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8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前景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8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前景

發布時間: 2022-12-26 08:47:55

❶ 中國電影發展現狀分析

票房收入不足上年四成 電影產業遭受巨大打擊

電影票房收入來看,2012-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持續增長,並成功突破600億大關。2019年,我國票房收入實現643億元,較2018年增長5.4%,增速整體呈現下滑態勢。2020年,我國電影票房收入僅為204億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4成。



結合以上數據綜合來看,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我國電影產業遭到了巨大的打擊,電影票房收入、電影產量以及電影觀影人次均大幅下降。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❷ 電影行業背景及前景

1、電影行業背景及前景:

按照目前院線電影上映的票房情況來預測,您投資10萬,這四種收益都到手您可以直接在二線城市全款買套房子了。

沒有哪個導演差錢,我們想找投資方可以找銀行,也可以通過基金。但是這些投資方解決的只是錢的問題,我們既然把投資權給我們普通老百姓,目的是通過粉絲經濟能有個更好的宣傳效應!

大聖歸來大眾投資人89名,引爆200場包場觀影。我們的目的,電影靠投資人宣 傳大賣,同樣可以獲得高額票房盈利,這樣雙贏!

年度票房優勢: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數據顯示,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尤其是18年2月電影票房一舉打破世界單月最高紀錄100億,2017年度中國電影年度票房突破500億元,中國電影票房已保持了近10年的高速增長,增長速度超百分子50%,目前行業進10年 中最穩最快的高速發展行業,影視行業是國家高速中必要發展的行業。投資影視行業也是順應國家發展趨勢。

從數據分析,從2013年開始到現在18年 特別是18年2月電影票房一舉打破單月最記錄100億,年度票房一直在強勁增長,會很快成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

根據數據顯示美國3億人口有4萬塊屏幕,而中國想要達到這種持平狀態 那麼我國今年要增加8000塊左右,達到4萬塊才可以持平。那麼根據中國13億人口來說,那麼未來電影增長的空間在4倍之大的空間,市場前景一片空白需要開發。

2、影視行業安全可靠,公開透明:

電影行業信息公開,一切都是透明化的,影視上映後票房有權威,專業的網站查詢,貓眼,淘票票,影視項目可在廣電總局官網進行查詢,那麼投資者是通過工商注冊成為影視項目合夥企業股東,獲取真實收益權,作為影片有限合夥人根據持有的份額按比例公平分配,並能在工商局查詢清晰知道資金去向,情況特殊者可探班劇組。

3.操作簡單、投資周期短

操作上簡單便捷,不需要開戶等繁瑣的程序,客戶打款簽合同就正式成為該影視的合夥人;一部電影拍攝下來也就一年左右的時間,電影上映後不久就能產生收益,客戶開發周期短。

我們公司今年才成立,電影投資是去年才開始的,現在正是處於萌芽期,我們看過的很多電影也已經是用這種方法製作的如《大聖歸來》《前任3》《葉問3》等。與其說製作方尋找小資金的合夥人,不如說是在為電影製作上映「票房」在做宣傳及澆水施肥。

4.投資風險低,收益高

電影投資可以說是金融行業風險比較低的,只要選擇好題材和項目,可以說基本都是能夠賺錢的,我們可以從歷史的數據可見。

電影名稱上映日期票房類型製片成本收益

戰狼22017-7-2756.82億軍事預計2億9.3倍

唐人街探案22018-2-1631.93億喜劇

紅海行動2018-2-1631.2億軍事預計5億2倍

前任32017-12-2919.4億愛情預計1.5億4.3倍

芳華2017-12-1514.2億愛情預計1.3億3.6倍

5.門檻低,投資者接受度高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國民對消費需求的轉變,消費者轉向對文化藝術精神層面的消費需求愈加強烈,特別是電影行業,這一點在今年春節檔電影票房上就已經充分體現,在之前投資一部電影最低都是上千萬,目前只需要幾十萬的資金就能成為一部電影的合夥人,投資電影在以往是圈內人士或者有強大資源的人才能做的事情,現在國家政策開放了,大家可以一起投資拍電影,成為影視合夥人,對於投資者來說有新鮮度,達到條件的投資者還可以去拍攝地點探班和參加電影首映禮,和明星面對面,側面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影視投資風險如何規避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光有收益沒有風險的項目絕對是騙局,我勸你也不要投資,如果要投資關鍵就是要權衡利弊和規避風險,如何規避詳見如下:

