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藝恩和貓眼哪個票房統計數據更准確為什麼
正在研究中國電影。本人對藝恩,貓眼還有時光網的電影票房數據都有接觸。個人認為時光網的數據應該是最准確的。藝恩的數據中有很多錯誤。貓眼的用戶體驗太差。
㈡ 票房預測數據來源
中國電影票房數據分析
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分析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12月29日下午6時,2016年內地電影票房已達450.76億,已超過去年票房總成績440億。其實,從2003年至2015年中國電影一直保持平均35%的市場增長率,2015年我國電影票房市場已經達到441億,過去6年復合增速38.6%。但根據目前的整體票房走勢來看,2016年的票房增速約3%,這也是17年來,我國電影票房增長最慢的一年。票房增長率13年來首次低於25%截至12月23日,2016年內地電影票房突破441億,用時358天才艱難超過了去年440.69億元的全年總票房,與2015年僅用時9個多月就超過2014年電影票房的速率相差甚遠,今年全年票房增長率13年來將首次低於25%。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從均觀影次數來看,近年來我國平均觀影人次逐年攀升,2015年中國人均觀影次數已經達到1.6次;預計2016年中國電影觀影人次將達1.7人次,但距發達國家人均3-4次的觀影次數仍有較大差距。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僅九部電影票房超10億另外,2016年《美人魚》、《瘋狂動物城》和《魔獸》分別以33.9億、15.3億、14.7億元的成績成為今年內地電影票房冠、亞、季軍。《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湄公河行動》、《澳門風雲3》、《盜墓筆記》和《功夫熊貓》劉部國產片躋身10億元俱樂部,領銜今年華語片票房排行榜。截至目前,今年共有84部在內地公映的中外電影票房過億,其中華語片共有41部過億。不過《擺渡人》、《鐵道飛虎》12月23日剛剛首映,無論口碑如何,相信兩部電影票房過億都毫無懸念。2016年度國內電影票房前十排行榜數據來源:藝恩 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截止2016年12月30日)未來預期目前,中國電影進入繁榮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中國電影產量位居全球第三,今年中國電影產量不減,預計年底將突破700部。今年電影市場增長速度減緩,但依然在增長。預計,2016年電影市場或將達到454億,增速3%,增長速度略緩。
另外,相關數據顯示,今年有84部影片過億,相比去年的81部有所提高。觀影人數約在13億,比去年12億也有所增長。而12月下旬,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最新數據,中國電影銀幕已超過4萬塊,躍居世界第一。2016年,中國電影銀幕以每天增加26塊的速度遞增,超過了2015年每天增加22塊的速度。值得關注的是:近期,阿里巴巴影業聯合上戲、復星探索影視人才培養新模式。蘋果收購已破產流媒體音樂公司,吸收技術和人才;Instagram也將推出直播功能。這些都反映我國影視傳媒行業市場前景可期。中商產業研究院簡介中商產業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下轄的研究機構,研究范圍涵蓋智能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費、大健康、「互聯網+」等新興領域。公司致力於為國內外企業、上市公司、投融資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提供各類數據服務、研究報告及高價值的咨詢服務。中商行業研究服務內容行業研究是中商開展一切咨詢業務的基石,我們通過對特定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盈利能力、產業鏈和商業模式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度的行業市場研究報告,全面客觀的剖析當前行業發展的總體市場容量、競爭格局、進出口情況和市場需求特徵等,對行業重點企業進行產銷運營分析,並根據各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各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准確分析與預測。中商行業研究報告是企業了解各行業當前最新發展動向、把握市場機會、做出正確投資和明確企業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資料。中商行業研究方法中商擁有10多年的行業研究經驗,利用中商Askci資料庫立了多種數據分析模型,在產業研究咨詢領域利用行業生命周期理論、SCP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競爭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波士頓矩陣、國際競爭力鑽石模型等、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研究方法和產業評估體系。在市場預測分析方面,模型涵蓋對新產品需求預測、快速消費品銷售預測、市場份額預測等多種指標,實現針對性的進行市場預測分析。
中商研究報告數據及資料來源中商利用多種一手及二手資料來源核實所收集的數據或資料。一手資料來源於中商對行業內重點企業訪談獲取的一手信息數據;中商通過行業訪談、電話訪問等調研獲取一手數據時,調研人員會將多名受訪者的資料及意見、多種來源的數據或資料進行比對核查,公司內部也會預先探討該數據源的合法性,以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及合法合規。二手資料主要包括國家統計局、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工信部、農業部、中國海關、金融機構、行業協會、社會組織等發布的各類數據、年度報告、行業年鑒等資料信息。
