集《新馬大姐》100集;2008年,光線傳媒將繼續推出《新馬大姐》100集,同時還將推出另一部情景喜劇《桂花打工記》100集。

Ⅳ 查理九世的解密卡用什麼替代

每一套書的解密卡都不一樣,不可以用別的替代、查理九世的解密卡是全冊通用的,你只要有一張查理九世的解密卡就可以了:

《查理九世》(Charlie IX & Dodomo)是光線傳媒出品的一部真人奇幻電影,改編自雷歐幻像原創少年冒險系列小說,由王競執導,秦昊等主演的冒險奇幻電影。

影片講述了墨多多探險團和小狗查理為了尋找扶幽,一起深入神秘禁地404城,開始了一段背後隱藏著不可思議真相的冒險之旅。

影片於2018年7月13日在中國上映。

幻想成為冒險家偵探的蹩腳小學生墨多多,在生日時收到了一份來自爺爺的贈禮,這是一隻有著悠久皇室血統證明的狗,它的名字是"查理九世"。但是這似乎不是一隻簡單的狗,想像之外的麻煩接踵而至,一個個巨大而善惡未知的秘密隨之展開。

《查理九世》(Charlie IX & Dodomo)是光線傳媒出品的一部真人奇幻電影,改編自雷歐幻像原創少年冒險系列小說,由王競執導,秦昊等主演的冒險奇幻電影。

Ⅵ 查理九世(莫璽楊,張煜雯主演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查理九世》(Charlie IX & Dodomo)是光線傳媒出品的一部真人奇幻電影。定檔將於2018年7月13日在全國上映。[1]

影片改編自雷歐幻像原創少年冒險系列小說,講述了墨多多探險團和小狗查理為了尋找扶幽,一起深入神秘禁地404城,開始了一段背後隱藏著不可思議真相的冒險之旅。[2]

  • 中文名

  • 查理九世

  • 外文名

  • Charlie IX & Dodomo

  • 出品公司

  • 光線影業

  • 發行公司

  • 光線影業

  • 製片地區

  • 中國大陸

  • 導演

  • 王競

  • 類型

  • 奇幻,劇情

  • 上映時間

  • 2018年7月13日

  • 對白語言

  • 普通話

  • 色彩

  • 彩色

Ⅶ 光線傳媒出品的電影有哪些

古裝情景喜劇《清明下河圖》、《深海尋人》、《家有喜事》、《親密》、《東邪西毒—終極版》、《傷城》、《導火線》、《鐵三角》、《蝴蝶飛》、《大搜查》、《出水芙蓉》、《證人》《奪標》、《畫壁》、系列古裝武俠片《兵器譜》前7部、《麻花》、《傷心童話》······

Ⅷ 電影公司半年報:光線、萬達狀態回暖,華誼、北文持續失速


暑期檔即將收官,仍未出現一部爆款,這也成為了上半年電影市場疲軟前行的縮影。


上半年,電影市場的發展情況並不樂觀。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內地票房總收入為275億元,相比2019年同期下滑了36億。


雖然,春節檔在《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的帶動下,以78.22億的成績創下了華語影史新高,但後續整個市場呈現出內容供給嚴重不足的局面,本被寄予厚望的暑期檔,也因疫情反復下部分地區影院的閉門而啞火。



不過,對不少電影公司來說,相比於2020年上半年,2021年的電影市場已經為它們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機會。從上半年光線傳媒、萬達電影、華誼兄弟、北京文化、橫店影視五家上市電影公司的財報來看,光線傳媒、萬達電影、橫店影視的經營狀況都已經回暖,其中光線傳媒凈利潤更是飆漲2255.45%。


而華誼兄弟和北京文化,目前則仍面臨著營收壓力,前者雖扭虧為盈,但扣非凈利潤為虧損狀態,後者凈利潤虧損達到4506萬元。


《你的婚禮》以小博大,光線傳媒凈利潤飆漲2255.45%


業績: 上半年營業收入7.55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91.3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85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255.45%。



2020年上半年,光線傳媒凈利潤僅2057萬,這也是因為原定於去年春節檔、情人節檔上映的《姜子牙》《蕎麥瘋長》等影片均撤檔延後上映,上半年僅依靠《誤殺》《兩只老虎》《南方車站的聚會》等2019年年末上映的影片來支撐營收。


2021年上半年,《人潮洶涌》《明天會好的》《你的婚禮》《陽光姐妹淘》等新片接連上映,成為了光線傳媒凈利潤暴增的關鍵。財報顯示,上半年光線傳媒參與投資、發行或協助推廣並計入本報告期收入的影片總票房約為16.97億元,其中口碑穩健的《人潮洶涌》在春節檔收獲7.62億票房,之後,《你的婚禮》則收獲了7.89億的票房。