1.投資款項是否安全可靠?

A.首先確定影視公司的真偽和影視項目的關系(1.通過企查查核實該影視公司的真偽和是否存在徵信問題;2.影視公司和影視項目是否有簽約合同;3.是否有導演簽約合同;3.是否有版權簽約合同;4.影視項目是否在廣電總局立項備案可通過廣電總局官網核實)

B.投資款項選擇該項目的對公賬戶統一打款,保留打款憑證,獲取真實收益權。

我們的觀念仍還處於一兩年前電影應該是某大導演指導掏自家底出資拍攝,或者某某大公司直接投資製作完成,其實我們知道的也沒有錯,但是實際來說這種獨享電影大蛋糕蛋糕的時代早已過去,普通人參與投資拍電影已經成為時代的必然趨勢。

❸ 影視行業在未來是否有發展前景

電影行業發展歷程分析 未來市場規模將是千億級別

中國電影產業的重要時刻與階段性特點分析

2018年11月20日,2018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在北京召開,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侯光明在「中經之夜,歲月流金」晚宴現場,結合時代背景,回溯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影的發展,盤點了中國電影產業的重要時刻與階段性特點。

一部電影雖然有不同的評說,但電影依然是一個時代的一面鏡子。他用改革春風期、艱難探索期、多元生長期和綜合升級期,分別概括了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電影發展的4個階段,並用各階段代表性電影插曲名進行總結。

2018年1-10月電影票房收入突破525億

中國電影產業在國民經濟新的發展形勢下實現了穩健增長。以電影票房收入衡量,我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電影票房市場近年來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觀影人次從2007年的0.71億,增長2016年的13.72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4.47%。國內電影票房從2012年的170.7億元增長到2017年559.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6.78%。2018年1-10月全國電影票房累計達525.3億元。按照今年電影票房趨勢來看,2018年全國電影票房超越2017年的559.1億元基本是毫無壓力。

2018年1-10月中國電影票房收入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電影行業發展歷程分析

1、1978年到1992年的改革春風期間,隨著政策的松綁,思想的解放,中國電影逐漸「破冰」,「解禁」電影的重映掀起觀影熱潮。1979年,中國觀影人次在293億,人均觀影28次。之後,在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導演的推動下,家庭倫理片、反思電影等影片都在國內甚至世界舞台大受歡迎,嶄露頭角。

2、而在1993年至2001年的艱難探索期,侯光明解釋道,電視普及和進口大片為中國電影帶來沖擊,電影經濟出現巨大滑坡,促進電影經濟恢復的「9550」工程也應運而生。在「9550」工程的推動下,一批精良、深刻、廣為流傳的電影作品也隨之而生。電影作品同時反映了不斷開放過程中人民群眾思想的進一步開放,國人精神在對外融合過程中的適與不適。

3、在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下,2002年到2011年,民營企業也進入拍電影的行列,拍電影的門檻逐漸減低,中國電影行業更多元也更創新,與國際交流也越發深入。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階段,「大片」、「小片」百花齊放,共同撬動了觀眾需求,中國電影也完成了全面市場化,但出現了泛娛樂化、資本化、票房之上的現象,為進一步發展蒙上陰影。