數據來源 數據種類
金融機構 金融機構公開發布的各類年度數據、季度數據、月度數據等
政府部門 宏觀經濟數據、行業經濟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貿易數據等
行業協會 年度報告數據、公報數據、行業運行數據、會員企業數據等
社會組織 國際性組織、社會團體公布的各類數據等
行業年鑒 農業、林業、醫療、衛生、教育、環境、裝備、房產、建築等各類行業數據
公司公告 資本市場各類公司發布的定期年報、半年報、公司公告等
期刊雜志 在開期刊雜志中獲取的僅限於允許公開引用、轉載的部分
中商調研 研究人員、調研人員通過實地調查、行業訪談、獲取的一手數據
中商的產業研究服務優勢
產業研究優勢 優勢體現
豐富的數據資源、強大數據挖掘能力 中商是中國首家自建資料庫系統的產業研究咨詢機構,公司自主研發的Askci資料庫和CISource中商情報通對各類數據建立中商企業資料庫、全球資料庫、宏觀經濟資料庫、行業資料庫、區域資料庫、調研資料庫等專業資料庫,覆蓋近5000多個細分產業數據。
知名的研究團隊,優質的研究咨詢服務 中商擁有具備專業背景知識和熟悉產業運營的復合型人才, 產業分析師、行業專家及咨詢顧問共計300餘名,在宏觀經濟、區域經濟、細分行業及政策法規研究方面具備很強的實力。公司研究團隊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產業研究咨詢服務及個性化的專項咨詢服務。
專門的客服團隊,滿足客戶個性化咨詢服務 公司建立了專門的客服團隊,能夠更為准確的了解客戶的需求並滿足,並且能夠對客戶的需求進行快速的處理,深入為客戶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產品解決方案。通過加強員工培訓與業務創新,開創了民營銀行籌建、保險公司籌建等新型咨詢服務業務。
產業大數據平台成就最具影響力行業門戶 公司旗下中商情報網是是國內專業的商業大數據發布和查詢平台,經過多年的發展吸引培養了一批忠實用戶,已成為中國財經領域「最具影響力行業門戶」,為國內外企業、金融從業人員、創業人員、科研院所工作者等提供客觀、時效、高價值的商業資訊。
中商的影響力國家政府部門及權威媒體廣泛報道與引用中商產業研究院專業研究結論國內外主流財經媒體及國家政府部門大量引用中商數據及研究結論,如央視財經、鳳凰財經新浪財經、中國經濟信息網、國家商務部、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研網)等。
¥
5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中國電影票房數據分析
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分析
第 1 頁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12月29日下午6時,2016年內地電影票房已達450.76億,已超過去年票房總成績440億。其實,從2003年至2015年中國電影一直保持平均35%的市場增長率,2015年我國電影票房市場已經達到441億,過去6年復合增速38.6%。但根據目前的整體票房走勢來看,2016年的票房增速約3%,這也是17年來,我國電影票房增長最慢的一年。
票房增長率13年來首次低於25%
截至12月23日,2016年內地電影票房突破441億,用時358天才艱難超過了去年440.69億元的全年總票房,與2015年僅用時9個多月就超過2014年電影票房的速率相差甚遠,今年全年票房增長率13年來將首次低於25%。
第 2 頁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均觀影次數來看,近年來我國平均觀影人次逐年攀升,2015年中國人均觀影次數已經達到1.6次;預計2016年中國電影觀影人次將達1.7人次,但距發達國家人均3-4次的觀影次數仍有較大差距。
第 3 頁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僅九部電影票房超10億
另外,2016年《美人魚》、《瘋狂動物城》和《魔獸》分別以33.9億、15.3億、14.7億元的成績成為今年內地電影票房冠、亞、季軍。《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湄公河行動》、《澳門風雲3》、《盜墓筆記》和《功夫熊貓》劉部國產片躋身10億元俱樂部,領銜今年華語片票房排行榜。
截至目前,今年共有84部在內地公映的中外電影票房過億,其中華語片共有41部過億。不過《擺渡人》、《鐵道飛虎》12月23日剛剛首映,無論口碑如何,相信兩部電影票房過億都毫無懸念。
㈢ 爆款電影必備因素是什麼
2017年已經進入年末,回顧這一年的國產電影上映票房成績,對比2016年電影市場的頹敗之勢有所回升。根據藝恩票房智庫數據顯示,截至11月27日,中國電影市場已經升至409億,全年可能再實現20%增長,今年電影市場增速相對穩定。
全年排片節假日票房占優勢,《戰狼2》成暑假檔票房奇跡
2017年開年,兩部《西遊伏妖篇》與《功夫瑜伽》平分春節檔34億票房,《功夫瑜伽》憑借17.53億票房成春節檔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不僅如此,豆瓣評分僅有3.8分的《大鬧天竺》也在春節檔斬獲7.59億的票房,《乘風破浪》也分出一杯羹,收獲了10.49億的票房。
顯然,春節檔是在全年排片時間選擇上最佔有優勢,每年排片票房幾乎靠春節檔票房結果預測年度電影市場走向,然而離開春節檔後續電影票房頹勢立現,二月一部明星薈萃的《東北往事之破馬張飛》以1.06億票房慘淡收場,三月四月表現普通,《嫌疑人X的獻身》票房4.02億,《記憶大師》票房2.93億,《春嬌救志明》票方1.76億。
雖然三四月票房普通,但是這三部影片評價還算不錯,《嫌疑人X的獻身》豆瓣評分6.4,《記憶大師》豆瓣評分7.2,《春嬌救志明》豆瓣評分與《記憶大師》相同。
本以為五一黃金期國產電影市場可以迎來一波國產電影觀影小高峰,然而五一卻全部淪陷在進口影片的進攻之中。五月上映影片共57部,國產有44部,進口13部,但國產影片無一取得亮眼成績,反而進口印度片《摔跤吧!爸爸》斬獲12.99億票房,美國片《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票房破10億成五月票房黑馬。