從《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悲傷逆流成河》《超時空同居》等影片的票房來看,光線傳媒確實如財報中所言,在中低成本高回報的類型片上具有成熟經驗和駕馭優勢,《你的婚禮》也是此類作品。不過需要警惕的是,近幾年這些以小博大的影片中普遍缺乏口碑之作,《你的婚禮》豆瓣評分甚至未達到及格線,未來光線在強調方法論的同時,或許更應注重內容質量。


財報顯示,光線傳媒的內容儲備中,《五個撲水的少年》《沖出地球》《堅如磐石》等均已完成製作,《狙擊手》《十年一品溫如言》《一年之癢》《會飛的螞蟻》《深海》等影片正在製作過程中。由此也不難看出光線傳媒的投資戰略,即以《狙擊手》《堅如磐石》等大導演作品、《十年一品溫如言》這種IP項目、《深海》等頭部動畫電影為主力,以其它中小體量的影片為「配菜」。



《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兩部動畫電影的成功,對光線動漫業務的意義暫且不談,這兩部電影帶來的營收,顯然讓光線在內容投資上更有底氣了。接下來的項目儲備中,《狙擊手》《堅如磐石》《十年一品溫如言》等影片的出品方都為光線,其中《狙擊手》還為投入成本相對較高的戰爭題材。


2018年影視行業進入變革期後,各大電影公司之間的合作便在加速,大片或中成本影片由多家頭部影企聯合投資出品已成為常態,這也是單個電影公司降低投資風險的最好方式。比如上半年的《懸崖之上》背後,就集結了中國電影、英皇影業、上海電影、阿里影業等多家投資方。


近幾年來,光線傳媒在動畫電影領域的投資布局已取得建樹,但在主流電影領域,光線的布局一直以擅長的中小成本影片為主。如今,在公司運轉穩定,營收和現金流皆向好的情況下,強化對《狙擊手》這種頭部內容的主投主控,或許也是光線傳媒實現突破的機會。


上半年僅上映兩部影片,萬達電影「內容荒」


業績: 上半年營業收入70.34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56.6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39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40.77%。



2021年上半年,全國觀影人次達到6.8億,較2019年同期下降15.9%,但相比於2020年長達半年多的歇業,觀影人次的復甦已經足以令萬達電影、橫店影視等恢復元氣。財報顯示,上半年萬達電影觀影收入達40.4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57.43%,而去年同期這個數字只有5.33億。


半年報里,萬達電影公布了最新的院線資產數據,截至2021年6月30日,萬達電影在國內擁有已開業影院712家,6174塊銀幕,影院規模還在持續提升。但對萬達電影來說,觀影業務「投資回報率低」的困局仍在繼續,上半年萬達電影觀影業務的毛利率僅為13.38%,而商品、餐飲銷售收入,以及電影製作發行及相關業務收入的毛利率都在60%以上。


近幾年,萬達電影一直在向覆蓋電影投資、製作、發行、放映的全產業鏈業務發展,提升上游內容參與度,平衡自身的營收結構,但在內容投資與製作上,萬達電影的速度和成果顯然都不及外界預期。可以發現,在2018年和2019年,萬達電影每年出品的影片都在10部以上,但在票房和影響力上雙雙取得成功的主控作品,似乎只有《唐人街探案》。



2020年,《唐人街探案3》延遲上映,就已經暴露了萬達電影在內容儲備上的乏力。去年一年,萬達電影只上映了三部作品,其中主控的《月半愛麗絲》票房為2847萬,雖然參投的《金剛川》和《我和我的家鄉》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但萬達電影都為聯合出品方,且位次並不靠前。


2021年上半年,萬達電影的內容儲備依然乏力,僅上映了《海底小縱隊:火焰之杯》和《唐人街探案3》兩部電影,前者票房為5326萬。下半年,萬達電影的待映影片雖然不少,但除了已經上映且票房表現乏力的《我的父親焦裕祿》《二哥來了怎麼辦》外,《陪你很久很久》《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天星術》等待映作品中,僅《天星術》這部奇幻冒險片體量較大。



收購萬達影視時,萬達電影的預期是讓院線業務與內容業務產生協同效應,但通過單一爆款獲得長遠發展並實現協同顯然是不現實的。如今,萬達電影也意識了這一問題,在半年報里提出將 探索 主旋律、合家歡、懸疑犯罪、 情感 青春、科幻玄幻和親子動畫等六大系列影片,並通過「菁英+」電影人計劃繼續挖掘和培養導演、編劇領域的新生力量,為內容業務輸送人才。


