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別再叫王晶「爛片之王」了!17部高分經典影片推薦!評分最低7分
說起 導演王晶 ,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知名度覆蓋全年齡段。
但是, 大部分觀眾,一提起王晶,都只會想起他的另一個稱號——「爛片之王」!
甚至一部影片,剛剛官宣,還未上映, 觀眾一看,導演是王晶,基本上就可以提前「爛片預訂」了。
但是,成長在香港電影黃金時代下的老影迷,對於「王晶」這個名號,還是有很深的感情的。
王晶可以稱得上是香港影壇(八九十年代)最成功的商業片導演之一! 甚至稱之為電影鬼才、奇才也不為過!
只是,王晶拍電影,首當其沖考慮的就是——賺錢!
這一點,王晶坦言,自己首先是個商人,其次才是導演。 而商人,勢必首先考慮的就是賺錢!
這也是為什麼,即使王晶拍了這么多爛片,還是有投資人願意找他來拍電影的原因。
因為,哪怕王晶拍的是爛片,最終也都是賺錢的,你不得不服。
王晶,1955年生於香港電影世家,其父親是香港老輩著名導演王天林。沒錯,就是那個在香港影壇,名望和體重成正比的、德高望重的「大胖子」——天林叔!
大名鼎鼎的林嶺東、杜琪峰都是王天林的徒弟。
其實,王晶作為王天林的兒子,其另一個身份,也是他的徒弟。
而王晶並沒有給「大咖」老爸丟臉, 甚至,個人覺得,王晶的成就,某種程度上,已超越其父親王天林。
80,90年代,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而王晶,就是站在「黃金年代」最前沿的人之一!
舉個例子,1991年,是王晶最高產、最忙碌的一年。 這一年,王晶導演7部影片!監制3部影片! 拍攝時長最短的一部《整蠱專家》甚至連劇本都沒有,邊拍邊寫,最後只用45天完成拍攝,輕松斬獲3139萬票房!
更讓人稱奇的是,如此高產的狀態下拍攝的這些影片,居然部部賣座!部部經典!
這個紀錄,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特別是在電影業高度發達的今天來看,如此高效,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下面,「頭號剪影」列舉出17部王晶導演的經典高分影片!
其中,大部分影片完成於90年代香港電影黃金時期。
只有《追龍》是個例外,拍攝於2017年,屬於王晶「爛片之王」時代的一部特殊影片。
從《追龍》的成績可以看出,即使是現在的王晶,只要他認真起來,依然能拍攝出好的影片。
注意:以下排名,按評分由高到低排序!
1. 《九品芝麻官》豆瓣8.4,1994年
2.《賭神》豆瓣8.3,1989年
3.《鹿鼎記》豆瓣8.1,1992年
4.《鹿鼎記2神龍教》豆瓣7.9,1992年
5.《新少林五祖》豆瓣7.8,1994年
6.《賭神2》豆瓣7.8,1994年
7.《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豆瓣7.7,1993年
8.《賭俠》豆瓣7.7,1990年
9.《整蠱專家》豆瓣7.7,1991年
10.《城市獵人》豆瓣7.6,1993年
11.《逃學威龍3龍過雞年》豆瓣7.4,1993年
12.《超級學校霸王》豆瓣7.4,1993年
13.《鼠膽龍威》豆瓣7.3,1995年
14.《追龍》豆瓣7.2,2017年
15.《至尊無上》豆瓣7.2,1989年
16.《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豆瓣7.1,1993年
17.《龍在江湖》豆瓣7.0,1998年
通過以上片單,可以看出, 王晶幾乎合作了那個時代所有頂級明星!包括:周星馳、李連傑、周潤發、成龍、劉德華、張學友、甄子丹……
其中,合作次數,周星馳佔6部,劉德華6部,李連傑4部,周潤發2部,成龍1部,張學友1部,甄子丹1部……
可見,那個時期,王晶導演的搶手程度。 基本上,只要是王晶導演,加上明星陣容,就等於票房大爆!經典預訂!
你來評定,這樣的導演,不是鬼才導演?是什麼?
下面,「頭號剪影」再推薦10部王晶導演的影片, 評分雖然不算高,但是個人覺得,依然非常精彩,完虐現在好多電影大片!
1.《千王之王2000》(1999)豆瓣6.9
2.《賭俠1999》(1999)豆瓣6.7,又名《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
3.《神經刀與飛天貓》(1993)豆瓣6.7
4.《精裝追女仔》(1987)系列,豆瓣6.7分
5.《最佳損友》(1988)豆瓣6.7分
6.《驚天十二小時》(1991)豆瓣6.6分
7.《金錢帝國》(2009)豆瓣6.5
8.《武俠七公主》(1993)豆瓣6.4
9.《赤裸羔羊》(1992)豆瓣6.4分
10.《逃學英雄傳》(1992)豆瓣6.3分
王晶拍的電影實在太多了,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如有考慮不全,漏掉的精彩影片,歡迎評論區多多補充。
所以, 個人認為,看待王晶,需要一分為二的看。
王晶的確拍了無數爛片,而且,好像還在不斷的刷新「爛片新高度」。
但是,那些影片如果從商業角度來看,卻還都是賺錢的影片, 無論對投資人來說,還是對電影從業者來說,王晶的「爛片」行為,甚至稱得上「英雄」之舉!
就像鄭則仕參加吐槽大會時所說的那樣:「王晶導演經常拍爛片,還因為爛片成名,但是就是王晶導演的爛片,讓這些演員有了活下去的機會,讓一眾電影從業者有了飯吃!」 。
鄭則仕還說,「 香港電影最低谷時期,很多導演都已經不拍電影了,但王晶卻還在拍片,片子雖然爛,但是,卻成功的養活了一堆電影人!我們感激他!而且,這些電影中,也不全是爛片,也有好電影啊! 」
如果說, 劉德華是明星中的勞模。那王晶,絕對是導演中的勞模!
現在,已經65歲的王晶,年逾古稀,還願意拍片,並且依然保持高產狀態。
這種出於對電影最原始的熱愛,本身就值得我們敬重。
請記住,下回,如果你要調侃王晶是「爛片之王」時,請對這位「電影行業英雄」、「鬼才導演」、「最成功商業導演之一」……報以些許敬意。
畢竟,王晶拍片的那種隨性、直白、灑脫、熱愛、敬業……在當今電影界,無人能出其右!