暑假檔各家影視公司再發力,紛紛趕乘暑假檔的順風車,《悟空傳》、《綉春刀2修羅戰場》、《大護法》、《閃光少女》、《建軍大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鮫珠傳》、《心理罪》、《十萬個冷笑話》、《殺破狼:貪狼》等紛紛登上暑假檔,均獲得不俗成績,其中尤為亮眼的,是吳京導演並主演的《戰狼2》,以56.79億成為2017年全年票房奇跡。
開學季並列十一月小長假又是一次觀影佳期,《縫紉機樂隊》、《英倫對決》、《空天獵》、《羞羞的鐵拳》等表現不俗,《羞羞的鐵拳》以22億成十月一票房冠軍。
十一月剛過,排片47部的影片里,進口影片《尋夢環游記》成為十一月影片討論熱點,十二月排片成為熱點關注,《芳華》、《奇門遁甲》、《妖貓傳》、《二代妖精》、《前任3:再見前任》、《妖鈴鈴》、《解憂雜貨店》等將於十二月與觀眾見面。
縱觀2017年排片票房時間,可見節假日排片更吸引觀眾的優勢。
超級IP與明星流量效應逐漸失靈,未來電影市場更偏向內容為王
中國電影市場最火爆的那幾年,「超級IP+流量明星」的製作就能輕松拿到五億以上的票房,然而2016年暑假檔上映的《致青春2原來你還在這里》、《爵跡》等十幾部這種模式的電影票房慘敗,「超級IP+流量明星」的製作模式已經不是票房保證,明星效應也逐漸失靈。
據藝恩數據顯示,從2012年至今,票房超10億的頭部電影和票房佔比都在上升,低於億級的電影數量正在逐漸下降,另外2015年後國產頭部電影產生了更多爆點,進口影片數量及市場佔比在逐漸下降。
而回過頭來看2017年IP電影,《擺渡人》4.83億,《嫌疑人X的獻身》4.02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5.35億勉強及格,《心理罪》3.04億,《悟空傳》6.97億位居票房最高。
對比兩部沒有流量明星控場和超級IP做基礎的《戰狼2》與《羞羞的鐵拳》,《戰狼2》主演吳京、余男、倪大紅等,《羞羞的鐵拳》由開心麻花的艾倫、馬麗、沈騰等領銜主演,票房依舊成績驚人。
這個數據表明,在沒有明星效應與超級IP拉票房流量的電影市場,依舊是以優質內容為主。
國內科幻題材仍是市場空白,進口科幻影片依舊獨占鰲頭
2017年全年上映的電影題材劃分來看,喜劇題材仍然是所有題材之中佔比最大的類型。今年開年頭部喜劇片《西遊伏妖篇》、《功夫瑜伽》、《乘風破浪》、《大鬧天竺》等票房均值已經達到10億,後續《擺渡人》、《情聖》、《縫紉機樂隊》、《羞羞的鐵拳》等成績表現亮眼,十二月即將上映的影片之中,《前任3:再見前任》、《妖鈴鈴》、《二代妖精》等喜劇題材依舊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
除了喜劇題材外,動作題材與奇幻題材的依舊是所有題材之中的黑馬類型。除了今年的爆款《戰狼2》拉高了動作片的票房總值,動作片《綉春刀2修羅戰場》、《殺破狼:貪狼》、《英倫對決》、《空天獵》等平均票房市值4.1億,奇幻片《西遊伏妖篇》、《悟空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鮫珠傳》等平均票房市值7.5億,奇幻與動作題材依然具有可深度開發的空間。
動漫題材一直是受大眾關注的題材,去年一部《大魚海棠》斬獲5.65億票房,今年動畫市場顯然沒有類似《大魚海棠》這種爆款動畫的出現,《大護法》、《十萬個冷笑話2》、《玩偶奇兵》加起來票房也只有2.3億,國產動漫的道路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但國產動漫的市場,卻是未曾開發的肥沃土壤。
懸疑題材也是市場空缺的題材,今年《嫌疑人X的獻身》與《心理罪》、《記憶大師》票房成績不俗,但懸疑題材在電影所有題材之中一向佔比例較少。
最後來說一說國內市場空缺的科幻題材,今年科幻題材《逆時營救》票房2.01億,然而全年進口片類似《蜘蛛俠:英雄歸來》、《正義聯盟》、《猩球崛起:終極之戰》、《星際特工:千星之城》、《銀河護衛隊2》、《異形契約》等等幾乎科幻題材佔了大半,可見國內市場科幻題材一直被進口影片所打壓,國內科幻題材市場龐大,但在製作水平與質量上還需再進一步,進口科幻影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依舊在國內獨占鰲頭。
根據以上分析來看,想要打造一款爆款電影,除了內容為王,製作優秀的硬基礎外,還要有好的排片時間,針對受眾足夠強大的電影題材,把握好市場的切入點,《戰狼2》的票房奇跡才有可能再次上演!
㈣ 最新華語電影票房排行
截至2013年3月3日的中國內地影史票房排行榜(人民幣)
前30名
名
電影
內地票房
觀影人次
年份
票房來源
1
人再囧途之泰囧
12.64019億
3894.2萬
2012
發行協會(藝恩12.637)
2
西遊·降魔篇
11.3827億
2779.09萬
2013上映中
藝恩
3
十二生肖
8.789987億
2190.34萬
2012
發行協會(藝恩8.7898)
4
畫皮2
7.0451億
1710.43萬
2012
廣電(藝恩7.265)
5
讓子彈飛
6.743億
1884.3萬
2010
藝恩(發行協會6.5419)
6
唐山大地震
6.7332億
1792.97萬
2010
廣電(藝恩6.6505)
7
金陵十三釵
6.08607億
1474.86萬
2011
發行協會(藝恩5.9657)
8
龍門飛甲
5.556754億
1260.02萬
2011
發行協會(藝恩5.425)
9
非誠勿擾2
4.765億
1237.65萬
2010
發行協會(藝恩4.825)
10
建黨偉業
4.229億
1228.1萬
2011
廣電(藝恩4.124)
11
建國大業
4.2億
1300.99萬
2009
藝恩
12
一九四二
3.72億
1005.39萬
2012
廣電(藝恩3.705)
13
失戀33天
3.560694億
1119.94萬
2011
廣電(藝恩3.5128)
14
非誠勿擾
3.248881億
948.97萬
2008
發行協會(藝恩3.25)
15
赤壁(上)
3.212031億
957.67萬
2008
發行協會(藝恩3.21)
16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2.9228億
868.13萬
2010
廣電(藝恩3.0488)
17
滿城盡帶黃金甲
2.91億
771萬
2006