其實,遍觀萬達電影近幾年的投資足跡可以發現,《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我不是葯神》《戰狼2》等爆款背後都有萬達電影的身影,但和《金剛川》和《我和我的家鄉》一樣,萬達電影在其中的參投比例都不高,可見其投資策略一直存在問題。


靠轉賣資產扭虧為盈,華誼的實景 娛樂 沒有「新故事」


業績: 上半年營業收入5.79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78.3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6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45.75%,扣非凈利潤為-2.26億,較上年同期增長3.01%。



從表面來看,華誼兄弟上半年實現了扭虧為盈,但若拋開對華誼騰訊 娛樂 有限公司部分股權、騰訊音樂及貓眼 娛樂 等金融資產、部分實景 娛樂 項目的資產處理,華誼大概率仍處於虧損狀態。


上半年,華誼收入前五名的影視作品為《侍神令》《溫暖的抱抱》《超越》《謝里》《你好,李煥英》,合計實現收入2.79億,占營業收入的48.27%。其中雖有拿下了春節檔票房冠軍的《你好,李煥英》,但華誼在其中只是第六大聯合出品方,能從54億票房裡獲得的分成是極為有限的。



在《超越》《謝里》《你好,李煥英》三部作品中,華誼都為參投方,而上半年華誼主投的《侍神令》和《溫暖的抱抱》,票房分別為2.73億和6.69億。對曾被爆料成本高達6億的奇幻電影《侍神令》而言,口碑失利導致原IP《陰陽師》帶來的票房加持寥寥無幾,2.73億的票房收入下,華誼兄弟面臨巨額虧損。


從華誼下半年的內容儲備來看,除了已經上映的《盛夏未來》和《混沌行走》,華誼接下來還有《鐵道英雄》《749 局》《美人魚2》《假如愛有天意》《搖滾藏獒:藍色光芒》等國產片,以及參投的好萊塢科幻片《月球隕落》等待上映。從海外影片來看,同為科幻題材的《混沌行走》內地票房最終可能難以突破千萬,無知名演員加持的《月球隕落》票房或許更不理想。


從華語片來看,華誼的《鐵道英雄》《749 局》等都難以邁入頭部大片梯隊,目前定於國慶上映的《鐵道英雄》想看人數僅3萬多人,後者則為4.4萬人。此外,《美人魚2》或許要等到2022年才能上映,但在當下電影市場的大環境里,《美人魚2》想如前作般豪取數十億票房已是難事。



如今,華誼兄弟的內容業務多少缺乏看點,也是因此,半年報里華誼才耗費了大量篇幅來講述實景 娛樂 的故事,稱將繼續聚焦「影視+實景」,完善並加速IP的製作和轉換,以提高內容變現能力。上半年,華誼品牌授權及實景 娛樂 板塊營業收入5295萬元,較上年同期相比上升433.11%,但這更多是受疫情影響,從收入佔比來看,品牌及實景 娛樂 僅貢獻了9.15%的收入。


財報里,華誼對實景 娛樂 信心大好,但現實動作卻與之反向而馳。今年上半年,天津實景 娛樂 退出了河南建業華誼兄弟文化 旅遊 產業有限公司和南京華誼電影小鎮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8月份,華誼又發布公告稱,擬以2.25億元的價格轉讓天津實景 娛樂 15%的股權。或許,實景 娛樂 業務的盈利及前景並不樂觀,否則華誼也才會接連做出割捨。


從財報來看,華誼兄弟在元氣大傷後,依然沒有回歸正軌,仍在掙扎當中。如今,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開放,與上海的迪士尼樂園一南一北遙遙對望,未來華誼的實景 娛樂 之路或許會更為艱難。


《你好,李煥英》收入去向成迷,北京文化仍陷虧損漩渦


業績: 上半年營業收入2156萬,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81.7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506萬,虧損比重較上年同期縮小了29.92%。



上半年,北京文化2156萬的營收,是由《沐浴之王》《特警隊》《雲邊有個小賣部》《四十九日祭》《金剛川》等作品貢獻的,其中《沐浴之王》帶來的營收為1445萬。這些作品多於去年上映,而北京文化今年上半年上映的《你好,李煥英》,並未計入業績之內。


《你好,李煥英》上映前,北京文化發布公告稱已經賣出了電影的發行權,委託第三方公司進行保底發行,保底票房收入為15億元,截至2月17日,北京文化來源於該影片票房的收入約為6000萬至6500萬的區間。當時《你好,李煥英》的票房為27.29億,最終影片取得了54億的票房成績,但因保底協議超額部分的分成比例會降低,北京文化的最終收入不可能直接翻倍,但大概率也在8000萬左右。