總結起來,這大概就是—— 娛樂 至死的精神在支撐著他吧!
所以,我更願意尊稱王晶為——「 娛樂 之王!」
好啦,本期就聊到這里, 我是「頭號剪影」 。
② 你覺得有哪些演員的演技明明很好,拍的電影卻成了爛劇,為什麼
有好的劇夲,才有好的演員。是好劇本造就好演員。好演員,好演技,又為好劇添彩!
孫儷算一個,從出道開始其實她主要還是拍電視劇比較多。從《玉觀音》、《幸福像花兒一樣》到《一米陽光》,再從《後宮甄嬛傳》到《羋月傳》再到《那年花開月正圓》,她給我們詮釋了眾多不同的角色,也給我們看到了她的「多面性」!而她本人也因此獲得了包括上海白玉蘭最佳女主角獎在內的眾多獎項!
所以說孫儷的演技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即便是「娘娘」本人,也沒能逃脫拍爛片的幸運。這部爛片就是2015年由她老公鄧超執導的,由她和鄧超擔任男女主角的院線電影《惡棍天使》:
這讓我不得不回想了一下他們婚前合作過的《幸福像花兒一樣》: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兩個都是演技派,只是不知道這些年發生了什麼這部《惡棍天使》一開始宣傳十分賣力,不說鄧超開的直升機發布會,還有全國各個城市的宣傳,就鄧超在湖南衛視的跑男節目中都在不遺餘力的喊票,信心滿滿的樣子。很顯然宣傳也確實沒白做,首周票房就突破了五個億。但是,很明顯票房後勁疲軟,上升的空間非常有限。連「娘娘」的號召力都沒能帶動多少,最後在6.5億就打住了。
我們再來看看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
有比較犀利網友的評論說「這是拿低智當幽默了」
還有的說是因為「娘娘」孫儷本來就不擅長電影領域,畢竟電視劇和電影的表達方式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也有說鄧超俞白眉二位導演對劇本和拍攝不夠走心的。
也有說這部電影給自己帶來了快樂,這就夠了。
不管怎麼說,這部豆瓣評分僅有4.2分的電影在孫儷的演繹生涯中絕對是爛片無疑了。關注@艾柒柒醬 討論更多影視話題
太多了,有時候演員演技好,還要導演和編劇很好,其他配角也要有演技。互相幫助才能發貨到最好。
很高興能回答您這個問題,我是劇路社,好劇發掘。
現如今鮮肉當道,老肉限流,粉絲經濟讓很多表現力感染力演技很好的演員接不到熱門戲,很多演員無奈只能接一些網大,或者配角,當然也有一些是因為轉型失誤或者堅持風格的原因。今天想給大家講講趙文卓這個演員。
趙文卓,1972年4月10日生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一個武術世家,中國影視演員、武術家,北京 體育 大學教師。
趙文卓從小學習武術,1990年考進北京 體育 大學武術系。1990年獲中國全國錦標賽少年冠軍,1991年獲中國全國大學生比賽全能冠軍、全國武術冠軍,並當選中國國家武英級運動健將。
趙文卓可以說是出道即巔峰了,19歲,被徐克導演選入《功夫皇帝方世玉》和師兄李連傑演對手戲,大反派的他可圈可點,風頭甚至有蓋過李連傑的意思。同年主演《黃飛鴻之王者之風》和《青蛇》參演演員是張曼玉,王祖賢等一眾港星女神。後來還和哥哥一塊合作電影《滿漢全席》可見趙文卓當年的實力和受歡迎程度。後來還有一系列讓趙文卓獲得金雞獎的大製作。可以說剛出道那幾年趙文卓的資源還是很好的。
說起來在香港發展很好的趙文卓為什麼一直給人的感覺不溫不火甚至近幾年反而有些落寞?其實和他這個人的性格和個人選擇有關系。大家都知道趙文卓李連傑吳京等都是北京什剎海武校畢業的師兄弟,李連傑比他們大幾歲,也是出道即巔峰《少林寺》當年一毛錢的電影票居然賣了1.6億票房,香港影圈看到這個題材特別受歡迎,就想在內地選一批武術人才然後想把李連傑這種模式復制下去發展香港影業。後來就選中了趙文卓,吳京等一眾演員,其中就屬趙文卓為資質最好,身高臂展長,打拳很帥,不吹不黑比李連傑拿的武術冠軍多。後來被徐克導演選中去香港發展,一開始就有跟著徐克混吃喝不用問的感覺,但是一直沒有特別的大火,後來到千禧之年後,香港電影發展低迷,袁和平去了美國,徐克導演也沉寂了幾年,這個時候跟著徐導的趙文卓也深陷其中,傳聞中間去了美國,然後算是被放了兩年鴿子灰溜溜回來了,於是趙文卓開始轉參演內地依然很受歡迎的電視劇,於是就有了後來的《風雲雄霸天下》《書劍恩仇錄》還有《太極》等一些當年很火爆的電視劇。
直到最近幾年,可能因為趙文卓這個人實在是太老好人和正直,可以看到他的影視路中的形象一直都是比較大俠風格,基本一直都是剛正不阿的神態,這個人怪就怪在沒有太多槽點和其他緋聞。也就中間和甄子丹鬧過矛盾。年輕時候和梅艷芳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所以有點在 娛樂 圈話題度不高的感覺。
近些年一直還想繼續走大俠之路,找情懷,發現觀眾似乎不怎麼買賬,像什麼《黃飛鴻之南北英雄》《功夫聯盟》《萬妖帝國》《黃飛鴻之怒海雄風》。再看看這些近期的電影,彷彿我們那個童年一去不回,雖然畫質更清晰,特效更炫酷了,可是那個當年的感覺卻越來越遠了。不過我想這也是趙文卓這個人一貫的態度吧,他過的太不爭了。現在的他也是北京 體育 大學的一名老師。
敬我的偶像,這篇文章沒有任何要批判的意思,只是對偶像們多一些期待。希望趙文卓先生可以越來越好 多接一些好的劇本,好的團隊。@趙文卓 如有不對的地方請多指教。
另外,今年的《狄仁傑探案》也是很值得觀看的,大家可以去看看趙老師怎麼憑一個人帶起一部戲的。
1.《 廉政風雲》
這部電影在今年新年的第一天上映。在上映之前,由於宣傳等原因,大家對該片的期望非常高。而且,該片敢於在春節上映,也可以證明該片的自信。不過,影片上映後,很多觀眾都感到震驚,並對影片會這樣爛掉表示驚訝。
這部電影的明星,無論是皇帝還是王後,都是大咖。而且,在影片中,這些演員的狀態很好。然而,沒有一個演員的演技能挽救劇本的混亂。令人尷尬的是,很多人看了之後都不知道這部電影想表達什麼。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想到的,便是黃磊吧!