藝恩
18
十月圍城
2.903209億
860.81萬
2009
發行協會(藝恩2.962)
19
一代宗師
2.8705億
787.05萬
2013
藝恩
20
赤壁(下)
2.599174億
770.27萬
2009
發行協會(藝恩2.6)
21
三槍拍案驚奇
2.580263億
800.57萬
2009
發行協會(藝恩2.61)
22
寒戰
2.5361億
783.62萬
2012
廣電(藝恩2.5218)
23
英雄
2.5億
約1100萬
2002
藝恩
24
集結號
2.4978億
750萬
2007
藝恩
25
聽風者
2.3374億
620.41萬
2012
廣電(藝恩2.4272)
26
葉問2
2.3404億
686.54萬
2010
廣電(藝恩2.31)
27
畫皮
2.324093億
776.49萬
2008
發行協會(藝恩2.324)
28
風聲
2.244745億
670.49萬
2009
發行協會(藝恩2.25)
29
新少林寺
2.1623億
595.94萬
2011
廣電(藝恩2.1661)
30
竊聽風雲2
2.1467億
640.53萬
2011
廣電(藝恩2.2073)
㈤ 11月電影市場數據分析哪裡有
中商情報網訊:10月全國票房最終收官於36.44億,同比下降29.3%,創下2016年9月之後,整整兩年來的單月跌幅之最。在經過7月和8月暑期檔單月大盤連續兩個月逼近70億大關後,後期電影票房明顯下沉。目前已進入到2018年第四季度,但電影市場還是保持著一貫的冷漠。不過在國慶假期的加持下,10月票房相比9月30.99億元來說,環比增長17.6%;單月觀影人次為10531萬人,環比增長19.82%;10月電影上映場次983.15萬場,比9月上映場次增加了85.17萬場。2018年1-10月全國市場共產出綜合票房約525億元。
2018年1-10月票房收入突破525億
中國電影產業在國民經濟新的發展形勢下實現了穩健增長。以電影票房收入衡量,我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電影票房市場近年來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觀影人次從2007年的0.71億,增長2016年的13.72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4.47%。國內電影票房從2012年的170.7億元增長到2017年559.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6.78%。2018年1-10月全國電影票房累計達525.3億元。按照今年電影票房趨勢來看,2018年全國電影票房超越2017年的559.1億元基本是毫無壓力。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10月電影市場凄慘收官 同比大降29.3%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2018年10月電影票房共計36.44億元,較去年同期51.53億元票房,同比下降29.3%。10月上映影片中,國慶檔影片《無雙》《影》等影片票房居前。
除4月票房有所下滑外,2018年單月票房都取得較好的成績,其中2月101億票房位居榜首,這無疑給2018年電影市場帶來了一個良好的開端!2018年上半年電影市場大漲18%,進入到暑期檔7月-8月,票房再次實現大漲,其中7月同比增長37.9%至69.5億元,僅次於春節檔2月票房,到8月票房同比略有下滑。9月票房下沉明顯,環比大降54.6%。10月在國慶假期加持下票房環比增長17.6%。但卻是2016年9月之後,整整兩年來的單月同比跌幅之最。
數據來源:貓眼、藝恩、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無雙》單月票房第一《影》排名第二
在2018年10月電影票房排行榜上,榜單前十部影片中有7部電影票房都在1億元之上,3部影片超3億大關。其中庄文強執導的犯罪題材港片《無雙》以票房11.69億霸佔月度冠軍之位。該片9月底上映累計票房順利破10億,累計分賬票房成功超越《澳門風雲3》(11.16億),打破發哥演員生涯的內地票房紀錄。截至11月1日14:30,該片連續24日獲得單日票房冠軍,累計綜合票房達到12.26億元,分賬票房11.3億元,貓眼評分高達8.9分,口碑與票房雙豐收。
影片《影》單月票房第二,10月票房為5.59億元,貓眼評分8.2分。作為張藝謀申奧影片,《影》自籌拍時期就成為相關媒體的聚焦點。盡管《影》在視覺上追求的以水墨風格形成的形式化美感再次以極致表現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但這部作品並未給觀眾帶來更多的驚喜和震撼。月度排名第三的是開心麻花團隊的喜劇片《李茶的姑媽》,10月累計票房4.95億元,貓眼評分7.9分。《找到你》票房第四,10月累計票房2.67億元。《胖子行動隊》以2.28億元票房排名第五,《鐵血戰士》10月票房拿下1.72億元,排名第六。
數據來源:貓眼、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三電影票房佔比超六成
10月全國電影票房分布集中在國慶檔影片,排名前五部都是國慶檔電影。其中《無雙》單月占據總票房32.1%,《影》佔比15.3%,《李茶的姑媽》佔13.6%。排名前三位的電影票房佔比合計占當月總票房的61.3%。
數據來源:貓眼、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11月上映電影前瞻
從陣容來看,11月進口片是迪士尼與華納兄弟在國內電影市場的一次交鋒。迪士尼在月初與月末先後上映真人童話電影《胡桃夾子與四個國王》與經典動畫續集電影《無敵破壞王2:大鬧互聯網》。華納兄弟則發力下半場,在月中與月末先後上映《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與亞裔陣容的喜劇愛情電影《摘金奇緣》。另外《毒液》作為「蜘蛛俠宇宙」中的非典型英雄,該片北美市場目前累計票房達到1.87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毒液》聯合火箭少女101推出的推廣歌曲《毒液前來》成功引起公眾注意,貓眼想看人數超過30萬,11月進口片中人數最高。11月上映影片信息一起來看一下吧!