賣掉發行權後,北京文化不再是《你好,李煥英》的最大受益方,但是若這筆業績計入上半年收入,對經營不佳的北京文化來說,也能稍微提振士氣。可在財報中,北京文化卻給出了「受電影項目收入確認周期影響未計入業績」的說法,對比《你好,李煥英》已經計入華誼兄弟上半年的業績,北京文化的說法顯然存疑,但具體原因為何尚不得知。


接下來,北京文化待上映及仍在籌備中的項目有《東極島》《749局》《來都來了》《讓我留在你身邊》《白蛇前傳之封魔錄》,以及《封神三部曲》和《畫江湖》系列。其中由烏爾善執導的《封神三部曲》採取三部連拍的模式製作,目前影片的外景拍攝基本殺青,其中第一部的特效製作也已完全,只待上映。



今年上半年,北京文化出於分散投資風險、緩解公司流動資金壓力等多重考慮,與西藏慧普華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了協議,作價6億元轉讓了《封神》系列三部影片各25%的份額。之前轉讓《你好,李煥英》發行權時,北京文化的出發點更多是對影片的市場表現不看好,但轉讓《封神三部曲》的份額,更多是出於經營壓力。


轉讓三部影片各25%的份額,確實分攤了一部分風險,但《封神三部曲》對北京文化而言,仍是「定生死」的存在。據業內爆料,這三部影片的投資成本高達30億元,也就是說,《封神三部曲》的票房至少需要90億以上才能回本,若票房不能達到90億以上甚至更低,那北京文化就會面臨虧損局面。反之,如果《封神三部曲》能一戰封神,那北京文化或許就能翻身。


8月27日,北京文化發布了《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的公告,公告顯示,北京證監局確認了北京文化藉助《大宋宮詞》《倩女幽魂》兩部項目虛增業績的事實。利空落地,某種程度上對北京文化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不過,至今仍在內斗下風雨飄搖的北京文化能否等到《封神三部曲》「救命」,還是未知。


《送你一朵小紅花》斬獲12億票房,橫店影視進入轉型關鍵期


業績: 上半年營業收入14.75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239.7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1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67.41%。



上半年財報中,橫店影視並未公布院線業務和內容業務的具體營收比例,但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橫店影視在全國擁有影投公司574 家,實現票房收入10.85億元。由此來看,目前院線業務仍是橫店影視的支柱業務,而影視製作和銷售賣品、發布廣告等業務合計貢獻的營收在4億元左右。


2021年上半年,橫店影視上映的影片並不少,其中作為出品方參與的有《你好,李煥英》《熊出沒·狂野大陸》《我的姐姐》等4部影片,聯合出品的有《緝魂》《武漢日夜》2部影片。此外,上半年計入橫店影視業績的,還有2020年年末上映的《送你一朵小紅花》,這部票房達到11.9億的影片,為橫店影視主投主控。



《送你一朵小紅花》是迄今為止,橫店影視主投主控電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作品。2016年,橫店影視開始涉足上游內容製作,但過去幾年參與的80餘部影片中,橫店影視基本都是以參投為主,主投的作品寥寥無幾。《送你一朵小紅花》這部小成本影片的成功,對橫店影視而言意義重大。


去年12 月,橫店影視與橫店控股簽署了相關轉讓協議,收購了橫店控股持有的橫店影視製作和浙江橫店影業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在內容製作端加大發力,向「內容+渠道」全方位發展。這次收購的成果很快體現了出來,《送你一朵小紅花》的第一出品方就為浙江橫店影業,影片的票房也反映在了橫店影視的財報中。



其實,做院線起家的橫店影視,當下和萬達電影的發展方向是類似的,即從發行端向內容端轉型。對此類公司來說,一部主投主控作品的成功是值得肯定的,但能否真正從「院線公司」升級為「電影公司」,還是需要長線耕耘,產出更多爆款來證明自身的內容製作能力。


從上半年五家電影公司的業績來看,2018年開始,資本市場對影視行業的態度發生重大轉變,且影視行業結束高速發展期後,那些沒有在浪潮褪去後爆雷的電影公司,基本都抗住了行業轉型和疫情帶來的壓力,就如光線傳媒、萬達電影、橫店影視等,這些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業績都有了大幅提振。


不過,對比往年電影公司們的內容儲量來看,今年各家電影公司的存糧都減少了,這背後的原因有很多,如疫情影響下不少內容製作延遲,如不少項目因資本撤離而難以開機。從大環境看,整個電影行業依然未能脫離低谷期,2021年下半年,電影市場或將繼續負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