這個曾和哥哥張國榮合作出演《夜半歌聲》的男人,作為演員,他的起點還是蠻高的。
後來,黃磊也不負眾望,出演了一系列讓人印象深刻的電視劇。
他在人間四月天中飾演了一代才子徐志摩,這個帶著金絲鏡框的文雅青年形象,像極了當年的徐志摩。黃磊也曾徐志摩那首經典的《再別康橋》,讀來讓人感覺他便是徐志摩本人吧!演員角色深入人心,大抵就是如此吧!
黃磊後來與周迅合作出演的《橘子紅了》,和佟大為,馬伊琍等出演的《婚姻》保衛戰,和陳數出演的《我的男閨蜜》,《夫妻那些事兒》,都是很精彩的電視劇,那些角色,也為黃磊的演員身份打下了基礎,況且,黃磊本身,也是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老師,他也曾帶過很多學生,例如黃海波,海清,都是演技派。
可是,2017年一部《深夜食堂》,讓大家對黃磊的好印象大打折扣,這部聚集了眾多大咖的翻拍劇,豆瓣評分卻低至2.3分,讓人大跌眼鏡。
有人說,黃磊想賣情懷,可是,劇中演員拙劣的演技和不走心讓他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將原作《深夜食堂》的劇情,人物設計,服裝等等全部生搬硬套,那結果可想而知,無新意,無自己的想法,原作的高分,當然不可能成為自己的。
對此,對黃磊而言,也許,真的是十分遺憾吧!
導演的問題,為了錢做公益,演員在好導演劇情爛透也沒辦法
有演技的演員很多,在我看來演員也是個普通人,不可能一生都是拍的口碑很好的電影,也會有些爛片!人無完人吧,我覺得只要他拍過好的電影,就足以證明他的演技,是個稱職的演員!如果你是他的粉絲那就更應該支持他她,多鼓勵他!
另外我覺得衡量一個好演員標准,不單單是只看他是否有好的作品,更應該多關注他的為人處事!演員是明星,是公眾人物,只要這個演員他能給我們樹立好的榜樣,傳遞 社會 正能量,能為 社會 做出一點點貢獻,就值得我們喜歡他支持他! 有很多這樣的演員,比如說
2.黃曉明,剛開始知道黃曉明是他拍過的電視劇,早期很經典的有大漢天子,風流少年唐伯虎等等!當時覺得這個人好帥!然後形象好,但卻有疑問覺得他拍戲應該一般吧?後面一看他的電視,對他有很大改觀,覺的他的演技還是很在線的!說不上最好那種,但我覺得比大部分演員演的好多了!雖然他跟baby結婚後拍了一些爛片,但不可否認他還是一個有實力的演員!至於說他為什麼會拍爛片,我知道的他這些年很多心思都放在自己的家庭和投資生意上!在演戲這方面就落下了許多!但是近倆年我們之前熟悉的黃曉明又回來了!畢竟他底子好,有許多年的演藝經驗,然後再加上它本身具備好的條件,只要他演技正常在線,那是分分鍾秒殺現在很多的小鮮肉!我覺得他近幾年演過的電影像中國合夥人,無問西東,烈火英雄等,演技都是杠杠的!他用實力證明了他是好的演員!
其實很多演員都遇到過這些情況,比如張一山,胡歌。一方面是因為影視題材不太符合現在人的觀影感受,比如熱血勵志的,現在觀眾的取向性比較強,探案,古裝等等會比較吃香。另一面就是電影被評為「爛片」可能是短暫性的,這要提及星爺的大話西遊了,以前的它落得爛片罵名,後來卻被封為經典,好的電影總是需要經歷考驗的。最後還有,每個人的對電影的評價不一樣,只有去真正看過了,才有資格說一部電影是什麼樣的電影,多數爛片並不能把鍋扔給演員,因為現在不是像以前香港電影那樣的低迷時代,他們有更好的機遇,不需要老是靠爛片掙錢。更多的是,錯的時機,錯的題材吧!