資料來源:貓眼、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電影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㈥ 藝恩數據有權威嗎
有。藝恩數據是經過法律允許、受法律保護的數據統計軟體,非常正規,所以有權威,藝恩致力於通過大數據、AI技術連接內容與消費者數據,以驅動客戶業務增長。
㈦ 從大銀幕走向小熒屏,電影大咖迴流電視劇,是為名還是利
事件
按照通常的思維,作為"雕刻時光的藝術"的電影行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地位都高於電視行業。而一批長期拍攝電影作品或者獲得了重要電影獎項的演員,也始終堅持活躍在大銀幕上。而如今,這些躋身電影圈、甚至在電影行業獲得重要獎項的演員卻頻頻回歸電視劇行業。
我們嘗試對電影演員回歸電視劇現象進行梳理,探究背後的原因,並進一步對比美國影視劇行業,分析未來電視劇行業發展趨勢。
電視劇:「名利雙收」,確定性高
1、計費模式:電視劇按單集付片酬,收入可觀
與電影的計費模式不同,電視劇按單集付片酬。雖然大牌的演員在電影上也可以獲得行業內頂尖的片酬,但電視劇按集計算酬勞則更具「性價比」。這與國內電視劇行業的定價與播出模式也密切相關。國內電視劇按集向電視台或視頻網站進行銷售,因此製片方更傾向於把電視劇拍得更長。通常而言,國內電視劇的集數在30-50集之間,而一些邀請大演員的IP劇,長度則更長,例如鹿晗主演的《擇天記》有55集,而幾部大女主角的電視劇《甄嬛傳》、《羋月傳》、《如懿傳》的片長則達到70-90集。
以周迅為例,電影的片酬為700萬,按照其電視劇片酬,一部電影的片酬僅僅只夠拍攝10集電視劇。而周迅拍攝的電視劇《如懿傳》總長度90集,總片酬9000萬。是其拍攝一部電影片酬的10倍以上。
2、短製作周期與長播出周期
電視劇拍攝「性價比」高的另一個原因在於,一般難情況下,電視劇的製作周期不會比電影長,即使是超長篇電視劇,其製作周期仍然可控。大多數電視劇拍攝周期不到一年,於採用邊拍攝邊剪輯的製作方式,殺青後的後期製作時間較短,順利通過審查後很快就能播出。而電影的拍攝製作不可控因素則更多,尤其是導演的個人工作風格,一些大導演通常製作周期較長,王家衛的一部電影通常製作周期約2-3年。
在播出周期上,一部優秀的電影,其上映檔期通常不超過1個月,下映後觀眾則主要在視頻網站上進行點播。而電視劇目前的播出模式更加多樣化,電視劇在同一時間內既可以上星播出,也能在網路上點播。受眾范圍大,常常會引發話題成為熱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播出期間網路累計播放量達到361億。同期,微博數據顯示微博主話題閱讀量103億、短視頻播放量58億、電視劇熱詞提及量220萬次,在6項數據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刷新了微博國產劇數據之最。除主話題#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外,還產生了25個劇情類子話題,吸引了127萬人參與討論、討論量達到610.3萬次,閱讀量達到53億。
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後,正劇《人民的名義》也同樣引起了全民的熱議。隨著劇情的不斷推進,觀眾對劇集的討論達到高潮。一部電視劇可以在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內形成關注和討論,頭部電視劇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3、電視劇市場爆發,電影增速放緩
目前,國內的電影市場尤其是國產電影在2015年的大步邁進之後,正在進入轉型期。
2017年第一季度,國產電影總票房為66億占整體票房的46%,尚能與進口電影平分秋色。而到了4月的前20天,隨著《速度與激情8》等一批進口大片的逐漸上映,國產電影與進口片的實力懸殊逐漸顯現。
而隨著2017年中美進口分賬片談判的重啟,國產電影則需要面臨更多強大的對手。
反觀電視劇市場,產值增速突飛猛進,根據藝恩數據顯示,僅監測的47家上市公司2016年中報電視劇交易額營收就超過了60億元,同比增幅24%,毛利率40%,均高於同期電影市場。從電視劇製作機構看,2016年共10232家公司獲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許可證》(其中132家獲得電視劇甲種證),相較2010年機構數量增長152%。根據第三方研究報告,2016年我國電視劇市場規模為882億元,其中電視廣告429億元,版權收益222億元,海外銷售5億元,網路電視劇廣告收入200億元,用戶付費收入25.6億元。
國產電影在票房和口碑上的不確定性,讓許多一線電影演員在選片上更加謹慎,比起拍一些不溫不火的電影,超級IP電視劇更有吸引力。
4、大製作帶來影響力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與頂級的電影導演合作,是許多演員身價與知名度上升的重要通道。而隨著一批國產「良心劇」的出現,一批電視導演也逐漸成為收視率的保證獲得了如大電影導演一樣的聲譽。如《琅琊榜》導演孔笙、《走向共和》導演張黎、《甄嬛傳》導演鄭曉龍等。他們通過一批高質量的電視劇,建立起自己在電視劇行業的聲譽,讓很多電影演員可以在保證製作水準的前提下回歸電視熒幕。