4、十八大以後,電影回歸質量被提出,文化產業被確定為支柱型產業,2012年至今,觀眾審美不斷提升,但影片品質與其的矛盾仍然存在。中國電影人也持續發力,愛國主義作品叫好又叫座,文藝片、紀錄片也取得佳績,努力用優質作品滿足日益升級的觀眾需求。

未來中國電影必將突破千億元規模

對於中國電影的未來,2017年已擁有559億元票房,比1995年翻了60倍以上,網路電影市場也日漸繁榮,未來中國電影必將突破千億元規模,從而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雖然我們的電影市場仍存在一些不規范、不系統的問題,但中國電影的整體發展勢頭良好,未來電影的發展將以打造文化自信為根本宗旨,為中國乃至世界觀眾提供更多優秀的電影作品。

❹ 電影市場前景如何,怎麼投資啊

隨著時代的發展,影視市場越來越火熱,電影票房持續走高,國家對於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節節高升,國家經濟快速的發展,使人們現在的經濟水平日益提高,簡單的物質生活已然滿足不了現今社會人們的要求,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所帶來的美妙,電影也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

影視行業發展現狀

01 票房直線飆升,數據說明趨勢;

電影選擇可拆分電影和公司倆部分。

先講公司部分,出品公司決定製作一部電影,有一個預算,會拿出部分股權給社會投資,然而出品公司不是直接對接社會股民,而是授權給其他影業公司,體現在授權書上。影業公司是負責將這部分股權給社會消化,版權簽約是直接和出品公司簽約,認購金額不會經過影業公司,錢也是打到出品公司的對公賬號,流水都是透明的,電影還需要有備案,需要有拍攝許可證,這個倆個缺一不可。

電影的選擇上,可以從導演、演員、劇本三方面選擇。對不熟悉的導演、演員都可以通過網路查詢到,了解他的歷史拍過哪些,口碑如何。對於演員,沒有演技的小鮮肉要慎重選擇,雖然有一定的流量,吸引一定的粉絲票房,但考慮倆個因素,小鮮肉的片酬和票房的上限。劇本上,如果有IP、關注度票房一般不會太差,比如戰狼,戰狼2票房如此好就有戰狼1的因素,另外,國人偏愛魔幻、喜劇、能反映社會的電影。電影的選擇上主要是靠自己的判斷,其他人意見可以參考。

了解合同。就我之前簽約的合同大概講幾點,首先明確一點,簽約是和出品方簽約,也就是甲方是出品方。然後進一步了解合同。電影有哪些收益、收益如何分配、何時分配都有明確寫明,電影沒有上映,違約賠款是多少。

❺ 中國目前的電影市場情況如何

我們都知道,現在中國目前的電影市場情況是非常不容樂觀的。這都是由於今年疫情原因的影響,足足有大半年在今年電影院都沒有開門。現在雖然開門了,但是情況還是不容樂觀。

一、今年年初整個地球都遭受著新冠病毒的影響,大家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我們知道今年年初的時候,本該是新一年美好的開始,誰知道新冠肺炎病毒卻肆虐在這個地球上。很多國家很多人民都遭受這個病毒的影響,在那段時間幾乎每個人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直到現在疫情雖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緩解,但是還是遠遠沒有消失。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目前的電影市場的情況依然是非常的慘淡,非常的糟糕。對此,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里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❻ 大家來聊聊電影的發展前景,投資電影的前景怎麼樣