我也覺得是導演的問題。
在最近熱播的演員請就位中,就對導演這個職業有著挺深刻的認識吧。
導演要統籌各個環節,小到布景道具,演員怎麼詮釋劇本中的角色,什麼時候表達情緒等等,連眼淚都要卡在那個台詞點。
這個時候不但要考驗演員的演技,導演的功底和個人審美也是極其重要的。
其實說的再簡單一點,如果一個好演員沒有遇見一個導演伯樂,任憑它是一匹千里馬,也不會被人識別出。
再則,演員拍的電影肯定是導演全方位把關的,如果導演覺得ok,我覺得如果是一個普通演技好的演員也不能說什麼了。
③ 哪些是票房失敗的精彩電影
歡迎來到好萊塢。製片人的製片廠四處游盪,希望獲得金獎,而電影的「可及性」成為決定選擇哪個電影項目和拒絕哪個電影項目的金字招牌。根據消費者主權原則,如果普通電影觀眾不感興趣,製片人也不會。
作為一般經驗法則,如果我們要分解並分析歷來'炙人口的「備受推崇的翻牌」目錄,我們將免於被怪異的轟動一時的歪歪斜斜的鏡頭所吸引,找到大量疏遠但又被低估的傑作。
在這里,我想向臭名昭著的可訪問性詛咒壓抑的電影大放異彩。形容詞不應該控制創造力。每天拍攝一部電影可以消除障礙。
幻影線(2017)
預算:3000萬美元
票房:4,450萬美元
信箱平均值:3.6 / 5
「受到評論家的高度評價」將是一個有遠見的言論。母親!就是這樣一部沒有任何普遍共識的電影。評論家從相反的角度爭論,這部電影是「天才」,然後是「自命不凡」,「傑作」,然後是「一大堆垃圾」。
另一方面,觀眾將這部電影內臟了。他們被答應給詹妮弗·勞倫斯驚悚片,並在達倫·阿羅諾夫斯基的腦海中被暗中對待。
精心製作的,象徵性的,聖經性的以及所有與「令人不安」的驚悚小說同義的同義詞都來自「阿羅諾夫西」(Aronofksy),在他瘋狂的創作高峰期誕生,旨在震撼聽眾並引起討論。
他的實驗成功了,而憤怒是相當大的成就。為此,我相信這值得任何人的時間。
④ 電影《鐵道飛虎》真的是一部「爛片」嗎
兩年前的這個時候,於聖誕節上映的《鐵道飛虎》,本人抱著極大的熱忱選擇了去影院支持成龍大哥的新電影,兩個小時結束了,欲哭無淚!有點掉坑裡的感覺,你說這樣的電影,我放在家裡吃飯的時候用來打花時間看看就得了,還花了60,我一定是病了!
吐槽結束!60塊錢的票錢是回不來了,但是不吐不快!
⑤ 2017年中國單月最大票房是那部電影
2017年全國電影 總票房達559億元
2017年中國單月最大票房是那部電影
當然是《戰狼2》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12月31日晚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6.2億,同比增長18.08%。
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生產電影故事片798部、動畫電影32部、科教電影68部、紀錄電影44部、特種電影28部,總計970部;國產電影海外票房和銷售收入42.53億元,同比增長11.19%;全國新增銀幕9597塊,銀幕總數已達到50776塊。
據介紹,全年共有13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5億元,6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影片《戰狼2》以56.83億元票房和1.6億觀影人次創造了多項市場紀錄,成為國產電影的突出亮點,中國電影(15.250, -0.12, -0.78%)新力量不斷成長壯大。
數據對比 觀影人次同比增長18.08%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統計數據,國內總票房已達559億元。2017年的電影票房最終實現了高位收官。經歷了2014—2015年票房的高速上揚,也經歷了2016年票房增速僅為4%的「冷靜期」,2017年的增幅,讓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電影市場將步向穩健。
票房的欣欣向榮當然值得高興,但2017年統計演算法的變更不能忽視。從2017年開始,網路購票時產生的電商服務費被統計在票房中,每張票大概3元至5元不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23日,全年包含服務費的綜合票房為537.7億元,分賬票房為504.47億,也就是說全年的電商服務費已超33億元,這幾乎等同於淡季一個月的票房進賬了,比如2017年11月票房僅有27億元。
相比票房總量,觀影人次上的回暖更值得關注。2017年觀影人次達到了16.2億,同比增長了18.08%。影院方面,由於中西部和三四線城市影院建設持續增長,讓全國影院數達到了9169家,銀幕數達到了50776塊,穩坐全球第一大市場。這一核心數據證明,中國影市增長的根基較為牢固,內容製作和觀眾熱情雙雙提升。由此衍生出的高增速,才有絕對的含金量。
貢獻主力
國產片收入占總票房54%
從整體上看,2017年國產片還是票房主力軍,376部國產片貢獻約54%的票房,98部進口片貢獻約46%的票房。票房前十的影片中,國產片佔4席,進口片則有6席,不過可喜的是,前五名有四部是國產片,分別是《戰狼2》(56.8億元)、《羞羞的鐵拳》(22億元)、《功夫瑜伽》(17.5億元)和《西遊伏妖篇》(16.6億元)。票房前十影片總票房為203億元,占年度總和近四成。
大片勢頭雖猛,但縱觀近三年,國內前十名影片總票房佔比一直維持在30%以上;北美市場前十名電影票房佔比一直維持在25%到35%之間。