縱然,有聲望的導演數量較少,其每年的產量也是有限。但隨著2015年影視劇領域的IP熱,由熱門大IP改編的電視劇,不僅會獲得更多的資源和資金,以高片酬吸引電影演員的加入,其開播後對觀眾基礎也更加可觀,這不僅為演員帶來了高額酬勞,也更能幫助電影演員獲得很高的人氣。吸引了眾多電影演員參與的電視劇作品,如《凰權•弈天下》《帝王業》《擇天記》《如懿傳》《春風十里不如你》《斗破蒼穹》《海上牧雲記》《特工皇妃楚喬傳》《時間都知道》《佳期如夢之海上繁花》等都是根據熱門IP改編。
出演熱門電視IP之後,主演往往會進入新的事業上升周期。以趙又廷為例,其雖然在台灣地區成名較早,但是在內地的知名度始終有限。而藉助IP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熱播,趙又廷增長粉絲384.8萬,成為「新晉國民老公」。其電視劇片酬從小幾千萬迅速上漲。同時又有多部新戲找到趙又廷希望其擔當男主角,並成為包括阿迪達斯在內的多個品牌的最新代言人。電視劇中其他的演員也紛紛「漲粉」:楊冪粉絲增長312.1萬;迪麗熱巴粉絲增長263.8萬;即便是劇中的配角張彬彬和於朦朧的粉絲量也分別增長了187.1萬和118.6萬。
另一個案例是景甜。雖然景甜已經拍攝了多部電影大片,但卻一直沒有熱度。在出演《大唐榮耀》後,景甜卻贏得了不少觀眾的好感,其前不久確定加盟北京電視台新型真人秀節目《我想見到你》。
由此可以看到,對大牌演員而言,電視劇為他們帶來的是一個正向的循環,不僅是高片酬,而是增加人氣和觀眾好感度,從而為後續的影視作品接拍,商業價值提升都提供了良好的鋪墊。
5、國內電視劇製作費用持續提升
近年來,電視劇製作成本持續走高。過去,一部電視劇製作成本過億就會被大肆宣揚報道,而現在稱得上大製作的電視劇製作成本均超過億元。尤其是近幾年來,熱播電視劇多為古裝玄幻劇,由於服裝道具特效等需要加之人力費用,古裝劇製作成本過億較為普遍。今年大火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製作費用高達3億;未播先火的《如懿傳》、《贏天下》和《武動乾坤》都是斥巨資拍攝,製作成本分別是3億、5億和6億。
6、電視劇版權價格上漲
電視劇製作成本提高的同時,也帶來高額的版權收入。與電影需要先在影院上映,再由視頻網站播出不同,電視劇可以在電視台與網路同步播出。《贏天下》採取先網後台的播出方式,網路版權收入5.6億,電視台版權收入3億。周迅主演的《如懿傳》製作成本3億,在網路和電視端共獲得13億的版權收入,高成本與明星投入,最後也為這些電視劇帶來高收益。
2010年,熱播劇《宮》的網路版權價格僅35萬元/集,到如今,《如懿傳》網路版權價格已達到900萬元/集,短短7年時間,網路版權價格上漲25倍。再加上電視台購買支付的版權價格,一部電視劇的收入可觀。而這種增長趨勢會吸引電影大咖迴流到電視圈。
過去幾年,電視劇版權價格的上漲,主要體現在網路版權費用上,而電視台的版權采購價格僅為小幅度上漲。
相比於視頻網站,電視台在內容變現模式上受到了更多限制,主要表現在既無法「開源」也難以「節流」。電視台購劇費用的天花板被視頻網站不斷打破。
首先,一劇兩星使得單家電視台對頭部內容需要付出的成本上升:從2015年1月1日起,廣電總局開始執行一劇兩星政策——每一部電視劇每晚在黃金時段聯播的上星衛視綜合頻道不得超過兩家,且每晚不能超過2集。這一政策從政策原意上是希望上星頻道的電視劇內容內容百花齊放,同一時段有更多的電視劇可以登陸衛視頻道進行播出。但對電視台而言,兩家電視台需要承擔起過去4家電視台支付的版權費用,采購成本增加。尤其是非頂級的一線衛視,難以通過聯合其他三家共同采購頭部劇的模式,來獲得頭部內容資源。
在購劇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電視台仍要嚴格執行電視劇不能中插廣告的規定:早在2011年廣電總局就發文規定,要求每集電視劇中間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廣告。因此,目前電視台在電視劇上的廣告收入主要表現在前後貼片廣告、硬廣以及欄目冠名權。
相比於電視台,視頻網站的變現模式則更加多樣。除電視台完全不具備的付費會員收入外,視頻網站在廣告變現上,也更有創新空間。
付費會員收入:正在成為視頻網站的重要收入來源。從用戶來看,2015年到2016年,中國視頻付費用戶規模上升了109.7%,目前付費用戶達到6130萬。預計到2019年,國內視頻付費用戶將達到1億人。從收入來看,從2015年到2016年,互聯網視頻行業付費市場的收入增長124.9%,整體市場規模超過100億。
多樣化的廣告變現:隨著技術發展,視頻網站在廣告變現上也更加豐富。首先,通過技術手段,可以對用戶群進行地域、性別、喜好、年齡等各種定義,廣告主可以進行分人群投放。其次,視頻網站廣告投放的方式也更加多樣化,不只停留在傳統貼片、暫停廣告的模式,還出現了多種新型廣告模式。例如,互動貼片廣告(在普通視頻廣告基礎上添加動畫、交互按鈕、表單等元素,可通過互動操作提升用戶的參與感)、視頻情景互動、移動多屏互動(二維碼或搖一搖進入品牌互動頁面,通過搶紅包、互動游戲等形式增加活動的互動性與參與性)等多種創新廣告模式。而隨著網路劇與視頻網站自製劇的數量增加,過去在播出階段投放的廣告,可以向上延伸,成為植入廣告。雖然在一些非現代題材的劇集中,並不適合植入現代的產品,但視頻網站推出的「創意中插」,也可以解決這一問題。《老九門》、《暗黑者》以及《鬼吹燈·精絕古城》這些網路劇,均啟用了創意中插的廣告模式——在劇情中插入一個約1分鍾的有完整故事的小劇場,邀請劇中演員出演。小劇場故事可能與劇情有關,也可能是一個創意的故事。根據媒體報道,現在創意中插的價格從最初的50萬/條逐漸上漲,甚至達到100-150萬的單價。
國內頭部電視劇的國際化步伐展開