電影產業,是指以電影製作為核心通過電影的生產、發行和放映以及電影音像產品,電影衍生品,電影院和放映場所的建設等相關產業經濟形態的統稱。
中國電影產業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電影票房收入、出售電視電影頻道播放權收入,廣告收入、衍生品開發收入、網路版權收入等幾個方面,其中電影票房是主要收入來源,而票房收入在電影產業鏈中釆取的是分賬制,就是製片方、院線和影院之間對電影票房收入按比例分成。
國內電影票房情況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0至2015年,國內票房年均復合增速為 34.07%;2015年,國內票房達到440.7億,增速為48.69%。這一階段渠道和內容數量的高速增長,促進了產業規模的快速增長。
隨著供應量的增長,供需關系在數量上逐漸平衡,內容和渠道在數量上的增長對於產業規模增長的邊際效應逐漸降低。2016年,國內電影市場進入調整期,結束了票房高增長的態勢,全年票房為457.12億,增速為3.73%。
進入調整期後,票房增長主要依託於優質內容、以及渠道整合和多樣化經營。 2017年截至12月15日,票房為490億(不含服務費),預計全年票房達到520億左右(不含服務費),同比增長15%左右。
近年來我國電影市場保持蓬勃發展態勢,在政策的支持和行業向好的大環境下,電影創作熱情高漲,國產電影創作生產保持繁榮穩定發展的態勢。
國產電影的上映率逐漸提升,國產片的票房收入穩定在50%以上,雖然國產電影整體質量仍有待提升,但以《戰狼2》、《芳華》為代表的優質國產電影開始崛起。2017年優質國產片層出不窮,2017年票房冠軍就是國產電影《戰狼2》,以56.8億的票房創下了中國電影史新高,票房TOP5中的四部都是國產片,比2016年的2部有了顯著的提升。
在線票務平台:雙寡頭格局已現
我國電影票務市場線上化率2013 年以來快速提升,2016 年達到73.59%,目前看逐步趨於飽和。2013 年以來,伴隨本地化O2O平台市場格局逐步清晰,以及電影市場的快速發展,在線電影票務市場迅速發展。
從出票金額數據看,2013 年線上為48.6 億,佔比22.2%,2016 年已達336.4 億元,佔比73.59%。2015年是電影在線票務市場爆發的一年,滲透率顯著升高,2016年後基本進入飽和期,伴隨未來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線上購票的便利性增強,預計未來線上化率會穩步提升,到2020 年預計可達90%左右。
2018 年1-2 月場均觀影人次及上座率明顯提升
隨著大眾觀影水平的提升,優質內容對於票房和觀影人次拉動的效果將會越來越明顯。統計了2012 年至2018 年1-2 月的場均觀影人次情況,發現從2012年開始一直到2015 年,場均觀影人次一直處於平穩下滑的態勢,但2016年受到票補、資本裹挾等行業亂象的影響,這一數據大幅提升,同比增長18%。而後隨著內容品質下降、監管力度加大等因素2017年大幅下滑24.3%,與此數據搭配對比的是2016 年4-12 月的觀影人次同比大幅下滑30%。但2017 年4-12月此數據有企穩回升態勢。
進入2018 年,可以發現1-2月的場均觀影人次同比有明顯的反彈,場均觀影人次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來自於內容品質的提升,且內容品質對於票房的拉動會越來越有效,這主要是源於大眾的觀影水平提升,這是良性的正向反饋,優質內容對應高票房,反過來會促使內容製作方提供更加優質內容。
電影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國內資本充裕有利於電影行業加速發展
目前,我國國內資本較為充裕,且外部資本投資電影行業的意願較強,對高度依賴資本投入的電影行業形成了較為有利的發展環境。電影產業投融資渠道的拓寬,不僅有利於電影製片產業的發展,為電影企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也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時,國內外各種電影產業基金的積極參與,特別是其在內部管理、財務制度、金融工具使用等方面的豐富經驗,將對整個中國電影產業鏈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擴大內需政策有利於帶動電影產業發展
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為推動全社會文化消費水平提升,發展影視文化產業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達332316億元,同比增長10.4%。目前,我國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需求旺盛,但文化產品供給仍存在巨大缺口,這為電影行業創造了寬廣的市場拓展空間。
電影國際化將成為必然趨勢
盡管國內電影市場增長迅速,但與美國、日本、韓國等較為成熟的市場相比,中國的電影業仍處於初級階段,主要靠票房拉動行業增長,院線放映渠道外的其他業務發展較為滯後。資本的逐利性和電影產業的全球性傳播等特點,促使中國電影企業逐步開始嘗試面向國際市場推出電影產品,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對電影走向國外市場進行探索