有業內人士指出,從整體來看,年度票房的金字塔結構是良性市場規律的表現,較少影片貢獻主力票房,能帶動整個社會對電影行業關注。也有觀察人士表達了擔憂,中國電影市場過於一直處在「二八定律」之中,即20%的大片支撐80%的票房成績,「未來中國電影要想取得長遠發展,必須支持『八二定律』,支持並推動優質中小成本電影成為票房中堅。」
2017年3月實施的我國首部《電影產業促進法》,對國產片和進口片播放佔比有了更加明確的規定,但在國產片和進口片的票房佔比上,進口片的單片票房是國產片的3.7倍。比起2016年同期的3倍,差距更加明顯。2017年98部進口片中,64部批片貢獻了26%的票房,單片平均票房過億元。
從進口片的表現來看,除了大IP扎堆外,優質口碑的進口批片成為了國內影市的「香餑餑」,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明顯高於2016年。尤其是《摔跤吧!爸爸》通過其過硬口碑支撐票房逆襲,最終落定12.91億元票房,體現出非好萊塢大片強勁的市場號召力。不過,下半年進口批片的扎堆上映又體現出影市的盲目跟風。
有業內人士分析,進口片紅利的增強,無疑對於中小成本國產片的製作積極性有一定的打擊。對於帶有實驗性質的中小成本國產片來說,面臨的市場挑戰將更大。
觀眾變化
小眾電影成逆襲黑馬
曾幾何時,業內曾抱怨,某些「垃圾」電影有為數眾多的擁躉,可一些優質卻缺乏話題效應的影片被院線冷落,觀眾寥寥。讓人欣慰的是,《二十二》等小眾題材的紀錄電影,均票房口碑雙豐收。縱觀上述影片,其成功秘訣多離不開口碑效應。圈內人和廣大觀眾在豆瓣等社交平台不遺餘力地給予好評,倒逼院線增加排片,進而使得這些在前期不太被看好的影片在市場中逆襲成為「黑馬」。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高價版權改編的作品卻票房折戟,再次證明了曾經「大IP+小鮮肉=高票房」的公式不再無條件成立,也反映出觀眾不再願為質量不高的作品買單。對此,業內人士的態度也有著明顯的轉變:從當初的趨之若鶩,到後來的聞之色變,對於IP的開發,業界開始回歸理性,且積極找尋更為科學的開發方法。
國內觀眾對於影片審美喜好的變化,還能從進口影片得以證明:《速度與激情8》《蜘蛛俠:英雄歸來》等模式化嚴重、創新能力不足的好萊塢「爆米花電影」,在中國都不復當年勇,反倒是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以及泰國的《天才槍手》,都在中國取得令人驚喜的票房成績。某媒體近日關於「8分以下影片首日票房和非首日票房對比」的調查顯示,2017年,8分以下影片票房後續增長乏力,口碑對影片開畫後的票房走勢影響非常明顯。這也足以提醒創作者——不要低估觀眾的欣賞能力。
盡管《二十二》等電影的票房成績,在動作、喜劇電影霸屏的市場中顯得十分渺小,但讓我們看到了口碑引領的觀影熱潮,看到了成熟觀眾提供的成長環境,這股力量不僅體現在票房上,更體現在中國電影市場上。
相關新聞
元旦檔累計票房11.9億
根據初步統計,元旦大盤報收3.69億;《前任3:再見前任》1.25億,累計4.19億;《妖鈴鈴》5050萬,累計3.01億;《二代妖精》3740萬,累計2.06億;《解憂雜貨店》3240萬,累計1.84億;《妖貓傳》2120萬,累計4.89億。
元旦假期最後一天大盤環比回落27%,全國市場在元旦小長假三天累計收入11.9億,較2017年同期暴漲80%,創下歷史最強元旦檔。
《前任3:再見前任》環比僅跌4.5%,跌幅遠低於另幾部國產電影,累計綜合票房已破4億,超過兩部前作最終票房之和。
《妖鈴鈴》和《二代妖精》累計綜合票房也分別跨過3億和2億。
減小字體
⑥ 有部電影里有男僕,冷皮,黑常等人物的電影名字是什麼
是孫立基執導的《壹獄壹世界:高登闊少踎監日記》。
《壹獄壹世界:高登闊少踎監日記》是一部由孫立基執導,蔡翰億、張建聲、何家駒、黃光亮等主演的電影,改編自高登著名網民「小姓奴」著作的大熱同名網路作品。
拓展資料
劇情簡介
《壹獄壹世界:高登闊少踎監日記》主創 故事改編自香港高登網,作家{小姓奴}的《壹獄壹世界》,劇情講述一名家資豐厚的二世祖整日花天酒地,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不料某日參加淫亂Party之後,醉駕傷人,被判危險駕駛罪名成立,入獄十八個月。
由蕭定一先生領軍的中國3D數碼娛樂有限公司,近日開拍由改編自網民《小姓奴》大熱網路作品《壹獄壹世界:高登闊少踎監日記》電影版,電影在開拍前已成為眾多網友熱議的話題,繼之前電影男主角之一的演員張建聲為片中角色暴食增肥50磅,成為娛圈熱話後,另一男角王宗堯又出現在香港某街頭進行拍攝片中裸奔鏡頭,場面為之震撼。
⑦ 全球最惡心的電影
十大禁片什麼的不惡心,都是騙人的,我給你找些吧,是我回答完別人在復制過來的,明確一下是我復制我自己的,起碼都是我自己信心苦苦找到的電影
想人皮客棧,電鋸驚魂還有你看過的那些比較出名的我就不推薦了,但是片子雖然不出名但是血性程度絕對非常高忽而對比電鋸,豚鼠那些血腥,也就是因為血腥,在網上非常不好找,比豚鼠什麼的要難找多了,你可以試試
第一個《The Gateway Meat》中文名:人肉場
第二個《Beyond the Limits 》中文名:恐怖極限 名字可以叫《血腥極限》因為絕對比電鋸還要血腥,變態,但是真的很不好找,以前土豆有過半段,你可以試試
第三個《八月地下坊》也是很難找到的電影,很血腥。整個八月地下三部就是滿足一些嗜血的人拍的,虐殺視頻合集一樣
第四個《下意識的殘忍》只有惡心來形容
第五個《食人 Cannibal》纏綿、虐待,煎炒閹割的生殖器共食……直到與頭顱共進滿桌的人肉大餐。影片內容涉及同性、閹割、解剖、食人等眾多引起觀眾不適的畫面,在多國被禁。
第六個《慢性折磨嘔吐室》從割開孕婦的肚子把孩子拽出來.直到把嬰兒分屍.