隨著互聯網上信息的快速傳播,一批優質的國產電視劇影響力已不再局限於內地。《甄嬛傳》《琅琊榜》《微微一笑很傾城》《步步驚心》《我可能不會愛你》等優質國產劇同樣受到海外觀眾的追捧,主演孫儷、胡歌、劉詩詩、林依晨、陳柏霖等聚集了眾多外國粉絲。
《甄嬛傳》配英語並重新剪切後在美國播出,登陸Netflix,播出過程中曾有13620人在Netflix網站上為《甄嬛傳》評分,得到3.8分的較高分,同時,美版《甄嬛傳》在Netflix上的評價超過4星,導演鄭曉龍對此很滿意,稱「在美國3星就是『我喜歡』,4星就是『我非常喜歡』。我們現在已到了『非常喜歡』的程度。
《琅琊榜》不僅在中國引起網路極大的關注度,也出口海外,並且在韓國日本播出,韓國的中央日報還曾發布一則長文評價《琅琊榜》。韓國甚至推出了琅琊榜取景地的旅遊項目,吸引韓國粉絲前往。
2017年國內熱播劇《人民的名義》《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再次掀起海外熱潮。
除了向海外輸出成片,近幾年國產的電視劇開始了IP的「反向輸出」。競爭激烈的韓國電視劇市場,開始引進中國電視劇版權,翻拍成韓劇。《五星大飯店》《中國式離婚》《何以笙簫默》等都在翻拍計劃中,有報道稱韓國版《何以笙簫默》的男女主分別是李鍾碩和朴信惠。《步步驚心》《我可能不會愛你》等熱播電視劇已經被韓國翻拍,《步步驚心麗》於2016年中韓同步上映,一改中國單方面翻拍韓劇的現象。
流媒體快速發展支撐好萊塢電影演員回歸電視熒幕
1、好萊塢電影演員進軍美劇
電影演員迴流電視劇並非只出現在國內,近年來好萊塢演員同樣「扎堆」美劇。相較於國內,美國的影視娛樂行業中,電影演員地位高於電視劇明星的「鄙視鏈」一直存在。
2013年,《紙牌屋》成為當年風靡全球的美劇,其主演曾兩度獲得奧斯卡。他出演電視劇,被認為是好萊塢電影明星向電視屏幕迴流的一個開端。
2017年2月首播的電視劇《大小謊言》由HBO出品,根據同名暢銷書改編。2017年3月在福克斯電視台播出的《宿敵:貝蒂和瓊》、4月在AMC電視台開播的新劇《德州長子》都邀請了老牌好萊塢電影演員出演。
2、高額片酬與特效增強成為美劇吸引力,流媒體異軍突起成美劇新載體
(1)片酬提高吸引大批明星迴流美劇
與國內的情況類似,電視劇能吸引到更多資本,成本回收渠道更多,演員明星片酬也陸續上漲。《大小謊言》的主演單集達到35萬美元的片酬,雖然該劇第一季只有7集,但整部劇的片酬就達到1500萬人民幣以上;Netflix出品的喜劇《瘋子》將於8月開拍,給女主角開出的片酬也達到35萬美元/集。
(2)特效加強,美劇擁有電影質感
隨著電視劇製作成本的增加,以前只能用在電影中的技術,已經開始可以越來越廣泛地用在電視劇中了。《權力的游戲》中惟妙惟肖的特效,增強了視覺體驗,將電影品質帶入電視劇。對於好萊塢大牌電影演員來說,特效加強後的電視劇行業能給他們帶來更好的作品表現並更加吸引觀眾。
(3)美劇為電影演員事業轉型提供平台
有國外電影人認為電視正在經歷最好的時代。近幾年,美劇精品頻出,短小精悍的劇集越來越容易獲得觀眾的青睞。一些演員在拍攝了一些續集電影,或者到達職業頂峰後,也會選擇參演電視劇,為自己事業的轉型取得突破。
(4)電視網不斷豐富內容,流媒體異軍突起
美國共有5家商業性質的公共電視網,分別為CBS、ABC、NBC、FOX、CW,依靠廣告收入及DVD銷售生存。五大電視網為觀眾呈現許多經典美劇。
此外,美國還有有線電視網路,分為基本有線電視網和付費有線電視網。有線電視網的劇集內容相對公共電視網來說,尺度更大,投資更大,精彩程度也有所提升。美國基本有線電視網包括USA、TNT、AMC、FX、A&E等較為知名的電視網/頻道,也包括SyFy、MTV、History等專門頻道;HBO、Showtime、Starz是三大付費電視網,其中,HBO及其旗下的Cinemax占據了美國付費電視頻道市場份額的90%。作為電視網路的HBO以大投資拍攝了眾多在全球具有影響力的美劇。早在,2001年,HBO投資1.25億美元,製作了10集電視劇《兄弟連》,單集的單集製作成本高達12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750萬元)。通過高額的投資,HBO讓電影中的大片視覺效果在電視熒屏上得到呈現。2011年HBO推出的美劇《權力的游戲》,平均單集製作成本達到600萬美金,後期甚至達到單集1000萬美金的製作成本。
除了追求收視率的有線電視網以外,近幾年異軍突起的流媒體網站也成為了電視劇重要的生產者。包括Netflix、Hulu等,都推出了自己的自製劇。尤其是行業領先者的Netflix製作了一大批經典劇集,包括《紙牌屋》《女子監獄》《毒梟》《超感獵殺》《超膽俠》等。
美國的電視網與流媒體在相互競爭中不斷發展,讓更多觀眾開始從大銀幕回到小熒屏前,再加上正在不斷完善的電視劇製作體系,這也是吸引好萊塢一線大咖紛紛回歸電視劇的原因之一。
電視劇質量有望提升,吸引力或超電影
1、電視劇整體質量上升
(1)電影演員顏值演技在線
目前,電視劇的質量還有待提高,存在劇情爛俗、演員演技尷尬等問題。而電影比電視劇更加考驗演員的演技,能夠活躍於大熒幕的電影明星通常演技不俗,因此,電影演員出演電視劇本身也是一種對電視劇表演質量的保證。
(2)電影人投身電視劇幕後,資源整合
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不少電影演員看中了電視劇行業的機會,開始在電視劇中任投資人、製片人等角色。根據報道,《帝王業》將吸引到知名演員作為投資方,雖然其目前還未確認出演女主角,但將以投資人的身份正式跨足電視劇行業。電影演員個人的此種轉型,在電影市場上相對較難實現。電影作品投資風險大,即使是大牌演員參與了前期製作和演出,在資本回收和利潤獲取上也仍然有著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此外,還有不少電影界的老牌幕後加入到電視劇製作中,多位在電影領域知名的武術指導、美術指導、服裝造型等專業技術人才都開始活躍在電視劇製作團隊。如今年播出的玄幻大劇《擇天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