❼ 你覺得中國的電影市場應該怎麼發展

我認為國產電影目前亟待提高的兩個點就是恐怖片和科幻片,細數一下國產片的市場,似乎拿得出手的科幻片和恐怖片幾乎是沒有的,也就是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還能挽回點科幻片的面子,其他的真的是乏善可陳,所以對於未來的發展,我希望在這兩個方面能夠有所提高。

❽ 如何看待電影的發展趨勢

目前國內電影行業主要上市企業有:完美世界(002624)、新媒股份(300770)、華策影視(300133)、平冶信息(300571)、華錄百納(300291)、唐德影視(300426)、華誼兄弟(300027)、中國電影(60097)、萬達電影(002739)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上映國產片VS.進口片數量及票房,中國大陸電影票房TOP10

1、中國醫生上映4天,票房破3億

2021年7月9日,抗疫電影《中國醫生》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上映後口碑炸裂,2021年7月12日,《中國醫生》的電影票房突破3億。《中國醫生》電影票房漲勢如此喜人的原因主要在於以武漢抗疫英雄為原型,符合中國大眾的審美需求。結合之前好萊塢大片《速度與激情9》敗給《你好,李煥英》的事實來看,未來符合我國大眾審美需求的影片或將票房大漲,我國國產片或將逆襲迎來爆發時刻。

綜合來看,近年來尤其是疫情之後,中國國產片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分別位居2021年上半年上映電影的第一二位,此次《中國醫生》的上映也在天之內突破3億元。未來,隨著我國電影拍攝技術的發展,我國電影行業或將逆襲增長。

❾ 你認為電影前景是怎樣的

電影的前景還是很光明的,至少在50年之內;很多年之後能取代電影的藝術形式可能也就是 游戲 了,也可以說成今後的 游戲 是電影的進化版,觀眾可以參與到電影里,操縱角色的情節發展,最後得到不同的結局;但是目前 游戲 電影化和電影 游戲 化在技術上還遠遠達不到要求,即使是最起碼的3D技術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喊了那麼多年了,市場上3D電影和3D電視的市場保有量還是止步不前;從我個人而言,我看那些立體電影超過十分鍾就覺得頭暈目眩。

100多年電影的技術變化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說變化不大是因為還是在一塊幕布上用投影器放映平面的畫面;說變化大是這么多年來電影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4:3的銀幕到寬銀幕,到近三十年來電腦特技的大行其道;只要是人類想的到的奇幻題材,都可以完美地通過電影的形式呈現出來;在電影這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很早就出現了立體電影,但是一直是很邊緣化的存在, 娛樂 性大於藝術性;人們去看立體電影只是去感受下不同於普通電影的新奇感,往往對電影本質的東西要求不高,所以主流電影目前不太會採用3D電影的形式。

隨著電影技術的不斷推進,主流電影離開幕布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全息技術的應運而生可以把電影畫面360度的放映出來,到那時電影院很可能是個圓形的場子,中間就是電影放映的舞台,電影里的場景就像真實的在你面前;而在家裡,電腦屏幕也會進入博物館,取而代之的是全息投影儀,電影會區分影院版和家庭版,家庭版是可以讓觀眾參與進電影里,從而操縱電影的走向,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電影 游戲 化和 游戲 電影化。

《速7》票房過20億,最快破億、最快破10億、最高票房……成紀錄粉碎機。

《捉妖記》票房20.6億,觀影人數超過5500萬,成華語電影南波萬。

之前《泰囧》刷新三觀,《速7》刷新大家三觀,《捉妖記》又一次刷新三觀。

考慮到在可預見的未來,大家的三觀會一次又一次被刷新。這里我就一次刷新完畢,以後不用再驚訝。

中國電影票房 歷史 數據:

2000年,中國電影票房8.6億;2005年,中國電影票房20億;

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101億;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296億;

從2000年到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年均增長28.75%;

從2010年到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年均增長30.84%;

按照這個增長速率,我們計算一下8年之後的2023年:

按年均增長30%計算,2023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將達到3138億,年度最佳電影票房有望達到188億;

按年均增長20%計算,2023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將達到1527億,年度最佳票房有望達到91億。

有人指出,3138億的數據不能達到。原因在於,如果以60元/張計算,這相當於50億人次,相當於每個中國人年均看近4次。這在2023年很難達到。這是正確的。

談到中國電影的前景問題,我認為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縱觀各大電影院的觀影情況,我們曾經做過相關的調查,隨機拜訪了去電影院觀影的觀眾,他們都表示喜歡在電影院里看美國大片,比如,加勒比海盜系列,速度與激情系列等,認為這樣的電影在電影院看的特別過癮,簡直就是視覺盛宴,不僅在觀影過程中能欣賞到特技帶給人的震撼感!而且能在電影結束後留下好多話題,能共同暢聊!起到了通過看電影增強兩個人友誼的作用!不過國產電影在最近幾年也是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也是有目共睹的,像前段時間比較火的吳京導演的戰狼,流浪地球等電影可以說是國產電影到達一定的高度的標志,讓好多觀眾直呼過癮!

提到電影一般人們都會想到美國大片,那麼中國的電影市場怎麼樣?中國的電影市場最近幾年可以說是非常火爆的,隨著國家扶持電影行業的政策不斷地推出,一個個引人注目的政策措施相繼出台,電影經營准入的門檻大大降低,減少了政府審批程序,拓寬了電影融資渠道,使得我們普通的人也可以從事電影投資。

電影對於促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維護 社會 穩定、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影視行業更從來都是一個熱門行業,也是公認的朝陽產業。影視業在我國 社會 主義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中國電影市場從2005年開始迎來了 歷史 性的爆發。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對影視文化產業的扶持使得電影產業得到快速發展,電影也成為了人們生活 娛樂 的首選方式之和投資對象。

2018年我國電影總票房更是突破600億

因次也誕生了很多的投資方式,就像阿里巴巴推出的 娛樂 寶,網民出資100元即可投資熱門影視作品,預期年化收益率7%,還有版權認購的方式就是製片方發布一個影視項目,劇本,導演,演員都已經定好,然後然後初稿送到廣電局備案,備案通過之後,就開始前期籌備,那麼製片方把影視項目的版權,分割出讓,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比如一部電影是5000萬的拍攝成本,那麼分成1000份,就是5萬一份,投資者投一份就占影視總收益的千分之一。上映之後,理財投資者,可以獲得票房分紅,還有上映到騰訊、愛奇藝等播放平台上的流量版權費,分紅都是按照投比例的。據了解今年暑期檔的《奪寶大師》就是以這種方式投資拍攝。

這個前景得看有多遠!

可是如果時間跨度到五十年到一百年後,電影還會如此火爆嗎?我覺得不一定了。現在一些好的電影,已經出現了一個共同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大部分的優秀的電影除了有好的演員,好的故事情節外,更多的是加入了大量的電腦製作的虛擬的動畫。尤其是一些科幻電影,加入了大量的電腦製作出來的動畫,非常震撼,非常美觀,非常吸引人的眼球。這些電腦動畫主要是由一些相關的電腦專業的人士製作的,目前我們普通人想要製作確實比較難。可是五十年一百年後呢,到了哪個時候估計人人都是電腦(那時候應該是更高級的電腦吧)高手,完全靠電腦應該能夠製作出來高質量的整部影片了,完全不用演員,不用實地取景。那個時候你還會想去看這樣的電影嗎?反正我是不會。所以說等到五十年一百年後傳統電影應該會慢慢的退出 歷史 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級更完美的超級電影(姑且這樣叫吧)!