第七個《地下影帶 》各種死相難看:屍體、解剖、手術、意外的照片和錄像雜燴,
第八個《人食人實錄》影片內容比電影名字更恐怖惡心
找找去吧,有的也可以找些痕跡,就是費點事,想看也能看到
⑧ 李安新片要撲街爛番茄開局僅17%,口碑兩極化
文:南如珉
編輯:朴芳
李安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後時隔四年歸來,帶來了年度最大噱頭的4K+120幀+IMAX的全新技術革命,然而在北美NYFF的首映之後,卻出人意料的「口碑撲街」了,這部出自奧斯卡最佳導演李安的作品完全沒能展現想像中的好評,這絕對是一件始料未及的事情。
截止目前,北美爛番茄僅開出17%,五爛一鮮可謂大跌眼鏡。影片不僅在故事上有不少槽點,就連最大噱頭的120幀也飽受詬病,在這些吐槽技術的聲音中,均表示出圖像和細節越清晰,反而就越顯得假。在這種極度真實的畫面中,對演員和道具的要求極具增高,否則反而越發容易露餡。影片最終呈現的技術效果更像是3D電視。這也是之前最擔心的一點,即120幀帶來的改變究竟能否被觀眾所接受,讓影片變得像雜志中的高清照片。對於演員來而言,臉上的每處毛孔都清晰可見,甚至包括皺紋和斑點。如果120幀僅僅能夠讓影片變得更清晰,那它存在的意義也就不大。
《好萊塢報道》:
畫面技術上的創新很能吸引我,但同樣也常讓我「出戲」。而且這種幀率似乎更適合那些年輕演員,對史蒂夫·馬丁這樣年長的演員就不太友好了。比利與克里斯汀·斯圖爾特演的姐姐之間屈指可數的互動戲,展現出了他內心堅強的一面和柔軟的一面,也是影片的最佳鏡頭。影片主要還是圍繞達拉斯牛仔隊的中場表演來展開的,現場的煙火、閃光燈、煙霧刺激著士兵們飽受戰爭折磨的神經,展現出他們無法忘卻戰爭的無力感。即使是鐵血無畏的軍士長,也有些慌亂。不出所料,正是這些鏡頭讓李安的這次賭博得到了回報。
The Wrap:
120幀畫面讓影片中的一切變得好似雜志中的高清照片,糟糕的劇本更讓這部影片雪上加霜。李安的這部作品敘事和片名同樣笨拙、缺乏熱情,李安一點都不理解這些戰士之間的情感聯系。對於演員們而言,這種畫面上的進步意味著臉上的每一處毛孔都清晰可見,皺紋、斑點、黃牙自然也是異常醒目。對於那些有著身體虛榮心的演員而言,這項技術簡直就是噩夢。120幀/4K解析度能讓影片中的人臉更加清晰,然而這是否是李安導演的目的呢?技術給了斯圖爾特的近景表現更加鮮活的情感,卻徹底暴露了被錯誤選角來演一個邪惡大亨的史蒂夫·馬丁那流於表面的表演。
《綜藝》:
《比利·林恩》是否會是頒獎季的有利競爭者?答案是否定的,不過影片或許可以在視效、攝影等方面有所斬獲。首映之後的評價毀譽參半,很多人認為影片太過平淡。李安一直是好萊塢最會選角的導演。主演喬·阿爾文的德州口音非常地道,訪問環節他自曝是英國人,現場也是一陣嘩然。
但相對來說,國內看過的影迷普遍則給了較高評價。
導演李安一直將技術定義成為故事服務的工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見證了這一點。當然,還是有很多人對技術服務故事有正面的評論,很多人對特效點贊。詹姆斯.卡梅隆早在2008年就表達了對高幀率的嚮往:「經過了75年的2D電影製作技術,我們已經習慣了24幀率帶來了頻閃效果。如果需要,提高放映機和伺服器的計算能力不是什麼難事兒。我已經測試了立體48fps,效果很棒。攝像機可以實現,放映機(做輕微的調整)也可以實現。所以作為一個產業,我們為什麼不去做呢?」當然,作為全球第一技術控,卡神的《阿凡達2》選擇了48幀來製作。然而,電影本來就是虛擬的,一旦真實之後,是否與它的初衷相悖呢。
回到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休息》,技術革新可謂影片最大的噱頭,這一點如今已經出現了爭議,那麼李安賴以生存的故事又如何呢?通過前期的評論來看,盡管影片在各個環節都飽受詬病,然而最薄弱的竟然是故事這一環,糟糕的劇本和平淡的故事是被攻擊最多的地方。拿上一部作品《少年派》來對比,可謂相去甚遠。
李安最大的能力便是細膩,通過對故事的娓娓道來,慢慢的將情感融入電影本身,但這個小說本身便不能承載一個厚重的故事,或許李安並沒有太大的發揮價值。其實當時李安在拍完《少年派》之後一直准備投拍《馬尼拉之戰》,但由於技術原因被推遲,中間決定參與《比利.林恩的中場休息》多少有些倉促。
最後來分析一下《比利.林恩的中場休息》接下來的市場表現。之前《少年派》北美首周末拿到2245萬美金,最後在口碑與奧斯卡的加成下,一舉走出5.6倍的後勁,轟下1.25億美金。全球方面更是拿到6.1億美金,可謂名利雙收。
但《比利.林恩的中場休息》作為R級影片,外加如今備受爭議的口碑,北美方面很難有優秀的市場表現,尤其是這種主打技術特效的影片已經無法獲得觀眾的支持,而內容也遠未達到優秀,北美最終怕是難過6000萬美金。
內地方面,毫無疑問將是全球第二大市場,且內地方面的口碑肯定會相對偏高,至少對於內地觀眾來說,影片的噱頭和李安的名氣將是影片市場的保障,但也會低於當年《少年派》的5.7億。屆時將重現四年前李安大戰馮小剛的經典一幕。
⑨ 電視劇名字越長就越是爛片嗎
近些年,電視劇的名字有越來越長的趨勢,其中不少都是大爛片。
比如《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劇情是狗血瑪麗蘇,名字也是陰陽怪氣,長的要死;
再如《昆侖闕之前世今生》每集才19分鍾,一共只有24集,名字卻非搞成xx之xx這種注水形長標題,結果劇情也是稀爛;又如《寂寞空庭春欲晚》,無聊的劇情,加上這長的矯情的標題,真是礙眼啊!
但是,這只是一種現象。電視劇的好壞,歸根結底看導演、演員、劇本等構建劇情的元素,而非名字。
像《香蜜沉沉燼如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等等,這些長名劇的口碑就很好,並不爛。
反過來說,名字短也不見得就是好劇,比如《擇天記》豆瓣4.1分、《武動乾坤》豆瓣4.6分、《幻城》豆瓣3.2分,全都是劇名不長,片子很爛的典範。
樓上兄台@電影獨角獸說的不錯
但是,哪些名字短的爛電視劇,真實名字是很長的,比如:
《幻城》的真實名字是: 異裝癖弟弟和智障哥哥與一群洗剪吹少男少女冰天雪地大戲之五毛特效巴拉小魔仙加強版
沒錯,這就是火族王子!