2、製作費用尚未觸及天花板,期待質量影響力俱佳國產電視大劇
雖然國產劇製作成本近5年大幅度提升,但是與美劇1000萬美金/集的製作成本相比,國產電視劇製作費用仍未達到天花板。
2012年,76集的《甄嬛傳》,製作成本只有7000萬,平均一集成本不足100萬。2015年,電視劇市場才真正邁入「億」元時代。《花千骨》、《琅琊榜》的熱播背後1億左右的製作成本分別支撐著兩部劇的服飾道具和造景搭棚。隨後,古裝玄幻劇的製作成本上漲至500萬-600萬/集,相比2014年直接提升2.5-3倍。從2016年開始,古裝電視劇製作節節攀升。《擇天記》、《那時花開月正圓》、《軍事聯盟》成本4億;新劇《贏天下》成本5億。
雖然國產劇投資成本增長快速,但遠低於美劇製作成本,尚未達到天花板。國產劇目前的製作成本不到1000萬元/集,而美劇製作成本最高的是《王冠》,1300萬美元/集,相比而言,國產劇製作成本仍然有提升空間。增長的成本,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大牌的電影演員向電視劇領域迴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將更優質的特效從電影大銀幕帶入電視小屏幕,過去電視劇中出現的「五毛特效」或將逐漸消失。
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國產大電視劇時代已經開始來臨,後續隨著製作成本持續推高,特效製作、服裝、武打、配樂等環節更加專業化,國產電視劇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將進一步提升。推薦關注有頭部精品劇製作能力的公司。
1、慈文傳媒
根據公司2016年業績快報,公司2016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8.31億元,同比增長113.9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92億元,同比增長47.06,%,實現每股收益0.93元,同比增長22.37%。公司曾經投資拍攝了《花千骨》、《老九門》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電視劇、網路劇作品,形成了在電視劇領域良好的慈文品牌。根據湖南衛視公布的編播計劃,2017年慈文傳媒的三部作品《特工皇妃》、《涼生,可不可以不憂傷》《特勤精英》都將在湖南衛視播出。除此之外,公司還儲備了《致青春》《左耳》《三體》等知名IP,為公司後續電視劇作品的開發提供動力。
2、歡瑞世紀
公司已發布2016年年報。2016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38億元,同比增長 55.69%;實現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 2.65億元,同比增長54.74%;實現扣非後凈利潤2.54億元,同比增長61.71%,超過公司業績承諾的2.23億元。實現每股收益0.62元,同比增加40.91%。2016年,電視劇投資製作發行及其衍生品業務占公司整體營業收入的91.51%,主要由三部精品電視劇貢獻,包括《麻雀》、《青雲志》、《大唐榮耀》。根據公司年報披露,2017年公司已有《天乩之白蛇傳說》和《天下長安》進入了拍攝,《封神之天啟》、《秋蟬》進入拍攝籌備階段。除此之外,公司在2016年還增加了《霹靂布袋戲》《長恨宮》等多個IP的儲備。這與公司之前已有的《昆侖》等超級IP一起,構成了公司豐富的IP儲備,為公司後續的影視劇拍攝製作打下了基礎,保證了公司每年300集以上的精品電視劇生產能力。公司2017-2018年EPS分別為0.25、0.30元,對應PE為42.8x、35x。
風險提示
電視劇作品質量低於預期;演員成本高企。(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㈧ 美國電影公司那麼多,以什麼為依據去給他們排名
這可能是近期最難回答的一道題,真是扒了兩天的大數據,今日來聊一聊我心目中的美國電影公司排名:
1、迪士尼;
2、華納兄弟(現應該叫做華納傳媒);
3、環球影業(看大家的回答,都在說夢工廠,其實夢工廠已經被環球收購);
4、索尼(米高梅與哥倫畢業悉數被索尼買下);
5、派拉蒙。
以上結果主要以票房影響力為參考值。根據2018年「藝恩」大數據統計,這5家公司新上映電影的票房高達225億,占據好萊塢整個票房市場的92%。
2018年派拉蒙全球票房「起死回生」,同比上升2%,光是《碟中諜6》就輕松拿下超過10億美元的高票房。2019年派拉蒙會有《刺蝟索尼克》《火箭人》《寵物墳場》等新片面世,至於結果怎麼樣,觀眾已經「等著買票排排坐」。
上述排名,以近年來票房為評價標准,基本客觀。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讓我們再回顧一下目前的5大電影公司名稱:1、迪士尼;2、華納兄弟;3、環球影業;4、索尼;5、派拉蒙。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