電影我覺得前景很大。

電影,是文化的一種反應形式,好的電影,好的題材,能將文化進行廣泛宣傳,比如,目前的好萊塢大片,不得不承認,人家電影做的好,但咱們國內的近幾年也有很好的勢頭。像阿凡達,速度與激情系列的電影,都在全世界得到廣泛的播放,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文化進行宣傳。

目前,國內的電影勢頭也很猛,比如,吳京導演的系列電影,戰狼系列,也是得到很好的各界反向,這就是文化,其次,一定的民族類的電影題材,能將文化進行更好的交流傳播。

電影的前景,應該以正能量為目的,傳播正能量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讓電影更有意義。

多些反腐題材的電影,老百姓喜歡看

已經不看電影很久了,生存壓力太大,以後看電影的人會越來越少,

很簡單,按毛主席說的去做

目前是大發展期,還有視頻類的

❿ 2018年電影產業鏈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分析

上游環節競爭白熱化

電影產業鏈上游是製片環節,主要包括劇本開發、立項、電影生產構成。目前,電影製片環節准入門檻不高,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和其他相關規定,電影行業製片領域涉及的監管准入措施主要包括電影製片製作資格准入許可、電影攝制行政許可、電影內容審查許可三大方面。

正因此,國內製片方的競爭十分激烈,每年生產的電影數量持續增長。根據國家廣電總局數據,2014年,我國電影產量為758部,到2018年電影產量已超過千部,增加至1082部,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3%。

電影產業鏈中游是發行環節,主要是根據影片獲取公映許可證和上映檔期的情況,組織電影宣傳和發行工作,完成影片公映以及衍生品銷售等工作。不過影片類型的不同,使國內發行領域的機構存在差異。

其中國產電影的發行可以由國內任意發行公司完成,而進口電影只有中國電影、華夏電影兩家公司具有引進和發行權。其中批片大都是由民營公司引進之後,再向中影或者華夏申請配額指標並支付一定費用。

這導致國產電影發行市場競爭激烈,既有博納影業、五洲電影發行等為基於院線資源優勢的終端主導型公司,也有光線傳媒、新麗傳媒等為以優質內容生產為核心的傳統發行公司,以及貓眼電影、阿里影業為代表的新興互聯網發行公司。

電影產業鏈下游是院線(影院)環節,是電影行業中連接電影發行方和影片放映方,對影院實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獨立經營單元。目前,國內院線與其下屬影院的關系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資產聯結、另一種是簽約加盟。

由於院線有牌照準入壁壘,因此近年來國內院線數量基本保持穩定,競爭格局基本清晰,以萬達院線、大地院線、上海聯合、中影南方和中影數字等為代表的前十院線梯隊成為我國院線市場商業化運作的主導力量。

產業鏈整合趨勢明顯

當前,國內電影行業全產業鏈布局或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發展、整合或合作的趨勢日益明顯。為了通過整合全產業鏈資源以強化盈利能力和對產業鏈各資源要素的控制能力,以此發揮各產業環節的協同效應、增強市場競爭力,國內電影行業中實力較強的企業紛紛開始全面介入上游的內容製作、中游的宣傳發行、下游的院線影院終端放映和衍生品產業投資之中,使得整個電影產業鏈的整合趨勢日益明顯。

此外,影視公司與互聯網的跨界融合越來越多,電影製片、電影宣傳發行、電影衍生品和投放終端逐步互聯網化。近兩年,互聯網公司也通過兼並、合作,滲入到製片、發行、放映各方面,從多角度、寬領域介入到了電影產業鏈。互聯網公司憑借其平台的領先優勢,協同現有業務布局和戰略方向,為平台的活躍用戶提供豐富的內容供給,增加盈利。

更多數據參考 前瞻產業研究院 發布的《 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