歪理。按這個說法電視劇的命名還得事前卜卦,推敲字數嗎?電視劇的名字字數大多都是三字、四字的。除了拍的續集或者是一個系列的其中之一,大多數字數都不多。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盤點幾部名字長的好劇和名字短的爛片。
《我的團長我的團》
這個劇不好懂,很多人說看不太懂,演員也說看不太懂劇本。但這的的確確的是一部良心好劇。是在粗製濫造的抗日神劇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存在,主演段奕宏、張譯、張國強帶來的演技加成更給這部劇增色不少。或許這部劇還有很多瑕疵,但是這部劇對人性的討論卻再明白不過了。偽團座龍文章最愛說的一句話點出了該劇的中心——「我想讓事情是它本來該有的樣子。」戰爭就是如此,人性就是如此。
《大明王朝1566》
本劇講述的是嘉靖與海瑞的故事。嘉靖三十九年,貪墨橫行、民不聊生。奸臣嚴嵩(倪大宏 飾)黨羽密布、權傾朝野,清官海瑞(黃志忠 飾)不懼強權,敢於向腐朽封建的皇權發起挑戰。皇帝朱厚熜(陳寶國 飾)練道修玄二十載,始終把控著大明朝的軍政、經濟大權。當時的中國經濟發達,市井文化也算繁榮,但 社會 各階層矛盾突出,國家大面積實施的土地兼並使千百萬農民一夜之間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嚴嵩的專權引起了地方各級官員的不滿,「倒嚴」之聲喧囂甚上,從上至下、從里到外,從朝廷到地方官府,到處充斥著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血雨腥風。忠臣良將與亂臣賊子紛紛登上了當時的 歷史 舞台......
除此之外還有名字短的爛片
《深夜食堂》
該劇以都市小巷裡深夜才營業的食堂為舞台,從老闆料理的每道食物中拉出一段段關於市井溫情的人生故事。簡介我都不想說,無腦的劇情,尷尬的演技,比起下飯神劇,噴飯神劇也應該被尊重。
《鳳求凰》
不想評論,除了顏值,一無是處。
電視劇的好看程度與名字的長短其實沒什麼關聯,長名字的既有《大話西遊之愛你一萬年》這種爛片,也有《九州海上牧雲記》這種中規中矩的片子,所以並不是名字越長越爛,而是命中註定它爛,它就爛。
其實沒有必然的聯系。
電視劇的取名,一般投資方還是有講究的,為什麼不取很長的名字,也是因為會影響傳播度。看電視劇就是為了消遣,還起一個很長的名字,有的人就記不住。假如有一個人最近看了《那年花開月正圓》,她覺得特別好看,她就想去向別人推薦,話到嘴邊,突然忘了名字,就沒開口,那對於《那年花開月正圓》是不是就少了一次傳播的機會。
多年前,有一部電視劇叫做《像霧像雨又像風》,由趙寶剛執導,主要講述三十年代的上海灘華鑫鍾錶店的伙計陳子坤與店老闆的女兒方紫儀相親相愛,可因為結識了安琪而被牽連進一場生死官司里的一系列故事。這部劇的名字當時就非常容易記錯,經常一開口就是」像風,還像什麼?來著「
所以這些例子就說明了為什麼電視劇一般來說常見的都是四到五個字,像《人民的名義》主要講了反腐,名字非常好記。
但是也有很長的電視劇,但是一定要非常有特色。如《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還有因為小說改編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所以長的電視名和爛片並沒有什麼聯系,有的投資方就喜歡獨特的名字,但是不影響製作和劇本創作。再比如,《琅琊榜之風氣長林》《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這種電視劇的名字也很長,但是劇作非常精良,豆瓣評分分別在8.5和8.1,這在電視劇中已經算是非常高了。
應該說沒有太大關系,雖說濃縮的都是精華,但不適用於影視劇的名字。
幻城 青雲志 解密 半妖傾城名字不長,但是很爛。
但確實是有多沒有內涵的網路劇特別喜歡用長名字來裝門面,由於太多,沒辦法一一統計。我給你們做大概的統計你就知道了
長名字也不都是爛片,裡面也有好多的口碑很的片子,
鬼吹燈之精絕古城
這世上沒有輕易的工作
業務部長 吉良奈津子
廚師警部的晚餐會
潛入搜查偶像·刑警DANCE
……
好像日劇的名字都很長哎,而且也都不錯,所以長片名並不代表爛片。
好多抄襲而來的爛片都有一個特點,名字很長,很文藝,但就是不好看 ,而且是採用「七律」的格式 2+2+3,或者是兩個四字組合,即4+4
寂寞空庭春欲晚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還有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 ……抱歉啊,這是電影,但是太爛了忍不住想說
一般長名字的爛片都有一個特點,通常是 XXX 之 XXX 的格式 (畫江湖之不良人可能不算)
以下是一些例子:
有些是純粹的自發組織拍的劇,質量相當低劣。
嘻哈工商之女子工商所
七黃五狼黑之神機秘策
我叫郝聰明之笨蛋愛上兩個你
傻兒傳奇之抗戰到底
末日使徒之灰燼
江湖麻辣燙之尊上駕到
天天有喜之人間有愛
還有一些是網路 游戲 改編和一些電視劇的番外,是有資金支持的
秀麗江山之長歌行
山海經之赤影傳說
鬼吹燈之牧野詭事
上錯花轎之三嫁奇緣
昆侖闕之前世今生
羋月傳奇番外篇之邪惡 游戲
尋找前世之旅2
軒轅劍外傳:漢之雲
等等,實在太多了。
但是肯定是爛片的就是剛被人們日報通批的注水劇,動輒七八十集, 《大唐榮耀》從60集拉長為92集,《擇天記》從50集拉長到55集,動輒80、90集的電視劇屢見不鮮,新《還珠格格》99集、《天天有喜》91集、《隋唐英雄》120集……擇天記,思美人等等。不管前期劇情如何,後期必然注水,再沒有觀賞性。
名字的長短終究只是表象,劇集長短則反映了信息量的密度。西遊記覺得很長,但最終只拍了25集而已,紅樓夢也只有36集。實打實地拍電視劇才是吸引觀眾的最終法寶,耍些小聰明欺騙的只能是自己。
那倒不一定
名字這種東西只是既括一下內容,並不是否定一個劇的原因啊。
有些不錯的,我推薦一下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微微一笑很傾城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
秦時明月麗人心
有些是電影哈,支持的寶寶點一下贊贊
當然不是!
來來來,我列舉一點非常好的長名字優秀國產劇。
《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大團長絕不丟,真實又觸及靈魂,編劇蘭曉龍超棒,一系列好劇均出自他手,咱知道的張譯啦李晨啦段奕宏啦,大都是他的老搭檔,個個質量保證。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
什麼象網游?沒毛病我也這么想。別叫片名欺騙了,2017年最棒的劇我認為是它無疑!三國魏國視角,三代君王操丕叡神精彩,諸葛先生與荀彧君也十分驚艷,愛情線凄美不拖,強勢安利。
好吧,超好的就它們了,還有些不錯的,且先不列啦,畢竟,有些片子名字很短也依然……
畢竟爛劇成風。
最近,趙麗穎、馮紹峰主演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殺青了,由鍾漢良、馬天宇、孫怡主演的電視劇《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即將登陸熒屏。由宋茜、黃景瑜主演的網劇《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正在熱播圈粉。去年開始流行的七言古風劇名,如今長達十幾個字,中間還有標點符號,儼然「飛花令」升級版。
前幾天,圖書市場一些圖書名字越來越長又不知所雲的現象,引發了讀者強烈的吐槽。而現在圖書的名字還沒見太大的改觀,這一現象似乎又蔓延到了電視劇領域。《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我才不會被女孩子欺負呢》《我的愛情遇上了戰爭》《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面對這些電視劇名,難怪有網友揶揄道:七個字才只是「起步價」,沒有十個字還真不好意思叫劇名。
一般來說,一部電視劇叫什麼名字,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比如文學原著、主要劇情、宣傳發行以及審核批准等等。像《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這樣的古典名著,改編成電視劇以後,就完全沒有必要更換名字,直接「書劇同名」即可。但總體來說,劇名應該是一部電視劇的凝練和概括,也可以說是精髓和靈魂,不但要易於傳播,同時還能反映電視劇的中心和主題。
像早年《闖關東》《大宅門》等經典電視劇,觀眾通過名字就可了解這些劇集的故事發生地和事件等,《潛伏》《亮劍》《偽裝者》《琅琊榜》《人民的名義》等劇不僅內容相對扎實,而且簡單的幾個字的劇名就能夠准確地表達出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現在這些電視劇無一例外都已經成為了經典。但是再看看眼下流行的這些長劇名,一則字數太多,長到讓人記不住,自然不利於口耳相傳;二則不知所雲,讓人通過劇名完全不知道這部電視劇到底要講一個什麼故事。只憑這兩點,就很難讓觀眾買賬。
這些長劇名表面看上去充滿詩意,頗具古風,但實際上卻離題萬里,不知所雲,讓人看了一頭霧水,就像有網友毫不客氣地指出的那樣,這種劇名完全就是「裹腳布」,「說人話就那麼難嗎?」而從根本上來說,一部電視劇能否成功,還是看故事是否精彩、演員表演是否到位、後期製作是否精良,而不是靠起一個唯美多字的名字。至少從現在來看,很多兩三個字的電視劇,比如《渴望》《潛伏》《亮劍》《琅琊榜》等等,都已經成為經典,而那些長名字的電視劇,卻鮮有成為經典者。
(苑廣闊/文 刊於《燕趙都市報》2018年5月21日23版 原題: 劇名越來越長 觀眾未必買賬 )
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我簡直大吃一驚,what?難道電視劇名字越短就越是好片嗎?我覺得這簡直是悖論了吧。
現在我我舉個例子,分分鍾打臉呢,暑期熱播的電視劇《孤芳不自賞》,五個字也長吧,由Anglebaby 和太陽男神鍾漢良主演,才演沒有幾集就在網上鬧翻了天,令大家目瞪口呆,非要我們將這部劇的名字改成十個字它才是部爛片嗎?不要說改名了恐怕只有重拍才有回天之力啊~
既然如此,那我就給大家舉一個名字長但是是好劇的代表來推翻這種悖論吧,這部劇的名字就叫做——《春風十里,不如你》。
你看這個電視劇的名字不僅長還有標點符號呢,這個名字出自馮唐的一首詩作《春》當中,全詩是這樣的——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
春天再好都不如你也恰恰與電視劇當中的內容相得益彰。這部電視劇由周冬雨、張一山、尤靖茹等人聯合主演,以90年代的大學生生活為背景講述了幾人之間有關青春、有關夢想的愛情詩篇。
在這部劇中張一山周旋於幾個女生之間,懂他夢想的小紅,女神的英男還有後來殺出來的柳青,每一個都令他割捨不下,也有許多網友一邊大罵秋水是渣男可一邊仍棄不了劇,心心念念的想著秋水會選誰,這部以青春成長愛情劇令許多網友愛不釋手一刷再刷難道能夠說是一部爛片嗎?
其實題主也說了,電視劇名字越長就越是爛片的論斷,是武斷的,因為題主也的確列出了《那年花開月正圓》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兩部電視劇為例。這兩部電視劇,都是今年大熱的電視劇,無論是質量還是口碑,都證明了是良心劇。相反,很多「爛片」名字也都不長,甚至一些兩個字的爛片,我就不舉例了。我今天要說的,倒不是名字與爛片的問題,而是想說說爛片為何能成為爛片,一部電視劇,怎樣,才能成為好片。
首先,劇本劇本,是「一劇之本」,一部電視劇,劇本很重要。有了劇本,才能奠定這部電視劇講的什麼內容,好玩不好玩,好看不好看,才能奠定演員演什麼,怎麼演。所以,這也是《演員的誕生》節目中評委章子怡和宋丹丹討論的問題。
其次,是製作團隊。這里的製作團隊,其實是包括導演、製片人、燈光師、服裝師、置景師、道具師、化妝師、後期特效師等方方面面的所有人。因為一部電視劇的誕生,絕對不是僅僅大家看到的演員演戲這么簡單,演員演戲,誰來拍,怎麼拍,燈光怎麼打會讓演員看起來更真實更美更貼近生活,這都是有學問的。同理,如果演員身上的衣服不好看不合適,演員的妝容不符合角色氣質,現場的道具看起來就十分嫁,後期更是「五毛錢特效」,相信這部電視劇做出來,任憑演員再努力,也是做無用功。
所以,第三其實才是演員。演員的演技好壞,也直接決定了這部電視劇的質量與否。S